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砌体结构房屋震害
- 格式:ppt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13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作者:李立军来源:《科技资讯》 2011年第19期李立军(德州市建筑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山东德州 253000)摘要:砌体结构是当前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
由于其原材料来源广泛,易于取材、生产和施工,造价低廉,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耐热性、隔音性和耐久性,在城乡建筑中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砌体结构抗震设计中图分类号:TU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7(a)-0099-011 砌体结构概况砌体结构是当前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
由于其原材料来源广泛,易于取材、生产和施工,造价低廉,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耐热性、隔音性和耐久性,在城乡建筑中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
因此,如何提高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能力,将是建筑抗震设计中一个重要课题。
在已有的震害调查结果表明,不仅在7、8度区,甚至在9度区,砖混结构房屋经历震害后受到轻微损坏,或者基本完好的例子也是不少的。
通过这些砌体房屋的调查分析,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只要经过合理的抗震设计,构造得当,保证施工质量,则在中、强地震区,砖混房屋是具有一定抗震能力的。
2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震害破坏形式根据四川地震灾区的震后灾害调查情况,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震害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房屋局部及整体倒塌;(2)预制板楼、屋盖破坏;(3)楼梯间墙体破坏;(4)外纵墙破坏;(5)纵墙在室外地坪处产生水平裂缝;(6)外纵墙洞口间墙体X型裂缝;(7)其它破坏。
3 砌体抗震措施基于砌体结构本身特点以及其震害的多样性和严重性,工程人员在设计中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以加强砌体结构的整体性,提高其抗震性能。
3.1 结构的选型与布置对于多层砌体而言,如果可以做到正确选择承重体系、科学进行结构布置、合理选择楼(屋)盖形式、正确设置防震缝等等的话,就会大大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3.1.1 正确选择承重体系根据传递荷载的路线不同,砌体结构的墙体承重体系可分为横墙承重、纵墙承重和纵横墙承重三种形式。
第1节多层砌体建筑震害特征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是指用普通黏土砖、烧结多孔黏土砖和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砌体做墙体,并采用装配的或整浇的钢筋混凝土楼盖及屋盖的房屋。
由于这种房屋具有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可就地取材等优点,普遍采用于住宅、办公楼、医院、教学楼等民用建筑和公用建筑。
故是目前我国房屋建筑中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形式。
但是,由于其所用材料的脆性性质,抗拉、抗剪和抗弯的能力很低。
因而,在地震中抵抗地震灾害的能力较差,特别是未经抗震设计的多层砌体房屋在地震中的破坏更为严重。
在砖砌体结构房屋中,砖墙是主要的承重构件,它不仅承受垂直方向的荷载,也承受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地震作用,受力是复杂的,加之砌体自身的脆性性质,地震时在砖墙上很容易产生裂缝。
在反复地震作用下,裂缝将不断发展、增多、加宽,最后导致墙体崩塌,楼盖坍落,房屋破坏。
砖房震害的大体情况如下:1.1多层砌体房屋的地震震害规律(1)不同烈度区砌体结构的震害差异较大:低烈度区以墙体裂缝等轻微破坏为主,相比而言框架结构填充墙的大量严重破坏可能经济损失更大,表明砌体结构在中、小震时可维修度比框架结构好;而高烈度区和极震区砌体结构房屋以严重破坏或倒塌为主,尽管有少数破坏较轻,但总体来说,砌体结构房屋抗震安全性在高烈度区没有框架结构好,倒塌数量相对较多;(2)多层砖砌体结构整体性差、抗连续倒塌能力低:砌体结构中大多采用预制板楼盖,整体性较差,不能有效的将水平力按刚度比例传递到各竖向构件即砖墙或砖柱,砖墙和砖柱的某些部位截面小,承载力低,地震中容易破坏或倒塌,由于整体性差从而引起连续倒塌;(3)未进行抗震设防设计的老旧房屋破坏比经过抗震设防或抗震加固的房屋破坏严重:未经抗震设防的老旧房屋倒塌多,而许多按规范设计施工的带圈梁、构造柱的砌体结构能裂而不倒,某些经过抗震加固的房屋破坏轻微,给居民逃生留下了宝贵的时间;(4)砌体与钢筋混凝土混合体系中砖砌体破坏严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常出现混凝土与砌体混合使用的情况,在需要大空间的地方采用混凝土柱,其他地方采用砖墙,特别是在底部框架砌体结构房屋中比较常见,砌体墙体在地震中作为抗震墙,砌体墙按照刚度分配到的地震作用会和同等截面的混凝土墙相当,而其实际承载能力却比}昆凝土墙差很多,因此,地震中吸收了很大地震力的砖墙由于承载力低而破坏严重;(5)有些结构体系不同,抗震性能反映不同。
多层砌体结构抗震浅析摘要:近年来,多层砌体结构成为我国应用最广泛的结构形式,提高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对保证结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根据历次地震经验,总结出多层砌体结构震害规律,并对如何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进行探讨,以期在实践中提高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能力。
关键词:多层砌体结构震害规律抗震措施时至今日,城乡建设中大量高层或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钢骨混凝土等结构形式的应用也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但在中、小城市和乡村建设过程中,因砌体结构具有耐久性好,耐火性好,施工方便,易于就地取材,造价低廉的优点,在多层和低层建筑范围内仍然大量采用着砌体结构,根据最新统计它们仍占有70% 以上的建造面积。
可见,迄今为止砌体结构仍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结构形式。
我国于1976年发生了唐山大地震,之后经历了数十次具破坏性的地震,在2008年,又发生了汶川大地震,这些惨痛的经历已使工程界清晰地认识到地震的破坏性极其巨大,给建设工程带来的危害不可小觑。
因此研究如何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实乃必要。
本文根据历次地震经验,总结出多层砌体结构震害规律;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探讨了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措施。
一、多层砌体结构震害规律。
(一)墙体的破坏墙体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墙体出现水平裂缝、斜裂缝及“x”形裂缝,严重时则出现歪斜以致倒塌的现象。
当墙体的高宽比较小时,墙体中间部位会出现水平裂缝;当墙体与主震方向平行时,墙体会出现斜向裂缝;当墙体的高宽比接近1时,墙体则会出现“x”形交叉裂缝。
(二)墙角的破坏在地震中,多层砌体房屋的四角墙面易发生开裂以致于局部倒塌。
这是由于墙角位于尽端,房屋对它的约束作用相对较弱。
此外,地震对房屋还具有扭转作用,这就使得墙角处受力复杂,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导致墙角破坏。
(三)楼梯间的破坏由于楼梯间的开间较小,水平方向的刚度相对较大,在地震时承担的计算高度会比其他部位大,这样会引起墙体在平面外的稳定性差,容易造成楼梯间两侧的承重横墙出现斜裂缝。
提高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能力的设计以及措施分析摘要:近几年发生的汶川、玉树地震给我们多层砌体房屋的设计与施工敲响了警钟,本文对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要求、加强房屋抗震能力的措施作出了进一步思索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形式、荷载形式、薄弱、目标、性能、效果、约束作用、可靠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多层砌体结构是我国中、小城市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建筑形式。
它具有选材方便、施工简单、造价低、工期短等优点。
目前我国砌体房屋普遍用于住宅、办公楼、医院、教学楼等民用建筑和公用建筑。
其所用材料的脆性、抗拉、抗剪和抗弯的能力很低,抗震能力差,特别是未经抗震设计的房屋破坏尤为严重。
多层砌体房屋在震害方面有着如下的规律:由于连接方式的原因,多层砌体房屋整体性能差,抗连续倒塌的能力也低。
2、多层砌体房屋由纵墙和横墙构成,由于承受荷载形式不同,可以分为纵墙承重以及横墙承重。
不同结构体系抗震性能不同, 房屋复杂体形比简单体型破坏重;关于房屋震害情况,横墙承重房屋最轻,纵横墙承房屋重次之,纵墙承重房屋最重。
3、不同烈度地区震害差异较大,特别是在高烈度区以严重破坏或倒塌为主。
4、由于老旧多层砌体房屋在结构设计时,抗震设计方面考虑不佳,故在地震危害中损害较为严重。
5、由砌体与钢筋混凝土所构成的混合体系房屋,砖砌体结构破坏最为严重。
一、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防目标和内容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准设防目标,由于地震的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使得不同的设计者有不同的设计理念,抗震计算和抗震措施构成了抗震设防不可或缺的部分。
其中概念设计是指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思想,进行结构和建筑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
良好的概念设计是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好坏的决定因素。
二、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应注意的问题根据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形式,我们在抗震设计时应注意高度和层数、抗震结构体系的选择、结构整体性、建筑形体规则等方面。
浅谈砌体结构房屋震害情况与抗震构造设计摘要:砌体结构房屋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构造形式。
在中、高烈度地震区,砌体结构房屋只要经过认真的抗震设计,通过合理的抗震设计、得当的构造措施、良好的施工质量保证,也能够不同程度地抵御地震的破坏。
本文首先介绍了砌体结构房屋震害情况,然后详细对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砌体结构;震害情况;抗震构造;措施砌体结构是由黏土砖、混凝土砌块等砌成的结构,是我国广泛应用的结构形式之一,大量的低层、多层、中高层建筑房屋的基础、内外墙、柱等均可用砖砌体或砌块砌体结构建造,过梁、屋益、地沟等构件也可用砌体结构建造。
由于砌体是一种脆性材科,其抗拉、抗剪、抗弯强度均较低,因而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相对较差。
在国内外历次强烈地震中,砌体结构的破坏率相当高。
一、砌体结构房屋震害情况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性能相对较差,在国内外历次强震中破坏率很高。
砌体结构房屋的受震破坏大致有如下震害现象。
1、房屋倒塌当房屋墙体特别是底层墙体整体抗震强度不足时,易造成房屋整体倒塌;当房屋局部或上层墙体抗震强度不足时,易发生局部倒塌;当个别部件构件连接强度不足时,易造成局部倒塌。
2、墙体开裂、破坏墙体裂缝形式主要是水平裂缝、斜裂缝、交叉裂缝和坚向裂缝。
墙体出现斜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抗剪强度不足。
高宽比较小的墙片易出现斜裂缝,高宽比较大的窗间墙易出现水平偏斜裂缝;当墙片平面外受弯时,易出现水平裂缝;当纵横墙交接处连接不好时,易出现竖向裂缝。
3、墙角破坏墙角为纵横墙的交汇点,地震作用下其应力状态复杂,因而其破坏形态多种多样,有受剪斜裂缝、受压竖向裂缝、块材被压碎或墙角脱落。
4、纵横墙连接破坏一般是因为施工时纵横墙没有很好地咬槎,连接差,加之地震时两个方向的地震作用使连接处受力复杂,应力集中,这种破坏将导致整片纵墙外闪甚至倒塌。
5、楼梯间破坏主要是墙体破坏,而楼梯本身很少破坏。
这是因为楼梯在水平方向刚度大,不易破坏,而墙体在高度方向缺乏有力支撑,空间刚度差,且高厚比较大,稳定性差,容易造成破坏。
浅谈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摘要:在四川发生的汶川8度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使得人们对日常生活和居住的建筑的安全性有了更高的关注。
据统计,砌体结构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占80%以上。
由于砌体结构材料的脆性性质,其抗剪、抗拉和抗弯强度很低,所以砌体房屋的抗震能力较差。
关键词:砌体结构抗震设计砌体房屋是指用普通粘土砖、承重粘土空心砖、混凝土中小型砌块、粉煤灰中小型砌块和毛石等块材,通过砂浆砌筑而成的房屋。
砌体结构在我国建筑工程中,特别是在住宅、办公楼、学校、医院、商店等建筑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据统计,砌体结构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占80%以上。
由于砌体结构材料的脆性性质,其抗剪、抗拉和抗弯强度很低,所以砌体房屋的抗震能力较差。
在国内外历次强烈地震中,砌体结构破坏率是相当高的。
日本关东大地震,东京约有7000幢砖石房屋,大部分遭到严重破坏,其中仅有1000余幢平房可修复使用。
又如,苏联阿什哈巴地震,砖石房屋破坏率达70%~80%。
我国近年来发生的一些破坏性地震,特别是的唐山大地震,砖石结构的破坏率也是相当高的。
据对唐山烈度为10度及11度区123幢2~8层的砖石结构房屋的调查,倒塌率为63.2%;严重破坏的为23.6%,尚可修复使用的为4.2%,实际破坏率,高达91%。
另外根据调查,该次唐山地震9度区的汉沽和宁河,住宅的破坏率分别为93.8%和83.5%;8度区的天津市区及塘沽区,仅市房管局管理的住宅中,受到不同程度损坏占62.5%;6~7度区的北京,砖混结构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另在我国四川汶川发生的历史罕见的大地震,震级达到里氏8级,最大烈度达到11度。
据报道,受灾特别严重的北川县老县城的80%、新县城60%以上建筑垮塌,北川县城基本已经被夷为平地。
在此次地震灾区完全垮塌的房屋中,砌体结构占了绝大多数。
代写论文从我国国情出发,在今后一定时间,砌体结构仍然将是城乡建筑中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
因此,如何提高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能力,将是建筑抗震设计中一个重要课题。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加固技术的研究摘要:我国地处地震多发区,是世界上受到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近年来,我国相连发生了多次高烈度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是我国学校、居住、办公等建筑中广泛使用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并将在我国长期大量存在。
多层砌体结构与框架结构、钢结构相比,抗震能力较低,在强烈地震中极易受到严重破坏。
进行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加固技术分析,采用有效的抗震加固措施,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是社会现实的需求。
本文在对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震害特点及原因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主要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加固技术。
关键词: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加固技术Abstract:Our country is located in such an earthquake-prone area, is the world by earthquake disaster among the countries with the most serious. 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 linked high intensity earthquake have occurred many times, caused a large number of casualties and property losses. Multi-story masonry structure housing is our country schools, housing, office buildings, is widely used in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type of, and will be in a large amount for a long time in our country exists. Multi-story masonry structure and the frame structure, steel structure, compared to seismic capacity is low, the strong earthquake in easily in the badly damaged. Multi-story masonry structure housing on the seismic strengthening technical analysis, adopting effective seismic strengthening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eismic resistance of houses is the demand of social reality. In this paper of multi-story masonry structure hous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quake damage and reason of the stud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building of multi-story masonry structure seismic strengthening technology.Key words:multi-story masonry structure building; Seismic; Reinforcement technique引言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地处南亚至地中海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交汇处,地震活动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