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专题五
- 格式:docx
- 大小:33.12 KB
- 文档页数:5
高一物理(必修1)试题一一、选择题1. “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点火后1533秒时, 火箭将加速到10.9km/s, 这个速度就是奔月速度。
此时, “嫦娥二号”在某一高度完成星箭分离, 并获得了圆满成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卫星绕月球运行时, 不能把卫星看成质点 B.奔月速度10.9km/s是指平均速度C. 描述火箭的运动要以火箭本身作为参考系D. 18时59分57秒表示的是时刻2.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大的物体, 不容易停下来, 说明物体惯性大B. 当物体受到合外力为零时, 物体没有惯性C.惯性是物体的属性, 与运动状态和是否受力无关D. 惯性是指只有物体在匀速运动或静止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3.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 在下列给出的几组力中, 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A. F1=3N F2=4N F3=2NB. Fl=3N F2=1N F3=5NC. F1=2N F2=5N F3=10ND. Fl=5N F2=7N F3=13N4.关于位移和路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质点的位移大小就是路程B. 质点的位移和路程都是矢量C.质点作直线运动, 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D.质点通过一段路程, 其位移可能为零5. 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速度为正, 加速度为负, 速度一定减小B. 物体的速度为负, 加速度为负, 速度一定减小C. 物体的速度不变, 加速度一定为零D.物体的速度增大, 加速度一定增大6. 2010年广州亚运会暨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举行。
下列关于超重和失重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的那段时间内, 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B. 跳水运动员离开跳板后在空中下落过程中, 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C. 跳水运动员离开跳板后在空中上升过程中, 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D. 蹦床运动员被蹦床弹起, 离开蹦床后运动到最高点时, 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7.重为1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 今用8N的力竖直向上提物体, 则物体所受到的合力为()A. 2N 向下B. 2N 向上C. 18N 向上D. 0高一物理期末练习题第1页共4页8.A.B.C三物同时、同地、同向出发作直线运动, 下图是它们位移与时间的图象, 由图可知它们在t0时间内( )A. C的路程大于B的路程B. 平均速度vA> vB > vCC. 平均速度vA = vB = vCD. A的速度一直比B.C大9. 用手握住瓶子, 使瓶子在竖直方向静止, 如果握力加倍, 则手对瓶子的摩擦力()A. 握力越大, 摩擦力越大。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五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选项描述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A. 物体在运动状态时,需要外力才能保持运动。
- B. 物体在静止状态时,需要外力才能使其运动。
- C. 物体在静止状态时,会保持静止,物体在运动状态时,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 D. 物体在运动状态时,会保持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C解析: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描述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根据该定律,物体在静止状态时会保持静止,物体在运动状态时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2.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动能的计算公式?- A. 动能 = 质量 * 加速度- B. 动能 = 力 * 质量 * 路程- C. 动能 = 质量 * 速度- D. 动能 = 力 * 速度 * 时间答案:C解析:动能的计算公式为动能 = 质量 * 速度。
动能是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相关的物理量。
二、填空题1.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为0。
0。
解析: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所以加速度为0。
2. 动量的单位是kg·m/s。
kg·m/s。
解析:动量的单位是质量(kg)乘以速度(m/s),所以单位为kg·m/s。
三、解答题1. 请简要解释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解答: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所受合力与物体的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根据该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即 F = m * a,其中 F 为合力,m 为物体的质量,a 为物体的加速度。
2. 请举例说明动能转化的过程。
解答:一个沿水平方向运动的小车,当它受到外力推动时,会具有动能。
当小车撞击到墙壁时,动能会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声能、热能等。
这是因为撞击产生了力从而做功,使得小车的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以上是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五章单元测试题及其答案解析。
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高中同步测试卷(五)第五单元力的合成与分解(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穿过轻滑轮,两端系在高度相等的A、B两点,滑轮下挂一物体,不计轻绳和轻滑轮之间的摩擦.现让B缓慢向右移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B向右缓慢移动,绳子的张力减小B.随着B向右缓慢移动,绳子的张力不变C.随着B向右缓慢移动,滑轮受绳AB的合力变小D.随着B向右缓慢移动,滑轮受绳AB的合力不变2.如图所示,某人静躺在椅子上,椅子的靠背与水平面之间有固定倾斜角θ.若此人所受重力为G,则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 )A.G B.G sin θC.G cos θD.G tan θ3.有三个力,一个力是12 N,一个力是6 N,一个力是7 N,则关于这三个力的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的最小值为1 N B.合力的最小值为0C.合力不可能为20 N D.合力可能为30 N4.如图所示,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其中OB是水平的,A端、B端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和竖直墙上.若逐渐增加C 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是( )A.必定是OA B.必定是OBC.必定是OC D.可能是OB,也可能是OC5.如图所示,AB、AC两光滑斜面互相垂直,AC与水平面成30°角.若把球O的重力按照其作用效果分解,则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 )A.12G,32G B.33G,3GC.23G,22G D.22G,32G6.三个相同的支座上分别搁着三个质量相等的光滑圆球a、b、c,设三个球的半径分别为R a、R b和R c,已知支点P、Q在同一水平面上,a球重心O a位于球心,b球和c球的重心O b、O c分别位于球心的正上方和球心的正下方,如图所示,三球均处于平衡状态。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5.自由落体运动基础夯实1.(20xx·徐州高一检测)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速度—时间图象正确的是( )答案:C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A表示物体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减速运动,A错;B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错;C表示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只不过是以向上为正方向,C正确;D做的是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错。
2.关于重力加速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世界上悬崖跳水的最大高度纪录是由瑞士人奥利弗·法维尔(男)创造的,1987年,奥利弗·法维尔在法国Villers-le-Lac的悬崖上,表演了漂亮的反身翻转两周,顺利入水,他所保持的高度纪录是53.90 m,将奥利弗·法维尔的跳水过程看成自由落体运动,取g=10m/s2,估算奥利弗·法维尔创造纪录时:(计算结果可保留根式)(1)在空中运动的时间;(2)到达水面时的速度。
答案:(1)3.28s (2)32.8m/s或118km/h解析:(1)h=12 gt2t=10.78s=3.28s(2)v2=2ghv=1078m/s=32.8m/s=118km/h7.(江西吉安白鹭洲中学上学期高一期中)成龙曾在一部动作影片中扮演一位勇敢的刑警,为了抓住逃跑的抢劫犯,他从一座约20 m高的立交桥上竖直跳下去,落在一辆正从桥下正下方匀速经过的装满沙土的长卡车上,若卡车长12m,车速为4m/s,成龙刚跳下时卡车头恰好从桥下露出,试估计成龙能否安全落在卡车里?答案:能安全落入卡车内解析:h=12gt21,t1=2hg=2s,t2=s′v=124s=3s>2s∴成龙能安全落入卡车内。
能力提升1.(湛江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如下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以时间为横轴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a-t图象B.乙是v-t图象C.丙是s-t图象D.丁是a-t图象答案:BCD2.某同学身高1.8m,在运动会上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了1.8m高度的横杆(如下图所示)。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鼎尚**整理制作)课后45分钟限时:45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8分,共48分)1.将力F分解为F1、F2两个分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F2和F同时作用在物体上B.由F求F1或F2叫做力的分解C.由F1、F2求F叫做力的合成D.力的合成和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解析:分力和合力是等效替代关系,不能同时作用在物体上,A 错.由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概念,B、C正确.力的合成和分解都是矢量运算,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D正确.答案:BCD2.为了行车方便与安全,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其主要目的是()A.增大过桥车辆受的摩擦力B.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C.增大过桥车辆的重力平行于引桥面向上的分力D.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平行于引桥面向下的分力解析: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主要是为了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平行于引桥面向下的分力,以利于车辆顺利上坡.答案:D3.已知力F 的一个分力F 1跟F 成30°角,大小未知,另一个分力F 2的大小为33F ,方向未知.则F 1的大小可能是( ) A .33F B .32F C .233F D .3F 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如图12所示的示意图,在直角△OCD 中,OD =12F ,CD =32F.已知F 2的大小为33F ,在△OBD 中,可求出BD =36F.由此可得,BC =CD -BD =32F -36F =33F ,AC =AD +CD =36F +32F =233F ,即F 1的大小可能是33F ,也可能是233F.故正确答案是A 和C .图12答案:AC4.图13为节日里悬挂灯笼的一种方式,A 、B 点等高,O 为结点,轻绳AO、BO长度相等,拉力分别为F A、F B,灯笼受到的重力为G.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图13A.F A一定小于GB.F A与F B大小相等C.F A与F B是一对平衡力D.F A与F B大小之和等于G解析:本题考查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二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意在考查考生受力分析的能力和理解推理能力.A、B等高,且两绳AO、BO长度相等,由平衡条件可知F A、F B大小相等,它们的合力大小等于G,而F A与G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故B正确.答案:B5.用两根承受的最大拉力相等、长度不等的细线AO、BO,如图14所示悬挂一个中空铁球,当在球内不断注入铁砂时,则()图14A.AO先被拉断B.BO先被拉断C.AO、BO同时被拉断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解析:依据力的作用效果,将重力分解如图15所示,据图可知:F B>F A.又因为两绳承受能力相同,故当在球内不断注入铁砂时,BO 绳先断.选项B正确.图15答案:B6.物块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分别按图示的方向对物块施加大小相等的力F,A中F垂直于斜面向上,B中F垂直于斜面向下,C 中F竖直向上,D中F竖直向下,施力后物块仍然静止,则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增大的是()解析:由受力分析可知,A、B中F没有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所以静摩擦力大小不变;C中F有沿斜面向上的分力,静摩擦力减小,只有D中F有沿斜面向下的分力,静摩擦力增大.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52分)7.(9分)如图16所示,三个共点力F1=5 N,F2=10 N,F3=15 N,θ=60°,它们的合力的x轴分量F x为________N,y轴分量F y为________N,合力的大小为________N,合力方向跟x轴正方向夹角为________.图16答案:155310330°8.(8分)如图17所示,PQ是固定的水平导轨,两端有定滑轮,物体A和B用细绳相连,处于静止状态时,α=37°,β=53°,若B 重5 N,则A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方向为________.图17解析:把B 的重力沿QB 和PB 方向分解如图18甲所示,由图可以看出F P =G B cos β=3 N ,F Q =G B sin β=4 N ,A 受力如图6乙所示,由图可以看出F f =F Q -F P =1 N 方向向左.图18答案:1 N 向左9.(10分)一塔式起重机钢索与水平悬臂的夹角为θ=30°.当起重机吊着一件重为G =3.0×104 N 的货物时,钢索和悬臂各受多大的力?(不考虑钢索和悬臂自身所受的重力)图19解析:将竖直绳向下的拉力按实际作用效果分解,如图20所示.钢索受到的力方向沿索斜向右下,大小为F 1=G sin θ=3.0×10412N =6.0×104 N ,悬臂受到的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F2=G cotθ=3.0×104× 3 N=5.2×104N.图20答案:6.0×104N 5.2×104N10.(12分)如图21所示,用绳子AC和BC悬一重力为100 N 的物体,绳子AC和BC与天花板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求每条绳子的拉力分别是多少?图21解析:将悬挂重物所受重力按两作用效果分解得F1=G sin30°=50 N,F2=G cos30°=50 3 N答案:50 N50 3 N11.(13分)如图22所示,重力为500 N的人通过定滑轮的轻绳牵引重为200 N的物体,当绳与水平面成60°角时,物体静止,不计滑轮与绳的摩擦,求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图22解析:如图23所示,将绳的张力正交分解得:水平分力F x =F cos 60°=200×12N =100 N , 竖直分力F y =F sin 60°=200×32N =100 3 N , 在x 轴上,与F x =100 N 平衡,即摩擦力F ′=100 N . 在y 轴上,由三力平衡得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F N =G -F y =(500-1003) N =100(5-3) N图23答案:100(5-3) N100 N。
5.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必备知识基础练1.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时留下的滑动痕迹。
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刹车线长度是14m,假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为0.7,g取10m/s2,则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A.7m/sB.14m/sC.10m/sD.20m/s2.(2022山东潍坊高一期末)近年来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如图所示是航天员在空间站完全失重状态下用质量测量仪测定质量的情景:一个支架形状的质量测量仪固定在舱壁上,测量时,航天员把自己固定在支架的一端,将支架打开到指定位置,松手后支架拉着航天员从静止返回舱壁,此过程支架产生恒定拉力F,用光栅测速装置测得支架复位时的速度v和复位经历的时间t,则航天员的质量为()A.FvtB.FtvC.FtvD.vtF3.(多选)(2022山东聊城检测)某商场为了节能安装了智能化电动扶梯。
在无人乘梯时,扶梯缓慢运转;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
如图所示,一顾客乘该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顾客仅在加速阶段受摩擦力的作用B.顾客受到摩擦力作用时,摩擦力的方向斜向右上方C.顾客受到的支持力总是大于重力D.扶梯对顾客作用力的合力方向先指向右上方,再竖直向上4.(2021河南焦作高一期末)从距地面h高度处由静止释放一小球,与地面碰撞后竖直返回且碰撞前后速率不变,返回的高度为原高度的一半,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的质量为m,运动过程中阻力大小不变,则小球所受阻力大小为()mgA.45B.1mg2mgC.34mgD.135.(2021湖北黄冈高一期末)手机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困扰,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些人喜欢躺着看手机,经常出现手机砸到头部的情况。
若手机从离人约20cm的高度无初速度掉落,砸到头部后手机未反弹,头部受到手机的冲击时间约为0.2s。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5.牛顿第三定律基础夯实1.对于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作用力产生后,再产生反作用力;当作用力消失后,反作用力才慢慢消失B.弹力和摩擦力都有反作用力,而重力无反作用力C.甲物体对乙物体的作用力是弹力,乙物体对甲物体的作用力可以是摩擦力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两个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平衡答案:D解析: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性质相同,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可判定A、B、C错误,D正确。
2.(北京朝阳区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如图所示,马拉车在水平路面上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B.马对车的拉力小于车对马的拉力C.马对车的拉力等于车对马的拉力D.只有当马车匀速前进时,马对车的拉力才等于车对马的拉力答案:C解析:马拉车的力和车拉马的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两个力的大小总是相等的,与两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关系。
3.(临沂市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人站在地面上,先将两腿弯曲,再用力蹬地,就能跳离地面,人能跳起离开地面的原因是()A.人对地球的作用力大于地球对人的引力B.地面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地面的作用力C.地面对人的作用力大于地球对人的引力D.人除受地面的弹力外,还受到一个向上的力答案:C解析:对人受力分析:人受到地面给人的弹力和重力,因为弹力大于重力所以人跳起。
4.在2010年2月16日温哥华冬奥会上,申雪、赵宏博一起以完美表演赢得了双人滑比赛的金牌(如图),开始时他们静止不动,相互猛推一下后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
假定两人的冰刀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已知申雪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赵宏博远,这是由于()A.在推的过程中,申雪推赵宏博的力小于赵宏博推申雪的力B.在推的过程中,申雪推赵宏博的时间等于赵宏博推申雪的时间C.在刚分开时,申雪的初速度大于赵宏博的初速度D.在分开后,申雪的加速度大于赵宏博的加速度答案:BC5.如图所示,P和Q叠在一起,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word整理版学习参考资料高三物理综合训练五选择题部分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甲自发传递热量给物体乙,说明甲物体的内能一定比乙物体的内能大B.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C.只为能量守恒,所以“能源危机”是不可能发生的 D.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15.如图所示,又一箱装的很满的土豆,以一定的安装速度在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运动,不计其他外力及空气阻力,则中间一质量为m的土豆A受到其他土豆对它的作用力大小应该是()A.mgB.mg?C12??mgD21??mg16.关于声波和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都能产生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现象B.它们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只能在介质中传播C.当它们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它们的波长都不变D.声波是纵波,电磁波是横波,因为电磁波有偏振现象而声波没有417.23490Th(钍)具有天然放射性,能放出一个?粒子而变为23491Pa(镤)。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3490Th 核比23491Pa 核少1个质子B.23490Th 核与23491Pa 核的中子数相等C.精确地讲,一个23490Th核的质量比一个23491Pa核的质量小D.精确地讲,一个23490Th核的质量比一个23491Pa核与一个?粒子的质量和大18.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上有一质量为m的金属棒ab. 导轨一端连接电阻R,其它电阻均不计,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金属棒ab在一水平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起向右运动,则()A.随着ab运动速度的增大,其加速度也增大B.外力F对ab做的功等于电路中产生的电能C.当ab做匀速运动时,外力F做功的功率等于电路中的电功率D.无论ab做何运动,它克服安培力做的功一word整理版学习参考资料定等于电路中产生的电能19.如图所示,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其波速为20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示时刻质点b的加速度将减小B.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0.01s,质点a通过的路程为0.4mC.若此波遇到另一列波并发生稳定干涉现象,则另一列波的频率为50HzD.若该波传播中遇到宽约4m的障碍物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20.如图所示,一束只含有红光和紫光的较强复色光沿PO方向垂直于AB边射入玻璃三棱镜后,分成两束沿O′M和O′N方向射出,则()A.O′M为红光,O′N为紫光B.O′M为紫光,O′N为红光C.O′M为红光,O′N为红紫复色光D.O′M为紫光,O′N为红紫复色光21.在质量为M的电动机飞轮上,固定着一个质量为m 的重物,重物到轴的距离为R,如图所示,为了使电动机不从地面上跳起,电动机飞轮转动的最大角速度不能超过()A gmRmM??B gmRmM??C gmRmM??D mRMg22.(1) (10分)某同学利用闪光照片研究平抛物体运动,他记录了小球沿水平桌面运动并抛出的闪光照片,如图所示,若图中每一正方形小格的边长为1cm,照相机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为0.10s,利用图中数据,可计算出小球抛出的水平速度为 m/s,小球通过c点时的竖直速度为 m/s(可以用根式表示)。
章末检测卷(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6题为单项选择题,7~10题为多项选择题。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错选和不选的得0分)1.下列运动物体能被看成质点的是()A.研究一列城际列车进站的时间时B.研究绕月球运动的“嫦娥五号”飞船的周期时C.研究汽车通过路旁的一根电线杆的时间时D.研究飞行中的直升飞机螺旋桨上某一点的转动情况时『解析』研究进站时间时列车的长度不可忽略,列车不可以看成质点,选项A 错误;绕月球运动的“嫦娥五号”飞船的运动周期与飞船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关系,“嫦娥五号”飞船可以看成质点,选项B正确;研究汽车通过路旁的一根电线杆的时间时,汽车的长度决定了运动时间的长短,所以汽车不能看作质点,选项C 错误;直升飞机螺旋桨上不同点的运动情况不同,所以直升飞机不能看作质点,选项D错误。
『答案』B2.表中列出了一些运动物体的加速度,观察分析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炮弹的速度变化最大B.跳伞者着陆时的速度变化比汽车急刹车时的速度变化慢C.赛车的速度比汽车的速度大D.喷气式飞机着陆后滑行过程中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解析』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在数值上等于速度变化率,炮弹的加速度最大,不清楚变化时间,所以不能比较速度变化的大小,故A错误;跳伞者着陆时的加速度大于汽车急刹车时的加速度,所以跳伞者着陆时的速度变化比汽车急刹车时的速度变化快,故B错误;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数据中只提供了加速度大小,故C错误;喷气式飞机着陆后滑行过程中做减速运动,所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所以选项D正确。
『答案』D3.“318”国道是一条连接上海和西藏中尼边界友谊桥的公路,里程碑以上海为起点,公路几乎是沿着北纬30°线前行的。
本题中可以将公路视为直线,以公路为x轴建立坐标系,上海为坐标原点,里程碑的示数即为坐标值。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期末复习卷5——力姓名:班级:一、力的合成例题1:如图所示,一个重为G的小球用两根细绳拴住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夹角θ)求两根绳对小球的拉力。
[知识梳理]1.合力与分力(1)定义:如果一个力的____________跟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一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________,那几个力就叫这个力的________.(2)逻辑关系:合力和分力是一种____________关系.2.共点力:作用在物体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或作用线的________________交于一点的力.3.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________的过程或方法.4.力的合成(1)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F1、F2的合力,可以用表示F1、F2的有向线段为________作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__________(在两个有向线段F1、F2之间)就表示合力的________和___ _____,如图1甲所示.(2)三角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F1、F2的合力,可以把表示F1、F2的线段________顺次相接地画出,把F1、F2的另外两端连接起来,则此连线就表示________的大小和方向,如图乙所示.二、力的分解例题2: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M上,力F作用于物体O点,现要使物体沿着OO‘方向做匀加速运动(F和OO’都在M平面内),那么必须同时再加一个力F1,这个力的最小值为()A .B.C.D.例题3:如图所示,人重300N,物体重200N,地面粗糙,无水平方向滑动,当人用100N的力向下拉绳子时,求人对地面的弹力和地面对物体的弹力?[知识梳理]1.概念:求一个力的________的过程.2.遵循的原则:______________定则或__________定则.3.分解的方法(1)按力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进行分解.(2)________分解.三、共点力平衡例题4:一物体m 放在粗糙的斜面上保持静止,先用水平力F 推m ,如图,当F 由零逐渐增加但物体m 仍保持静止状态的情况下,则…………………………………………( ) ①物体m 所受的静摩擦力逐渐减小到零②物体m 所受的弹力逐渐增加 ③物体m 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加④物体m 所受的合力不变A. ①③B. ③④C. ①④D.②④[知识梳理]1、平衡状态:(1)静止:物体的速度和都等于零(2)匀速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不为零且保持不变。
必修一第五章曲线运动练习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14?四川)有一条两岸平直、河水均匀流动、流速恒为v的大河.小明驾着小船渡河,去程时船头指向始终与河岸垂直,回程时行驶路线与河岸垂直.去程与回程所用时间的比值为k,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相同,则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 B )A.B.C.D.解:设船渡河时的速度为v c;当船头指向始终与河岸垂直,则有:t去=;当回程时行驶路线与河岸垂直,则有:t回=;而回头时的船的合速度为:v合=;由于去程与回程所用时间的比值为k,所以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v c=,故B正确;故选:B.2.(2014?普陀区二模)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一定变化的是( B )A.速率B.速度C.速度的变化率D.合外力3.(2014?上海)在离地高h处,沿竖直方向向上和向下抛出两个小球,他们的初速度大小均为v,不计空气阻力,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 A )A.B.C.D.解:由于不计空气阻力,两球运动过程中机械能都守恒,设落地时速度为v′,则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则得:v′=,所以落地时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对于竖直上抛的小球,将其运动看成一种匀减速直线运动,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为﹣g,则运动时间为:t1==对于竖直下抛的小球,运动时间为:t2=故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t=t1﹣t2=故选:A4.(2014?海南)将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竖直上抛.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一大小不变的空气阻力作用,它从抛出点到最高点的运动时间为t1,再从最高点回到抛出点的运动时间为t2,如果没有空气阻力作用,它从抛出点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为t0,则(B)A.t1>t0t2<t1B.t1<t0t2>t1C.t1>t0t2>t1D.t1<t0t2<t1解:不计阻力时,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根据其运动的公式可得:,当有阻力时,设阻力大小为f,上升时有:mg+f=ma,上升时间有阻力上升位移与下降位移大小相等,下降时有mg﹣f=ma1,,根据,可知t1<t2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 B5.(2014?陕西一模)从离地H高处自由释放小球a,同时在地面以速度v0竖直上抛另一小球b,有(ACD )A.若v0>,小球b在上升过程中与a球相遇B.若v0<,小球b在下落过程中肯定与a球相遇C.若v0=,小球b和a不会在空中相遇D.若v0=,两球在空中相遇时b球速度为零解:设经过时间t甲乙在空中相碰,甲做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h1=gt2乙做竖直上抛运动的位移为:h2=v0t﹣gt2由几何关系有:H=h1+h2联立以上各式解得:…①小球b上升的时间:…②小球b运动的总时间为:…③A、若小球b在上升过程中与a球相遇,则t<t2,解得:,故A正确;C、若b的初速度v0=,,a下落的高度:,两个物体在落地点相遇.故C正确;B、由A与C的分析可得,当b球的初速度满足:时,小球b在下落过程中肯定与a球相遇;当时小球b和a不会在空中相遇.故B错误.D、若v0=,t2==,相遇时间t=,此时b球刚上升到最高点,速度为零,D正确;6.(2014?长宁区一模)物体作匀速圆周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A.它是加速度不变的曲线运动B.线速度、角速度都保持不变C.一个周期内平均速度等于线速度D.运动路程与时间成正比(C、一个周期内,物体的位移为零,平均速度为零,故C错误;D、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率不变,速率等于运动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则l=vt,所以运动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故D正确)7.(2013?德阳模拟)半径为R的圆桶固定在小车上,有一光滑小球静止在圆桶的最低点,如图,小车以速度v 向右匀速运动,当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时,若小球恰能沿圆桶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则速度v的大小为( B )A.B.C.D.2解:小球恰能沿圆桶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在最高点有:mg=m,解得:.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解得:v=.故B正确,A、C、D错误.8.(2013?浦东新区一模)皮带传动装置中,小轮半径为r,大轮半径为2r.A和B分别是两个轮边缘上的质点,大轮中另一质点P到转动轴的距离也为r,皮带不打滑.则( D )A.A与P的角速度相同B.B与P的线速度相同C.A的向心加速度是B的D.P的向心加速度是A的解:A、A、B两点线速度相等,B、P两点角速度相等,A、B的半径不等,则A、B的角速度不等,则A、P的角速度不同.故A错误.C、A、B的线速度相等,根据知,A的向心加速度时B的2倍.故C错误.D、P、B 角速度相等,根据a=rω2知B的向心加速度时P的2倍,A的向心加速度时B的2倍.则P的向心加速度时A的.故D正确.9.(2005?江苏)关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向心加速度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与线速度的方向始终相同B.与线速度的方向始终相反C.始终指向圆心D.始终保持不变(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和线速度的方向垂直,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只是改变线速度的方向,) 10.(2014?北京模拟)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在细线的拉力作用下,以速度υ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小球所受向心力的大小为( A )A.B.C.mυ2r D.mυr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小球的向心力由细线的拉力提供,则有:F=m.故A正确,B、C、D错误.11.(2014?石家庄一模)如图所示,A是半径为r的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木板B上,竖直放置;B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光滑挡板固定在地面上,使其不能左右运动,小球C静止放在轨道最低点,A,B,C质量相等.现给小球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使小球在圆型轨道的内侧做圆周运动,为保证小球能通过轨道的最高点,且不会使B 离开地面,初速度v0必须满足(CD )(重力加速度为g)A.最小值为B.最大值为C.最小值为D.最大值为解:在最高点,速度最小时有:mg=m,解得:v1=.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2mgr+mv12=mv1′2,解得:v1′=.在最高点,速度最大时有:mg+2mg=m,解得:v2=.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2mgr+mv22=mv2′2,解得:v2′=.所以为保证小球能通过轨道的最高点,且不会使B离开地面,初速度v0必须满足:≤v0≤.12.(2014?德庆县一模)如图甲和乙是汽车以一定速度通过凸形桥的最高处和通过凹形桥最低处的情景,则( C )A.图甲时汽车对桥的压力等于重力B.图乙时汽车对桥的压力等于重力C.图甲时汽车对桥的压力小于重力D.图乙时汽车对桥的压力小于重力解:对甲图,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有:,解得N=<mg.对乙图,有:,解得>mg.故C正确,A、B、D错误二.解答题(共6小题)13.(2014?安徽)图1是“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装置图,通过描点画出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1)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合理的是ac .a.安装斜槽轨道,使其末端保持水平b.每次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可以任意选择c.每次小球应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d.为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描绘的点可以用折线连接(2)实验得到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在轨迹上取一些点,以平抛起点O为坐标原点,测量它们的水平坐标x和竖直坐标y,图2中y﹣x2图象能说明平抛小球运动轨迹为抛物线的是 c .(3)图3是某同学根据实验画出的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O为平抛的起点,在轨迹上任取三点A、B、C,测得A、B两点竖直坐标y1为5.0cm,y2为45.0cm,A、B两点水平间距△x为40.0cm,则平抛小球的初速度v0为 2.0 m/s,若C点的竖直坐标y3为60.0cm,则小球在C点的速度v C为 4.0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g取10m/s2).((2)物体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y=gt2;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x=vt;联立可得:y=,因初速度相同,故为常数,故y﹣x2应为正比例关系,故C正确,(3)根据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y1=g…①y2=…②水平方向的速度,即平抛小球的初速度为v0=…③联立①②③代入数据解得:v0=2.0m/s若C点的竖直坐标y3为60.0cm,则小球在C点的对应速度v C:据公式可得:=2gh,所以v下=2=3.5m/s所以C点的速度为:v c==4.0m/s14.(2014?成都模拟)某同学用图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及其特点,他的实验操作是:在小球A、B处于同一高度时,用小锤轻击弹性金属片,使A球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①他观察到的现象是:小球A、B 同时(填“同时”或“不同时”)落地;②让A、B球恢复初始状态,用较大的力敲击弹性金属片,A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将不变(填“变长”、“不变”或“变短”);③上述现象说明:平抛运动的时间与初速度大小无关,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15.(2014?武昌区模拟)如图所示,从空中A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个质量m=2.0kg、可看成质点的物体,恰好从竖直放置的光滑圆轨道的B端沿切线方向进入圆轨道BC,C为轨道的最低点,A点到B点的竖直距离h=3.2m,B和圆心O的连线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θ=530,圆轨道的半径为R=5.5m.C点与紧挨的水平传送带相切,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2m/s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传送带与物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不计物体滑过圆弧时与传送带交接处的机械能损失,传送带DE间长L=15m,g=10m/s2,sin53°=0.8,cos53°=0.6.求:(1)物体在A点的初速度v0的大小(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物体经过轨道上的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 N(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物体从滑上传送带到第一次离开传送带所经历的时间t(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及该过程中物体与传送带产生的热量Q(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1)设物体在B点时竖直分速度为v By,则:,又代入数据解得:v0=6.0m/s.(2)设物体在B点、C点的速度分别为v B、v C,从B到C由动能定理得:代入数据联立解得:v C=12m/s.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代入数据解得:F N=72N.(3)物体滑上传送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物块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为:<15m,相对滑动的路程为:△s1=x1+vt1=14.4+2×2.4m=19.2m.然后物块返回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的时间为:,相对滑动的路程为:△s2=vt2﹣x2=2×0.4﹣0.4m=0.4m,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则有:t=t1+t2+t3=2.4+0.4+7s=9.8s.该过程中物体与传送带产生的热量为:Q=μmg(△s1+△s2)=0.5×20×(19.2+0.4)J=196J16.(2014?潍坊模拟)如图所示,光滑半圆轨道AB竖直固定,半径R=0.4m,与水平光滑轨道相切于A.水平轨道上平铺一半径r=0.1m的圆形桌布,桌布中心有一质量m=1kg的小铁块保持静止.现以恒定的加速度将桌布从铁块下水平向右抽出后,铁块沿水平轨道经A点进入半圆轨道,到达半圆轨道最高点B时对轨道刚好无压力,已知铁块与桌布间动摩擦因数μ=0.5,取g=10m/s2,求:(1)铁块离开B点后在地面上的落点到A的距离;(2)铁块到A点时对圆轨道的压力;(3)抽桌布过程中桌布的加速度.解:(1)设铁块在B点的速度为v,根据向心力公式得:mg=解得:v=,铁块离开B点后作平抛运动,则2R=,解得:t=,则铁块离开B点后在地面上的落点到A的距离x=vt=2×0.4=0.8m;(2)从A到B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①在A点,根据向心力公式得:…②由①②解得:N=60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铁块到A点时对圆轨道的压力N′=N=60N,(3)铁块脱离桌布时的速度v0=v A…③,设铁块加速度为a0,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0…④铁块在桌布上加速的时间为t0,由运动学基本公式得:v0=a0t0…⑤,由位移关系得:r=…⑥由③④⑤⑥解得:a=5.25m/s217.(2014?安徽模拟)如图1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轨道处于竖直平面内,半圆轨道与光滑的水平地面相切于A点,C是水平地面上的距离A点L=2R的一点,一质量为m的小球受水平向左的恒力F作用由C点静止开始加速运动,当运动到A点时撤去恒力F,小球沿竖直半圆轨道运动到最高点B点,最后又落在水平地面上,改变F的大小,多次测量F与小球在B点时的速度v0的对应关系,得到如图2所示v20﹣F的图象,将直线延长,得到纵、横轴截距分别为﹣4gR、mg,重力加速度为g.求:(1)小球到达圆轨道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与拉力F的关系式;(2)为使小球能运动到轨道最高点B,求拉力F的最小值;(3)当拉力F=5mg时,小球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是多少?解:(1)对C到B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在B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则=4F﹣5mg,压力等于支持力,则小球到达圆轨道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与拉力F的关系式则N B′==4F﹣5mg;(2)为使小球能运动到轨道最高点B,临界情况在最高点靠重力提供向心力,有:mg=解得v=,根据动能定理得,解得F的最小值F=;(3)当拉力F=5mg时,根据动能定理得,解得v′=4,根据2R=得,t=,解得水平位移x=.。
动态平衡1、半圆形支架BAD,两细绳OA和OB结于圆心O,下悬重为G的物体,使OA绳固定不动,将OB绳的B端沿半圆支架从水平位置逐渐移至竖直位置C的过程中,分析OA绳和OB绳所受的力大小如何变化?()A.OA绳拉力逐渐变大B.OA绳拉力逐渐变小C.OB绳拉力先变小后变大D.OB绳拉力逐渐变小2、如图,A、B两物体用轻绳相连后跨过无摩擦的定滑轮,A物体在Q位置时处于静止状态。
若将A物体移到P位置仍处于静止状态,A物体由Q移到P后,作用于A物体上的力中增大的是()3、如下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物块用两根轻绳悬在空中,其中绳OA固定不动,绳OB在竖直平面内由水平方向向上转动,则在绳OB由水平转至竖直的过程中,绳OB的张力的大小将()A.一直变大 B.一直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4、水平支持面上的滑块M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保持静止,现保持F的大小及其作用点O 不变,令F在竖直面内缓慢地顺时针旋转45°,则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A.M所受的合力仍为零B.M将处于超重状态C.M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将增大D.M对地面的压力将大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5、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半球,半球半径为R,球心O的正上方固定一个小定滑轮,细线一端栓一小球,置于半球面上的A点,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如图所示,现缓慢地将小球从A点拉到B点,则在此过程中,小球对半球的压力大小N、细线的拉力大小T的变化情况是()6、如图,重G的光滑小球静止在固定斜面和竖直挡板之间。
若挡板逆时针缓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该过程中,斜面和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大小F1、F2各如何变化?7、板1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a,板2和板1之间的夹角为b。
现缓慢减小a,同时缓慢增大b,试分析板1对球的支持力N1和板对球的支持力N2如何变化?一轻杆BO,其O端用光滑铰链铰于固定竖直杆AO上,B端挂一重物,且系一细绳,细绳跨过杆顶A处的光滑小滑轮,用力F拉住,如图所示.现将细绳缓慢往左拉,使杆BO与杆AO间的夹角θ逐渐减小,则拉力F及杆BO所受压力FN的大小变化情况是19如图所示,滑轮本身的质量可忽略不计,滑轮轴O安在一根轻木杆B上,一根轻绳AC 绕过滑轮,A端固定在墙上,且绳保持水平,C端挂一重物,BO与竖直方向夹角θ=45°,系统保持平衡.若保持滑轮的位置不变,改变θ的大小,则滑轮受到木杆作用力大小变化情况是20、如下左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从半球形容器最低点缓慢移近最高点。
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5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基础过关练题组一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1.(2019四川攀枝花高一上期末)若恒定合力F使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在时间t内移动的距离为x,则2F的恒定合力使质量为2m的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在2t时间内移动的距离为()A.2xB.4xC.8xD.16x2.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时留下的滑动痕迹。
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刹车线长度是14m,假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为0.7,g取10m/s2,则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A.7m/sB.14m/sC.10m/sD.20m/s3.(2019山东济南高三上期末)图甲是运动员在奥运会上蹦床比赛中的一个情景。
设这位蹦床运动员仅在竖直方向上运动,运动员的脚在接触蹦床过程中,蹦床对运动员的弹力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通过传感器用计算机绘制出来,如图乙所示。
g 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
根据F-t图像求:乙(1)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的大小;(2)运动员双脚离开蹦床后的最大速度的大小。
4.如图所示,质量m=15kg的木箱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
现用F=60N的水平恒力向右拉动木箱(g取10m/s2)。
求:(1)3s时木箱的速度大小。
(2)木箱在2s内的位移大小。
5.如图所示,楼梯口一倾斜的天花板与水平地面成θ=37°角。
一装潢工人手持木杆绑着刷子粉刷天花板,工人所持木杆对刷子的作用力始终保持竖直向上,大小为10 N,刷子的质量为m=0.5kg,刷子可视为质点,刷子与天花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天花板长为L=4m,sin37°=0.6,cos37°=0.8,g取10m/s2。
试求:(1)刷子沿天花板向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2)工人把刷子从天花板底端推到顶端所用的时间。
6.质量为m=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测试题全套及答案.docx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测试题全套及答案章末综合测评(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分)1.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质量和体积都极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B.研究一列火车过铁路桥经历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不停地转动,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自行车做为质点D.虽然地球很大,还在不停地自转,但是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仍然可以把它视为质点【解析】物体能否看成质点,不是看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大小,是看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否忽略,故A错误;石开究火车过桥,火车的长度不能忽略,火车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研究车轮的转动,车轮的形状不能忽略,自行车不能看成质点,但在研究自行车的运动速度时,就可以忽略自行车的自身大小,则可把自行车做为质点,故C错误;地球很大,在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的大小与日地距离比较,可以忽略,可以看做质点,故D正确.【答案】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运动而选取的b.宇宙中有些物体是静止的,有些是运动的。
C.只能选取不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D.同一个运动对不同的参考系,其观察结果一定是相同的【解析】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作为参考系,所以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运动而选取的,故A正确;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宇宙中的所有物体都处在运动的过程中,故B错误;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如何选择参照系,必须从具体情况来考虑,故C错误;同一个运动对不同的参考系,其观察结果不一定是相同,比如,从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飞机上落下的物体,如果选择飞机为参考系,物体做直线运动,如果选择地面为参考系,物体做曲线运动,故D错误.【答案】A3.在下列几组物理量中,矢量一是()A.位移、时间、速度b.速度,速度,加速度c.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速度D.路程、时间、位移【解析】位移、速度、加速度以及速度的变化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而路程、时间和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C正确.【答案】c4.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令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1所示,则小球在图示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o—111213o1O O15416 cm图1A. 0.25 m/sB. 0.2 m/sC. 0.17 m/sD.无法确定]Ay- 5 X ]0—Z【解析】从图中读到ax=5cm=5x10~2m,a/=tj7x3s=0.3s,所以—一j-vzi\lv/jm/s0.17m/s,所以选c。
专题五高中物理必修一综合练习一、选择题(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选不全得2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共52分)1.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位移和路程在大小上总相等,只是位移有方向,是矢量,路程无方向,是标量B.位移用来描述直线运动,路程用来描述曲线运动C.位移取决于物体的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物体实际通过的路线D.位移和路程是一回事2.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的睡起了大觉,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后悔不已.在整个赛跑过程中,()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3.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就是增加的速度B.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大小C.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D.加速度就是物体速度的变化率4.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若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B.两物体间若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C.两物体间的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必互相垂直D.当两物体间的弹力消失时,摩擦力仍可存在一段时间5.人握住旗杆匀速上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下的B.人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上的C.人握旗杆用力越大,人受的摩擦力也越大D.人握旗杆用力越大,并不会使人受的摩擦力也增大6.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不再增大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7.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 ( )A.4s末至6s末速度方向为负B.6s内运动方向始终不变C.前2s内静止v/(m•s-1)t/s 048246图1。
新20版练B1物理人教微专题5板、块模型1.(福建厦门2018高一调研)如图W5-1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小物块放在静止的小车上,物块和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现用水平恒力F拉动小车,关于物块的加速度a m和小车的加速度a M 的大小,下列选项可能正确的是()。
图W5-1A.a m=2 m/s2,a M=1 m/s2B.a m=1 m/s2,a M=2 m/s2C.a m=2 m/s2,a M=4 m/s2D.a m=3 m/s2,a M=5 m/s2答案:C解析:若物块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一起运动,设加速度为a,对系统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m)a,隔离小物块受力分析,二者间的摩擦力f为静摩擦力,且f≤μmg,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a,联立可得a m=a M=a≤μg=2 m/s2。
若物块与小车间发生了相对运动,二者间的摩擦力f为滑动摩擦力,且a m<a M,隔离小物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μmg=ma m,解得a m=2 m/s2,选项C正确,选项A、B、D错误。
2.(河北衡水中学2018期末)(多选)如图W5-2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向右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W5-2A.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m+M)g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gC.当F>μ2(m+M)g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D.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答案:BD解析:由于木板相对于地面是否即将滑动不清楚,地面的静摩擦力不一定达到最大,则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不一定是μ2(m+M)g,故A错误;对木板:水平方向受到木块向右的滑动摩擦力f1和地面的向左的静摩擦力f2,f1=μ1mg,由平衡条件得f2=f1=μ1mg,故B正确;由题分析可知,木块对木板的摩擦力f1不大于地面对木板的最大静摩擦力,当F改变时,f1不变,则木板不可能运动,故C错误,D正确。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20xx—20xx学年通榆一中高一物理阶段考试五命题:沈士学 20xx/11/22 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8分,计48分)1.一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在与水平面成θ角的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如图所示,则物体所受摩擦力F f和弹力F N()A.F f<μmg F N<mgB.F f=μmg F N<mgC.F f>μmg F N<mgD.不能确定2.如图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重为G的物体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物体与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一定正确的为 ( )A.μF B.μ(F+G) C.μ(F-G) D.G3.如图所示,皮带运输机可以把物体匀速送往高处时,也可以把物体从高处匀速运往地面,则这两种情况下物体受到摩擦力的方向()A.运往高处时物体不受摩擦力的作用B.运往高处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沿皮带向下C.运往地面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沿皮带向上D.运往地面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沿皮带向下4.如图所示,用两根绳子吊起一重物,使重物保持静止,逐渐增大两绳子之间夹角,则两绳子的拉力的合力变化情况是()A.不变B.减小C.增大D.无法确定5.如图所示,重为500N的明明站在水平地面上,用力拉着跨过定滑轮的竖直细绳,此细绳悬挂着重为200N的水桶保持静止状态。
不计定滑轮的摩擦,则明明所受的合外力是()A.0 B.200N C.300N D.700N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沿天花板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顶板间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受到摩擦力大小为()A.F cosθB.F sinθC.μ(F sinθ-mg)D.μ(mg-F sinθ)二.(16分)受力分析并求出弹力和摩擦力(已知动摩擦因数μ)班级姓名: 总分:题目 1 2 3 4 5 6答案图6三.计算题( 36分 )1.(8分)如图6所示,用一个轻质三角支架悬挂物体,已知所悬挂物体重300N,AC绳与水平杆AB的夹角α=37o。
专题五高中物理必修一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选不全得2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共52分)
1.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和路程在大小上总相等,只是位移有方向,是矢量,路程无方向,是标量
B.位移用来描述直线运动,路程用来描述曲线运动
C.位移取决于物体的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物体实际通过的路线
D.位移和路程是一回事
2.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的睡起了大觉,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后悔不已.在整个赛跑过程中,()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
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3.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就是增加的速度B.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大小
C.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D.加速度就是物体速度的变化率
4.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若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
B.两物体间若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
C.两物体间的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必互相垂直
D.当两物体间的弹力消失时,摩擦力仍可存在一段时间
5.人握住旗杆匀速上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下的
B.人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C .人握旗杆用力越大,人受的摩擦力也越大 D.人握旗杆用力越大,并不会使人受的摩擦力也增大
6.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不再增大
D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 7.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
A.4s 末至6s 末速度方向为负
B.6s 内运动方向始终不变
C.前2s 内静止
D.质点在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比减速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小. 8.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时由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其v-t 图象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开始阶段乙运动在甲的前面,20s 后乙落在甲的后面
B .20s 末乙追上甲,且甲、乙运动速度相等
C .40s 末乙追上甲
D .乙在追甲的过程中,20s 末两物体相距最远
9.一列火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人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的旁边观测,第一车厢
通过他历时2s ,整列车厢通过他历时6s ,则这列火车的车厢有() A .3节B .6节C .9节D .12节
10.如图3所示,重力G=20N 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1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同时受到大小为10N 、方向向右的水平力F的作用,则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和方向是() A .8N ,向左 B .8N ,向右 C .12N ,向左 D .12N ,向右
11.如图4在光滑地面上,水平外力F 拉动小车和木块一起作无相对滑动的加速运动.小车质量是M ,木块质量是m ,力大小是F ,加速度大小是a ,木块和小车之间动摩擦因数是μ,则在这个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A.ma μ
B.ma
C.m
M mF + D.μmg
12.两个人都用100N 的力分别拉测力计的两端,当测力计静止时,它的读数和合力分别是(测力计重力不计)()
A.200N,200N
B.100N,0N
C.100N,100N
D.200N,0N
v
图3
图2
图1
13.如图5所示,底座A 上装有一根长杆,总质量为M , 杆上套有质量为m 的环B ,它与杆有摩擦,当环沿杆以初速 度v 减速下滑过程中,底座对地面的压力将()
A .等于(M+m )g
B .小于(M+m )g
C .大于(M+m )g
D .无法判断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14题5分;15题9分,共14分.)
14.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试验中,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 .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重物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 .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 .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后接通电源
D .“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这一条件如不满足,对探究过程也不会产生影响 15.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如图6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
图中A 、B 、C 、D 、
E 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秒,则:
(1) 根据实验给出的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做 运动
(2) D 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m/s ,DE 段平均速度大小为 m/s (3)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
2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16题10分,17题12分,18题12分,共34分.解答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升降机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 1匀加速上升2s 后,速度达到3m/s ,接着匀速上升10s 后再以加速度a 2做匀减速运动,经3s 停下来。
求: (1)加速度a 1、a 2的大小。
(2)升降机上升的高度。
图5
A B
v
图6
17、如图7所示,一个放置在水平台面上的木块,其质量为2kg ,受到一个斜向下的、与水平方向成370
角的推力F=10N 的作用,使木块从静止开始运动,4s 后撤去推力,若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g 取10m/s 2
)求: (1)撤去推力F 时木块的速度为多大?
(2)撤去推力F 到停止运动过程中木块的加速度为多大? (3)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总位移为多少?
18.如图8所示,质量为m 的光滑小球,用轻绳连接后,挂在三角劈的顶端,绳与斜面平行,劈置于光滑水平面上,求:
(1)劈以加速度a 1=g/3水平向左加速运动时,绳的拉力多大? (2)劈的加速度至少多大时小球对劈无压力?加速度方向如何? (3)当劈以加速度a 3=2g 向左运动时,绳的拉力多大?
图8
图7
方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