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课件[2020年最新]
- 格式:pdf
- 大小:1.82 MB
- 文档页数:11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作者:李继红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0年第07期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①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②系统的含义与特征。
(2)理解①系统优化的方法。
②综合的思维方式。
(3)运用①举出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运用相关原理,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才能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②运用所学知识,剖析生活实例,说明如何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培养和锻炼综合性思维,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理解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能力,具有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能力。
在处理问题时,既要看到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待二者的区别,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学会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和处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树立整体意识,培养全局意识,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努力把自己融入集体,融入社会。
②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引导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
教材分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题的内容。
本框题承接上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生已经学习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这为本框题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
同时,学好本框题利于学习下一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本框题在整个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唯物辩证法”学习打下牢固基础,在《生活与哲学》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学情分析该年龄段的学生充满生机活力,学习兴趣较为浓厚。
高二学生已经在第二单元系统地学完了“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唯物论”、“认识论”,这为学习本单元“唯物辩证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不够,对纯粹的哲学理论把握有一定的难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教学中要适当加以点拨、引导,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新课标对与该课题相关内容的要求是描述世界是普遍联系的,领会全面得看问题的意义。
一是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二是解析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尝试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工作。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整体与部分的含义及系统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解析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把握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尝试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工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学习和生活中的事例,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二、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人教版《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框题。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也是我们认识和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本框题通过学生对由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联系和作用交织起来的物质世界的壮丽画面的观察和理解,旨在让学生领悟联系的观点,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解析事物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也是联系普遍性的重要表现,尝试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工作与学习。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一框犹如相邻教材内容间的“桥梁”,它顺承了教材第一框题“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继而进一步介绍联系观的方法论,即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本框题设计了两目:第一目,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学习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重要意义。
第二目,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系统的概念——系统优化的方法的内容和意义——用综合性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懂得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统筹考虑,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运用综合性思维方式,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三、教学目标1.围绕议题“用联系的观点看准车主的困惑和迷茫”,开展序列探究活动,理解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明确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意义,把握世界规律,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2.通过辨析“国家应调动一切资源优先发展汽车产业”的观点,提炼出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通过剖析潮汐式停车的成功经验,阐释系统的基本特征,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及科学精神。
9.2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
(2)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3)运用所学原理,说明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意义.【能力目标】学会从错综复杂的事物中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培养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坚信矛盾分析法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教学重点】矛盾主次方面和主次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难点】矛盾主次方面和主次矛盾【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仪【教学方法】启发式、图示法、探究式教学为主,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旧知回顾】1。
什么是矛盾?矛盾的基本属性是什么?2.什么是矛盾的同一性?什么是矛盾的斗争性?3。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如何?4。
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方法论要求是什么?5.什么是矛盾的特殊性?具体表现有哪些?6。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如何?方法论意义是什么?生:答略导入新课师: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这要求我们用矛盾的观点来看问题;矛盾又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也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的具体情况如何呢?投影教材中的材料1.在辽沈战役中存在哪些矛盾?2.为什么把首攻地点选在锦州?生:思考作答略师:在整个战役中,存在着我军与沈阳之敌,我军与锦州之敌,我军与长春之敌等矛盾,由于锦州是通向关内的咽喉,是东北敌人在陆地上的唯一通道,因此我军与锦州之敌的矛盾是诸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
这说明,在一个复杂事物中包含的众多矛盾,有主次之分,那么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次要矛盾?二者之间存在着何种关系?生:看书作答略师:对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来说,其存在必须具备下列的条件:复杂事物中同时存在多个矛盾(矛盾个数≥2),在一个时期、阶段由于矛盾地位和作用的不平衡主要矛盾只有一个,次要矛盾可以有一个或多个。
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
高密五中高二政治新授课教学案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 No.13336 3337.右面漫画《三个和尚抬水喝》体现的哲学寓意是 A.整体与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B.当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来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C.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D.关键部分的性能状态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8.“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做法A.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观点B.违背了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之间联系的观点, 割裂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C.搞好局部就能好D.割裂了头与脚的关系9.有人把不同的人对“English ”读音的略有区别和结局联系起来:读为“应给利息”的当了银行行长;读为“阴沟里洗”的成来小菜贩子;读为“因果联系”的成了哲学家。
对此,你认为这种说法违背了联系的A.多样性B.客观性C.普遍性D.统一性10.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绵羊,准能战胜一只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
这句名言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对整体起决定作用B.整体的性能对部分的状态起决定作用C.领袖人物对历史的发展起决定作用D.关键部分的功能有时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B )11.《中国的环境保护》白皮书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环境,认为保护环境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
多年来,中国政府将环境保护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编写:赵长荣 审核:邰杰 课时:1课时 使用时间:2014.1.4【预习案】【学习目标】识记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系统的含义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