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EP3540124A1】桥梁用双组合梁【专利】

【EP3540124A1】桥梁用双组合梁【专利】

【EP3540124A1】桥梁用双组合梁【专利】
【EP3540124A1】桥梁用双组合梁【专利】

铁路大跨度连续梁拱组合桥系杆拱安装施工技术

铁路大跨度连续梁拱组合桥系杆拱安装施工技术 摘要:新建广州至珠海铁路白坭河特大桥(中心里程: dk7+293.10)全长5696.715m,共设有157墩2台158跨。本文主要分析论述了白坭河特大桥系杆拱钢管拱肋吊装、焊接、钢管混凝土浇筑及吊杆安装及张拉等方面,可供同行参考,不足之处望请指出。 关键词:广珠铁路大跨度连续梁拱组合桥系杆拱钢管混凝土施工监测 abstract: new guangzhou to zhuhai railway white river super major bridge video (center: dk7 + 293.10 miles) is a 5696.715 m, a total of 157 2 sets pier 158 cros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white river video large bridge bowstring arch bridge steel tube arch rib hoisting, welding, steel tube concrete casting and the installation and tension, available for reference to fellow, the deficiency please point out. keywords: wide bead railway of long span continuous girder and arch bridge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 combination bowstring arch bridge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1工程概况

预应力混凝土梁拱组合桥_桥梁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

毕业论文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 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地方外,本文不包含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若在大学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4.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布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标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

预应力混凝土梁拱组合桥 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华北电力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或编汇本毕业论文。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大学。本人毕业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有关数据库和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信息服务。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湖南科技大学

预应力混凝土梁拱组合桥结构设计

预应力混凝土梁拱组合桥结构设计 第一章前言 我国自50年代中期开始修建预应力梁拱组合桥,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比欧洲起步晚,但近对年来发展迅速,在预应力混凝土梁拱组合桥的设计、结构分析、试验研究、预应力材料及工艺设备、施工工艺等方面日新月异,预应力混凝土梁拱组合桥的设计技术与施工技术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本设计采用Dr.Bridge系统进行初步设计。Dr.Bridge系统是一个集可视化数据处理、数据库管理、结构分析、打印与帮助为一体的综合性桥梁结构设计与施工计算系统。系统的编制完全按照桥梁设计与施工过程进行,密切结合桥梁设计规,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符合设计人员的习惯。对结构的计算充分考虑了各种结构的复杂组成与施工情况。计算更精确;同时在数据输入的容错性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 本设计题目为如海河大桥上部结构设计,要求完成必要的毕业论文及总体布置图,主梁一般构造图,纵向预应力配筋图(含布置图与大样图),断面配筋图,预应力钢束材料数量表,主梁施工程序图等图纸。设计中用到了材料力学、结构设计原理、结构力学、桥梁工程等学科的诸多知识。同时还从图书馆借阅了大量参考书,力求在设计过程中尽量做到规、合理、清楚。此次设计使我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更加系统、巩固、延伸和拓展,对我以后从事桥梁方面的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论文共分九章进行阐述,并配有多幅插图,力求更具说服力。限于本人水平和资料有限,设计中肯定存在诸多不足,敬请老师和同学多多批评指正!

第二章概述 2.1 设计依据及标准 2.1.1 设计标准 (一)技术标准 1)设计荷载:公路-Ⅰ级,人群荷载3.5KN/㎡; 2) 设计行车速度(公里/小时):80; 3)桥梁断面: 引桥:2×0.5m(防撞护栏)+2×10.5m(机动车道)+2×0.75m(波形护栏)+0.5m (中央分隔带)=总宽24m; 主桥:2×0.5m(防撞护栏)+2×10.5m(机动车道)+2×0.3m(金属护栏)+1.4m(中央分隔带)=总宽24m; 桥面横坡:行车道双向2%; 设计洪水频率:1/100; m地震作用0.5,E2设计地震烈度:设防烈度7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3 地震作用0.7; 设计基准期:100年; 耐久性要求:按Ⅰ类环境控制; 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最大水灰比0.55,最小水泥用量275kg/m3,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最大氯离子含量(%)0.3,最大含碱量(kg/m3)3.0。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最大氯离子含量为0.06%,最小水泥用量为350(kg/m3),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 设计安全等级:一级.; (二)设计规 (1)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部颁《公路工程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3)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JTG D60-2004) (4)部颁《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JTG D61-2005) (5)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JTG D62-2004) (6)部颁《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JTG D63-2007) (7)部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JTG/TF50-2011); (8)部颁《公路勘测规》(JTG C10-2007) (9)部颁《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JTGC30-2002)

连续梁拱组合桥梁上部结构施工关键技术

连续梁拱组合桥梁上部结构施工关键技术 发表时间:2019-01-25T11:34:07.9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作者:侯磊 [导读] 摘要:连续梁拱组合桥梁将梁式桥梁和拱式桥梁的特点合二为一,对于软土地基的危害相对较小,因而受到更多的关注和应用。 四川铁科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1700 摘要:连续梁拱组合桥梁将梁式桥梁和拱式桥梁的特点合二为一,对于软土地基的危害相对较小,因而受到更多的关注和应用。在连续梁拱组合桥梁中,其上部结构承载负荷强度较大,对于整体桥梁工程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重视连续梁拱组合桥梁上部结构施工环节,不断创新和优化上部结构施工技术,严格保证桥梁工程质量达标。 关键词:梁拱组合;上部结构施工;施工关键技术 1 工程概况 某特大桥主梁为连续梁拱桥组合形式,跨径组合为63.4m+136m+63.4m,其中跨结构形式为钢管混凝土加劲拱。本桥梁体结构为单箱双室,拱轴线按二次抛物线变化(y=-1/170x2+0.8x)。中跨的两面均设有拱肋,其中点的间隔距离为12.9m。在拱肋中间,设有米字撑、K型撑与吊杆。其中,第一根吊杆和支点之间的距离为16m,其它为8m,所有吊杆都由呈平行状态的钢丝束构成。此外,为避免遭到人为破坏,还在与梁顶相距4m的位置,于吊杆外部保护套之外,安装厚度为1.0mm的钢管提供防护。 对于主拱而言,其拱肋采用钢管混凝土,每个主拱含有两个拱肋,钢管中点之间的距离为2m;所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5。此外,钢管之间还设有缀板,其间距当在拱脚周围时为1m,其它位置则均为0.6m。 2 连续梁拱组合桥梁上部结构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不合理受力 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桥梁工程结构,连续梁拱组合桥梁的跨度相对较大,这对于桥梁的上部结构承载负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连续梁拱组合桥梁上部结构的施工过程中,主拱和主梁受桥梁内部力量的影响较大,在长时间受压环境下往往容易受损或发生变形,如果在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上部结构、特别是主体位置出现不合理受力,容易给桥梁工程造成损害,造成灾难性后果。 2.2 不良环境因素 连续梁拱组合桥梁施工技术相对其他单一结构的桥梁工程来说,复杂性往往较高,对施工技术要求也更高。连续梁拱组合桥梁工程上部结构在诸多环节和诸多区域需要大量使用混凝土材料,而混凝土材料容易受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影响,如果桥梁工程施工现场温差较大、雨天较多,再加上桥梁工程上部结构的施工周期较长,一旦对于混凝土材料管理养护工作不到位的话,容易破坏混凝土强度,影响桥梁施工效果。 3 连续梁拱组合桥梁上部结构施工关键技术 本桥施工遵循先梁后拱的基本原则,是指在采用常规方法完成合龙之后,搭设支架,依次安装拱肋、支撑结构,再进行混凝土泵送。泵送完成,且混凝土实际强度为设计强度80%时,开始吊杆施工,对临时支架予以拆除,至此完成施工。 如前所述,本桥主梁为连续梁拱桥组合形式,跨径组合为63.4m+136m+63.4m,总长为264.3m。梁端和边支座中心之间的距离为 0.75m,中跨上的直线段和边跨处的梁高均为3.5m,而中支点位置上的梁高经抛物线变化至7.5m。底板厚度从最初的0.35m不断变化至 1.0m,采用直腹板,其厚度从跨中至支点呈折线形式变化。箱梁在支点位置共设四处横梁,中、边支点处的横梁厚度分别为4.0m和1.5m,在所有吊杆位置和中跨跨中都设置横隔墙,其厚度为0.35m。此外,无论是横隔墙还是横梁,都设有符合标准的过人孔。 本桥采用支架现浇方法的部位有0号块、1号梁段、2号梁段与拱座;其它则采用悬臂浇筑的方法。悬臂浇筑3号至13号梁段,在完成边跨合龙之后对14号梁段和15号梁段进行悬臂浇筑,再拆除悬臂挂篮,送除固结,进行中跨合龙。箱梁开裂一般由多种因素造成,可分成以下两类:箱梁直接受外部荷载影响使0号块产生变形;因基础发生沉降或支架出现较大变形而产生裂缝。控制由混凝土结构形变引起的开裂,应从提高抗侵蚀能力、抗裂能力及抗渗透性等方面入手,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或避免裂缝的产生。在实际工作中,应切实做好以下几点: (1)在拼装好支架后,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实施预压,根据后续建造过程中结构自重和模板重量,乘以1.2倍进行加载,以此消除由非弹性变形带来的不利影响。此外,如果地基情况较差,则要进行有效加固,确保地基强度能够达到基本要求,防止由于不良地质引起支架变形,进而造成主梁开裂。 (2)参考以往工程经验可以看出,绝大多数0号段无论是在施工时还是成桥后都承受很大支反力与弯矩,导致横隔墙所在位置产生较大应力而产生裂缝。针对这一问题,应在横隔墙处安装预应力束,同时在墙体两侧适合范围内增密钢筋,这样能提高墙体自身抗裂性,起到减少或避免开裂的作用。 (3)部分设计人员在进行全预应力箱梁分析时,未考虑到普通钢筋可能参与到受力,直接将所有普通钢筋都视作构造筋。大多以直径在10~12mm范围内的钢筋为主,因箱梁自身体积较大,而且还要承受很大的荷载与自重,但普通的光面钢筋无法和混凝土良好结合,加之直径偏小,难以抵抗温度应力,最终产生开裂。因此,在设计工作中,当条件允许时,应选用螺纹钢筋,并在不影响结构整体的前提下增大钢筋直径,以增强其抗拉性能,这样就能从本质上减少裂缝。 (4)如果0号段必须在高温天气下进行浇筑,则为了尽可能减少不利影响,避免开裂,应注重并做好以下要点:减小水灰比,适量添加减水剂,并减少用水量,但不能影响强度;拌和前对原材料进行降温处理;布置水管,通过冷水循环达到降温目的;在混凝土实际强度达到一定状态后,及时覆盖草席,同时洒水降温。 (5)如果0号段必须在低温天气下进行浇筑,则为了尽可能减少不利影响,避免开裂,应注重并做好以下要点:严格按照现行规范组织冬季施工;着重强化养护,采用吹热风等有效方式使混凝土的内外部温度差不超过10℃;必要时,适当延长养护的时间,确保强度得以完全形成。 (6)因0号块体积相对较大,需要通过分段浇筑才能成型,虽然这样有利于施工控制,但会增大开裂可能性,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一次浇筑成型。这就需要尽可能缩短浇筑时间。通过一次浇筑成型,能使混凝土同时形成强度,很好的避免了由于强度无法同时形成而产生裂缝。根据以上要点,本桥采用了以下措施来达到防止裂缝产生的目的:考虑到0号块中的管道与钢筋布置十分密集,故灌注与振捣必须分区负责,做到层层把关,同时要在初凝之前完成预定灌注任务;对于底板与腹板,均由人工喷洒水雾进行养护,通过养护能使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