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材梳理
- 格式:pptx
- 大小:560.44 KB
- 文档页数:46
必修1必修2第一单元:《沁园春·长沙》;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第一单元:《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第二单元:《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第二单元:《诗经》两首-《氓》,《采薇》;《离骚》;《孔雀东南飞》;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第三单元:《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第三单元:《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第四单元: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包身工》;《飞向太空的航程》第四单元:《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直面挫折:学习描写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美的发现:学习抒情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想象世界:学习虚构优美的汉字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奇妙的对联修辞无处不在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论语》《家》《大卫·科波菲尔》《巴黎圣母院》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必修3必修4必修5第一单元:《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第一单元:《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第一单元:《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边城》第二单元:《蜀道难》;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一),《登高》;《琵琶行》;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其二)第二单元:柳永词两首-《望海潮》,《雨霖铃》;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第二单元:《归去来兮辞·并序》;《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第三单元:《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第三单元:《拿来主义》;《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短文三篇-《热爱生命》,《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信条》第三单元:《咬文嚼字》;《说“木叶”》;《谈中国诗》第四单元:《动物游戏之谜》;《宇宙的边疆》;《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第四单元:《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第四单元:《中国建筑的特征》;《作为生物的社会》;《宇宙的未来》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善待生命:学习论证确立自信:学习反驳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善于思辨:学习辩证方法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交际中的语言运用逻辑和语文学习文言词语和句式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走近文学大师古代文化常识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影视文化有趣的语言翻译《红楼梦》莎士比亚戏剧《三国演义》《高老头》《谈美》《堂吉诃德》。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知识梳理一、成语词语(一)理解下列成语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交头接耳:彼此在耳朵边低声说话。
碎琼乱玉:比喻洁白而凌乱的雪花。
2.《装在套子里的人》六神不安:形容惊惶失措,心神不定。
战战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
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损伤。
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心慌意乱:形容内心惊慌,思绪纷乱。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
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正大光明: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
也说正大光明。
3.《归去来兮辞(并序)》欣欣向荣:形容草木茂盛,也形容事业蓬勃发展。
迷途知返:迷途:迷失道路;返:回来。
迷了路知道回来。
比喻发觉自己犯了错误,知道改正。
4.《滕王阁序》人杰地灵:人物杰出,山川有灵气。
指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成为名胜之区,也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高朋满座:高贵的宾客坐满了席位,形容来宾很多。
钟鸣鼎食:敲着钟,列鼎而食,旧时形容富贵人家生活奢侈豪华。
命途多舛(chuǎn):舛:不顺,不幸。
命运充满不顺。
指一生坎坷,屡受挫折。
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老当益壮:年纪虽老,志向更高、劲头儿更大。
穷且益坚:穷:穷困;益:更加。
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
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
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
5.《陈情表》茕茕(qiónɡ)孑(jié)立,形影相吊:孤零零一人站在那里。
身体和自己的影子相互慰问。
形容孤单,无依无靠。
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临近死亡。
气息奄奄:呼吸极其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
比喻情况已到衰颓的地步。
结草衔环: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
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6.《咬文嚼字》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也用来指对文字的使用反复推敲,十分讲究。
教材古诗文知识梳理部分必修五《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归去来兮辞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衡”通“横”,横木2.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二、古今异义1.彭泽去家..百里古义:距离家乡。
今义:到家里去。
2.尝从人事..古义:做官。
今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事理人情。
3.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战乱。
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4.于是怅然慷慨..古义:感慨。
今义:不吝惜。
5.将有事..于西畴古义:农事。
今义:指有事情。
6.既窈窕..以寻壑古义:深远曲折的样子。
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7.幼稚..盈室古义:小孩。
今义: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三、一词多义1.将⎩⎪⎨⎪⎧①田园将.芜胡不归 (将要)②出郭相扶将.(扶持)③将.子无怒 (请)④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率领)⑤军中诸将.,各有彼此 (将领)2.行⎩⎪⎪⎨⎪⎪⎧①感吾生之行.休 (将要)②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行走)③余嘉其能行.古道 (遵行,实行)④为君翻作《琵琶行.》 (古诗的一种体裁)⑤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行辈)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运行)⑦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行为)3.策⎩⎨⎧①策.扶老以流憩 (拄)②策.之不以其道 (鞭打)③策.勋十二转 (登记,记录)④执策.而临之 (马鞭)4.质⎩⎪⎪⎨⎪⎪⎧①质.性自然 (本性)②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刑具,杀人时作 垫用的砧板)③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资质,禀性)④黑质.而白章 (质地,底子)⑤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 耳以请 (询问)5.非⎩⎨⎧①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不对,不正确)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没有)③人非.生而知之者 (副词,不是)④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责备,批评)6.之⎩⎪⎨⎪⎧①悦亲戚之.情话 (结构助词,的)②感吾生之.行休 (用在主谓之间,取 消句子的独立性)③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代词,这些)④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⑤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的标志)7.以⎩⎪⎨⎪⎧①既自以.心为形役 (介词,让)②舟遥遥以.轻飏 (连词,表修饰)③眄庭柯以.怡颜 (连词,表目的,来)④木欣欣以.向荣 (连词,表修饰)⑤王语暴以.好乐 (介词,把)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介词,因为)8.而⎩⎨⎧①觉今是而.昨非 (连词,表并列)②门虽设而.常关 (连词,表转折)③时矫首而.遐观 (连词,表修饰)④鸟倦飞而.知还 (连词,表承接)四、重要实词1.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凭借 2.会.有四方之事 恰逢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不久 4.三径就.荒 接近 5.知来者之可追.补救6.聊.乘化以归尽姑且7.审.容膝之易安明白,知道8.悟已往之不谏.挽回9.饥冻虽切.急迫10.恨.晨光之熹微遗憾11.幼稚盈.室满12.犹望一稔.庄稼成熟13.时矫.首而遐观..举;远望14.景翳翳..以将入阴暗的样子15.曷不委.心任去留随从、顺从16.或植.杖而耘耔立,扶着五、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