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课程九年级上册篇目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2
第六课黄河之水天上来第一课时讲解词语教学目标:学生要掌握“倘若,比作,得天独厚,拦截,奔腾,地动山摇,缭绕,狭窄,震耳欲聋,泛滥,记载,流离失所,吃力,坚硬,抖擞,轰鸣,颤动,踪迹皆无”等词语的准确读音和准确用法。
能力目标:学生能用“倘若,比作,得天独厚,拦截,奔腾,地动山摇,缭绕,狭窄,震耳欲聋,泛滥,记载,流离失所,吃力,坚硬,抖擞,轰鸣,颤动,踪迹皆无”等词语造句。
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学好词语,打好基础的教育。
重点:词语的准确读音的掌握。
难点:掌握词语的同,近,反义思。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词语,多练习词语及给他们多模仿造句来处理。
教学与学习手段:教材,词典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教学内容1.教师活动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
②组织教学。
③展示教学目标。
④讲解词语,重点词语造句。
⑤让学生重点词语造句,纠正错误。
⑥布置作业。
2. 学生活动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
②朗读词语。
③重点词语造句。
1.倘若:如果, 是否, 即使, 假设◆倘若有机会,我会来看你的。
2.比作: 使相似,比喻,当作。
◆他把他的书比作他的朋友。
3.得天独厚:独具特别优越的天然条件。
泛指所处的环境具有的条件特别好。
◆良好的地理环境,便利的交通条件,为企业发展的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环境。
4.拦截: 阻拦;阻断;◆通过这种方法,你将拦截大量垃圾。
5.奔腾:疾驰, 飞奔。
◆在奔腾不息的时间长河里,你是独一无二的。
6.地动山摇:地震发生时大地颤动,山河摇摆。
亦形容声势浩大或斗争激烈。
◆感受着你的每一个细微动作,心中地动山摇。
7.缭绕: 一圈圈向上飘起,环绕。
◆让缭绕在你四周的都是爱你和鼓舞你的人。
8.狭窄: 狭小;窄小(多用于形容细小的长条的物品、景物等)◆我必须和另外三个人公用我的办公室,所以我们的空间很狭窄。
9.震耳欲聋: 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那是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实在是太近了。
10.泛滥: 水向四处漫流◆长江泛滥平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湿地之一。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课文注音及解释归纳汇总第一课《沁园春·雪》滔滔tāo tāo:1.形容大水滚滚:白浪~,无边无际。
2.形容连续不断(多指话多)。
惟余莽莽wéi yúmǎng mǎng:只剩下白茫茫一片。
惟余,只剩。
莽莽,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红装素裹hóng zhuāng sùguǒ:指衣着淡雅的妇女。
本文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相映衬的壮丽景色。
妖娆yāo ráo:娇艳美好。
折腰zhé yāo:1.弯腰行礼。
2.爱慕;倾倒。
风骚fēng sāo: 1.《诗经》和《楚辞》的合称。
2.才华;文采。
3.指妇女举止轻佻,不检点:卖弄~。
天骄tiān jiāo: 天骄是汉代的北方人对君主的一种敬畏的称呼。
风流fēng liú: 1.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数~人物,还看今朝。
2.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才子。
~倜傥。
3.指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案件。
4.轻浮放荡:~女人。
第二课《我爱这土地》嘶哑sīyǎ: 声音沙哑。
汹涌xiōng yǒng: (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澎湃。
波涛~。
黎明lí míng: 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
腐烂fǔlàn: 1.烂掉,朽坏。
2.有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
第三课《乡愁》第四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轻灵qīng líng: 武术术语,指动作轻巧灵活。
引申为一种轻松、飘逸的心境。
娉婷pīng tíng: 形容女子的姿态美:体态~。
举止~。
鲜妍xiān yán: 鲜艳。
冠冕guān miǎn: 这里指王冠。
1.古代皇冠或官员的帽子。
冕,礼帽。
2.比喻受人拥戴或出人头地。
呢喃ní nán: 1.拟声词。
燕子的叫声。
2.形容小声说话:细语~。
第五课《我看》丰润fēng rùn: (肌肤等)丰满滋润:两颊~。
人教版(五四制)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篇目
第一单元:
1.沁园春雪
2.雨说
3.星星变奏曲
4.外国诗两首
蝈蝈与蛐蛐
夜
5.雨后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雨的诉说
第二单元:
6.谈生命
7.那树
8.地下森林断想
9.人生
10.提醒幸福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关注我们的社区
第三单元:
11.孔乙己
12.蒲柳人家(节选)
13.卖蟹
14.变色龙
15.热爱生命(节选)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
第四单元:
16.小石潭记
17.岳阳楼记
18.醉翁亭记
19.满井游记
20.诗五首
饮酒(其五)
行路难(其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己亥杂诗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
第五单元:
21.诫子书
22.黄生借书说
23.墨池记
24.上枢密韩太尉书
25.少年中国说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人间自有真情在课外古诗词背诵:
终南别业
苏幕遮
赠从弟
无题
山坡羊骊山怀古
朝天子咏喇叭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别云间。
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离骚》课件《离骚》课件离骚,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古代辞章作品,作者是屈原,在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也有相关篇章《离骚》。
本篇课件将以《离骚》为主题,带领大家一起深入了解《离骚》的内容、背景和特点。
一、《离骚》简介《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篇重要辞章作品,作者是楚国大夫屈原。
《离骚》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座瑰丽的珍宝。
二、《离骚》内容解读1. 离骚的主题《离骚》表达了屈原对楚国社会和自身遭遇的无奈与痛苦,主题集中体现了对现实的不满、对人生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2. 离骚的艺术手法《离骚》以旷达的想象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充分展示了屈原的才思和情感。
其中包括描写、抒发和比兴三种手法的运用,使全篇富于变化,既有哀怨的低落,也有壮美的高昂。
3. 离骚的意义与价值《离骚》不仅仅是一篇为个体命运而感伤的辞章作品,更是一部诗篇中蕴含着丰富思想的重要文化遗产。
它对中国古代文学乃至世界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离骚》的背景与创作环境1. 屈原的生平与遭遇屈原是中国古代楚国的大夫,他曾担任楚怀王的宰相之职。
然而,受到奸臣的陷害和楚怀王的不信任,屈原最终被贬谪到汨罗江。
2. 创作背景与心路历程在贬谪期间,屈原经历了极大的心灵挣扎和痛苦,他对楚国的政治腐败和社会黑暗感到深深的不满和悲伤,从而创作了《离骚》这部辞章作品。
四、《离骚》与现代生活的联系1. 人生追求的思考《离骚》中对人生追求的思考,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我们应该以屈原的心态,追求真正的价值,勇敢面对困境和逆境。
2. 心灵世界的重要性《离骚》展示了屈原内心深处的挣扎和独立精神的坚持。
现代社会中,我们也要保持纯真的自我,坚持心中最真实的信仰,并寻找生活中的美和才华。
五、学习《离骚》的收获与感悟通过学习《离骚》,我们不仅能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和文化的底蕴,更能够感受屈原的悲壮和追求,这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教材课本目录是一本书的纲领,是教与学的路线图。
不管是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活动,还是做复习安排、工作总结,都离不开目录。
目录是一本书的知识框架,要做到心中有书、胸有成竹,就从目录开始吧!
课程目录教学计划、进度、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活动·探究
任务一学习鉴赏
1 沁园春·雪
2 我爱这土地
3 乡愁
4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
5 我看
任务二诗歌朗诵
任务三尝试创作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
单元综合
第二单元
阅读
6 敬业与乐业
7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8* 论教养
9* 精神的三间小屋
写作观点要明确
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
单元综合
第三单元
阅读
10 岳阳楼记
名著导读《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课外古诗词诵读
单元综合
总复习。
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1936年2月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出师表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倶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起刑赏,以昭陛下平民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诚,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的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又一年矣。
先帝之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名,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 课:《沁园
春雪》课件
沁园春·雪说课课件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三、重点和难点
四、学情分析和教学设计理念
五、教法、学法
六、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具有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现代诗歌鉴赏是九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感受诗中描写的自然美景,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品味含蓄、精练、优美的诗歌语言。
而《沁园春雪》居于本单元第一篇,因此可以说《沁园春雪》在初中现代诗歌鉴赏中是重中之重,是学习其他现代诗歌的典范。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背景和基本内容,培养学生朗读背诵的能力。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和本节教材自身的特点,我把这节课的教学
目标定为:
2、培养学生品味鉴赏诗词的能力。
3、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胸怀和豪情,做新时代的风流人物。
人教版初中语文目录(全套)七年级上册课文目录第一单元1、*在山的那边(王家新)2、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3、*生命,生命(杏林子)4、紫藤萝瀑布(宗璞)5、童趣(沈复)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这就是我第二单元6、理想(流水河)7、*短文两篇 行道树(张晓风) 第一次真好(周素珊)8、*人生寓言(节选)(周国平) 白兔和月亮 落难的王子9、*我的信念(玛丽·居里)10、《论语》十则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漫游语文世界第三单元11、春(朱自清)12、济南的冬天(老舍)13、*山中访友(李汉荣)14、*秋天(何其芳)15、古代诗歌五首 观沧海(曹操) 次北固山下(王湾)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西江月(辛弃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感受自然第四单元16、化石吟(张锋)17、看云识天气18、*绿色蝈蝈(法布尔)19、*月亮上的足迹(朱长超)20、*山市(蒲松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探索月球奥秘第五单元21、风筝(鲁迅)22、羚羊木雕(张之路)23、*散步(莫怀戚)24、*诗两首 金色花(泰戈尔) 纸船(冰心)25、《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我爱我家第六单元26、皇帝的新装(安徒生)27、郭沫若诗两首 天上的街市 静夜28、*女娲造人(袁珂)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金波)30、*寓言四则 赫耳墨斯与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追寻人类起源篇目前没有标*的是精读课文,标有*的是略读课文。
课外古诗词:龟虽寿(曹操) 过故人庄(孟浩然) 题破山寺后禅院(王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夜雨寄北(李商隐) 泊秦淮(杜牧)浣溪沙(晏殊)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如梦令(李清照)观书有感(朱熹)名著导读:《爱的教育》《繁星》《春水》《伊索寓言》附录:硬笔书法七年级下册课文目录阅读第一单元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2、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3、*丑小鸭(安徒生)4、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5、伤仲永(王安石)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成长的烦恼第二单元6、*黄河颂(光未然)7、最后一课(都德)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9、*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10、木兰诗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黄河,母亲河第三单元11、邓稼先(杨振宁)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13、*音乐巨人贝多芬(何为)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15、*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我也追"星"第四单元16、社戏(鲁迅)17、安塞腰鼓(刘成章)18、*竹影(丰子恺)19、*观舞记(冰心)20、口技(林嗣环)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戏曲大舞台第五单元21、伟大的悲剧(茨威格)22、荒岛余生(笛福)23、*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24、*真正的英雄(里根)25、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 《山海经》 两小儿辩日 《列子》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漫话探险第六单元26、珍珠鸟(冯骥才)27、斑羚飞渡(沈石溪)28、*华南虎(牛汉)29、*马(布封)30、*狼(蒲松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马的世界篇目前没有标*的是精读课文,标有*的是略读课文。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电子课本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 沁园春雪2 雨说3 星星变奏曲4 外国诗两首习雨的诉说第二单元5 敬业与乐业6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7 傅雷家书两则8 致女儿的信习演讲:微笑着面对生活第三单元9 故乡10 孤独之旅11 我的叔叔于勒12 心声综青春随想第四单元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5 短文两篇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综好读书读好书第五单元17 智取生辰纲18 杨修之死19 范进中举20 香菱学诗习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第六单元21 陈涉世家22 唐雎不辱使命23 隆中对24 出师表25 词五首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第269页:后记1《沁园春??雪》毛泽东(1936年2月)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译文词语注释1.北国:指我国北方。
2.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惟余,只剩。
莽莽,这里是无边无际的意思。
3.大河上下:指黄河的上上下下。
4.顿失滔滔:指黄河因结冰而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5.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色的大象在奔跑。
蜡象,白色的象。
原,作者自注指秦晋高原。
6.天公:指天。
“欲与天公试比高”、“人定胜天”是作者坚守不渝的雄心壮志。
7.须:等到。
8.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象。
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照耀着大地。
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白雪覆盖着大地。
9.分〔fèn〕外妖娆:格外艳丽多姿。
10.折腰:鞠躬,倾倒。
这里有称颂、赞美的意思。
11.秦皇汉武:指秦始皇嬴政和汉武帝刘彻。
《台阶》《故乡》比较赏析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台阶》与《故乡》之比较李森祥的短篇小说《台阶》三年前被选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鲁迅小说《故乡》是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
三年前初读《台阶》就留下了深刻印象,感觉与《故乡》的联系十分密切;今天重新教读本文,感受愈加明显:今日“故乡”如何?《台阶》作出了回答!两篇小说相同之处颇多。
首先,在体裁和题材上,都是以小说的形式写农村,写故乡的人和故乡的事,都是对农村问题农民命运的思考。
在主题上,两篇小说写出了农村贫穷落后的现状。
不但表现农民的物质生活,更加关注笔下人物的精神面貌。
《台阶》塑造了一位农村“父亲”的形象,他勤劳俭朴、纯真厚道,贫困了一辈子。
受“台阶高地位就高”的思想影响,为了赢得人们的尊重,让人瞧得起,决心盖一座高台阶的新房。
为了这一愿望,他自己背石料、捡砖头,能自己干的活决不请人干。
他从能连续扛回三块三百多斤的石板,到最后连挑一担水都闪了腰。
塑造了一位为尊严而含辛茹苦的父亲的形象,表现了对父辈命运的关注;同时,含蓄地批判了人们盲目攀比的虚荣心。
《故乡》通过记忆中的故乡和目睹的现实故乡的对比,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榨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
同时,小说深刻写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精神上受到极大束缚。
传统观念的高墙,使人与人隔膜起来。
突出反映了鲁迅对“国民性”的思考。
作者对笔下的人物,不单有同情,而且有批判。
同情他们生活的辛苦与艰难,批判他们思想的愚昧与观念的落后。
闰土的封建等级观念使“我”感到很悲哀,他对香炉和烛台的兴趣让“我”无话可说!《台阶》中的父亲受虚荣心的驱使,大兴土木。
在父亲心中,似乎房子盖得如何无关紧要,只要台阶修得气派!最终两次闪了腰。
文中两次写“父亲老了”,这里的“老”不仅仅是年龄上的不再年轻,主要是指思想观念的“老”——陈旧!不难看出,作者含蓄着的批判色彩。
“故乡”是辛亥革命后仍被传统观念所左右的故乡;“台阶”是改革开放前期人们思想被传统观念所左右的台阶。
《沁园春雪》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教学目标《沁园春雪》编排在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是教读课文,居单元之首。
这个单元还有以送别为题材的古代歌行体抒情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具有强烈时代精神的当代诗歌《恩总理,你在哪里》和《青纱账--甘蔗林》,还有充满革命激情的外国散文诗《海燕》。
本单元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的能力,能领略诗情画意,感受其意境美;反复吟诵,联想品味,既提高欣赏能力;也感受诗人抒发的强烈情感,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2、教材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根据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①引导学生欣赏词大气镑礴,旷达豪迈的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②引导学生品味词的准确,精练的语言魅力,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③引导学生领会词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感情。
前两点侧重能力目标,后一点侧重德育目标。
这是符合美闺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等人关于教学目标分类六级认知理论的。
词的下阙第三层是全词点睛之笔,表现全词主旨,因而定为教学重点;词上阕写景是下阙评古颂今的基础,起铺垫作用,下阕评古是为了颂今--这是作者立意之所在,对初中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定为教学难点二、说教法本课主要使用诵读法,提问法和练习法。
诵读法:"三分诗七分读",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中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初读全词--听读全词--导读全词,最后分组诵读;从方式上看,播放录音,引导学生按要求听读,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情感意蕴,到交替运用轮读、听读、个读、齐读和散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读出词味,欣赏、领悟词的优美语言和优美意境,籍此落实教学目的。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我在寻思上多下功夫。
人教版(五四制)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篇目
第一单元:
1.沁园春雪
2.雨说
3.星星变奏曲
4.外国诗两首
蝈蝈与蛐蛐
夜
5.雨后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雨的诉说
第二单元:
6.谈生命
7.那树
8.地下森林断想
9.人生
10.提醒幸福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关注我们的社区
第三单元:
11.孔乙己
12.蒲柳人家(节选)
13.卖蟹
14.变色龙
15.热爱生命(节选)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
第四单元:
16.小石潭记
17.岳阳楼记
18.醉翁亭记
19.满井游记
20.诗五首
饮酒(其五)
行路难(其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己亥杂诗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
第五单元:
21.诫子书
22.黄生借书说
23.墨池记
24.上枢密韩太尉书
25.少年中国说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人间自有真情在课外古诗词背诵:
终南别业
苏幕遮
赠从弟
无题
山坡羊骊山怀古
朝天子咏喇叭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别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