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爱之链》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407.39 KB
- 文档页数:7
《爱之链》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爱之链》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培养学生对爱的理解和感悟,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课文《爱之链》的阅读与理解。
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探讨课文中的道德观念和社会意义。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爱之链》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道德观念。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2.2 教学难点理解并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对课文中的道德观念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运用课文中的主题思想进行自我反思和价值观的塑造。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并掌握课文的内容和情节。
讨论分析: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写作表达: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2 教学手段课文文本:提供课文《爱之链》的文本,供学生阅读和理解。
投影图片:利用投影仪展示课文的插图和相关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讨论表格:提供讨论表格,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析。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活动4.1 教学步骤引入新课:介绍课文《爱之链》的作者和背景,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并掌握课文的内容和情节。
讨论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写作表达: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进行写作表达。
4.2 教学活动引入新课:通过展示课文插图和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并在课堂上进行阅读理解题目的解答。
讨论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并进行小组分享。
写作表达: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进行写作表达,可以是读后感或心得体会。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和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阅读理解:评估学生在阅读理解题目中的解答情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爱之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1.2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1.3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感受爱的力量。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合作学习,探讨课文主题。
2.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2感受亲情的伟大,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1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1.2生字词的学习和应用。
1.3课文主题的探讨。
2.教学难点2.1课文中的情感理解。
2.2课文主题的深入探讨。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张爱心项链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2.课文朗读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2教师选取几名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表达。
3.生字词学习3.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和读音。
3.2学生进行生字词的朗读和书写练习。
4.课文理解4.1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大意。
5.课文情感理解5.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情感表达,提问:“你们在课文中感受到了哪些爱?”6.课文主题探讨6.1教师提出问题:“课文中的爱是如何传递的?”6.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7.小组活动7.1教师布置小组活动任务:“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爱心项链,并用你们手中的材料表达出爱的传递。
”7.2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8.1教师邀请学生分享小组活动成果,并进行点评。
8.3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写一篇关于“爱之链”的作文,表达自己对亲情的感悟。
四、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爱的力量。
在课文理解、情感理解和主题探讨环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动手实践,进一步体会到了爱的传递。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爱之链-1一、教学目标1.了解爱之链的构成和特点,学习其中的课文《江南的小镇》。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强化学生对于文本细节的把握和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和写作来发掘自己的情感世界。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爱之链和《江南的小镇》的深入学习和阅读理解。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3.1 情境导入1.对爱之链中的一个环节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爱之链的构成和特点。
2.安排有关江南小镇的图片或者PPT展示,让学生通过图片的形式感性地感受这个小镇的风貌和氛围。
3.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课堂经验,讲述自己小时候与家人一起旅行时到过的小镇,让学生感受到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和感性思维。
3.2 阅读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逐段阅读《江南的小镇》,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轮流讲述这个小镇的特点和文化。
2.教师可以使用音频或视频的形式来讲解课文,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的细节和情感体验。
3.学生相互交流,讨论自己阅读课文中的困惑和疑问。
3.3 提高阅读理解技能1.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校和家里都阅读一些关于小镇的文章和图片,让学生从各个角度来了解这个小镇。
2.教师可以布置细节把握和情感体验的阅读任务,让学生把细节记录在笔记本上,并用自己的话来表达感受。
3.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来给出自己的答案。
3.4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1.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从各种角度来讨论和交流自己的观点,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2.以小组演讲的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对于指定主题的观点和想法。
3.在课堂上分组进行口语表达演练,有老师抽取主题和情境,学生们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表达。
3.5 情感体验与创造思维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小作文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于小镇的情感体验和表达。
2.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探讨小镇的文化和美食,拓展学生的感性思维。
《爱之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爱之链》是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课文。
这篇课文是是美国作家杰尼巴尼特写的一则短篇小说,是一首爱的赞歌。
文章极其细腻地描写了下岗的乔依无偿帮助老妇人修好汽车,用餐时老妇人又得到了乔依妻子——女店主的悉心照顾,也受到了爱的感染,留下一些钱悄悄地走了。
文章质朴的语言之下是涓涓的爱的流,直流如人的心底。
【学情分析】由于这篇课文是本单元中的最后一篇课文,在前面学习了《负荆请罪》《最后的姿势》和《船长》这几课,学生对于透过文字感受人物形象,了解知名人物之间的情和义,也对体会人物形象的方法有个初步的了解,而且这篇课文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又无生僻字词,学生理解课文方面问题不大。
但作者描写手法细腻,将深深的情感融入每一个文字之中,因此品读文本,感受作者语言的魅力,透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走入人物内心是学习本文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学习和掌握刻画人物形象的范本。
课文在写作上有两个特点值得借鉴:一是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语言和动作的细节来表现人物的品质;二是文章内容注意了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咀嚼品味,让学生懂得“爱之链”,感受丰满的人物形象,留下美好的情感。
4、学习课文生动的细节描写方法。
【教学重和难点】1、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2、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教法和学法】教法:目标指引、方法点拨、创设情境学法:理解感悟、自主探究法【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学过程】一、从字入手,解读课题出示“链”字,让学生认读,并想想自己在哪儿见过“链”,可以组词也可以说物。
你们发现这些“链”有什么相同之处?补全课题并质疑,今天我们要来了解的“链”不同寻常,它是用什么特殊物质构成的呢?文章为什么要起名为“爱之链”呢?请同学们留意一下这个问题。
《爱之链》教案(必备7篇)《爱之链》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感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点: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回忆爱的故事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过《爱之链》,还记得课文中由哪些人组成了爱之链吗?(板书乔依老妇人女店主)2.他们分别都有哪些困难?(板书贫困无助疲劳)这是我们上节课所了解的内容。
二、走进场景,感悟爱的真谛(一)、走近乔依这个人1.过渡:今天我们将继续品味这个故事。
自由读1&8自然段,关注乔依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细细品味,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拿起笔来把你的一份理解、一份感受,用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记录下来。
(生自读,写感受)2.交流:(随着学生的交流相机出示段落)指导生抓住以下三点交流:▲热情、体贴、细心(善解人意)联系课文二、三、五自然段中的脸上带着微笑很理解她的感受,赶紧安慰让她坐进车里乔依看着老妇人的车开走以后和人物的语言感受乔依对老妇人真诚的关心。
1.你很了不起,从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就能读出乔依对老妇人的关心,2.乔依为什么这么做呢?(让老妇人放心,不要害怕)所以乔依是赶紧安慰。
3.你能安慰一下老妇人吗?自由读,指名读,听了你的朗读老妇人还是有点害怕,谁再来安慰一下老妇人?小结:体贴、细心、善解人意的乔依让老妇人害怕的心安定下来了。
(板书善解人意)▲热心助人(或不怕脏,不怕累,真心帮老人)(出示第4小节,相机红显动词)1.找出描写乔依动作的词语。
2.通过这些动词体会出什么?(1)喘看出修车工作辛苦;(2)蹭破手,脚腕,补充手脚蹭出血都顾不上擦,为了是赶紧修好车;读(3)摘、呼不怕冷,补充这段话中还有哪些语句看出乔依不怕冷。
六年级上册《爱之链》教案优秀3篇《爱之链》教案篇一课文《爱之链》是一首爱的赞歌,文章及其细腻地描写了发生在一个严寒的冬夜里的充满爱的故事:下岗的乔依无偿帮助老妇人修好汽车,老妇人在用餐时又得到乔依妻子的悉心照顾,也受到了爱的感染,留下一些钱,悄悄地走了。
阅读文章,我们不难发现人间的友爱互助,值得称颂——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伸出热情的手。
爱之链一:乔依帮助老妇人修汽车。
乔依心情“很是凄凉”,但对“在冷风中微微发抖的”老妇人依然“微笑”着!这是一个怎样的男子啊?把内心的苦吞咽,把满心的爱洒向别人!乔依的手冻僵了,蹭破了,可面对老夫人的付款要求,他却“愣”住了。
生活告诉乔依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是“天经地义”的事,乔依用自己真诚的言行给老妇人了上了生动的一课。
在这里,作者借助丰富的表情、真诚的动作,微妙的心情,向我们诉说这什么是爱,要怎样去爱。
我们首先思考乔依是在什么情况下帮助老妇人的?联系第一自然段了解乔依是在天气恶劣、因失业而心境凄凉的情况下帮助老妇人的。
这里环境描写作用不可小视。
其次是思考从哪里看出老妇人也身陷困境、急需帮助?“她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了,她又冷又怕,几乎完全绝望了”,体会到老妇人的紧张、害怕、绝望。
然后考虑乔依是怎样帮助老妇人修车的?重点品读第四自然段,从描写乔依动作的词语,想象乔依修车的情景,修车活的脏、累,而乔依修车的认真、卖力。
较后想一想乔依为什么不要老妇人的钱,他对老妇人说了什么?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我抓住重点段进行教学。
案例如下:师:速读第一至四自然段,找出具体写乔依帮助老妇人的段落。
(生读、找)师:找到了吗?哪一段?(出示第四自然段)静心默读这一段,你觉得哪个字,哪个词,哪个句子让你感受非常深刻,在书上圈圈画画。
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来解读这个词,这句话。
(生静心默读,圈画。
师边巡视边提醒学生:不要忽视藏在课文中的某个行为,某个细节,只要你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你就会有深刻的感受。
《爱之链》教案教材分析:《爱之链》这篇课文是一篇极好的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的文章。
文章极其细腻地描写了发生在严冬深夜中的爱的故事:失去工作的乔依无偿地帮助老妇人修好汽车,老妇人在用餐的时候又受到了乔依妻子的精心照顾,也受到了爱的感染,留下一些钱悄悄地走了。
文章赞扬了人间的互助互爱,告诉人们,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伸出热情的双手。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尽管已经朦朦胧胧地懂得了“爱”,然而由于生活阅历和认识问题能力的欠缺,许多学生对于“爱”的理解还十分狭隘。
他们并不能十分准确地了解爱有多样的存在和表达方式。
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泛读”、“泛悟”、“泛爱”。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保障读书的时间。
二是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关注文本。
三是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细节或关键语句,进行反复体悟,进而理解“爱之链”的意思。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故事情节的冲突、发展中明事理、析人物。
4.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5.反复阅读,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他们无私的帮助。
重点难点:重点:反复阅读,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他们无私的帮助。
难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清文章脉络,了解大概内容。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难点:理清文章脉络,了解大概内容。
教学准备: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导入课文联系已学课文理解“爱”自读课文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再读课文学生交流掌握梗概理清文章脉络学生交流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记得五年级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爱如茉莉》吗?谁来说说讲的是什么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课《爱之链》教案第一篇: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课《爱之链》教案8《爱之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4、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1、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1、记得上个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爱如茉莉》吗?谁来说说讲的是什么?(生回答)是啊,爱,一个温馨的字眼,一个永恒的话题。
在那飘雪的寒夜,爱就是一股驱走寒冷的暖流,就是一种克服万难的力量。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课题:爱之链。
2、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是一种怎样的爱?这“爱”发生在谁与谁之间?这“爱”又是怎样被链接起来的?)让我们一起来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平翘舌音:餐、蹭、糙;前后鼻音:吻、腕;后鼻音:蹭。
2、指名读词语。
乔依颠簸凄凉矮小脚腕蹭破车胎瘪了袜子油污绝望餐馆亲吻粗糙脸颊荒芜人烟天经地义潸然泪下3、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荒芜人烟:指没有人居住的地方。
天经地义:指非常正确不容质疑的道理。
潸然泪下: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三、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2、按提纲“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给全文分段,再试着概括段意。
第一段(1—8自然段):讲一天晚上在乡间的小路上下岗后又找不到工作的乔依非常热情地无偿帮助一位在寒风中几乎绝望的老妇人修好了汽车,老妇人非常感动。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爱之链》教案
The teaching plan of the chain of love in the first volume of sixt h grade of Su Jiao edition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爱之链》教案
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
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
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
辑修改及打印。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投影片]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
的远,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
我说爱更是一根心链,栓紧你我彼此的心,串起了一个个爱的故事。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爱之链》,让我们一
起去细细品味一下这根爱的珠链上那感人的一幕幕。
3、你还记得那一个个故事吗?
指名答,板书:(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
二、学习2~8小节
1、[出示投影片]在一个风雪交加的黄昏,寒风挟裹着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一条乡间公路伸向远方。
这里看不见汽车,更没有人影,一切显得是那么寂静、荒凉。
一位老妇人的车在这抛锚了,此刻她的内心会是怎样的?请你自己读一读文章二至八小节。
静静地想一想,谁愿意先来交流一下。
(▲第二小节“又冷又怕” ---------在冷风中发抖
紧张地闭上眼睛)
ā谖逍〗? “紧张绝望” ----------荒芜人烟等了一个小时几乎完全绝望)
谁愿意通过朗读把老妇人此刻内心的绝望、害怕表达出来。
指读——齐读
2、尽管老妇人此时几乎绝望了,但她的内心始终在期望着有人来帮她一把。
这时乔依驾驶着他那辆破汽车来到了老妇人面前,看到这一切,他怎么做的,请你自己去文中读一读、找一找。
交流:▲你从乔依安慰老妇人的话中体会到什么?(热情、体贴、细心)
淡淡的几句话如暖风吹拂过老妇人的心田,谁还愿意来读一读。
▲竭尽全力无私助人
“难” 手和脚腕蹭破出血顾不上擦
“冷” 手冻得几乎没有知觉清水鼻涕流下来
▲[出示第六小节]
来,请同学们读读这段话,相信你读了这段话,对乔依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乔依的行为会有新的理解。
齐读交流,理解“天经地义”(理所当然,不容质疑)多么质朴,多么纯洁的想法啊。
再读第六小节3、引读6、7
所以,当乔依修好车,老妇人满怀感激地一边打开钱包一边问,乔依,他从来没想到,他以前在困难的时候,所以他从来就认为。
因此,乔依笑着对老妇人说。
4、小结:在乔依困难的时候,他曾经得到过别人爱的帮助,(板书……)所以当他看到被困雪地,孤立无助的老妇人需要帮助时,不容质疑地伸出援助之手。
他不求报酬,只希望老妇人也能把悠悠爱心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
三、学习9-11小节
1、这爱之链的第二个故事,就请同学们自己学习。
2、自读9~11
3、[出示填空]
到小餐馆,老妇人看到,
突然想起了,
于是。
她还看到了什么?还会想起什么?你可以结合前文,也可以展开想象,自己先练习说一说。
自说——指名说还有谁愿意说,说出自己的见解。
4、让我们再次回到那简陋但温馨的小餐馆去感受这动人的故事,齐读9-11小节
四、学习12小节
1、引读:关上店门,女店主走进里屋。
--------------
---------------
2、[出示句子]
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
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
从女店主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板书:……乔依帮助老妇人爱之链老妇人帮助女店主
五、拓展延伸
1.老师请你再读读课题——爱之链,现在你如何理解这
根爱之链,请你用简洁而富有创意的图画、文字或你喜欢的任何一种形式来表达你对课文及课题的诠释。
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
2.上讲台交流展示
六、总结
1.是啊,所有发生的这一切感人的故事都是因为爱,也
正是因为同学们心中有爱,才会激情勃发,创作出这么多有创意、有思想的好作品。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曲爱的赞歌。
聆听一曲爱的赞歌。
2.[播放《因为爱》]
3、结束语:
因为爱,冰雪会消融,
因为爱,枯木会逢春,
就因为爱,希望绽放华彩,
就因为爱,能拨云见日,未来永值得期待。
就因为爱,所有的生命才收获了圆满,
就因为爱,奇迹正在赶过来。
就让我们一起把爱之链的故事延续下去吧!(板书……)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