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云》教学课件.docx
- 格式:docx
- 大小:17.08 KB
- 文档页数:3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云》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四单元《云》。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学唱歌曲《云》,理解歌曲的意境,掌握简单的音乐节奏,了解音乐中的音高、音色等基本要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唱《云》,培养音乐审美能力,激发对音乐的热爱。
2. 使学生掌握歌曲中的基本节奏,提高音乐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音高的把握。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音乐卡片。
2.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天空云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天空中的云,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云》。
2. 新课讲解:a. 播放歌曲《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b.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歌曲中的云的特点。
c. 讲解歌曲中的基本节奏,如: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
d. 示范演唱,指导学生学唱歌曲,注意音高的准确性。
3. 实践环节:a. 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练习歌曲,互相纠正错误。
b. 选代表进行展示,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增强自信心。
c. 全班合唱,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4. 例题讲解:a. 出示音乐卡片,让学生识别不同的音高。
b. 结合歌曲《云》,讲解音高的变化。
5. 随堂练习:a. 让学生自主练习歌曲,注意节奏和音高的准确性。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云2. 歌曲基本节奏:二分音符、四分音符3. 歌曲音高:1 2 3 4 5 6 7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歌曲《云》,掌握歌曲中的基本节奏和音高。
2. 答案:见课后练习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学唱歌曲《云》,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错误,提高教学效果。
一年级下册音乐《云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四章《天空的梦想》中的《云课件》。
该课件详细介绍了云的形态、特点以及与音乐结合的创意表现。
内容包括:认识不同形态的云、学习云的描绘词语、欣赏云主题音乐作品、创作简单的云音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云的形态、特点,培养观察自然的能力。
2. 学习云的描绘词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欣赏云主题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云的形态、特点,学习云的描绘词语,欣赏云主题音乐。
难点:创作简单的云音乐,将音乐与自然景观相结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钢琴、吉他、云图片、描绘云的词语卡片。
学具:画纸、彩笔、音乐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不同形态的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描述云的形状,激发学生对云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a. 介绍云的形态、特点,让学生认识不同种类的云。
b. 学习描绘云的词语,如:洁白、轻盈、飘逸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c. 欣赏云主题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与云的关联。
3. 实践环节:a. 学生分组,用画纸、彩笔描绘自己喜欢的云。
b. 分组讨论,将描绘云的词语与音乐相结合,创作简单的云音乐。
六、板书设计1. 云的形态:积云、层云、高积云、卷云等。
2. 描绘云的词语:洁白、轻盈、飘逸、柔和等。
3. 云主题音乐作品:钢琴曲《云海》、吉他曲《云端的梦境》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用画笔描绘自己喜欢的云,并给画作起一个富有创意的名字。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描绘、创作等环节,让学生深入了解云的形态、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但在实践环节,部分学生对音乐与云的结合表现不够理想,需要加强对音乐审美的引导。
2. 拓展延伸:a.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寻找不同形态的云,并用画笔记录下来。
b. 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了解云与气象的关系。
云(课件人音版(2012音乐二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云》(课件人音版,2012音乐二年级上册)的第三章《天空中的音乐》。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云的基本形态,学习云的创意表现方法,通过演唱、演奏、欣赏等形式,感受云与音乐的奇妙结合。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云的基本形态,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学习云的创意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云的创意表现方法,音乐与云的结合。
重点:认识云的基本形态,学会用音乐表达云的美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钢琴、电子琴、音乐播放器。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课件,让学生观察天空中的云,引导他们讲述云的形状和变化。
2. 讲解:介绍云的基本形态,如积云、层云、卷云等,并让学生在画纸上描绘出自己喜欢的云朵。
3. 实践:引导学生用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创作出具有创意的云朵作品。
4. 互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交流、评价。
5. 音乐教学:教授《云》的歌曲,引导学生用歌声表达对云的喜爱。
6. 欣赏:播放与云相关的音乐作品,如《天空之城》、《云雀》等,让学生感受音乐与云的奇妙结合。
六、板书设计1. 《天空中的音乐——云》2. 内容:a. 云的基本形态:积云、层云、卷云等。
b. 云的创意表现方法:画、剪、贴等。
c. 音乐与云的结合:演唱、演奏、欣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首关于云的歌曲或画作。
2. 答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意,用歌声或画笔表达对云的赞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音乐教学等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云的美丽和音乐的魅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趣味性。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学生观察天空中的云,并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同时,鼓励学生了解其他与云相关的知识,如气象学、诗歌等,丰富知识储备。
2024年小学音乐课《云》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教材《音乐课程标准》第三册第六单元《云》。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音乐中的“云”主题,学唱歌曲《云》,认识并掌握音乐中的音高、节奏、强弱等基本元素,通过音乐感受自然之美。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云》的旋律、歌词,提高音乐表现力。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理解音乐中的音高、节奏、强弱等基本元素。
3.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云》的旋律、歌词的学唱,音乐基本元素的掌握。
难点:音高的准确把握,对音乐强弱的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黑板、音乐课件。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有关云的动画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中的云,引入本节课主题。
2. 新课内容展示: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云》,讲解音乐基本元素,如音高、节奏、强弱等。
3. 实践环节:a. 分组学唱,教师指导,纠正错误。
b.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云的动态,体验音乐强弱。
c. 选取一组学生进行合唱展示,其他学生评价、讨论。
4. 例题讲解:分析歌曲《云》中的典型节奏和音高,讲解如何正确演唱。
5.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练习歌曲《云》,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云》2. 歌曲旋律:五线谱展示歌曲旋律,标注音高、节奏。
3. 歌词:展示歌词,突出重点字词。
4. 音乐基本元素:音高、节奏、强弱。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歌曲《云》,录制演唱视频。
2. 答案:正确演唱歌曲《云》,音准、节奏准确,表现出歌曲的意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在音高把握上仍有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大自然中的云,创作一首关于云的诗歌或绘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同时,推荐学生欣赏其他与云相关的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2. 板书设计中的音乐基本元素3. 作业设计中的学唱视频录制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建议一、实践环节1. 分组学唱: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名负责人,组织组内学唱。
2024年小学音乐课《云》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教材《音乐课程标准》第二册第六单元《天空》,详细内容为《云》这首歌曲的学习。
该章节通过歌曲学唱,让学生感受和表现天空云彩的美丽与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云》的歌词和旋律,能熟练地演唱歌曲。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
3. 通过学习《云》,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旋律的起伏变化、音准控制。
教学重点:歌词记忆、旋律演唱、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
学具:歌词单、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天空云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云彩的形状、颜色和变化,让学生在观察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2. 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唱歌词: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歌词,注意歌词的韵律和节奏。
(2)学唱旋律: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跟随学唱,注意音准和节奏。
(3)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理解歌词所表达的美好意境,用歌声传达出对云的喜爱。
3. 例题讲解(5分钟)选取歌曲中的一个典型乐句,分析其旋律特点和演唱技巧。
4.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分组练习,互相对唱,提高演唱能力和合作精神。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云》2. 歌词:附歌词全文3. 旋律:标注旋律线条和重点音符4. 情感表达:用不同颜色标注歌曲的情感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云》,并用自己的话描述歌曲中的云彩形象。
2. 答案:学生演唱《云》,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云彩的美丽和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云彩,尝试创作一首关于云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旋律的起伏变化、音准控制。
2. 例题讲解:分析歌曲中典型乐句的旋律特点和演唱技巧。
小学音乐课《云》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教材《音乐课程标准》第三单元《云》,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自然界中的云,学习云相关的歌曲及音乐知识,通过音乐表达对云的想象和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形态的云,培养他们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
2. 学会歌曲《云》并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音高的掌握,以及对音乐情感的表达。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形态的云,学会歌曲《云》,并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电子琴、多媒体设备、PPT课件、卡片、挂图等。
学具:音乐课本、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不同形态的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激发学生对云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歌曲《云》,讲解歌曲中的节奏、音高、歌词等。
a. 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唱。
b. 分组练习,学生相互指导、纠正。
c. 全班合唱,教师点评、指导。
3. 例题讲解:分析歌曲中的节奏、音高,进行实践操作。
a. 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分析。
b. 学生模仿、练习,教师指导。
4.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云的绘画、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板书设计1. 《云》2. 歌曲简谱、歌词3. 音乐知识:节奏、音高、拍子等4. 云的形态:挂图、卡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会歌曲《云》,并尝试创作一首关于云的诗歌或绘画。
2. 答案:诗歌、绘画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云的认识和歌曲学习较为顺利,但部分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仍有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自然界中的云,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创作灵感。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演出等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现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音高的掌握,以及对音乐情感的表达。
二年级音乐完整《云》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二年级音乐课程《云》。
教学内容主要基于教材第四章《天空中的歌声》中的第一节《云》。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云的形态、特点以及云与音乐的关系;学习歌曲《云》的歌词和旋律,掌握简单的音乐符号;通过演唱、表演等形式,感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云的形态、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学会歌曲《云》的歌词和旋律,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乐符号的认识和运用。
教学重点:歌曲《云》的歌词和旋律的学习,以及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音乐教材、电子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音乐课本、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观察窗外的云,引导学生描述云的形态、特点。
教师播放歌曲《云》,让学生感受音乐与云的关系。
2. 歌曲学习(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云》的歌词和旋律。
学生跟唱,教师纠正发音和音准。
教师讲解歌曲中的音乐符号,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分析歌词和旋律的关系。
学生尝试回答,教师点评并讲解正确答案。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歌曲《云》,互相纠正发音和音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表演展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措施。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歌曲《云》的歌词和旋律。
2. 黑板右侧:音乐符号及其含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幅与云相关的画,并配上歌曲《云》的歌词。
2. 答案:无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以及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云,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
2024年二年级音乐课件《云》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二年级音乐教材第四章《天空的梦想》中的《云》这首歌曲。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以及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云》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能独立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
3. 通过学习歌曲,引导学生了解云的形态和天空的美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云》的旋律、节奏、歌词的学习。
难点:歌曲中一些复杂节奏的处理和音乐知识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电子琴、多媒体设备、PPT课件。
学具:音乐课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不同形态的云,引导学生观察云的美丽,引入歌曲《云》。
2. 新课学习(15分钟)a. 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云》,注意讲解旋律、节奏、歌词。
b. 分组练习,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巩固所学内容。
3. 例题讲解(10分钟)a. 教师选取歌曲中具有代表性的节奏,进行讲解和示范。
b.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掌握复杂节奏。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教师弹奏钢琴,学生集体演唱《云》。
b. 学生分组演唱,互相评价,提高演唱水平。
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c. 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并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云》2. 歌曲旋律、节奏、歌词要点3. 音乐理论知识:简单音符、休止符、拍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云》,并记录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学生完成作业后,互相交流、讨论,共同提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能较好地掌握歌曲《云》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但在处理复杂节奏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困难,需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观察天空,了解云的形态,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同时,推荐学生课后欣赏其他关于云的歌曲,提高音乐素养。
二年级音乐完整《云》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二年级音乐教材《云》这一章节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对自然界中云的观察与描绘,通过音乐表达对云的想象与感受,以及学习相关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云》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云的观察和描绘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3. 通过学习《云》,使学生理解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旋律的掌握。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界云的观察、描绘和感受能力,以及音乐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电子琴、音响设备、PPT课件。
学具:音乐教材、画纸、彩笔、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美丽的云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中的云,激发他们对云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a. 教师播放《云》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b. 分组讨论歌曲中描绘的云的特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
c. 教师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并指导学生学唱。
3. 实践环节:a. 学生跟随教师演唱《云》,注意节奏和音准。
b. 学生分组,用画笔在画纸上描绘出自己心中的云,同时播放歌曲,感受音乐与绘画的结合。
4. 例题讲解:针对歌曲中的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演唱歌曲,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云》2. 歌曲简谱、歌词3. 云的描绘词语:洁白、飘逸、柔软等4. 音乐知识点:节奏、旋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绘一幅云的图画,并简述你的创作灵感。
2. 答案:学生需上交一幅画作,并附上简短的创作说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掌握情况如何,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自然界中的云,创作一首关于云的小诗或短文,将音乐与文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人音版小学音乐云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美丽的天空》中的《云》。
详细内容包括:学习歌曲《云》,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学习音乐知识,如音高、节奏、音色等;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云》的旋律、歌词和节奏,能独立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音高的准确把握、节奏的稳定。
教学重点:歌曲的情感表达,音乐知识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电子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教材、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天空中的云朵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景,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云》。
2. 新课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欣赏歌曲《云》,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2)教师分句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音高、节奏和音色。
(3)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注意情感表达。
3. 实践活动:(1)分小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开展“我是小作曲家”活动,鼓励学生创作简单的旋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4. 例题讲解:讲解音高、节奏、音色等音乐知识,结合歌曲《云》进行示范。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云》2. 歌曲旋律:以简谱形式展示3. 歌曲节奏:以符号形式展示4. 音乐知识:音高、节奏、音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歌曲《云》,完成课后练习。
答案:见教材课后练习部分。
2. 课后拓展:观察天空中的云朵,尝试用画笔描绘出美丽的云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如动画片、电视剧、电影中的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云》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云》这首歌曲。
这首歌曲位于教材第三章“美丽大自然”部分,旨在引导孩子们感受自然之美,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详细内容包括歌曲学习、演唱技巧掌握以及简单乐理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云》歌词和旋律,能独立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感知力和表现力。
3. 通过学习,使学生解大自然神奇,培养他们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歌曲中一些旋律演唱技巧,如滑音、连音等。
重点:歌词记忆,旋律掌握以及歌曲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电子琴、多媒体设备、黑板。
学具:音乐课本、歌词卡片、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美丽云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云彩形状和颜色,分享他们对云彩喜爱,从而引出今天课题《云》。
2. 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熟悉歌词内容。
(2)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学唱。
(3)分句教唱,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滑音、连音等演唱技巧。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择歌曲中一句旋律,分析其音乐元素,如音符、节奏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旋律。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演唱技巧。
5. 歌曲演唱展示(5分钟)各组学生进行演唱展示,互相评价,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云》2. 歌词卡片:贴在黑板上,标注重点歌词。
3. 旋律谱例:展示歌曲主旋律,标注音乐元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演唱《云》,并尝试用彩色笔描绘出自己心中云彩。
2. 答案:无固定答案,以学生自己演唱和绘画表现为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在演唱技巧方面仍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学会欣赏和保护自然之美。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外学习更多关于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2024年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云》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三单元《天空》,主要围绕歌曲《云》展开。
内容包括:歌曲学唱、音乐欣赏、节奏练习、音乐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1. 学会演唱歌曲《云》,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通过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3. 了解云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高掌握。
2.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并能用动作表现歌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云朵挂图。
2. 学具:音乐书、铅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云朵挂图,引导学生观察云的形状和颜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学唱歌曲《云》: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注意指导音准和节奏。
(2)音乐欣赏:播放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节奏练习: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练习歌曲中的节奏变化。
3. 音乐活动:分组进行音乐剧表演,让学生用动作表现歌曲中的云朵。
4.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练习歌曲演唱,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云》2. 歌曲重点节奏:(1)X X(2)X X X3. 歌曲音高:1 3 5 3 1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歌曲《云》,并用自己的话描述云的特点。
2. 答案示例:歌曲《云》描绘了一朵朵洁白的云朵在天空中自由飘动的景象。
云朵像棉花糖一样柔软,又像羊群一样悠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云朵、学唱歌曲、音乐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了音乐的魅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关于云的诗歌、画作等,下节课进行分享,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高掌握。
【教学目标】
1、通过表演《云》,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2、能够看图为歌曲填上适当的词,并能准确地读拍。
【教学重难点】
1、感受并表现歌曲
2、能够准确的读拍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乐器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1、听音乐进教室。
2、发声练习。
3、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1、完整地听录音范唱或教师范唱,教师用动作提示学生拍击节拍,即教师拍三下(拍手、摊手、摊手),学生便会跟上边听边感受节拍的强弱。
2、复听录音范唱。
提示:歌中唱到了什么?帆船指的是什么?你观察过云吗?你知道云有多少种?歌中的云是怎样的?
3、听录音或教师范唱,轻轻地跟唱歌词,教师注意纠正字音,使学生正确地演唱歌曲。
4、分小组听录音,边唱边编创动作。
提示:编自己的动作表现云。
5、随着录音伴奏,边唱边表演。
6、编创与活动。
三、结束部分:
小结。
小学音乐课《云》教学课件二
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使用COOLEDITPOOL录音软件,将谜语事先录好,并以音频的形式插入到幻灯片中。
猜谜语导入主题——《云》
师:欢迎小朋友们进入愉快的音乐课堂,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个谜语,(按一)问:象是烟来没有火,象是雨来又不落,有时能遮半边天,有时只见一朵朵。
答:云(奖励小红花)。
2.说云:通过播放Flash动画,以视听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兴趣和注意力;通过说想像中的云,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A、师:云相信小朋友们都见过,老师找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云,(按三,之2、
3、4)它们分别是夜晚时候的云、白天时候的云、下雨时候的云。
(回1)虽然它们出现的时间不同,但它们都像是巨大的船在天上慢慢地飘荡。
B、师:下面请小朋友们展开你们的想像力,说说你见到过的云除了像小船,还像什么?(棉花、鸟、马、等)小朋友们可以从云的颜色和形状去想像。
(奖励小红花)
3.赏云:运用PPT中“录制旁白”的功能制作简短的“视听小片断”通过形象直观的视听相结合,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师: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好,蓝蓝的天空就好像是位魔术师,千变万化的白云便是魔术师的杰作。
好,我们现在就来欣赏欣赏这千变万化的云。
在欣赏的过程中,你们想像自己变成了云在天上慢慢地飘荡,小朋友们可以随着优美的音乐跟着老师一起做左右摇摆的动作。
(按二)
过渡:师:小朋友们,这些千变万化的云美不美啊?答:美。
师:云在天空缓慢地飘荡,不仅看起来美,描写它们的歌曲啊更美。
好,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云有关的歌曲。
4.听云:将事先录制好的伴奏以音频的形式插入到幻灯片中。
通过欣赏《云》,使学生初步熟悉歌曲曲调;通过为歌曲打节奏,使学生熟悉歌曲的节拍
A、师:首先,我们一起来欣赏《云》这首歌曲。
(按三,之1)。
B、师:从刚刚的歌曲当中我发现了一个有趣是事情:这首歌曲好像在一直不停地数着一二三,一二三。
如果小朋友们不信的'话,老师就再把歌曲放一遍。
你们可以小声地跟老师一起数一二三。
C、师:好,现在呀我想请小朋友们用手把一二三的节奏给做出
来,大家跟老师一起做。
D、师:我们现在
试着把一二三的节奏加到歌曲里去,为歌曲打节奏。
老师看小朋友们谁做的好,待会儿就让做的好的小朋友来表演打击乐器。
5.朗读歌词:事先用扫描仪,将书上歌谱扫描到幻灯片中。
通过让学生有节奏地朗读歌词,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歌曲节拍、掌握歌曲的节奏感,为下一步打击乐器的加入做准备
A、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现在试着一边打节奏,一边朗读歌词。
老师读一句,你们读一句。
(按四)。
B、师:好,下面我想请一位小朋友跟着老师的伴奏自己把第二段歌词有节奏地朗读出来。
我看哪位小朋友最有勇气。
C、师: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他念的不好?下面我们全班一起把第二段歌词朗读一遍。
6.唱云:通过边演唱歌曲、边演奏打击乐器,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师:A、师:你们读的真棒,现在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把歌词唱出来,还是老师唱一句,你们唱一句。
B、师:好,下面请小朋友们自己把第二段歌词唱出来。
我看哪位小朋友唱的最好。
C、师:好,现在请小朋友们一起把这首歌曲完整地唱一遍,另外我还要请几位小朋友来演奏打击乐器为歌曲来伴奏。
愿意的小朋友把手举起来。
7.表演歌曲:通过即兴表演动作,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热爱大自然的乐观生活态度师:我们现在知道了云不但千变万化非常好看,描写它们的歌曲也很美,下面我想请几位小朋友随着音乐用舞蹈的形式来表现云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