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莲文化的魅力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4
《莲文化的魅力》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义务教育阶级的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注重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从而有效地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二、教材分析:综合性学习活动《莲文化的魅力》,出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对课本的提升和拓展,力求在充分利用课内外语文资源的背景下,让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究,自主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
这次我之所以选择《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这一课。
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的考虑:第一点是“综合性学习”为国家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依据新课程标准精神,于2005年增设进教科书内容。
尚处于摸索阶段,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和实践性,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当中得以充分的体现。
第二点是莲文化本身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空间广阔,所以学生就有了充分发挥探究的舞台。
三、学情分析:前几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我们进行了关于“战争”、“爱”、辩论赛等主题的实践活动,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收集整理信息、口语表达能力,为本单元的探究打下了基础。
虽然本学区大部分学生未见过莲这种实物,对其相关知识了解不多,但前面的《爱莲说》已经给学生形成了一个初步的莲印象,因此,再加上学生自己找资料去不断充实莲形象,更能够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①通过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揭开莲文化的神秘面纱。
②(要求学生)学会分工合作,掌握探究事物的方法,培养一定的观察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和处理能力、分析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采用情境渲染、唱诗、品评、竞赛等形式全方位了解莲及莲文化,浸润一点文化气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受到高尚道德品质和积极人生态度的熏陶,积累一定的审美经验,增强文化素养。
莲文化的魅力教案【篇一:《莲文化的魅力》公开课教案_5】《莲文化的魅力》教学设计大堰中心学校彭春艳一、活动目的:1、通过学生对莲的各种知识的搜集、整理、探究,培养学生处理各类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生各种形式的探究性活动,揭开莲文化的神秘面纱,了解莲与自然、莲与文化、莲与佛教、莲与人生的密切关系。
3、通过对莲文化的研究,激发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促使学生养成探究事物的习惯,掌握探究事物的方法,并学会用文字、图画、朗诵、音乐等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活动构想:1、指导思想:师生互动,共同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表现。
2、活动安排:本次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由学生合作完成,第二阶段课堂交流。
教师制作课件进行穿针引线。
第一阶段:指导探索、实践体验。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制作“莲文化的魅力”小报,由语文科代表组织,准备一个十五分钟左右的“莲文化的魅力”文学作品朗颂会。
搜集资料包括:(1)莲的名称(含学名、别名、美称等)。
(2)莲的历史、品种。
(3)莲的图片、工艺品(含邮票、明信片、挂历、水墨画等)。
(4)莲的美食和药用。
(5)莲的名胜古迹。
(6)与莲有关的科学知识。
(7)莲的诗文、故事、传说。
(8)莲与佛教的关系。
(9)回顾自己对莲文化的探究过程,写一首小诗来表达自己对莲的理解。
第二阶段:成果汇报、资源共享。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采用谜语的形式进行导入:“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
”(二)主体:幻灯片使用说明:这一版块的活动为科学知识的介绍。
同学们利用搜集到的资料,介绍教材中所列的“千年古莲发芽之迷”、“莲叶防水自洁之迷”等知识。
幻灯片使用说明:在这一版块中,“美丽的荷花”教师出示电子荷花图片,系统自动播放背景音乐《荷花颂》曲,在音乐中,教师再展示搜集到的荷花图片(印刷品)。
学生自由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图片,绘的图画,制作的小报。
“给照片起名字”,教师给出了四幅有关莲的照片,要求学生给他们分别取上名字。
“莲文化的魅力”教学设计及示例作文【教学目标】1.通过对莲的各种知识的搜集、整理、探究,培养学生处理各类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生各种形式的探究性活动,揭开莲文化的神秘面纱,了解莲与生活、文学艺术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
3.积累有关莲的诗文名句,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初步理解、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指导学生以八人学习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有分工、有合作地从莲与科学知识、莲与现实生活、莲与文学艺术等方面去搜集、整理和探究。
提示可从下面几个方面搜集、整理材料:(1)莲的名称(含学名、别名、美称等)(2)莲的历史、品种(3)莲的美食和药用(4)莲的名胜古迹(5)莲的诗文、故事、传说(6)莲与佛教的关系,与民俗文化的关系(7)结合对莲的观察与欣赏以及积累的材料,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或出手抄报,或制作幻灯片,或制作网页,来展示集体的成果。
【教学过程】指导学生成果汇报,实现资源共享,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莲文化的魅力所在。
一、导入:穿越时空,她撷着淡淡的清香,娉娉婷婷地向我们走来,和着清风流水,袅娜地绽放在碧波之上。
她以美丽的舞姿翩跹于诗文篇章之中,为文人墨客所钟情,又引发我们无限的遐思。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莲花,走进莲文化,去感受荷风莲韵的魅力!(幻灯片循环播放莲花的图片,背景音乐为《江南采莲曲》)二、展示交流:(一)环节一:荷香初嗅――访莲同学们都利用书籍或网络对于莲的知识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下面我们请第一个小组来展示他们设计的“走进莲的世界”谈话节目。
一名同学作为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一名同学作为研究莲的专家,通过对话的方式介绍莲的科学知识(比如莲的名称与历史,莲与佛教的关系,莲的品种,有关莲的美食和药用价值,赏莲的名胜古迹等)第一组同学的精彩表现让我们进一步了解的莲的科学知识与历史渊源,而我们每一个组的同学都做了精心地准备,有的以手抄报的形式,有的制作了网页,有的制作了赏心悦目的幻灯片,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来展示探究的成果。
《莲文化的魅力》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篇:《莲文化的魅力》主题班会教案一、教育目标:1.通过品莲、议莲等活动,揭开莲文化的神秘面纱,了解莲与文学艺术、莲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通过对莲文化的研究,学习莲的高洁品质,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二、理论依据:由课文《爱莲说》引发的探索“莲文化的魅力”,学习莲的高洁品质的主题教育。
三、前期准备:本次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指导探索实践体验指导学生以五到七人学习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有分工、有合作地从莲与文学艺术、莲与现实生活、莲与科学知识等方面去搜集、整理和探究。
(1)莲的名称(含学名、别名、美称等)(2)莲的历史、品种(3)莲的图片。
(4)莲的美食和药用(5)莲的名胜古迹(6)莲的诗文、故事、传说(7)莲与佛教的关系(8)通过对莲的观察与欣赏,以“我心目中的莲花”为题,写一篇文章;或画一幅画;(9)以手抄报或制作幻灯形式介绍具有莲品质中华名人小故事。
(10)用三两句话来谈谈我该如何继承并发扬中国的莲文化。
第二阶段:成果汇报资源共享四、教育过程:(一)导入:(二)板块一:《我心目中的莲花》——学生作品展学生美术作品展:书法、图画等(三)板块二:《莲花知识知多少》——莲花知识赛(四)板块三:《“莲花”诗画会》——品莲之脱俗(五)板块四:《莲与生活》——议莲之高洁五、活动后续:以《我心目中的莲花》为题,写一篇随笔。
第二篇:《莲文化的魅力》教案荷风莲韵——莲文化的魅力————阅读指导课教案唐山市第十七中学刘瑞敏教学目标: 1.通过对莲的各种知识的搜集、整理、探究,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生各种形式的探究性活动,揭开莲文化的神秘面纱,了解莲与生活、文学艺术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
3.积累有关莲的诗文名句,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初步理解、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各种形式的探究性活动,揭开莲文化的神秘面纱,了解莲与文学艺术、莲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综合性学习教案:莲文化的魅力第一章:莲花的象征意义1.1 学习目标:了解莲花在各种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1.2 教学内容:1.2.1 莲花的生物学特点:介绍莲花的生长习性、花期等基本知识。
1.2.2 莲花在东方文化中的象征意义:讲解莲花在佛教、道教、印度教等宗教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1.2.3 莲花在其他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介绍莲花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如象征纯洁、优雅等。
1.3 教学活动:1.3.1 观看莲花图片,让学生对莲花有直观的认识。
1.3.2 分组讨论莲花在各种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1.3.3 学生代表分享小组讨论成果。
第二章:莲花的艺术表现2.1 学习目标:欣赏莲花在各种艺术形式中的美丽形象。
2.2 教学内容:2.2.1 莲花在绘画中的表现:展示莲花绘画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
2.2.2 莲花在雕塑中的表现:介绍莲花雕塑作品,让学生感受莲花形象的优美。
2.2.3 莲花在诗歌中的表现:朗读莲花主题的诗歌,品味诗中对莲花的赞美。
2.3 教学活动:2.3.1 欣赏莲花绘画、雕塑作品,让学生发表观后感。
2.3.2 学生分组创作以莲花为主题的绘画或雕塑作品。
2.3.3 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第三章:莲花的实用价值3.1 学习目标:了解莲花的实用价值及其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
3.2 教学内容:3.2.1 莲花的食用价值:介绍莲花的食用部分及烹饪方法。
3.2.2 莲花的药用价值:讲解莲花在中医药中的应用。
3.2.3 莲花的环保价值:介绍莲花在水质净化、生态修复等方面的作用。
3.3 教学活动:3.3.1 观看莲花食药用视频,让学生了解莲花的实用价值。
3.3.2 小组合作调查莲花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美食、药品等。
3.3.3 学生代表分享小组调查成果。
第四章:莲花的传说与故事4.1 学习目标:了解莲花的传说与故事,感受莲花的文化内涵。
4.2 教学内容:4.2.1 中国古代关于莲花的传说:讲述“莲花仙子”、“荷塘月色”等故事。
莲文化的魅力鲁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济宁市第十五中学仲芳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探究莲与生活的密切关系2.品读、感悟莲的美好品格3.培养艺术感受能力【教学重点】1.探究莲与生活的密切关系2.品读、感悟莲的美好品格【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探究事物的能力和艺术感受能力【教法学法】教法:主要采用提问法、讲解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质疑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莲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水生植物,它有袅娜的茎叶,有娇嫩的花朵,有沁人心脾的清香。
在文学作品中,莲被赋予高洁、正直的品质,莲文化的魅力无穷……今天的综合性学习,就让我们来揭开莲文化之一隅吧!(播放课件导入部分的flash动画)(二)展示活动任务1.探究莲与生活的密切关系2.品读、感悟莲的美好品格3.培养艺术感受能力(三)学习成果展示(各小组分别汇报课前收集的资料)活动一:赏莲风姿1.A组同学以知识问答的形式汇报关于莲的知识,主要介绍莲的根、茎、叶、果实。
2.教师点击“莲之特写”,补充介绍有关莲的知识。
3.B组同学生动形象地介绍自己曾游览过的赏莲胜地。
4.教师点击“莲之名胜”,播放视频,让学生欣赏赏荷胜地“微山湖”和“白洋淀”的荷花,更加激发学生对莲的喜爱之情。
活动二:探莲文化C组同学汇报关于莲的文化知识,形式多样化。
1.介绍莲的别名2.吟诵与莲有关的诗词3.讲莲的故事、传说、歇后语4.探讨莲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莲与艺术、宗教,莲与饮食的关系。
(教师指导,学生合作探究,从中感受莲文化,热爱莲文化)学生展示结束后,教师点击课件“探莲文化”栏中的内容,给学生补充“莲与文学”、“莲与艺术”、“莲与宗教”、“莲与生活”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视频、文字、图片介绍丰富的莲文化。
这一部分,学生通过吟诵诗词、讲故事、说歇后语、谈莲与生活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艺术感受能力,提高了语文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学习《莲文化的魅力》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篇: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学习《莲文化的魅力》教案新人教版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 活动目标:4、说出与莲有关的歇后语(至少两个)。
板书设计:1、了解莲与文学艺术、莲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A、荷花灯点蜡——心里明B、荷包里装针——锋芒毕露2、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C、莲生水中——不扶自直 D、莲蓬结籽———心连心◆活动重点:5、成语“藕断丝连”大家并不陌生。
但你能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这一现象吗?1、了解莲与文学艺术、莲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这是由于藕中的带状螺旋式导管及管胞的次生壁抽长而形成的。
2、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三)品荷:诗中荷香◆活动难点:放手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真正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全体学生都能翻开中国的文化史,扑面而来的是莲淡淡的清香,让人默默地感动。
屈原《离课后反思: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积累语言,提高能力。
骚》则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的咏唱;周敦颐的《爱莲说》“出污◆活动方法:小组自主合作探究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更是言尽莲的高雅圣洁。
关于莲的名句,你能诵读多◆教学设计:少呢?(一)赏荷:画中荷韵1、欣赏《荷塘月色》2、欣赏席慕容的《莲的心事》不经意间,夏已经飘然远走。
在这霜寒露冷的季节,我们更怀念清塘里亭亭玉立的荷3、咏荷诗文大比拼;花,飘飘荡荡的荷叶,丝丝缕缕的清香。
请大家跟我一起借助大屏幕重回夏日,欣赏无边文人们欣赏清塘莲韵风姿,赋予莲人文内涵和人格魅力,抒写了众多的咏莲名无际的清塘荷韵吧。
诗,让我们来听听同学们为这些诗的配乐朗诵:1、展示大家画出的或搜集整理的图片;写莲的名句:2、欣赏短片《西湖》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
(唐)李白(二)知荷:科学识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李白荷花妩媚多姿、千姿百态,而有关她的知识更是丰富多彩,下面就来看看我们都知道冷碧新秋水,残红半破莲。
综合性活动《莲文化的魅力》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可以了解莲花的生长、繁殖、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综合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命、自然和文化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和中华文化自信。
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步:了解莲花的基本知识1.观看莲花的图片和视频,了解莲花的生长习性、分类和分布规律等知识。
2.利用关键词检索莲花相关的资料,形成学习笔记。
第二步:观察莲花的生长过程1.制作观察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等,观察莲花的花朵、叶子、茎和根等部位。
2.记录观察结果,并与同桌分享观察体验。
第三步:模拟莲花的繁殖过程1.分组进行莲花的繁殖模拟实验,包括种子发芽、插枝播种等。
2.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对实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
第四步:欣赏莲花的文化意义1.分享莲花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绘画、诗词、故事等。
2.制作与莲花文化相关的手工艺品,表达对莲花文化的情感认同。
第五步:展示与评价1.集体展示各小组的观察笔记、实验结果和手工艺品。
2.在班级、学校展览或校内外比赛中展示成果。
活动评价本次综合性活动《莲文化的魅力》既能让学生了解莲花这一自然珍品的生长过程和品种分类,又能使学生感受到莲花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活动内容丰富多样,从观察莲花的生长到模拟莲花的繁殖,再到制作手工艺品和分享文化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都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同时,活动设计注重多元发展,涉及学科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等方面,是一次值得推广的教育活动。
莲文化的魅力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对莲的绝妙写照,古往今来,流传下来无数的表现、歌颂莲的佳作。
之所以莲为众多文人钟爱,是因为我们赋予莲人文内涵和人格魅力。
莲,是中国传统审美架构中光彩夺目的碧玉,也是中国文人不甘流于世俗、执着追求高洁品质的真实写照。
对当代青少年的成长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的指导意义。
这是一次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
首先它要达成语文学科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其次它实现目标的途径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实践活动,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再次是强调多种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多种学习手段的综合运用和多元文化激烈碰撞。
【教材分析】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中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并列的一个项目。
这是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所未曾有过的。
它是一种学习方式,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本次综合性活动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学习莲的科学知识和相关内容,把握莲文化的魅力,在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和情感方面都有一个理性提升。
【学情分析】
本课所教授的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层次的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表达能力和思想情感,有利于课堂讨论环节的进行。
但在某种程度上思想还不够成熟,须教师点拨。
【教学目标】
1. 了解一些关于莲的科学知识。
2. 阅读、背诵有关莲的诗文,培养学生对有关莲的文学作品的初步理解、欣赏能力,引导学生感受文人赋予莲的美好品质。
3.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 了解一些关于莲的科学知识。
2. 阅读、背诵有关莲的诗文,培养学生对有关莲的文学作品的初步理解、欣赏能力,引导学生感受文人赋予莲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爱莲说》,那么描写莲花诗句的句子有哪些呢?
明确: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在课文中,莲被比作什么?
明确:君子。
▲很好,莲品格高尚,因而被誉为“花中君子”,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观赏这位“花中君子”,做一些了解。
二、识莲
▲①那么首先我们来认识下莲。
展示PPT(介绍莲花、莲蓬、莲子、莲叶、莲藕)
▲②好,介绍了莲的相关知识后,老师想考考大家的课外知识。
大家知道莲还有别的名称吗?明确(PPT展示):
1)以其外形特征命名。
荷花:李时珍《本草纲目》解释说:“莲茎上负荷叶,叶上负荷花,故名。
”
芙蓉:亦称“夫蓉”。
《尔雅》解释道:“芙蓉之含敷蒲也。
”《说文解字》云:“未发为菡萏,已发为芙蓉。
”李时珍也说,芙蓉就是“敷布容艳之意”,难怪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把他的妻子卓文君比作是出水的芙蓉。
2)以其生长习性命名。
水芝、水花、水芸、水旦、水目、泽芝:由于荷花是多年生宿根水生植物,故古人将其归为水草类,取名多以“水”字起头。
三国文学家曹植在他的《芙蓉赋》中把荷花比喻为水中的灵芝。
3)以荷花圣洁高雅的气质命名。
君子花、凌波仙子、水宫仙子、玉环等。
据《北梦琐言》记载:唐代元和年间(806—820年)苏昌远居吴中(今苏州),邂逅一位素衣粉脸女郎,赠给他一枚玉环。
不久,他发现自己庭院的水池中有荷花盛开,花蕊中也有一枚同样的玉环,但“折之乃绝”,后人由此又称荷花为玉环。
4)古时江南风俗,阴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生日,荷花因而又有“六月花神”的雅号。
▲④好,莲的组成部分如藕、莲子有很多名字,这些并不是浪得虚名的,我们来看下它们的美食和药用价值。
大家来浏览一下。
1)与莲有关的美食有哪些?
明确(PPT展示):
美食:叫化童鸡、荷叶粉蒸肉、银耳莲子羹、莲蓉月饼、琥珀莲心蜜饯捶藕、拌藕丝、炸藕夹、排骨藕汤。
2)莲有哪些药用价值?
药用:本草纲目记载:“荷也称莲,全身无废也。
莲即可食用,也可药用,长年食用可以延年益寿也。
”荷花能活血止血、去湿消风、清心凉血、解热解毒。
莲藕: 主治热渴,散留血,生肌。
莲籽:能养心、益肾、补脾、涩肠。
莲芯:可入药泡水可以撤火、润喉、治口腔溃疡等症。
莲蓬:泡水可润肺、消炎。
莲叶:入药可减肥、降血脂。
白睡莲莲花可以烧汤食用,它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胺基酸。
总而言之,“莲花全身宝,延年益寿少不了。
”
▲⑥莲花全身都是宝,这种宝物哪里欣赏才更有滋味呢?同学们知道赏荷的旅游胜地吗?我们一起去游览一番。
明确(PPT展示):
杭州西湖,济南大明湖,山东微山湖,湖北洪湖,湖南洞庭湖,扬州瘦西湖,河北白洋淀,承德避暑山庄,广东肇庆七星岩,台湾台南县白河镇
谈起赏荷,首推“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杭州西湖。
这里荷花早在唐宋就很有名,白居易、苏东坡、柳永、杨万里都写有赞美荷花的名句,如白居易有“绕廓荷花三十里”之咏。
夏日不管你倚偎在放鹤亭,还是泛舟三潭印月一带,放眼望去,都是俊逸飘渺、独领风骚的绿荷含苞待放,正如唐诗所咏:“六月西湖锦绣乡,千层翠盖万红妆。
”如今,经过精心设计的“曲院风荷”公园,可见红蕖万朵、翠盖层叠,呈现一派“万杆高荷映镜光”的迷人景色。
大明湖荷花是山东济南市的市花。
这座“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泉城,风景迷人处是盛产荷花的大明湖。
湖上的翠绿荷叶、鲜艳荷花,倒映在碧水之中,与婆娑垂杨交相辉映,组成一幅迷人的赏荷图,令人驻足流连,思绪万千。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为这里的荷花吟诗赋词,清代小说家刘鹗在《老残游记》中赞道:“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
湖北洪湖的荷花久负盛名,成了中外游人争相游玩的胜地,每到夏令,百里洪湖烟波浩渺,荷流香波,花吐莲蓬,艳丽妩媚。
远看,一片片荷叶如翻滚绿波,花若红云;近看,叶如伞状,有的浮于水面,有的凌于碧波之上,相互簇拥,花有白的、桃红的、粉红的,朵朵绽开在绿叶丛中。
清风徐徐,泛舟湖上,恍若置身于如诗美景中,真有“粉尖花色叶中开,
①对莲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那我们就有些许能力欣赏它了。
既然是赏莲环节,现在就先给大家看一段视频,来欣赏一下欣赏一下莲的千姿百态。
播放视频。
▲②莲花美吗?它的美也需要我们去欣赏,懂欣赏,会欣赏。
刚刚我们去欣赏了莲,那老师看看大家懂不懂欣赏它,会不会欣赏它。
请大家观赏一组莲花图,给它们起个名字,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使一句话。
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亭亭净植、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莲叶田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淡妆浓抹总相宜、荷花源、月下荷塘(荷塘月色)、留得残荷听雨眠……
▲③大家似乎已经赏出了那么点味道,视频中最后说文化中处处都有莲花的影子。
那么我们来看看莲在各处的影子。
成语:
舌灿莲花:形容人口才好,能言善道,有如莲花般地美妙。
藕断丝连:比喻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牵连。
多指男女之间情意未断。
三寸金莲:原来古代称妇女缠足的用语,现在则用来形容人的脚很小。
步步莲花:原形容女子步态轻盈。
后常比喻渐入佳境。
出水芙蓉:水面上初开的荷花。
形容文章清新可爱或女子娇柔清丽。
菊老荷枯:菊花老了,荷花枯了。
以菊花、荷花由新鲜到枯老,比喻女子容貌衰老。
歇后语:
成熟的莲子——心里苦;
荷花池里的并蒂莲——不分上下;上下不分;
莲花并蒂开——恰好一对
高山上的雪莲——不可多得
黄豆芽炒莲藕——尽钻空子
诗歌古文:
1、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寝寐无为,涕泪滂沱。
——国风·陈风·泽陂
(象征美人)
2、牵花恰并蒂,折藕爱连丝。
——王勃《采莲曲》
(象征爱情)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象征君子)
4、廉学清荷洁似玉,坚如磐石贞若竹。
(象征清廉)
(辩论)观点一、“出淤泥而不染”
观点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各抒己见。
▲同学们的阐述各有各的道理,这两种观点就现在来说都不是绝对的,也没什么好坏,。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当你在一个良好的环境,周围有好的榜样,那么我们要向他学习,以求得自己的进步,“近朱者赤”;如果身边存在不良的风气,那么我们就要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坚持自己的原则,坚持自己的立场,学习莲花的品质“出淤泥而不染”,千万不要“近墨者黑”。
五、爱莲
收集关于莲的诗歌,3首以上。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莲的相关知识,从“识莲—赏莲—-依莲--爱莲”,让我们感受到了莲文化的魅力。
让我们用我们聪明的头脑、勤劳的双手,让莲文化魅力永存。
七、作业布置
收集关于莲的诗歌,3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