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超声骨密度检测8000例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05.83 KB
- 文档页数:3
XX地区0~6岁儿童超声骨密度检查结果分析【摘要】目的:对XX 地区0-6 岁儿童的骨强度进行调查,为预防儿童低骨密度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选择2014 年12 月-2016 年1 月在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0-6 岁儿童450 名,按照年龄和性别进行分组,用超声骨密度仪测定不同组别儿童的胫骨超声速率。
结果:①男童骨密度不足16 例,检出率为6.4%(16/247),女童骨密度不足32 例,检出率为15.7%(32/203),组间差异具意义(P<0.05);② <6 个月,6-11 个月,1-3 岁,4-6 岁儿童骨密度不足检出率分别为19.1%,8.3%,7.5% 和7.4%,<6 个月的幼儿检出骨密度不足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6 个月内的幼儿易出现骨密度不足的现象,女童骨密度不足发生率更高,应给予针对性营养指导。
【关键词】儿童;骨密度;超声检查骨密度即骨矿物密度(bone mineraldensity,BMD),是评估骨钙含量、间接反映骨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
目前,临床诊断骨密度主要是采用影像学检查,其具有无侵害、无辐射、无痛苦的优势[1]。
儿童阶段是骨量积累的关键期,对其一生的骨骼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本文对XX 地区0~6 岁儿童的骨密度进行超声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 年12 月~2016 年1 月在XX 地区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0~6岁儿童450 名,排除骨代谢性疾病患儿。
其中,男247 名,女203 名,平均年龄2.95±0.55 岁,年龄<6 个月115 名,6~11个月108 名,1~3 岁119 名,4~6 岁108 名。
1.2 仪器与设备使用HORUS 公司BMD-1000C 超声骨质分析仪。
1.3 检查方法用标准方法测量超声在右侧胫骨中段内侧远端1/3 处的传播速度值,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负责测量。
超声骨密度报告单1. 概述超声骨密度报告单是一种用于评估骨骼健康的检查报告单。
通过超声波技术,可以测量骨骼的密度和强度,并提供相关的数据和分析结果。
本文档将介绍超声骨密度报告单的主要内容,包括患者信息、检查日期、测量结果、分析评估等内容。
2. 患者信息•姓名:[患者姓名]•性别:[患者性别]•年龄:[患者年龄]•检查日期:[检查日期]•报告日期:[报告日期]3. 测量结果3.1 骨密度测量在本次检查中,使用超声骨密度测量仪器对患者进行骨密度测量。
测量结果如下:•左侧髋骨 T 值:[左侧髋骨 T 值]•右侧髋骨 T 值:[右侧髋骨 T 值]•腰椎 T 值:[腰椎 T 值]•骨密度 Z 值:[骨密度 Z 值]3.2 参考范围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和骨密度测量结果,参考范围如下:•左侧髋骨 T 值参考范围:[左侧髋骨 T 值参考范围]•右侧髋骨 T 值参考范围:[右侧髋骨 T 值参考范围]•腰椎 T 值参考范围:[腰椎 T 值参考范围]•骨密度 Z 值参考范围:[骨密度 Z 值参考范围]4. 分析评估根据患者的骨密度测量结果和参考范围,对骨骼健康进行分析评估。
主要内容如下:•左侧髋骨 T 值评估:[左侧髋骨 T 值评估结果]•右侧髋骨 T 值评估:[右侧髋骨 T 值评估结果]•腰椎 T 值评估:[腰椎 T 值评估结果]•骨密度 Z 值评估:[骨密度 Z 值评估结果]5. 结论根据上述分析评估结果,综合判断患者的骨骼健康状况。
根据医生的判断和建议,患者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
6. 注意事项•本报告单仅为骨密度测量结果的报告,具体的诊断和治疗方案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和医生的判断。
•如果对本报告单内容有任何疑问,建议及时联系医生进行咨询和解答。
以上是超声骨密度报告单的内容,旨在评估患者的骨骼健康情况,并提供相应的评估结果和建议。
这些数据和分析结果对于诊断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等骨骼疾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如有需要,患者可以向医生咨询和索取更多详细相关信息。
绍兴地区1158例0~3岁婴幼儿超声骨密度检测结果分析目的:了解绍兴地区0~3岁婴幼儿骨密度现状,探讨不同年龄组婴幼儿胫骨超声骨密度的异常情况,为临床婴幼儿生长发育期间低骨密度的预防提供依据。
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12月至本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儿童1158名。
采用以色列Sunlight公司的Omnisense?7000P型定量超声骨强度测查仪进行婴儿胫骨超声骨密度声速值测量,并根据Sunlight公司提供的同年龄同性别0-6岁亚洲地区儿童SOS值的百分位数为标准,P〈25% 为低骨密度组即阳性组,P≥25% 为正常组即阴性组。
结果:绍兴地区0~3幼儿低骨密度阳性岁婴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即年龄越小低骨密度阳性率越高。
结论:绍兴地区0~3岁婴幼儿骨强度值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婴幼儿应合理安排膳食结构,注重乳类及维生素D的补充,从而有效维持骨矿物质水平,防止生长发育期间骨钙缺乏及预防早期佝偻病的发生。
标签:骨密度;婴幼儿;随年龄增加当今社会,人们对骨骼健康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而良好的骨骼健康来自于儿童时期良好的骨骼营养,所以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儿童时期的骨营养情况。
超声骨密度检测是目前较安全有效的测查儿童骨矿物质含量的方法[1],且具有无放射性、敏感性高、准确性高、可重复性好、使用方便等特点。
本研究旨在了解绍兴市3 岁以下不同年龄组儿童骨强度的变化情况,从而制定适合本地区增强骨强度的干预方法。
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随机抽取2013 年1月-12月本院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1158例3岁以下健康儿童。
所选儿童均为足月正常体重儿,无家族遗传性及其他骨科疾病。
按月龄分为4个组,分别为:0~6个月组、6~12 个月组、1~2岁组、2~3岁组等,各组中男女性别比例为1:1。
1. 2 方法1. 2. 1 测量方法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儿保科医生,采用以色列Sunlight公司生产的Omnisense?7000P型定量超声骨密度测查仪,用标准操作方法测定声波在儿童左胫骨中段的传播速度值(speed of sound,SOS),,SOS 值的高低可以作为儿童骨密度水平的监测指标,其结果参照Sunlight公司提供的同年龄同性别0-6岁亚洲地区儿童SOS值的百分位数P为标准。
如何看超声骨密度测试报告
如何看超声骨密度测试报告
超声骨密度测试:
跟骨的小梁骨代谢旺盛,是能最早反映骨质量和骨结构变化的部位之一。
利用超声波的工作原理,通过测量跟骨超声波传导速度(SOS)和宽带超声波衰减(BUA)等指标对骨密度和骨结构进行评估,其测量结果与全身其他部位测量结果高度相关,完全达到了临床医学诊断的要求。
各指标意义:
SOS: (超声声速):指超声波在骨骼传送的数值(M/sec)。
BUA(超声频率衰减):是由于骨及软组织对声波吸收和散射而使超声能量信号减低。
BQI(骨质指数):通过测量SOS(超声速度)和BUA(宽带超声衰减),从而计算出BQI(骨质指数)。
三者均是:数值越大表示骨密度越高。
T-score:受试者的数值与年轻健康成人的骨密度平均值的标准差,差值越小,骨质量越好。
Z-score:受试者的数值与同年龄人群骨密度的平均值的标准差,差值越小,骨质量越好。
有以下三种测试结果:
1.骨质正常:骨密度不低于正常年轻成年人平均峰值骨密度1个标准差(>-1SD)。
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2.骨质减少:骨密度低于正常年轻成年人平均峰值骨密度1-2.5个标准差(<-1~-2.5SD)。
建议:多吃含钙高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小鱼虾等,或补充钙片,并适量运动;女性如已停经,还应采取一些药物治疗,请您向专业医师咨询。
3.骨质疏松:骨密度低于年轻成年人平均峰值骨密度2.5个标准差
(≤2.5SD)。
建议: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体检中心对健康体检人员骨密度检测结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骨密度的变化规律及骨质疏松症的患病情况。
方法采用以色列Sunlight Medical Ltd的成人超声骨密度仪,对我院2009年5月-2011年12月12697名健康体检人员桡骨进行骨密度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女性骨密度正常率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女性为6.17%,男性为5.7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20-29岁男、女性均有骨质疏松发生;骨量减少女性、男性均多见于60岁以上者;该人群中骨密度正常者占60.25%,骨密度异常者占39.75%;其中骨质疏松症占5.85%。
结论健康体检人群中骨密度异常率较高,存在骨质疏松症的危险,科学合理的工作和生活可以促进改善人体骨骼系统的代谢和功能,增加骨密度。
【关键词】健康体检骨密度超声检测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骨折,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在骨折发生之前,通常无特殊临床表现。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9年5月-2011年12月在本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桡骨骨密度测定的人员共计12697名,分为5组(20-29、30-39、40-49、50-59、60岁以上),具体见表一。
不同年龄及性别分布表11.2 方法采用以色列Sunlight Medical Ltd的成人超声骨密度仪,使用T评分,骨密度测定仪每日测1次设备附带的骨膜,其长期变异系数<l%。
检测步骤:(1)调试仪器;(2)输入受检者的姓名、性别、种族、出生年份、臂托、身高和体重等相关信息;(3)受检者取坐位,用乙醇清洁被测者左(右)桡骨,涂抹适量的超声偶合剂后将右(左)桡骨固定。
(4)整个操作过程由骨密度仪自动完成,自动图像处理。
超声骨密度检查汇总表
摘要:
一、超声骨密度检查概述
二、超声骨密度检查的优势
三、超声骨密度检查的应用场景
四、超声骨密度检查的注意事项
五、结论
正文:
超声骨密度检查是一种利用超声波技术测量骨骼密度的方法,它具有无创、无放射性、操作简单等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和体检领域。
超声骨密度检查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不需要切开皮肤,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不适;其次,它是一种无放射性检查方法,避免了辐射对患者的影响;再次,它的操作简单,只需要将探头放置在患者骨头上,即可快速、准确地测量骨密度。
超声骨密度检查广泛应用于临床和体检领域。
在临床方面,它主要用于诊断骨质疏松症、骨折、骨发育不全等骨骼疾病;在体检方面,它主要用于普查、早期发现骨质疏松症等骨骼疾病。
在进行超声骨密度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检查前需要患者空腹,以排除饮食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其次,检查时需要患者躺在床上,保持安静,避免运动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再次,检查时需要将探头放置在患者骨头上,避免误差的发生。
• 72 •DOI: 10.3969/j,issn,1672-9463.2017.05.023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7年5月第19卷第5期MMJC,May 2017,V 〇1 19,No .5超声骨密度检查3240例结果及对比分析王昕红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室内工 作人群大量增加,由此造成光照不足,皮肤合成维生素d 3不足,加之运动减少,骨质健康不同程度的 受到影响。
超声骨密度检查操作简单,无痛、无创、 费用低,易于被广大人群所接受,可及时查出并评 估被检者骨质健康状态[1]。
本研究旨在调查某单位 职工的骨质健康状态,分析影响骨质健康的因素, 提出增进骨质健康的办法。
1材料与方法1.1 _般资料选取2015年3~10月在我院进行骨 密度检查的某单位职工3 240例作为研究对象,除 461例离退休职工,将其中2 779例在职职工作为室 内组;100例对照组(户外组)的资料选取为同年份 的其他单位相应年龄从事户外工作人员的超声骨 密度检查结果。
1.2方法仪器:韩国超声骨密度检测仪。
人选的 两组受检人员均为可正常活动人群,扫描点为左脚 跟骨。
根据受检人员的职业与工作环境,将2 779 例某单位在职职工(其中,男性60岁以下,女性55 岁以下)作为室内人群,100例(60例男性,40例女性)相应年龄的他单位户外工作人员为户外人群,对比分析两组超声骨密度检查存在的差异。
判断标准:BQI>86为正常骨密度;60<BQI<86为临界值,提示骨质量减少;BQI <60为骨质疏松。
2结果2.1超声骨密度检查结果3 240例某单位职工(包括离退休职工461例)超声骨密度检查正常者所占 比例较小,临界者比例相对较大,且随着年龄增加, 正常者所占百分比减少明显,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增 高,离退休老同志表现最为突出,其男女骨质疏松 发生率分别高达22.8%与35.3%。
该单位不同年龄 组、且不同年龄组男女间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差异明 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尸<〇.〇1)。
深圳市成年女性超声骨密度检测结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成年女性超声骨密度随年龄变化的规律及与身高、体重、体重指数的关系。
方法:以16~80岁深圳居住的正常1005例女性为检测对象,每5岁为1组分组,共分为13组,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qus)测定受检者足跟部骨密度(bmd)值,同时测量受检者体重、身高、体重指数。
结果:16~80岁健康女性bmd值随年龄增长变化逐渐减低,骨峰值年龄出现第2组(即21~25岁)组和第3组(即26~30岁)组,第2、3组分别与1、6、8~13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9~13组也和大多数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年龄与bmd呈负相关(r=-0.347),身高与bmd呈正相关(r=0.165),体重、体重指数和bmd变化无相关性(分别r=-0.043,p>0.05;r=-0.021,p>0.05)。
结论:超声骨密度随年龄变化而变化,身高是影响骨密度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骨密度;跟骨;正常女性【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877—01本研究对深圳地区正常成年女性的跟骨进行骨密度检测,以了解其不同年龄骨骼发育生长和衰老情况及规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随机选出深圳市正常成年女性1005例,年龄16~80岁,每五岁为1组分组,共分为13组,对其进行超声骨密度测定。
研究对象均为汉族,身体健康、无慢性病史、无甲亢等代谢性疾病史,并排除曾发生骨折者和6个月内服用激素等影响骨代谢药物者。
1.2 测量方法[1] 采用美国sahara超声骨密度仪,测量环境温度18~20℃,仪器每天开机后用标准体模校正,其精确性误差小于1%,准确性误差为3%。
由同一有经验操作人员测定所有受试者左足跟,跟骨置于探头间,用定位附件调节固定位置,测量骨密度(bmd)。
采用同一身高体重计,由同一个人测量所有受检者的体重(kg)、身高(m)、体重指数(kg/m2)。
2017年5月第24卷第10期健康体检者500名超声骨密度检测结果分析许喆宫照成骨质疏松症临床特征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行性变化为主,患者骨骼脆性增加,在外力作用下极易发生骨折,即骨质疏松性骨折,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均造成不利影响。
现调查我院健康体检者超声检测骨密度的结果,为临床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5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观察对象,男282名,女218名;年龄21~80岁,平均(50.6±25.6)岁。
排除糖尿病、高血压病、甲状腺功能异常及肾功能不全等患者。
体检者均对调查知情同意。
1.2 方法所有受检者均接受骨密度超声检查,采用Omnisense7000SP型骨密度检测仪,于上肢桡骨远端(桡骨1/3处)皮肤表面涂一层标准的超声凝胶,超声探头与桡骨长轴保持平行,凝胶与皮肤充分耦合后再行扫查。
1.3 诊断标准[1]采用T值评定法判断骨密度情况,主要通过比较受检者与同性别、同种族的健康成年人群超声传导速度(SOS)平均值,以人群的标准差(T)作为单位,T≥-1.0时提示骨密度正常,-2.5<T<-1.0时提示骨密度减少,T≤-2.5时提示骨质疏松症。
1.4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录入至corr程序中计算相关性系数r,P<0.05表示变量间有相关性。
2 结果骨密度减少、骨质疏松症多见于中老年人群,见表1。
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男7例,女22例。
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年龄、性别之间呈相关性(r值分别为0.69、-0.64,P<0.01)。
作者单位:316000 浙江舟山市定海区中心医院体检中心通信作者:许喆,Email:597451989@ 吸功能障碍等。
通常情况下,人体骨骼中的骨量在幼年阶段往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持续增多,到老年阶段,人体骨代谢多异常,骨骼吸收的钙元素减少,骨量得不到及时补充,出现进行性减少,最终导致骨质疏松症。
596例体检人员超声骨密度测量结果分析发表时间:2018-09-03T11:57:36.0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3期作者:杨易剑徐新肖翼春袁航王俊超朱宝[导读] 随着年龄增长,体检人员的骨密度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女性的骨密度异常发生比例显著高于男性。
(无锡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江苏无锡 214023)【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体检人群的骨密度结果和规律来探讨影响骨密度的因素。
方法:采用超声骨密度仪对596例健康体检人员进行跟骨测定,对自动分析的骨密度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体检人群中,骨密度正常者的比例为41.8%,骨密度异常的比例为58.2%。
男性体检者骨密度异常的比例低于女性,女性体检者的骨质疏松比例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按年龄分组,50岁以后的体检者骨密度异常比例高于小于50岁的体检者(P<0.05)。
结论:随着年龄增长,体检人员的骨密度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女性的骨密度异常发生比例显著高于男性。
【关键词】骨密度;超声骨密度仪;体检;骨质疏松【中图分类号】R1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3-0344-02骨密度是人体骨含量的重要标志,属于评价人体骨骼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有效检测骨密度可以反映骨含量,并作为预测骨折风险的重要依据。
本文通过研究我院健康体检人员的骨密度测定结果,探讨分析影响骨密度的因素。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研究对象是自2017年4月到2018年3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超声骨密度测定的体检者596例,其中男性289例,女性307例,平均年龄49岁(22~83岁)。
1.2 检测方法采用BM公司的OsteoProUBD2002A超声骨密度仪测量体检者的右侧跟骨,具体步骤如下:(1)用模块调试骨密度仪,(2)输入体检人员的一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3)让体检人员坐在座位上,在右侧足跟上均匀涂抹超声耦合剂,(4)让体检人员把右足放在仪器检测台上,保持静止不动完成检测,(5)由超声骨密度仪自动分析骨密度结果。
0~6岁儿童超声骨密度结果分析汪时华【摘要】目的:分析0~6岁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儿童之间骨强度的结果,为临床儿童低骨密度的预防提供依据。
方法选择0~6岁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5166例的健康儿童为检测对象,用超声骨密度仪测量儿童的胫骨超声速率(SOS)(变异系数控制在2%),测量所得SOS值与亚洲人种数据库相应月龄的标准相比较,得到标准差(Z值),并按标准差将其分为正常和轻度、中度、重度骨密度不足。
结果 SOS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呈增长趋势,Z值也逐渐增加(P<0.05),Z值在1岁以内(0~5个月、6~11个月组)男童较女童高(P<0.05)。
<5个月、6~11个月、1~3岁、>3~6岁组骨密度不足检出率分别为43.9%、22.3%、4.4%、9.9%,各组间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骨密度不足男童总检出率为14.4%明显低于女童的24.2%(P<0.05),<5个月、6~11个月、1~3岁骨密度不足检出率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岁以内骨密度不足检出率较高,其中以3~5个月为高发年龄段,提示出生1年尤其是6个月内是防治儿童骨密度降低的关键期。
【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学》【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2页(P92-93)【关键词】骨密度;超声速率;儿童【作者】汪时华【作者单位】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南昌 3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79骨密度是评估骨钙含量、骨钙丢失率和疗效的重要客观指标,而儿童是骨量累计的关键期。
本文旨在对5 166 名0~6 岁儿童的超声骨密度值进行分析,以探讨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儿童之间骨强度的异常情况,为临床儿童低骨密度的预防提供依据。
1 对象及方法1.1 对象选取2013 年2 月至2014 年4 月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5 166 名儿童,男2 876 名,女2 290 名;年龄0~6 岁。
骨密度T值与Z值左正常右骨质疏松骨密度是骨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反映骨质疏松程度,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依据。
如何读懂骨密度检测呢?相信做过骨密度检测的人应该会对“T值”和“Z值”有所印象。
一般情况下,骨密度检测结果往往以“图片+表格”的形式给予反馈:“图片”直观展示的是被检者的骨密度数值位于中国男(女)性骨密度参照曲线图的具体位置;“表格”直接列出T值和Z值的数值。
1、读懂“T值”实际临床工作中通常用T值来判断自己的骨密度是否正常,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诊断标准是骨密度T值划分为三个区间,各自代表不同的意义——-1﹤T值﹤1 表示骨密度值正常;-2.5﹤T值﹤-1 表示骨量低、骨质流失;T值﹤-2.5 表示骨质疏松症;T值是一个相对的数值,临床上通常用T值来判断人体的骨密度是否正常,其将检测者检测所得到骨密度与30~35岁健康年轻人的骨密度作比较,以得出高出(+)或低于(-)年轻人的标准差数。
2、读懂“Z值”“Z值”划分为两个区间,各自也代表着不同的意义——-2﹤Z值表示骨密度值在正常同龄人范围内;Z值≤-2 表示骨密度低于正常同龄人;Z值也是一个相对的数值,其根据同年龄、同性别和同种族分组,将相应检测者的骨密度值与参考值作比较。
当出现低于参考值的Z值时,应引起病人和临床医生的注意。
而Z值正常并不能表明完全没有问题,例如老年人Z值正常不能代表其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可能性很小。
因为同一年龄段的老年人随着骨量丢失,骨密度呈减少态势,其骨骼的脆性也进一步增加,此时更需要参照T值来准确判断骨密度情况一、成年骨密度报告单1.1 检查部位支持的检查部位:桡骨远端、胫骨中段1.2 SOS值超声在媒介中的传播速度(speed of sound,SOS)不仅反映骨骼的矿物质密度,也可以反映骨骼的微观结构。
1.3 T值表示患者骨密度高于或低于“年轻成年人”的参考均值的偏离程度,采用标准差(SD)单位表示。
1.4 Z值表示患者骨密度高于或低于预期同年龄匹配值的偏离程度,可用相对于人群内部编号的标准差(SD)表示。
检测562例超声骨密度结果分析骨矿物质密度是骨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反应骨质疏松程度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依据。
随着寿命增加和老年性社会的形成,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使越来越多的人深受其害,许多人因此而长期遭受肉体上的痛苦甚至致残及早逝,特别是绝经后的妇女更易患此病。
目前,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在慢性病中已达到第7位。
因此,精确而早期测定骨矿物质对诊断和评价骨质疏松症及预测骨折有着及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标签:超声;骨密度;骨质缺乏;骨质疏松骨密度检测与血钙检测的关系:两者都是检测体内钙平衡的指标,但反映的结果是不同的。
人体内钙总量的99%储存在骨骼内,所以血钙浓度正常并不能说明骨钙含量正常,而骨密度减低则无疑能证明人体内钙含量的缺乏。
一、资料分析1、检查部位:当骨量发生减少时,各部位有明显的不一致。
腰椎最早出现变化,其次是股骨三角区和桡骨。
所以,骨密度检查最适合这些敏感部位,以获得最早的可靠诊断信息。
而儿童处于骨发育时期,骨密度趋于增加,肢体长骨反应敏感,故多选用胫骨。
2、诊断标准:Z值:是被测人的实测值与同性别同龄骨密度均值的比较值,用于观察尚未达到骨峰值年龄之前,也即35岁以下人群的骨密度状态。
诊断意义:+1——-1参数置信区间;0均值,即为标准值;0——+1高于标准值;0——-1低于标准值;>-1——-2——-1——<-2.5不同程度骨质缺乏;-2.5——骨质疏松。
二、病因、病理机制、治疗(一)骨密度减低骨密度减低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因很多,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原发性骨质疏松,又分为以下两种:1、绝经后骨质疏松,从上表中可以看到51岁以后的女性100%有骨质缺乏——疏松,其原因是绝经标志女性性腺活动的停止,性腺分泌的雌激素也随之减少到消失,使破骨细胞活性增强,骨溶解大于骨形成,导致骨量逐渐减少,骨质疏松软化。
所以绝经是女性骨质疏松发生的生物标志,也是预防的开始。
2、老年性退变性骨质疏松,从上表中看到老年性骨质疏松多发生在70岁以后的老年男性,因男性没有明显的更年期,性退化远较女性晚,只是发生在男性老化过程中的骨量逐渐减少。
超声骨密度检测8000例分析刘伯亮;游之海;马海鱼;郭向阳;潘万敏【期刊名称】《中国骨质疏松杂志》【年(卷),期】2007(13)7【摘要】目的对筛查出的骨质疏松症者及低骨量者,分析其年龄、性别与低骨量和骨质疏松症发生率的关系.方法使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对信阳市中心医院各科医师推荐的8000例门诊患者的右胫骨中段进行超声定量检查分析.结果骨质疏松症发生率为女28.83%(50岁以上40.53%,60岁以上65.71%,70岁以上85.7%),男19.31%(50岁以上29.03%,60岁以上55.78%).女性与男性之问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3.2、4.5,P<0.01);50岁以后的女性,骨超声传导速率随年龄增高而下降.结论骨质疏松症发生率与增龄有关,年龄越大,骨质疏松症发生率越高.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低骨量者明显高于骨质疏松者.【总页数】3页(P505-507)【作者】刘伯亮;游之海;马海鱼;郭向阳;潘万敏【作者单位】46400,信阳市,信阳市中心医院骨质疏松研究室;46400,信阳市,信阳市中心医院骨外科;46400,信阳市,信阳市中心医院骨外科;46400,信阳市,信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46400,信阳市,信阳市中心医院骨质疏松检测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相关文献】1.银川市铁路职工定量超声骨密度仪测查骨密度4720例分析 [J], 张志虎;郭华;刘满库2.深圳市成年男女超声骨密度检测及骨密度随年龄变化规律初探 [J], 邢晨芳;段言峰;农丽录;范国裕;李丹萍3.成年妇女骨密度超声检测282例分析 [J], 何月娥;林月梅;杨辉娥;吴建容;张碧云4.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和超声骨密度检测在社区居民骨质疏松症筛查中的应用研究[J], 刘翔;熊明洁;黄静;肖娇5.定量超声骨密度仪测查骨密度3100例分析 [J], 刘伯亮;潘万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241 名健康体检者超声骨密度结果分析发布时间:2023-01-03T08:46:24.893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2年11期作者:邹依桥[导读] 了解内江市2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分布情况邹依桥内江市东兴区人民医院 641100摘要:目的:了解内江市2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分布情况。
方法:对内江市东兴区人民医院健康管理科2019年10月-2022年6月1241名无骨代谢相关疾病、未使用影响骨代谢药物的体检人群进行超声骨密度检查,并按照性别和年龄进行研究和统计学分析。
结果: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逐渐升高,各年龄组骨密度值存在显著差异(P<0.001),50岁以上人群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且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同年龄段男性,男女各组间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50岁以上人群,特别是绝经后女性每年定期进行超声骨密度检查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早筛和防治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筛查;超声骨密度;检测;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增龄有关的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发生率上升明显,因此,对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和及时干预就尤为重要,我院为了解内江市2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分布情况,选取健康管理科2019年10月-2022年10月1241名无骨代谢相关疾病、未使用影响骨代谢药物的健康体检人群进行超声骨密度检查,并按照性别和年龄进行研究和统计学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1241名健康体检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年龄范围20-80岁,男性669人,平均年龄(51.4±15.3),女性572人,平均年龄(48.2±14.7)岁。
所有受检者均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1)、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且自愿参加调查。
(2)、用药史:未使用糖皮质激素、利尿剂、抗癫痫类药物等影响骨代谢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