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处自新
- 格式:ppt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3
周处原文及翻译周处原文及翻译周处年少时纵情肆欲,为祸乡里,后来浪子回头,改过自新,功业更胜乃父,留下“周处除三害”的传说。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周处原文及翻译,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周处全文阅读:出处或作者:刘义庆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周处全文翻译: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
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
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
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
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
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
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
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
”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
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周处对照翻译: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导语】成语故事包涵着我国从古代到现在的⼤道理⼤智慧,通过描写⽣活的⼀些简单的事,让我们感觉到有趣从⽽明⽩需要知道的,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下⾯是整理分享的六年级成语故事⼤全,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能够为⼤家带来帮助,同时也希望给你们带来⼀些参考的作⽤,如果喜欢就请继续关注的后续更新吧!【断头将军】 张飞是三国时期刘备⼿下的猛将。
曹操占领了荆州,刘备仓皇南逃。
曹操率领骑兵追了⼀⽇⼀夜,追到当阳长坂坡。
在危难关头,张飞带着⼆⼗多名骑兵断后,他在桥上横枪跃马,喝道:“我是张飞,谁敢上来决⼀死战!”曹操⼤军没有⼀⼈敢上前的。
刘备⼊川时,队伍⼀路西进,没遇到什么阻碍,但在巴郡的时候遇到了太守严颜的抵抗,张飞三番五次地引兵挑战,严颜就是不出去打,也不投降,后来张飞⽤了计谋才攻破巴郡,活捉了严颜。
严颜被捉后,被押⾄帐下,但他昂⾸不跪。
张飞对严颜呵斥道:“我的⼤军到了,你为什么不投降,还敢抵抗?”严颜说:“你们没有道义,夺我州郡,我州只有断头的将军,没有投降的将军。
” 张飞⼤怒,下令推出砍头,严颜⾯⾊不变,边往外⾛边回头骂道:“匹夫!砍头便砍头,也⽤不着发怒。
”张飞觉得严颜很有⾻⽓,就把他放了,并向他道歉,以宾客相待。
严颜感其恩义,才投降。
断头将军:⽐喻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
【磬鸣有因】 在洛阳的⼀座寺院⾥,有⼀只磬(qing)常常会莫名其妙地发出响声,不管是⽩天还是⿊夜,⼜没有⼈去敲击它,它总是这么⾃⼰响起来。
僧房⾥的僧⼈对这只会⾃鸣的磬⼗分恐惧,总以为是⿁怪在作祟,时间长了以后,这位僧⼈因惊恐⽽吓出了病。
寺院⾥上下都有些惶恐不安,他们请来许多术⼠、法师,让他们施展出各⾃的⾼招,也没有⼀个⼈能制⽌这只磬的⾃动发声。
这件事搞得僧⼈坐卧不宁,惶惶不可终⽇。
僧⼈有个好朋友,名叫曹绍夔(kui),他听说僧⼈病了,便前往寺院探望。
周处自新故事及道理概括周处自新这个故事,哎,真的是个经典的例子,能让人感受到什么叫“洗心革面”,什么叫“自我救赎”。
故事的主角,周处,曾经可是个名副其实的“坏小子”,在村里那可是横行霸道,惹得村民们个个都不敢恨。
想想吧,走到哪儿都是一片怨声载道,大家一提到他的名字,简直比提到鬼还可怕。
这家伙就是个“地头蛇”,整天仗着自己有点本事,欺负弱小,真是让人火大。
可是,人生啊,有时候就是这么神奇。
周处的故事就像是打了个“强心针”,给我们带来了希望。
就在他一次次惹事生非的时候,老天也给他开了个玩笑。
村里有一条恶龙,没错,就是那种传说中的妖怪,专门吃人。
大家愁眉苦脸,生怕哪天就成了它的晚餐。
这个时候,周处听说了这个事儿,心里想,咦,我可以试试。
这可是个展现自己英雄本色的机会啊!于是,他勇敢地踏上了讨龙之旅,心里想,反正我也是个“狠角色”,这次得好好表现一下。
结果呢,周处果然没让人失望,经过一番苦战,打败了恶龙,救了村子,哇,真是个大英雄啊!这下,大家都改口了,纷纷称赞他,甚至送上锦旗,激动得跟过节一样。
周处这才明白,原来做个好人也是能得到大家爱戴的。
他开始反思以前的那些不堪往事,觉得真是丢人现眼,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这一瞬间,他就像换了个人,发誓要做个对得起自己和村民的人,开始主动帮助别人,和大家打成一片。
真是个转身就能让人刮目相看的家伙。
后来,周处变得越来越受欢迎,村民们都争着和他交朋友,连小孩儿都爱围着他转,恨不得当他的“小跟班”。
这时候,他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友谊”和“信任”。
老天给他开了个大玩笑,让他从一个“坏蛋”变成了“好人”,这实在是太神奇了。
于是,周处开始用自己的经历去劝说那些和他曾经一样的“坏小子”,希望他们也能像他一样,重新来过。
你说,这种事儿多有意思啊!这个故事传达的道理,真的是值得我们深思。
人生中,总会遇到一些“劣迹斑斑”的时刻,但只要我们愿意改变,勇于自新,就一定能迎来新的开始。
每个人都有潜力去做一个好人,只是有时候需要一根“鞭子”去推动,或者一场“劫难”来唤醒。
周处改过自新文言文原文1. 周处改过自新的译文周处改过自新周处年少时,为人凶恶武断,被乡里人视为祸害.此外,义兴水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转来转去要吃人的老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百姓将他们并称为“三害”,而三害当中周处尤其厉害.有人劝周处去杀死猛虎蛟龙.实则是希望三害相拼,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听后立即上山刺杀了猛虎,又跳入水中与蛟龙搏斗.蛟在水中或浮或没,漂流出数十里远.周处紧紧追击.经过三天三夜,百姓们都以为蛟龙和周处一并死了,轮番互相庆贺.而周处竟杀死蛟龙,破水而出.闻听乡人以为自己已死,表示庆贺的事,才知大家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萌生悔改之意.于是到吴地寻找陆机、陆云这两位当时东吴的名士.周处把全部情况都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修身改过,可岁月已荒废了,怕最终一事无成.”陆云说:“古人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上明白了道理,晚上死去也便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而且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又何必担忧好名声得不到传扬呢?”周处于是努力改过,终于成为一名忠臣孝子。
2. 周处改过自新的译文释义:周处年轻时,(为人)任性使气,被同乡的人认为是一大祸害。
另外,义兴的河中有蛟龙,山上有白额虎,(两者)一起侵害百姓。
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害,而(这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互相拼杀后)只剩下其中一个。
周处就去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
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周处与蛟龙一起漂游了几十里远。
经过了三天三夜,同乡的人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大家在一起)互相庆祝。
(周处)终于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
(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互相庆贺,才知道自己实际上被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原文: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周处自新
周处年幼丧父,年少时轻狂放荡,纵情肆欲,成为了乡里中恶名昭彰、众人唯恐避之不及的人物。
有一日,周处问乡里的长辈:“当今时局平和,又是丰年,大家为何苦闷不乐呢?”长辈叹道:“三害未除,何乐之有!”周处追问哪三害,得到的答案是:“南山白额虎,长桥下蛟龙,还有欺负百姓的恶人。
”于是周处自告奋勇,先入山杀了猛虎,又下水与蛟龙缠斗,浮沉数十里,飘流到阳羡东方的震泽(今太湖),一连三天三夜没有消息,乡人以为周处死了,大家在一起互相庆贺。
周处活着回来看见了,才知自己在乡民眼中是何等祸害,心生悔意。
接着,周处拜访名士陆机、陆云兄弟,告以实情,并且表达了自己想要改正错误的愿望,可又担心年岁太大,最终也不会有什么成就。
陆云勉励周处朝闻过而夕改之,立定大志,尚有前途。
于是周处励志好学,文章有思想,志向存义烈,言谈讲忠信而守分寸。
一年后,周处果然接到诸多州府下的聘书。
周处在吴天纪(277年-280年)年中担任东观令、无难督。
(辅助第五课第一框第三目“日日知非,日日改过──省察克治”教学)。
自知并改过的例子
据说在周处年少时,为人凶恶武断,被乡里人视为祸害。
同时,义兴水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转来转去要吃人的老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百姓将他们并称为“三害”。
而三害当中周处尤其厉害,于是就有人打算用计谋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害相拼,最后只剩下一个。
经过劝说,周处决定上山打猛虎,下水打蛟龙。
正在大家一致认为周处与猛虎蛟龙一起死了,纷纷祝贺之际,周处却手提蛟龙的头回来了。
听到街坊邻居都在为他的死感到高兴,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就是第三大祸害。
于是就萌生了改过自新的决心,于是到吴地寻找陆机、陆云这两位当时东吴的名士,经过他们的指点和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为忠臣孝子。
纵观周处的一生,明显存在着善和恶两个方面,但他终于让恶受到了抑制,让善发扬光大,自知并改过,进而彻底改变了自己。
“浪子回头金不换”。
周处何止是“回头”,而是自新、自强,他的性格、思想、知识、精神直至整个生命,都在不断地升华之中,最终成为永载史册的古代名人,不愧为“阳羡第一人物”。
周处自新的寓意和道理
周处自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故事,讲述了周处因为嫉妒而陷害好人,最终受到了惩罚,但他后来通过反思自己的行为,认识到错误,决定自我反省并改过自新。
这个故事蕴含了深刻的寓意和道理。
首先,周处自新告诉人们,嫉妒是一种危险的情绪。
嫉妒会导致人们不公正地对待别人,而且会让人们迷失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因此,我们应该警惕自己的嫉妒情绪,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和态度。
其次,周处自新也告诉人们,做错事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并积极地去改正。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自我反省和反思的能力,来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找到解决的办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成长和进步。
最后,周处自新也表达了道德自觉和责任感的重要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决定,而这些选择和决定会影响到自己和周围的人。
因此,我们应该有责任心和道德自觉,正确地处理自己的行为和决策,并承担自己的责任。
总之,周处自新这个故事,不仅是一种古代传说,也是一种道德教育的寓言。
它告诉我们,人生的真谛在于不断地改进自己,学会面对并纠正自己的错误,以及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 1 -。
第18卷第5期 安康师专学报 Vol118№5 2006年10月 Journal of Ankang Teachers College Oct12006“周处自新”与世族门阀、乡品择士王春雨(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 要:“周处自新”是《世说新语》中得到广泛流传的故事,学者普遍认为此则故事并非信史,但对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故事背后所隐含的社会意义并未有深入的探讨。
汉魏到南北朝时期世族门阀制度的萌芽和发展,乡品择士制度的实行,作为历史背景对于“周处自新”故事的产生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周处;世族门阀;乡品;陆机;陆云中图分类号:I20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4X(2006)05-0049-04Zhouchuπs Correcti on and the Soc i a l Conven ti on s D ur i n g the T i m esWANG Chunyu(College of A rt,N orthw est N or m al U niversity,L anzhou730070,China)Abstract:“Zhouchuπs C o rrec tion”is one s to ry of Sh i S huo X in Yu,scho la rs th ink tha t th is s to ry is no t the h is to rica l reco rd,though they donπt have the tho rough resea rch abou t the ou tp u t and the background1The ex is tence of p ow e r2 fu l fam ily and the sys tem of choos ing the offic ia ls affec ted the s to ry1Key words:Zhouchu;p ow e rfu l fam ily;sys tem;L u ji;L uyun在我国文学史上,作于南朝刘宋时期的《世说新语》(以下简称《世说》)因其形神俱肖的描写了魏晋士人的风流事迹而广为人知。
世说新语自新第十五读后感《读〈世说新语·自新第十五〉有感》《世说新语》这本书啊,就像一个装满了各种有趣故事的大宝藏。
其中的《自新第十五》呢,更是让我有好多好多的想法。
我先来说说周处的故事吧。
周处呀,在他们那地方,就像是个大麻烦精。
大家都怕他,把他和山上的猛虎、水里的蛟龙放在一起,当成是三大祸害呢。
我就想啊,这得多让人讨厌呀,得做多少不好的事儿才能被大家这么看待呢?他自己呢,一开始还不知道自己是个祸害,等他知道的时候,我猜他心里肯定不好受,就像突然被人泼了一盆冷水,从头凉到脚。
周处决定要改变自己,他要去杀猛虎和蛟龙。
他这时候就像一个要去打大怪兽的勇士。
他去山上杀了猛虎,又下水去和蛟龙搏斗。
他在水里的时候,大家都以为他死了,还敲锣打鼓地庆祝呢。
我当时就想,哎呀,这也太伤周处的心了吧。
他要是知道大家这么高兴他可能死了,得多难过呀。
可是周处呢,他从水里出来后,没有灰心丧气,没有说“哼,你们这么对我,我还改什么呀”,而是更加坚定了要改过自新的决心。
他去找了陆云。
他对陆云说:“我想改过自新,可是年纪大了,恐怕来不及了吧。
”陆云就像一个智慧的长者,对他说:“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这就好比在黑暗中给周处点亮了一盏灯。
我觉得陆云真的很会鼓励人呢。
要是我是周处,听到这样的话,肯定也会充满希望。
这也让我知道了,只要有决心,什么时候开始改变都不算晚。
就像我们学习一样,有时候可能之前贪玩,成绩不好,但是只要想改变,就可以像周处一样重新开始呀。
还有戴渊的故事呢。
戴渊在年轻的时候,是个很有侠义气概的人,不过他这种侠义用错了地方,老是干一些抢劫的事儿。
有一次他在江边抢劫,正好陆机在船上。
陆机就很淡定,没有吓得要死,而是跟戴渊说:“你有这么好的才能,为什么要做强盗呢?”戴渊就像突然被点醒了一样。
他扔掉剑就归附了陆机。
这就像一个迷路的小羊,突然找到了回家的路。
戴渊后来在陆机的身边,成为了一个很有用的人。
从这些故事里呀,我学到了好多东西。
周处自新的寓言故事从前有一个叫周处的人,他是一个非常聪明而又有才华的官员。
他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深受皇帝的赏识和信任。
然而,周处却有一个坏毛病,他喜欢贪污受贿,经常利用自己的职位谋取私利。
有一天,周处接到了一封匿名信,信中告诉他,有人举报了他的贪污行为,并且提供了详细的证据。
周处非常害怕,他知道一旦被揭发,他的前程将会毁于一旦。
于是,他决定逃离这个城市,去一个没有人认识他的地方重新开始。
周处来到了一个偏僻的小村庄,他改变了自己的名字,开始过起了平凡的生活。
他租了一间小屋,靠种地为生。
周处努力工作,勤俭持家,很快就在村庄里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喜爱。
一天,村庄里来了一位年轻人,他自称是一位画家。
这位画家非常有才华,他的画作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周处对他的画作非常着迷,他决定请画家为自己画一幅画。
画家答应了周处的请求,但是他提出了一个条件:周处必须告诉他一个自己从前的秘密。
周处犹豫了一下,他知道自己的过去是不光彩的,但是他也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一个机会让自己真正改变。
于是,周处坦诚地告诉了画家自己的故事。
他讲述了自己曾经的贪污行为,以及为了逃避惩罚而来到这个小村庄的经历。
周处感觉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他觉得自己终于可以真正地自新了。
画家听完了周处的故事,他微笑着说:“周处,你已经迈出了自新的第一步。
接下来,你需要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决心。
”于是,画家开始为周处画画。
经过几天的努力,画家终于完成了一幅精美的画作。
这幅画上描绘着周处的过去和现在,画面中的周处正站在一个岔路口,他左手指向过去的黑暗,右手指向未来的光明。
这幅画作象征着周处的自新之路。
周处将这幅画挂在了自己的屋子里,每天都会仔细端详。
每当他看到画中的自己,他都会想起自己的过去,想起自己的决心。
这幅画成为了他自新的象征,也成为了他坚持改变的动力。
多年后,周处成为了这个小村庄的村长。
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村庄做出了许多贡献,他也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改变。
周处自新的寓言故事
《周处自新》是一则古代中国的寓言故事,讲述了周处改过自新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东晋时期,周处在少年时期就因为勇猛而闻名,但他也有不良的习惯,喜欢斗殴、赌博,甚至有时还会去打猎,弄得百姓鸡犬不宁。
因此,人们都叫他“周处”,意思是“处处作怪”。
有一天,周处在山中遇到了一只熊,他又去追一只鹿,结果被鹿引到了一只虎的面前。
三者在山中也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周处知道自己的处境非常危险,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鼓起勇气,用他的勇猛和智慧,成功地打败了熊和鹿,最后也成功地逃出了虎的包围。
这次经历让周处深深地认识到了自己的过错,他决定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他放弃了斗殴、赌博和打猎,开始努力学习,最终成为了一个有用的人,被人们称为“周处自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误,但关键是要敢于面对错误,勇于改过自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读《周处改过自新》有感陈敬扬:读《周处改过自新》有感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如果真能改过自新,总有一天会重新被社会接受。
在西晋时期,义兴县有个叫周处的人,他年少时,为人凶恶武断,被乡里人视为祸害。
义兴水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转来转去要吃人的老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百姓将他们并称为“三害”。
而三害当中周处尤其厉害。
有人劝周处去杀死猛虎蛟龙,实则是希望三害相拼,最后只剩下一个。
周处听了立即上山刺杀了猛虎,又跳入水中与蛟龙相斗。
蛟龙在水中浮没,漂流出数十里远。
周处紧紧追去,经过三天三夜,百姓们都以为蛟龙和周处一并死了,轮番互相庆贺。
而当周处杀死蛟龙破水而出时,得知自己在大家心中是个祸害时,他便萌生悔改之意,他便去找了东吴的名士。
周处告诉了他全部情况并说自己想修身改过,可岁月已荒废了,怕最终一事无成。
名士告诉他说:“古人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上明白的道理,晚上死去也便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而且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又何必担忧好名声得不到传扬呢?”周处听后努力改过,终于成为一名忠孝臣子。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明白了,犯了错不要紧,重要的事能认识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错误,并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这样才能使人进步,所以我们要学会知错就改。
其实知错能改是一种品德。
有时候一个不经意的小错误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前途,比如有一个孩子,他今天偷别人家的一块砖头认为自己很棒,明天偷别人家的一只鸡,他仍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越偷越大,最终进了监狱。
如果,这个孩子能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马上改正,肯定不会是这种结局。
所以,知错就改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品德。
知错能改是一种进步。
唐太宗善纳谏言,只要大臣们指出不对,就必然会改正。
所以才有了贞观之治。
知错能改这种品质每个人都应该具有,唐太宗都能放下帝王的架子,知错就改,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掩饰自己的错误呢?我们的党在革命斗争过程中也犯过严重的错误,后来认识到了错误后,才有了著名的“遵义会议”,挽救了中国革命,最后终于建立了新中国。
周处自新从善如流周处自新从善如流文/李剑“周处自新”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有名的故事。
周处是晋代义举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少年时就失去父教。
周处不拘小节,性情凶悍粗鲁,恣意妄为,简直成了乡中一害,乡亲们都十分怕他,总是躲得远远的,不愿和他交往。
久而久之,周处也知道自己为乡亲们所憎恶,便有了悔改之意。
他见乡亲们大多愁眉不展,闷闷不乐,心里觉得奇怪,便问道:“如今天下太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事事都如人意,为什么还郁郁不乐呢?”父老们答道:“现今地方上有三害未除,哪里能快乐得起来呢?”周处问道:“是哪三害?”父老答道:“南山上的白额猛虎随意伤人,为一害;长桥下的河中蛟龙常伤人畜,又是一害;至于第三害……”说到此处,父老们有些犹豫,但还是说了出来:“恐怕要算是你了。
”周处听罢此言,沉默良久,最后他决然说道:“这三害我都能除去!”周处身带利器,孤身进山搜寻白额猛虎,与猛虎一番拼搏,终于杀死了这只伤人性命的猛兽。
接着他又奋身投入河中,去搏杀那只蛟龙。
蛟龙在水中或沉或浮,一连三日三夜,毫不知倦。
而周处比蛟龙更勇猛,他与蛟龙恶战三日三夜,终于将蛟龙斩杀。
周处三日不归,乡亲们以为他已经死了。
想到地方上一下子三害俱去,从此可以太平无事,乡亲们都高兴的互相庆贺,欢喜雀跃。
这时候,周处正好归来,眼见乡亲们的高兴情景,才明白自己被大家痛恨到了何等地步,顿时大受刺激,这也更加坚定了他改过自新、从新做人的决心。
周处决心已定,立即付诸行动。
他了解到吴中大将陆逊的孙子陆机、陆云很有才学,便专程前去拜访,想拜他们为师。
周处只见到了陆云,将自己的情况如实相告,问陆云:“我很想改过自新,但是年纪已经大了,不知是否来得及?”陆云鼓励周处道:“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途尚可。
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陆云的一番话极大的教育、鼓励了周处,他从中领悟了有志者事竟成的深刻道理。
从此,周处刻苦读书,好学上进。
他勤学而有文思,又十分注重自身修养,养成了良好的品德。
周处自新寓言故事的概括画周处是晋朝义兴县人。
他在年轻的时候,脾气粗暴,好惹是生非,经常与人打架斗殴,危害乡里,被当地人们视为祸害。
那时候,在义兴县境内的大河里出现了一条蛟龙,同时在义兴县山里又有只斑额吊睛猛虎,它们都时常在河里、在山上侵害老百姓。
当地人们都把周处同蚊龙、猛虎一起看作是“三个祸害”,而这“三个祸害”中又以周处更加厉害。
为了除掉侵害老百姓的祸害,曾经有人劝说周处上山去杀死那只斑额吊睛猛虎,到河里去斩除那条危及乡里的蛟龙。
周处听人劝说后,立即上山去杀死了斑额吊睛猛虎,接着又下山来到有蛟龙作恶的河边。
当蚊龙露出水面准备向他扑过来的那一刹那间,说时迟,那时快,周处转眼间便跳下河去举起手中锋利的砍刀,向作恶多端的蛟龙头上砍去。
那蛟龙为了躲避周处的刺杀,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沉入水底,在大河里游了几十里路远。
周处一直紧紧地跟着它,同样是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沉入水底。
就这样,三天三夜过去了,地方上的人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
人们都在为这“三个祸害”的灭亡而奔走相告,互相庆贺。
谁知周处在杀死了蛟龙后,又突然浮出水面,游到了岸边。
当他上到岸上来时,看到人们正奔走相告,都在为他已不在人世而互相庆贺,这时他才晓得自己早已被人们认为是祸害了。
这是为什么呢?他扪心自问,经过一番仔细的反省之后终于有了改过自新的念头。
于是,他到吴郡去寻找陆机、陆云两兄弟。
因为陆家兄弟是当时远近闻名的受人尊敬的大文人、大才子,周处是想请陆家兄弟开导思想,指点迷津。
周处头脑中带着疑惑来到吴郡陆家的时候,陆机不在家,正好会见了陆云,于是他就把义兴县人为什么恨他的情况全部告诉了陆云,并说明自己想要改正错误重新做人,但又恨自己年纪已经不小了,恐怕不能干出什么成就,因此请陆家兄弟指点迷津。
陆云开导他说:“古人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在早晨懂得真理,那么即使是在晚上死去,也是可贵的;何况你现在还年轻,前程还是满有希望的。
”陆云接着说:“一个人怕只怕没有好的志向。
周处的原文及翻译周处年少时纵情肆欲,为祸乡里,为了改过自新去找名人陆机、陆云,后来浪子回头,改过自新,功业更胜乃父,留下“周处除三害”的传说。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周处的`原文及翻译,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周处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译文周处年轻的时候,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的一大祸害。
义兴的河中有一条蛟龙,山上有一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
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是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互相拼杀后只剩下一个。
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
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
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
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
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
”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
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人物评价陆云: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
《改过自新的历史典故》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很有意思的历史典故,叫改过自新。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人叫周处。
周处呀,年轻的时候特别调皮捣蛋,总是欺负别人,大家都不喜欢他。
有一天,周处发现大家看到他就躲得远远的,他觉得很奇怪。
于是他就去问一个老人:“为什么大家都躲着我呀?”老人叹了口气说:“咱们这地方有三害,南山的猛虎,长桥的蛟龙,还有你周处。
”周处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想:“原来我在大家眼里是个大坏蛋。
”于是,周处决定要改掉自己的坏毛病。
他先去南山打死了猛虎,又去长桥和蛟龙搏斗。
经过好几天的战斗,周处终于杀死了蛟龙。
可是他一直没回家,大家都以为他也被蛟龙吃了,都高兴得不得了。
周处看到大家这么高兴,才知道自己以前有多坏。
从那以后,周处就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变得善良、勇敢,还帮助别人。
大家也慢慢喜欢上了他。
小朋友们,周处是不是很厉害呀?《改过自新的历史典故》小朋友们,咱们接着来讲改过自新的故事。
周处知道自己是大家眼中的一害后,心里特别难受。
他想:“我一定要让大家改变对我的看法。
”于是,周处开始努力学习,不再欺负别人。
他每天早早起床,读书练武。
有一次,村里有个小孩迷路了,周处主动帮忙把小孩送回了家。
小孩的爸爸妈妈特别感激他。
还有一次,村里发大水,周处第一个冲出去帮忙堵水,累得满头大汗。
慢慢地,大家发现周处变了,不再是以前那个让人讨厌的周处了。
小朋友们,我们也要像周处一样,知道自己错了就改正,做个好孩子。
《改过自新的历史典故》小朋友们,老师再给你们讲讲改过自新。
周处以前总是调皮捣蛋,让大家很头疼。
有一天,他听到老人说他是一害,这就像一盆冷水浇在他头上,让他清醒了。
周处决定要做个好人。
他开始帮邻居干活,看到老奶奶提水,他马上跑过去帮忙。
村里的小伙伴们一起玩游戏,他也不再捣乱,而是遵守规则。
大家看到周处的变化,都夸他:“周处,你真棒!”周处听了心里美滋滋的,也更有动力继续变好。
小朋友们,我们做错事不要紧,只要能像周处一样改过自新,就还是好孩子。
周处改过自新周处改过自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个故事。
周处,字叔存,商朝的名将,因为做错了事情而被贬到了边远的地方。
从前,他曾经在政治上犯下了颇为严重的错误,导致国家受到了很大的困扰。
然而,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反思,周处最终改过自新,成为了一个令人敬重的人物。
据传,周处负责巡视山西边境,边境地区被当时的敌人侵犯得很厉害。
当时的人们认为周处是一个官宦子弟,不会有什么作为。
然而,周处知道自己的错误,深深地懊悔并决心要改过自新。
他在巡视期间,刻苦钻研军事战略,并且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加强边境防御、改善城市建设等。
通过这些努力,边境地区逐渐得到了安定,而周处也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赞誉。
周处改过自新的故事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启示。
首先,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
周处知道自己所犯下的错误,没有回避,而是选择正视和接受自己的过失。
这种勇于承认错误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其次,我们要有决心和毅力去改正错误。
改过自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付出努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只有真心诚意地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够获得别人的信任和接纳。
再次,周处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即使陷入低谷,我们也不能放弃自己。
总有一天,只要我们坚持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周处从一个被贬斥的将领,最终成为了一个被人敬重的人物,这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此外,周处的故事也提醒我们要善待他人。
当周处在边境地区时,面对他的是一个艰难的任务,但他并没有对边境的居民心存怨恨或厌烦。
相反,他以关怀和同情的态度对待他们,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他们的生活。
这种关爱他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总之,周处改过自新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人都有犯错的时候,但重要的是要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并且真心诚意地改正它们。
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坚持,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成为一个受人敬重和令人钦佩的人。
周处的故事也提醒我们要善待他人,关心他们的需求,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