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本的经济政治与外交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06.50 KB
- 文档页数:37
第七章日本的经济政治和对外关系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使学员了解日本已由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发展成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实现了“经济立国”的战略;弄清80年代以来,日本已确立了实现“世界政治大国”的基本国家战略,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明确日本为了实现政治大国的目标,必然要走军事大国的道路,从而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主要内容:一、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二、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三、日本的对外关系教学重点: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和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第七章日本的经济政治和对外关系日本是一个后起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
但是,战后以来,日本在美国的保护下,全力发展经济科技,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80年代,日本以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确立了实现“世界政治大国”的基本国家战略。
90年代以来,日本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试图早日成为世界政治大国,成为未来世界多极格局中的一极。
日本欲成为世界政治大国,必然要走军事大国的道路,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日本是我国的一个重要邻国,是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在历史上对我国发动过多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给我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因此。
研究日本的经济、政治和外交,对我们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经济大国地位的确定▲一、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已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经济遭到严重破坏,25%的财富化为乌有,国民经济陷入了崩溃状态,物资奇缺,物价飞涨,国民经济出现了2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然而,在美国的扶持下,日本经济不仅迅速摆脱了困境,而且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经济高速增长。
▲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阶段纵观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史,从战后初期至9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946——1955年为战后恢复阶段战争结束后,日本经济陷入瘫痪,濒临崩溃的边缘,大量工人失业,人民生活极端困苦,呈现出一派民不聊生的悲惨景象。
日本的经济外交政策日本的经济外交政策经济外交这一概念来源于日本的外交实践,并由由日本政府在1957年的《外交蓝皮书》中最先提出的,是战后日本在当时的艰难的情况下制定的战略,经过几十年发展,这种以ODA为主要方式来换取廉价资源、促进经贸发展、提高国际地位的经济外交为日本的崛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缓和了和很多国家的关系,博得了他国对日本的好感。
一、基本定义一是以经济为目的,以外交为手段,把谋求扩大经济利益作为目标;另一种解释是以经济为手段,谋求或依托经济力量来实现外交的目的。
(在我看来,第二种定义更加恰当——以经济手段谋求政治利益。
)二、产生缘由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作为战败国,开展军事政治外交的空间很小,因而否定了日本在对外关系上运用军事外交的可能性。
但由于当时美国为了抗衡社会主义阵营,尽力扶植日本。
在当时条件下的日本,只有大力开展经济外交才能改善国际社会对日本的看法,重返国际社会。
三、方式日本主要以对外经济援助为主,ODA是日本扩大其政治影响的最主要的方式。
(什么是ODA?)两方面因素:(一)国内,经济的迅速复苏使得日本对海外市场的需求急剧增加,但战后初期日本企业的相对弱势使其在重返国际市场的道路上困难重重,因此日本政府选择这种开发援助为日本的民间企业的商品和资本打开了对外扩张和输出的道路。
(二)国际,战后日本背负着巨额的战争赔款,日本利用对外提供ODA,通过“以援助替代补偿”的方式,获得向亚洲各国出口商品、劳务、技术和资金的机会,重新回到亚洲市场。
四、发展演变(一)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期:经济外交的形成发展时期1952年吉田茂在组建第四届内阁时的施政演说中首次提出了“经济外交”的概念。
1954年,日本加入了“科伦坡计划”,开始了从受援国到援助国的转换过程。
1957年,日本政府发布第一个外交蓝皮书,“经济外交”概念第一次出现在政府的正式外交文献中。
此后日本历届政府都致力于利用经济外交,对内谋求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对外消除侵略战争造成的后遗症,以使日本尽快重返国际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