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称部分地方干部存唯上是从敷衍民众等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2
作风建设和政商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引言作风建设和政商交往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设法治社会、促进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我国在作风建设和政商交往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本文将就这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问题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是我国作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一些官员存在工作不实、敷衍塞责、慢作为等问题,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成果不明显。
这种现象不仅浪费了社会资源,还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此外,一些官员过分强调程序,忽视实际效果,使得一些政策措施无法落地实施,给人民群众带来了许多不便和困扰。
问题二:权力滥用、腐败问题难以根治在作风建设方面,权力滥用和腐败问题是当前仍然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些官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滥用权力,侵害人民群众的利益。
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政府公信力的建立,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尽管我国近年来加大了反腐败力度,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腐败分子的逃避追责手段愈发高明,需要进一步强化治理。
问题三:以权谋私、权权交易问题普遍存在以权谋私和权权交易问题也是我国作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
一些官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通过索贿受贿、利用职务便利等手段获取个人私利,严重损害了公共利益和公平正义。
同时,权权交易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即一些官员通过互相交换权力资源,违背了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政商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问题四:关系错综复杂,信任危机加剧政商交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特殊联系形式,但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关系错综复杂,信任危机加剧。
一些商人和政府官员之间的交往不够透明,缺乏公开公正的机制和规范,容易滋生权钱交易和利益输送等不正之风。
一些商人违法乱纪,与政府官员勾结,导致政商信任危机加剧。
问题五:利益输送,不公正现象突出在政商交往方面,利益输送和不公正现象也比较突出。
浅谈部分基层干部“话风”不正的问题│文黄梦其“话风”,就是说话的风格和态度。
“言为心声,话风即人。
”基层干部的“话风”,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其政治觉悟、思想品德、文化素养、能力水平、作风形象,连着会风、关乎文风、影响学风、反映党风、体现政风。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风建设持续推进,然而,“正话风”依然在路上,任重道远。
突出表现在:有的基层干部说话不分对象、不看场合、不顾时间,听似正确,实则空泛;有的事先不做调查、不做功课,道听途说、信口开河,抑或口若悬河、故弄玄虚,不以为然、自以为是,凡此种种,都与新时代新气象背道而驰,于人于己于事业,有百害而无一利。
“话风”不正的表现根据笔者多年从事党务工作的实践看,时下有为数不少的基层干部,不重视“话风”问题,讲话态度不够端正,中心思想不够突出,说话水平不高,群众认可度低,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八种:“言不由衷”。
个别基层干部不唯实、不唯书、只唯上,对人民群众缺乏真情实感,抑或认为群众工作可有可无,平时说的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抑或说的不是真心话,心口不一、言行不一,甚至口是心非、口蜜腹剑。
久而久之,只会让群众反感。
“以势压人”。
个别基层干部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以为自己什么都好,别人什么都不好,抑或说话“打官腔”、做事“玩套路”,甚至以权压人、以势压人,貌似“高大上”,实则“假大空”,让人听了哭笑不得。
“空洞无物”。
一些基层干部整天泡在文山会海、迎来送往里,很少投身到基层、群众中去听取、了解真情实况,说起话来空话连篇,甚至谈天论地、东拉西扯,没一句要紧的话、没一句中听的话。
殊不知,空话连篇是言之有物的大忌。
“信口开河”。
一些基层干部在与群众说话时,信口开河、信马由缰,天上一句、地上一句,南一句、北一句,想说什么说什么、想到哪里说哪里,也不管有无政策根据或事实依据,甚至不负责任、不计后果,只顾一时痛快而乱说一通。
“粗言鄙语”。
一些基层干部在与群众“说话”时,不注意自己身份、不注重自身形象,粗言鄙语、脏话连篇,甚至不计后果口无遮拦、恶语伤人,不假思索胡言乱语、口出狂言,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党员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群众反映的党员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分析。
调研中,共发放调查问卷13.5万份,回收有效问卷13.44万份;召开座谈会99个、1199人参加;个别访谈296名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老同志。
从调研掌握情况看,当前干部队伍作风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
具体有22种表现。
一、形式主义的表现形式主义的要害是,知行不一、不求实效,文山会海、花拳绣腿,贪图虚名、弄虚作假。
问卷调查显示,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中,“形式主义”排在第一位,达43.7%。
1、学风不正,学用脱节。
有的领导干部忽视理论武装,不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做好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学了也是为应付场面,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学而不思、学而不信,学而不用、学而不行。
有的学用严重脱节,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还是老一套,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无心也无力在实践中认真运用,碰到具体问题无所适从,遇到突发事件束手无策。
2、文山会海,空话套话。
有的抓工作只靠开会发文件,会议过多过长,“会议干部”越来越多。
有的领导讲话不在琢磨事上下功夫,专在琢磨词上下功夫,故弄玄虚、故作高深,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有的地方和单位文件、简报“满天飞”,没有实质内容,只注重形式和数量,成了华而不实的“党八股”。
3、弄虚作假,欺上瞒下。
有的虚报浮夸,不说实情、不讲真话,报喜不报忧,掩盖矛盾和问题。
有的明知报上来的是假情况、假数字、假典型,也听之任之,甚至通过挖空心思造假来粉饰太平。
有的底数不清、情况不明,不顾客观条件提过高目标,还层层加码,逼得下面造假应付。
有的做戏做秀不做事,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把口号当成绩,把准备做的说成已经做了,把布置的说成落实的。
当前干部作风中存在问题及原因查找出的主要问题一是极少数党员干部党性观念淡薄。
有令不行、令禁不止,忘记自己的党员身份,缺乏宗旨意识,没有甘当民儒子牛的精神,把自己等同一个老百姓,对工作挑肥捡瘦,见荣誉、见利益就上,不能起表率作用,不能处处维护党的形象。
二是个别同志纪律松散,想事少、谋事少。
迟到早退现象不能根除,不遵守请销假制度,外出不请假、不续假、不销假;开会迟到、走思、打瞌睡,会上接听手机;每天八小时以内混天,八小时以外吃吃喝喝,熬夜打牌,迎来送送往。
三是一些部门干部工作效率低,缺少实干意识。
工作飘浮、懒惰空谈,敷衍塞责,凡事得过且过,整天混日子、求安稳、图清闲稳妥;工作上总是慢半拍,任务不按时完成,总留“死角”和“尾巴”,拖泥带水;工作只停留口头上,停留在数字上,停留在关系的操作上;思相上不想事,是忘事,不是干成事,而是帮倒忙,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热衷假、大、空的形式主义。
四是工作思路跟不上农村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新形式。
对新农村建设工作,还是“一把钥匙开几把锁。
”习惯搞一刀切,头脑简单,遇事想当然,缺少调查研究,存在“知不抵位,识不符职”现象。
在工作中表现为“知识透支、本领恐慌”。
五是个别机关班干部服务不尽人意。
表现有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官衙门”作风,存在“饭桌上办事”,“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的现象。
高高再上,下基层少,访贫问苦少,现场办公少。
部门之间互相扯皮,少数人间分远近、有“小圈子”倾向。
六是存在公私不分或是损公肥私的现象。
公与私、个人与集体、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放不平,混淆不清,上班干私活,公款吃饭、为车加油、单位为电动车充电、公家电话私用等。
七是技能水平贫乏单一,部分机关干部业务不熟。
对交付的任务丢二丢三的,工作漏洞百出,常要加班反攻;写作语句不通顺、废话连篇、空洞无物;不能一专多能,作不成多面手,人浮于事,工作得不到快速发展;政策理论水平低下,群众咨询,一问三不知,工作中有法不依,常“念错经”,往往与党的方针政策和群众利益背离。
目前有记者调查某些地方时发现一些干部脱离群众表现为“三负责三不负责”现象,即对上面的领导很负责,而对下面的群众不那末负责;对富豪商人前来投资等很负责,而对平民百姓办事不那末负责;对宣传鼓开工作很负责,而对行动上贯彻落实不那末负责。
这所谓的“三负责三不负责”反映了机关干部在某些作风上确切存在题目,对领导,对外商,对宣传,热情足,呼声高,讲求负责,而对群众,对百姓,对落实却一再推委,显得力不从心,没法负责。
由此看来,“三负责三不负责”实际意义上就是不负责,是干部作风官僚主义,是唯上是从,敷衍群众,欺上瞒下的典型表现。
上面领导来了,干部的态度迥然不同,不但高接远送,有的还要制定具体的接待计划。
群众来了,却是门难进,脸丢脸,事难办,这鲜明的反差让群众望而生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优秀党员已经是凤毛菱角,伤透了百姓心。
贵州的“背篓干部”因在中心新闻联播里播出,被干部群众广为知晓,掀起了一轮“走转改”风,这类想群众所想,急群众之急,把百姓冷暖装心里,群众困苦挂心间,一心为民办事的基层干部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与那些唯上是从,敷衍群众,落实领导唆使不过夜,而碰到群众题目躲着走的“三负责三不负责”构成了鲜明对照。
基层干部确切有他的无奈,让领导满意有用,而让群众满意没用。
上面的领导服务好了,满意了,升迁之路也不会太遥远,而群众称赞的干部却未必能提拔,所谓的“老好人”更多由于不善言辞,不善交际被埋没在基层。
纵使基层太多无奈,但我们也要看到,“水能覆舟亦能覆舟”,没有群众支持的执政党,终究会散失其主导地位,而机关干部拿着国家俸禄本就该为民办事,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脚踏实地为百姓解决题目。
决不能为一己之私,做“三负责三不负责”干部,破坏共*产*党员队伍的纯洁性,损坏了共*产*党员为民服务的清廉形象。
情势主义,其根源是贪图虚名,不务实效,劳民伤财。
要根治这一顽疾,还须机关干部上下一条心,自觉摒弃虚荣之风,求真务实,踏实干事。
.基层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文章标题:基层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是党风建设的关键和主导。
加强基层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对于实践“三个代表”要求,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现在,党的作风总的是好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和人民利益的大政方针,党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立足国情,面向世界,锐意改革、致力发展、发扬民主、依法办事,给作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同广大党员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挥忘我奋斗和无私奉献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密不可分的。
但是,党的作风方面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基层干部作风方面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形式主义严重。
形式主义在现实生活有各种表现,有人概括如下:一是把学习理论当成应付差事,即不联系思想实际,也不联系工作实际。
作报告、写文章八股习气浓重,尽是些大话、套话、空话、言之无物,了无新意。
二是沉湎于文山会海,热衷于送往迎来,不接触群众,不了解实情,不解决问题。
三是唯上唯书,照抄照转,遇事不动脑筋、不想办法,开过会议,传达完文件就心安理得,工作有始无终。
四是喜欢刮风、跟风,上级精神未吃透,下面情况没搞清,就一哄而起生搬硬套。
五是工作华而不实,虚报浮夸、摆花架子,追求表面的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不讲实效,不在抓好落实上下功夫。
六是急功近利,为了求得眼前一时之效,而不惜损害长远和全局利益,等等。
形式主义与“三个代表”相背离,图虚名,招实祸,违背了党的宗旨,损害了党的形象,危害了党的形象,危害了党的事业,它妨碍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上级的决定和部署贯彻落实,影响政令畅通。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下旬到浙江舟山考察调研时对当地干部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干部好不好不是我们说了算,而是老百姓说了算。
”这对习惯了由上级和组织评价干部、又身处现行干部考评体系的大部分党政干部来说,传递出一个新的信号,用习总书记的话说,就是“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对官员价值评判的最后标准”。
以人民群众评判干部价值标准是对执政宗旨的回归
从中国共产党建党之日起,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便写入党章。
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始终依靠广大群众,团结广大群众,将自己的组织纽带与人民利益紧紧绑在一起。
每一个共产党人乃至于每一名党的干部似乎天然地将自身利益置于一边,始终视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
正因为如此,这个党才赢得了人民,也最终获得了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政权;人民群众也真诚地拥护这个党,支持各级党组织和党的干部。
就此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干群关系。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其指导思想中早就写下:“党和国家的干部,不论是人民选举出来的,还是录用、招聘或任命的,都是‘社会的负责任的勤务员’。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卷第57页)所谓“勤务员”,也就是受人民委托,
年8月号 总第38期。
作风建没深化年十问十种现象的整改成效【实用版】目录一、前言二、十种现象的概述1.形式主义2.官僚主义3.享乐主义4.奢靡之风5.慵懒散漫6.不担当不作为7.推诿扯皮8.敷衍塞责9.滥用职权10.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三、整改成效分析1.政策实施的效果2.社会反响3.实际问题解决程度四、总结正文【前言】近年来,我国加大了作风建设的力度,以解决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
其中,针对十种现象的整改成效显著,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本文将对这十种现象的整改成效进行分析,以展现我国在作风建设方面的决心和成果。
【十种现象的概述】1.形式主义:过分追求形式,忽视实际效果,导致工作浮于表面。
2.官僚主义:官僚作风严重,办事效率低下,影响政府形象和民生问题解决。
3.享乐主义:追求个人享受,沉溺于物质生活,导致精神空虚和道德沦丧。
4.奢靡之风:过分追求奢华,挥霍公共资源,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
5.慵懒散漫:工作态度消极,不思进取,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
6.不担当不作为:遇事推诿,不负责任,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
7.推诿扯皮:部门之间相互推诿,责任不明确,导致问题难以解决。
8.敷衍塞责:对工作不认真,对问题不深入研究,以虚假措施应付了事。
9.滥用职权: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
10.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以权谋私,贪污受贿,严重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整改成效分析】1.政策实施的效果: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上述十种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许多地区和部门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加强了监管和问责,使作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2.社会反响:作风建设的深化年十问十种现象的整改成效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民众对政府部门的工作态度、效率和形象有了明显改善的感受,对国家的信任度和支持率也有所提升。
3.实际问题解决程度:虽然十种现象的整改成效显著,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部分地区和部门仍然存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现象,部分干部仍然存在不担当不作为、推诿扯皮等问题。
机关干部作风、能力方面存在问题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纪检、组织、宣传、政法、统战等各个战线的同志们辛勤努力的结果,县委是满意的,也是充分肯定的。
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认识到,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是:党风廉政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一些党员干部作风不够务实,个别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不强,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时有发生;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加快文化事业发展的任务比较艰巨;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基层干部服务发展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压力仍然很大,领导包案和干部下基层接访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一些乡镇和部门对抓好新形势下党委工作重视不够、研究不深、措施不实,在创新方式方法、提升工作层次上还需要再下功夫。
所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分析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县委书记在县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市机关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少数机关和干部思想解放不够,向上争取和招商引资的劲头还不足;二是有的同志能力不强,面对困难和繁重任务束手无策,把工作的被动归罪于客观因素,缺乏克难制胜的招法;三是个别部门和干部的服务理念、服务水平与加快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服务态度不够好,软环境建设方面还有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四是一些部门存在着作风松散、纪律松弛的现象,一些干部精神状态不佳。
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进一步加强机关建设,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市委书记在全市机关建设会议上的讲话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不足,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2、作风问题。
一是作风不扎实。
一些领导干部心浮气躁、精力不集中,刹不下心,沉不下去,工作浮在表面,没有实实在在的成绩。
二是态度不端正。
对待组织部署的工作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坐而论道,说得多,干得少,造势多,落实少,工作疲沓,不推不动,推一推动一动,缺少起码的责任心。
2023年公务员(国考)之申论练习题(一)及答案大题(共10题)一、“土里来,风里去,下班没准点,吃饭没着落,提拔没但愿,工作没激情……”这曾是乡镇党员干部真实写照。
为切实提高乡镇党员干部为民干事创造力,吴忠市以加强组织管理和自我管理为抓手,狠抓教诲管理,促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充电”。
全市先后合计举办各类培训班110多场次,培训乡镇党员干部14500多人次,有效提高了党员干部凝聚群众、带领群众、服务群众综合素质。
同步,各乡镇以目的管理责任制为主线,将服务三农、包村入户、限时办结、责任追究、民情日记等制度打包捆绑、串联起来,通过“年初承诺、年中述诺、年末考诺”,激发了为百姓服务内存驱动力。
据记录,五年间全市乡镇党委、职能站所、党员干部共承诺事项13363件,兑现12695件,兑现率达到了95%。
考核评价是乡镇党员干部管理一种难题。
有些地方存在着很大随意性,有干与不干一种样、干好干坏一种样现象。
吴忠市摸索履行乡镇党员干部下级测评、同级互评、上级考核相结“三级联评”机制,用公平、公正考核机制评议党员干部工作业绩,对乡镇党委划分一、二、三类进行排除,将党员干部考核指标划分为10项详细内容,以“评星定格”方式,实行动态管理。
干得好不好,一评就懂得。
“三级联评”中,群众测评占40%、同级互评占30%、上级考核占30%比例,每月评比“月度之星”,每季评比“闪耀之星”,半年评比“光耀之星”。
各乡镇结合村级组织民主议政日活动,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和公司业主以及群众代表参加,对包村干部工作业绩进行民主测评。
特别农民代表们面对面直评乡镇领导班子和职能站所,问得不少党员干部脸红心跳、头上冒汗。
青铜峡镇一名干部直言不讳地说:“谁要是在星级指名中排在了后10名,就觉得是个‘臊毛’事,有压力,为了找回面子,下次就得把承诺事办好办实。
”“三级联评”考核评价机制,把党员干部形象“树了起来”。
盐池县花马池镇盈德村驻村干部官正无论刮风下雨,每天都要到村上,指引群众引种栽植黄花菜,种植成功后又多方联系销路。
调查称部分地方干部存唯上是从敷衍民众等问题
2013年07月07日10:19 新华网我有话说(4218人参与)
新华网合肥7月7日电(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杨玉华、姜刚) 近期,随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干部作风建设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
人们在赞扬朱伯儒、孔繁森、杨善洲等好干部的同时,对部分地方一些干部作风漂浮感到担忧。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在部分地方调查时发现,一些干部脱离群众表现为“三负责三不负责”现象,即对上面的领导很负责,而对下面的群众不那么负责;对富豪商人前来投资等很负责,而对平民百姓办事不那么负责;对宣传鼓动工作很负责,而对行动上贯彻落实不那么负责。
对领导很负责,对群众不负责
今年6月21日,安徽省霍邱县孟集镇中心店村村民郭仁寇,为讨要家中4亩多地的粮食补贴,在镇政府大院里的农经站三楼坠楼身亡。
在此之前,他因不满自己的“粮补款”被他人领取,多次要求镇村干部变更粮补卡上的名字,但村干部嘴上答应,迟迟不见行动。
当郭再次找到镇村干部时,悲剧发生了。
令人震惊的是,郭仁寇坠楼后,在场的多名村镇干部竟无人施救。
而事发前半个小时左右,该镇刚刚开完密切联系群众的相关会议。
如果是上面的领导来了,有些基层干部的态度迥然不同,不仅要高接远送,有的还要制定每天每小时的接待计划。
例如有关部门近年在湖南、浙江、安徽等省开展“春风行动启动仪式”。
仪式的前一天,一些基层干部就安排人员在车站机场接站;接到上面的领导,其食宿、会议、礼品等安排也是细致入微。
唯上是从,敷衍群众,落实领导指示不过夜,而碰到群众问题躲着走,有时成了一些干部的办事准则。
陕西省西安市组织系统一位干部向记者表示:让领导满意有用,而让群众满意没用。
“有时也心寒,群众称赞的干部未必能提拔,将上面的领导服务好了,你的进步会加快。
”
由于干部作风问题,一些城市改造和建设过程中,暴力拆迁事件时有发生。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的失地农民王勤国对记者说,当地干部为了征地,找个借口将他抓进看守所关了10天,等他出来发现,他的房子和小食店已被拆除。
“这样的干部是什么作风?”他悲愤地说。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一些干部对上面的领导很负责,却漠视群众的意愿和诉求。
实际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并不矛盾,只有对下负责,才能排民忧,行民思,解民难,赢得群众的支持,巩固执政党的根基。
“对群众负责,才能够真正地对党和国家负责。
”
对富豪很负责,对平民不负责
“有的干部热衷于跟富豪商人打交道,一说起招商引资就眉飞色舞。
”安徽合肥一位干部对记者说,遇到中午时间,一边是上访群众向你反映情况,一边是某位富豪等着你吃饭,一些干部往往会选择后者。
今年5月,记者在河北廊坊市一个县采访环境问题,当地群众告诉记者,周边一家钢铁厂污染严重,如果穿白衬衫在村里转一圈,衬衣上肯定会沾上许多黑点儿。
这个厂的董事长跟政府领导关系很好。
他们多次上访,问题始终没解决。
当记者表示要采访相关部门时,这个县的宣传部同志说,钢铁厂不可能一点问题都没有,你们可以了解了解,我们希望别把它作为选题,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记者2012年底在安徽凤阳采访时曾遇到一件怪事:当地农民的上千亩稻田连年减产甚至绝收,原因是无水灌溉,然而稻田的上游就是一座中型水库。
为何村民守着水库没水灌溉?当地水库主管部门称,村上组织供水有问题,灌溉时水库方面找不到村干部,也没人跟水库联系。
当地群众反映,找干部时他们互相推,就是怕放了水落实不了水费,只能看着庄稼一点点干死。
有关专家认为,有的干部喜欢同富豪交朋友,而不喜欢与平民百姓交朋友,主要原因是,做群众工作吃力不讨好,而与富豪交往不仅可以完成招商引资任务,还能给个人带来一些好处。
“坐着轮子转,隔着玻璃看,前呼后拥下基层,层层陪同进农村。
”一些群众反映,有的干部高高在上,对平民百姓的事情漠不关心;有的干部遇到群众来访,一见与自己的利益无关,尽可能推诿,或打“太极拳”。
山西省一位基层干部张建益说,对富豪商人很负责,对平民百姓不负责,显然不符合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
要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干部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否则很难得到群众信任。
对鼓动很负责,对行动不负责
不少记者有这样的体会,一些干部宣传政策时又是做报告、又是写文章,大会小会演讲,标语口号张贴,其鼓动工作可谓十分红火,而贯彻落实到行动时往往大打折扣。
眼下,公款性质的铺张浪费有所收敛,但也有一些干部由明转暗,公开吃喝不方便了,公园、古寺和胡同深处的会所成了好去处。
不久前曝光的北京一家会所服务员说,他们那里人均1680元。
如果一顿饭十人列席,仅用餐就得一两万元,再加上酒水和服务费,一顿饭吃下来没有两三万肯定下不来。
“一段时间也接待了好多客人,还有司长之类的。
”
安徽省一个市驻京办事处负责人透露,现在宴请吃喝不能招摇,只能去一些隐蔽场所,如会所、农家乐甚至私宅。
“吃喝的标准不减,该送的礼品还是照样送。
”
“嘴上讲一套,做的又一套。
”安徽省委党校教授胡忠明认为,一些干部作风漂浮,对党的建设损害程度不容低估。
当前应该以教育实践活动为突破口,“照一照,洗一洗,治一治”,进一步严肃党风党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