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 格式:pdf
- 大小:105.50 KB
- 文档页数:3
河南科技大学2020年硕士生招生考试初试
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学院名称科目代码科目名称说明
艺术与设计学院656中国美术史论无
说明栏:各单位自命题考试科目如需带计算器、绘图工具等特殊要求的,请在说明栏里加备注。
河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中国美术史论》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657 考试科目名称:中国美术史论
1、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3)试卷题型结构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2、考查目的
主要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在本科阶段对于中国美术史和画论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对美术产生发展以及演变的认知程度;对中国美术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历史节点把握程度;对中国美术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的了解程度;能否用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传统和现代美术的各种思潮和理论。
3、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中国美术史论
第1章史前及先秦美术
要求考生掌握人类史前石器时代的原始美术、先秦时期夏商周时代的青铜艺术的造型与纹饰。
(陶器、彩陶、青铜器)
第2章秦汉美术
要求考生从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文化发展的角度,了解兵马俑、马踏飞燕、画像石(砖)、帛画等。
第3章魏晋南北朝隋唐美术。
河南科技大学2024年硕士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明栏里加备注。
河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管理学原理》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35 考试科目名称:管理学原理一、考试适用范围概述《管理学原理》考试是为了管理类专业学术型硕士招生而设置的选拔性考试科目,其指导思想是为了选拔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理论基础的高素质人才。
要求考生应全面系统地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创新等各项管理职能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基本理论;并能熟练运用上述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具体管理对象中的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答题时间:180分钟(三)题型:名词解释、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简答题、案例分析、论述题等,每年试卷的题型及比例不尽相同。
三、考试内容(一)管理导论组织的内涵与特征;管理的内涵、特征与工作内容;管理的本质与基本原理;管理活动的时代背景。
(二)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古典管理理论: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法约尔一般管理研究的主要贡献(经营与管理,管理的十四条原则,管理要素/管理职能);韦伯科层组织研究的主要观点;现代管理流派:管理思维的系统观——巴纳德;管理思维的权变观;管理的本质是决策——西蒙,决策的过程与准则;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管理的本质是协调——明茨伯格;管理分析的技术与方法研究——管理科学学派;20世纪90年代后管理理论的新思潮:战略管理;企业文化;企业组织的创新;企业再造理论;核心能力理论;开放式创新;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等。
(三)决策与决策过程决策的概念与要素;决策的功能和任务;决策的类型与特征;一般决策过程的步骤;不确定性情境下决策方案选择的四个准则。
(四)环境分析与理性决策环境分析的常用方法:PEST,波特五种力量模型,SWOT分析法;理性决策的概念;行为决策理论的主要观点;非理性决策的主要模型;活动方案生成方法:5W2H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决策树法。
河南科技大学2020年硕士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里加备注。
河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342 考试科目名称:农业知识综合四一、考试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农业知识综合四》是农业硕士专业的基础性、综合性科目,侧重于农村发展与管理综合知识考查。
考试内容主要涵盖发展经济学、农村社会学、农村政策学、农业经济学、管理学等课程,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河南科技大学根据招生领域范围的需求从以上课程中选择发展经济学、农村社会学、农业经济学三门科目作为知识综合考查内容,命制试卷,总分150分,各科目内容分别占50分。
二、考试形式本科目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题型为简答题和论述题,考试时间为3小时。
三、考试内容《发展经济学》考试内容如下:(一)导论1. 发展中国家的现状与特征、机遇与挑战;2.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3. 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
(二)经济发展水平衡量1.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2. 人类发展指数。
(三)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1. 资本形成的含义;2. 资本形成的来源;3. 资本形成的方式。
(四)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1. 人口素质与人力资本;2. 知识与发展;3. 教育与发展。
(五)科学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1. 熊彼特“创新理论”;2. 创新分类;3. 国家创新体系;4. 创新型国家与我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六)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1. 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 合理资源利用与市场机制的局限;3. 环境与经济发展。
(七)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1. 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 比较优势与贸易条件;3. 贸易保护与自由贸易。
(八)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1. 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 传统农业转型与绿色革命。
(九)工业化、信息化与城市化进程1. 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工业化道路;2. 信息化时代发展中国家工业化道路的转型;3.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4. 中国的工业化道路与城市化进程。
河南科技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
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明栏里加备注。
河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建筑设计》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502 考试科目名称:建筑设计
一、考试适用范围
本考试科目适用081300建筑学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
二、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
考试时间6小时,满分150分。
三、考试要求
1.要求考生能综合运用建筑设计原理及建筑设计相关知识,科学合理地把握设计目标和设计条件,采用适宜的建筑设计方法,提出适当的建筑设计方案,并正确、完整、清晰地加以表达;
2.方案内容要求徒手绘制在2-4张A2白色不透明绘图纸上,图纸尺寸视题目要求而定;表现工具、表现方法不限;
3.绘图工具自备。
四、考试内容
完成指定地段和建筑环境条件下的建筑方案设计,建筑规模一般不超过3000平方米。
通常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主要设计内容:
1.总平面图;
2.建筑各层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
3.相关分析图等;
4.设计说明及主要的经济技术指标。
五、参考书目:
1. 建筑设计原理、设计分析方面的书籍和文献。
2. 建筑快速设计的书籍和文献。
3. 建筑设计实例介绍方面的书籍和文献。
4. 有关生态建筑设计的文献资料。
5. 有关历史建筑保护的文献资料。
河南科技大学2024年硕士生招生考试复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明栏里加备注。
河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J921 考试科目名称: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一、考试适用范围概述《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考试大纲适用于河南科技大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精密仪器及机械”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二、考试形式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简答题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三、考试内容第一章绪论研究误差的意义;误差的基本概念,包括误差的定义、表示方法和误差分类等;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第二章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随机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分布规律,算术平均值和标准差的意义,测量的极限误差,不等精度测量的数据处理;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特征,发现系统误差的方法和系统误差的处理方法,粗大误差产生的原因,消除粗大误差的方法和判别粗大误差的准则。
第三章误差的合成与分配误差合成与分配的基本概念,函数误差的基本计算公式,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的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合成方法,测量误差的分配,微小误差的取舍准则,最佳测量方案的确定。
第四章测量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和B类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合成方法和第五章线性参数的最小二乘法最小二乘法原理,正规方程的建立与求解,最小二乘法的矩阵求解法及其精度估计,最小二乘法在组合测量中的应用。
第六章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求法及其方差分析,一元非线性回归方程的求法及其精度计算,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求法及其方差分析,线性递推回归。
第七章动态测试数据处理基本方法动态测试的基本概念,随机过程及其特性,随机过程特征量的实际估计。
四、考试要求第一章绪论1.了解误差研究的意义2.掌握误差的基本概念,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引用误差的计算方法3.掌握有效数字的取舍原则及运算规则第二章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1.了解随机误差、系统误差以及粗大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特征2.掌握算术平均值和标准差的计算方法,极限误差的计算方法3.掌握不等精度测量加权算术平均值及其精度参数的计算方法4.掌握系统误差的发现方法以及减小和消除的措施5.掌握粗大误差的判别准则和消除方法。
河南科技大学2024年硕士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明栏里加备注。
河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汉语基础》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354 考试科目名称:汉语基础一、考查目标“汉语基础”是攻读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入学考试科目之一。
该考试科目的考查内容包括“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三门学科基础课程。
考试要求考生系统理解和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够对汉语中的现象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分析;掌握基本的语言学概念,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熟悉古代汉语中的基本常识,掌握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基本概念,能阅读文言文。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现代汉语约100分语言学概论约20分古代汉语约3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3小题,共10分选择题:15小题,共30分分析题:3小题,共30分简答题:3小题,共30分论述题:2小题,共40分翻译题:1小题,共10分三、考查范围(一)现代汉语1.考查目标(1)掌握较为系统的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能够借助专业理论正确地分析、解释现代汉语中的语言现象。
(3)能够正确、规范地使用汉语进行学术写作的能力。
2.考查内容(1)现代汉语概说理解现代汉语的含义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形成过程,了解汉语的特点和其国际地位,了解汉语七大方言的差异和分布情况。
(2)现代汉语语音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和国际音标,对普通话语音系统有完整的掌握,能够运用语音原理系统分析有关普通话的语音知识。
具体包括:现代汉语语音的性质、单位和记音符号辅音和声母、元音和韵母声调、音节、音变和音位(3)现代汉语词汇掌握现代汉语语素、词和构词法,词义(词义的性质和构成,义素的分析和运用、语义场、语境和词义),词汇的构成,词汇的变化和词汇规范化等问题;能够正确地运用词汇学理论和知识辨析解释词义,能够通过示例提供对外汉语教学指导方案。
河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601数学分析一、考查目标(复习要求)要求考生掌握数学分析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数学分析的理论分析、解决相关问题。
二、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本课程考核内容包括实数理论和连续函数、一元微积分学、级数、多元微积分学等等。
第一章实数集与函数1.了解邻域,上确界、下确界的概念和确界原理。
2.掌握函数复合、基本初等函数、初等函数及常用特性。
(单调性、周期性、奇偶性、有界性等)3.掌握基本初等不等式及应用。
第二章数列极限1.熟练掌握数列极限的ε-N定义。
2.掌握收敛数列的常用性质。
3.熟练掌握数列收敛的判别条件(单调有界原理、迫敛性定理、Cauchy准则、压缩映射原理、Stolz变换等)。
4.能够熟练求解各类数列的极限。
第三章函数极限1.深刻领会函数极限的“ε-δ”定义及其它变式。
2.熟练掌握函数极限存在的条件及判别。
(归结原则,柯西准则,左、右极限、单调有界等)3.熟练应用两个重要极限求解较复杂的函数极限。
4.理解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概念;会应用等价无穷小求极限;熟悉等价无穷小、同阶无穷小、高阶无穷小及其性质。
第四章函数连续性1.掌握函数在某点及在区间上连续的几种等价定义,尤其是ε-δ定义。
2.熟悉函数间断点及类型。
3.熟练掌握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三大性质及其应用。
4.熟练掌握区间上一致连续函数的定义、判断和应用。
5.知道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第五章导数和微分1.掌握导数的定义、几何意义,领悟其思想内涵;熟悉单边导数概念及应用。
2.掌握求导四则运算法则、熟记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
3.熟练掌握复合函数求导的链式法则。
4.掌握参量函数、隐函数的求导法、对数求导法。
5.熟练掌握乘积函数求导的Leibniz公式。
6.掌握微分的概念,领悟其思想内涵;并会用微分进行近似计算。
7.熟练掌握复合函数微分及一阶微分形式不变性。
8.理解连续、可导、可微之间的关系。
河南科技大学2020年硕士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说明栏:各单位自命题考试科目如需带计算器、绘图工具等特殊要求的,请在说明栏里加备注。
河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单片机接口技术》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993 考试科目名称:单片机接口技术一、课程简介《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程是生物医学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电子类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课程具有软硬件结合、理论和实践结合、实用性强等特点,内容包括了51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和C51单片机编程,51单片机I/O接口,51单片机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串行接口,A/D和D/A接口,输入输出接口,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等知识。
课程内容是电子电路、电子产品、电子系统、智能仪器仪表、医疗器械等研发人员、维修人员所必需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单片机结构和原理的理解,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开发方法。
通过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的学习,最终使学生能够根据工程开发任务要求,完成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软件和硬件的开发与设计,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学习要求、考核知识点和要求第一章单片机概述(一)学习要求1、掌握二进制数及其算术运算,二、十和十六进制数制之间的相互转换2、掌握单片机的基本概念和总体组成。
3、了解有关单片机特点和应用。
4、了解单片机的产生、发展和主要系列。
(二)考核知识点1、二进制运算,二、十和十六进制数制之间的相互转换2、单片机的组成、特点和应用范围。
3、单片机的发展和常用的系列和型号。
(三)考核要求1、给出二进制能够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2、给出一二、十或十六进制,能够实现不同之间的转换运算。
3、能够描述出单片机的特点。
第二章AT89S51硬件结构(一)学习要求1、掌握单片机组成和内部结构。
2、掌握单片机引脚功能。
3、掌握单片机的存储器组成。
4、掌握单片机并行输入/输出端口结构及功能。
5、了解单片机的时序概念和复位工作方式。
考研已落下帷幕考研虽然已经结束好长时间,而它对于我来说,就像是昨天刚发生一样,清晰且深刻。
回首考研的这段经历,我收获了很多,也成长了许多。
开始基础复习的时候,是在网上找了一下教程视频,然后跟着教材进行学习,先是对基础知识进行了了解,在5月-7月的时候在基础上加深了理解,对于第二轮的复习,自己还根据课本讲义画了知识构架图,是自己更能一目了然的掌握知识点。
8月以后一直到临近考试的状态,开始认真的刷真题,并且对那些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反复的加深印象,这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
考研一路走来,真的很辛苦,考研帮里学长学姐们分享的宝贵经验不仅能让我打起精神背水一战,还使我的复习有条不紊地进行。
初试成绩出来的这两天,酝酿了一下,我也想为将要参加下一届考研的的学弟学妹们写一篇文章,希望你们从复习的开始就运筹帷幄,明年的这个时候旗开得胜。
文章字数很多,大家有时间可以阅读,文末有真题和资料下载分享,谢谢大家。
河南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23)自动控制原理或(926)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参考书目为:(823)自动控制原理王万良《自动控制原理》(926)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先介绍一下英语现在就可以开始背单词了,识记为主(看着单词能想到其中文章即可,不需要能拼写)从前期复习到考试前每天坚持两到四篇阅读(至少也得一篇)11月到考试前一天背20篇英语范文(能默写的程度)。
那些我不熟悉的单词就整理到单词卡上,这个方法也是我跟网上经验贴学的,共整理了两本,每本50页左右,正面写英语单词,背面写汉语意思。
然后这两本单词卡就陪我度过了接下来的厕所时光,说实话整理完后除了上厕所拿着看看外还真的没专门抽出空来继续专门学单词。
按理说,单词应该一直背到最后,如果到了阅读里的单词都认识,写作基本的词都会写的地步后期可以不用看单词了,当然基础太差的还是自动归档到按理说的类别里吧。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04科目名称:物理化学适用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工程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方式:笔试总分:150分考试范围:一、概述物理化学课程主要包括化学热力学、电化学、化学动力学、界面现象、胶体化学和统计热力学等六个部分。
其中前四部分为主要内容。
考生应比较牢固地掌握物理化学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同时还应掌握物理化学一般方法,及结合具体条件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有关的物理量计算和表述中,注意采用国家标准单位制(SI制)及遵循有效数运算规则。
二、课程考试的基本要求下面按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初步、电化学、化学动力学、界面现象和胶体化学六个部分列出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按深入程度分“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
1、化学热力学(1)热力学基础理解下列热力学基本概念:平衡状态,状态函数,可逆过程,热力学标准态。
理解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的叙述及数学表达式,掌握热力学能、焓、熵、Helmholtz函数和Gibbs函数等热力学函数及标准燃烧焓、标准生成焓、标准摩尔熵、标准生成Gibbs函数等概念。
掌握在物质P、V、T变化、相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中计算热、功和各种状态函数变化值的原理和方法。
在将热力学一般关系式应用于特定系统的时候,会应用状态方程(主要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其次是Van der Waals方程)和物性数据(热容、相变热、蒸汽压等)。
掌握熵增原理和各种平衡判据。
理解热力学公式的适用条件。
理解热力学基本方程和Maxwell关系式。
掌握用热力学基本方程和Maxwell关系式推导重要热力学公式的演绎方法。
(2)溶液与相平衡理解偏摩尔量和化学势的概念。
掌握Raoult定律和Henry定律以及它们的应用。
理解理想系统(理想溶液及理想稀溶液)中各组分化学势的表达式。
理解逸度和活度的概念。
了解逸度和活度的标准态。
会从相平衡条件推导 Clapeyron和Clapeyron—Clausius方程,并能应用这些方程进行有关计算。
河南科技大学2024年硕士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明栏里加备注。
河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农业工程知识综合》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11 考试科目名称:农业工程知识综合一、考试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1.考试要求:强调农业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新技术、新思想在农业上的基本应用。
要求考生对所涉及的基本概念有准确的理解,掌握各种基本的分析方法,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综合能力。
考生可以根据专业方向特长,在《农业机械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灌溉排水工程学》、《可再生能源基础》四门方向课程中任选一门备考。
2.适用范围:适用于报考农业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各方向。
二、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考试内容《农业机械学》1.耕作机械分类,耕层土壤的物理机械性质,保护性耕作技术,铧式犁、旋耕机、深松机、破茬机等构造及工作原理。
2.播种施肥机械的构造、原理与设计。
3.中耕植保机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4.谷物收获机械的构造、原理与设计。
5.插秧、移栽机械的构造、原理与设计。
6.智能化农业装备与技术的发展动态。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1. 电参数测量(1)电压的测量:能够分析输入电阻的影响及用公式计算来消除负载效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电流的测量:能够判断使用的仪器以及电流互感器的计算。
(3)电抗的测量:了解和掌握电桥法、谐振法、转换器法。
(4)频率时间测量:电子计数法及误差分析。
(5)相位差测量:了解示波器法与转换电压法。
(6)综合运用以上内容进行合理地分析判断、选择和计算。
2. 非电量测量(1)掌握各种非电量测量在不同条件下适用的传感器与测量电路。
(2)能够求出最终输出电压与非电量参数的关系式或者函数。
(3)了解和掌握影响最终输出结果的因素。
3. 误差分析及电路补偿计算(1)掌握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不确定度及仪表的精度等级并能够计算。
(2)能够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并进行补偿,尤其要掌握电路补偿的计算。
河南科技大学2020年硕士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明栏里加备注。
河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生产计划与控制》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61 考试科目名称:生产计划与控制一、考试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基本要求:理解和掌握制造型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基本知识,熟悉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发展趋势;掌握生产系统规划和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生产系统运行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理解精益生产、约束理论等几种常见的先进生产方式;能够运用生产计划与控制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应用技能、实践技能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适用范围:适用于我校招收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
二、考试形式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三、考试内容第一部分总论(一)基本概念1. 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基本概念2. 生产职能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3. 生产类型4. 生产过程的组织5. 生产管理发展的历史等内容。
(二)需求管理与需求预测1. 需求管理的基本知识2. 需求预测第二部分生产的规划和设计(一)生产的规划1. 生产战略及其制定与实施2. 生产过程的设计及方案的评价3. 常见的零件移动方式4. 装配线平衡(二)产品开发和技术选择1. 新产品及其设计过程2. 新产品设计的原则及绩效评价3. 产品设计与开发的组织4. 并行工程第三部分生产系统的运行(一)生产能力1. 生产能力的概念和种类及测定2. 生产能力与生产任务的平衡3. 生产能力计划(二)生产计划1. 生产计划的体系结构2. 生产大纲的制订过程与方法3. 备货型、订货型生产企业产品出产计划的制定(三)库存管理1. 库存问题的分类及要解决的基本问题2. 基本的库存控制系统3. 库存问题的基本模型(四)物料需求计划1. MRP的基本原理2. MRP的发展历程3. MRPⅡ和ERP的基本知识(五)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1. 生产作业计划的基本概念2. 期量标准的制定3.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4. 作业排序5. 生产作业控制第四部分生产系统的维护与改进(一)质量管理1. 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2. 全面质量管理(TQM)3. ISO9000的基本知识(二)精益生产1. 精益生产的基本知识2. 精益生产之准时化生产3. 精益生产之看板管理4. 精益生产之均衡化生产5. 精益生产之现场改善(三)先进生产方式1. 供应链管理2. 约束理论与最优生产技术3. 敏捷制造4. 业务流程再造四、考试要求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为150分。
河南科技大学502中国画造型基础(艺术硕士-美术)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河南科技大学2020年硕士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学院名称科目代码科目名称说明艺术与设计学院502中国画造型基础考试用纸由考点提供。
考试工具为常用的各种绘图笔类、上色笔类、颜料类及尺规橡皮等,请考生自带。
说明栏:各单位自命题考试科目如需带计算器、绘图工具等特殊要求的,请在说明栏里加备注。
河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国画造型基础》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980 考试科目名称:中国画造型基础1、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分两份(绘画、书法),满分各为150分,考试时间为24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绘画(水墨画)、书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宣纸)组成;作品必须画(写)在考点提供的答题纸(宣纸)上。
(3)试卷题型结构白描或水墨或浅绛、书法(楷书)。
(4)绘画与书法的权重绘画150分(70%);书法150分(30%)。
得分按权重计算后,高低排名。
2、考查目标本科目主要考察学生在本科阶段对中国画基础的掌握水平和造型能力。
中国画有独特的表现语言和手段,需要掌握笔法、墨法、皴法等基本功,需要对勾、皴、染、点每一个程序和环节有正确的训练素养。
书法是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绘画不可或缺的内容,对书法的考核,是对中国画研究生综合能力考核的重要选项。
3、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中国画方向:命题创作1幅作品(六尺三裁);命题创作一幅楷书(六尺三裁)。
要求:1.读懂题意,创作一幅中国画作品,按要求题写款识和加盖印章。
2.读懂要求,创作一幅楷书,按要求题写款识和加盖印章。
河南科技大学2024年硕士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明栏里加备注。
河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法理学、宪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690考试科目名称:法理学、宪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一、考试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掌握法理学、宪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运用上述学科的知识分析、阐释法学理论与实践问题。
适用于全日制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二、考试形式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主要题型包括:名词解释题、简答题、案例分析、论述题。
三、考试内容法理学部分:第二编法理学基本概念第四章法、法律第一节“法”、“法律”的语义分析第二节法的本质第三节法的基本特征第四节法的作用第五节法的定义第五章法的渊源、分类和效力第一节法的渊源第二节法的分类第三节法的效力第六章法律体系第一节法律体系释义第二节法律部门及其划分标准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第七章法的要素第一节法的要素概述第二节法律概念第三节法律规则第四节法律原则第八章权利和义务第一节历史上的权利和义务概念第二节权利和义务的概念第三节权利和义务的分类第四节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第九章法律行为第一节法律行为释义第二节法律行为的结构第三节法律行为的分类第十章法律关系第一节法律关系概述第二节法律关系的主体第三节法律关系的客第四节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与消灭第十一章法律责任第一节法律责任概述第二节法律责任的原则第三节法律责任的认定与归结第四编法的运行第十五章法的制定第一节立法概述第二节依法立法第三节科学立法第四节民主立法第五节比较立法第十六章法的实施第一节法的实施概述第二节宪法的实施第三节执法第四节司法第五节守法第十七章法律程序第一节法律程序概述第二节正当法律程序第三节程序正义第十八章法律职业第一节法律职业概述第二节法律职业制度第三节法律职业伦理第十九章法律方法第二节法律发现第三节法律解释第五编法的价值第二十章法的价值概述第一节法的价值的概念第二节法的价值体系第三节法的价值的冲突与整合第四节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价值第六编法治与法治中国第二十三章法治原理第一节法治的概念第二节现代法治的理念第三节法制与法治第四节法治与人治第五节法治与德治第二十六章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第一节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第四节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宪法学部分第一编宪法基本理论第一章宪法的概念宪法的本质宪法的分类第三章宪法的制定宪法制定权宪法制定机关宪法制定程序第四章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法治原则第五章宪法渊源、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宪法渊源与宪法形式成文宪法的结构第六章宪法规范宪法规范概述宪法规范的要素、种类与宪法规则的逻辑结构宪法规范效力与宪法规范变动第二编宪法基本制度第十一章国家性质国家政权的阶级归属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国家的基本文化制度第十二章国家形式(上)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第十三章国家形式(下)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民族区域自治特别行政区第十四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上)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保障及其界限第十五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下)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及其行使原则第十七章国家机构代议机关国家元首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第十八章政党制度政党与政党制度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第三编宪法实施第十九章宪法实施及其保障宪法实施的条件及过程宪法实施保障宪法实施评价第二十章宪法解释宪法解释的机关宪法解释的原则、方法及程序第二十二章违宪审查制度违宪审查制度违宪审查的主要模式违宪责任中国特色的违宪审查制度刑事诉讼法学部分1.概论(1)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念(2)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根据和任务2.诉讼参与人(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2)被害人3.刑事诉讼基本原则(1)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原则(2)审判公开原则(3)有权获得辩护原则(4)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原则4.管辖(1)立案管辖(2)审判管辖5.回避(1)回避的适用人员、理由和种类(2)回避的程6.辩护与代理(1)辩护制度(2)刑事法律援助制度7.证据(1)证据制度的基础理论(2)证明(3)证据规则(4)证据的种类和分类8.强制措施(1)强制措施的适用原则(2)五种强制措施的适用9.附带民事诉讼(1)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条件(2)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程序10. 立案(1)立案条件(2)立案监督11.侦查(1)侦查行为(2)侦查监督与救济12.起诉(1)审查起诉程序(2)不起诉制度13.第一审程序(1)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2)自诉案件第一审程序(3)简易程序14.第二审程序(1)两审终审制(2)第二审案件审判程序(3)上诉不加刑原则15.死刑复核程序(1)死刑复核的权限(2)死刑案件的复核程序16.审判监督程序(1)申诉制度(2)审判监督的提起与审判17.执行程序(1)暂予监外执行制度(2)减刑假释程序民事诉讼法学部分1.民事诉讼法基本原理(1)民事纠纷解决机制(2)民事诉讼目的(3)民事诉讼法律关系(4)民事诉讼法2.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1)处分原则(2)辩论原则(3)诚实信用原则3.民事诉讼基本制度(1)合议制度(2)回避制度(3)公开审判制度(4)两审终审制度(5)陪审制度4.当事人制度(1)正当当事人(2)诉讼代理人(3)多数当事人(4)诉讼第三人5.主管与管辖(1)民事主管(2)民事管辖6.民事证据制度(1)民事证据的种类与分类(2)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7.民事程序制度(1)民事一审程序(2)民事二审程序(3)民事再审程序8.非讼程序(1)特别程序(2)督促程序(3)公示催告程序9.民事执行程序民事执行总论四、主要参考教材(参考书目)1.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河南科技大学2020年硕士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明栏里加备注。
河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信息资源管理》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55考试科目名称:信息资源管理一、考试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信息资源管理》考试大纲适用于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全面、系统、深入地了解信息资源资源管理。
了解和掌握信息、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管理的原理、概念;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技术基础;信息资源的一般管理过程;网络环境中的信息系统、信息技术、资源共享和管理模式;国家信息产业政策与法规等问题。
二、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三、考试内容第1章绪论1.1 信息与信息资源1.1.1 信息的概念及其发展1.1.2 信息资源的内涵1.1.3 信息资源的特征1.1.4 信息成为资源的背景和条件1.2 信息资源管理概述1.2.1 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和任务1.2.2 信息资源管理的层次与内容1.2.3 信息资源管理的手段和方法1.3 信息资源管理的沿革与发展1.3.1 传统管理阶段1.3.2 技术管理阶段1.3.3 资源管理阶段1.3.4 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观点及演进第2章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内容管理2.1 信息资源类型2.1.1 信息资源类型概述2.1.2 文本类信息资源2.1.3 数据类信息资源2.2 信息采集2.2.1 信息资源的数量和来源2.2.2 信息采集原则2.2.3 信息采集策略2.2.4 信息采集方式2.2.5 新的信息采集技术2.3 信息组织2.3.1 信息表示概述2.3.2 信息表示语言2.3.3 信息资源编目2.3.4 信息分类2.3.5 主题标引2.4 信息检索2.4.1 信息检索的类型2.4.2 计算机信息检索2.4.3 联机检索系统2.4.4 联机检索方法2.4.5 网络搜索技术2.5 信息分析2.5.1 内容分析2.5.2 情报分析研究2.5.3 竞争情报分析2.5.4 数据挖掘2.5.5 大数据2.6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2.6.1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含义和意义2.6.2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2.6.3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2.6.4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模式2.6.5 关键技术第3章信息系统的管理3.1 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3.1.1 信息技术概述3.1.2 信息系统的功能及类型3.1.3 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在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3.2 信息系统的开发战略及顶层设计3.2.1 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3.2.2 制定战略规划的方法3.2.3 信息系统顶层设计3.3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3.3.1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3.3.2 原型法3.3.3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3.3.4 计算机辅助开发方法3.3.5 联合应用开发3.4 信息系统建设的项目管理3.4.1 概述3.4.2 项目选型3.4.3 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管理的组织3.4.4 任务划分与工作安排及其方法3.4.5 项目建设进度控制3.4.6 项目质量管理3.4.7 项目风险管理3.4.8 系统建设文档管理3.5 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3.5.1 运行管理的组织保障3.5.2 系统日常运行管理3.5.3 系统维护3.5.4 基于ITIL的系统运维服务3.5.5 基于DevOps的系统开发运维方法3.6 信息资源标准化3.6.1 信息资源标准化及其作用3.6.2 信息资源标准的内容四、考试要求要求考生对信息资源管理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手段的掌握情况,考察考生是否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相关的专业问题,并要求考生对于现实状况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了解,能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一些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