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材料换算一览表

常用材料换算一览表

常用材料换算一览表

常用材料换算一览表

常用材料摩擦系数表

常用材料摩擦系数 摩擦系数 ━━━━━━━━━━━━━━━━━━━━━━━━━━━━━━━━━━━━━━━━━━━━━━摩擦副材料摩擦系数μ无润滑有润滑——————————————————————————————————————————————钢-钢 0.15* 0.1-0.12* 0.1 0.05-0.1 钢-软钢 0.2 0.1-0.2 钢-不淬火的T8 0.15 0.03 钢-铸铁 0.2-0.3* 0.05-0.15 0.16-0.18 钢-黄铜 0.19 0.03 钢-青铜 0.15-0.18 0.1-0.15* 0.07 钢-铝 0.17 0.02 钢-轴承合金 0.2 0.04 钢-夹布胶木 0.22 - 钢-钢纸 0.22 - 钢-冰 0.027* - 0.014 石棉基材料-铸铁或钢 0.25-0.40 0.08-0.12 皮革-铸铁或钢 0.30-0.50 0.12-0.15 材料(硬木)-铸铁或钢 0.20-0.35 0.12-0.16 软木-铸铁或钢 0.30-0.50 0.15-0.25 钢纸-铸铁或钢 0.30-0.50 0.12-0.17 毛毡-铸铁或钢 0.22 0.18 软钢-铸铁 0.2*,0.18 0.05-0.15 软钢-青铜 0.2*,0.18 0.07-0.15 铸铁-铸铁 0.15 0.15-0.16 0.07-0.12 铸铁-青铜 0.28* 0.16* 0.15-0.21 0.07-0.15 铸铁-皮革 0.55*,0.28 0.15*,0.12 铸铁-橡皮 0.8 0.5 皮革-木料 0.4-0.5* - 0.03-0.05 铜-T8钢 0.15 0.03 铜-铜 0.20 - 黄铜-不淬火的T8钢 0.19 0.03 黄铜-淬火的T8钢 0.14 0.02 黄铜-黄铜 0.17 0.02 黄铜-钢 0.30 0.02 黄铜-硬橡胶 0.25 - 黄铜-石板 0.25 - 黄铜-绝缘物 0.27 - 青铜-不淬火的T8钢 0.16 -

常用单位换算对照表

1. 常用度量衡及常用参数单位换算 版 本 ? 量纲 K: 千 103 M: 兆 106 G: 吉 109 m: 毫 10-3 μ: -6 n: 纳(毫微) 10-9 P: 皮(微微) 10-12 f: 毫微-15 ? 常用度量衡 Linear Measure 长度 1 inch 英寸(in)= millimetres 毫米(mm) 1 foot 英尺(ft)=1 2 inches 英寸(in)= metre 米(m) 1 yard 码(yd)= 3 feet 英尺(ft)= metre 米(m) 1 (statute) mile 英里=1760 yards 码(yd)= kilometres 千米(km) 1 nautical mile 海里=185 2 metre 米(m) 1 mil 密耳(mil)= inch 英寸(in) Square Measure 面积 1 square inch 平方英寸= 平方厘米(cm 2) 1 square foo 平方英尺=144 .平方英寸= 平方分米(dm 2) 1 square yard 平方码=9 sq.ft. 平方英尺= 平方米(m 2) 1 acre 英亩=4840 .平方码= hectare 公顷 1 square mile 平方英里=640 acres 英亩=259 hectares 公顷 Cubic Measure 体积 页码:1 /5 深圳市京泉华电子有限公司 深圳兴万新电子有限公司

1. 常用度量衡及常用参数单位换算 版 本 1 cubic inch 立方英寸= 立方厘米(cm 3) 1 cubic foot 立方英尺=1728 . 立方英寸= 立方米(m 3) 1 cubic yard 立方码=27 cu.ft. 立方英尺= 立方米(m 3) Capacity Measure 容积 Britich 英制 1 pint 品脱=20 fluid oz.液量盎司= .立方英寸= litre 升(L) 1 quart 夸脱= 2 pints 品脱= litres 升(L) 1 gallon 加伦=4 quarts 夸脱= litres 升(L) 1 peck 配克=2 gallons 加伦= litres 升(L) 1 bushel 蒲式耳=4 pecks 配克= litres 升(L) 1 quarter 八蒲式耳=8 bushels 蒲式耳= hectolitres 百升 American dry 美制干量 1 pint 品脱= . 立方英寸= litre 升(L) 1 quart 夸脱= 2 pints 品脱= litres 升(L) 1 peck 配克=8 quarts 夸脱= litres 升(L) 1 bushel 蒲式耳=4 pecks 配克= litres 升(L) American liquid 美制液量 1 pint 品脱=16 fluid oz.液量盎司= .立方英寸= litre 升(L) 1 quart 夸脱= 2 pints 品脱= litre 升(L) 页码:2 /5 深圳市京泉华电子有限公司 深圳兴万新电子有限公司

常用材料的导热系数表

材料的导热率 傅力叶方程式: Q=KA△T/d, R=A△T/Q Q: 热量,W;K: 导热率,W/mk;A:接触面积;d: 热量传递距离;△T:温度差;R: 热阻值 导热率K是材料本身的固有性能参数,用于描述材料的导热能力。这个特性跟材料本身的大小、形状、厚度都是没有关系的,只是跟材料本身的成分有关系。所以同类材料的导热率都是一样的,并不会因为厚度不一样而变化。 将上面两个公式合并,可以得到 K=d/R。因为K值是不变的,可以看得出热阻R值,同材料厚度d是成正比的。也就说材料越厚,热阻越大。 但如果仔细看一些导热材料的资料,会发现很多导热材料的热阻值R,同厚度d并不是完全成正比关系。这是因为导热材料大都不是单一成分组成,相应会有非线性变化。厚度增加,热阻值一定会增大,但不一定是完全成正比的线性关系,可能是更陡的曲线关系。 根据R=A△T/Q这个公式,理论上来讲就能测试并计算出一个材料的热阻值R。但是这个公式只是一个最基本的理想化的公式,他设定的条件是:接触面是完全光滑和平整的,所有热量全部通过热传导的方式经过材料,并达到另一端。实际这是不可能的条件。所以测试并计算出来的热阻值并不完全是材料本身的热阻值,应该是材料本身的热阻值+所谓接触面热阻值。因为接触面的平整度、光滑或者粗糙、以及安装紧固的压力大小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接触面热阻值,也会得出不同的总热阻值。 所以国际上流行会认可设定一种标准的测试方法和条件,就是在资料上经常会看到的ASTM D5470。这个测试方法会说明进行热阻测试时候,选用多大的接触面积A,多大的热量值Q,以及施加到接触面的压力数值。大家都使用同样的方法来测试不同的材料,而得出的结果,才有相比较的意义。 通过测试得出的热阻R值,并不完全是真实的热阻值。物理科学就是这样,很多参数是无法真正的量化的,只是一个

常用材料对照表

NO GB 699 ГОСТASTM/AISI BS NF DIN JIS 108F 08КПUst14 SPH1208081008 040A04050A04 S9CK 310F 10КПUst13 SHP2410101010040A10045A10060A10C10,XC10 C10,CK10 S10C 515F 15КПSHP3 615 15 1015040A15050A15060A15C15,XC15C15,CK15 S15C S15CK 720201020040A20050A20060A20C20,XC18C22,CK22S20C 825251025060A25070M26C25,XC25C25,CK25S25C 930301030060A30C30,XC32C30,CK30S30C 1035351035060A35C35,XC35C35,CK35S35C 1140401040060A40C42,XC42C40,CK40S40C 1245451045060A42060A47C45,XC45C45,CK45S45C 13505010491050060A52C50,XC48C50,CK50S50C 1455551055060A57070M35C55,XC55C55,CK55S55C 1560601060060A62C60,XC60C60,CK60S58C 16656510641065060A67C65,XC65C67,CK6717707010691070060A72070A72C70,XC70C70,CK7018757510741075060A78070A78XC75C75,CK751980801080060A83XC80CK8020858510841085050A86060A86XC85CK852115Mn 15Г1016080A15080A17XC1214Mn415Mn32220Mn 20Г10191022080A20080A22XC18 19Mn520Mn521Mn42325Mn 25Г10251026 080A25080A2726Mn52430Mn 30Г 1033 080A30080M30XC3230Mn431Mn430Mn52535Mn 35Г1037080A35080M3635Mn435Mn52640Mn 40Г1039080A40080M4040M5 40Mn42745Mn 45Г1046080A47080M4646Mn5 2850Mn 50Г10531051080A52080M50XC48 50Mn552Mn52960Mn 60Г10621061080A57080A62CK603065Mn 65Г1566080A6765Mn4 3170Mn 70Г1572080A723220Mn220Г213201321150M1920M520Mn5SMn2133 30Mn2 30Г2 1330 150M28 32M5 30Mn5 SMn24 Metal materials commonly used brand of table ISO 683/1 C25,C25E4,C25M2C30,C30E4,C30M2C35,C35E4,C35M2C40,C40E4,C40M2C45,C45E4,C45M2C50,C50E4,C50M2C55,C55E4,C55M2C60,C60E4,C60M2

时间单位换算表

时间单位换算表 1秒=1000毫秒(ms) 1毫秒=1/1,000秒(s) 1秒=1,000,000 微秒(μs) 1微秒=1/1,000,000秒(s) 1秒=1,000,000,000 纳秒(ns) 1纳秒=1/1,000,000,000秒(s) 1秒=1,000,000,000,000 皮秒(ps) 1皮秒=1/1,000,000,000,000秒(s) 1s=1000ms 1ms=1000us 1us=1000ns 1ns=1000ps 60秒 = 1分钟 60分钟 = 1小时 24小时 = 1天 7天 = 1星期 365.25天 = 1年 100年 = 1世纪 1平太阳日 = 24小时3分56.555秒 1恒星日 = 23小时56分4.091秒 1太阳年(回归年) = 365.2422天 (= 365天5小时48分46秒) 1恒星年 = 365.2564天 (= 365天6小时9分9.5秒) 1朔望月 = 29.5306天 1恒星月 = 27.3712天 1太阳年 = 12个朔望日 = 354.36天 字节:8个二进制位构成1个"字节(Byte)",它是存储空间的基本计量单位。1个字节可以储存1个英文字母或者半个汉字,换句话说,1个汉字占据2个字节的存储空间。 KB:在一般的计量单位中,通常K表示1000。例如:1公里= 1000米,经常被写为1km;1公斤=1000克,写为1kg。同样K在二进制中也有类似的含义。只是这时K表示1024,也就是2的10次方。1KB表示1K个Byte,也就是1024个字节。 MB:计量单位中的M(兆)是10的6次方,见到M自然想起要在该数值的后边续上六个0,即扩大一百万倍。在二进制中,MB也表示到了百万级的数量级,但1MB不正好等于1000000字节,而是1048576字节,即 1MB = 2E+20 Bytes = 1048576Bytes。

常用硬度对照表

HRA HRC HRA HRC HRA HRC HRA HRC 186.670.0 10373178.555.0599*******.540.0377*******.0274286.669.5 10173278.254.55896236570.339.53728626627.5271386.669.0 9973377.954.0579*******.039.03678726327.0268486.668.5 9783477.753.55706435538.53628826026.5264586.668.0 9593577.453.0561*******.0351*******.0261686.667.5 9413677.152.55516634537.53529025425.5258786.667.0 9233776.952.05436734137.03479125125.0255886.666.5 9063876.651.55346833636.53429224824.5252986.666.0 8893950176.351.05256933236.03389324524.02491086.665.5 8724049476.150.55177032735.53339424223.52461186.665.0 8564148875.850.05097132335.03299524023.02431286.664.5 8404248175.549.55017231834.53249623722.52401386.664.0 8254347475.349.04937331434.03209723422.02371486.663.5 8104446875.048.54857431033.53169823221.52341586.663.0 7954546174.748.0478*******.0312*******.02311686.662.5 7804645574.547.54707630232.530810022720.52291786.662.0 7664744974.247.04637729832.030410122520.02261886.661.5 7524844273.946.54567829431.530010222219.52231986.661.0 7394943673.746.04497929131.029*********.02212086.660.5 7265043073.445.54438028730.529210421818.52182186.660.0 7135142473.245.0436*******.028*********.02162286.659.5 7005241872.944.54298228029.528510621417.52142386.659.0 6885341372.644.04238327629.028*********.02112486.658.5 6765440772.443.54178427328.52782586.658.0 6645540172.143.04112686.657.5 6535639671.842.54052786.657.0 6425739171.642.03992886.656.5 6315838571.341.53932986.656.0 6205938071.141.03883086.655.56096037570.840.5382 黑色金属材料 硬度值换算表 序号洛氏硬度 维氏硬度HV 布氏硬度HB 洛氏硬度维氏硬度HV 布氏硬度HB 维氏硬度HV 布氏硬度 HB 序号注: 1.布氏硬度:主要用来测定铸件、锻件、有色金属制件、热轧坯料及退火件的硬度,测定范围≯HB450。 2.洛氏硬度:HRA 主要用于高硬度试件,测定硬度高于HRC67以上的材料和表面硬度,如硬质合金、氮化钢等,测定范围HRA>70。HRC 主要用于钢制件(如碳钢、工具钢、合金钢等)淬火或回火后的硬度测定,测定范围HRC20~67。 3.维氏硬度:用来测定薄件和钢板制件的硬度,也可用来测定渗碳、氰化、氮化等表面硬化制件的硬度。序号序号洛氏硬度维氏硬度HV 布氏硬度HB 洛氏硬度

常用国内外材料的标准及牌号对照

一. 常用国内外紧固件材料的标准及牌号对照 表<-> 钢中国GB 美国ASTM 德国DIN 日本工业JIS 英国BS 种标准种类代号标准种类代号标准种类代号牌号标准种类代号标准种类代号A194 Gr.1 Gr.2 GB669 45 Gr.2H G4051 S43C 4882 Gr.2H S45C Gr.2HM GB669 35 A307 Gr.A G3101 SS4l 5708 SS41 碳 素GB669 20 Gr.B G4051 S20C 1769 钢GB669 25 S25C GB669 30 A325 1 型1654 Cq85 1.1172 CG4051 S33C 8189 2 型 3A型 3B型 3C型 3D型 3E型 3F 型 YB6 1Cr5Mo A193 Gr.B5 G4107 SNB5 Gr.B6 GBl220 1Crl3 Gr.B6X 17440 X15Crl3 1.4024 4882 Gr.B6 GB307735CrMOA A193 Gr.B7 17200 42CrMo4 1.7225 G4107 SNB7 4882 Gr.B7 合 金 Gr.B7M 钢 和 YB6 15CrM01V Gr.B16 17240 21CrMoV57 1.7709 SNBl6 Gr.B16 不 GBl220 0Crl8Ni9 GL B8 17440 X5CrNi189 1.4301 G4303 SUS-304 GL.B8 锈 钢 Gr.B8A GBl220 1Crl8NillNb Gr.B8C X10CrNiNbl89 1.4550 SUS-347 Gr.B8C Gr.B8CA GBl220 0C17Nil2M02 Gr.B8M X5CrNiMo1810 l.4401 SUS-316 Gr.B8M Gr.B8MA Gr.B8N Gr.B8NA

最牛的单位换算表汇总

常用单位分类和换算(增补修正版)长度 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3毫米(mm)=106微米(μm)=109 纳米(nm) 1米(m)=3尺 =英尺(ft)=1.0936码(yd) 1毫米(mm)=100丝(现代) 1丝(现代)=毫米(mm)=10微米 1丝(古代)=毫米(mm) 1公里 =1千米(km)=1000米(m)=英里(mile)=2里(华里)=300丈=30引 1厘米(cm)=0.394英寸(in) 1里=15引=150丈=公里 1引=10丈 1丈 =10尺 =3.333米(m) 1尺=10寸=0.3333米(m) 1寸=10分=100厘=1000毫=10000秒(丝)=100000忽=1000000微=3.333cm 1海里(n mile)=1.852千米(km)=1.1516英里(mile) 1英里(mile)=1.609千米(km)=5280英尺(ft) 1寻(英寻fm)= 6英尺(ft)=1.8288米(m) 1英尺(ft)=12英寸(in)=0.3048米(m) 1英寸(in)=厘米(cm)=毫米(mm) 1码(yd)=3英尺(ft)=0.9144米(m) 1杆(rad)=16.5英尺(ft) 1弗隆=201.168米 1光年.) =×1012千米(km)=63,240天文单位 =秒差距 1秒差距=光年=206265天文单位 1天文单位=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108千米(km) 1咫 =周制8寸≈人手长≈1拃(张开的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两端间的距离)≈今市制6寸2分2厘≈厘米(cm)

1仞=1寻=周尺8尺(1周尺≈厘米)= 1庹(成人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之间的距离,约合五尺)≈1.84米(m)≈人身高 1常=2寻(成语有:不同寻常) 1尺(商代)=16.95cm(或为19.9 cm) 1丈(商代)=169.5cm 约为人高,故有“丈夫”之称 1尺(周秦西汉)=23.1cm 1尺(唐代)=30.7cm 1尺(宋元)=31.68cm 1尺(明清营造尺)=32cm 古代1步(古时一举足叫跬,两足各跨一次叫步)=2跬=2武 =8尺(周代以8尺为一步)=6尺(秦代以6尺为一步)=5尺(《金史·食货志二》:“量田以营造尺。五尺为步;阔一步,长二百四十步为亩;百亩为顷。”) 现代1步(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古半步 =古1跬 =古1武≈~0.90米(m) 面积 1平方公里(km2)=100公顷(ha)=1500亩 =247.1英亩(acre)=平方英里(mile2)1平方米(m2)=9平方尺 =平方英尺(ft2) 1顷=100亩(市亩) 1亩(市亩)=10分 =60平方丈=平方米(m2) 1平方丈=10平方米(m2) 1公亩(acre)=100平方米(m2) =亩 1公顷(ha)=10000平方米(m2)=15亩 =2.471英亩(acre) 1英亩(acre)=4047平方米(m2)=0.4047公顷(ha)=亩 1平方英里(mile2)=平方公里(km2) 1平方英尺(ft2)=0.093平方米(m2) 1平方英寸(in2)=平方厘米(cm2) 1平方码(yd2)=0.8361平方米(m2) 1平方竿=平方米

常用材料单位换算表

一、常用计量单位换算表 重单位及其换算 公制重量单位表 常用英美制重量单位表 常用重量单位换算表

压力单位换算表 常用长度单位换算表 英寸与毫米对照表 常用容量单位换算表

二、常用化学元素符号表 三、常用金属材料容重表 四、常用工业材料比重表

低碳钢(含碳0.1%) 中碳钢(含碳0.4%) 高碳钢(含碳1%)高速钢(含钨9%)高速钢(含钨18%)不锈钢(含铬13%)62-1锡黄铜 60-1锡黄铜 77-2铝黄铜 60-1-1铝黄铜 58-2锰黄铜 59-1-1铁黄铜 80-3硅黄铜 4-3锡青铜 4-4-2.5锡青铜 4-4-4锡青铜 6.5~0.1锡青铜 4~0.3锡青铜 五号防锈铝 廿一号防锈铝 一号硬铝 三号硬铝 十一号硬铝 十二号硬铝 十四号硬铝 二号锻铝 四号锻铝 五号锻铝 八号锻铝 九号锻铝 4-1铸锌铝合金 锡 铅板 工业镍 15-20锌白铜 43-0.5锰白铜 40-1.5锰白铜 28-2.5-1.5镍铜合金9镍铬合金 锡基轴承合金 铅基轴承合金 钨7.85 7.82 7.81 8.3 8.7 7.75 8.45 8.45 8.6 8.2 8.5 8.5 8.6 8.8 8.79 8.9 8.8 8.9 2.65 2.73 2.75 2.73 2.84 2.8 2.8 2.69 2.65 2.75 2.8 2.8 6.9 7.3~7.5 11.37 8.9 8.6 8.89 8.90 8.8 8.72 7.34~7.75 9.33~10.67 19.3 62黄铜 74-3铅黄铜 63-3铅黄铜 59-1铅黄铜 90-1锡黄铜 70-1黄铜锡 3-12-5铸锡青铜 5-5-5铸锡青铜 6-6-3铸锡青铜 5铝青铜 7铝青铜 9-2铝青铜 9-4铝青铜 10-3-1.5铝青铜 2铍青铜 3-1硅青铜 铝板 二号防锈铝 二号锻铝 四号超硬铝 五号铸造铝合金 六号铸造铝合金 七号铸造铝合金 十三号铸造铝合金 十五号铸造铝合金 工业镁 锌板 铸锌 10-5锌铝合金 4-3铸锌铝合金 钴 钛 3钨钴合金 6钨钴合金 8钨钴合金 5钨钴钛合金 15钨钴钛合金 汞 锰 铬 钒 钼 8.50 8.70 8.5 8.5 8.8 8.54 8.69 8.8 8.82 8.2 7.8 7.63 7.6 7.5 8.23 8.47 2.73 2.67 2.8 2.8 2.55 2.60 2.65 2.67 2.95 1.74 7.2 6.86 6.3 6.75 8.9 4.51 14.9~15.3 14.6~15.0 14.4~14.8 12.3~13.2 11.0~11.7 13.6 7.43 7.19 6.11 10.20

常用材料单位换算表汇编(doc 22页)

常用材料单位换算表汇编(doc 22页)

常用材料单位换算表 常用计量单位换算表重量单位及其换算 公制重量单位表 常用英美制重量单位表 常用重量单位换算表压力单位换算表 常用长度单位换算表 英寸与毫米对照表 常用容量单位换算表 常用化学元素符号表 常用金属材料容重表 常用工业材料比重表 一、常用计量单位换算表 重单位及其换算 公制重量单位表 单位名称旧名称代号对主单位的比 毫克厘克分克克十克百克公斤公担吨 公丝 公毫 公厘 公分 公钱 公两 公斤,千克 公担 公吨 mg cg dg g dag hg kg q t 0.000001公斤 0.00001公斤 0.0001公斤 0.001公斤 0.01公斤 0.1公斤 主单位 100公斤 1000公斤 常用英美制重量单位表 1英吨(长吨,ton)=2240磅1美吨(短吨,sh.ton)=2000磅 1磅(1b)=16盎司(oz) 常用重量单位换算表 吨公斤市担市斤英吨美吨磅 吨 1 1000 20 2000 0.98421 1.1023 2204.6 公斤0.001 1 0.02 2 0.000984 0.001102 2.2046 市担0.05 50 1 100 0.04921 0.0551 110.231 市斤0.0005 0.5 0.01 1 0.000492 0.000551 1.1023

立方英寸0.0164 1 0.0036 0.0043 0.0037 英加仑 4.5460 277.274 1 1.2009 1.0321 美加仑(液量) 3.7853 231 0.8327 1 0.8594 美加仑(干量) 4.4048 268.803 0.9689 101636 1 二、常用化学元素符号表 元素名称符号元素名称符号元素名称符号 铬镍硅锰铝磷钨钼钒钛铜铁硼钴氮 Cr Ni Si Mn Al P W Mo V T Cu Fe B Co N 铌 钽 氢 碳 氧 钠 镁 硫 氯 钾 锌 银 锡 锑 金 Nb Ta H C O Na Mg S Cl K Zn Ag Sn Sb Au 铝 铋 锕 铈 铍 铯 锆 镧 钡 汞 钙 碘 溴 氟 烯土 Pb Bi Ac Ce Be Se Zr La Ba Hg Ca I Br F Re 三、常用金属材料容重表 名称容重(公斤/米3)名称容重(公斤/米3) 铝钢铸铁青铜黄铜紫铜镍2670 7850 7220 8800 8600 8920 8900 锡 汞(水银) 铅 锌 锰 铬 银 7310 13600 11337 7140 7200 7100 10500 四、常用工业材料比重表 材料名称比重(克/厘米3)材料名称比重(克/厘米3) 灰口铸铁白口铸铁6.6~7.4 7.4~7.7 铜材(紫铜材) 96黄铜 8.9~9.0 8.85

常用单位换算表大全

常用单位换算表大全 常用单位换算表大全 力 1牛顿(N)=0.225磅力(lbf)= 0.102千克力(kgf) 1千克力(kgf)= 9.81牛(N) 1磅力(lbf)= 4.45牛顿(N)1达因(dyn)= 10-5牛顿(N) 压力 1巴(bar)= 105帕(Pa) 1千帕(kPa)= 0.145磅力/英寸2(psi) = 0.0102千克力/厘米2(kgf/cm2) = 0.0098大气压(atm) 1磅力/英寸2(psi)= 6.895千帕(kPa) = 0.0703千克力/厘米2(kg/cm2) =0.0689巴(bar)= 0.068大气压(atm) 1物理大气压(atm)= 101.325千帕(kPa)= 14.696磅/英寸2(psi)= 1.0333巴(bar) 1工程大气压= 98.0665千帕(kPa) 1毫米水柱(mmH2O)= 9.80665帕(Pa)1毫米汞柱(mmHg)= 133.322帕(Pa) 1托(Torr) = 133.322帕(Pa)1达因/厘米2(dyn/cm2)= 0.1帕(Pa) 温度 K=5/9(°F+459.67)K = ℃+273.15 n°F= [(n-32)×5/9]℃n℃= (5/9×n+32)°F1°F= 5/9℃(温度差) 1千米(km)= 0.621英里(mile) 1米(m)= 3.281英尺(ft)= 1.094码(yd) 1厘米(cm)= 0.394英寸(in) 1埃(A)= 10-10米(m) 1英里(mile)= 1.609千米(km) 1英寻(fm)= 1.829(m)1英尺(ft)= 0.3048米(m) 1英寸(in)= 2.54厘米(cm)

小学数学单位换算一览表

小学数学常用公式大全(单位换算表)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单位排位(从小到大):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公里(km)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单位排位(从小到大):平方毫米(mm2)<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公顷(hm2)<平方千米(km2)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立方分米=1 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体积单位排位(从小到大):立方毫米(mm3)<立方厘米(cm3)<立方分米(dm3)<立方米(m3) 容积单位排位(从小到大):毫升(ml)<升(l) 质(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1千克=1公斤 1公斤=2斤 1斤=500克 质量单位排位(从小到大):毫克(mg)<克(g)<千克(kg)<吨(t)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1角=10分 1元=100分 单位排位(从小到大):分<角<元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 单位排位(从小到大):秒<分<时<天<月<年<世纪 一、长度 (一) 什么是长度 长度是一维空间的度量。 (二) 长度常用单位 公里(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 (三) 单位之间的换算 1毫米=1000微米1厘米=10 毫米1分米=10 厘 米 1米=1000 毫米 1千米=1000米 二、面积 (一)什么是面 面积就是物体所占平面的大小。对立体物体的表面的多少的测量一般称表面积。 (二)常用的面积单位 平方毫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 (三)面积单位的换算 1平方厘米=100 平方毫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 米1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 1公倾=10000 平方米1平方公里=100 公顷 三、体积和容积 (一)什么是体积、容积 体积:就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容积: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常用单位转换一览表(二年级)

數學科常用單位轉換一覽表(二年級) 一.長度單位: 單位名稱代号進率 公里km 米m 1米=100厘米 厘米cm 毫米mm 二.重量單位: 單位名稱代号進率 公斤kg 1公斤=1000克 克g 磅lb 三.時間單位: 平年二月有28日、閏年二月有29日 註:(公元年份可被4整除的是閏年,否則是平年。) 月大有: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各有31日 月小有、四月、六月、九日、十一月各有30日 1 (平) 年=365日 1 (閏) 年=366日1年=12月1星期=7日1日=24小時1小時=60分1分=60秒

1日=24小時=24小時 60(分鐘)=1440分=1440分 60(秒)= 86 400秒1小時= 60分=3600秒 四.乘數表: 1 2 3 4 5 1x1=1 1x2=2 1x3=3 1x4=4 1x5=5 1x6=6 1x7=7 1x8=8 1x9=9 1x10=10 2x1=2 2x2=4 2x3=6 2x4=8 2x5=10 2x6=12 2x7=14 2x8=16 2x9=18 2x10=20 3x1=3 3x2=6 3x3=9 3x4=12 3x5=15 3x6=18 3x7=21 3x8=24 3x9=27 3x10=30 4x1=4 4x2=8 4x3=12 4x4=16 4x5=20 4x6=24 4x7=28 4x8=32 4x9=36 4x10=40 5x1=5 5x2=10 5x3=15 5x4=20 5x5=25 5x6=30 5x7=35 5x8=40 5x9=45 5x10=50 6 7 8 9 10 6x1=6 6x2=12 6x3=18 6x4=24 6x5=30 6x6=36 6x7=42 7x1=7 7x2=14 7x3=21 7x4=28 7x5=35 7x6=42 7x7=49 8x1=8 8x2=16 8x3=24 8x4=32 8x5=40 8x6=48 8x7=56 9x1=9 9x2=18 9x3=27 9x4=36 9x5=45 9x6=54 9x7=63 10x1=10 10x2=20 10x3=30 10x4=40 10x5=50 10x6=60 10x7=70

常见材料导热系数(史上最全版)汇总

导热率K是材料本身的固有性能参数,用于描述材料的导热能力,又称为热导率,单位为W/mK。这个特性跟材料本身的大小、形状、厚度都是没有关系的,只是跟材料本身的成分有关系。不同成分的导热率差异较大,导致由不同成分构成的物料的导热率差异较大。单粒物料的导热性能好于堆积物料。 稳态导热:导入物体的热流量等于导出物体的热流量,物体内部各点温度不随时间而变化的导热过程。 非稳态导热:导入和导出物体的热流量不相等,物体内任意一点的温度和热含量随时间而变化的导热过程,也称为瞬态导热过程。 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C),在1秒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用λ表示,单位为瓦/米·度 导热系数与材料的组成结构、密度、含水率、温度等因素有关。非晶体结构、密度较低的材料,导热系数较小。材料的含水率、温度较低时,导热系数较小。 通常把导热系数较低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我国国家标准规定,凡平均温度不高于350℃时导热系数不大于0.12W/(m·K)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而把导热系数在0.05瓦/米摄氏度以下的材料称为高效保温材料。 导热系数高的物质有优良的导热性能。在热流密度和厚度相同时,物质高温侧壁面与低温侧壁面间的温度差,随导热系数增大而减小。锅炉炉管在未结水垢时,由于钢的导热系数高,钢管的内外壁温差不大。而钢管内壁温度又与管中水温接近,因此,管壁温度(内外壁温度平均值)不会很高。但当炉管内壁结水垢时,由于水垢的导热系数很小,水垢内外侧温差随水垢厚度增大而迅速增大,从而把管壁金属温度迅速抬高。当水垢厚度达到相当大(一般为1~3毫米)后,会使炉管管壁温度超过允许值,造成炉管过热损坏。对锅炉炉墙及管道的保温材料来讲,则要求导热系数越低越好。一般常把导热系数小于0。8x10的3次方瓦/(米时·摄氏度)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例如石棉、珍珠岩等填缝导热材料有:导热硅脂、导热云母片、导热陶瓷片、导热矽胶片、导热双面胶等。主要作用是填充发热功率器件与散热片之间的缝隙,通常看似很平的两个面,其实接触面积不到40%,又因为空气是不良导热体,导热系数仅有0.03w/m.k,填充缝隙就是用导热材料填充缝隙间的空气. 傅力叶方程式: Q=KA△T/d, R=A△T/Q Q: 热量,W K: 导热率,W/mk A:接触面积 d: 热量传递距离△T:温度差 R: 热阻值 将上面两个公式合并,可以得到 K=d/R。因为K值是不变的,可以看得出热阻R值,同材料厚度d是成正比的。也就说材料越厚,热阻越大。 但如果仔细看一些导热材料的资料,会发现很多导热材料的热阻值R,同厚度d并不是完全成正比关系。这是因为导热材料大都不是单一成分组成,相应会有非线性变化。厚度增加,热阻值一定会增大,但不一定是完全成正比的线性关系,可能是更陡的曲线关系。 实际这是不可能的条件。所以测试并计算出来的热阻值并不完全是材料本身的热阻值,应该是材料本身的热阻值+所谓接触面热阻值。因为接触面的平整度、光滑或者粗糙、以及安装紧固的压力大小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接触面热阻值,也会得出不同的总热阻值。 所以国际上流行会认可设定一种标准的测试方法和条件,就是在资料上经常会看到的ASTM D5470。这个测试方法会说明进行热阻测试时候,选用多大的接触面积A,多大的热量值Q,以及施加到接触面的压力数值。大家都使用同样的方法来测试不同的材料,而得出的结果,才有相比较的意义。 通过测试得出的热阻R值,并不完全是真实的热阻值。物理科学就是这样,很多参数是无法真正的量化的,只是一个“模糊”的数学概念。通过这样的“模糊”数据,人们可以将一些数据量化,而用于实际应用。此处所说的“模糊” 是数学术语,“模糊”表示最为接近真实的近似。

几种常用单位换算表

几种常用法定计量单位换算表 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以下简称法定单位)包括: 1.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2.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 3.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 4.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5.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 6.由词头和以上单位所构成的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 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其它表示式例频率赫[兹] Hz s-1 力、重力牛[顿] N kg?m/s2 压力、压强、应力帕[斯卡] Pa N/m2 能量、功、热焦[耳] J N?m 功率、辐射通量瓦[特] W J/s 电荷量库[仑] C A?s 电位、电压、电动势伏[特] V W/A 电容法[拉] F C/V 电阻欧[姆] S V/A 电导西[门子] Wb A/V 磁通量韦[伯] T V?s 磁通量密度、磁感应强度特[斯拉] H Wb/m2 电感亨[利] C Wb/A 摄氏温度摄氏度1m cd?sr 光通量流[明] 1x 1m/ m2 光照度勒[克斯] Bq s-1 放射性活度贝可[勒尔] Gy J/kg 吸收剂量戈[瑞] Sv J/kg 剂量当量希[沃特] 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换算关系和说明 时间分 [小]时 天(日) min h d 1min=60s 1h=60min=3600s 1d=24h=86400s 平面角[角]秒 [角]分 度 (″) (′) (°) 1″=( π/640800)rad (π为圆周率) 1′=60″=(π/10800)rad

1°=60′=(π/180)rad 旋转速度转每分r/min 1r/min=(1/60)s-1 长度海里n mile 1n mile=1852m (只用于航行) 速度节kn 1kn=1n mile/h =(1852/3600)m/s (只用于航行) 质量吨原子质量单位t u 1t=103kg 1u≈1.6605655×10-27kg 体积升L,(1) 1L=1dm3=10-3m3 能电子伏eV 1eV≈1.6021892×10-19J 级差分贝dB 线密度特[克斯] tex 1tex=1g/km 常用压力单位换算表/units-conversion.gif

常见材料换算方法

一、基础垫层材料换算方法: 1、灰土、砂、碎砖、碎石等单一材料、定额用量按下式取定: 定额用量:定额计量单位×压实系数×(1+损耗率) 压实系数=虚铺厚度÷压实厚度 2、多种材料混合垫层则用混合物的半成品数量遍入定额,其压实系数在定额附录配合比中已经考虑。 3、碎石或碎砖灌浆垫层,其砂浆或砂的用量按下式计算: 砂浆(砂)= ×填充密实度×(1+损耗率)×定额计量单位。 实例计算:以计价表2-116子目1:1砂石垫层为例(配合比以体积比计算): (1)石子的空隙率为×100%=44.4%,石子的空隙用砂填缝的密实度为90%。 (2)碎石40MM用量:0.5(定额计量体积)×1.04(压实系数)×1.5(容重)×1.02(损耗)=0.8T (3)黄砂用量:0.5(定额计量体积)×1.04(压实系数)×〖1.46(容重)×1.05(密实系数)÷1.18(此处应考虑干砂含水膨胀率18%)〗=0.676T 填缝隙用黄砂:〖0.5-0.5×0.56(石子密实体积)〗×0.9×1.04×(1.46×1.05÷1.18)=0.28T 合计黄砂用量:(0.676+0.28)×1.02(损耗)=0.98T。 二、砖砌体材料换算方法: 每立方米各种不同厚度砖墙用砖和砂浆用量的理论计算公式如下: A= ×K A:砖理论耗用量 K:墙厚的砖数×2(墙厚的砖数指0.5,1,1.5,2等) 砂浆净用量=1-砖墙×每块砖体积 实例计算:以计价表3-29一砖外墙子目为例 标准砖用量:=529.10块/M3 凸出墙面砖线条、扣梁头、垫块、预制板头等增加0.268%,即529.10×(1+0.268%)=530.51块/M3,另计损耗按1%计算:530.51×(1+1%)=536块/M3。 砂浆用量:1-0.24×0.115×0.053×529.10=0.266M3/M3,损耗率按1%计算,则(0.226+门窗四周嵌缝6.0×0.01×0.10)×(1+1%)=0.234M3/M3。 三、空心砌块墙、硅酸盐砌块墙 砌块= ×砌块比率×(1+损耗率) 标准砖=1M3砖砌体用砖量×比率 砂浆=1-各种规格砌块数×各种规格砌块每块砌体体积-每块砖体积×砖数 实例计算,以计价表3-22KP1砖砌体为例: KP1砖用量:×95%×(1+2%)=336块/M3 标准砖用量:15块/M3 四、桩基混凝土用量换算方法: 桩基混凝土用量=定额计量单位×充盈系数×操作损耗 其中混凝土充盈系数一般是指沉管灌注桩实灌混凝土体积与理论体积之比,即 充盈系数=实际灌注混凝土量÷按设计图计算混凝土量×(1+操作损耗%)。 实例计算:以计价表2-35、2-36钻孔灌注混凝土桩子目为例, 钻土孔:混凝土充盈系数取1.20,则混凝土用量=1.0×1.20×1.015=1.218M3/M3

常用计量单位换算表重量单位及其换算

常用计量单位换算表重量 单位及其换算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常用计量单位换算表重量单位及其换算 更新日期:2011-2-21 10:20:16 点击:2431 单位名称旧名称代号对主单位的比 毫克厘克分克克十克百克公斤公担吨 公丝 公毫 公厘 公分 公钱 公两 公斤,千克 公担 公吨 mg cg dg g dag hg kg q t 公斤 公斤 公斤 公斤 公斤 公斤 主单位 100公斤 1000公斤 常用英美制重量单位表(2) 1英吨(长吨,ton)=2240磅 1美吨(短吨,=2000磅 1磅(1b)=16盎司(oz) 常用重量单位换算表(3) 吨公斤市担市斤英吨美吨磅 吨 1 1000 20 2000 公斤 1 2 市担50 1 100 市斤 1 英吨 1 2240 美吨 1 2000 磅 1 压力单位换算表(4) 公斤/厘米2 大气压水银柱高 度(毫米) 水柱高度 (米) 毫巴磅/寸2 英寸水柱 公斤/厘米2 大气压 水银柱高度(毫米)水柱高度(米) 毫巴 磅/寸2 英寸水柱1 1 1 1 1 1 1 常用长度单位换算表(5)

米厘米毫米市尺英尺英寸 米 1 100 1000 3 厘米 1 10 毫米 1 市尺 1 英尺 1 12 英寸 1 英寸与毫米对照表(6) 寸毫米寸毫米寸毫米寸毫米寸毫米寸毫米 1/16 1/8 3/16 1/4 5/16 3/8 7/16 1/2 9/16 5/8 11/16 3/4 13/16 7/8 15/16 1 17/16 9/8 19/16 5/4 21/16 11/8 23/16 3/2 25/16 13/8 27/16 7/4 29/16 15/8 31/16 2 17/8 9/4 19/8 5/2 21/8 11/4 23/8 3 25/8 13/4 27/8 7/2 29/8 15/4 31/8 4 常用容量单位换算表(7) 升(市升)立方英寸英加仑美加仑(液量)美加仑(干量) 升(市升) 1 立方英寸 1 英加仑 1 美加仑(液量)231 1 美加仑(干量)101636 1 二、常用化学元素符号表(8) 元素名称符号元素名称符号元素名称符号 铬镍硅锰Cr Ni Si Mn 铌 钽 氢 碳 Nb Ta H C 铝 铋 锕 铈 Pb Bi Ac C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