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氯充装操作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7
液氯气瓶充装安全操作规程1、氯气瓶卸车1、卸车过程中的外观检查,卸车工在卸车过程中要进行严格检查,发现以下不合格不得卸车:①瓶阀、易熔塞上紧后丝扣不足三扣的;②瓶嘴阀杆有断裂的; ③瓶体温度超过40℃的;④公司《液氯销售和装卸环节安全管理规定》中规定不能接收的。
注意: 卸车过程起重机械挂钩应牢靠,严禁扔、摔、滚、碰,不许叉车和电磁式起重机卸钢瓶。
2、气瓶内气体化验卸车工在确认气瓶符合接收条件卸车后,化验员逐瓶取样化验气体含量,当氯气含量小于80%时, 严禁充装,当氯气含量大于80%时,粘贴准充证,通知充装人员进行充装。
二、气瓶充装1、充装前的准备工作①检查阀门开启情况应开启的阀门:贮槽平衡阀、下液阀(夏天根据车间要求)、屏蔽泵分配台回流阀、泵入口阀、泵出口阀、充装站总阀、各分支氯用阀。
应关闭的阀门:泵出口分配台充装阀、、分配台平衡阀、分配台抽空阀、各分支充装阀。
②校验称量用磅秤,保证称量准确。
③检查屏蔽泵、真空泵、空压机完好、无异常。
④按规程开启空气压缩机。
⑤按规程开启真空泵。
⑥将空瓶吊至磅秤上。
⑦上紧瓶阀管卡,打开瓶阀,用10%氨水试漏。
⑧确认不漏后,依次打开气瓶和抽空管上的抽空阀进行抽空。
⑨根据瓶重,设定重量,准备充装。
2、气瓶充装①打开压缩空气气阀和氯气充装阀,进行充装。
②当达到设定充装重量后,气阀自动切断,依次关充装阀、瓶阀,开抽空阀,松开充装管卡无氯气漏出后,卸下管卡。
③用10%氨水测试气瓶是否泄漏。
④粘贴安全标签。
注意:①液氯的充装系数为1.25Kg/L,不得过量充装。
一旦充装超量,钢瓶内的液氯温度升高,液氯体积膨胀,将气相空间占满;由于该液体体积的微压缩性,进而导致瓶内压力升高,钢瓶爆炸。
②严禁将液氯气化器中的液氯充入液氯钢瓶。
3、复检用钓钩秤吊起气瓶复检,不合格重装,合格后粘贴合格证。
三、装车或储存。
1、装车①装过程严禁扔、摔、滚、碰,起重机械挂钩应牢靠,不许叉车和电磁式起重机装钢瓶。
液氯气瓶槽车充装安全操作规程范本液氯气瓶槽车是一种运输液态氯气的特种车辆,用于将液态氯气从生产厂家、储存站点等地运输至用户现场。
液氯气瓶槽车充装是指将液态氯气从储存容器中转移到气瓶槽车进行运输的过程。
由于液氯气具有剧毒、易燃等特性,因此液氯气瓶槽车充装操作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程进行,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下面是液氯气瓶槽车充装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一、充装前准备1. 检查气瓶槽车的外观和密封性,确保没有明显的破损和泄漏现象。
2. 检查气瓶槽车上的紧固件和连接部件,确保其完好无损。
3. 检查气瓶槽车的刹车系统、悬挂系统和制动系统,确保其正常工作。
4. 检查气瓶槽车的灭火设备和急救设备,确保其有效可用。
5. 确定充装区域的安全距离,设置相关警示标志。
6. 确保充装人员穿着防护服、口罩、手套等相关防护装备。
二、气瓶槽车充装操作1. 进行液氯气瓶槽车充装前,必须将车辆停在指定区域并切断发动机的电源。
2. 打开充装区域的防护栏杆,确保充装区域畅通无阻。
3. 将液氯气瓶安全地移动至充装区域,并固定在气瓶槽车上,确保稳定。
4. 通过连接管道将液氯气从储存容器中转移到气瓶槽车上,过程中要确保连接紧密、无泄漏。
5. 在充装过程中,必须时刻监测液氯气的压力,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
6. 充装完成后,关闭连接管道,确保密封,防止液氯气泄漏。
7. 对充装过程中发现的任何问题,应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三、充装后处理1. 将液氯气瓶槽车移出充装区域,并固定好气瓶槽车的液氯气瓶。
2. 检查液氯气瓶槽车上的连接部件和紧固件,确保其完好无损。
3. 清理充装区域,确保没有残留的液氯气和其他污物。
4. 检查气瓶槽车的刹车系统、悬挂系统和制动系统,确保其正常工作。
5. 关闭充装区域的防护栏杆,并锁好充装区域的门。
6. 将使用过的防护装备进行清洁和消毒,存放在指定的地点。
7. 对充装过程中的记录和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
液氯气瓶槽车充装安全操作规程1. 简介液氯气瓶槽车是运输和储存液化氯气的重要设备。
为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并避免事故和泄漏的发生,本文档将介绍液氯气瓶槽车充装的安全操作规程。
2. 操作人员要求在进行液氯气瓶槽车充装作业之前,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以下要求:•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获得相应的证书;•熟悉液氯气瓶的结构、使用要求和充装流程;•掌握紧急处理措施和事故防范知识;•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能够适应高温和高压的工作环境。
3. 充装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液氯气瓶槽车充装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检查充装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确保其正常工作;•检查氯气瓶和槽车的密封性,确保没有泄漏现象;•准备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手套、防护服等;•确保充装现场通风良好,以防溢出的氯气积累造成危险。
4. 操作步骤液氯气瓶槽车充装的操作步骤如下:步骤一:停车并固定•槽车到达充装区域后,先停车并拉紧手刹,确保车辆处于固定状态;•使用安全锁将槽车固定在充装区域的正确位置。
步骤二:接地操作•将槽车的接地线与充装区域的接地设备连接,以确保静电能够安全地释放。
步骤三:准备充装设备•确保充装设备的阀门关闭,并进行检查,确保无泄漏现象;•确保充装设备符合规范要求,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步骤四:连接管线•使用合适的工具,将充装设备与液氯气瓶连接;•确保连接牢固,无泄漏。
步骤五:充装•打开充装设备的阀门,开始充装;•定期检查充装设备和液氯气瓶的状态,确保充装过程稳定。
步骤六:充装完成后•关闭充装设备的阀门;•轻轻松开连接管线,确保无泄漏;•移除接地线;•将充装设备和工具进行清洁和维护;•将液氯气瓶槽车开离充装区域。
5.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液氯气瓶槽车充装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标准操作规程,不得违反操作要求;•充装设备和工具必须经过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操作前应检查液氯气瓶和槽车的密封性,确保无泄漏现象;•操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做好防护;•充装现场必须通风良好,预防氯气积聚造成危险;•在充装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发生事故时,应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并报告相关部门。
液氯充装操作规程一、工作前的准备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液氯充装操作的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书;2.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3.确保充装车辆和充装设备的完好,如有损坏或故障,应及时修复或更换;4.准备好充装所需的液氯和充装配件,确保液氯质量和数量正确。
二、操作流程1.将充装车辆停在室外开阔、通风良好的位置,确保操作安全;2.检查车辆和设备,保证它们处于正常工作状态;3.确保充装设备与液氯容器连接牢固;4.打开充装设备的排气阀,确保系统内无杂质和气体;5.打开液氯容器上的安全阀,缓慢打开液氯出口阀门,使其与充装设备连接;6.打开系统中的液氯进气阀门,充装开始;7.在充装过程中,监测液氯的充装压力,确保不超过液氯容器的额定压力;8.当液氯充装完成时,关闭液氯容器上的出口阀门,并关闭系统中的液氯进气阀门;9.打开充装设备的排气阀,将余气排出;10.在液氯充装完成后,及时关闭所有阀门,并清理充装现场和设备。
三、安全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必须戴上防护设备,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2.禁止在充装过程中吸烟、明火操作或靠近火源;3.充装现场必须保持干燥、通风良好,远离易燃材料和电器设备;4.充装设备和液氯容器必须经过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5.充装期间,操作人员必须时刻监测液氯的压力和温度,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6.液氯充装过程中,严禁直接接触液氯,如发生溅入眼睛或皮肤上,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救助;7.完成充装后,必须及时关闭所有阀门,清理充装现场和设备;8.发生液氯泄漏事故时,应立即停止充装操作,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漏气处理,并立即报告相关部门。
四、紧急处理措施1.发生液氯泄漏事故时,必须立即停止充装操作,迅速撤离人员;2.封锁事故现场,设置警示标志,避免他人靠近;3.采取泄漏源控制措施,如关闭液氯容器和充装设备的阀门;4.使用适当的防护装备进入泄漏区域,将液氯丢失最小化;5.在泄漏区域周围设置吸附材料收集液氯,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6.报告液氯泄漏事故,并寻求专业救援。
液氯槽车充装工序安全操作规程一、概述液氯作为一种常用的工业气体,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制药等行业。
在槽车充装过程中,涉及到液氯的储存和运输,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充装工序的安全操作。
本文档旨在规范液氯槽车充装工序的操作流程,从而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充装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液氯槽车充装工序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所有操作符合安全要求。
1.检查槽车:首先要检查槽车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包括车辆底盘、轮胎、车身结构等方面的检查,确保车辆没有漏油、漏气等情况。
2.检查充装设备:仔细检查充装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包括液氯输送管道、阀门等部件的检查,确保设备无堵塞、漏气等情况。
3.通风检查:确保充装区域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以防止液氯泄漏后积聚,形成爆炸危险。
4.安全防护措施: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安全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以确保个人安全。
三、液氯槽车充装操作流程1.打开气缸阀门:打开液氯槽车上的气缸阀门,确保液氯能够顺畅地流入充装设备。
2.调整阀门:根据充装设备的要求,调整阀门的开启程度,确保充装流量适中,不过量或欠量。
3.监控充装过程:在充装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全程监控充装设备的运行情况,特别注意液氯流量、压力等参数。
4.定期检查设备:充装过程中必须定期检查充装设备的状态,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充装操作,并进行必要的维修和更换。
5.充装完成后的处理:充装完成后,操作人员必须及时关闭充装设备的阀门,并清洗充装管道,以防止液氯残留。
四、液氯槽车充装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禁止吸烟:在液氯槽车充装区域,严禁吸烟及使用明火,以防止引发火灾。
2.禁止手机等电子设备:在充装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禁止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以防止电子设备产生火花,引发爆炸。
3.避免机械碰撞: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液氯槽车和充装设备的机械碰撞,造成设备破损或液氯泄漏。
4.注意操作频率:在液氯槽车充装操作中,要注意操作频率,避免设备过度疲劳,确保设备的寿命和安全。
液氯气瓶槽车充装安全操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一、总则1. 规程适用于液氯气瓶槽车在充装过程中的安全操作。
2. 充装操作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和持有相关证书的人员进行。
3. 充装操作中,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企业规定的安全操作规程执行,确保安全生产。
二、充装前准备1. 充装前应确认液氯气瓶槽车的气瓶和槽车的状况良好,无任何漏气或损坏。
2. 充装前应检查液氯供应管道和阀门的连接情况,确保无松脱或泄漏。
3. 充装前应确认气瓶槽车周围无易燃物品和明火,保持通风良好。
4. 充装前应清理、保养和检查充装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
5. 充装前应进行安全交底,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和操作流程。
三、充装操作流程1. 将液氯气瓶槽车驶入充气区域,并保持稳定停靠。
2. 按照规程要求将槽车与充装设备连接好,确保连接牢固,并检查连接处有无泄漏。
3. 打开气瓶槽车的充装阀门,并逐渐打开气瓶阀门,注意阀门操作应缓慢、平稳。
4. 充装开始后,要时刻观察液氯充装过程中的压力变化,及时调整充装速度,确保充装过程安全稳定。
5. 充装过程中,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
6. 充装完毕后,应先关闭气瓶阀门,再关闭气瓶槽车的充装阀门。
7. 检查充装设备和气瓶槽车的连接处是否泄漏,如有泄漏,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维修。
8. 充装完毕后,及时清理工作区域,保持整洁。
四、安全注意事项1. 充装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服,戴好防护眼镜和手套。
2. 充装操作人员应确保自身健康状况良好,无任何酒精、药物等影响安全的因素。
3. 充装操作人员应时刻保持警惕,不得离开操作岗位,以免发生意外。
4. 充装操作过程中,严禁吸烟,禁止使用明火。
5. 充装操作人员应具备紧急救援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应对突发事故。
6. 充装过程中,如发现液氯泄漏或异常情况,应立即按规程要求停止充装,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7. 充装操作结束后,应随时检查充装设备和气瓶槽车的情况,确保安全。
液氯工段工艺操作规程1、概述:1.1液氯工段任务:把气态氯进行降温液化,而使其变成液体,以便于运输和贮存,并满足对氯纯度要求很高的场合。
1.2液氯的用途:液氯一般气化后使用,广泛用于纺织、造纸、冶金、医药、塑料、橡胶等行业。
1.3液氯的贮运:液氯应贮存在阴凉通风的库房中,专库专储,切勿与易爆易燃及氨气共储共运,库温不超过35℃,防止日光照射。
失火时,可用水浇救。
2、原料及性质液氯工段主要原料有:氯气、氨、氯化钙、硫酸2.1氯气的物化性质:2.1.1氯气的物理性质:化学式Cl2;原子量35.453,分子量70.906,重度3.214Kg/M3(标准状况下;1大气压,0℃),沸点:-33.9℃,熔点:-100℃,汽化热:20.39Kj/Mol(-34.4℃),熔融热:6.39Kj/Mol(-101℃)。
压缩系数:0.1—7.6MPa之间,平均为0.000202。
溶解度:0℃,1atm下100g水中溶解1.462克。
熔解热:22.07Kj/Mol,水合物:温度小于9.6℃与水生成Cl2·8H2O水合物,生成热76.74Kj/Mol;外观:气体为黄绿色,液体为黄色微橙的透明液体,具有窒息性刺激气味。
2.1.2氯气的化学性质氯气属卤族元素,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除了对惰性气体、碳、氮等元素外,几乎可以与各种元素直接化合,氯也能和许多化合物起反应,因此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氯状态存在的氯是极少的,大多数呈无机化合物存在。
2.1.2.1氯气与金属的反应:如2Ag+Cl2→2AgCl在有水存在情况下,即生成盐酸,促使金属腐蚀如2Fe+3Cl2→2FeCl3FeCl3+3H2O→Fe(OH)3+3HCl完全干燥的氯气和液氯常温下几乎不与金属反应,也有例外:如钛与湿氯气不反应,而与干燥氯气反应Ti+Cl 2→TiCl 2,TiCl 3,TiCl 42.1.2.2氯气与无机化合物反应: 如2NaOH+Cl 2→NaClO+NaCl+H 2O 2Ca (OH )2+Cl 2→Ca (ClO )2+CaCl 2+2H 2O 2.1.2.3与有机化合物的反应: C 6H 6+3Cl 2→C 6H 6Cl 6 2.1.2.4与水作用:氯气微溶于水,在9.6℃以下与水生成Cl 2·8H 2O 水合物,因此在冬季,水同氯很易生成水合物结晶,在常温下,氯微溶于水,生成少量盐酸和次氯酸:Cl 2+H 2O →HClO+HCl2.1.2.5和氢气反应:氯气和氢气在光照的情况下,能迅速反应与释放大量的热,并以爆炸的形式将热释放出来。
液氯灌装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严格按《气瓶安全监察规定》和“八不准”进行液氯充装,不
符合规定的不得填写。
2、充装前,充装人员应对自己的使用工具、夹具、充装台的阀门、衡器等进行仔细的检查,并确认负压泵运转是否正常,所有方面正常
时重新加注。
3、监督计量器具的周检工作,对于有疑问的仪器,可以要求提前
进行每周检查。
4、缓慢打开加氯阀,使充装压力控制在0.7-1.0Mpa,并调整衡器游标。
5、充装时,充装人员不允许脱岗,注意观察充装时有无异常情况,密切注意灌装速度和重量,绝对不允许超装;液氯的充装系数为
1.25kg/L即:
容积为400L(0.5t)瓶子的允许填充重量为498-500kg/瓶;
容积为800L(1.0t)瓶子的允许填充重量为997-1000kg/瓶。
6、警告标签及储运、使用说明标签。
7、认真填写填写记录。
液氯充装复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液氯充装是现代化工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过程,但是液氯具有高度的危险性,对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液氯充装复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非常必要。
一、液氯的性质及危险性1.液氯属于制冷剂,广泛应用于制冷、制造高级化学品、炼铜等方面;2.液氯分子极其活跃,与其他气体和物质反应,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伤害;3.液氯具有极低的沸点,一旦释放出来会迅速变成气态,常温下的液氯可以瞬间气化形成庞大的气体云,极易引发火灾、爆炸或有毒气体释放等危险。
二、液氯充装复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操作人员必须接受专业的培训和考核,获得国家相应的资质证书方可进行液氯充装复称操作;2.液氯充装复称必须在标准化的工作台上进行,禁止在无人看守的环境下进行操作;3.液氯充装必须事先进行必要的检查,检查操作人员的装备、机器的运行情况、气体管道、安全阀等设备的完好程度,并进行测试和检查,确保操作的运行安全;4.进行操作前,应清空液氯储罐、输气管道以及连接接头等,确保其无残余物质,并保持其清洁、干燥,降低因排放残余物质引起的事故风险;5.液氯充装复称机器保持清洁干燥状态,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6.操作人员必须穿戴专业的安全防护装备,并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事故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7.在使用中,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到不超负荷运转,定期清理机器,保证操作的规范和安全;8.液氯充装复称操作后,必须进行必要的处理和车间环境的清洁,确保车间清洁整洁,减少液氯对环境的污染。
三、液氯充装复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效用1.标准化的液氯充装复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能够有效降低操作人员和环境的风险,从根本上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2.液氯充装复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落实可以规范行业市场,加强整个行业的规范化程度和可持续发展水平;3.液氯充装复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落实可以提升行业公司管理水平和科学实验的可靠性,为普及与推广液氯技术和应用创造有力条件。
液氯充装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 引言液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医疗、环保等领域的化工品,但其具有剧毒、易燃、易爆等危险性质,因此液氯充装操作必须遵守严格的安全技术规范,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本文档旨在阐明液氯充装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以指导从业人员正确、安全地进行液氯充装。
2. 术语和定义在本文档中,应理解以下术语和定义:•液氯:化学式为Cl2的化合物,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和剧毒性。
•充装:将液氯从储存容器或贮槽中转移到充装容器中的过程。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作为指导,确保从业人员在液氯充装过程中遵循的安全技术规范。
3. 操作员的职责为确保液氯充装过程的安全性,操作员应履行以下职责:1.确保已获得相关的液氯充装操作资质和培训;2.负责充装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3.根据液氯的特性,采取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4.处理液氯泄露和事故时,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5.遵守充装操作的安全技术规程;6.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和演练,以持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 充装设备的要求液氯充装设备的设计、制造和安装必须符合以下要求:1.设备应具备防爆和防火的措施;2.设备的操作控制系统应稳定可靠,并配备紧急停止装置;3.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完好;4.充装设备的管道和阀门应经过强度和密封性测试;5.设备必须能够准确测量液氯的充装量;6.充装设备应设置防止液氯泄漏的防护设施。
5. 液氯充装操作流程液氯充装操作按以下流程进行:1.检查充装设备的安全状态和功能;2.确保充装设备的充装容器完好无损;3.连接充装设备和充装容器;4.通过安全的途径将液氯充装到充装容器中;5.充装完毕后,关闭阀门,断开连接;6.对充装容器进行标识和封存;7.清洁和保养充装设备。
6. 液氯充装安全技术措施为确保液氯充装操作的安全性,应采取以下措施:1.遵守液氯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法律法规;2.在充装区域内设置足够的通风设备,保持空气流通;3.禁止在充装区域内吸烟、使用明火或具有火花的设备;4.操作员应穿戴适当的人身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手套、面罩等;5.定期检查液氯充装设备的安全状态和功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6.建立应急救援机制,进行应急演练和培训。
液氯充装操作规则
本工段,人工操作较多,极易发生液氯泄漏。
为安全充装,特定规程如下:
1.充装前,应先检查车间内是否有氯气味,若不正常,必须解决泄漏点;若正常,开启真空泵。
2.校磅,空磅指示应为零。
挂上复吊磅,空钩,应示数为零。
3.将钢瓶放在磅上,上下瓶阀应垂直,校对钢瓶皮重,并记录。
若
超出平均皮重(460KG),说明内有剩余液氯,应特别操作。
4.将充装铜管和钢瓶嘴对正,卡头拧紧;按归零键,使显示数字为
零。
5.首先打开钢瓶瓶阀,然后再关闭真空节门;液氯节门先开一个少
许,用氨水试接头处是否泄漏,若不泄漏,再全开液氯节门。
进行液氯充装时,应用手摸瓶壁,温度下降为正常;若发现瓶壁发热或磅显示进液慢,必须立即停止充装,查明原因。
6.当充装量达到规定量时,报警灯亮,立即关闭液氯节门、瓶阀,
停止充装。
重量显示应为990±2KG。
7.打开真空节门,将铜管的液氯抽尽,表压P<-0.03Mpa后,方可卸
卡头。
在卸卡头前,再次检查液氯节门和瓶阀是否关到位,抽负管上白霜的位置;若白霜位高,说明液氯阀门有内漏或抽负管堵,须检查采取措施;为防止卸卡时有残余液氯窜出,卸卡时,应当一只手拿住卡子,一只手稍微松一下顶针。
若有气冒出,立即拧紧顶针;呈负压吸气,再完全卸下卡子。
8.复磅,将瓶吊起,充装磅的显示重量应与吊秤数值在允许误差范
围内(1%)。
若合格,认真填写并贴上合格证;将瓶吊到重瓶区,瓶头朝一边,以不高于二层排好;不合格者,卸量或补装。
9.充装操作时,必须是台主亲自操作,旁有一人检查监护,避免多
人操作发生混乱;充装期间不许离开岗位,以免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发生危险。
10.台主必须时时检查、保养自己的设施,及时发现小泄漏和堵塞,
及时处理或通知班长处理,避免酿成大事故。
11.若环境温度高,充液太慢,可先停止充装;接通真空管和钢瓶的
气相阀,打开真空节门,进行瓶内减压,然后再充装。
12.若瓶内有剩余氯液较多,操作时应以瓶标瓶重为准,+990公斤液
氯重量,即为应停止充装的重量,(此时不要磅归零的操作)。
13.过量充装10KG内,可用真空将过量液氯抽走;否则要倒入另一
空瓶中。
14.充装完毕后,要马上通知停液氯泵。
系统抽真空十五分钟后,停
纳氏泵。
再次检查液氯、真空节门和瓶阀是否关好,下班前,打扫卫生,关闭电源,锁门。
15.为防止接头处泄漏,胶垫,充装三瓶换一次。
16.充装台钢瓶阀使用两个月,换一遍;同时检查抽负管的堵塞。
天车操作规则
1.天车使用前,认真检查天车行程及开关,确保天车前后、左右、
上下运行情况良好;认真检查吊钩及钢丝绳完好无损,无扭结,无绞劲。
2. 手持按钮键要干净灵敏,无漏电现象。
按钮键失灵,应迅速切
断电源,切不可依靠行程开关操作。
3. 吊装钢瓶时,抓钩务必扣牢,垂直起吊,不允许斜拉抽吊;行
进要平稳,以避免钢瓶剧烈晃动,做到轻提,轻放,稳进。
4. 禁止多方向同步开车,以免忙中出错。
5. 行车过程要精力集中,注视吊装物的移动,以免碰撞;同时注
意脚下,以防跌倒。
吊钩下严禁站人,更不允许站在钢瓶下操作。
6. 手持控制按钮要防水防潮防碰,天车用毕,要将挂钩停在距地
面2米处,关闭按钮键,切断电源。
7.发现下滑、控制不灵等事件要及时报修,不允许开病车。
8.每一个月对齿轮油进行检查,添加,更换润滑油。
纳氏氢气泵操作保养规程
一、开车前的准备
1.检查泵坐及电机地脚螺栓是否牢固。
盘动靠背轮,检查连接是否安全可靠,盘根松紧是否合适,转动是否灵活。
2.检查各阀门是否灵活和密封点是否无泄露。
3.向泵内加酸,液位至酸分离器视镜中心。
二、纳氏泵开车
1.打开酸冷却器的水进出阀、循环酸进出口阀、泵的出口阀门。
2.启动电机。
缓慢开启泵的入口阀,调节酸回流阀。
3.逐渐调节各阀门的开度,直至所需工作状态。
(特别是泵的进口和出口压力是否正常。
)
三、纳氏泵停车
1.关闭泵的进口阀门。
2.停下泵的按扭,关闭其它各阀门。
四、纳氏泵运行维护
1.运转过程中,经常注意泵的压力,电流,震动和噪音,机器密封是否泄漏,泵的进出口压力应保持稳定,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2.经常检查泵的循环水的流量,进酸温度应小于25度,循环酸浓度应大于94%。
3.泵的轴承温度最高不超过70度,每两月加润滑脂一次,每次各端压注一枪。
五、纳氏泵换酸
1.关小出口阀门,保持压力0.1MPA;开去废酸罐的进酸阀门,将分
离器的液位减少一半,再关闭排酸阀门,打开出口阀门。
2.用软管连接酸进口与储酸罐,打开进口阀门,用真空抽入浓酸,
恢复分离器的正常液位。
3.废酸罐酸排酸:关小出口阀门,保持压力0.1MPA;连接废酸罐和
运酸车,并固定管线;打开废酸罐出口阀门、与分离器相连的进气阀门,用气压出废酸。
检瓶规则
为实现标准化操作,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和同行经验,特定此规则,检瓶的顺序、内容、标准如下:
一.外观检查
1.瓶的漆色与字样是否于氯气相符。
2.识别:出厂时间是否超过12年,瓶检时间是否超过2年。
瓶自编
号是否清晰。
3.钢瓶外形是否有缺陷:若瓶体变形(瓶体膨胀)大于10%,或失重大于5%,或凹坑深度大于3毫米,则钢瓶报废。
瓶体若变形大于6%,测瓶壁厚必大于7毫米。
4.温度要小于40ºC。
5.安全附件是否齐全有效:瓶上的防震圈要全,瓶阀是否能关紧、灵活,杆头要方正合规;瓶阀或瓶堵要外露3--5丝扣。
瓶嘴出口要完好,能带帽使用。
6.若1—5项有问题,必须作退瓶、修瓶、换瓶嘴处理。
二.内容检查
1.稍开瓶阀用氨水试瓶内物,若冒白烟,说明内有正压氯气,可不必抽真空,直接充装。
2.瓶内无正压氯气或新液氯瓶,必须卸瓶堵,检瓶内有无异物。
有,要洗瓶处理;无,则抽真空处理。
三.另项
1.检瓶过程中,禁止敲击、碰撞。
2.检瓶后,必须按标准,填写《检瓶记录》。
检验合格的瓶,填写并贴上检验合格证,然后吊到指定地区。
3.客户钢瓶无防震胶圈时,不予充装。
4.瓶阀不合要求者,必须更换。
更换瓶阀时,必须缠生胶带,上紧,外露3---5丝扣。
5.调正两瓶阀出口,必须平行。
6.两只瓶嘴都无法打开时,用带压换瓶嘴器更换。
7.对超期使用的钢瓶,予以抽空、破坏。
8.抽真空管不用时,要将其阀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