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辽阔的疆域2[人教版]
- 格式:pdf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13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学习八年级地理知识没有失败,自信创造精彩,所以我们要掌握好八年级地理知识点。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1第一节辽阔的疆域一、位置优越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2、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3、经纬度位置:⑴4°N—53°N;73°E—135°E,东西跨经度60多度(跨5个时区,相差4个小时),南北跨纬度近50度。
⑵大部分在中纬度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重要习题⑴Q: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有哪些?A:①纬度适中,气候温和。
②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
⑵Q:我国地理位置有哪些优点?A:发展农业生产地域广大,南北、东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对外交往与合作我国东临太平洋,西靠亚欧大陆,为海上陆上对外交往与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发展海洋事业我国海域辽阔,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为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上运输事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国土辽阔1、领土的四端⑴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⑵最南端: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⑶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⑷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上;2、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位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之后居第3位。
3、濒临的海洋:从北往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及太平洋。
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管辖的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
领水面积37万平方千米。
4、疆界及邻国:⑴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注意:克什米尔与我国相邻,但为一个地区)⑵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沿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等岛屿,面积在500平方千米以上的岛屿有6500多个。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知识点总结(2024)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知识点总结(2024)一、从世界看中国(一)辽阔的疆域1.我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国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①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邻国14个(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印尼、不丹,南部缅、老、越。
)②我国领土四至:最北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最南是曾母暗沙(南北纬度相差49度,距离相离5500千米,因而产生了季节差异);最东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西是帕米尔高原(东西经度相差60度,距离相距5000千米,因而产生了晨昏差异);③临海(从北到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领海及内水面积37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我国最大的盐场是长芦盐场,最大的渔场是舟山渔场。
④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主要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有六个海上邻国(自南向北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3.行政区划行政区:我国的行政区域分为三级:省、县、乡,我国共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我国的首都是北京。
本节重点:熟记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位置分布与大概轮廓(即课本7页图1.7)(二)众多的人口1.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12.95亿,占世界人口1以上,我国人口增长较快,我国人最多的省是河南省,人口最少的省是澳门,面积最大的省是新疆,面积最小是澳门。
我国的人口政策是:①我国人口的国情是: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东多西少。
②会计算人口的密度(人口密度=该地区的总人口数(人)/该地区的总面积(平方千米))2.人口东多西少: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500-600人每平方千米),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10人每平方千米),面积57%,人口仅占6%,东西人口分界线:从黑龙江省的黑河市至云南省的腾冲县。
辽阔的疆域(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教学目标】1.记住我国的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
2.知道我国陆上疆界及大陆海岸线的长度认识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3.在地图上指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通过估算我国领土最北端和最南端纬度相差的度数及领土最东端和最西端经度的度数来认识我国是陆地大国。
4.通过描图、填图能在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濒临的海洋和主要的岛屿。
初步形成一定的读图能力。
(重点)【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读图指导、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看图复习导入新课导入:看图复习地球的位置。
引出中国的疆域四至的位置和邻国的位置。
学生看图复习中国的位置通过复习中国的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整读图与量算1.展示下图2.看上图总结:(四至点)北-头上顶着漠河县南-脚踩曾母暗沙岛东-嘴喝两江汇合水西-帕米尔上摆摆尾。
3.教师巡视4.总结:通过计算我们游一游,逛一逛:一、沿着边界线,你能游览到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分别在哪?你能发现东西经度差南北纬度差是多少,以及东西两端、南北两端的实际距离分别是多少千米?二、沿着陆上国界线,按逆时针方向,你共游览了哪些国家?三、沿着海岸线我们乘坐轮船由北往南旅行,你会途经哪些海域,看到哪些岛屿、以及隔海相望的国家?读1.3《中国疆域及其四至》1.找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最北: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纬度53°N多。
最南: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纬度4°N附近。
量算南北端、东西端的距离,加深对我国国土之“大”的印象,从而激体感知国土辽阔知道,我国无论是东西横向距离还是南北纵向距离,长度都超过了一万里,可以看出我国的国土面积是非常辽阔的。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经度135°E多。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必考的知识点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一、位置优越【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纬度位置及优越性】1、我国南北跨纬度广(近50度),大部分位于中纬度温带地区,小部分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没有寒带。
2、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度,由于高纬地区气温低,低纬地区气温高,所以气候南北差异很大,形成了不同的温度带和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从而带来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使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并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旅游业等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及优越性】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国土辽阔【辽阔的陆地领土】1、我国陆地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2、陆上国界线长达多千米,相邻国家有14个。
3、大陆海岸线长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4、我国领土东西距离约5000多千米;南北距离约5500千米。
【国土四至】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ºN)。
最南瑞——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ºN)。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订交处(135ºE)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上(73ºE)【广袤的海洋国土】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其中,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内海。
【主要岛屿】我国大陆海岸线长千米以上,沿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等岛屿。
【我国14个陆上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口诀)东有朝鲜北蒙俄、XXX;西面巴基斯坦阿富汗、南有缅甸越南和老挝;西南不丹泥泊尔、印度西藏一山隔;隔海相望共六个、印马文菲日韩国;【中国之最】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我中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三、34个省级行政区【三级行政区划】为了便于行政办理,有益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地区,根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州、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三级。
2024年辽阔的疆域-辽阔的疆域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辽阔的疆域特点,掌握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能够运用地图准确判断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地理位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学会使用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辽阔疆域感到自豪的情感。
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培养学生的国家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2. 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1. 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地理位置。
2. 解释我国疆域辽阔的原因。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地图。
2.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疆域的特点。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疆域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吗?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学生通过观察地图,掌握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地理位置。
3. 课堂讲解:讲解我国领土的四至点,解释我国疆域辽阔的原因。
讲解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省级行政单位的划分。
4. 课堂练习: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关于我国疆域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老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解答学生的疑问。
引导学生课后继续关注我国疆域的相关知识。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我国地图,标注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让学生结合家庭作业,深入了解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地理位置。
六、教学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考虑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探讨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七、评价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包括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看法。
根据学生的评价和反馈,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八、拓展与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疆域相关的时事新闻,了解我国疆域政策的变化。
§1.1辽阔的疆域(1)自学内容:位置优越自学目标:1、学会运用地球仪或东西两半球图说出我国的位置。
2、分析我国在世界的位置及优越性3、掌握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的特点。
自学重点:掌握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的特点.自学难点:分析我国在世界的位置及优越性自学过程:任务一:1、半球划分:度和度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2、同学们还记得七大洲四大洋的名子吗?按从大到小顺序写出来吧。
任务二、学生阅读1.1图,及2页课文1、在图上辨认我国的半球位置;2、从大洲与大洋位置的关系,在图上辨认我国的海陆位置,从此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
3、地球上共分哪五带。
在图上辨认我国大部分位于纬度,在五的带位置;南部有线穿过,跨很广,有带,没有带。
4、分析我国位置在气候、农业、国际交往上的优越性。
通过活动教材提供的资料,请同学们评价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1)讨论中得出结论:从纬度看(例如俄罗斯和加拿大等)是的国家或(例如巴西等)是的国家,你还记得这几个国家主要的农产品吗?是由于其所属的,限制了的多种经营。
(2)从海陆位置看,(例如蒙古等)由于不临海,属于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国家对的发展;而(例如日本等),由于四面环海,属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国家的,但沿海多港湾、海上交通便利,为这些国家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的位置条件。
通过与世界上一些著名国家的比较,你对“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是怎样理解的呢?(3)评价一下“我国位置优点”吧,可以将纬度位置与海陆位置等进行综合分析或讨论:我国绝大部分领土在五带中的带,小部分在带,没有带。
我国东临大洋的海陆位置,而是深居内陆,就会对有很大的影响,还记得亚洲东部主要的气候类型吗?写出来。
上述条件对生产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这样的海陆位置条件下,还会对我国哪些是也产生影响呢?。
建构知网:1、位置2、优越§1.1辽阔的疆域(1)学效检测一、填空题1、从东西两半球看,中国位于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半球。
辽阔的疆域 27.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中,经济最发达的是A.韩国 B.日本 C.印度尼西亚 D.文莱读图填空或填图:1.填出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①洋,②海峡,③海,④海峡,⑤海2.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邻国:A. B. C. D.其中与我国有两条共同国界的是和(填字母)3.请在图中标出我国四至点位置并用文字说明(说明最北、最东即可)4.结合所学,你认为我国领土面积大有什么好处?自我评价专栏(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自主学习:合作与交流:书写:综合: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我国三级阶梯状的地势,既有利于大江大河的东流,又便于夏季风的西进。
下列位于第三级阶梯上的地形单元是(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四川盆地D.华北平原2.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域轮廓图,图中河流P与长江相比较( )A.P河流的水量大B.长江的结冰期长C.P河流的汛期长D.长江的落差小3.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对各河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A.河段①含沙量最大B.河段②支流稀少C.河段③已成“地上河”D.图中的水利枢纽是三峡4.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夏季南北气温差异大③雨热同期④降水只有东西差异没有南北差异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5.读右图,判断关于图中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在湿润区B.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C.图中河流无结冰期D.图中城市是山西省的行政中心6.下图中岛屿南部某地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地理环境、清新的空气,享有我国旅游胜地的美称。
据此判断关于该旅游胜地气候类型的说法,可信的是( )当地水果丰富,有椰子、杧果、菠萝及波罗蜜……当地特产有椰雕、贝雕、珊瑚盆景、珍珠、水晶等旅游须知:到该地旅游需带防晒用品,其中墨镜、遮阳伞、防晒霜是必需品……A.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读我国东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第7~8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复资料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一、辽阔的疆域1、我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跨越南北纬度广泛,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地区,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生产。
从海陆位置看,背靠亚欧大陆,面临太平洋,有利于对外交往和合作,发展海洋事业,是一个海陆兼备国家。
2、国土辽阔,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领土四至最北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最南是曾母暗沙,最东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西是帕米尔高原。
临海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海岸线长多千米,主要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有六个海上邻国。
3、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首都是北京。
二、众多的人口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总数超过13亿。
我国的人口政策是计划生育,旨在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我国人口的国情是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东部人口多于西部。
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东西人口分界线为黑河和腾冲县。
3、人口分布的原因是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气候温和湿润、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农业生产发达,而西部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干燥、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因此人口稀疏。
三、多民族的大家庭1、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
人口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等。
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北、西北,而汉族则遍布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总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3、我国的民族政策是平等、团结、互助、民族区域自治。
民俗风情方面,中国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传统。
朝鲜族有长鼓舞,蒙古族有摔跤和那达慕大会,傣族有泼水节,藏族有集体舞,壮族有干栏式木楼,彝族有火把节,汉族有端午节和春节等。
中国的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地形和地势两个方面。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章(从世界看中国)第—节(辽阔的疆域)教学设计和反思教材分析本节课(辽阔的疆域)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章(从世界看中国)的第—节,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国士的辽阔和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及其分布。
本节课的知识根底性非常强,是学生较为全面了解我国自然国情的重要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形成对我国较为全面和根本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为今后的地理知识学习打下良好的根底。
所以,本节课既是第—章的根底,也是本册书的根底。
学情分析由于本节知识根底性强,加之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肯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根底,所以对本节知识的认识和接受较为简单。
本节课的内容是认识、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国士的辽阔和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及其分布,其知识特点表现为较强的记忆性,理解性的知识相对较少。
因此,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在于对一些常识性、根底性地理知识的识记上。
学习的重点在于迅速识记相关地理知识,在课堂学习中尽可能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做到随堂识记,牢固记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了解我们伟大祖的优越位置。
2、认识了解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疆域和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其分布。
能力目标:1、能通过地球仪,找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并能说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能在中国地图上找出我国34个省级行政地域名称及其位置。
感情目标:1、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34个省级行政地域的认识和识记。
教学反思新课导入方法新颖和巧妙,课堂节奏把握得很好,教学神态表现自然、端庄和大方,能及时巧妙处理课堂出现的问题,和学生互动很好,学生答复下列问题的积极性比拟高,在教学过程中能做到环环相扣,引出X迭起,深受师生的好评。
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表达出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