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二课说话要算数(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4.49 KB
- 文档页数:8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2课说话要算数》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说话要算数》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二课时的内容。
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认识到说话要算数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故事,引导学生理解诚信做人的价值,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诚信。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他们对诚信有一定的理解。
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说话不算数的情况,对于如何坚持诚信原则,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教育。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诚信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说话要算数的重要性,培养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
2.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诚信,做到言行一致。
3.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学生明白法治社会中诚信的必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说话要算数的重要性,培养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
2.难点:引导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诚信,做到言行一致。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故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诚信的重要性。
2.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诚信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3.实践操作法:设计相关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诚信做人的价值。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故事,用于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设计实践活动的方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诚信的重要性。
3.准备PPT等教学辅助材料,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的案例,引出本课的主题《说话要算数》。
案例可以是生活中常见的诚信问题,让学生思考诚信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和故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如何做到说话算数,以及他们的行为对周围人的影响。
让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个小游戏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诚信做人的价值。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2《说话要算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说话要算数》这一课旨在让学生理解诚信做人的重要性,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认识到说话要算数,承诺要兑现。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故事、活动、讨论等,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认知,但对诚信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遇到过说话不算数的情况,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看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导他们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深入理解诚信做人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诚信做人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说话算数,承诺兑现的良好习惯。
3.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诚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诚信做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说话算数,承诺兑现的良好习惯。
2.难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诚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诚信的重要性。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诚信的理解和经验。
3.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诚信做人的意义,如完成课堂任务、与同学互动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故事,用于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准备课堂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诚信做人的意义。
3.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诚信?为什么我们要讲究诚信?2.呈现(10分钟)呈现生活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实例中的人是否做到了说话算数?为什么?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诚信的理解和经验,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诚信。
4.巩固(10分钟)课堂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一项需要诚信的的任务,如互相借书、完成作业等。
5.拓展(10分钟)分享故事:让学生分享自己或身边的人践行诚信的故事,感受诚信的力量。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诚信做人的重要性。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2《说话要算数》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说话要算数》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认识到承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信守承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承诺要慎重,要尽可能地兑现自己的承诺,不轻易许诺,一旦有所承诺,就应该努力兑现。
教材中通过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承诺的思考,从而引导学生学会负责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他们对诚信、责任等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可能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导致无法完全信守承诺。
因此,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他们学会正确处理问题,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诚信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承诺的重要性,懂得信守承诺的意义。
2.培养学生不轻易许诺,一旦有所承诺,就应该努力兑现的习惯。
3.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诚信意识,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能更好地遵守承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承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信守承诺。
2.难点:培养学生不轻易许诺,一旦有所承诺,就应该努力兑现的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引发对承诺的思考。
2.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从中得到启示,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案例,用于教学中的导入和讨论。
2.准备黑板,用于板书关键词和总结。
3.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承诺的思考。
如:一个人答应朋友参加聚会,但当天突然有急事无法参加,应该如何处理?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承诺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人物为何要信守承诺,以及他们是如何信守承诺的。
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情景剧,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模拟在实际生活中如何信守承诺。
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2课《说话要算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们在视听体验中去讨论交流说到却做不到的原因是什么,从中知道说到做到就是一个人守信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品质。
2、指导学生通过具休案例的分析,明白对自己也要说话算数,要靠自觉,并且要养成说到做到的良好习惯。
3、在学习过程中,懂得知道我们不仅要对别人说话算数,对自己也要说到做到。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们知道说话要算数的重要性,不仅要对别人说话算数,同时对自己也是如此。
【教具、学具】课件、教材等【教学方法】启发、讨论交流、自主法【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师播放课件故事:曾子杀猪。
引出课题。
二、讨论交流1、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自己收集到有关失信的小故事或成语,与大家分享一下。
2、课件出示视频故事“西游记”中的一个小片段。
学生交流讨论:自己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些什么?(故事中唐僧四人忘记了别人的请求,这就是失信于人,对自己也造成了伤害)3、组织学生分享课前搜索到的有关失信的小故事。
三、新知传授1、教师把关于失信的成语故事分享给同学们。
引导学生明白不要做那种失信的人,从“立木为信”成语故事中明白了这个道理。
2、学生们分小组分享自己的成语故事。
四、拓展延伸1、走进那些说话算数的人,并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哪些值得我们敬佩的地方?2、阅读“阅读角”内容。
学生交流:李媛到底是不是一个说话算数的人呢?假如她没去少年宫向朋友说明原因,她还是一个说话算数的人吗?……五、拓展延伸各小组分别写一写自己敬佩的人,说一说他(她)是如何做到说话算数的呢?六、课堂总结教师:我们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当中,说话算数也是一个人的重要品质,让我们大家都来做一个说话算数的人,做一个让别人敬佩的人,做一个让别人信赖的人吧……。
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说话要算数》教案《说话要算数》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懂得什么是承诺,为什么要信守承诺。
2.初步学会合理地制定生活和学习中的规则,以及如何去执行。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让学生懂得什么是承诺,为什么要信守承诺。
2.初步学会合理地制定生活和学习中的规则,以及如何去执行。
教学难点:1.初步学会合理地制定生活和学习中的规则,以及如何去执行。
2.针对承诺事项的落实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关于承诺的资料和案例。
2.准备一些承诺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讲述承诺的含义和重要性。
2.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常见的承诺事项,如答应借给同学东西、答应老师上课认真听讲等。
二、探讨承诺的含义和重要性1.教师让学生分小组探讨承诺的含义和重要性。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3.教师总结承诺的含义和重要性,强调信守承诺对于人际关系和信任的重要性。
三、制定生活和学习中的规则1.教师让学生分小组制定生活和学习中的规则,如作息时间、学习计划、课堂纪律等。
2.让学生分享自己制定的规则,其他学生提出建议和意见。
3.教师总结制定规则的重要性,强调规则需要合理、具体、可执行。
四、如何落实承诺和规则1.教师让学生分小组探讨如何落实承诺和规则。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方法和经验。
3.教师总结落实承诺和规则的方法,如坚持执行、接受监督、及时反思等。
五、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信守承诺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2.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思考自己曾经做过的承诺,并想一想如何去落实。
2 说活要算数(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承诺,明白说话应该算数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作出承诺并能够履行承诺的意识和能力。
3.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说话应该算数的意义。
2.探讨承诺与履行,培养学生做承诺并履行承诺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承诺的含义,掌握如何履行承诺的方法。
2.探讨对于不同承诺的不同履行方式。
四、教学过程设计时间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8 min 导入课前自主学习预习:以生活实例为中心,交流课前自己曾发过的承诺和有没有兑现的经历个人自主学习、交流12 min 新课部分说活要算数以生动的语言将“说话要算数”这个观念传递给学生,通过实际例子讲解10min读一读《小兔子的承诺》分组配读、共同讨论15 min 词语解释讲解常见生活中的承诺与履行方法整课板书、实物或图片演示10 min 手抄记笔记根据所听所学手抄笔记个人书写、反思20 min 创设情境、角色让学生接受不同承诺的挑战,进一步强化对承诺的理解和履行方小组协作,带领学生体验承诺和履行承诺的过程扮演法10 min课外拓展课下观察和记录身边的承诺和履行个人自主学习、观察和交流五、教学重点解析1.导入部分: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预习,通过交流自己曾发过的承诺和是否兑现的经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承诺和兑现的认识。
2.新课部分:教师通过讲解“说话要算数”这个观念,引导学生理解承诺的重要性,并通过实际例子讲解承诺与履行的方法。
3.读一读:通过课件或教材的导入,让学生对《小兔子的承诺》进行分组朗读和共同讨论,进一步体验承诺和兑现的过程。
4.词语解释:通过整课板书、实物或图片演示,讲解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承诺和履行方法。
以图文的形式呈现,加深学生的记忆。
5.创设情境、角色扮演:通过提供不同承诺的挑战,让学生在小组中协作,体验承诺和履行承诺的过程。
从不同的视角,加深学生对承诺和履行的理解和重视程度。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2《说话要算数》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说话要算数》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二课时的重要内容。
本课时主要让学生认识到说话要算数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行为。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使学生明白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是与人交往的通行证。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情景,引导学生学会诚实守信,说话算数。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他们开始懂得尊重他人,遵守规则。
但在实际生活中,部分学生还存在说话不算数的现象,如答应别人的事情忘记做,或者故意不履行承诺。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培养他们说话要算数的良好习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说话要算数的重要性,明白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说话算数的良好习惯。
3.提高学生与人交往的沟通能力,增强法治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说话要算数的重要性,培养诚信意识和行为。
2.难点:引导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诚信,说话算数。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诚信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从中吸取教训,树立诚信意识。
3.讨论交流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生活中的诚信经历,互相启发。
4.激励评价法:及时表扬表现出诚信的学生,激发他们的自豪感,形成良好的氛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
2.设计好教学环节,准备好教学用具,如PPT等。
3.学生提前进行预习,了解诚信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关于诚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给你什么启示?进而引出本课时的话题——说话要算数。
2.呈现(10分钟)讲述一个关于诚信的案例,让学生了解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从中吸取教训。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诚信经历。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2课《说话要算数》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说话要算数》这一课旨在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遵守承诺,言行一致的品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一个人要想得到别人的信任,就必须做到诚实守信。
教材中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诚信的价值。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观念和判断能力,他们对诚信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对诚信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刻,需要在教学中通过案例和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体验诚信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诚信的含义,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言行一致,遵守承诺的良好习惯。
3.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做到诚实守信,得到他人的信任。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诚信的含义,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难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做到诚实守信,得到他人的信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和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诚信的价值。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情景剧。
2.准备讨论问题和思考题。
3.准备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诚信。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讲究诚信?诚信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性?2.呈现(10分钟)呈现几个关于诚信的案例,让学生观看后进行讨论:这些案例中的人为什么得到别人的信任?他们是如何做到诚实守信的?通过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诚信的含义和价值。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生活中的一些情境,如借钱、借东西等。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诚信的重要性,学会遵守承诺,言行一致。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在实践中的体会和感悟。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加深对诚信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诚实守信?如何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引导学生提出具体的实践计划和目标。
部编版道德与法制四年级下册第2课
《说话要算数》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诚信;
能力目标:让同学们学会讲诚信;
情感目标:让同学们健康的生活,快乐的成长;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培养同学们讲诚信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俗话说的好“人无信不立”,我们在平时如何做到说话算数,赢得大家的信赖呢?
师:下面就请大家和我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说话要算数》。
二、讲诚信的好处:
师:课件出示课本第11页的几幅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办事说话讲诚信有哪些好处。
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 说话要算数教学目标:1.在生活中能逐步养成说到做到的好习惯。
2.知道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失信故事和诚信的故事,从中受到启示,明白失信害人害己,而守信的人得到他人的尊重与敬佩。
3.了解说话算数的重要意义,在生活中也努力成为一个讲诚信的人。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收集故事中体会诚信的重要性,通过角色扮演在帮别人改正说话不算数的毛病过程中自纠身上存在的失信问题并改正。
教学难点:充分理解说话算数的重要意义,在生活中也努力成为一个讲诚信的人。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收集关于失信的小故事2.教师准备:教学媒体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谁还相信他的话一、导入课题1.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同学,大家都叫他“爱保证”。
你们想听听“爱保证”的故事吗?四年级二班有一位同学,大家都叫他“爱保证”。
为什么呢?因为每当上体育课时,他忘记带球拍,然后他就向老师和同学保证:我保证下次一定带球拍;放学了,老师发现他的作业还未交,问他原因,他马上说:“老师,我保证这是最后一次拖欠作业了”;在家里,他经常忘记给小猫喂食,可当妈妈批评他时,他马上保证:我保证下次一定按时给小猫喂食。
……2.这里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猜猜看,“爱保证”还有可能保证了哪些事情?3.通过我们刚才对“爱保证”的了解,你们发现了什么?他是个怎样的人呢?4.如果你是“爱保证”的同学、老师、家人,你还会再信任他吗?你想对他说些什么?5.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演一演“爱保证”的故事。
1名同学扮演“爱保证”,另外3名同学分别扮演“爱保证”的老师、同学、家长。
但在表演的过程中要体现大家对爱保证的不信任。
6.你们知道为什么大家都不再信任“爱保证”了吗?出示课题:说话要算数二、结合生活说说身边的“爱保证”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同伴或家人曾做过并没能做到的保证,谈谈当时自己的心情如何。
2.小组派代表交流小结:当我们在做保证时一定要想一想自己是否能做到,当我们答应了别人,就要尽力去做到。
三、活动园——探索传统文化中的守信与失信1.交流收集到的失信故事(1)听“食言而肥”的故事春秋时代,鲁国有个大臣叫孟武伯,他最大的毛病是说话不算数。
有一天鲁哀公举行宴会招待群臣,孟武伯参加了。
在宴席上,孟武伯不喜欢另一位大臣郑重,便故意问他:“郑先生怎么越来越胖了?”哀公听见了,说:“一个人常常吃掉自己的诺言,当然会胖起来呀!”晋朝有个人叫殷羡。
曾经做过豫章郡的太守,当他卸任离开豫章回京城时,很多人托他带信,他都答应了。
当他走到长江边时,便把这些信全部扔到水里,说:“都请到水里去吧!要沉要浮随你们自由,我殷羡不当太守了,可也不能给人家当信使啊!”“食言而肥”指不守信用。
(2)《西游记》第八十一难“通天河遇鼋湿经书”。
(3)《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
有个渔夫闻声而致。
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
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
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
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
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只得怏怏而去。
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
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渔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
2.你还收集了哪些关于失信的故事,在小组内交流。
3.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1)失信的害处有哪些?(2)失信于人会对别人造成什么伤害?(3)失信于人会对自己造成什么伤害?4.总结:对他人说话不算数,失信于人会对别人造成伤害。
在“食言而肥”的故事中,殷羡把他人的信件全部扔到水里,让他人的家人或朋友得不到亲人的消息,可以会担忧、焦虑。
对他人说话不算数,也会伤害到自己。
《郁离子》中记载的那个因失信而丧生的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渔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
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
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
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从古至今,失信于人害人害己,我们可千万不能做害人害己的傻事。
四、面对说话算数的人,我们的态度1.情景剧表演:张青和李媛是好朋友……虽然李媛没能和张青一起看话剧,但是张青觉得,李媛是一个说话算数的人。
(1)你认为李媛是个说话算数的人吗?为什么?(2)假如李媛没去少年宫向朋友说明原因,她还是一个说话算数的人吗?(3)如果你遇到李媛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2.你的生活中有说话算数的人吗?讲一讲他们的故事吧。
(1)小组内讲你在生活中遇到的说话算数的人的故事,也可以用话剧的形式表演出来。
(2)愿意到台上来展示的同学请到台上展示。
3.我最依赖的人:根据刚才同学们的故事讲解或话剧表演,以及自己的生活经历,选出最让你依赖和敬佩的人,并写出依赖和敬佩他们的理由。
如:我最信赖的是我们的班长XXX。
因为他说话算数,而且还经常帮助班上的同学,所以他是我最信赖的人。
4.出示守信的成语故事,请小朋友夸夸他们。
(1)商鞅“立木为信”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
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
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
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
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2)一诺千金秦朝末年,楚国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这个人个性耿直,而且非常讲信用,只要他答应的事,就一定会努力做到,也因此他受到许多人的称赞,大家都很尊敬他。
他曾经在项羽的军中当过将领,而且率兵多次打败刘邦,所以当刘邦建立汉朝,当上皇帝的时候,便下令捉拿季布,并且宣布:凡是抓到季布的人,赏黄金千两,藏匿他的人则遭到灭门三族的惩罚。
可是,季布为人正直而且时常行侠仗义,所以大家都想保护他。
起初季布躲在好友的家中,过了一段时间,捉拿他的风声更紧了,他的朋友就把他的头发剃光,化装成奴隶和几十个家僮一起卖给了鲁国的朱家当劳工。
朱家主人很欣赏季布,于是专程去洛阳请刘邦的好朋友汝阴侯滕公向刘邦说情,希望能撤销追杀季布的通缉令,后来刘邦果真赦免了季布,而且还给了他一个官职。
有一个和季布同乡、名叫曹邱生的人,他一向喜欢和有权有势的朋友来往,于是就托人写介绍信给季布,希望能和季布认识、交朋友。
可是季布一见到他就很反感,根本不想再理会曹邱生,但是他面对季布讨厌的神色,像是没发生什么事的继续说:您也知道我们都是楚国人,人们常说‘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句话是我到处替您宣扬的结果,可是您为什么总是拒绝见我呢?季布听完曹邱生的话,非常高兴,顿时改变了态度,而将他当作上宾来招待。
(3)曾子杀猪一个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毕,换上一身干净整洁的蓝布新衣,准备去集市买一些东西。
她出了家门没走多远,儿子就哭喊着从身后撵了上来,吵着闹着要跟着去。
孩子不大,集市离家又远,带着他很不方便。
因此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回去在家等着,我买了东西一会儿就回来。
你不是爱吃酱汁烧的蹄子、猪肠炖的汤吗?我回来以后杀了猪就给你做。
这话倒也灵验。
她儿子一听,立即安静下来,乖乖地望着妈妈一个人远去。
曾子的妻子从集市回来时,还没跨进家门就听见院子里捉猪的声音。
她进门一看,原来是曾子正准备杀猪给儿子做好吃的东西。
她急忙上前拦住丈大,说道:家里只养了这几头猪,都是逢年过节时才杀的。
你怎么拿我哄孩子的话当真呢?曾子说: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谎的。
他们年幼无知,经常从父母那里学习知识,听取教诲。
如果我们现在说一些欺骗他的话,等于是教他今后去欺骗别人。
虽然做母亲的一时能哄得过孩子,但是过后他知道受了骗,就不会再相信妈妈的话。
这样一来,你就很难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
曾子的妻子觉得丈夫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心悦诚服地帮助曾子杀猪去毛、剔骨切肉。
没过多久,曾子的妻子就为儿子做好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5.搜集关于说话算数的名言或成语。
(1)人无信,无以立;诚待人,讲道义。
言必行,行必果;学季布,诺千金。
德为本,信为根;端品行,终受益。
(2)一言九鼎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金口玉言赤诚相待五、总结。
总结:上了这堂课,你觉得守信重要吗?说话不算数只会给我们带来害处,而守信却能带给我们尊重,如何选择一目了然。
六、当堂检测。
1.填空。
(1)()是人的一个重要品质。
(2)我们敬佩说到做到的人,()的人是得不到尊重的。
(3)我搜集到的说话算数的成语有()、()、()。
2.我会判断。
(1)我和小王是好朋友,有时“放他鸽子”也没关系。
()(2)失信只会给别人造成伤害,不会给自己造成伤害。
()(3)“食言而肥”鼓励我们多吃别人的语言,这样我们才能长肥。
()3.讲一个因为失信而导致害人害已的故事。
第二课时2. 说话要算数教学目标:1.在生活中能逐步养成说到做到的好习惯。
2.知道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失信故事和诚信的故事,从中受到启示,明白失信害人害己,而守信的人得到他人的尊重与敬佩。
3.了解说话算数的重要意义,在生活中也努力成为一个讲诚信的人。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收集故事中体会诚信的重要性,通过角色扮演在帮别人改正说话不算数的毛病过程中自纠身上存在的失信问题并改正。
教学难点:充分理解说话算数的重要意义,在生活中也努力成为一个讲诚信的人。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收集关于失信的小故事2.教师准备:教学媒体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回顾“爱保证”,帮他改正(一)回顾“爱保证”的行为,了解他说话不算数的真正原因1.看图片,讨论爱保证为什么总是说话不算话?(1)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2)请各小组的同学汇报交流。
(3)师小结:“爱保证”说话不算话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控制不住自己,抵制不了诱惑;二个是没把自己保证的事件放在心上,老是忘记。
2.你们有没有也像“爱保证”一样,有这样或那样的诱惑呢?面对诱惑你该怎么做呢?3.讨论:你有忘记自己的承诺的时候吗?如何才能不忘记自己的承诺?有没有好的方法。
4.师总结:孩子们的方法可真不少,可这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小明每天上学都要迟到,无论妈妈怎么叫他,他就是起不来,好不容易起来了,他才发现:原来时间又要迟到了。
于是他保证说:“我明天早上一定早点起来。
”可到了第二天早上,他又要妈妈叫无数遍才能起来。
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呢?(二)故事交流会1. 观看视频:以小组为单位,自我分析自己说话不算数的经历:当时怎么想的,怎么做的?2.小组派代表交流(三)小结过渡,随机板书小结:说到做到是一个人诚实守信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