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通过注会考试-会计笔记06无形资产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6
第六章 无形资产(三)无形资产后续计量的会计处理如下图所示:【提示】(1)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
如果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改变摊销期限和摊销方法。
(2)企业应当在每个会计期间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
如果有证据表明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视为会计估计变更,应当估计其使用寿命,按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有关规定处理。
(3)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成本等)。
某项无形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
(4)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改为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5)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无形资产原价-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教材例6-6】20×6年1月1日,A公司从外单位购得一项非专利技术,支付价款5000万元,款项已支付,估计该项非专利技术的使用寿命为10年,该项非专利技术用于产品生产;同时,购入一项商标权,支付价款 3000万元,款项已支付,估计该商标权的使用寿命为15年。
假定这两项无形资产的净残值均为零,并按直线法摊销。
A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1)取得无形资产时:借:无形资产——非专利技术 50 000 000 ——商标权 30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80 000 000(2)按年摊销时:借:制造费用——非专利技术 5 000 000 管理费用——商标权 2 000 000 贷:累计摊销 7 000 000如果A公司20×7年12月31日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判断,20×6年购入的该项非专利技术在4年后将被淘汰,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决定对其再使用4年后不再使用,为此,A公司应当在20×7年12月31日据此变更该项非专利技术的估计使用寿命,并按会计估计变更进行处理。
2021注册会计师笔记(六)第六章无形资产及其它资产一、无形资产的特征1、不具备实物形态:这就是主要标志2、不为货币性长期资产3、持有的目的是自用,而不是销售4、获利能力不确定5、有偿取得二、分类1、可辨认的:例如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著作权、特许权、非专利技术2、不容辨识的:例如商誉(只有自制时才进账)三、账务处置1、购入:以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入账成本。
借:无形资产贷:银行存款******与电脑绑定购得的软件,金额相对较小时,一并扣除固定资产;很大时,单独列作无形资产。
如果购得的目的就是为了销售,就应当扣除存货了。
2、资金投入:以投资各方证实的价值进账******首次发行股票方式接受的,以投资方账面价值作为实际成本入账。
3、接受债务人非现金资产抵债:(看16章)4、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看17章)5、受赠:(捐赠问题:2021新变化)①、捐献方提供更多了有关凭据的:凭据上标明的金额+有关税费筹钱:无形资产100+x贷:左弯资产价值100揽税金等x②、未提供更多有关凭据的a、存在活跃市场的:按市场价估计的金额+相关税费b、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入账6、自行研发并按法律程序提出申请的,注册费、律师费进账。
研发费用轻易扣除当期损益。
7、购得的土地使用权,先作无形资产核算,该土地实际研发时再扣除新建工程******房地产企业:转至房地产开发成本8、时程开支:扣除当期费用四、摊销:自取得当月起开始(与固定资产不同),平均摊销1、合同规定受惠年限,法律没规定有效率年限的,折旧期≤合同规定的受惠年限2、合约没规定,但法律存有规定的,折旧期≤法律规定的有效率年限3、合约和法律同时存有规定的,折旧期≤受惠年限和有效率年限4、都没规定的,折旧期≤10年******尊循慎重性原则。
筹钱:管理费用一无形资产折旧贷款:无形资产应交税金一应交营业税五、处置1、出售:将税金价款与账面价值的差额,扣除当期营业外收支。
无形资产分值:2分(1道客观题)考试方向:无形资产的确认、自行研发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商誉不可脱离企业的存在而单独存在,因此商誉不具有可辨认性,不属于无形资产。
商誉通常不在个别报表中并确认(特殊情况除外),而是在合并报表中予以确认。
→下列支出不应包括在无形资产得初始成本中:①为引入新产品进行宣传发生的广告费、管理费用及其他间接费用;②无形资产已经达到预定用途以后发生的费用。
→土地使用权的处理投资性房地产分值:考试方向:→自用的房地产转为以公允价值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型房地产:转换日公允价值>原账面价值,即出现了利得,则会计上不确认该利得(防止上市公司利用该方式调高利润),而是将该笔利得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贷方,所有者权益科目]转换日公允价值<原账面价值,即出现了损失,则会计上确认该损失,直接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方]→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型房地产转为自用房地产:转换日公允价值≠原投资型房地产账面价值,则无论借方差额还是贷方差额,均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型房地产由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变更日公允价值≠原账面价值,则将差额调整留存收益。
→投资型房地产出售时需确认收入,结转成本【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时不需要确认收入结转成本,而是直接计入资产处置损益,若是出现报废损失,则计入营业外支出】负债分值:2分考试方向:应交税费的会计核算,公司债券的会计核算→应付票据分为带息和不带息两种→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的会计处理:月度终了,企业计算出当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时,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当月多交的增值税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企业当月交纳当月的增值税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贷:银行存款等当月交纳以前各期未交的增值税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银行存款等企业预缴增值税借:应交税费-预缴增值税贷:银行存款等→初次购买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支付的费用及缴纳的技术维护费允许在增值税应纳税额中全额抵免。
无形资产——笔记(2011-09-11 15:41:16)①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当月开始摊销;当月减少的无形资产,当月不再摊销。
②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需要摊销,但需要至少于每一会计期末进行减值测试。
③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
④出租无形资产属于其他经营活动,发生的营业税应该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
⑤无形资产发生减值以后,应以减值以后的账面价值为基础进行摊销。
无形资产属于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具有可辨认性——所谓可辨认性是指该资产能够脱离企业单独存在。
比如专利权,A企业可以用,B企业买过来也可以用,这说明此资产可以脱离企业而存在,可以单独用于交易,此即可辨认性。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应认定其具有可辨认性(“或”的关系)1、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用于出售或转让等;2、产生于合同性权力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分离。
在修改准则前,商誉属于无形资产,而商誉是唯一的无法脱离企业单独存在的无形资产。
在2006年的新准则中,商誉从无形资产中分离出来单独作为一项资产,不再归入此列,这样剩下的无形资产均可单独辨认,可辨认性就变成了无形资产的一个共性。
例如:王府井商场的经营可以看做一项商誉,但是如果将王府井商场搬到一个偏僻的山村,使其脱离了特定的地点和特定的人则其商誉就不存在了。
注意:下列各项不包括在无形资产初始成本中:1、为引入新产品进行宣传发生的广告费、管理费用及其他间接费用;2、无形资产已经达到预定用途以后发生的费用。
包括的是:专业服务费、测试费、相关税费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在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情况下,按照该项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其入账价值。
政府补助取得的无形资产:按照公允价值作为其入账价值。
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计量。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摊销期: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当月开始摊销;当月减少的无形资产,当月不再摊销。
注会无形资产笔记第五章无形资产第一节无形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一、无形资产的定义与特征1.定义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2.特征(1)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并能为其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2)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①某些无形资产的存在有赖于实物载体计算机控制的机械工具没有特定计算机软件就不能运行时,则说明该软件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则该软件应作为固定资产核算②如果计算机软件不是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则该软件应作为无形资产核算(3)无形资产具有可辨认性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则认为其具有可辨认性: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①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用于出售、转让等,而不需要同时处置在同一获利活动中的其他资产,说明无形资产具有可辩认性②源于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4)无形资产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不属于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收取的资产)【特别提示】①商誉的存在无法与企业自身分离,不具有可辨认性,不属于本章所指无形资产。
②如果企业有权获得一项无形资产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并能约束其他方获取这些利益,则表明企业控制了该项无形资产。
③客户关系、人力资源等,由于企业无法控制其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不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不应将其确认为无形资产。
④企业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刊头、客户名单和实质上类似项目的支出,由于不能与企业整个业务开发成本区分开来,成本无法可靠地计量,因此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二、无形资产的内容无形资产通常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
三、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2个条件)在符合定义的前提下,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四、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无形资产通常是按实际成本计量,即以取得无形资产并使之达到预定用途而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
第六章无形资产第一节无形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一、无形资产概述1、特征:企业拥有或控制并能为其带来经济利益的、不具有实物形态、具有可辨认性的资源;2、注意:只有企业授权的特许权才能作为无形资产入账。
二、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1、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成本能够可靠计量三、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实际成本)(一)购入方式1、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如:专业服务费用、测试无形资产是否能够正常发挥作用的费用等。
2、成本不包括:①为引入新产品进行宣传发生的广告费、管理费用及其他间接费用;②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之后发生的费用。
3、分期付款购买无形资产:确定。
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购买时:借:无形资产(现值)未确认融资费用(倒挤)贷:长期应付款(未付)银行存款(已付)确认损益:第一年借:财务费用(未付-未确认融资费用)*实利率贷:未确认融资费用借:长期应付款(当年付款额)贷:银行存款资产负债表日长期应付款的账面价值=(原始长期应付款-已支付的)-(原始未确认融资费用-已确认的未确认融资费用)确认损益:第二年借:财务费用(上年资产负债表日长期应付的账面价值*实际利率)贷:未确认融资费用借:长期应付款(当年付款额)贷:银行存款(二)投资者投入方式按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三)土地使用权的处理1、用于自行开房厂房的------计入无形资产,在建期间,摊销进在建工程2、房地产开房对外出售的房产-----计入开发成本,不摊销3、外购的建筑物—--------能分开则分开,不能分开全部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第二节内部研究开发支出的确认和计量一、研究与开发阶段的区分研究阶段是探索性,开发阶段具有针对性二、研究与开发阶段支出的确认企业自行研究开发项目,应当区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研究阶段全部费用化,开发阶段满足资本化条件的计入无形资产成本,否则费用化,分不清属于哪个阶段的,全部费用化,计入管理费用。
2020年CPA注会零基础备考第六节考点15:无形资产(一)无形资产的概念和特征1.无形资产的概念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其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和特许权等。
2.无形资产的特征(1)不具有实物形态;(2)具有可辨认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即可:①能单独分离或划分出来,并能用于出售、转让、授予许可、租赁或交换。
②源自合同性权力或其他法定权力。
(无论是否符合①)【提示】商誉由于无法与企业自身分离而存在,不具有可辨认性,不在本节讲述。
(3)属于非货币性长期资产,且能够在多个会计期间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二)无形资产的核算1.科目设置“无形资产”“研发支出”“累积摊销”等。
2.无形资产的取得:无形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取得方式主要有外购、自行研究开发等。
(1)外购的无形资产入账成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不可扣)+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提示】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以后发生的费用不应记入成本。
账务处理:借:无形资产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等(2)企业自行研究开发的无形资产“研发支出”二级科目“资本化支出”“费用化支出”。
①入账成本=自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时点至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该无形资产的创造、生产并使该资产能够以管理层预定的方式运作的必要支出总和。
【小新点】满足资本化的计入成本。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所发生的支出应区分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阶段情形发生时会计处理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研究阶段支出不满足资本化条件记“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管理费用开【小新点】研发支出:资对资,费对费!(资本化支出——无形资产,费用化支出——管理费用)②自行研究开发无形资产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可抵扣的进项税额,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提示】企业如果无法可靠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当将其所发生的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笔记考点】2018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辅导笔记:无形资产2018年注册会计师考试预计在10月份,考生要决定备考,就要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备考生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无形资产初始计量定义和特征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辫认非货币性资产。
商誉的存在无法与企业自身分离,不具有可辫认性,不属于无形资产,在报表上单独列示。
外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如专业服务费用,测试无形资产能否正常发挥的费用等。
不包括为引入新产品进行宣传发生的广告费,管理费用及其他间接费用,也不包括达到预定用途以后发生的费用。
具有融资性质的,即分期付款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不是总额)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现值之间的差额,除应预资本化的以外,应在信用期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计入当期损益,处理方法同固定资产。
A,购买日借:无形资产末确认融资费用(末来应付利息)贷:长期应付款(实际支付额,末来应付本金和利息)B,分摊费用借:财务费用贷:末确认融资费用(长期应付余额-分期付款金额+末确认融资费用)*折现率C,分期付款时借:长期应付款贷:银行存款按投资者投入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不公允的除外。
土地使用权的处理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分别进行摊销和提取折旧,不列情况除外:1.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的土地用于建造房屋出售的,应计入建造房屋的成本。
2.企业外购土地与房屋,应进行合理的分配,难以分配的,作为固定资产处理备注:实际操作中,一般都能分开,如果分不出,就要多缴房产税了。
3.停止自用的土地,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作为投资性房地产。
4.企业在土地上建造房屋,不能将土地转入在建工程,应分别摊销,提取折旧。
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计量研究开发阶段是探索性的,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会带来利益的,相对于研究阶段而言,开发阶段应当是已完成研究阶段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形成一项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基本条件。
【考情解密】分值范围▶4-8分难易程度▶偏易联动考查▶在客观题中一般单独出题,但也可能与所得税等内容结合出题,如考查内部研发无形资产的所得税影响等;在主观题中,本章可与会计差错更正、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所得税等相结合进行考查。
【2023年考试变化】本章考试内容未发生实质性变化。
【考点详解及精选例题】【知识点】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一)外购无形资产1.无形资产的定义与特征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可辨认性标准:一是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
二是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
2.无形资产成本包括的内容(1)无形资产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不包括可以抵扣的增值税)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其中,包括发生的专业服务费用、测试无形资产是否能够正常发挥作用的费用等。
【快速记忆】外购的“资产三兄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这三个内容),其成本包括的内容基本相同。
(2)不包含商誉,因为商誉的存在无法与企业自身分离,不具有可辨认性。
3.不计入无形资产成本的内容为引入新产品进行宣传发生的广告费(计入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其他间接费用,以及在无形资产已经达到预定用途以后发生的费用等,均不属于为使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必要支出,不应计入无形资产成本。
【例题·多选题】(2021年)下列各项关于无形资产定义和特征以及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但应在每个会计期末进行减值测试B.无形资产属于非货币性资产C.企业为引入新产品进行宣传发生的广告费不应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D.无形资产的特征之一是具有可辨认性,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正确答案』ABCD(二)分期付款购买无形资产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的初始成本及其会计处理方法与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相同,此处不再重复讲授。
第七章无形资产应掌握的: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研究与开发支出的确认条件;无形资产初始计量的核算;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确定原则;无形资产摊销原则;无形资产处置和报废等。
第一节无形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具有可辩认性:1、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交换;2、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分离。
从可辩认性角度考虑,商誉是与企业整体价值联系在一起的,无形资产的定义要求是可辨认的,以便与商誉清楚地区分开来。
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商誉代表了购买方为从不能单独辨认并独立确认的资产中获得预期未来经济利益而付出的代价。
这些未来经济利益可能产生于取得的可辨认资产之间的协同作用,也可能产生于购买者在企业合并中准备支付的、但不符合在财务报表上确认条件的资产。
从计量上讲,商誉是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由于不具有可辨认性,虽然商誉也是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资产,但不构成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确认:与该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如企业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因其成本无法可靠计量,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又如,企业的科技人才,假定其与企业签订了服务合同,且合同规定其在一定期限内不能为其他企业提供服务。
虽然这些人才在规定的期限内预期能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但由于这些人才的知识难以辨认,且形成这些知识所发生的支出难以计量,因而不能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加以确认。
无形资产通常表现为某种权利、某项技术或是某种获取超额利润的综合能力,不具有实物形态。
在确定一项包含无形和有形要素的资产是属于固定资产,还是属于无形资产时,需要通过判断来加以确定,通常以哪个要素更重要作为判断的依据。
如计算机控制的机械工具没有特定计算机软件就不能运行时,则说明该软件是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该软件应作为固定资产处理;如计算机软件不是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则该软件应作为无形资产核算。
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一)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未确认融资费用”,除按照本书“借款费用”的有关规定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
【例题1】某A上市公司2006年1月8日,从B公司购买一项商标权,由于A公司资金周转比较紧张,经与B公司协议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支付款项。
合同规定,该项商标权总计200万,每年末付款100万,两年付清。
假定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为6%,2年期年金现值系数为1.8334。
假定未确认融资费用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
有关会计处理如下:无形资产现值=100万×1.8334=183.34万,未确认融资费用=200-183.3400=16.66万,第一年应确认的融资费用=183.34×6%=11万,第二年应确认的融资费用=16.66-11=5.66万借:无形资产—商标权183.34、未确认融资费用16.66 贷:长期应付款200第一年底付款时,借:长期应付款100贷:银行存款100;借:财务费用11贷:未确认融资费用11第二年底付款时,借:长期应付款100贷:银行存款100;借:财务费用5.66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5.66P131【例7-1】因甲公司某项生产活动需要乙公司已获得的专利技术,如果使用了该项专利技术,甲公司预计其生产能力比原先提高20%,销售利润率增长15%。
为此,甲公司从乙公司购入一项专利权,按照协议约定以现金支付,实际支付的价款为300万元,并支付相关税费1万元和有关专业服务费用5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
分析:(1)甲公司购入的专利权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即甲公司能够拥有或者控制该项专利技术,符合可辨认的条件,同时是不具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资产。
(2)甲公司购入的专利权符合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
首先,甲公司的某项生产活动需要乙公司已获得的专利技术,甲公司使用了该项专利技术,预计甲公司的生产能力比原先提高20%,销售利润率增长15%,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人;其次,甲公司购买该项专利权的成本为300万元,另外支付相关税费和有关专业服务费用5万元,即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由此,符合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
无形资产初始计量成本=300+1+5=306万,账务处理,借:无形资产—专利权306万贷:银行存款306万【例7-2】20×5年1月8日,甲公司从乙公司购买一项商标权,由于甲公司资金周转比较紧张,经协议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支付款项。
合同规定,该项商标权总计1000万,每年末付款200万,5年付清。
假定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为5%。
为了简化核算,假定不考虑其他有关税费(已知5年期5%利率,其年金现值系数为4.3295)。
现值=1000×20%×4.3295=865.9万,未确认的融资费用=1000-865.9=134.1万。
借:无形资产—商标权865.9、未确认融资费用134.1贷:长期应付款1000×5年底付款时,借:长期应付款200 贷:银行存款200 ;借:财务费用43.29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43.29×6年底付款时,借:长期应付款200贷:银行存款200 ;借:财务费用35.46贷:未确认融资费用35.46×7年底付款时,借:长期应付款200贷:银行存款200 ;借:财务费用27.23贷:未确认融资费用27.23×8年底付款时,借:长期应付款200贷:银行存款200;借:财务费用18.59贷:未确认融资费用18.59×9年底付款时,借:长期应付款200 贷:银行存款200;借:财务费用9.52贷:未确认融资费用9.52(二)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
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应以公允价值入账,所确认初始成本与实收资本或股本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
【例7-3】因乙公司创立的商标已有较好的声誉,甲公司预计使用乙公司商标后可使其未来利润增长30%。
为此,甲公司与乙公司协议商定,乙公司以其商标权投资于甲公司,双方协议价格(等于公允价值)为500万元,甲公司另支付印花税等相关税费2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
该商标权的初始计量,应当以取得时的成本为基础。
取得时的成本为投资协议约定的价格500万元,加上支付的相关税费2万元。
甲公司接受乙公司作为投资的商标权的成本=500+2=502万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借:无形资产—商标权502贷:实收资本(或股本)500、银行存款2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和政府补助取得的无形资产的成本,应当分别按照本书“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政府补助”的有关规定确定。
(四)企业合并中取得的无形资产,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控股合并,购买方按被合并企业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确认为取得时的初始成本;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应以其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计量。
(五)土地使用权的处理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通常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一般情况下,当土地使用权用于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地上建筑物时,相关的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不转入在建工程成本。
有关的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分别按照其应摊销或应折旧年限进行摊销、提取折旧。
企业改变土地使用权的用途,停止自用土地使用权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时,应将其账面价值转为投资性房地产。
下列情况除外:1.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用于建造对外出售的房屋建筑物,相关的土地使用权应当计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筑物成本。
2.企业外购房屋建筑物所支付的价款应当在地上建筑物与土地使用权之间进行分配;难以合理分配的,应当全部作为固定资产处理。
P133【例7-4】20×7年1月1日,A股份有限公司购入一块土地的使用权,以银行存款转账支付8000万元,并在该土地上自行建造厂房等工程,发生材料支出12000万元,工资费用8000万元,其他相关费用10000万元等。
该工程已经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假定土地使用权的使用年限为50年,该厂房的作用年限为25年,两者都没有净残值,都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和计提折旧。
为简化核算,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分析:A公司购入土地使用权,使用年限为50年,表明它属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在该土地上自行建造厂房,应将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分别作为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并分别摊销和计提折旧。
A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支付转让价款,借: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8000贷:银行存款8000在土地上自行建造厂房,借:在建工程30000贷:工程物资12000、应付职工薪酬8000、银行存款10000厂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借:固定资产30000贷:在建工程30000分期摊销土地使用权和计提厂房折旧,借:管理费用160、制造费用1200贷:累计摊销160、累计折旧1200下列各项不包括在无形资产的初始成本中:1、为引入新产品进行宣传发生的广告费、管理费用及其他间接费用;2、无形资产已达到预定用途以后发生的费用。
对于在形成预定经济规模之前发生的初始运作损失,以及在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之前发生的其他经营活动的支出,如该经营活动并非是无形资产达到用途必不可少的,则有关经营活动的损益应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而不构成无形资产的成本。
第二节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和计量研究开发项目区分为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
企业应当根据研究与开发的实际情况加以判断。
研究阶段,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
研究阶段是探索性的,为进一步开发活动进行资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已进行的研究活动将来是否会转入开发、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等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研发支出”科目,期末再将“研发支出”科目归集的费用化支出金额转入“管理费用”科目。
开发阶段,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相对于研究阶段而言,开发阶段应当是已完成研究阶段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形成一项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基本条件。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