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中一些事故模型的概念
- 格式:docx
- 大小:16.94 KB
- 文档页数:2
企业风险评价(安全评价)方法的分类风险评价方法有上百种,每种评价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应用条件,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依据评价对象和要达到的评价目标,确定适用的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根据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分类、根据评价的规律推理过程分类、根据评价对象分类、根据评价目标分类等。
1.根据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分类根据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风险评价方法可分为定性风险评价方法和定量风险评价方法。
定性风险评价方法主要是依据人的阅历和直观推断力量,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性分析,评价的结果是一些定性的指标。
例如,是否达到了某项平安指标、事故类别和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等。
定性风险评价方法具有简单理解、便于把握、评价过程简洁等优点,在国内外企业平安管理工作中被广泛使用。
定量风险评价方法是运用基于大量试验结果和广泛事故统计资料分析而获得的指标或规律,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量的计算,评价的结果是一些定量的指标。
例如,事故发生的概率、事故的损害(或破坏)范围、定量的危急性、事故致因因素的事故关联度或重要度等。
定量风险评价方法还可以细分为概率风险评价法、损害范围评价法和危急指数评价法。
概率风险评价法是依据事故的基本致因因素的发生概率,应用数理统计中的概率分析方法,求取事故基本致因因素的关联度或整个评价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的平安评价方法。
损害范围评价法是依据事故的数学模型,应用计算数学方法,求取事故对人员的损害范围或对物体的破坏范围的平安评价方法。
危急指数评价法是应用系统的事故危急指数模型,依据系统及其物质、设备设施或工艺的基本性质和状态,采纳推算的方法给出事故的可能损失、引起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设备、事故的危急性以及实行平安措施有效性的平安评价方法。
2.根据评价的规律推理过程分类根据评价的规律推理过程,风险评价方法可分为归纳推理评价法和演绎推理评价法。
第二节事故致因理论事故致因理论是从大量典型事故的本质原因的分折中所提炼出的事故机理和事故模型。
这些机理和模型反映了事故发生的规律性,能够为事故原因的定性、定量分析,为事故的预测预防,为改进安全管理工作,从理论上提供科学的、完整的依据。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发展,事故发生的本质规律在不断变化,人们对事故原因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因此先后出现了十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事故致因理论和事故模型。
一、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在20 世纪50 年代以前,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飞速发展,美国福特公司的大规模流水线生产方式得到广泛应用。
这种生产方式利用机械的自动化迫使工人适应机器,包括操作要求和工作节奏,一切以机器为中心,人成为机器的附属和奴隶。
与这种情况相对应,人们往往将生产中的事故原因推到操作者的头上。
1919年,由格林伍德(M .Greenwood)和伍兹(H .Woods)提出了“事故倾向性格”论,后来又由纽伯尔德(Newboid)在1926年以及法默(Farmer)在1939 年分别对其进行了补充。
该理论认为,从事同样的工作和在同样的工作环境下,某些人比其他人更易发生事故,这些人是事故倾向者,他们的存在会使生产中的事故增多;如果通过人的性格特点区分出这部分人而不予雇佣,则可以减少工业生产的事故。
这种理论把事故致因归咎于人的天性,至今仍有某些人赞成这一理论,但是后来的许多研究结果并没有证实此理论的正确性。
1936 年由美国人海因里希(W .H.Heinrich) 所提出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海因里希认为,伤害事故的发生是一连串的事件,按一定因果关系依次发生的结果。
他用五块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说明这种因果关系,即第一块牌倒下后会引起后面的牌连锁反应而倒下,最后一块牌即为伤害。
因此,该理论也被称为“多米诺骨牌”理论。
多米诺骨牌理论建立了事故致因的事件链这一重要概念,并为后来者研究事故机理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海因里希曾经调查了75 000 件工伤事故,发现其中有98%是可以预防的。
事故指标体系包括五大绝对指标和四大相对指标,如下图所示。
1.事故绝对指标(事故元素)指事故次数、死亡人数、重轻伤人数,损失工日数—指被伤者失能的工作时间;经济损失(量)—直至工在劳动生产中发生事故所引起的一切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2.事故相对指标事故相对指标是表示事故伤亡、损失等情况的有关数值与基准总量的比例。
国际劳工组织ILO主持召开的第六次国际劳动统计会议上通过了统一的指标,即伤亡事故频率和伤亡事故严重率。
在理论上,事故相对指标具有如下相对模式:人∕人模式:伤亡人数相对人员(职工)数,如千人(万人)死亡(重伤、轻伤)率等。
人∕产值模式:伤亡人数相对生产产值(GDP),如亿元GDP(产值)死亡(重伤、轻伤)率等。
人∕产量模式:伤亡人数相对生产产量,如矿业百万吨(煤、矿石)、道路交通万车、航运万艘(船)死亡(重伤、轻伤)率等。
损失日∕人模式:事故损失工日相对人员、劳动投入量(工日),如百万工日(时)伤害频率、人均损失工日等。
经济损失∕人模式:事故经济损失相对人员(职工)数,如万人损失率、人损失等。
经济损失∕产值模式:事故经济损失相对生产产值(GDP),如亿元GDP(产值)损失率等。
经济损失∕产量模式:事故经济损失相对生产产量,如矿业百万吨(煤、矿石)、道路交通万车(万时)损失率等。
安全生产指数理论一、安全生产指数概念及意义“指数”是一种无量纲的相对比较指标,由于具有直观易懂、科学准确、内涵丰富等特点,能够揭示和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将“指数分析法”应用于经济社会管理活动,已成为当今信息化时代的一个趋势。
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科研课题“小康社会安全生产指数研究”的资助下,我们提出并完善了一套安全生产指数的理论和方法。
“安全生产指数”是应用量纲归一化理论,依据于信息量理论和统计学的方法和原则,对安全生产的指标体系的创造性发展。
安全生产指数能够反映地区综合性或行业的事故特征,通过安全生产指数可以对安全生产活动的状况和水平利用“安全生产(事故)指数”进行表达,能够为综合评价企业、行业、国家或地区的安全生产状况和事故水平,这是对安全生产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价模型1. 引言企业的安全生产非常重要,因为安全事故可能对企业的员工、资产和声誉造成严重损害。
为了减少和管理安全风险,企业需要进行风险评价并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种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价模型,以帮助企业确定和量化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
2.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价模型的基本原理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价模型是一种系统化的方法,用于评估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
该模型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通过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设备、环境和人员等方面的分析,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可能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风险、化学风险、生物风险、人为因素等。
2.2. 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对每个潜在的风险因素,评估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对企业的影响程度。
可能性可以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影响程度可以分为轻微、一般、严重三个等级。
2.3. 确定风险优先级结合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确定每个风险的优先级。
通常情况下,风险优先级越高,需要采取的控制措施越紧急和重要。
2.4. 制定风险控制策略针对每个潜在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
控制策略可能包括但不限于风险预防、风险减轻、风险转移和风险应对等。
2.5. 实施和监控控制措施根据制定的风险控制策略,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并进行监控和评估。
如果控制措施无效或不够充分,需要进行改进和调整。
3.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价模型的应用案例以下是一个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价模型的应用案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模型的应用过程。
3.1. 案例背景某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面临爆炸风险。
为了减少和控制该风险,企业决定使用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价模型。
3.2. 应用步骤•步骤一: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
在这个案例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包括化学品泄漏、设备故障、操作错误等。
•步骤二: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根据企业的历史数据和专家意见,评估每个潜在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名词解释:1.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哲学是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又以哲学为指导。
2.安全科学的学科如何分类:将安全科学技术列为一级学科,该学科体系由5个二级学科和27个三级学科组成3.安全价值的主要内容:降低安全寿命周期投资、安全功能分析、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
4.多米诺骨牌中的MPHDA:M—人体本身,P—按人的意志进行的动作、指人为过失,H—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危险性,D—发生事故,A—受到伤害。
5.安全三要素:安全物质、安全人体、安全社会6.安全目标管理:安全目标管理就是在一定的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总目标,从上到下确定安全工作目标,并为达到这一目标制定一系列对策措施,开展一系列的组织、协调、指导、激励和控制活动。
7.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生产、生活、生存活动中,为保护身心安全与健康所创造的有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8.安全法制:根据我国多年来在劳动保护和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实践和教训,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安全法制包括安全法规的立法、安全监察机构的定位与建设。
9.安全法规:安全法规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依据和准绳,依法规范组织和个人在生产活动中的行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强化安全管理。
10.安全效益评价:通过对事故伤亡,事故损失,安全投资及消耗等数量状况的统计及经济利益的评价11.安全投资:投资安全活动的一切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
填空题:1.安全的定义:指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因素危害的存在状态及保障条件2.安全指标的的概念: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生产系统,在完成其功能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事故损失的可接受水平3.重大危险源的概念:长期的或临时的从事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规定的一种或一类特定危险物质的单元4.本质安全化:该系统的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水平已达到本部门当代的基本要求,系统可以较为安全可靠的运行。
安全评价中一些事故模型的概念
蒸气云爆炸(UVCE)模型:蒸气云爆炸是指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云状混合物在开阔地上空遇到点火源引发的爆炸。
UVCE模型用于定量化模拟评价与分析可燃气体或液化介质的生产或储存场所所可能发生的UVCE事故后果的严重度和危险等级、影响范围。
池火灾(PoolFire)模型:池火灾指可燃液体作为燃料的火灾,比如罐区池火灾主要是由于超载或雷击等原因导致LPG泄漏而形成液池,遇到火源而引起池火灾。
PoolFire模型用于模拟评价与分析池火灾的事故后果的严重度和危险等级、灾害影响范围。
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BLEVE)模型: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指液化介质储罐在外部火焰的烘烤等条件下突然破裂,压力平衡破坏,介质急剧气化,并随即被火焰点燃而产生的爆炸。
BLEVE模型用于模拟评价与分析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事故的后果严重度、危险等级和灾害影响范围。
凝聚相爆炸(CPE)模型:凝聚相爆炸指炸药等类型的含能材料发生的爆炸。
CPE模型用于模拟评价与分析凝聚相爆炸事故的后果严重度、危险等级和灾害影响和破坏范围。
固体火灾(SolidFire)模型:固体火灾指可燃固体为燃料的火灾。
SolidFire 模型用于模拟评价固体火灾事故后果的严重度、危险等级和灾害影响范围。
泄漏扩散(Leaks)模型:用于模拟评价与分析有毒、有害物质在一定的泄
漏模式和扩散环境下的泄漏扩散危害范围。
安全和危险:危险是指系统处于容易受到损害或伤害的状态,长指危险或危险因素。
安全是指系统处于免遭不可接受危险伤害的状态。
安全的实质是防止事故,消除导致死亡、伤害、急性职业危害及各种财产损失事件发生的条件,事故: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风险:指危险、危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危险、危害事故严重程度的综合度量。
风险率(R)=概率(P)*损失严重程度(S) 风险率=事故损失/时间系统: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的,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而具有独立功能的要素所构成有机整体。
系统安全:指在系统寿命周期内,应用系统安全工程和管理方法,识别系统中的危险源,定性或定量表征其危险性,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最小化,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
安全评价:以实现工程和系统的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工程和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及有害因素等进行识别与分析,判断工程和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安全对策及建议,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的过程。
安全系统工程:以预测和防止事故发生为中心,以识别、分析、评价和控制安全风险为重点,开发出来的安全理论和方法体系。
安全评价的内容:危险危害因素及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危害后果分析、定性及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
安全评价分类: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安全专项评价安全预评价:在项目建设前,应用安全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对该项目的危险性、危害性进行预测性评价。
安全验收评价:指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前、试生产运行正常之后,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安全评价,查找该建设投产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安全现状评价:是指针对系统及工程的安全现状进行的的安全评价,通过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评价模型简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评价模型是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进行风险评估、管理和控制的一种方法。
该模型通常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四个阶段。
通过使用这个模型可以识别潜在的风险、评估风险对企业的影响以及制定适当的控制和管理措施。
四个阶段风险识别第一步是风险识别,这个阶段的目的是识别所有可能存在的风险,例如工作场所的安全隐患、设备故障等。
在这个阶段,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识别潜在的风险:•检查所有的设备,确保它们都正常运行且符合安全标准。
•检查劳动安全设备,例如警示标志、护栏等设施是否完好,是否醒目。
•检查各个工序,了解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情况。
•进行现场检查,了解场地安全风险。
风险分析在识别风险之后,就需要对风险进行分析。
通过进行风险分析可以了解风险的性质,例如潜在的损失、概率和影响的大小等。
在风险分析中,需要考虑风险的类型和特性,例如事故可能性、可能造成的伤亡和设备损坏程度等。
风险评价在对风险进行分析之后,需要对风险进行评价。
这一步的目的是确定哪些风险是优先需要进行管理和控制的。
在风险评价过程中,需要评估潜在损失的大小、风险的概率以及企业承担风险所需的成本。
风险控制在确定需要控制和管理的风险之后,就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设立警示标识、改善工作程序、强化劳动安全培训等。
同时,风险控制还应该包括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和紧急处理措施,以保证在出现意外事件时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理。
缺点虽然安全生产风险管理评价模型在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上具有不可忽视的优势,但是也存在一些缺点。
一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风险识别、分析和评估,这对于一些时间比较紧迫的企业可能会产生困扰。
二是模型的评估结果取决于模型中使用的参数,如果对参数的输入不准确或不合理,就会导致评估的结果出现误差。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评价模型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风险识别、分析、评估和控制。
安全评价的方法分类安全评价是对某个系统、工程或项目的安全性进行综合分析评估的过程。
通过安全评价可以了解系统存在的风险和潜在威胁,并提出改进措施,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能达到预期目标。
根据评价方法的不同,安全评价可以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一、定性评价定性评价是一种通过描述和定性分析来评估系统安全性的方法。
主要通过专家经验、专家判断和经验法则来确定系统的安全性能。
定性评价方法包括:1. 故障树分析(FTA): 故障树分析是一种通过构建故障树来分析系统的安全性能的方法。
故障树是一种逻辑图形,通过将各种事故和故障事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表示,可以分析系统的失效和事故原因。
2. 事件树分析(ETA): 事件树分析是一种通过构建事件树来分析系统的安全性能的方法。
事件树是一种逻辑图形,通过将系统故障和人为行为等事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表示,可以分析系统的失效和事故原因。
3. 危险源与疏散模拟: 危险源与疏散模拟是一种通过使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来模拟事故发生时的过程,从而评估系统的安全性能。
通过模拟故障发生后的逃生、疏散和救援过程,可以了解系统存在的风险和潜在威胁。
4. 专家评估法: 专家评估法是一种通过专家经验和判断来评估系统的安全性能的方法。
通过请专家对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估和判断,可以了解系统的安全性能,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定量评价定量评价是一种通过数学建模和统计分析来评估系统安全性能的方法。
定量评价方法包括:1. 可靠性分析: 可靠性分析是一种通过确定系统失效的概率和频率来评估系统的安全性能的方法。
通过对系统的故障模型和故障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计算系统的失效率和可靠性指标,从而评估系统的安全性能。
2. 风险矩阵: 风险矩阵是一种通过对系统的各种风险和潜在威胁进行评估和分类来评估系统的安全性能的方法。
通过将风险和潜在威胁按照其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分类,可以评估系统的安全性能。
3. 安全指标模型: 安全指标模型是一种通过建立系统的安全性能指标来评估系统的安全性能的方法。
工业事故风险评价模型丁厚成(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武汉430081)摘要对风险的概念和度量进行了探讨,在总结和回顾风险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工业事故的风险评价模型。
关键词事故风险评价模型Risk Assessment Model for Industrial AccidentDing Houcheng(Wuhan Safe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Wuhan 430081)Abstract The concept and measurement of risk are discussed in the paper ,and a risk assessment model for industrial accident is put forwardon the basis of the review and summary of the methods of risk assessment.Keywordsaccidentriskassessment model风险是指危险概率及后果的综合量度期望值,一般是指遭受损失、损伤、毁坏的可能性。
它存在于人的一切活动之中,不同的活动会带来不同性质的风险,如工程风险、事故风险、投资风险、保险风险等等。
考虑工业事故所涉及到的风险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如果能定量地估计风险,就能改进安全管理决策,减少事故风险。
对工业设施风险做定量评价的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它得到了数学模型及经验验证的支持。
通过风险评价可以寻求工业系统最低事故率、最少的损失和最佳的安全投资效益。
风险评价技术已在航空、石油化工、矿山、机械、建筑等行业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管理者认识到风险评价势在必行。
1风险评价1.1风险的概念风险是不确定性结果的一种度量,所谓不确定性就是一个问题的结果存在两个或更多选择。
“风险”也可以定义为在一定的人员损伤或财产损失水平条件下某一事故发生的概率值。
安全评价中一些事故模型的概念
蒸气云爆炸(UVCE)模型:蒸气云爆炸是指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云状混合物在开阔地上空遇到点火源引发的爆炸。
UVCE模型用于定量化模拟评价与分析可燃气体或液化介质的生产或储存场所所可能发生的UVCE事故后果的严重度和危险等级、影响范围。
池火灾(PoolFire)模型:池火灾指可燃液体作为燃料的火灾,比如罐区池火灾主要是由于超载或雷击等原因导致LPG泄漏而形成液池,遇到火源而引起池火灾。
PoolFire模型用于模拟评价与分析池火灾的事故后果的严重度和危险等级、灾害影响范围。
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BLEVE)模型: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指液化介质储罐在外部火焰的烘烤等条件下突然破裂,压力平衡破坏,介质急剧气化,并随即被火焰点燃而产生的爆炸。
BLEVE模型用于模拟评价与分析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事故的后果严重度、危险等级和灾害影响范围。
凝聚相爆炸(CPE)模型:凝聚相爆炸指炸药等类型的含能材料发生的爆炸。
CPE模型用于模拟评价与分析凝聚相爆炸事故的后果严重度、危险等级和灾害影响和破坏范围。
固体火灾(SolidFire)模型:固体火灾指可燃固体为燃料的火灾。
SolidFire 模型用于模拟评价固体火灾事故后果的严重度、危险等级和灾害影响范围。
泄漏扩散(Leaks)模型:用于模拟评价与分析有毒、有害物质在一定的泄
漏模式和扩散环境下的泄漏扩散危害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