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挖掘研究综述
- 格式:pdf
- 大小:203.92 KB
- 文档页数:4
WEB安全研究金丽君摘要:本文主要针对WEB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这一现状,初步地介绍了国内外对WEB安全问题的研究现状,全面地介绍和分析了WEB服务和应用中存在的各种威胁,并探讨了WEB安全问题的防护对策,来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
关键词:WEB安全、安全威胁、安全防护Abstract:This article will focus WEB security has drawn increasing attention to this situation, the initial introduction to security issues at home and abroad on the WEB Research, a comprehensive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WEB services and applications that exist in a variety of threats, and to explore the WEB security protection measures.一、引言1.1研究背景及目的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人们在享受着网络带来的无尽的快乐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和复杂的网络安全威胁和难以规避的风险,网上信息的安全和保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网络的安全措施应是能全方位地针对各种不同的威胁和脆弱性,这样才能确保网络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以及防范措施已迫在眉睫。
网络安全评估技术是评价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现今在众多的安全技术中已经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通过风险评估,对系统进行细致而系统的分析,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综合评价,最后通过评价结果来了解系统中潜在的危险和薄弱环节,并最终确定系统的安全状况,为以后的安全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随着Internet的普及,人们对其依赖也越来越强,但是由于Internet的开放性,及在设计时对于信息的保密和系统的安全考虑不完备,造成现在网络的攻击与破坏事件层出不穷,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造成了很大麻烦。
数据挖掘中的本体应用研究综述摘要:数据挖掘是个交叉领域,与人工智能、信息科学、统计分析等领域有着紧密的联系。
而本体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与数据挖掘在应用的学科领域范围上有着较大的重合,比如在生物科学和化学领域,这两者的结合研究也非常活跃。
在数据挖掘中引入本体能够极大地解决数据挖掘面临的问题。
系统研究了在数据挖掘中本体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数据管理;数据挖掘;本体0引言摩尔定律见证了过去40多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芯片的处理速度越来越快,集成电路的体积越来越小、性价比越来越高。
以硬盘为例,机械硬盘存储单位兆的成本不断下降,而性能更好的固态硬盘正在进入民用市场。
计算机的硬件成本越来越低,而硬件的性能越来越好。
存储每兆信息所需要的成本越来越低。
这为大规模的数据存储打下了物质基础。
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大大提升了数据采集、存储和操作能力。
数据库与DBMS顺应了大规模的数据管理而产生。
从20世纪60年代早期简单的数据收集到建立数据库,到20世纪70年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发展,到后来各种新型数据库,到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的发展,数据库发展的内在驱动因素正是出于人们对快速增长的数据利用的需求。
身处于大量数据之中,却依然感到缺乏信息,数据挖掘的产生正是为了满足从数据中挖掘信息的需求。
数据挖掘这些年来被广泛应用和研究,比如在生物科学、化学、天文和商业领域等等,这些领域的共同特点都是面临大量数据处理。
数据挖掘也面临者许多问题:处于复杂的数据环境中,需要支持多种数据源类型;挖掘算法的选择容易受使用者个人知识背景影响;产生规则过多;规则难以理解,需要领域知识背景等等。
而本体的引入,从各个方面改进了数据挖掘面临的问题。
1理论背景1.1数据挖掘的定义和KDD过程数据挖掘是“从资料中提取出隐含的过去未知的有价值的潜在信息”(1992年提出),也被认为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 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2001年提出),后者是被广泛引用的数据挖掘定义。
基于Python的网络爬虫技术综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上的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每天都有海量的数据在互联网上产生。
这些数据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对于企业、学术研究、个人等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要想获取这些数据并加以利用,就需要一种有效的手段来收集网络上的信息。
网络爬虫(Web Crawler)技术应运而生,它是自动化地获取互联网上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
一、网络爬虫技术原理网络爬虫技术主要是通过编程的方式,模拟浏览器行为,访问网络上的页面,获取页面的内容并进行解析,从而实现自动化获取信息的过程。
其主要原理包括:1. 发起请求:网络爬虫首先需要向目标网站发起HTTP请求,请求特定的网页内容。
2. 获取响应:目标网站接收到请求后,会返回相应的HTML页面内容。
3. 解析页面:爬虫需要解析HTML页面,从中提取出所需信息,如文本、图片、链接等。
4. 存储数据:爬虫将解析出的数据存储到本地数据库或文件中,以便后续分析使用。
二、基于Python的网络爬虫常用库在Python中,有许多成熟的第三方库可供使用,极大地简化了网络爬虫的开发过程。
以下几个库是网络爬虫常用的:1. requests:用于发送HTTP请求,并获取响应内容的库,是网络爬虫的基础库。
2. BeautifulSoup:用于解析HTML页面内容的库,能够方便地提取出页面中的各种信息。
3. Scrapy:一个功能强大的网络爬虫框架,提供了完整的爬虫开发工具,包括URL管理、数据存储、页面解析等功能。
4. Selenium:用于模拟浏览器操作的库,可以实现动态页面的爬取。
5. PyQuery:类似于jQuery的库,提供了类似于jQuery的操作方式,便于解析HTML 页面。
这些库的出现大大简化了网络爬虫的开发工作,使得爬虫开发者能够专注于业务逻辑的实现,而不必关心底层的网络请求和页面解析过程。
基于Python的网络爬虫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4. 遍历链接:对于需要爬取多个页面的情况,需要遍历页面中的链接,继续发起请求和解析页面的过程。
面对巨大而复杂的网络系统以及浩如烟海的信息资 源,研究人员将传统的数据挖掘技术和相结合,进行Web 挖掘,从半结构或无结构的页面中,以及使用者的Web Web 活动中,抽取感兴趣的、潜在的模式,分析、研究,并加以利用。
挖掘可分为类:内容挖掘、结构挖掘和Web 3Web Web 日志挖掘。
而日志挖掘作为挖掘的一个重要组Web Web Web 成部分,有其独特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所谓日志,是指在服务器上有关访问的各种日Web Web 志文件,包括访问日志、引用日志、代理日志、错误日志等文件。
这些文件里包含了大量的用户访问信息,如用户的IP 地址、所访问的、访问日期和时间、访问方法或URL (GET 、访问结果功、失败、错误、访问的信息大小等。
POST)()而日志挖掘,就是通过对日志记录的挖掘,发Web Web 现用户访问页面的模式,从而进一步分析和研究日Web Web 志记录中的规律,以期改进站点的性能和组织结构,提Web 高用户查找信息的质量和效率,并通过统计和关联的分析找出特定用户与特定地域、特定时间、特定页面等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在电子商务等领域是大有作为的。
日志挖掘技术1 Web 目前,日志挖掘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基于事Web Web 务的方法和基于数据立方体的方法。
基于事务的日志挖掘技术1.1 Web Web 基于事务的日志挖掘技术最早是由等人Web Web ,Chen [1]提出的图。
他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服务器日志文(1)Web 件,提出最大向前引用算法的概念。
他将用户会话分割MF 成一系列的事务,然后采用与关联规则相类似的方法挖掘频繁访问序列,从而取得用户访问模式。
基于事务的日志挖掘技术的基本流程是:Web 预处理过程服务器日志中的内容非常丰富,(1) Web 但是由于本地缓存、代理服务器、防火墙的存在,使得直接在数据上进行挖掘变得十分困难和不准确。
因此,Web log 在实施数据挖掘之前,首先必须对文件进行数据净Web Log 化、用户识别、会话识别、页面过滤、路径补充等一系列的工作[9]。
数据挖掘神经网络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综述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挖掘技术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
从数据挖掘的概念出发,介绍了数据挖掘的对象、功能及其挖掘过程,结合数据挖掘的几种常见挖掘算法:决策树法、关联规则法和神经网络法等,对其主要思想及其改进做了相关描述;总结了国内外数据挖掘的研究现状和应用,指出了数据挖掘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数据挖掘;决策树法;关联规则法;神经网络法;研究现状;发展趋势0引言数据挖掘作为一个新兴的多学科交叉应用领域,正在各行各业的决策支持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都积累了海量异构的数据资料。
这些数据往往隐含着各种各样有用的信息,仅仅依靠数据库的查询检索机制和统计学方法很难获得这些信息,迫切需要将这些数据转化成有用的信息和知识,从而达到为决策服务的目的。
数据挖掘分析得到的信息和知识现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商务管理、生产控制、市场分析、工程设计和科学探索等。
数据挖掘是一个多学科领域,它融合了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统计学、知识工程、信息检索等最新技术的研究成果。
本文主要介绍了数据挖掘的几种主要算法及其改进,并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研究热点进行了总结,最后指出其发展趋势<sup>[1]</sup>。
1研究背景1.1数据挖掘目前数据挖掘是人工智能和数据库领域的研究热点,数据挖掘是发现数据库中隐含知识的重要步骤。
数据挖掘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早期主要研究从数据库中发现知识(Knowlegde Discovery in Database,KDD),数据挖掘的概念源于1995年在加拿大召开了第一届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国际会议<sup>[2]</sup>。
数据挖掘作为一种多学科综合的产物,综合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统计学、数据库、可视化技术等,自动分析数据并从中得到潜在隐含的知识,从而帮助决策者做出合理并正确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