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肿瘤标志物及意义讲义
- 格式:ppt
- 大小:622.00 KB
- 文档页数:23
常用肿瘤标志物及主要临床意义——中国癌症信息库常用肿瘤标志物及主要临床意义1.SCCA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1.5ng/ml)对宫颈鳞癌、肺和头颈部鳞癌诊断和疗效监测,复发监测有重要意义。
2.NSE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0-13ug/L)在SCLC、神经母细胞瘤、APUD系统肿瘤均可增高。
3.TPA 组织多肽抗原(0-1ug/L)为角蛋白8、18、19片段,可反映肿瘤增殖状态,用于膀胱癌、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宫颈癌、卵巢癌和肝胆肿瘤的辅助诊断。
4.TPS组织特异性多肽抗原(≤80u/L)为角蛋白18片段M3抗原决定簇,是反映肿瘤细胞分裂和增殖活性的特异指标。
与反映肿瘤容量的标志物CA153、CA125、CA199、CEA、PSA等联用,既可反映肿瘤增殖活性,亦可反映瘤负荷大小,在乳腺癌、卵巢癌、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肝癌和胃肠道肿瘤均可增高。
5.Cyfra21-1 (0-6ng/L)为细胞角蛋白19片段。
Cyfra21-1对鳞癌敏感性76.5%,腺癌47.8%、小细胞肺癌(SCLC)42.1%。
在肺鳞癌:I、II、III、VI期分别为60%、88.8%、80%和100%。
在恶性胸水和间皮瘤,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较高。
6.CA72-4 肿瘤相关糖蛋白(0-6 u/ml)是乳腺癌、胃肠道癌和卵巢癌的标志物。
在胃癌和卵巢癌敏感性45-50%,特异性几乎100%。
7.CA242 唾液酸化鞘糖脂抗原(0-20u/ml)对胰腺癌和胆道肿瘤的诊断较CA199更具特异性。
在结直肠癌、胃癌、卵巢癌、子宫癌、肺癌、头颈部肿瘤等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8.CA199低聚糖类肿瘤相关抗原(0-37u/ml)是胰腺癌敏感标志物,与AFP、CEA联用对胃肠道肿瘤的诊断更有价值。
在卵巢癌、淋巴瘤、胃癌、肺癌、食道癌和乳腺癌阳性率约30%。
9.CA153 粘蛋白样大分子抗原(0-30u/ml)在非转移性乳腺癌有30-40%增高,而转移性乳腺癌有70-80%增高。
各种肿瘤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为方便大家学习记忆肿瘤标志物的参考意义现总结归纳如下:甲胎蛋白(AFP):60%~70%原发性肝癌患者甲胎蛋白可升高,为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特别是有乙肝、肝硬化的患者应定期监测。
癌胚抗原(CEA):胃肠道肿瘤,特别是肠癌,癌胚抗原会升高。
癌胚抗原对手术后监测有重要意义,肠癌患者经过治疗癌胚抗原可下降或恢复正常,如果手术后癌胚抗原持续升高,就要考虑复发转移的可能,所以应定期监测。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65岁以上老年男性特别要注意,前列腺癌与前列腺肥大症状相似,两者都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夜尿增多等表现,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务必检测前列腺特异抗原,以排除是否患有前列腺癌。
糖类抗原19-9(CA19-9):对于诊断胰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高敏性为91.7%,特异性为85%糖类抗原125(CA-125):80%~90%女性卵巢癌患者糖类抗原125可升高。
但也有不少非卵巢癌的恶性肿瘤可升高,如胰腺癌、肝癌、胃肠癌、乳腺癌。
化验患者血液或体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可在肿瘤普查中早期发现肿瘤,并观察肿瘤治疗的疗效以及判断患者预后。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1)甲胎蛋白(AFP)为原发性肝癌、睾丸癌、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2)癌胚抗原(CEA)为消化系统肿瘤、肺癌、乳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3)糖类抗原125(CA125)为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4)糖类抗原153(CA153)为乳腺癌等肿瘤的标忐物;5)糖类抗原19-9(CA19-9)为消化系统肿瘤的标志物;6)糖类抗原724(CA724)为胃癌、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7)糖类抗原242(CA242)为消化系统肿瘤的标志物;8)糖类抗原50(CA50)为消化系统肿瘤、乳癌、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9) CYFRA21-1(cy211)为非小细胞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10)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为小细胞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等肿瘤的标志物;11)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为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1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为胚胎细胞癌、滋养层肿瘤(绒癌、葡萄胎)等肿瘤的标志物:13)甲状腺球蛋白(TG)为甲状腺癌的标志物14)铁蛋白 (SF)为消化系统肿蜜、肝癌、乳腺、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15)B2微球蛋白(B2MG)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肺癌、甲状腺癌、鼻咽等患者体液中升高;16)鱗状细胞抗原(SCC)为宫颈瘟、肺鳞癌、食管癌等肿瘤标志物。
29种肿瘤标志物及临床意义解读主任超全总结肿瘤标志物(tumormarker,TM)是指在恶性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的基因表达而合成分泌的或由机体对肿瘤反应而异常产生和(或)升高的,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
TM 对肿瘤的存在具有重要的提示意义,越来越多的血液TM 成为肿瘤早期诊断研究的热点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
1常见通用的 TM1. CEA(癌胚抗原)是传统的非特异广谱 TM,正常值≤ 5 ng/mL,CEA 诊断肺腺癌阳性率最高达 80%以上。
升高还可见于大肠癌、胰腺癌、胃癌、乳腺癌等,可用于监测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2. CA125(糖类抗原 125)正常值:0.1 ~ 35 U/mL;CA125 是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标志物,而且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阳性率高。
轻度升高可见于多种良性疾病,如卵巢肿瘤、子宫肌瘤、宫颈炎、肝硬化及肝炎等。
3. CA199(糖类抗原 19-9)正常值:0.1 ~ 27 U/mL;是胰腺癌、胃癌以及结直肠癌、胆囊癌的相关标志物。
4. CA15-3(糖类抗原 15-3)正常值:< 28 ng/mL;是乳腺癌辅助诊断(初期敏感性 60%,晚期敏感性 80%)、术后随访和转移复发的指标之一。
在肺癌、结肠癌、胰腺癌、卵巢癌、原发性肝癌中也可见升高。
5. SCC(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正常值:< 1.5 ug/L;是鳞状细胞癌的肿瘤标志物,可用于宫颈癌、肺鳞癌、食管癌、头颈部癌、膀胱癌的辅助诊断,治疗观察和复发监测。
6. 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正常值:< 16.3 ng/mL;是小细胞肺癌的肿瘤标志物(诊断阳性率91%),还可用于其疗效观察和复发监测。
神经母细胞瘤、神经内分泌细胞瘤的血清 NSE 浓度也可明显升高。
2肺癌血清 TM大于24 ng/L 时,高度怀疑肺部肿瘤,针对小细胞肺癌的特异性非常高,在较早期病例有较高的阳性率(敏感性达50.3%)。
常见肿瘤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一、血清甲胎蛋白(AFP)【临床意义】1.原发性肝癌①AFP>500ug/L持续4周;②AFP由低浓度逐渐升高不降;③AFP>200ug/L持续8周以上。
2.生殖腺胚胎肿瘤(睾丸癌、卵巢癌、畸胎瘤等)、胃癌或胰腺癌时,血中AFP含量也可升高。
3.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也可不同程度升高,通常<300ug/L。
4.妊娠3-4个月,孕妇AFP开始升高,7-8个月达高峰,但多低于400ug/L,分娩后3周恢复正常。
二、癌胚抗原(CEA)【临床意义】1.消化器官癌症的诊断 CEA升高主要见于胰腺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胃癌、肺癌等。
CEA随病程的进展而升高,可判断预后及疗效。
如结肠癌术后2-4天CEA即可下降至参考值范围,如术后CEA持续不降或尚未降至参考范围又再回升,提示肿瘤有残存或转移。
2.鉴别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原发性肝癌CEA升高者不超过9%,而转移性肝癌CEA阳性率高达90%。
3.结肠炎、胰腺炎、肝脏疾病、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大量吸烟等也常见CEA轻度升高。
三、CA125【临床意义】1. CA125存在于卵巢癌组织细胞和浆液性腺癌组织中,不存在于黏液型卵巢癌中。
卵巢上皮癌病人的CA125浓度可明显升高,早期诊断和复发诊断的敏感性可达50%-90%。
2.宫颈癌、乳腺癌、胰腺癌、胆道癌、肝癌、胃癌、肺癌等也有一定的阳性反应。
3.非恶性肿瘤,如良性卵巢瘤、子宫肌瘤病人血清CA125有时也会明显升高,但多数不超过10万U/L。
4.肝硬化失代偿期血清CA125明显升高。
5.生理状态下,如早孕期(3个月)CA125也可升高。
四、CA153【临床意义】1.乳腺癌时,30%-50%的患者可见CA153明显升高,但在早期乳腺癌时,它的阳性率仅为20%-30%左右,因此不能用于筛查与早期诊断,主要用于乳腺癌病人的治疗监测和预后判断。
乳腺癌治疗后复发及乳腺癌转移后阳性率可达80%,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浓度比原来水平升高预示病情进展、肿瘤复发转移,其浓度升高比临床症状出现或影像学检查的发现时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