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中考题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1.70 KB
- 文档页数:3
2024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试题部分)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8页。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11题,共29分。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
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一)积累与运用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鉴.赏(jiàn)丰饶.(yáo)鞠躬尽瘁.(cuì)B. 娴.熟(xián)飘逸.(yì)气冲斗.牛(dòu)C. 斟酌.(zhuó)停滞.(zhì)戛.然而止(gá)D. 坍.塌(tān)伫.立(zhù)栩.栩如生(xǔ)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近年来,借助虚拟的数字空间开展年俗活动越发受到人们的欢迎。
数字空间的年俗活动虽以虚拟形式呈现,但其_________的共通情感和文化认同却是真实而深沉的,而且它在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上更灵活,更贴近当代审美,因而备受_________。
这种当代与传统的双向奔赴,_________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创新的道理。
A. 装载吹捧印证B. 承载青睐印证C. 装载青睐印记D. 承载吹捧印记3.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①极端气候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
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全球极端气候仍将频繁出现。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大道之行也》中考试题及答案试题1: 《大道之行也》阅读练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1.解释加色的词语。
①男有分.,女有归②是. 谓大同2.翻译句子。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3.“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对你有什么启示?答案:1.①职分、职守②这2.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3.示例:这句话体现了一种社会的博爱精神,启示我们要想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就要从自己做起,真诚地关爱、帮助他人,为营造社会的博爱、互助氛围而努力。
试题2:《大道之行也》(2021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选贤与. 能与:同“举”,推举B.故人不独亲. 其亲亲:亲人C.女有归. 归:女子出嫁D.是故谋闭而不兴. 兴:兴起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大道之.行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吴广者. ,阳夏人也C.不必藏于.己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D.力恶其.不出于身也其.如土石何3.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选自《礼记》。
《礼记》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
B.文中“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C.本文描绘了一个普遍仁爱、安定和谐的太平盛世,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
专题29 课内重点文言文篇——《大道之行》(原卷版)1.《大道之行也》出自《礼记·礼运》。
《礼记》,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是十三经之一,与《周礼》《仪礼》全称为“三礼”,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
共四十九篇。
《礼运》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2.《礼记》是儒家五部经典之一。
“五经”包括:《诗》、《书》、《礼》、《易》、《春秋》。
“四书”包括:《大学》《中庸》《孟子》《论语》⑴[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⑵[天下为公]天下是公共的。
⑶[选贤与能]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
⑷[贤]指品德高尚。
⑸[能]指才干出众。
⑹[与]同“举”。
⑺[讲信修睦]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⑻[修]培养。
⑼[不独亲其亲]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
第一个“亲”用作动词,以…为亲。
第二个“亲”指父母。
⑽[不独子其子]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第一个“子”用作动词,以…为子。
第二个“子”指子女。
⑾[有所终]有终老的保障。
⑿[有所用]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
⒀[矜]同“鳏”,老而无妻;⒁[寡]老而无夫;⒂[孤]幼而无父;⒃[独]老而无子;⒄[废疾]有残疾而不能做事。
⒅[者]……的人。
⒆[分]职分,职守。
⒇[归]女子出嫁。
(21)[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不是一定要据为己有。
(2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23)[谋闭而不兴]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
(24)[乱贼]作乱害人。
(25)[作]兴起。
(26)[外户而不闭]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
(27)[外户]从外面把门带上。
(28)[闭]用门闩插上。
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答案】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
⑵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答案】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
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内古诗文中考试题分课精编《大道之行也》◎名句积累(共6小题)【2016年广东省广州市】1.使老有所终,,幼有所长。
(《大道之行也》)【2015年内蒙古包头市,2012年内蒙古包头市】2.,讲信修睦。
(《礼记·大道之行也》)【2015年四川省广安市】3.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2013年内蒙古包头市】4.,不必藏于己。
(《礼记·大道之行也》)【2013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5.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2012年四川省南充市】6.大道之行也,。
选贤与能,。
【答案】1.壮有所用2.选贤与能3.天下为公4.货恶其弃于地也5.选贤与能,讲信修睦6.天下为公讲信修睦◎课内阅读(共1份)【2013年浙江省宁波市】三(三)(8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⑴故人不独亲.其亲()⑵力恶.其不出于身也()1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货恶其弃于.地也A.每自比于管仲、乐毅B.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D.所恶有甚于.死者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7.选文构想的理想社会具有哪些特点?(2分)【答案】14.⑴以……为亲(赡养)⑵憎恶(2分,每小题1分)15.B(2分)16.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分,“行”与“修”各0.5分)17.要点: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对比阅读(共1份)【黑龙江省龙东地区】【古文阅读】(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大道之行也⑪大道⑫之行也,天下为⑬公,选贤与(jǔ)(通“举”)能⑭,讲信修睦⑮。
故人不独亲⑯其亲,不独子其子⑰,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guān)(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寡、孤、独、废疾者⑱皆有所养,男有分(fèn)⑲,女有归⑳。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⑴;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wèi)己⑵。
是故⑶谋闭而不兴(xīng)⑷,盗窃乱贼而不作⑸,故⑹外户⑺而不闭⑻,是谓⑼大同⑽。
大道在天下实行时,把天下作为大家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
人们都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
因此人们不只是赡养自己的父母,不只是抚育自己的孩子,让老人能够终其天年,成年人能够为社会效力,年幼的人能够顺利地成长。
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对于财货,人们都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
这就是理想社会。
1. 选自《礼记·礼运》。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行:施行。
2.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3. 为:是,表判断。
4.〔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
与,通“举”,推举,选举。
5.〔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修:培养。
6.〔亲〕意动用法,用如动词,以……为亲,抚养。
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7. 子:以.......为子8.〔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
矜,通“鳏”。
寡,老而无夫的人。
孤,幼而无父的人。
《大道之行也》课内外阅读分层练第一部分:课内基础大道①之行也《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②,选贤与能③,讲信修睦④。
故人不独亲其亲⑤,不独子其子⑥,使老有所终⑦,壮有所用⑧,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⑨皆有所养,男有分⑩,女有归⑪。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⑫;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⑬。
是故谋闭而不兴⑭,盗窃乱贼⑮而不作⑯,故外户而不闭⑰,是谓大同。
【注】①[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②[天下为公]天下是公共的。
③[选贤与(jǔ)能]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
贤,指品德高尚。
能,指才干出众。
与,同“举”。
④[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修,培养。
⑤[不独亲其亲]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
第一个“亲”用作动词,以……为亲。
第二个“亲”指父母。
⑥[不独子其子]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第一个“子”用作动词,以……为子。
第二个“子”指子女。
⑦[有所终]有终老的保障。
⑧[有所用]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
⑨[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同“鳏”,老而无妻;寡,老而无夫;孤,幼而无父;独,老而无子;废疾,有残疾而不能做事。
者,……的人。
⑩[分(fèn)]职分,职守。
⑪[归]女子出嫁。
⑫[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财货,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不是一定要据为己有。
⑬[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⑭[谋闭而不兴]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
⑮[乱贼]作乱害人。
⑯[作]兴起。
⑰[外户而不闭]门从外面带上而不关闭,而不从里面闩上。
外户,从外面把门带上。
闭,用门闩插上。
参考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让老年人有终老的保障,中年人能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成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
八年级语文下册《大道之行也》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题目分六部分:文学常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句子翻译、问题探究、中考阅读理解选择一、文学常识《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又名《》,家经典著作之一。
儒家经典“五经”指的是《》《》《》《》《》二、文言实词1.通假字(1)选贤与.能同,意思为:(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同,意思为:2.古今异义(1)不独子其子.古义:今义:现代汉语中专指儿子(2)男有分,女有归.古义:今义:返回,属于(3)货.恶其弃于地也古义:今义:一般指货物或商品参考答案(4)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今义:一般指偷东西的人3.词类活用名词的意动用法①故人不独亲.其亲原意为:亲人,句中意为:②不独子.其子原意为:孩子,兼指儿子和女儿,句中意为:4.其他重点实词(1)大道之行也行:(2)天下为公公:(3)选贤与能贤:能:(4)讲信修睦信:修:(5)故人不独亲其亲.亲:(6)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寡:孤:独:废疾:(7)男有分,女有归分:(8)货恶其弃于地也货:恶:(9)盗窃乱贼而不作作:(10)故外户而不闭外户:5.一词多义(1)闭①是故谋闭.而不兴②故外户而不闭.(2)修①讲信修.睦②邹忌修.八尺有余(3)独①故人不独.亲其亲②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③独.行其道三、文言虚词1.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2于①货恶其弃于.地也②力恶其不出于.身也3.为①天下为.公②不必为.己4.其①不独子其.子②货恶其.弃于地也四、句子翻译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译文: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译文:3.男有分,女有归。
译文:4.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译文:5.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译文:五、问题探究1.归纳一下儒家的大同社会理想包括哪些方面。
2.本文描述大同社会的人才选拔制度与福利保障体系是怎样的?(可用原文回答)3.这则短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北冥有鱼》《大道之行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题)二、阅读下面两篇文章,按要求完成8-10题。
(9分)[甲]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B.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翼若垂天之云C.是日更定矣是谓大同D.怒而飞一怒而诸侯惧9.下列各组中加点词存在的文言现象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野马也,尘埃也(古今异义)B.使老有所终女有归(词类活用)C.选贤与能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通假)D.南冥者,天池也。
天下为公(表判断)10.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庄子笔下的“鹏”硕大无比、志存高远,这一形象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影响深远。
如李白一生常以大鹏自比,写下“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诗句。
B.孔子心中的大同社会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目标和动力;陶渊明笔下的桃源社会是大同社会的具体描述;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是他最美好的理想;今天我们期盼的愿景“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与大同社会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C.甲文中庄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有其依赖的东西。
《大道之行》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大道之行》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小题1】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划线的词语。
(3分)(1) 选贤与()能 (2)货恶()其弃于地也(3) 故()外户而不闭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5)屋舍俨然()(6)悉如外人()【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4分)(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小题3】文中大道大同分别指什么?(2分)大道:大同:【小题4】[甲] 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与[乙]文中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2分)答案【小题1】(1)与通举,选拔(2)憎恶(3)所以(4)类(5)整齐的样子(6)全、都(意思对即给分)【小题1】(1)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并自得其乐。
(意思符合即给分)(2)所以人们不仅仅把自己的亲人当亲人,把自己的孩子当孩子。
【小题1】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理想中的社会【小题1】两文都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结合语句分析也可)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注意文言词汇的各种文言现象,如与这里是通假字,通举选拔;俨然然是形容词词尾,这里是整齐的样子;属应理解其一词多义现象,这里是类。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
【中考语文】福建省各地2023年模拟试卷分类专题—文言文阅读福建省厦门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题(二)(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没有独亲其亲,没有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没有必藏于己;力恶其没有出于身也,没有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没有兴,盗窃乱贼而没有作,故外户而没有闭。
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节选)【乙】上①与群臣论止盗。
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②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没有暇顾廉耻耳。
朕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没有为盗,安④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⑤,路没有拾遗,外户没有闭,商旅野宿焉。
——《资治通鉴﹒唐纪八》(节选)【注释】①上:指唐太宗。
②哂:微笑。
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百姓无偿劳动。
④安:何必。
⑤升平:太平。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选贤与.能与:(2)女有归.归:(3)使.民衣食有余使:(4)自.是数年之后自: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没有暇顾廉耻耳B.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没有暇顾廉耻耳C.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没有暇顾廉耻耳D.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没有暇顾廉耻耳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人没有独亲其亲,没有独子其子。
(2)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
9.乙文中“海内升平,路没有拾遗,外户没有闭”一句使你联想到甲文中的哪个句子?唐太宗采取哪些措施达到了“止盗”的?请简要概括。
福建省三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题(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没有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没有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没有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8题。
(共13分)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21教化网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培育)C.是故谋闭而不兴(因此)D.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大家一样)15.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一样的一项是( )(2分)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B.故外户而不闭/是故谋闭而不兴C.是谓大同/予谓菊D.是故谋闭而不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6.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4分)(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依据对上面文段的理解,谈谈你对“大同”社会的看法。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为实现“大同”社会,从古到今有很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始终在追求,请结合历史学问举一个你熟识的名人的事例。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4.D(大同:指儒家的志向社会)15.D16.(1)因此人们不只是尊敬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2分)。
(2)因此奸诈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的事不会兴起(2分)。
17.古代时的志向社会就是要求全部人无私心杂念,做事出于公心,讲求诚信,与人为善,每个人的聪慧才智都得到发挥,全部人都能得到照看,社会安定无犯罪现象,做到“外户而不闭”。
作为跨世纪的中学生应从自身做起,从小树立“天下为公”的志向,进步自己的文化素养、道德程度,争做有文化、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人(3分)。
中考一轮——文言文八上——《大道之行也》一、文学常识《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述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它阐述的思想,包括了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
二、重点字词【重点词语】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之行:之,助词取消句子之间的独立性。
行,施行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
与,通“举”,推举,选举。
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信:诚信。
修:培养。
独:单独。
亲:意动用法,用如动词,以……为亲,抚养。
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终:终老,终其天年。
有所养:得到供养。
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
矜,通“鳏”。
寡,老而无夫的人。
孤,幼而无父的人。
独,老而无子的人。
废疾,残疾人。
21教育网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归:指女子出嫁。
恶(wù):憎恶。
藏:私藏。
力恶:宾语前置。
是故:即“故是”,可译为“因此”“所以”“这样一来”。
闭:杜绝。
兴:发生。
乱:指造反。
贼:指害人。
作:兴起。
大同:指理想社会。
同,有和平的意思。
三、内容要点【文意概括】《大道之行也》是西汉儒家学者假借孔子名义撰写的经典,表达了孔子在战乱非常多的春秋时期,迫切希望有一个太平盛世的出现的感情。
【重点问题】1、“大道”“大同”都属于特殊概念:“大道”,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或真理,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也可以有种种解释。
这一类字眼是不能翻译也是译不好的。
2、有些词语在一定语境中往往具有特殊含义,如“归”指女子出嫁,但在“男有分,女有归”这句话中就有了“及时婚配”的意思;“亲”有亲近义,但“亲其亲”跟“子其子”是对文,前一个“亲”就有了“奉养”义,后一个“亲”就专指父母了。
桃花源记中考阅读题及答案(一)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9一13题。
(15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教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f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省,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1)屋舍俨然()(2)阡陌交通( )(3)不独子食子()(4)货恶其弃于地也()10.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予作文以记之B.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事无大小,悉以咨之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D.大道之行也长跪而谢之11.翻译下面句子。
(4分)(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2.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
(2分)(1)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阴,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2)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13.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
(3分)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
(二)(15 分)9.(4分)(每小题1分)(1)整齐的样子(2)交错相通(3)以……为子(4)憎恶10.(2分)B11.(4分)(每小题2分)(1)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专题28:《大道之行也》(解析版)最新模拟一、(2023•北京市顺义区•二模)阅读《大道之行也》,完成各题。
大道之行也ㅤㅤ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人们不单敬爱、奉养自己的父母,疼爱、抚育自己的子女,还能这样对待别人的父母和子女,这是人类能够世代繁衍的需求。
B.人们不单敬爱、奉养自己的父母,疼爱、抚育自己的子女,还能这样对待别人的父母和子女,这是人类的本能。
C.大同社会,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
D.因为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所以每个人都有义务赡养别人的父母,抚养别人的子女。
(3)根据《大道之行也》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材料一ㅤㅤ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材料二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诗》)儒家大同社会理想的核心是“天下为公”,其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在材料一中表现为①(用自己的话回答);在材料二中表现为②“,”(用原文回答)。
【答案】(1)C(2)C(3)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②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解析】(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A.不同,诚信/相信/随意。
B.不同,同“举”,选举,推举/和,跟/和,跟。
2024中考语文毕业考0530一、积累与运用 (26 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4题。
到了初二,丘成桐开始尝到数学的真正滋味,对数学的兴趣yǔ rì jù zēng。
1966 年,丘成桐考入香港中文大学,开启了他áoyóu“数海”的壮美航程,他的数学才华开始璀璨耀眼。
①当斯博士来校任教.时,让丘成桐真正见识了什么是当代数学。
丘成桐的数学天赋也令老师惊叹不已。
1969年,②大约20岁左右的丘成桐赴美,师从微积分几何巨擘陈省身教授。
他在这里rú yú dé shu ǐ,大量地学习数学经典著作,揣摩.前代大师们的奇思妙想,找到了喜欢的方向——几何学。
③他觉得能否学好这一门深刻的学问,关键在于和其他学科建立密切的联系。
, 。
2020年,丘先生被聘任为北京某应用数学研究院院长,他说,作为数学家,④我们追求的不仅是财富,也不是权力,我们追求的乃是ji ǎn pǔ的真理。
1.(3分)下列依次对文中加点的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 cuǐB. jiàoC. móD. pìng2.(3分)下列对文中拼音对应的词语的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 )A.与日具增B. 遨游C.如鱼得水D. 简朴3.(3分)文中①②③④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处修改为“当斯博士来校任教时,丘成桐真正见识了什么是当代数学”。
B.②处修改为“大约20多岁的丘成桐赴美” 。
C.③处修改为“他觉得学好这一门深刻的学问”。
D.④处修改为“我们追求的不是财富,也不是权力” 。
4.(3分)文中横线处有一组句子已打乱顺序,罗列如下。
根据语境,以下四个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①研究生两年时间内,丘成桐解决了普雷斯曼猜想②发表在著名的《数学年刊》上③完成了颇有见地的文章④因此,陈省身先生建议授予他博士学位A.①③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②D.①④③②5.(3分)下列说法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被鲁迅先生称为“神魔小说”,被林庚先生称为“童心之作”。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⑴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与:⑵故人不独亲其亲第一个“亲”加点
⑶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缘:⑷停数日,辞去去:
19•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⑵渔人甚异之,欲穷其林。
20•【乙文】中三处画线句子分别从哪些方面体现了【甲文】所阐述的“大同”社会的理
想生活?(选答两处)(2分)
三处画线句子:⑴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⑵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⑶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1.【乙文】的“世外桃源”与【甲文】的“大同”社会有什么关联之处?两文各自侧重
于哪种表达方式?(2分)
【答案】18 •⑴通“举”,推举,选举;⑵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人;⑶顺着,沿着;⑷离开。
19•⑴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⑵渔人见到这片景色很是惊异,想走到
这林子的尽头。
20•⑴写桃花源里田园风貌,一派富足宁静的景象;⑵写桃花源中人过着安居乐业的幸
福生活;⑶写桃花源中人家家都友好好客。
21.两文反映的都是古人对“大同”社会的向往与追求[乙文]“世外桃源”的境界是
根据[甲文]“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或:“世外桃源”是对“大同”社会生活风
貌的艺术再现)。
[甲文]侧重于议论(或“阐述”),[乙文]侧重于记叙(或描写)。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 分)
⑴故人不独亲其亲第一个“亲”加点⑵力恶其不出于身也恶:
1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 分)
例句:货恶其弃于地也加点词:于
A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C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 .所恶有甚于死者
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 2 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7.选文构想的理想社会具有哪些特点?( 2 分)
【答案】14 •⑴以……为亲(赡养)⑵憎恶(2分,每小题1分)
15• B (2 分)
16•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给
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 2 分,“行”与“修”各0 • 5 分)
17 •要点: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三问答题
1“ 大同” 社会的纲领是什么?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哪句话体现了贷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3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儒家提出的“大同”社会是不满于当时社会的现实?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4写出能概括全文中心的句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5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
一人人都能受得社会的关爱。
二人人都能安居乐业三贷尽其用,人尽其力。
6你对文章所描写的“大同”社会有怎样的认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大同”社会能存在
吗?
文中描述的“大同”社会是一个至善至美的社会,那里的人们有着纯洁无邪的心理,互助合作,和睦相处,没有勾心斗角,更没有盗窃乱贼,人与人之间平等,公正,互爱。
这样的社会,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7“大同”社会与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有相似之处吗?请你对“大同”社会、“世外桃源”
做出评价。
“大同”与“世外桃源”有相似之处。
人与人之间都是自由,平等互爱,和睦相处,是一个理想社会。
8•找出下列句子的通假字。
①选贤与能。
“与”通“举”,推举。
②矜、寡、孤、独、废
疾者皆有所养。
“矜”通“鳏” ,老而无妻的人。
9•本文用到的成语:鳏(矜)寡孤独、夜不闭户、天下为公、老有所终
10课文中所提到的“大道” 、“大同”各指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认识?“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是人类社会的最
高阶段。
“大道”和“大同”都是当时人们头脑中的理想境界,两个词中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