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人口发展及现状
- 格式:doc
- 大小:64.00 KB
- 文档页数:13
近年来俄罗斯的人口政策:背景、效果及其经验肖来付(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教育与民生学院,福建厦门361008)[摘要]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面临人口衰退的危机。
为解决人口发展问题,消除人口危机对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俄罗斯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统筹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完善社会政策,综合治理人口发展问题;强调政府责任,重视配套制度的衔接,并通过推行国家优先发展计划,设立母亲基金,增加医疗投入,强调个人社会责任以及吸引移民等一系列措施,使人口减少趋势有所缓和,其人口政策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俄罗斯;人口危机;人口政策;启示[中图分类号]C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43(2019)01-0130-04[作者简介]肖来付(1981-),福建三明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
长达二十多年的人口减少及下滑趋势,使俄罗斯社会倍感压力。
面临人口危机及困境,俄罗斯国家领导人对此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努力消除人口危机对经济、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俄罗斯人口政策的背景———俄罗斯的人口危机与困境1990年代,刚继承苏联丰厚遗产的俄罗斯信心满满的实施“休克疗法”,意图重振大国雄风,结果却使俄罗斯GDP 下滑了近一半,居民生活水平一落千丈,民众健康状况恶化,国民平均寿命下降。
1990年代,俄罗斯的人口死亡率上升,人口出生率下降,死亡人口首次超过出生人口,人口开始进入下降通道,出现了长达二十几年的人口衰退。
1992至2009年,俄罗斯的人口死亡率一直高于人口出生率,人口呈现负增长,人口损失高达1300万[1]。
俄罗斯人口发展一度面临严峻形势。
根据2000年以来的首次人口普查数据,2002至2010年期间,俄罗斯总人口又减少了230万,人口年均降幅提高到了0.2%,其中,农村地区的人口年均降幅甚至高达0.39%[2]。
如果任由这种情形发展,俄罗斯的人口将会由2010年的1.43亿减少到2020年的1.4亿;而到2050年时,人口将降至1.13亿。
《苏联东欧问题》1983年第4期社会苏联人口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纪洪江一、苏联人口的现状苏联是世界上人口比较多的国家之一,在数量上仅次于中国和印度,居世界第三位。
截至1982年1月,全苏人口为2亿6880万人1。
根据1980年?月1日统计,全苏人口的分布如下:人口总数为2亿6550万人,其中,男性为1亿2390万人,占总人口数的46.7%,女性为1亿4160万人,占人口总数的53.3%。
而城市人口为l亿6730万人,占人口总数的63%,农村人口为9820万人,占人口总数的37%2。
关于全苏及各加盟共和国人口分布情况见《1979年苏联国民经济统计年鉴》。
根据1979年1月17日,全苏人口普查时统计,全苏共有家庭6630万户,其中,由两口人组成的家庭为1966万4千户,占全苏家庭总数的29.7%,由3口人组成的家庭为1912万8千户,占28.9%,由4口人组成的家庭为1523万9千户,占23%,由五口人和五口人以上组成的家庭为1227万6千户,占18.4%。
全苏平均每户家庭由3.5人组成,其中,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户有3.3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户有3.8人。
这次人口普查表明,全苏城乡人口的99.8%是识字人口,其中,城市识字人口达99.9%,农村识字人口达99.7%。
全苏年龄在10岁以上的人口中,每一千人里具有高等或中等文化程度的达:638人,其中,具有高等文化程度的为83人,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为555人。
1979年,全苏人口平均自然增长率为8.5‰,比1970年的9.2‰降低0.7‰。
苏联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趋势仍在继续。
纵观苏联人口现状,可以看出它有以下几个特点:1、人口平均密度低苏联人口平均密度每平方公为11。
9人,还不到世界人口平均密度的一半,而且分布很不平均。
苏联欧洲地区人口稠密,占全苏人口总数的75%以上,平均每平方公里为33.3人,最稠密地区,如莫斯科州高达每平方公里250余人。
而苏联亚洲地区地域辽阔,人口稀少,全区人口仅占全苏总人口的24%多一点,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3.5人,最疏地区,如西伯利亚北部和帕米尔山区每平方公里仅优0.1-0.2人。
俄罗斯市场分析一、市场概况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庞大的人口和消费市场。
作为一个新兴市场,俄罗斯在过去几年里经历了经济增长和市场开放的变革。
以下是对俄罗斯市场的详细分析。
1. 人口和消费趋势俄罗斯拥有约1.4亿人口,其中中产阶级和富裕阶层的人口逐渐增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俄罗斯人的消费习惯也在发生变化。
他们对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尤其是在食品、饮料、时尚、家居装饰、健康和美容等领域。
2. 经济状况俄罗斯是一个资源型经济体,主要依赖石油、天然气、金属和农产品出口。
然而,由于国际油价波动和制裁等因素,俄罗斯经济在过去几年里面临了一些挑战。
尽管如此,俄罗斯政府一直在推动经济多元化和改革,以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
3. 市场竞争俄罗斯市场具有激烈的竞争环境。
国内企业和国际品牌都在争夺市场份额。
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以及他们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对于进入俄罗斯市场的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二、市场机会和挑战在俄罗斯市场中,存在着一些机会和挑战,以下是对其中几个方面的分析。
1. 消费升级随着俄罗斯人收入的增加,他们对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
这为高端产品和奢侈品品牌带来了机会。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因此在定价策略上需要谨慎。
2. 电子商务俄罗斯的电子商务市场正在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选择在线购物,这为在线零售商和电商平台提供了巨大的机会。
然而,俄罗斯的物流和支付系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3. 区域差异俄罗斯是一个广袤的国家,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和消费习惯存在差异。
因此,了解并适应不同地区的市场特点对于成功进入俄罗斯市场至关重要。
三、市场进入策略要成功进入俄罗斯市场,需要制定一套有效的市场进入策略。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策略。
1. 了解法规和文化在进入俄罗斯市场之前,需要了解当地的法规和文化。
了解俄罗斯的商业环境和法律法规,以及当地消费者的文化习惯和偏好,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定位和推广产品。
俄罗斯人口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一、俄人口10年少了1000万在上周举行的俄罗斯政府工作会议上,公布了一项最新数据,最近10年俄人口减少了1000万。
人口危机被俄媒体称为“俄罗斯的灾难”。
到2050年只有1亿人俄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但人口数量却仅排在世界第8位,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足9人。
据俄联邦统计局统计,截至2005年6月1日,俄人口为1.431亿。
自1992年起俄人口每年减少近百万,2004年俄人口减少了76万,今年1—5月又减少了35.9万。
俄国家杜马保护健康委员会副主席格拉西缅科院士形容说:“俄每天要减少两个村子的人口,每年要减少将近一个州的人口。
”据俄联邦安全会议预测,到2050年,俄将只有1亿人口,比目前锐减30%,在世界上的排名将跌至第18位。
俄《真理报》的报道说得更严重:“俄罗斯民族正在慢慢消失,到2075年,在这片占世界陆地面积1/6的辽阔国土上,将只有5000万到6000万人居住。
”俄人口学家警告说,如果照目前的递减速度发展下去,俄罗斯民族将成为世界上的“少数民族”,到24世纪时,俄罗斯民族甚至有从地球上消失的可能。
死亡率是出生率的1.7倍俄人口学家指出,当前俄人口特点一是低出生率,二是高死亡率,俄罗斯平均每分钟出生3个婴儿,而同时有4人死亡。
今年1月到5月,俄死亡率是出生率的1.7倍。
出生率低于死亡率导致俄人口锐减,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非战争性人口危机。
此外,艾滋病蔓延、传染病肆虐、毒品泛滥也是人口锐减的潜在“杀手”,免费医疗制度的废除更是雪上加霜。
此外,俄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女性比男性多1000万。
经济严重受损人口危机对俄社会经济产生诸多负面影响,人口锐减的直接后果便是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
独联体移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扎伊奥奇科斯卡娅认为,劳动力短缺将是俄未来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她指出,即使俄每年吸引50万外来移民,到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仍将每年减少100万,2015年至202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150万。
俄罗斯贫富差距的现状1、俄罗斯的贫富差距。
俄罗斯贫富差距也很大但是总体比中国好贫富差距为16倍最穷和最富裕掌握财富的比值中国是23倍。
2、俄罗斯腐败问题。
俄罗斯是欧洲最腐败的国家政府清廉指数百名开外中国是80名以内。
3、俄罗斯GDP增长速度是4%-5%中国是8%-9%。
4、俄罗斯的经济结构。
近年来依靠石油天然气矿石等自然资源为主军工产业也占有一席之地农业轻工业是俄罗斯的弱项中国的百花齐放。
5、俄罗斯社会保障体系还有公民生活质量。
俄罗斯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比中国小的多他们人少地多劳动力极度匮乏中国是人多地少劳动力严重过剩俄罗斯人的生存压力比我们要小中国绝对贫困人口不少于2000万。
俄罗斯绝对贫困人口少于200万住房教育医疗俄罗斯压力比中国小的多因为俄罗斯人少他们人口主要集中在莫斯科周边的几个省再向东就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冻土地带中国除了西北几省其余地方都住满了人口。
6、俄罗斯现代化程度。
俄罗斯现代化程度没有中国高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如中国发展的快。
7、俄罗斯公民言论自由开放程度比中国高。
俄罗斯有四千个电视台,四万多份报纸和杂志,其中半数以上与外国媒体合办。
与许多国家不同的是,俄罗斯不对国际互联网进行监控。
8、官方的对未来的评估,俄罗斯可以在未来十年内人均收入水平可以接近欧洲次发达国家水平。
中国还有20-30年的建设才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收入水平。
9、最后结论无论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政治体制没有世界标准都是适用于本国自己的为最好每个国家都有自身的问题没有可比性可以研究比照借鉴但是看齐就没必要了也不冷静和现实。
俄罗斯问题你可以查一下有关资料比较全面比如看一些俄罗斯问题专家的著作。
10、任何从单一方面比较都是不客观冷静的。
有人去莫斯科回来就讲俄罗斯比中国如何如何好。
可是他肯定没去西伯利亚平原和古斯通高原他也忘记了莫斯科是俄罗斯最发达的城市。
事物要辩证的来看。
俄罗斯经济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关雪凌【内容提要】历经10余年的动荡,进入21世纪后,俄罗斯政治局势稳定,经济终于进入一个稳定的发展时期。
美国高盛公司预测,“俄罗斯重新崛起”是必然的,俄罗斯将于2028年超过德国,成为欧洲第一大经济体。
俄罗斯人更是雄心勃勃,试图以“赶超”的方式实现这一目标。
但是,俄罗斯经济增长中的深层次问题不容忽视:经济增长质量不高,产业结构升级艰难;缺乏发展人力资本的条件,经济竞争力面临严峻挑战;在经济全球化中被动尴尬,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难有建树等。
综合俄罗斯官方文件、专家学者的研究和最近俄经济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可以看出,俄罗斯经济呈现出立足能源和科技两大优势产业谋求经济的“赶超型”发展以及刺激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俄罗斯能源超级大国创新型经济【作者简介】关雪凌,1962年生,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100872)随着俄罗斯经济转轨进程的稳步推进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俄罗斯经济在经历了连续7年严重的危机之后呈现持续恢复性增长,融入世界经济的速度逐渐加快,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上升,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2007年,俄罗斯经济增长速度高达8.1%。
固然,经济的高速增长向世界显示了俄罗斯经济已经走出危机并正在重新成长为“崛起中的大国”;但是,冷静地观察与研究之后,笔者认为俄经济中还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
客观地把握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准确地预测俄罗斯经济的前景及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以及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经济增长的现状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经济大致经历了急剧下降和稳定复苏两个阶段,即1991~1998年连续7年的经济衰退和1999年以来连续8年的恢复性增长,并以年均6.4%的增长速度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2000年以来,俄罗斯经济的出色表现不仅对其国内政治经济局势和对外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引起了一些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的高度关注。
俄罗斯人口锐减作者:来源:《初中全科导学》2011年第06期素材回放路透社公布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过去十年里,俄罗斯人口减少了将近340万,过去十年正好是普京担任俄罗斯总统和总理的十年。
这突显俄罗斯所面临的人口危机,可能使得该国在与他国的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
俄政府试图提升人口增幅,担心出生率低加上人口老龄化会让经济不堪重负。
俄罗斯“人口黑洞”意味着,在2017年之前,俄罗斯劳动人口每年预计减少100万人。
从1991年至今,俄罗斯一直是死亡率超过出生率,由于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与人口死亡率居高不下同时并存,导致十几年来俄罗斯的人口总量不断减少。
俄罗斯人口统计机构曾预测,到2031年,俄罗斯人口将降到1.27亿以下。
届时人口数量将少于19世纪末沙皇俄国时期俄罗斯本土的人口。
人口学家警告,俄罗斯已出现严重的第四次人口危机。
专家们预测,人口的负增长必然导致俄罗斯人口老龄化现象更加严重。
不久的将来,劳动力数量的进一步减少,必将使与资源开发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
俄罗斯人口减少有两个原因,一是出生率低,而死亡率高。
美国企业研究所政治经济学家尼古拉斯·埃伯施塔特2007年曾在《外交政策》上撰文,称俄罗斯有必要采取措施预防心脏病和哮喘造成的死亡,这些疾病都直接与酒精中毒有关。
尼古拉斯将酒精中毒列为俄罗斯儿童早夭和男性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300万男性为此早死。
导致俄罗斯人口下降的另一个原因是“人才流失”。
每年大约有10万人离开俄罗斯,其中大部分都是受过教育的年轻人。
命题要点数学:人口普查、人口抽样等,都可以与中学数学中的统计与概率问题相结合。
思想品德:俄罗斯的人口问题还可引申到我国的人口现状,人口问题对我国的影响。
以及为了解决人口问题,我们要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的目的和意义,还有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沉重的社会压力应该如何解决,以及人口普查的目的和意义等。
俄罗斯国家概况介绍俄罗斯,全称为俄罗斯联邦,是一个位于东欧和北亚的国家,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下面将对俄罗斯的人口、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俄罗斯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人口众多。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俄罗斯的人口超过1.44亿人,是世界上人口第九多的国家。
俄罗斯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俄罗斯族人口占绝大多数,其他主要民族包括塔塔尔人、巴什基尔人、车臣人等。
官方语言为俄语,不过俄罗斯法律也保护其他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
俄罗斯地理位置独特,国土广袤。
俄罗斯与欧洲大陆相连,东部濒临太平洋,北部以北冰洋为界,西南方向则与白俄罗斯、乌克兰和波兰接壤。
俄罗斯国土面积达到1700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由于地域广袤,俄罗斯拥有多种地理景观,包括山脉、森林、湖泊和草原等。
乌拉尔山脉和高加索山脉是俄罗斯的两个主要山脉,伏尔加河则是最重要的河流之一俄罗斯是一个重要的全球经济大国。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矿产和森林资源等。
这些资源使得俄罗斯成为世界能源大国和矿产贸易大国。
俄罗斯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之一,其石油公司和天然气公司在全球能源市场中具有重要影响力。
除了能源领域,俄罗斯还有冶金、机械制造、化工、航天和农业等多个产业。
俄罗斯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总统制。
根据俄罗斯宪法,俄罗斯联邦总统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负责人。
在俄罗斯政权体系中,总统拥有广泛的权力,包括行政权、军事权和司法权等。
俄罗斯联邦议会是国家的立法机关,由上下两院组成,分别是国家杜马和联邦委员会。
俄罗斯政府是国家的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并负责处理内外事务。
俄罗斯的文化深受欧洲和亚洲的影响,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传统。
俄罗斯是一个多信仰的国家,主要宗教包括东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犹太教等。
俄罗斯文学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许多俄罗斯作家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被广泛阅读。
音乐、舞蹈和戏剧也是俄罗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的俄罗斯芭蕾舞团和莫斯科音乐学院都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俄罗斯人口发展状况及其区域分布
俄罗斯人口共有1.4亿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但结合其广阔的领土来看,俄联邦又是地广人稀的国家,平均人口密度不到9人/平方公里,仅相当于世界人口平均密度(36人/平方公里)的1/4,可见俄罗斯联邦的人口容量的潜力是巨大的。
俄罗斯联邦在人口方面具有三个明显特征:第一,人口的地区分布严重不平衡,不同的地区人口密度差别很大,俄罗斯地理位置分布差异本来就很大,其欧洲部分人口稠密,居住在这里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一半以上;而亚洲部分人口稀少,平均每平方公里3.5人,其中西伯利亚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1人,其人口最稀少的地区是北冰洋沿岸的寒冷地带,平均每平方公里仅有0.1~0.3人。
第二,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大,约为74%,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小,约为26%。
人口的地区分布不均,城市农村人口分布不平衡,也是投资者在分析市场、筹划投资布局时必须注意的因素。
第三,人口出现负增长现象:由于俄罗斯经济的严重衰退、社会和政局的动荡不安,居民对前途的信心不足,也无力抚养或生育孩子,因而出生率低;另一方面,由于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环境的恶化,死亡率上升。
目前人口的死亡率是出生率的1.5倍。
专家们预测,人口的负增长必然
导致俄罗斯人口老龄化现象更加严重。
不久的将来,劳动力数量的进一步减少,必将与资源开发的需要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
第四,俄罗斯联邦人口素质高,尤其是文化素质较高。
这为其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劳动力条件。
俄罗斯境内主要分布着俄罗斯族、乌克兰族、鞑靼族等130多个民族,其中俄罗斯族人口有11900万,约占其总人口的82%。
059CITYGEOGRAPHY俄罗斯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王元慧(北京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部,北京 100875)摘要:俄罗斯国土面积辽阔,拥有极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淡水、森林等资源,但大面积国土位于寒温带和寒带,祖辈经历着严寒的考验。
然而由于人口分布不均、老龄化、性别比失衡等人口问题日渐突出,俄罗斯人口数目长期处于下降态势。
人口问题,正成为深刻影响着俄罗斯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其中,对于经济发展和转型的影响尤为突出。
本文可持续发展的多重定义入手,通过分析俄罗斯人口问题,研究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影响,并尝试提出实际发展建议。
关键词:俄罗斯;人口问题;可持续发展一.引言俄罗斯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为广阔的国家,雄踞欧洲东部,亚洲北部。
全国三分之二的人口和重要工业城市集中在面积仅占四分之一的欧洲部分,而另外3/4的亚洲部分,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还不足1人。
大面积空旷肥沃的土地荒芜,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并且为国家安全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俄罗斯是当今世界上人口下降速度最快的国家。
1960年开始,它的人口数量就一直呈下降态势,究其原因,是因为存在着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高,人口老龄化严重,性别比失衡等一系列人口问题。
这些问题正严重制约和阻碍着俄罗斯民族的前进,影响着俄罗斯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俄罗斯民族,正面临着“无人为继”的生存危机。
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要求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界定是可持续发展一般理论的重要内容, 具有方向性、指导性的作用。
其定义包含自然、社会、经济、科技多个方面:可持续发展,既要求保持一种最佳的生态系统及其完整性,也要尽可能满足人类愿望的实现,需要兼顾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两方面。
虽然各国的情况,速度和发展目标各有不同,但发展的本质应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
在技术手段上,要尽可能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的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
俄罗斯人口与移民状况彭文进【摘要】20世纪末21世纪初,俄罗斯爆发了第四次人口危机,这次人口危机发生在和平年代,人口出生率小于人口死亡率,俄罗斯每年减少近100万人口.由于"缺人",许多村庄荒芜,大量工作无人干,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开发也是纸上谈兵.俄罗斯政府若再不考虑从国外移民,国家将面临"无人为继"的尴尬局面.从"外来移民计划"、"优秀人才向外移民严重"、"外国劳工人数下降"和"中国威胁论"四个方面论述了俄罗斯人口与移民状况,说明必须增加外来高素质移民来抵消人口危机给俄罗斯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期刊名称】《经济研究导刊》【年(卷),期】2010(000)033【总页数】3页(P250-251,286)【关键词】俄罗斯;人口危机;外来移民【作者】彭文进【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乌鲁木齐,83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2对于俄罗斯目前所面临的人口危机来说,要想在短期内有效遏止因老龄化、人口出生率降低以及死亡率上升等因素造成的人口总量日益减少的危机,改善劳动力市场严重缺失的困难,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吸收外来移民和引进外国劳动力。
移民数量的增长是人口数量发生变化的因素之一。
与人口自身繁衍及出生率和死亡率的高低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是来自外部的而不是内部的资源。
1992—2007年十五年的时间里,俄罗斯总共接收了大约760万的外来移民,这些外来移民绝大多数来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人数多达750万,占移民总数的99%。
这些移民的数量补充了36%的人口自然损失(341.82万人),正的移民增长在某种程度上减缓了人口下降的速度,对人口数量起到了十分明显的补充作用。
另外,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的进入使俄罗斯基本上保持了劳动力人口的动态平衡。
俄罗斯政府显然意识到了移民对俄罗斯社会的重要性。
俄罗斯人口危机及应对措施余鑫一俄罗斯人口现状俄罗斯国土面积1 707.54万平方公里,人口却只有1.424亿(截至2006年2月)。
很显然,俄罗斯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9人。
况且,人口分布极不均匀:欧洲部分相对稠密;亚洲部分平均每平方公里仅有3人,其中西伯利亚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不到1人。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为“人稀”的国家之—。
俄罗斯的人口自1960年起,40多年来一直呈下降趋势。
据俄官方统计,1991年苏联解体时,俄罗斯人口为1.48亿,而截至2006年2月为1.424亿,即减少了500多万人。
俄罗斯国家杜马在2006年3月公布的’项人U问题决议案中指出,俄人口正以惊人的速度递减:每分钟出生近3人,而每分钟死亡的人数却为5人,,也就是说,俄罗斯人口每年将近减少百万人。
按照《俄罗斯联邦区域社会经济状况基本指标》的数据,1999年俄人口总数减少了75万人,2000年俄死亡人口比㈩生人口多95.8万人。
这意味着,俄罗斯人口每小时约减少109人,相当于一‘艘“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全体官兵人数(类似在俄罗斯人口领域每小时发生一次“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事故)。
联合国专家认为,按现在俄罗斯人口出生和死亡的速度,再过50年,俄人口数量将减少到1.15亿;到21世纪末,俄罗斯将仅存5 000万人。
人口学家警告,俄罗斯已出现严重的第四次人口危机。
前三次均同战争、饥饿等因素密切相关,而这次却发生在和平时期。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二造成俄罗斯人口下降的原因造成俄人口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原因是低出生率和高死亡率。
(一)超低的出生率俄罗斯人口专家指出,为了维持人口简单再生产,俄人口出生率指标应该是每一个妇女生孩子2.14~2.15个,而现在这一指标仅为1.17个。
由于家庭不稳定、生活水平低下以及观念变化等原因,俄罗斯妇女不愿生孩子。
20世纪70—80年代,俄罗斯人口出生率基本保持在14%o-17%0之间,同期死亡率大致在8%0-12%0之间,人口总数缓慢增长。
俄罗斯的人口政策俄罗斯的人口现状对于俄罗斯来说,日益严重的人口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普通的社会问题,而是一个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
从1993年至今,俄罗斯人口总量已经连续13年持续下降,其境内常住人口从1992年的14832.6万人下降到2005年初的14347.4万人,减少了485.2万人,下降了3.27%。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1992年至2004年,俄政府共吸纳了694.63万人的外来移民,此外还接收了160多万名被迫移民和难民,如果不将这些外来人口计算在内的话,那么俄罗斯人口的实际减少数字是1300多万人,年均减少超过100万人。
目前,俄罗斯人口的自然增长轨迹依然处于下降通道之中。
俄罗斯人口的持续减少已经不是个别地区的局部现象,而是全国性、大面积的普遍现象。
2002年9月,全俄人口普查时,有74%的联邦主体出现人口负增长;2005年1月,人口下降的联邦主体升至81%,在89个联邦主体中只有12个人口得到增长,5个持平。
由于人口的大量减少,广大城乡出现了十分凄惨的社会景状。
在城市,鉴于人口数量已达不到城市的基本要求,许多城镇建制被撤销或合并;在乡村,因人口自然损失或居民外迁形成了大量的无人村落,田地荒芜。
造成俄罗斯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低出生率和高死亡率。
自20世纪初以来,俄罗斯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不断下降,1901年~1905年为7.12,1951年~1955年降为2.86,1981年~1985年再降为2.02,1996年~2000年则只有1.23,百年间下降了82.72%,已经明显低于世代更替水平。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人口出生率基本保持在14‰~17‰之间,同期死亡率大致在8‰~12‰之间,人口总量缓慢增长。
进入90年代,出生率进一步下降,从13.4‰递减到8.3‰,而死亡率却由11.2‰递增到14.7‰,最高时达到了15.7‰,最终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人口赤字。
最近几年,俄人口出生率略微上升,但死亡率上升得更快,人口再生产能力仍然明显低于世代更替水平。
俄罗斯市场分析一、市场概述俄罗斯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拥有庞大的人口和潜在的消费市场。
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程度也在逐渐加深。
本文将对俄罗斯市场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市场规模、消费者行为、竞争情况等方面。
二、市场规模1. 人口规模:俄罗斯是世界上人口第九大的国家,拥有超过1.4亿的人口。
其中,城市人口占比较高,约为74%。
2. GDP规模:根据最新数据,俄罗斯的GDP总量为1.7万亿美元,居世界第十位。
该国的经济增长率保持在稳定的水平,为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三、消费者行为1. 消费习惯:俄罗斯消费者对品质和价格敏感,注重产品的性价比。
他们更倾向于购买实用、耐用的产品,并对品牌有一定的忠诚度。
2. 购物渠道:俄罗斯的购物渠道多样化,包括超市、百货商店、电子商务平台等。
近年来,电子商务在俄罗斯市场快速发展,成为消费者购买产品的重要渠道。
3. 支付方式:俄罗斯消费者普遍使用信用卡、借记卡和现金进行支付。
移动支付也在逐渐普及,但相对来说还不太常见。
四、市场竞争1. 主要竞争对手:俄罗斯市场存在着众多的竞争对手,包括本土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
本土企业通常具有更深入的了解和适应俄罗斯市场的能力,而国际品牌则凭借其品牌知名度和高品质产品在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
2. 市场前景:俄罗斯市场潜力巨大,尤其是一些新兴领域,如电子商务、健康食品和绿色环保产品等。
随着俄罗斯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领域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五、市场进入策略1. 市场调研:在进入俄罗斯市场之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是至关重要的。
了解消费者需求、竞争对手的情况以及市场发展趋势,有助于制定合适的市场进入策略。
2. 产品定位:根据市场调研结果,确定产品定位和目标市场。
针对俄罗斯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设计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并注重价格和品质的平衡。
3. 渠道选择:根据产品特点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销售渠道。
可以考虑与当地的分销商合作或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销售。
俄罗斯概况和高等教育现状俄罗斯联邦是前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之一,国土横跨欧亚大陆,土地面积1707.54平方公里。
是世界第一大国,人口1.45亿,排列世界第六位。
语言为俄语;宗教信仰:东正教;货币是卢布。
俄罗斯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河流湖泊众多、森林茂密、草场肥沃,石油、天然气储量都居世界第一。
黄金、钻石和各种稀有金属的储量和产量均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还有各种稀有金属,珍贵的木材、动物资源。
俄罗斯的科学教育、文化教育在国际上仍保持着世界先进的水平。
根据俄罗斯教育部1999年8月份的统计,俄罗斯目前共有932所高等院校。
莫斯科91所,圣彼得堡43所,剩下的在其他地区和城市。
俄罗斯目前在教育系统学习、工作的人员占全国总人口数30%。
俄罗斯在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科学技术方面;航天、航空、航海;军事尖端技术、核能、机电电子等许多领域属世界一流。
还有其他学科诸如:音乐、艺术、体育等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传统,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俄罗斯高等院校的教师队伍有教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特别是重点院校,历史悠久、治学严谨,在基础理论教学和学生动手和口才表达能力培养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俄罗斯的教学方式比较灵活,重视能力和开发和培养。
教学环境和设施也比较先进。
政府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支持教育事业。
俄罗斯留学优势入学简单,宽进严出只要具有高中(包括职高、中专)以上文凭者,均可直接申请任何一所大学预科班学习,(不要求语言基础和高考成绩)预科考试及合格后,有高中毕业证书或同等学历者可免试进入大学本科阶段学习(艺术类除外);国内如果已获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者,可直接攻读硕士研究生(艺术类除外)。
到俄罗斯艺术院校学习音乐、舞蹈等艺术专业,一般需要学校的面试和入系考试。
无需高考成绩,无需语言成绩中国高中(含应届高中毕业)、中专、职高、技校以上学历,无需高考成绩、无需语言基础,就可直接就读名牌大学。
学校、专业可以任意的选择。
俄罗斯大学收费相对比较便宜一般一个学生一年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总额为3-6万元左右人民币,一般中国家庭都可以接受的。
俄罗斯人口发展及现状马蔚云从人类诞生到现在,世界人口的发展经历了大约300多万年的漫长历史。
世界人口从公元元年的3亿增长到1750年的8亿。
一般认为,由于工业革命和西方世界的社会、经济发展,自以1750年为起点的现代时期以来,世界人口加速增长。
1830年世界人口达到10亿,1990年为53亿, 2000年为62. 3亿,到2050年将突破100亿。
俄罗斯人口作为世界人口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随着世界人口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但其变动趋势同世界人口相比,既有共同点,也存在差异。
人口数据资料的来源一般有三个渠道:人口普查、人口登记和人口调查。
据考证,俄罗斯最早的人口调查始于1719年。
当时为了掌握信仰东正教居民的情况,教会和警察局对人口进行清查,为最早的人口统计。
1897年,俄国开始第一次人口普查。
从1719年最早的人口调查至今,俄罗斯人口的发展经历了近300年历史,总的趋势是人口数量不断增长。
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社会等条件各不相同,俄罗斯人口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 1719~1917年的沙俄时期,为加速增长期;1917~1991年的苏联时期,为缓慢增长期;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的当代俄罗斯时期,为平缓下降期。
很显然,俄国1897年以前的人口统计资料准确性不高。
因此,我们把1897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后俄罗斯人口发展作为分析的重点,尽可能地利用俄罗斯官方公布的可靠资料并结合俄罗斯社会经济的变化,阐释俄罗斯各个时期人口的演变过程。
一沙俄时期人口演变有资料表明, 18世纪欧俄部分东正教人口的结婚率为9. 9‰,出生率为51‰,死亡率为37‰,自然增长率为14‰。
其中城市人口的结婚率为11. 7‰,出生率为60‰,死亡率为51‰,自然增长率为9‰;农村人口的结婚率为9. 7‰,出生率为50‰,死亡率为36‰,自然增长率为14‰。
1801~1860年,欧俄部分东正教人口的结婚率上升为10. 2‰,出生率下降为50‰,死亡率下降为36‰,自然增长率为14‰(未发生变化)。
其中城市人口的结婚率下降为10. 6‰,出生率下降为50‰,死亡率下降为49‰,自然增长率下降为6‰;农村人口的结婚率上升为10.1‰,出生率为50‰(未发生变化),死亡率下降为35‰,自然增长率上升为15‰。
以上即是俄国1897年以前的人口统计资料,其准确性不高,因为缺乏全国性的人口统计和调查情况。
其一,统计的人口仅限于信仰东正教的居民;其二,统计的人口仅限于纳税者或有纳税义务的男性人口;其三,未统计人口的城乡结构;其四,未统计婴儿死亡率。
不过,根据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米罗诺夫提供的资料, 1858年和1897年俄国信仰东正教的居民分别占当年国内总人口的85%和84%。
也就是说,以上人口统计资料虽然不完整,但却反映出当时俄国人口的基本状况。
1897年俄国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不仅统计质量大大改善,而且人口统计数字比较接近实际。
当年,俄罗斯帝国境内总人口为1. 282亿,其中城市人口2 010万,占16%,农村人口1. 081亿,占84%。
到1914年,俄罗斯帝国境内总人口达到1. 657亿,其中城市人口为3 060万,占18%,农村人口为1. 351亿,占82%。
这一时期,沙俄人口出现加速增长的趋势,主要归功于工业革命和社会经济发展。
其一,工业革命的进程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人口增长。
始于18世纪中期发轫于英国的工业革命, 19世纪30~40年代扩展到还在农奴制统治之下的俄国。
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大大加速。
到19世纪80年代末,俄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1881~1893年的12年间,俄国生铁产量增长160% (占世界第四位),钢产量增长59·3%,煤炭开采量增长129%,石油开采量增长147. 5%(占世界第二位)。
受1900~190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俄国工业在1904~1908年出现萧条,但从1909年起又开始了新的高速发展。
在1909~1913年的4年间,甲类工业(生产资料生产)部门产值扩大了83%,乙类工业(消费品生产)部门产值扩大了35%。
这一时期,俄国生铁产量超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俄国生铁产量增长64%,美国增长20%,德国增长50% )。
在这种情况下,人口加速增长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其二,工业革命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使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由于机器的使用,俄国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很快。
以机器制造业为例, 1861~1879年,俄国机器制造工厂数量增加2倍,总产值增加6. 5倍,平均产值增加8倍,工人增加3. 7倍,人均产值增加1. 8倍。
工业革命推动着科学和技术的进步,特别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上半叶预防注射的发明和普遍应用,降低了传染疾病的发生。
这样,俄国的人口死亡率也出现了下降趋势。
另外,俄国的工业革命还带动了农业革命。
在1860~1870年的10年间,俄国的谷物出口由1. 81亿卢布增加到3. 6亿卢布。
自19世纪末起,俄国成为农产品出口大国。
很显然,食物充裕为人口增长和人口死亡率特别是婴儿死亡率的降低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二苏联时期人口发展苏联存在70余年。
在这一时期,苏联的经济和文化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战争与饥荒、天灾与人祸也给正常的人口再生产或增殖带来巨大灾难。
即苏联人口再生产时而增加,时而减少,波动较大。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沙俄人口损失惨重,而国内战争和卫国战争等更使苏俄人口急剧减少。
俄罗斯学者估计,在1917~1922年间,苏俄损失人口达1 200多万,其中军人损失近80万,其余死于饥荒、疾病、恐怖事件(200多万人被迫迁居国外)。
20世纪30年代初的大饥荒夺去了大批苏联人的生命。
苏联20年代末30年代初推行的旨在剥夺农民的农业集体化,导致乌克兰、伏尔加河沿岸、北高加索、哈萨克斯坦在1932~1933年间发生大饥荒,许多村庄空无人烟,甚至出现人吃人的现象。
迄今尚无关于大饥荒造成人口减少的准确数字或完整资料。
俄罗斯历史学家估计,饥荒造成的灾民达3 000万,其中饿死者为300万~1 000万。
乌克兰历史学家认为,仅乌克兰地区,大饥荒使600万~800万人饿死。
1934~1938年的大清洗使苏联人口的非自然死亡率急剧上升。
在整个大清洗运动中到底有多少人遭到迫害,官方没有公布准确的数字。
对此,目前有500万说、700万说和1 100万说。
俄罗斯学者估计,仅1937年,苏联被镇压的共产党员就在130万以上(包括被开除出党、被判刑、被监禁、被流放和被枪决者)。
1937~1938年,有68. 169 2万人被判处死刑;1939~1940年,被判处死刑的为4 201人。
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战事又起,使苏联国内人口和劳动力出现严重短缺。
苏联在卫国战争期间共损失约2 700万人口,其中70%为和平居民。
苏联时期人口发展资料来源:《俄罗斯人口》,http://www.gks.ru应该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苏联人口才出现明显增长(见上表)。
从上表还可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其一,人口增长缓慢。
1917~1991年的74年间,苏联人口净增5 730万,增长63%。
其中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1970年净增人口77. 25万,1980年净增67. 7万, 1990年净增33. 29万。
尽管这几年人口增幅递减,但毕竟有所增长。
其二,城市化进程显著。
1917~1991年的74年间,苏联城市人口由1 550万增加到1·094亿,年均增加约127万,年均增长率高达8·2%;苏联城市人口所占比重也由17%上升到74%,年均增长0. 76个百分点。
很显然,苏联时期人口发展具有自己的某些特点:一是20世纪20~30年代的工业化运动创造了新一代的生产力,人口和劳动力因此而过度集中。
十月革命前的沙俄是一个只有中等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国家。
因此,苏联在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之后,面临着十分艰巨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任务。
两个五年计划期间(1928~1937年),苏联建成了6 000多个大企业,并建立起飞机、汽车、拖拉机、化学、重型和轻型机器制造业等工业和部门。
随后,工业化进程加快。
1940年,苏联工业产值比1913年增加6倍多,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但苏联的工业化也存在重大缺陷和问题,例如片面发展重工业,经济粗放发展。
毫无疑问,苏联的工业化加快了人口和劳动力的过度集中进程。
二是人口预期寿命延长导致人口死亡率下降。
1896~1897年,俄国人口预期寿命仅为30. 54岁; 1926~1927年,苏联人口预期寿命上升为42. 93岁; 1990年,苏联人口预期寿命达到69. 19岁。
战争结束后的1945~1959年的14年间,苏联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 1960 ~1965年,苏联人口死亡率降至8. 2‰(为历史最低点)。
20世纪70年代后,苏联人口死亡率开始上升: 1970年为8. 7‰, 1980年猛升为11‰,1990年达到11. 2‰。
即苏联全国总死亡人数1970年为113. 12万, 1980年为152. 58万, 1990年为165. 6万。
尽管如此,苏联人口死亡率总体上低于出生率,也大大低于二战和沙俄时期人口死亡率。
三是苏联实行的人口增殖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苏联时期的人口增殖政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采取经济措施,如对孩子和母亲实行救济或物质帮助;颁布行政法令,如禁止流产和自由出售避孕用具。
三当代俄罗斯人口形势根据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的《俄罗斯人口》的数据, 1992~2007年7月,俄罗斯人口形势呈现五大特点。
其一,总人口不断下降。
1992年俄罗斯总人口为1. 486 734亿, 1995年为1. 476亿, 1998年为1. 463亿, 2001年为1. 44亿, 2005年为1. 435亿, 2007年7月为1. 42亿。
1992~2006年,俄罗斯人口死亡率一直高于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1992年为-1.5‰,1995年为-5.7‰,1998年为-4.8‰,2001年为-6. 6‰, 2005年为-5·9‰, 2006年为-4. 8‰。
与1992年相比, 2006年俄罗斯总人口减少587. 34万,下降近34%。
2007年1~7月,俄罗斯总人口减少19. 47万,下降0. 14%;与2006年同期(总人口减少38. 04万,下降0. 27% )相比,俄罗斯总人口降幅趋缓。
其二,人口分布不均匀。
俄罗斯国土以乌拉尔山脉为界大致可划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部即亚洲部分地广人稀,西部即欧洲部分地少人多。
从沙俄直到现在,这一基本的人口布局几乎没有太大的改变。
如果稍细分析,俄罗斯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足9人,其中农村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只有2人; 90%的人口集中在所谓的“人口稠密区”——中央区、伏尔加河沿岸、乌拉尔中部、北高加索、西西伯利亚南部、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线, 78%的人口生活在欧洲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