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评估与高校图书馆建设
- 格式:pdf
- 大小:78.96 KB
- 文档页数:1
本科教学评估对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后续影响【摘要】本文探讨了本科教学评估对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后续影响。
在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方面,评估结果可以指导图书馆改进服务质量。
优化馆藏资源配置可以通过评估反馈调整馆藏结构。
改善图书馆空间布局可以根据评估结果重新规划空间利用。
促进数字化建设可利用评估数据推动数字资源的建设和管理。
加强与教学的紧密结合可以通过评估促进图书馆和教学的深度融合。
评估对图书馆的发展有积极影响,未来可望进一步完善服务质量和提升用户体验。
本文分析了本科教学评估对高校图书馆的重要意义和带来的积极影响,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并进行了总结思考。
【关键词】关键词:本科教学评估、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馆藏资源、空间布局、数字化建设、教学结合、影响、发展方向、思考、积极影响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等教育发展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本科教学评估作为教育质量监控的有效手段,在高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益要求的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评估也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
图书馆作为高校学术信息资源的主要载体之一,是支持教学、科研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其发展与本科教学评估密切相关。
通过对本科教学评估对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后续影响进行深入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本科教学评估如何影响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和策略。
本研究旨在分析本科教学评估对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馆藏资源配置、空间布局、数字化建设以及与教学的紧密结合等方面的影响,为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也可以为高等教育管理部门提供有益的决策依据,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持续提升。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本科教学评估对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后续影响。
主要目的在于分析本科教学评估在高校图书馆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揭示其对图书馆服务水平、馆藏资源配置、空间布局、数字化建设以及与教学的紧密结合等方面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本文旨在为高校图书馆提供更具体的发展方向和改进建议,以实现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本科教学实践和学生需求的目标。
第21卷第1期2008年1月 河北科技图苑Hebei Sci2Tech Library Journal Vol.21,No.1Jan.,2008 文章编号:100629925(2008)0120084203 收稿日期:2007209230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与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重庆市渝北区 400031〕 苏建华3 摘要:对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有关图书馆的评估指标进行了逐项分析,探讨了这些指标对高校图书馆建设的正面及负面影响,对照评估指标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加强文献资源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院校图书馆;图书馆评估;文献资源建设;资源共享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根据教育部2004年8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图书馆属于一级指标,即教学条件与利用下的一个三级观测点,其权重系数为0.2分。
它的A级标准为:管理手段先进,使用效果好;C级标准为生均图书量和生均年进书量(册)达到附表要求,即综合、师范、民族、语文、财经、政法类院校生均图书100册(其他学校为70册至80册)年进新书量4册(工科、农林、医学和体育院校为3册,凡折合在校生数超过3万人的高校,年进书量超过9万册,该项指标即为合格);同时,在指标说明中明确规定:电子类图书已在相关指标的定量中予以考虑,测算时不包括在内,据此,以下藏书量均指纸质印刷型文献。
一、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包括两部分:一是传统的纸质文献资源;二是以网络为载体、数字比特为存储方式的电子文献资源。
由于高校图书馆定位于为教学与科研服务,对数字文献资源需求远远大于公共图书馆,因此在文献资源建设中,不仅要重视纸质文献资源的采购,还要加大电子文献资源的建设步伐。
由于评估指标对电子文献资源未做明确要求,使得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出现了一些问题,总结起来有以下两个方面:(一)纸质文献资源纸质文献资源一直是高校图书馆采购的重点,但现有运作模式明显存在着问题()过分强调纸质文献资源的连续性,主要表现在纸质期刊的采购上;(2)文献采购和读者需求严重脱节,追求品种的“大而全”,对读者需求和现有文献资源的利用未进行深入调研;(3)重“采”轻“访”,缺乏对书刊目录的认真研究,仅仅根据书名和著者选书;(4)缺乏长远规划,存在着相当程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一方面是读者需求难以满足,另一方面是文献大量闲置。
图书馆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实施方案根据《六盘水师范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实施方案》(师院党发[2012]47号)的要求,为做好图书馆评估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图书馆相关指标顺利通过合格评估,结合我院及我馆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试行)、《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教高【2002】3号)和《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及评估办法(2010)、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计量指南(2007年)、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图书馆藏书量指标的建议为依据,认真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估原则,改善图书馆办馆条件,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改进图书馆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
(二)工作目标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和基本要求(试行)》,加强图书馆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使我馆服务条件和水平达到合格标准,满足我校教学、科研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
二、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职责为了加强对评估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图书馆成立评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一)图书馆评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田应洲(副院长)副组长:黄萍(馆长)杨友联(副馆长)成员:郭诗阳(采编部主任)舒俊(流通部主任)董云梅(流通部副主任)梁斌(技术部副主任)工作职责:校图书馆评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图书馆评估工作,其职责是:(1)明确评估工作思路,提出评估工作的目标和总体安排,制定评估工作的方针、政策,对评估工作中重大问题做出决策和指导;(2)全面领导、协调图书馆评估工作,研究、部署、督查评估各个阶段的工作,负责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3)督查评估各小组每个阶段的工作;(4)研究解决评估工作中的重要事宜。
(二)图书馆评估建设办公室人员及工作职责主任:黄萍(兼)副主任:杨友联工作人员:董云梅胡廷艳邹舟董标评估建设办公室设在图书馆办公室工作职责:(1)安排图书馆评估工作的具体事务、收集评估资料;(2)负责图书馆评估文件的制定、发布;(3)制定图书馆评估工作实施方案,组织、指导各评估小组人员开展评估工作;(4)督查落实图书馆各部门评估工作;(5)定期组织召开图书馆评估工作会议,发布或通报图书馆评估信息;(6)申请、落实评估工作所需要的经费;(7)总体协调与评估工作相关的其他事宜。
本科教学评估与高校图书馆建设
绵阳师范学院图书馆 王 渝
[摘 要]本文针对图书馆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的主要指标,分析了评估对高校图书馆馆舍、藏书、现代化及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促进。
[关键词]教学评估 图书馆建设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教育部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对普通高等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专业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学风和教学效果等进行全面评价的一项活动,其目的是:通过水平评估进一步加强国家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指导,促使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和支持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促进学校自觉地按照教育规律不断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对高校图书馆而言,此次评估是全面加强图书馆建设,提高办馆水平的极好机遇。
1、图书馆在评估中要达到的指标
2004年8月,教育部对2002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作了修订,将在2004年至2007年进行评估的学校适用新的评估方案。
新的评估指标体系中共有7个一级指标,下设19个二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中包含44个观察点。
与图书馆有关的评估指标属于第三个一级指标“教学条件与利用”下的第一个二级指标“教学基本设施”的第三个观察点“图书馆状况”,具体内容为:(1)面积达到有关规定;(2)年图书文献资料购置经费占全校教育事业费拨款的比例;(3)藏书达到有关规定;(4)管理手段先进,计算机网络利用好。
在这些指标中,既有定量指标,又有定性要求,虽然图书馆状况的参考权重只有0.2,在评估权重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但牵一发动全身,哪一项哪一条达不到标准都要影响学校的评估结果,更何况教育部评估具有权威性,其结果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声誉、招生就业形势和今后的发展,因此图书馆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
2、图书馆在高校中的实际地位
国家教育部2002年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本)》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
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
”但实际情况是,图书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高校中长期处于“理论上重要、实际次要”的地位,其地位远不如学校的其他部门。
主要表现在:政策方面,高校图书馆或挂靠行政系列,或挂靠教学系列,而且常常挂靠在政策对其不利的系列,很少将图书馆作为教辅部门单独制定政策;经费方面,学校常常无视《规程》的相关规定,随意拨款或以学校其他重点建设资金紧缺为由一再压缩图书馆的各项经费,使图书购置经费严重不足;人员结构方面,图书馆很难引进所需专业人才,现有人员的学习和培训又得不到学校的重视和支持,长期被当作高校人员分流、安置人才家属、甚至是养老的最佳场所。
因此,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经费短缺、人员素质不高、基础设施和管理水平落后的问题。
3、以评估为契机,加强图书馆建设
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肯定了图书馆在高校教学工作中的地位,面对评估指标的要求,各高校势必加大对图书馆的投入,从而使图书馆建设进入全面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3.1评估促进图书馆馆舍和现代化设施的建设
评估指标中对图书馆馆舍面积的要求,与学校规模(折合在校生人数)和性质有关,如师范院校学生规模5000人,图书馆馆舍面积不低于2.03平方米 生(见“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
为达到生均馆舍面积指标,各高校纷纷加大投入,千方百计增加馆舍面积。
条件好、资金雄厚的学校修建新馆,新建的馆舍大都现代化设施齐全,集图书借阅、多媒体制作、音像复制、影视、演讲等功能于一体。
条件较差的学校,如一些地方性大学及新建本科院校等则一方面积极筹措资金,准备兴建新馆,一方面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对原有馆舍进行维修、改建,调整布局,更新设备,同时把学校没有充分利用的闲置房划拨给图书馆,作为书库或是改建成阅览室。
这些举措大大改善了图书馆的办馆条件。
3.2评估促进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建设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加,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与评估指标的要求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经费投入不足是制约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的“瓶颈”。
评估指标中要求年图书文献资料购置经费占全校教育事业费的比例≥5%(A级指标)或≥3%(C级指标),且要连续统计近三年占全校教育事业费的比例,从而确保了图书文献购置经费的投入。
同时,评估指标将图书馆藏书量作为一项重要的硬性指标,与学校性质、生均有图书有关,如规定综合大学、师范院校生均藏书量为100册或生均年进书量为4册(折合在校生人数),超过30000人的高校年进书量超过9万册该项指标即为合格。
因此,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推动下,各馆纷纷加大图书文献资料购置力度,根据学校的专业特点、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确定文献资源建设的目标,优化馆藏结构,大量采集与学校专业相关的图书文献资料,以满足学校教学科研的需求。
考虑到目前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普遍运用,图书馆在大量购进印刷型文献的同时,对电子文献的收藏也非常重视。
首先是保证印刷型文献的入藏量,使馆藏文献总量或年购进新书量达到评估指标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增加电子文献的收藏量,侧重于对网络数据库、网络版光盘数据库和全文电子图书的购置和引进。
可以说,评估确保了文献购置经费的投入,使得图书馆有能力在提高馆藏数量和质量的同时,形成具有本馆特色的馆藏文献资源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
3.3评估促进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建设
目前,高校图书馆基本上已建成了本馆的馆藏书目数据库,实现了馆藏文献资源的采编、流通、检索的自动化管理,设立电子阅览室,为读者提供电子文献的查找。
评估指标要求“图书馆管理手段先进,计算机网络利用好”,促使图书馆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服务模式,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作用,为读者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数字化信息服务。
为达到评估指标的要求,各校相继投入大量资金,对图书馆使用的计算机及相关设备进行了更新换代,并且加强了校园网的建设,使图书馆的局域网与校园网及互联网联通。
在图书馆主页上,提供网上文献检索、读者信息查询及电子资源导航等信息服务,馆藏书目数据库、电子图书、网上包库的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等全部上了校园网,学校的师生均可通过校园网免费检索、浏览、下载文献信息,打破了传统图书馆受时空限制的局面,每天24小时不间断为校园网终端用户提供服务,初步实现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自动化、网络化。
3.4评估促使图书馆队伍素质全面提高
图书馆要在评估中达到合格要求,需要全馆员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增强了图书馆的凝聚力。
评估工作涉及面广、时间紧、工作量大、任务重,需要全馆各部门的协调及人员的全面参与,尤其是图书的验收、加工、分编及书库倒架等业务工作,往往要抽调其他部门人员突击完成,打破了图书馆部门之间的界限,通过分工合作,互相学习,提高了整体业务水平。
所以,迎评的过程也是锻炼队伍、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的过程。
评估使高校图书馆队伍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为建设一支思想作风过硬、业务能力强、知识面宽、技术水平高的队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
评估使高校图书馆获得了难得的发展趋势机遇,但评
估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图书馆不能仅仅把目光停留在评
估项目建设上,更应该抓住评估提供的机遇,从而推动高校图书
馆事业的飞跃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Z].2004
[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本)[Z].2002
[3]陈光华.水平评估给高校图书馆带来的发展契机及负
面影响[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5(6):17-18—
2
—
科技信息图书与档案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