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301.51 KB
- 文档页数:9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内。
)1、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要考察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生活遗址,他们应该去()A.北京周口店B.云南元谋C.浙江余姚D.陕西西安2、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
这说明北京人会()A.建造房屋 B.使用天然火 C.制造工具 D.过群居生活3、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A.会不会说话 B.能不能直立行走 C.会不会制造工具 D.会不会使用工具4、同学们,你们都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可是你知不知道,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迹最多的是哪一个国家? ( )A.中国B.印度C.埃及D.古巴比伦5、河姆渡原始居民是位于我国什么流域的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A.淮河流域 B.黄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珠江流域6、“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你知道这位“人文始祖”是()A.舜B.禹C.黄帝D.炎帝7、“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行省制8、关于夏、商、西周农业、畜牧业的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农牧业已经相当发达B、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商周时期已经具备C、今天家禽家畜的主要品种,商朝时都已经有了D、西周农业已经大量使用铁农具进行生产9、与商周同期,我国另外一种著名的青铜文化是()A.大汶口文化 B.龙山文化C.三星堆文化D.二里头文化10、春秋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A铁器的使用 B牛耕 C大兴水利 D青铜器的使用11、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 原始社会末期B. 夏朝C. 西周D.商朝12、“对那些没受过教育,又有不良倾向的青年,孔子也不歧视他们”这反映了孔子教育主张中的( )A、“有教无类”B、“当仁不让于师”C、因材施教,使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发展D、以“德”教化人民13、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农业发源地之一的是:
A.黄河流域
B.珠江流域
C.长江流域
D.淮河流域
2.下列对“鸦片战争”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是林则徐的《海瑞罢官》
B.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第一次向清政府赔款
C.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史
D.鸦片战争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
3.下列关于明清两代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明清两代文化繁荣昌盛,人口逐年增加
B.明清两代政治清明,民富国强,国泰民安
C.明朝文化昌盛,清朝经济发展迅速
D.明清两代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不安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20分)
1.我国古代人们最早使用的是卜筮、观相等方式来预测未来的_______。
2.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都是以祖制与宗法制为主,夏朝实行的是三公九卿制度,商朝实行的是_____制。
三、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请简述兵马俑的发现、特点和意义。
2.请列举出汉武帝推行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秦始皇所做的事情有哪些?为什么说他是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
2.南北朝时期我国文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并列举一到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文物。
五、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计40分)
1.请论述秦朝的政治制度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请论述汉朝文化的主要特点和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2.请论述佛教文化在中国传播发展的历史和主要影响。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春秋战国时期答案:C2.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期?- A. 唐朝- B. 隋朝- C. 宋朝- D. 明朝答案:A3.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被认为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终结?- A. 辛亥革命- B. 北京城被洪水淹没- C. 文化大革命- D. 五四运动答案:A第二部分:填空题4. 中国的长城是在________修筑的。
答案:春秋战国时期5.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编年史是________。
答案:《史记》第三部分:简答题6. 请简要说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回答: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主要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
它起源于隋朝,经过唐朝、宋朝等时期的发展和完善,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科举考试分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
通过考试合格的人可以进入官僚体系,成为国家的官员。
7.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的封建社会。
回答: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一种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主要特征是君主统治、地主阶级剥削、均田制和封建礼教等。
封建社会中,各级封建官僚通过赋税、劳役等手段剥削农民,地主阶级占有大量土地,并通过赋税和租佃来获取财富。
封建社会的核心是封建礼教,君臣、父子、夫妻、兄弟等有严格的等级关系和礼节要求。
第四部分:论述题8. 请阐述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对东西方交流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回答: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东西方的贸易路线,对东西方交流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丝绸之路不仅促进了中西方的商品交流,还传播了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名优特产品流传到欧洲等地,同时西方的黄金、香料、玛瑙等物品也传入中国,促进了东西方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
以上就是《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的内容。
祝你考试顺利!。
【2024秋季】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含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
下面能为此提供佐证的是()A.《山海经》中记载的神话传说B.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C.《韩非子》中关于远古时代的记述D.历史研究者的推测和论述文章2.李华同学在参观某博物馆文物展时,看到了下面的一组陈列文物。
据此可知,这次文物展的主题是()A.早期人类的演进B.原始人群审美意识萌发C.原始农业的兴起D.传说与真实历史的区别3.良渚古城遗址距今约5300—4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城内外的贵族墓地里发掘出祭祀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等。
这表明中国()A.已出现了早期国家形态B.文明最早发祥于长江流域C.古代历史遗存分布广泛D.旧石器时代生产水平高超4.绘制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面是某同学绘制的年代尺,其中②处对应的历史时期是()A.商朝B.西周C.东周D.秦朝5.“周初的分封……将中央王朝的统治伸展到了中原各地,也将周人的文化传播到了中原地区的每一个角落,由此拉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的序幕,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材料描述的是分封制的()A.目的B.内容C.分封对象D.作用6.历史文物能多方面反映当时社会的经济发展、政治水平、文化艺术及社会生活。
下列文物在历史发展中的共同作用是()A.早期采集渔猎经济B.推动社会生产进步C.具有朴素艺术审美D.反映农耕经济发展7.张明同学进入山西博物院网站“晋魂”基本陈列展示栏,看到曾入选《国家宝藏》节目的“侯马盟书”,并对该文物的信息作了如下整理。
下面对此文物解读正确的是()侯马盟书1965—1966年出土于山西侯马的晋国遗址。
它是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以赵氏家族为首举行盟誓活动的约信文书,忠实地记录了晋国晚期强族间相互斗争的史实,具有政治档案的性质。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上历史人教版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封建社会?A. 尧舜禅让B. 商汤灭夏C. 武王伐纣D. 秦始皇统一六国2.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A. 法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儒家思想D. 墨家思想A. 统一度量衡B. 焚书坑儒C. 修建长城D. 改革税制4.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采取的措施是什么?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举孝廉D. 推恩令5.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方国家进行贸易的重要通道,它起源于哪个朝代?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6. 隋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隋文帝采取的措施是什么?A. 三省六部制B. 府兵制C. 科举制D. 均田制7. 唐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是什么?A. 府兵制B. 科举制C. 三省六部制D. 均田制8. 宋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是什么?A. 府兵制B. 科举制C. 三省六部制D. 均田制9. 元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元世祖采取的措施是什么?A. 府兵制B. 科举制C. 三省六部制D. 均田制10.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明太祖采取的措施是什么?A. 府兵制B. 科举制C. 三省六部制D. 均田制11. 清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清太祖采取的措施是什么?A. 府兵制B. 科举制C. 三省六部制D. 均田制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1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D. 辛亥革命14.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A. 五四运动B. 北伐战争C. 抗日战争D. 解放战争15.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 土地改革C. 社会主义改造D. 改革开放16.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A. 十一届三中全会B. 邓小平南巡讲话C.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 举办北京奥运会17.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A. 党的十九大B. 新中国成立70周年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8.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新时代?A. 党的十九大B. 新中国成立70周年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9.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新时代?A. 党的十九大B. 新中国成立70周年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新时代?A. 党的十九大B. 新中国成立70周年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新时代?A. 党的十九大B. 新中国成立70周年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2.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新时代?A. 党的十九大B. 新中国成立70周年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新时代?A. 党的十九大B. 新中国成立70周年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4.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新时代?A. 党的十九大B. 新中国成立70周年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5.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新时代?A. 党的十九大B. 新中国成立70周年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26.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______。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2.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不属于科技发明的是?A. 造纸术B. 指南针C. 印刷术D. 道德经A. 瓷器制造B. 长城建设C. 佛教传播D. 马可·波罗游记A. 但丁B. 达·芬奇C. 拉斐尔D. 米开朗基罗A. 机械化生产B. 人力驱动C. 电力应用D. 手工制作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唐朝。
()2. 古代埃及的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
()3.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宗教改革运动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4. 工业革命导致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
()5. 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_。
2. 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被称为______。
3.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达·芬奇以其______作品闻名。
4. 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发明者詹姆斯·瓦特出生于______。
5. 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起点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2. 简述古代埃及的金字塔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3. 简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特征及其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4. 简述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5. 简述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根据所学知识,简述古代中国的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及其在历史上的影响。
2. 请根据所学知识,简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艺术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 请根据所学知识,简述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4. 请根据所学知识,简述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附答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卷Ⅰ(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5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相应答案栏内,每小题2分共50分)1.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A、山顶洞人B、半坡原始居民C、河姆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2.下列原始人类中,已经掌握磨制技术的是:A、①②③④⑤B、③④⑤C、①②D、②③④⑤3.我国神话传说中,XXX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XXX、XXX、XXX,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A、选举制B、投票制C、制D、禅让制4.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分封制。
后逐渐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
天子之下等级最高的是:A、士B、诸侯C、平民D、卿大夫5.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是指: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6.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A、楚B、齐C、秦D、燕7.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和XXX是在:A、春秋B、战国C、夏朝D、商朝8.关于都江堰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春秋时期秦国XXX修建②位于岷江中游③著名的水上运输工程④消除水患,灌溉农田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④9、XXX被后人尊称为:A、龙的传人B、人文初祖C、炎黄子孙D、兵家鼻祖10.关于夏、商、西周农业、畜牧业的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农牧业已经相当发达B、农业上已经知道选种、施肥、治虫害C、今天家禽家畜的主要品种,商朝时都已经有了D、西周农业已经大量使用青铜农具进行生产11.认真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16.12.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逐鹿中原,战乱不休。
其发生的根源是西周的:A.制B.郡县制C.禅让制D.分封制13.XXX规定: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
对这一措施理解不正确的是:A.XXX重视农业,抑制商业的发展B.XXX鼓励人们勤劳工作C.XXX把整个家庭作为惩罚单位D.XXX对工商业一视同仁14.夏、商、西周时期使用的器具包括青铜器、玉器、陶瓷器和铁器。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1.王亮向韩国留学生介绍夏、商、西周的历史。
下列各项中与史实不符的是()A.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禹B.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C.禹建立夏朝,从此“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D.武王伐纣,灭商建周2.司母戊鼎是哪一时期的青铜器?()A.夏B.商C.春秋D.战国3.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A.诸侯国兴修水利工程B.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C.出现铁农具和牛耕D.金属货币广泛流通4.改革常常伴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按照商鞅变法的规定,应该获得奖励的人有()①勤于耕织的人②经商的人③战场立功的人④固守传统的贵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他的学说集中在《道德经》一书中,这部书成为道家的经典。
这里的“他”指的是()A.孔子B.孟子C.墨子D.老子6.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A.炎帝、黄帝B.黄帝、启C.蚩尤、皇帝D.禹、炎帝7.下列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B.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C.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蔬菜的国家D.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8.距今约70至20万年之间,生活在我国北京周口店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9.“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
书同文字。
”这描述的是秦朝()A.中央政权机构的设置B.幅员辽阔的疆域C.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D.巩固统一的举措10.从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到景帝时“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这是汉初几代统治者都坚持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结果。
其中休养生息的措施不包括()A.让士兵还乡务农、释放奴婢为平民B.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C.汉高祖让子弟到地方建立侯国D.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二、判断题11.黄巾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12.我国历史悠久,文明演进延绵不息。
周王朝确立了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其中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商人。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22赣州期末)在北京人遗址中,考古学家相继发掘出土4个头盖骨化石;经研究,北京人身高平均为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
研究表明( B )A.北京人与现代人完全一样B.北京人会直立行走C.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D.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2.根据表格中的信息,空白处应填( C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3.“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材料中被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D )A.尧B.舜C.禹D.炎帝和黄帝4.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
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
从中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B )A.伯益建立夏朝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C.夏朝建立标志我国封建社会的开始D.启是夏朝第一任君主5.“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
”这是著名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对殷墟的评价。
殷曾是下列哪个朝代的都城( B ) A.夏朝 B.商朝C.西周D.东周6.依据出土的西周利簋的铭文记载,“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
”武王伐纣,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
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下列与之相关的史实是( C ) A.炎黄战蚩尤 B.商汤灭夏C.牧野之战D.阪泉之战7.(2022金乡期末)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后启青铜铭文,现代汉字也由它演变而来。
“它”是指( D )A.隶书B.金文C.小篆D.甲骨文8.阅读下面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处应该是( C )A.夏朝B.商朝C.战国D.东汉9.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被贵族诬告谋反,惨遭杀害。
在商鞅变法措施中,直接损害贵族利益的是( D )A.重农抑商B.统一度量衡C.迁都咸阳D.按军功授爵10.栗劲的《秦律通论》指出: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战果如下表所示,商鞅变法在这种战局中起着极大的作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 选择题1. 在中国历史上,下列哪个朝代的建立是以暴力手段取得的?A. 夏朝B. 商朝C. 春秋时期D. 秦朝2. 以下哪个不是原始人类的生活方式?A. 游牧B. 渔猎C. 社会生活D. 采集3. 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在哪个地区?A. 黄河流域B. 长江流域C. 雅鲁藏布江流域D. 珠江流域4. 以下哪个朝代被称为“春秋战国时期”?A. 夏朝B. 商朝C. 春秋时期D. 秦朝5. 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他的故乡是在哪里?A. 河南B. 河北C. 山东D. 湖北第二部分: 填空题1. 中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是在北京猿人遗址。
北京猿人遗址。
2. 中国史书记载,夏朝的建立者是禹。
禹。
3. 中国古代最早的诗集是《诗经》。
《诗经》。
4. 《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编年体史书。
第三部分: 简答题1. 简要说明中国古代社会的三纪律五常是什么。
三纪律:尊敬君王、服从上级、团结友爱。
五常:仁、义、礼、智、信。
2. 请简述中国古代历史的时期划分。
中国古代历史可以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
3. 请简述《史记》的意义。
《史记》是古代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中国古代历史研究和文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部分: 解答题1. 简述中华文明的基本特点。
中华文明拥有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
它包括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优秀的思想观念、独特的文学艺术等方面。
中华文明以其深厚的传统和悠久的历史为人们所推崇和研究。
附加题1. 请列举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2. 中华文明的发展与其他文明是否存在交流和影响?是的,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之间都存在交流和影响。
例如,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欧亚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使中国文化传播到亚欧大陆;的传入、西方文明的吸收也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答案---第一部分: 选择题1. D2. C3. A4. C5. A第二部分: 填空题1. 北京猿人2. 禹3. 《诗经》4. 编年体史书第三部分: 简答题1. 三纪律:尊敬君王、服从上级、团结友爱。
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秦朝答案:A2. 下列哪位人物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墨子答案:B3.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是()A. 公元前221年B. 公元前202年C. 公元前1122年D. 公元前1046年答案:A4. 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时期,开创了文景之治的局面?()A. 汉武帝B. 汉高祖C. 汉文帝D. 汉景帝答案:C5. 下列哪位科学家发明了造纸术?()A. 张衡B. 祖冲之C. 蔡伦D. 郭守敬答案:C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历史上著名的禅让制发生在夏朝。
()答案:×(禅让制发生在尧舜禹时期)2. 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
()答案:√3.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分封制。
()答案:×(秦始皇推行的是郡县制)4. 汉武帝时期,我国开始使用年号。
()答案:√5. 造纸术的发明是在东汉时期。
()答案:×(造纸术的发明是在西汉时期)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______。
答案:夏朝2. 春秋战国时期,______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
答案:老子3.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是______年。
答案:公元前221年4. 汉朝时期,______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答案:董仲舒5. 造纸术的发明者是______。
答案:蔡伦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大禹治水的故事。
答案: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著名故事,讲述了大禹治理洪水的过程。
大禹采用了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
他全身心投入治水工作,曾三过家门而不入。
经过多年的努力,大禹终于成功治理了洪水,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2. 请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意义。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卷(人教版24年秋)第Ⅰ卷(非选择题56分)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原始社会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
划分这两个时代的主要依据是()A.房屋结构样式B.农作物的种类C.使用火的水平D.石器制作技术2.10000多年前,中华大地进入新石器时代。
此后,我们的祖先开始定居生活,制作陶器和磨制石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逐渐产生和发展。
下列选项中能证实这一说法的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河姆渡遗址3.“民以食为天。
”从对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考古发现来看,我国远古时代农作物种植的基本结构是()A.南稻北粟B.北稻南粟C.东麦西黍D.西麦东黍4.文物承载着历史的信息。
运用图中所示文物可研究()A.早期人类起源B.原始农耕生活C.远古炎黄联盟D.早期国家产生5.在河南中部的淮河上游地区,有一处距今约9000—7500年的舞阳贾湖遗址,那里出土了炭化稻粒和家猪骨骼。
这证实贾湖居民()A.已学会保存火种B.住半地穴式房屋C.过原始农耕生活D.会制作乐器骨哨6.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
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A.建筑技术的进步B.生活方式的转变C.饲养水平的提高D.生产工具的改进7.下列图片中的文物共同反映了我国先民的()A.农耕工具丰富多样B.商品贸易较为活跃C.陶器文化历史悠久D.彩陶艺术绚丽多彩8.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出现的华夏族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
其首领被后人尊奉为“人文初祖”的是()A.黄帝和蚩尤B.炎帝和蚩尤C.黄帝和炎帝D.尧、舜、禹9.传说蚕丛是蜀地首先称王的人,他的眼睛向前突出。
下图所示文物与蚕丛形象吻合。
由此可见()A.传说与神话都是真实的历史B.考古是了解历史真相唯一途径C.传说中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D.传说的历史价值远超考古发现10.2021年,四川三星堆遗址再次因出土的青铜神树、纵目青铜面具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文物而引起广泛关注。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卷(考试时间:60 分钟 试卷满分:60 分)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 1-12 课。
5 .难度系数:0.65。
6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下图是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年代标尺,其中@处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半坡居民2 .新华中学历史小组打算在寒假参观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你建议他们去A .元谋人遗址B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C .山顶洞人遗址D .河姆渡人遗址3 .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黍均发现于A .日本B .美国C .中国D .德国4 .如图中的文物,稻谷堆积数量之多,保存程度之完好在同时代遗址的考古中极为罕见。
陶体上的猪憨态可掬,反映了当时已驯化和饲养家畜。
这些文物所属原始人类是1A .北京人B .山顶洞人C .河姆渡人D .半坡居民5 .传说 4000 多年前,炎帝、黄帝结盟打败蚩尤,后来又与九黎族经过长期发展融合,形成了华夏族。
后人尊奉的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A .炎帝、尧B .炎帝、黄帝C .黄帝、尧D .尧、舜6 .苏辙的《和子瞻濠州七绝·涂山》:“娶妇山中不肯留,会朝山下万诸侯。
古人辛苦今谁信,只见清淮入海流”这首诗称赞的是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他是A .黄帝B .炎帝C .禹D .尧7 .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建立周朝,这一时间用世纪、年代的表达方式应为A .公元前10 世纪 40 年代B .公元10 世纪 40 年代C .公元前11 世纪 40 年代D .公元11 世纪 40 年代8 .《史记》记载“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注:敌人)至则举烽火。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人类最早制造和使用的劳动工具包括()
①石器②骨器③木棒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2 .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西周时期诸侯对周王的义务的是()
A.交纳贡品B.交纳田租
C.定期朝觐D.服从命令
3 . 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
诸候只可用七鼎。
但在春秋时期,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竞相仿效,这种情况反映了()
A.禅让制逐渐瓦解B.世袭制逐渐瓦解
C.分封制逐渐瓦解D.郡县制逐渐瓦解
4 . “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它”是指
A.大运河
B.长城
C.都江堰
D.赵州桥
5 . 梁启超认为:“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之一的周朝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的部落政治局面。
”周朝打破了“部落政治”的举措是
A.实行禅让制
B.实行分封制
C.实行三省六部制
D.实行行省制
6 .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符合这一特征的制度是:()
A.等级制B.分封制C.禅让制D.王位世袭制
7 . 下列搭配中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主张法治,建立中央集权
B.墨子——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治国
C.孔子——“仁”,“为政以德”
D.韩非子——“兼爱”、“非攻”
8 . 嫦娥奔月的故事大约发生于夏朝。
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070年是()
A.公元前21世纪前期B.公元前21世纪后期
C.公元21世纪前期D.公元21世纪后期
9 .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诸侯并起战乱频繁的时期,以下战争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桂陵之战B.牧野之战C.长平之战D.马陵之战
10 . 2010年4月5日,主题为“从文明的展开到文明的展台”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新郑隆重举行,吸引了大批海内外炎黄子孙到此寻根拜祖。
拜祭黄帝是因为()
A.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他独自打败了蚩尤
C.他的部落是形成华夏民族的基础
D.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11 . 自从达尔文提出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观点以来,非洲的考古发现找到了大量的早期人类化石,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
据此推断,现代人类的起源可能是
A.非洲南方古猿
B.中国云南的元谋人
C.印尼爪哇人
D.德国尼安德特人
12 . 下面是炎帝、黄布与蚩尤三个部落的发展演变历程,正确的一项是
A.阪泉之战黄帝战胜蚩尤
B.阪泉之战黄帝战胜炎帝
C.涿鹿之战炎帝战胜黄帝
D.涿鹿之战黄帝战胜蚩尤
13 . 半坡人、河姆渡人经济活动的相同特点是
A.以采集、狩猎为主
B.以原始农业为主的多种经济生活
C.以饲养家禽、家畜为主
D.以原始手工业为主
14 . 关于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在生活中的共同点,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
A.会建造房子,过定居生活B.都会种植水稻C.会饲养家畜D.会制作陶器
15 . 以下能表明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重要标志的是
①石斧
②铁农具
③牛耕
④骨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③④
16 . 战国时期,要求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不义战争的思想家是
A.孟子B.荀子
C.墨子D.韩非子
17 . 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下列成语中源自晋楚争霸的是()
A.问鼎中原B.纸上谈兵C.卧薪尝胆D.三顾茅庐
18 . 人们已经习惯用“孔孟之道”并称孔子和孟子的学说,用“老庄学说”并称老子和庄子的学说,这是因为
A.他们的思想观点两两一致B.为方便记忆合并称呼
C.他们来自同一个诸侯国D.他们之间是师生关系
19 . 被后人尊为“人文初祖”的是()
A.黄帝B.炎帝C.蚩尤D.禹
20 .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曾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他在哲学上主张()
A.民贵君轻B.辩证思想
C.兼爱非攻D.依法治国
二、综合题
2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礼记·礼运篇〉
材料三: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请回答:
(1)“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指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制度?这一制度选择首领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2)材料二中“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从此以后,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制度?
22 . 看图,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
(1)图一上面刻画的是我国古代的哪一种文字?它与现代文字有什么关系?
(2)图二制作于哪一朝代?它是用什么方法制造的?它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
23 .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思考探索:人类是从哪里来的?阅读下列图片
材料:
请回答:
(1)图1认为人是从哪里来的?你如何看待图1所反映的观点?
(2)根据图2所示,人类应该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
(3)图3反映的是我国什么原始人类?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4)除了图3反映的原始人,你还了解哪些原始人类?由此,你有何感想?
2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截至2013年10月,全球已建立300多所孔子学院和近400个孔子课堂,分布在96个国家(地区)。
材料二孟子认为:统治者要让百姓有田有宅,有劳动时间,有物质保障。
材料三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兼爱”、“非攻”,等思想至今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
为。
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
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
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1)据材料一,若有孔子学院的学生想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他可以阅读哪一著作?从中能学到孔子的什么教育思想?
(2)材料二反映孟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3)材料三“兼爱”“非攻”是哪个学派的观点?这个学派的创始人是谁?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百家争鸣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何重要影响?
(5)根据材料四指出现代化治国的方略。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思想文化?
25 . 元芳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采取下面三种方式搜集一些资料,邀你共同探究:
(方式一辩论学史)
11月份天气变冷,四位学生在为穿什么样的衣服展开辩论:小明认为:穿衣应根据四季气候;小红认为:穿衣应根据身份而定;小芳认为: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小李认为:由学校规定,大家穿一样的制服。
(1)根据他们的观点在下列表格写对应的内容。
小李法家韩非强调⑤,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方式二歌曲学史)
《古代史》之《夏商西周的兴亡》(谱《小苹果》曲)
禹种下一颗种子,终于长出了果实,今天是个伟大日子。
禅让制变①,公天下变家天下。
让太阳每天为你升起,自比太阳永世长存,夏桀亡国君。
②_____灭夏建商朝,盘庚迁都殷。
③暴虐施炮烙刑,变得更混乱。
面对商朝暴政永远,反!抗!到!底!你是我的古呀古代史,怎么回味都不嫌多。
商周决战在牧野商亡西周立,点亮我生命的火--火火火火火!你是我的古呀古代史,就像西周实行④,周王巩固统治,是强盛国家,周王无道就会灭亡。
(3)把A商纣、B分封制、 C商汤、D世袭制填写在上面相应的空格处,将歌词补充完整。
(方式三图片学史)
(3)图一中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谁?以什么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地位?
(领会与创新)
(4)孔子的温故知新,有人改为“温故创新”对于历史课如何创新你才喜欢听,元芳,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综合题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