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7-2018)
- 格式:docx
- 大小:27.62 KB
- 文档页数:11
2017年5月地球学报May 2017 第38卷第3期: 439-440Acta Geoscientica Sinica Vol.38No.3: 439-440 www.地球学报.com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7—2018)发布,《地球学报》被评为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 Report on Chinese Academic Journals Evaluation (Wuhan University Edition) (2017–2018) Comes Out, with Acta Geoscientica Sinica Awarded the Honor of One of Prestigious Academic Journals of Chinadoi: 10.3975/cagsb.2017.03.14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项目组已完成《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7—2018)》(第5版)的研制工作。
《地球学报》在入选的170种地球科学学术期刊中, 排名第8, 被评为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
在2015年第4版排行榜中, 《地球学报》在地球科学学术期刊中排名第6, 为权威学术期刊(A+)。
在2013年第3版排行榜中, 《地球学报》排名第50, 为核心期刊(A-)。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四大评价报告之一, 于2009年3月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正式推出第1版, 随后于2011年、2013年、2015年分别推出第2版、第3版和第4版。
在十多年的努力中, 本项目组在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评价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突破, 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完善的科学评价体系。
为进一步推进中国学术期刊质量评价事业的发展, 伴随着每一版《报告》的推出, 项目组都联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国科教评价网()等十多家单位组织举办中国学术期刊质量与发展大会, 在出版界、学术界和科研管理界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对于推动学术研究、促进学科发展以及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中国学术期刊进行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价,不仅有助于了解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和水平,也能够为期刊的管理、编辑出版以及学术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一、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学术研究的不断繁荣,学术期刊的数量和种类迅速增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学术期刊评价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首先,对于学术期刊的主办单位和编辑部门来说,评价能够帮助他们了解自身期刊在同类期刊中的地位和优劣势,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办刊质量,优化选题策划,提高编辑水平,增强期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其次,对于科研人员而言,评价结果可以为他们选择投稿期刊提供参考,有助于提高论文的发表效率和学术影响力。
同时,也有助于读者更快捷地获取高质量的学术信息。
再者,从管理部门的角度来看,评价能够为制定相关政策、合理配置学术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学术期刊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指标体系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评价工作的核心。
目前,常用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术质量指标论文的学术水平:通过对论文的创新性、科学性、学术价值等方面的评估来衡量。
作者的学术影响力:如作者的职称、学历、学术声誉等。
审稿制度的严谨性:包括审稿流程的规范程度、审稿专家的专业水平和权威性。
2、编辑出版质量指标期刊的编校质量: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语法错误等方面的情况。
出版周期的稳定性:能否按时出版,出版周期是否符合学术交流的需求。
版式设计的合理性:排版是否清晰美观,便于阅读。
3、影响力指标被引频次:期刊论文被其他学术文献引用的次数,反映了论文的学术影响力。
下载量:读者对期刊内容的关注度和需求程度。
基金论文比:获得各类科研基金资助的论文所占比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期刊论文的学术质量和研究价值。
4、国际化指标国际稿源比例:来自国外作者的投稿数量和比例。
武大研究报告1. 引言本文是武汉大学研究报告的撰写,旨在总结武汉大学近期的研究成果,包括学术论文、科研项目和创新成果等。
通过对各个领域的研究进行整理和归纳,旨在展示武汉大学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强大实力和突出成果。
2. 学术论文2.1 论文名称:《XX领域研究综述》该论文综述了XX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最新成果。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全面梳理和分析,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或者提供了对现有问题的深入理解,为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2.2 论文名称:《XX课题的定量研究》该论文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对某个具体课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通过大样本的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论文得出了一系列相关结论,并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实证依据。
2.3 论文名称:《XX领域的理论模型构建和验证》该论文通过建立相关的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验证,揭示了XX领域的内在规律和机理。
论文对模型的构建过程和验证步骤进行了详细说明,结果表明该模型在解释和预测该领域现象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3. 科研项目3.1 项目名称:《XX科研项目》该科研项目由武汉大学某个研究团队承担,主要研究方向为XX。
项目通过一系列实验和数据分析,旨在解决某个具体问题或者推动某个领域的创新发展。
项目组团队成员协同合作,取得了一定的初步研究成果。
3.2 项目名称:《XX国家级重点项目》该科研项目是由国家级重点基金资助的,由武汉大学牵头组织实施。
项目通过在XX领域的深入研究,旨在推动我国在该领域的科技实力提升和创新能力加强。
项目目前正在进行中,具有较高的科研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3.3 项目名称:《XX科技创新团队》该项目通过组建科技创新团队,集结了一批具有研究实力和创新潜力的科研人员,旨在打造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科研集体。
团队通过卓越的科研成果和产学研合作,为武汉大学在某个领域的科研和创新做出了突出贡献。
4. 创新成果4.1 成果名称:《XX技术的研发及应用》该成果是由武汉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出的一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360期刊评奖、评估、榜单2018年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大众类)21世纪商业评论IT 经理世界安邸百家讲坛半月谈伴侣北京青年周刊北京文学兵器知识博物财经天下周刊车主之友城市画报创业邦大学生大众摄影当代当代贵州党建党员文摘第一财经周刊电子竞技董事会读者服饰与美容父母必读父母世界故事会国家人文历史航空知识党的生活(黑龙江)红秀互联网周刊花城环球科学徽商婚姻与家庭集邮家人家庭医生检察风云解放军画报今古传奇看天下科学世界课堂内外廉政瞭望瞭望领导文萃美食南方人物周刊南风窗农村百事通农业机械女友乒乓世界葡萄酒汽车杂志青年文摘人民画报瑞丽服饰美容三联生活周刊商学院十月时代邮刊时尚时事报告世界时装之苑世界知识糖尿病之友糖烟酒周刊特别关注晚晴西藏旅游销售与市场新疆人文地理新民周刊新周刊咬文嚼字意林英语学习幼儿画报越玩越野证券市场周刊知音知音漫客质量与认证智族中国报道中国传媒科技中国国家地理中国国家旅游中国收藏中国书法中国新闻周刊中华手工中外管理中医健康养生紫光阁2018年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学术类)包装工程北方园艺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材料导报测绘科学地理学报地球物理学报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电子学报动物营养学报纺织学报飞航导弹工程力学工程热物理学报管理世界国防国际口腔医学杂志海洋开发与管理航空学报化工学报化学学报环境科学会计研究机械工程学报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金融研究经济地理经济研究科学通报兰台世界力学学报历史研究林业科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煤炭学报农药农业工程学报农业经济问题企业经济气象轻工科技热加工工艺人口研究社会学研究生态学报2018年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以首字母为序)编者按:9月15日,由中国期刊协会、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组委会主办的“2018年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遴选结果在“第六届亚太数字期刊大会暨2018中国期刊媒体国际创新发展论坛”上发布。
361中国期刊年鉴CHINA PERIODICAL YEARBOOK食品科学世界经济世界经济与政治数学的实践与认识水产学报水利学报税务研究天然气工业天文学报统计与决策图书情报工作土壤学报文物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物理学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心理科学新闻与传播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石学报药学学报原子能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国安全科学学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中国法学中国翻译中国妇幼保健中国高等教育中国工业经济中国公路学报中国激光中国集体经济中国农业科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社会科学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国图书评论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国中药杂志中华耳科学杂志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华护理杂志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华皮肤科杂志中华全科医学中华医学杂志资源科学宗教学研究作物学报求是特别关注中国纪检监察读者半月谈特别文摘医食参考时代邮刊山东支部生活家庭医生党员干部之友新湘评论江淮意林中年读者青年文摘半月选读中国国家地理幼儿画报老同志之友上海支部生活故事会爱你家庭中国民兵中国老年人民教育当代贵州知音广东党风领导文萃党建演讲与口才海峡通讯健康指南课堂内外环球人物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看天下炎黄春秋瞭望新闻周刊今日浙江群众37°女人南风窗今日新疆我们爱科学世界博览新华文摘国家人文历史中国青年博物解放军画报第一财经周刊财经东方娃娃南方人物周刊瞭望东方周刊新民周刊2018年度中国邮政发行百强报刊排行榜(期刊部分 以首字母为序)编者按:2018年9月15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在2018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上发布了“2018年度中国邮政发行报刊百强排行榜”。
RCCSE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17-2018)评价结果邱均平;胡小洋;《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项目组【期刊名称】《评价与管理》【年(卷),期】2016(14)4【摘要】《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四大评价报告之一,于2009年3月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正式推出第1版,随后于2011年、2013年、2015年分别推出第2版、第3版和第4版。
在十多年的努力中,本项目组在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评价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突破,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完善的科学评价体系。
【总页数】31页(P36-66)【作者】邱均平;胡小洋;《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项目组【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图书馆;中国科教评价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岩矿测试》获2015年度科学出版社“期刊出版质量优秀奖”,另被《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15-2016)》评为“RCCSE 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J],2.《远程教育杂志》成为RCCSE(2017-2018)权威学术期刊并入选中国社科院中国社科评价中心引文数据库来源刊 [J], 编辑部3.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17-2018)(Ⅰ)--学术期刊评价结果 [J], 邱均平;胡小洋;<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项目组4.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17-2018)(Ⅲ)--中文OA学术期刊评价结果 [J], 邱均平;胡小洋;<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项目组5.2015年第四届RCCSE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工作正式启动——关于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15~2016版)项目正式启动和征集学术期刊信息及部分评价数据的通知 [J], 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什么是核心期刊?核心期刊有几种?核心期刊是一般是期刊中学术水平比较高的刊物,是进行刊物评价而非具体学术评价的工具。
相当一批教学科研单位申请高级职称、取得博士论文答辩资格、申报科研项目、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学术水平评估等,都需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或若干篇论文。
目前,国内核心期刊有很多种。
比如“北大核心”、“南大核心”、“浙大核心”、“武大核心”、“科技核心”等。
很多单位对核心的认定方式也存在差别,在职称评定中一般认定某种或某几种核心。
雅诗论文网根据多年经验,给大家介绍几种最常见的核心期刊。
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北京十几所高校图书馆众多期刊工作者及相关单位专家参加的研究项目,项目研究成果以印刷型图书形式出版,此前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了六版:第一版(1992年)、第二版(1996年)、第三版(2000年版)、第四版(2004年版)、第五版(2008年版)、第六版(2011年版)。
第七版(2014年版)于2015年9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关于“有效期”问题。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只是一个科研课题成果,根据期刊的动态发展变化特点定期更新,主要目的是为图书情报部门期刊采购、典藏、导读等工作提供参考,不是学术评价标准,也不具备任何法律和行政效力,不存在“有效期”的说法,如何使用,由使用单位自行决定。
在确定所谓“有效期”的问题上,考虑到本书出版与印制时间及作者投稿到期刊出版之间的时间差等问题,建议使用单位不要采取以《总览》出版年月为界一刀切的做法。
目前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为2014版。
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而成CSSCI来源文献检索界面,是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攻关项目。
CSSCI 遵循文献计量学规律,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2700余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
武大团函[2017]56号关于公布武汉大学青年研究中心2017-2018学年度调研课题立项结果的通知各分团委、直属团总支,各校级学生组织:根据《武汉大学青年研究中心调研课题立项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校团委与所聘请的评审老师对各分团委、直属团总支、各校级学生组织推荐的调研课题申报书进行了立项评审,现将评审结果予以公布。
请各课题组按照《关于开展2017-2018学年武汉大学青年研究中心调研课题立项工作的通知》的相关要求和研究计划,认真开展课题研究。
特此通知附件:武汉大学青年研究中心2017-2018学年度调研课题立项结果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武汉大学青年研究中心 2017年12月1日附件武汉大学青年研究中心2017-2018学年度调研课题立项结果《网络热点问题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武汉地区三所高校为例》(编号:201701)负责人:康兰心成员:白杨陈民强原禹所在单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及大学生学习期望研究——以武汉大学为例》(编号:201702)负责人:钟新宇成员:陈民强田登位费欣仪宋鸿伯杨雨佳所在单位: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MOOC与SPOC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现研究——以武汉大学为例》(编号:201703)负责人:刘云乔成员:薛惠玲胡艺铭陈民强李欣玥李希贤所在单位:武汉大学青年发展咨询与服务中心《高校学生社团内部管理模式优化研究——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管理范式转型及其实现路径》(编号:201704)负责人:马语晨成员:陈芮杨晨雪潘雅欣张静逸唐海钰耿梦圆所在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大学生对实体经济创新的参与意愿与行为引导研究——以武汉大学为例》(编号:201705)负责人:潘蓓蓓成员:李梦鸽唐塑云杨雨佳李紫荆所在单位: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团学组织大学生维权工作中的常态化机制研究——以武汉大学为例》(编号:201706)负责人:陈耀峰成员:唐塑云颜思杨玉凤戈佳美所在单位: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高校青年研究热点和青年引导工作发展趋势研究》(编号:201707)负责人:孔希宇成员:廖伊凡万美豪陈珉希杨蓉张杰鸿雷洲赵政鑫所在单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路径研究——以武汉大学为例》(编号:201708)负责人:胡中仪成员:李光林张琼瑶李奕泠刘鑫陈晓玲卢泉竹张莹所在单位:武汉大学法学院《学生自主选择型高校榜样塑造有效模式研究——以武汉大学“十大珞珈风云学子”活动为例》(编号:201709)负责人:张楚洛成员:李光林张琼瑶陈晓玲刘鑫李奕泠石秋怡陶磊所在单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学生对实体经济创新的参与意愿及其引导的实证研究——以武汉大学为例》(编号:201710)负责人:龚云鸽成员:陈民强巩建华刘玉洁张竞哲钟少烨所在单位:武汉大学文化调研协会《大学生出国目的、归国意愿及其引导研究——以武汉地区六所高校为例》(编号:201711)负责人:王宇航成员:陈曦黄嘉彬童栎滨陈炤锛费雨镓陈嘉慧薛信余园所在单位:武汉大学社会学系《MOOC与SPOC在网络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现研究——以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为例》(编号:201712)负责人:卢侃怡成员:李光林陈阿敏李寒旋张雨辰赵小景刘郑学所在单位: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大学生出国目的、归国意愿及其引导研究——以武汉市部分高校大学生为例》(编号:201713)负责人:李庆龄成员:杨蓉罗梅璇子唐塑云童沁黄好所在单位: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关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看法与认同感的调查研究》(编号:201714)负责人:魏琪成员:郭良靓周顶陈柯宇吴雨晴程逸凡田峥峥徐正航所在单位: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大学生出国目的、归国意愿及其引导研究——以武汉大学为例》(编号:201715)负责人:毕书瑞成员:钟新宇钱锦瞿润青万美豪李梓玥张嘉晨所在单位: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大学生网络安全与纪律意识现状研究——以武汉大学在校本科生为例》(编号:201716)负责人:陈民强成员:徐越李欣玥赵茹懿郭文慧李佳琪所在单位: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网络热点问题”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武汉大学为例》(编号:201717)负责人:童沁成员:李光林陈晓玲刘鑫张琼瑶杨雨佳所在单位: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网络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编号:201718)负责人:张杰鸿成员:潘一坡孔希宇刘政昊李梦怡汪翊琳李岩珂范骄阳所在单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西方文艺作品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影响研究——以中西方影视作品对武汉大学学生的影响为例》(编号:201719)负责人:李俊杰成员:周灏堃陈钰瞿润青胡伟刘琬滢所在单位: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基于协同理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高校社会实践活动融合路径研究——以武汉大学为例》(编号:201720)负责人:周佳成员:雷洲黄颖超常雪涛元蓝任美伶乔家敏所在单位:武汉大学文化调研协会《网络热点问题对当前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编号:201721)负责人:李雅成员:汪翔罗晓屿徐润婕唐婧宇刘仕祺李陈浩陈嘉俊所在单位: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民族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网络传播对大学生群体极化的影响研究》(编号:201722)负责人:董雅文成员:马语晨汪鹏举黎梓城丁昊雯程可张慧中王棚所在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大学生出国目的、归国意愿及其引导研究——以武汉大学为例》(编号:201723)负责人:胡艺铭成员:王傲殷泽昊邹怡岳远紊龙航鲁玥刘梓荆所在单位:武汉大学学生海外交流协会《21世纪以来中西电影互动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影响研究》(编号:201724)负责人:程可成员:张雅琳蔡江美丁昊雯李楷然董雅文陈宇菲李博扬所在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基于动态原理的高校榜样教育模式实效性研究——以武汉大学为例》(编号:201725)负责人:杨航成员:任瑢程格格冯孝轩潘国振王浩雄华维赢所在单位:武汉大学文化调研协会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2017年12月1日印发。
第2期2008年6月评 价 与 管 理Evaluation&ManagementVol.6No.2J un.2008・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做法及结果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委员会1,2(1.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 430072;2.武汉大学图书馆,武汉 430072)1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意义《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排行榜》由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与武汉大学图书馆合作研发,结合评价中心在文献计量学及科学评价,图书馆在文献信息分析与服务方面的优势,对我国学术期刊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文献计量学分析与评价,旨在为广大读者重点阅读提供参考指南,为所有作者选刊投稿提供快速通道,为各种期刊竞争发展提供定位信息,为政府部门期刊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为图书馆择优订购提供选择标准。
2 评价指标体系从期刊发文、期刊被引用、第三方评价三个维度构建期刊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的指标主要有:基金论文比、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Web下载率、二次文献收录(社会科学期刊)、被国外重要数据库收录(自然科学期刊)。
(1)基金论文比:指来源期刊中,各类基金资助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
这是衡量期刊论文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
(2)总被引频次:指该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
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3)影响因子:某一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
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由于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所以可以公平地评价和处理各类期刊。
通常,期刊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
具体算法为:影响因子=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4)Web即年下载率:指来源期刊统计当年出版并上网的文献数与其在当年被全文下载篇次之比。
粤港澳大湾区土壤污染治理的现实考察与优化进路澳大湾区为例[J].环境科学,2019(12):5594.[7]窦磊,杜海燕,黄宇辉,等.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农业地质与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成果综述[J].中国地质调查,2015(4):47.[8]陈章喜.基于环境治理的珠三角工业结构优化分析[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8.[9]陈同斌,黄铭洪,黄焕忠,等.香港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及其污染现状[J].地理学报,1997(3):229,[10]骆永明,章海波,赵其国,等.香港土壤研究I.研究现状与展望[J].土壤学报,2005(2):317.[11]陈卫平,谢天,李笑诺,等.中国土壤污染防治技术体系建设思考[〕]•土壤学报,2018(3):557.[12]严厚福.公开与不公开之间:我国公众环境知情权和政府环境信息管理权的冲突与平衡[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101.[13]岳小花.土壤污染防治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的立法保障——兼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二次审议稿)[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8(3)=91.[14]李俊民,李勇.日本、美国土地污染治理经验分析[J].世界农业,2014(3):4&[15]高家军.生态文明视域下土壤污染治理的困境、国际借鉴与路径优化[J].地方治理研究,2019(4):46,[16]罗丽.日本土壤环境保护立法研究[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02.责任编辑魏佐国《地方治理研究》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等机构2020年推出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20版)》(第6版)中,《地方治理研究》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53—。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摘要:本文对中国学术期刊的评价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期刊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从期刊传播渠道、作者贡献、编委会组成、引文情况、读者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为期刊发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1.研究背景随着中国科研实力的不断增强,期刊成为了学术研究的重要媒介,期刊的质量也成为了衡量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准。
因此,对于期刊的评价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的是文献分析法和实地调研法相结合的方式,获取了大量的相关数据和信息。
首先,对国内外学术期刊评价标准进行了系统性的调研和总结。
然后,对我国期刊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3.研究结果(1)期刊传播渠道面对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学术期刊传播方式、渠道逐渐多元化。
其中,数字化、网路化是当前学术期刊传播的主流方式,传统的纸制版学术期刊传统面临发行困难的问题。
(2)作者贡献作者贡献是衡量期刊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评估中,需要考虑作者的学术背景、研究成果和学术影响力等方面,同时也需考虑文章的主题选择和研究贡献等情况。
(3)编委会组成学术期刊的编委会组成,是衡量期刊质量和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编委会成员的学术地位、经验和学术背景等都将直接影响到期刊的评价结果。
(4)引文情况引文数是评价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期刊的引用量越高,其影响力也就越大。
因此,如何提升期刊的引用量成为期刊评价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5)读者评价学术期刊的读者评价也是进行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
积极倾听读者的反馈和建议,对期刊的质量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研究结论(1)加强期刊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广数字化出版,提高期刊的可读性和互动性,同时也可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2)提高期刊作者贡献应引导作者从实质性和关键性角度进行优化选择主题,同时还应提高对作者的关注和支持,加强对稿件质量的审查和监管。
(3)优化编委会组成应严格执行编委会人选评选办法,注重知识结构、学术声望和学术影响力等多个方面的衡量标准,优化编委会人员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