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文化与生活 新人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329.50 KB
- 文档页数:21
第23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最新考点整体总览学科素养1.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2.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3.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
科学精神:明确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人有不同的影响。
公共参与: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①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②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③交往方式。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④思维方式。
点拨:文化对个人的影响表现在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等多个方面,要注意这些影响指向性的区别。
3.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1)潜移默化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⑤有形的、强制的。
b.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⑥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2)深远持久a.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⑦核心和标志。
b.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⑧深远持久的影响。
[易错分析]1.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矫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强制性和无形性的特点。
[矫正]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即具有无形性和非强制性的特点。
3.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每个人接受文化的影响都是消极被动的、无目的的。
[矫正]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并且具有一定的目的性。
1.正确理解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2.区分文化对人的影响的两大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内涵是指每时每刻、不知不觉地受到的文化影响是指经年累月、难以抹去的文化影响角度侧重影响的过程和方式侧重影响的效果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短期内一般不会改变注意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并不都是消极被动的过程,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求要自觉学习、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提高自身素养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标志词语无形中、熏陶、耳濡目染、润物细无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难以改变、保持、“乡音无改鬓毛衰”等联系二者密切联系,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的。
课时1 文化与社会[考纲展示]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文化的形式;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
■►课前八分钟记忆填一填,背一背,想一想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36页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36页考点一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抓教材·夯基础——自主扫描]1.文化的内涵(1)内涵: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外延: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温馨提示]判断一种现象是不是文化现象,要把握三点:一看是否属于人类社会的三大领域——经济、政治、文化;二看是不是精神活动或精神产品;三看是不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纯粹“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
2.文化的特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2)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3.文化的形式(1)从静态角度看,包括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2)从动态角度看,包括各种文化活动,即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
[温馨提示]从两个层次把握文化的含义一是文化包括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
精神活动是从动态角度来讲的,如拍电影的过程;精神产品是从静态角度来讲的,如拍完电影形成的胶片。
二是文化包括意识形态部分和非意识形态部分。
意识形态部分,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非意识形态部分,如自然科学、技术、语言、文字等。
1.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物质载体。
(2016·高考某某卷)纠错: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社会实践,并非物质载体。
2.精神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
纠错:文化并非越古老就越接近生活的本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
[抓重点·析难点——互动探究]问题把握文化的特点(重难问题师生共研)人们通常认为,掌握了科学知识的人“有文化〞或“文化水平高〞。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9单元文化与生活单元提升训练(九)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9单元文化与生活单元提升训练(九)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9单元文化与生活单元提升训练(九)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9单元文化与生活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象形文字的字形来源于对实物的描摹,因此它本身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如图).马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与马有关的字就造了许多,如驳(马的毛色不纯)、冯(疾行中的马)等.这一现象说明( )A.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C.文化包括了语言文字D.文化不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解析:选B。
“象形文字的字形来源于对实物的描摹”,说明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B符合题意;A、C与题意不符;文化既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非意识形态的部分,D错误.2.宋代词人辛弃疾唱道:“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说明()A.文化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发展文化解析:选B.“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体现词人历尽沧桑,饱尝愁苦滋味之后,思想感情的变化,说明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B正确;A观点错误;C、D与题意不符。
3.岁月的舞台,一年一启幕一落幕。
子鼠值岁,丑牛接班,寅虎继任,卯兔候补……此生肖,彼属相,十二年一登台,十二岁一循环.这说明( )①生肖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②生肖文化具有非意识形态的性质③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④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选 D.材料反映人们以生肖纪年,给予动物以特定的文化内涵,这说明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③正确;意识形态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的思想观念,生肖文化不属于这一范畴,而属于非意识形态的部分,②正确,排除①;④与材料不符。
专题九文化与生活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2024陕西百校联考]住丽江古城、看福建土楼、听苏州评弹、吃上海本帮菜……“非遗+旅游”,提升着人们休闲生活的文化“腔调”。
这体现了( )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建和享用文化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③文化能转化为物质力气,促进社会发展④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相识活动和思维方式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新角度]一个村庄的变更,可以折射一个国家的变迁。
20世纪70年头起先,浙江安吉开山采矿,环境遭到严峻破坏。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安吉余村考察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一变天地宽,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安吉余村“不卖石头卖风景”,成为“安且吉兮”的宜居宜业宜游之地。
这说明( )①文化的实质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精神力气②优秀文化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强大的引领力和持续力③文化创新促进了当地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24浙江嘉兴教学测试]2024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70多年来,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汹涌澎湃的抗美援朝斗争中锻造的宏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不畏牺牲,砥砺奋进,创建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这表明(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优秀文化能够增加人的精神力气③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建和享用文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科学精神]党内政治文化是在确定的党内政治生活中形成和发展的,对党内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态发挥着规范、引领和导向的作用。
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活,就会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文化,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态。
这表明( )①确定的文化确定确定的党内政治生态②确定的文化是确定的政治的反映③确定的文化对确定的政治具有反作用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2024山西太原名校考试]梁启超高度重视思想的力气。
提示错误。
文化素养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7.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因此,只要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修养。
( )
提示错误。
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但只有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才能有利于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8.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文化程度。
( )
提示错误。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9.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 )
提示错误。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10.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 )
提示错误。
具有确定的方向性但并不意味着终身不变。
审题要慢,做题要快,下手要准。
题目本身就是破解这道题的信息源,所以审题一定要逐字逐句看清楚,只有细致地审题才能从题目本身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
找到解题方法后,书写要简明扼要,快速规范,不拖泥带水,牢记高考评分标准是按步给分,关键步骤不能丢,但允许合理省略非关键步骤。
答题时,尽量使用数学语言、符号,这比文字叙述要节省而严谨。
一、选择题
1.一群诗歌爱好者在手机的移动空间自发“为你读诗”;各类民间剧社、合唱团,在大小剧场里演绎着“城会玩”;读书会使严肃的阅读与讨论凝聚起志趣相投的人……这一切让生活氤氲“浓得化不开”的文化气,生活也因其滋养而内涵丰富。
这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