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1单片机的自学习型遥控器设计与实现
- 格式:doc
- 大小:332.50 KB
- 文档页数:43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设计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智能车载设备等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智能化技术中,智能遥控器作为控制和操作智能设备的重要工具,也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作为智能化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能够实现对各种智能设备的控制和操作,包括家居设备、电视机、空调、灯光等。
它不仅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便捷性和舒适性,还可以提高设备的智能化程度,从而实现更加智能、高效的生活方式。
本文将介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的设计方案及实现方法,旨在帮助读者了解智能遥控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流程,以及实现智能遥控器在智能设备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智能遥控器是一种能够通过无线方式控制智能设备操作的设备。
它主要由控制芯片、无线模块、按键、显示屏、外壳等组成。
控制芯片是智能遥控器的核心部件,它负责接收用户输入的指令,并通过无线模块发送给智能设备,从而实现对设备的控制。
而按键和显示屏则是用户与智能遥控器进行交互的主要方式。
在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设计中,单片机作为控制芯片扮演着关键角色。
单片机具有很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和通信能力,能够实现对按键输入的识别和处理,同时可以通过无线模块与智能设备进行通信,从而实现远程控制功能。
1. 硬件设计在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设计中,硬件设计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硬件设计主要包括电路设计和外壳设计两部分。
电路设计方面,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单片机芯片,常见的有51系列、STC系列、Arduino等;其次需要设计按键输入电路、显示屏显示电路、无线通信电路等。
按键输入电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指令,显示屏显示电路用于显示设备状态信息,无线通信电路用于与智能设备进行通信。
外壳设计方面,需要考虑外壳材料、结构设计、按键布局等因素。
外壳材料选择应该具有良好的手感和耐用性,结构设计应该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按键布局应该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
基于单片机的遥控器设计姓名:王许朋学号:45院系:工学院机械系班级:2011级机电一班日期:2014年11月8日摘要本设计主要应用了AT89C2051单片机作为核心,综合应用了单片机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知识,应用红外光的优点。
文章首先介绍了红外遥控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再对AT89C2051单片机的结构和性能给出简单的说明,接着给出了遥控器的编码格式,及遥控发射器,遥控接受器的电路设计。
对于遥控操作的不同,遥控发射器通过对红外光发射频率的控制来区别不同的操作;遥控接收器通过对红外光接收频率的识别,判断出控制操作,来完成整个红外遥控发射、接收过程。
最后分别详细介绍遥控系统的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的电路原理图和程序流程图。
关键词:单片机;红外线;发射;接受目录绪论 (1)第1章设计方案论述 (3)设计目的与原理 (3)单片机红外遥控发射器设计原理 (3)单片机红外遥控接收器设计原理 (4)第2章遥控器硬件电路设计 (5)单片机AT89C2051介绍 (5)简介 (5)引脚介绍 (5)红外线遥控电路设计 (5)信号发射电路 (6)信号接收电路 (8)CPU时钟电路 (9)独立式按键结构 (10)掉电保护与低功耗设计 (10)低功耗的实现方法 (10)掉电保护与低功耗设计 (11)系统完整电路设计图 (13)红外发射电路图 (13)红外接收电路图 (14)第3章遥控器软件设计 (15)遥控发射器程序设计 (15)遥控接收器程序设计 (20)结束语参考文献绪论红外线遥控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通信和遥控手段。
由于红外线遥控装置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成本低等特点,因而,继彩电、录像机之后,在录音机、音响设备、空调机以及玩具等其它小型电器装置上也纷纷采用红外线遥控。
工业设备中,在高压、辐射、有毒气体、粉尘等环境下,采用红外线遥控不仅完全可靠而且能有效地隔离电气干扰。
从光学的角度而言,红外光是频率低于红色光的不可见光,在无线光谱的整个频率中占有很小一个频率段,波长为—100微秒之间,其中—3微秒之间的红外光称为近红外,3—30微秒之间的红外光称为中红外,30—100微秒之间的称为远红外。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设计智能遥控器是一种现代化的控制装置,在生活中使用广泛。
为了应对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遥控器将具有智能化的特性。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设计。
1. 设计需求本智能遥控器要求具有以下特性:1)控制面板简单,易于操作;2)使用范围广泛,能够控制不同种类的设备;3)具有智能识别功能,可以自动识别被控制设备的类型,并提供相应的控制选项。
2. 硬件设计本设计采用微控制器AT89S52作为主控芯片,具有较强的计算和控制能力。
下面是整个系统的硬件连接示意图:其中,按键K1~K4分别用于选择不同类型的设备,LCD1602是显示器件,红外遥控发射模块是用于发出控制命令的装置。
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其他传感器。
(1) 系统初始化在系统启动时,首先要对硬件进行初始化。
具体步骤如下:1)对LCD进行初始化,并显示欢迎信息;2)初始化红外遥控发射模块;3)初始化按键K1~K4;(2) 被控设备识别当用户选择想要控制的设备类型后,遥控器会自动进行设备识别。
具体步骤如下:1)通过红外接收模块接收被控设备发出的信号;2)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码,得到设备类型信息;3)根据设备类型信息,在LCD上显示相应的控制选项。
(3) 状态查询用户可以通过按键来查询被控设备的当前状态。
具体步骤如下:1)按下查询键;2)向被控设备发送查询信号;3)接受设备返回的状态信息;4)将状态信息显示在LCD上。
(4) 控制操作2)处理用户选择的控制选项;4. 总结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能够实现自动识别被控制设备类型、提供相应的控制选项、查询设备状态和控制设备运行等功能。
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其他功能模块,适用于各种控制场景。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设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器设备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遥控器的普遍应用也使得我们的生活更为便利。
然而,传统的遥控器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操作繁琐、易丢失等问题。
本文将设计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以解决传统遥控器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智能遥控器的功能需求1、具有多种控制模式,如IR红外线、蓝牙、Wi-Fi等。
2、可学习功能,可自学习常用按键,以便用户可以像学习显卡的按键一样学习自己的电视机、空调等按键。
3、具有语音识别功能,用户可通过语音来操作遥控器,例如开关电视、调节空调等。
4、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来远程控制电器设备。
5、遥控器自带遥控定位功能,点击一键即可追踪遥控器所在位置。
智能遥控器的整体硬件设计中,单片机应该是关键点,包括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其次是外观设计。
1、单片机:采用业界比较成熟的STM32系列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时钟频率为72MHz,内置128KB Flash和20KB RAM,为了保证存储空间和代码执行效率,还可以添加外置闪存和SRAM。
单片机通过外部电路接收或发出通信信号,从而实现对电器设备的控制。
2、传感器:由于遥控器需要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因此需要在其内部添加一些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指南针传感器等,可以实现自动调节环境温度、自动寻找信号源等多种功能。
3、执行器:为了适应不同电器设备的控制,智能遥控器内部需要接口转换板和执行器模块。
通过模块安装在遥控器内部,将其接口转换成目标电器设备所支持的接口,并控制电器设备执行相关的功能操作,如开启和关闭电器设备、调节电器设备的音量和音调等。
4、外观设计:外观设计应该符合人体工程学原则,使其携带方便,外观美观。
采用注塑成型制作外壳,可加入防滑材质,使其更易于控制。
同时,还要提供电量提醒功能,当电池电量过低时,会提示用户进行充电操作。
三、遥控器的软件设计1、嵌入式库:使用嵌入式库制作整个系统的框架,并实现各种程序功能。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设计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智能设备等智能化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需求,智能遥控器作为智能家居的重要控制设备,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传统的遥控器功能单一,操作繁琐,无法满足当下人们对智能化设备控制的需求,因此急需一种能够实现智能控制、操作简便的遥控器解决方案。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设计,由于其高度集成、低功耗、易扩展等优点,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通过单片机的强大功能和智能算法,可以实现遥控器与智能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和智能控制,极大地提高用户体验和便利性。
本研究旨在基于单片机技术,设计一款功能强大、操作简便、外观时尚的智能遥控器,旨在提升人们对智能设备的控制体验,满足人们对便利生活的需求。
通过研究对单片机技术的应用和优化,推动智能遥控器领域的技术发展,为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1.2 研究意义智能遥控器是将单片机技术与遥控器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具有便捷、高效、智能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家电控制、智能家居、智能机器人等领域。
本文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设计,将探讨如何选取适合的单片机进行功能设计,利用红外遥控技术实现设备控制,实现智能功能的设计与实现,并对遥控器的外观设计及性能测试进行详细分析。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智能遥控器的设计与制造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路径,不仅能提高用户的生活品质,还能为智能家居、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本研究,可以进一步推动单片机技术的应用和智能遥控器技术的创新,促进智能化生活方式的普及和推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指研究者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所采用的一系列操作步骤和技术手段。
在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设计中,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首先,我们进行了文献调研,对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深入了解。
通过查阅国内外学术期刊、会议论文和专业书籍,我们了解到了单片机在智能遥控器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设计智能遥控器是一个基于单片机的设备,通过与电器设备进行通信,实现对电器设备的远程控制。
本文将介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
1. 引言智能遥控器是一种能够通过网络或无线通信方式与电器设备进行交互的控制设备。
它通过内置的单片机芯片和各种传感器,可以实现对电器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监测。
智能遥控器的设计和实现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和实用的功能。
2. 设计原理智能遥控器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2 传感器模块智能遥控器通常包含各种传感器模块,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周围环境的参数,并将这些参数通过单片机传输给用户,用户可以根据这些参数来控制电器设备。
2.3 通信模块智能遥控器通常需要与电器设备进行远程通信。
为了实现这一功能,智能遥控器需要内置一个通信模块,如无线模块或蓝牙模块。
通过这个通信模块,智能遥控器可以与电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实现遥控功能。
3. 实现方法基于以上设计原理,智能遥控器的实现方法可以如下:3.1 硬件设计智能遥控器的硬件设计包括选取合适的单片机芯片、传感器模块和通信模块,设计电路原理图,并进行电路板设计和制作。
根据实际需求,可以设计多个按键或触摸屏作为人机交互界面,并设计合适的外壳。
3.2 软件设计智能遥控器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单片机程序的编写和通信协议的设计。
通过编写单片机程序,实现与传感器的数据交互和控制电器设备的功能。
设计一个合适的通信协议,实现与电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
3.3 测试与调试完成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后,需要对智能遥控器进行测试与调试。
通过测试,可以验证设计的功能是否符合预期效果,并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排查和修复,确保智能遥控器的正常运行。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设计智能遥控器是一种将传统的遥控器与智能技术相结合的设备。
它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功能,实现对家庭电器、智能家居、智能设备等的智能控制。
本文将介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设计。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了微处理器、存储器和一些输入输出端口的集成电路。
它能够完成一系列指令的执行,实现控制功能。
智能遥控器的设计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硬件部分主要包括遥控器外壳、按钮、显示屏、无线模块等。
遥控器外壳可以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计,确保商品的外观和手感满足用户的需求。
按钮是遥控器的主要操作接口,通过按下不同的按钮,控制不同的设备或者实现不同的功能。
显示屏可以用于显示当前的状态、操作菜单等。
无线模块是遥控器与被控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常用的有红外线、蓝牙、WIFI等。
软件部分主要包括遥控器的程序设计和用户界面设计。
程序设计主要是编写控制指令,实现对设备的控制。
用户界面设计可以根据用户的习惯和需求,设计直观、简洁的操作界面,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可以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实现语音控制,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实现人脸认证,提高遥控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智能遥控器的设计可以应用于家庭电器、智能家居、智能设备等多个领域。
可以通过手机App与智能遥控器连接,实现对家庭电器的智能控制。
可以通过遥控器与智能家居设备连接,实现对家庭环境的智能调节。
可以通过遥控器与智能设备连接,实现对物联网设备的远程控制。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设计可以通过硬件和软件的结合,实现对各类设备的智能控制。
它的设计与实现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领域进行定制,提供更加智能、便捷、安全的控制体验。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智能家居、智能车载设备、智能手环等各种智能设备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
而作为智能设备的控制中心之一,智能遥控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智能遥控器的发展趋势智能遥控器是指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对各种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的一种设备。
它可以通过无线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与各种设备进行连接,实现对这些设备的控制和操纵。
传统的遥控器通常只能实现对单一设备的控制,而智能遥控器则可以实现对多种设备的控制,同时还能实现设备之间的联动和自动化操作。
1. 多功能化:智能遥控器不仅可以控制家用电器,还可以实现对智能家居设备、智能车载设备等多种设备的控制。
它还可以实现多种控制方式的切换,比如声控、手势控制、手机App控制等。
2. 智能化:智能遥控器可以通过学习和记忆用户的操作习惯,自动调整布局和功能设置,提高用户体验。
它还可以通过连接互联网获取各种信息,实现对设备的智能化监控和管理。
3. 节能环保:智能遥控器可以实现对设备的定时开关、温度调节、用电监控等功能,从而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4. 数据安全:随着智能遥控器的普及,数据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智能遥控器需要具备加密、安全传输、权限认证等功能,保护用户数据的安全。
以上这些趋势都需要智能遥控器具备一定的计算和控制功能,而单片机正是一种非常适合作为智能遥控器控制中心的芯片。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设连接:单片机可以通过串口、I2C、SPI等通信协议连接各种外设,比如红外发射模块、无线通讯模块、触摸屏、按键等。
这些外设可以实现对各种设备的控制和操作。
2. 数据处理:单片机可以通过内置的CPU和存储器实现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比如温度、湿度、光照等数据。
它还可以通过算法实现对用户的操作识别和指令处理,从而实现对各种设备的智能控制。
1基于51单片机的电器遥控设计毕业论文 .txt49礁石因为信念坚定,才激起了美丽的浪花;青春因为追求崇高,才格外地绚丽多彩。
50因为年轻,所以自信;因为自信, 所以年轻。
本文由bigpanda20088贡献doc 文档可能在WAF 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 ,或下载源文件到本 机查看。
目录…… 一 总体设计方案 ……4……1利用红外遥控开关电路 ……4……二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5 1.2显示器件选择 ……6 1.3调光器件选择 ……6 1.4按键控制方式选择 ……6 2.电路设计: ……2.电路设计: ……7电路设计2.1 .发射电路部分 ……7 2.2 .接收电路部分 ……10 2.3.系统功能实现方法 ……2.3.系统功能实现方法 ……11 2.3.1 .遥控码的编码格式 ……11 2.3.2 .遥控码的发射 ……12 2.3.3 .数据帧的接收处理 ……12 2.4.遥控发射及接收控制电路的软件设计2.4.遥控发射及接收控制电路的软件设计……13 2.4.1 遥控发射部 分: ……13 2.4.2 遥控接收部分:……15…… 三 设计调试 ……16调试步骤:…… 调试步骤:……16…… 四 结束语 ……19附录(参考文献及计算机程 序清单) …… 附录(参考文献及计算机程序清单)……20参考文献: …… 参 考文献: ……20…… 程序清单 ……21 摘要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遥控遥测技术在高科技研究、工农业生产、通信1术、军事技术、家用电器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特别是随着各类遥控专用集成电路不断问世,使得各类遥控设备的性能更加优越、可靠,功能也更加完善。
该系统设计主要是围绕红外遥控的相关理论和应用进行研究。
该遥控装置采用晶体稳频脉冲调幅发射机,电路较简单,频率稳定度高,发射的是间断的28MHZ 等幅载波。
接收机采用自熄式超再生检波方式,检波级工作在非线性工作状态,具有间歇高频振荡和检波双重功能,接收灵敏度较高。
基于51单片机的自学习型遥控器设计与实现摘要红外线遥控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一种遥控和通信遥控方式,并且其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功能强、功耗低、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大规模应用于空调机、彩电、录像机、CD设备,并且在工业控制中也广泛使用。
在人们生活中对家电的需要日益增加的时候,促使使用红外遥控器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但是因为红外遥控器不同产品编码格式的不同,不能用同一个遥控器控制,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在这我就是设计了一款自学习型的遥控器。
目前在国内大多数学习型遥控器为了达到学习目的都是采用拷贝遥控器红外波形,其实现起来方便,方法也较简单,。
缺点是采用专用遥控集成的芯片,造成成本高,设计复杂的缺陷,为了使其集成度高遥控器的红外信号采用的是红外线遥控发射芯片,以致价格昂贵。
本毕业设计是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学习型遥控器,其原理是红外一体化接收头输出信号,通过测量并原样地记录其输出码形,其次将其码型保存在EEPROM中,最后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中断产生38 千赫兹的载波信号,使软件代替硬件,节约了许多资源。
目前在市场上遥控器大部分的编码方式都是NEC,所以该学习型红外遥控器能成功地学习各种红外遥控设备的NEC编码方式,并通过38千赫兹载波发送学习到的码型信号。
实现了对该类编码方式的红外遥控的学习,从而可以学习各种遥控器NEC的编码方式。
其优点硬件电路简单,软件功能完善,性价比较高等特点,具有一定的使用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AT89C51;学习型遥控器;红外遥控器;编码方式AbstractInfrared remote control is currently the most widely used a remote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it has small volume, simple structure, strong function, low power consumption, low cost advantages, so large-scale applic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TV, VCR, CD, and are widely used in industrial control. An increasing need for home appliance of in people's life, prompted the use of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is also more and more opportunity. But because the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encoding format of the different products is different, can't use the same remote control, give people's life bring inconvenience, in this I was designed a learning remote control.At present at home most of the learning remote control copy in order to achieve learning goals are using remote control infrared wave, its implementation user-friendly, the method is simple,. Defect is using special remote control integrated chip, resulting in high cost and complex design defects, in order to make its high level of integration of the remote control infrared signal which is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transmitting chip, so that the price expensive.This graduation design is based on AT89C51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as the core of the learning remote control, its principle is the integration of infrared sensor output signal, through the measurement and the same form to record the output code, followed by the block type stored in the EEPROM ,the use of single-chip timer interrupt to produce 38000 hz carrier signal, the software instead of hardware, save a lot of resources. Currently on the market most of the encoding NEC remote control, so the learning infrared remote controller can successfully study all kinds of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equipment of NEC encoding, and through the 38000 hz carrier send the study to the type of signal. Implements the learning of this kind of coding method of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which can learn all kinds of remote control NEC encoding. Its advantage hardware circuit is simple, software function is perfect, high cost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has certain use and reference value.Key words: AT89C51, a learning remote control,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the encoding style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于51单片机的自学习型遥控器设计与实现摘要红外线遥控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一种遥控和通信遥控方式,并且其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功能强、功耗低、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大规模应用于空调机、彩电、录像机、CD设备,并且在工业控制中也广泛使用。
在人们生活中对家电的需要日益增加的时候,促使使用红外遥控器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但是因为红外遥控器不同产品编码格式的不同,不能用同一个遥控器控制,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在这我就是设计了一款自学习型的遥控器。
目前在国内大多数学习型遥控器为了达到学习目的都是采用拷贝遥控器红外波形,其实现起来方便,方法也较简单,。
缺点是采用专用遥控集成的芯片,造成成本高,设计复杂的缺陷,为了使其集成度高遥控器的红外信号采用的是红外线遥控发射芯片,以致价格昂贵。
本毕业设计是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学习型遥控器,其原理是红外一体化接收头输出信号,通过测量并原样地记录其输出码形,其次将其码型保存在EEPROM中,最后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中断产生38 千赫兹的载波信号,使软件代替硬件,节约了许多资源。
目前在市场上遥控器大部分的编码方式都是NEC,所以该学习型红外遥控器能成功地学习各种红外遥控设备的NEC编码方式,并通过38千赫兹载波发送学习到的码型信号。
实现了对该类编码方式的红外遥控的学习,从而可以学习各种遥控器NEC的编码方式。
其优点硬件电路简单,软件功能完善,性价比较高等特点,具有一定的使用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AT89C51;学习型遥控器;红外遥控器;编码方式AbstractInfrared remote control is currently the most widely used a remote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it has small volume, simple structure, strong function, low power consumption, low cost advantages, so large-scale applic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TV, VCR, CD, and are widely used in industrial control. An increasing need for home appliance of in people's life, prompted the use of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is also more and more opportunity. But because the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encoding format of the different products is different, can't use the same remote control, give people's life bring inconvenience, in this I was designed a learning remote control.At present at home most of the learning remote control copy in order to achieve learning goals are using remote control infrared wave, its implementation user-friendly, the method is simple,. Defect is using special remote control integrated chip, resulting in high cost and complex design defects, in order to make its high level of integration of the remote control infrared signal which is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transmitting chip, so that the price expensive.This graduation design is based on AT89C51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as the core of the learning remote control, its principle is the integration of infrared sensor output signal, through the measurement and the same form to record the output code, followed by the block type stored in the EEPROM ,the use of single-chip timer interrupt to produce 38000 hz carrier signal, the software instead of hardware, save a lot of resources. Currently on the market most of the encoding NEC remote control, so the learning infrared remote controller can successfully study all kinds of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equipment of NEC encoding, and through the 38000 hz carrier send the study to the type of signal. Implements the learning of this kind of coding method of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which can learn all kinds of remote control NEC encoding. Its advantage hardware circuit is simple, software function is perfect, high cost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has certain use and reference value.Key words: AT89C51, a learning remote control,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the encoding style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1.1 学习型遥控器的介绍 (1)1.2 红外通信技术概述 (1)2学习型遥控器的工作原理 (4)3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4)3.1键盘电路的设计 (5)3.2红外接收电路 (6)3.3红外发射电路 (6)3.4存储电路 (7)3.5 学习与发射之间的切换电路 (7)4 系统软件设计 (8)4.1键盘扫描程序 (8)4.2 红外解码程序 (9)4.3 AT2402存储程序 (14)4.3.1 I2C总线技术原理及其工作特点 (14)4.3.2 AT2402存储程序 (16)4.4 红外编码程序 (17)4.4.1读取EEPROM数据到单片机RAM中 (17)4.4.1红外编码发射程序 (18)4.5 学习与发射的切换程序 (19)5 结论 (20)致谢 (20)参考文献 (21)附录A (23)附录B (23)附录C (24)1 绪论1.1 学习型遥控器的介绍无线工控类产品学习型遥控器、拷贝型遥控器,学习型遥控器具有学习功能,可以与学习型控制器自动对码,直接使用,不需要编码。
省去了配制遥控器的麻烦,买回去自动对码后就可以直接使用。
学习型遥控器也具有拷贝功能,可以拷贝任意一款固定码遥控器,学习型遥控器就相当于钥匙坯子,可以刻出任意形状的钥匙。
只要将学习型遥控器出厂码清除,然后拷贝原遥控器。
新配的遥控器就具有原遥控器的所有功能。
学习型红外遥控,可以分为两类:以固定码格式学习的遥控器和波形拷贝方式学习的遥控器。
前者,需要收集不同种类的各种遥控器信号,然后进行识别比较,最后再记录。
但是,要实现几乎所有的红外线遥控器的成功复制就太难了。
因为,红外线遥控器的红外编码格式变化太多。
不过这种学习型遥控器它对硬件的要求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处理器工作时的频率可以不高,存储容量也较小,它的缺点就是对其他不同编码的遥控器无效。
这种遥控器主要是把发出的信号全部进行复制,而不管遥控器的NEC编码格式是什么,存储在EEPROM等存储器中。
当发射时,仅需将EEPROM储存器中记录的波形长度还原成原始信号(即最初发出的信号)即可。
这种学习型的遥控器对微处理器的主频要求较高,并且对RAM的要求有点大,但是优点是其对不同种类的红外遥控器都可以进行学习。
常用的红外遥控系统分发射和接收两个部分。
发射部分的主要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
因为其内部材料不同于普通发光二极管,所以在其两端施加一定电压时,它就会发出红外线。
目前使用最多的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其发出940nm左右的红外线波长,除了颜色不同外其外形与普通发光二极管相同,。
接收部分的主要元件为红外接收二极管,一般有方形和圆形两种。
在实际应用中要给该二极管加反向偏压,它才能正常工作。
同时为了让灵敏度比较高,在电路中应用时是反向运用。
对于发射功率来说通常都较小(100mW左右),因此必须要添加高增益的放大电路才能解决红外线接收二极管接收到的信号比较微弱这一问题,最近几年都大多应用成品的红外线接收头。
1.2红外通信技术概述1.2.1红外概述从光学的角度而言,红外是频率低于红色光的不可见光,的无线光谱的整个频率中占有很小一个频率段,波长为0.75—100微秒之间,其中0.75—3微秒之间的红外光称为近红外,3—30微秒之间的红外光称为中红外,30—100微秒之间的称为远红外。
红外光就其性质而言很简单,与普通光线的频率特性没有很大的区别,但是,由于任何有热量的物体均有能量产生,所以红外的利用非常广泛,而且不可取代,能否检测红外、能测到多少红外或者红外检测的技术是否可以应用于任何自然的或想象的场合是红外应用技术的关键。
当今红外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红外通信技术的应用,这个应用的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红外通信应用于计算机设备中,近几年的发展已经表现出其非常成熟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