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日报报业集团和成都广播电视台合并短评
- 格式:pdf
- 大小:30.34 KB
- 文档页数:4
当前地市电视台频道定位存在的问题——以成都电视台为例要正确地做事,因为这是战术问题;更要做正确的事,因为这是战略问题。
对于电视台而言,下辖频道进行定位的路径应该是:频道总体定位,最大限度地体现特色——频道栏节目定位,最大限度地体现频道定位——采编人员据此选取节目内容和表达方式,最大限度地贯彻频道和栏目定位。
否则,即使一个栏节目做得再好再成功,以宏观的视角看,都是一种失败。
根据此,成都电视台(缩写CDTV)目前下辖的6个频道虽然打造了《平安成都》《成都全接触》《相亲进行时》等一批知名栏节目,但在整体上存在定位模糊、摇摆和重叠等问题,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定位迷失、定位错位等现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一、关于成都电视台成都电视台始建于1958年8月,1986年10月1日重建并正式开播,目前下辖6个频道:CDTV-1新闻综合频道,CDTV-2经济资讯频道,CDTV-3都市生活频道,CDTV-4影视文艺频道,CDTV-5公共频道,CDTV-6少儿频道。
2006年11月28日,成都电视台与成都日报报业集团合并成立成都传媒集团。
二、媒体的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中国媒体兼具上层建筑和信息产业双重属性,媒体集团也就相应具备了宣传机构和市场企业的双重身份。
那么,既然是企业,媒体就必须面向并善于面向市场,遵循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
市场竞争的饱和充分,要求参与竞争的市场主体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
对电视频道而言,细分市场就是按照观众需求的不同,把整个收视市场划分成不同观众群体的过程,其客观基础是观众需求的异质性。
当然,观众细分并不是频道的目的,不能为了细分而细分,也不是分得越细就越好。
因此,电视频道无论是瞄准细分市场、锁定固定受众,还是进行市场反细分、逐步拓展受众,都需要对自身进行较为精确的市场定位。
就一个集团内部的电视频道定位而言,一要看清外部对手,确立对同行的竞争力;二要看清自身实力,同集团内部频道避免“撞车”,同时达到“跳一跳、摘桃子”的理想目标;三要分析清楚受众需求,提供“适销对路”的内容产品,追求对受众最大程度上的吸引力;四要找准自身根基,寻找的可持续发展。
成都市文化产业多元投融资问题分析基金项目: 2012年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zsr12-17[摘要]作为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近些年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同样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
本文首先对成都市文化产业及其投融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探究阻碍成都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成都市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成都市文化产业投融资多元化文化力量,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的重要体现。
党中央国务院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作为主要任务,这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成都市文化资源及文化产业现状成都市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市,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以峨眉山、青城山为代表的自然风光,以都江堰为代表的人类奇迹;“三星堆”、“古蜀”文化、“三国”文化、杜甫草堂、武侯祠等无不闪耀着灿烂的光辉。
世界独有的“大熊猫”生态文化以及以餐饮娱乐为中心的休闲文化亦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近些年,作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亚洲第一个世界“美食之都”,成都的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无可比拟的丰富资源,使得成都市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蕴藏着巨大潜力。
近些年,成都市经济飞速发展。
2011年,成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54.6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增速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全年公共财政支出858.0亿元,增长12.6%。
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成都市的文化资源优势和文化产业基础与成都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极不相称。
近几年来,成都市政府相继出台各项政策、规划,旨在大力推动成都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最近几年的数据来看,成都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明显。
2011年全年12个市属专业表演团体演出3088场,观众292.9万人次。
以全新战略推动传媒产业发展作者:黄志祥来源:《传媒》 2011年第8期文/黄志祥2006年11月28日,成都日报报业集团和成都电视台合并,组建了成都传媒集团。
经过近5年的打拼,集团目前拥有6张报纸、4本期刊、2个出版公司、4个广播频率、6个模拟电视频道、3个数字电视频道、1个地铁电视系统、1个新闻门户网站、1个城市便民服务系统等媒体平台,以及10余家文化投资、开发、运营公司,经营范围覆盖各种媒体经营,并广泛进入影视投资、会展、酒店、旅游、文化地产,以及数字音乐、网络游戏、手机动漫等新媒体内容产业。
截至2010年年底,集团资产总值从整合前的37亿元增长至100亿元,增幅170%;年营业收入增幅约80%,年均增长20%。
提前完成成都市委为集团确立的2012年资产总值破百亿、收入突破35亿元的奋斗目标,成为国内发展速度较快、增长幅度较高、综合实力快速提升的综合媒体集团之一。
回顾这近五年的路,大体可以用“5个坚持”来概括: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我们坚持以媒体融合发展为主题,以推进战略转型为发展主线,坚持以“做精做强传统产品、推进战略向蓝海转型、大力实施资本运作快速推进产业扩张”为发展战略,坚持以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发展动力,坚持大力发展“大文化”产业,正在逐步由传统的新闻资汛生产者、传播者向全媒体综合信息服务商、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的角色转型。
审时度势,确定全新发展战略集团成立之初,成都市委对集团提出了“全省前头、全国前列、全球一席之地”的“三全”总体发展目标。
总目标确定后,顺理成章要回答发展的战略问题、发展的路径问题、发展的动力问题、发展的机制问题、发展的队伍问题等,结合我们的实践,感到“发展的战略”对我们格外重要。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发展战略,事关全局,事关长远。
究竟该制定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战略?这几年,在探索中逐步清晰,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这个发展战略至少应当有“三个参照”:一要立足于成都媒体的现实,二要顺应全球传媒发展的大势、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潮流,三要符合国家的以“大文化产业”为特征的产业政策特别是传统业态的转型升级诉求。
中国报业融合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建议作者:张书卿来源:《传媒》 2020年第8期文/张书卿摘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国报业发展面临的紧迫课题和重要任务,本文拟从我国报业整体的角度分析中国报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推动我国报业的快速和健康转型和发展,为管理部门提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媒体中国报业融合转型全媒体当前,随着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移动互联网成为新闻传播的主阵地。
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媒体层面上看,报业融合发展的大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
笔者历时四个月,对我国报业集团(报社)进行了调研,总结了我国报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取得的成果,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发展现状当前我国报业媒体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报业融合发展整体布局基本成形,主流报纸新媒体传播力、影响力大幅提升。
1.中央级报纸融合转型成效显著,传播力领先。
中央级报纸在国家大力支持下,依靠覆盖全国的读者群体优势,全媒体布局基本搭建完成,并不断尝试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无人机、VR、AR等领先的软硬件技术不断升级融媒体产品,形成了传播矩阵,在融合转型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作为中央级报纸融合发展的领军者,人民日报不断推进数字化融合转型,组建“中央厨房”全媒体信息平台,推出一系列现象级融媒体产品,其客户端下载量累计突破1亿次,产品涵盖文字、视频、VR、H5等多种形态。
同时建立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为全媒体行业提供媒体融合的解决方案。
光明日报是国内率先成立融媒体中心的主流媒体之一,率先尝试使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全景摄像等技术,创新产品及服务平台,推出了如“光明小明”人工智能新闻信息服务平台、《政协新闻发布会VR实况》等融媒体产品,通过多个渠道协同深化媒介融合。
成都传媒集团副总编辑黄志祥谈博瑞发展前景成都传媒集团副总编辑黄志祥发言首先想简单介绍一下我们传媒集团,因为在座的报业集团的同行多年来打交道,我们的集团比较另类,基本情况给大家做一个简介。
我们传媒集团是2006年11月28号成立的,是由原来的成都报业集团和成都广播电视台两大集团、两种业态合并组建的。
经过近五年的打拼,我们成都传媒集团有六大媒体形态,具体来讲有六张报纸、四本期刊、两家出版公司、四个广播频率、六个模拟频道、三个数字电视频道,还有一个地铁电视系统和一个新闻门户网站,另外还有一个城市便利服务系统“成都通”。
媒体平台大概就有30多家,此外还有10多家文化投资、开发运营公司,经营的范围覆盖到各种媒体经营,并且广泛进入了影视投资、会展、酒店、旅游、文化、地产,还有数字音乐、手机动漫等新媒体。
到去年底,我们集团的总资产从2006成立之初的37亿增长到100亿,增幅统计了一下,大概是170%,年营业收入增幅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
我们成立之初的时候,成都市委给我们定了一个量化的目标,到2012年,集团的总资产必须破百亿,收入要突破35个亿,实际上这两大指标我们到去年底就提前完成了,应该说现在我们的集团发展的速度较快,增长幅度较快,而且综合实力的提升也较快。
回顾这五年走的路,大体可以用五个坚持来概括:在坚持集团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我们坚持以媒体融合为发展的主题,以推进战略转型为发展的主线;坚持我们三句话的发展战略,坚持以深化体制改革为机制创新为发展的动力,坚持向大文化产业进军;我们坚持,正在逐步向全媒体综合信息服务商、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的角色转型。
下面我想就我们三句话的发展战略,向各位同行做一个简介,算是抛砖引玉,说四个问题,希望能够得到各位同行的指正。
第一,审时度势确定全新的发展战略。
我们集团成立之初,中共成都市委下达两大具象目标之外,还有抽象指标——三全:在全省要排头,在全国要前列,在全球要有一席之地,我们简称为三全的发展总体目标。
成都大魔方项目介绍成都中冶文投置业有限公司介绍:成都中冶文投置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系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与成都传媒集团共同出资成立的项目开发运营公司。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上市企业——中国中冶的子公司,是集工程总承包、钢结构及装备制造、房地产开发、资源开发、项目投资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企业集团公司。
中国五冶下设分(子)公司50余个,现有员工11000人,其中:管理人员5000人、作业人员6000人;专业技术人员中,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达45%。
成都传媒集团于2006年11月由成都日报报业集团和成都广播电视台整合而成,是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唯一实现了报纸、电视、广播、杂志、出版、网站等全媒体融合的综合传媒集团,媒体板块包括5报(成都日报、成都商报、成都晚报、每日经济新闻、西部商报)、成都广播电视台4个广播频率和9个电视频道、2家出版社、5家期刊社、6个网站,其中2009年成都商报以8亿元的广告收入位列全国1900多张报纸第二;公司板块包括博瑞投资、新闻实业、传媒文投等一、二级公司20余家,其中还拥有“中国报业第一股”——博瑞传播(600880),市值已经超过100亿元。
集团总资产71亿元,2009年总收入近26亿元,盈利超过1亿元。
现即将开发位于高新区天府大道“成都大魔方”项目,项目占地约189亩,拟规划为大型城市演艺综合体。
一、成都大魔方项目介绍成都大魔方项目是一个以大型演艺中心为核心、配备超五星级酒店、超高层甲级写字楼、超级购物中心、公寓式办公、精品商务公寓、及部分高品质滨江华宅为一体的的大型城市演艺综合体项目。
项目位于成都市新天府广场核心区,地处1号地铁线高新孵化园站口,东俯瞰秀丽锦江,西看天堂岛海洋乐园,南临成都歌剧院和儿童乐园,北望新益州城市公园及成都市行政办公区。
天府大道、红星路延线、益州大道、1号地铁线、绕城高速、机场高速已经构筑了项目快捷的立体交通网。
大魔方项目将与天堂岛海洋乐园、成都歌剧院构筑新天府广场区域核心;项目将成为成都金融城的核心配套工程;也将与保利国际广场成为天府大道东西两侧的超高地标建筑;同时也将成为成都乃至西南未来的金融、商务、文化旅游、休闲购物、大型演艺的新核心。
媒体融合的中国路径选择作者:暂无来源:《传媒》 2010年第10期本刊记者毕磊近年来,一些地方报社和广电成立了传媒集团。
招牌是打出来了,可如何真正发挥集团化的优势,实现内容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运行,甚至机理再造,是传媒集团面临的新课题。
作为国内省会城市首家跨媒体综合性传媒集团,成都传媒集团从成立伊始,始终将媒体融合作为激活内容生产力的重要抓手——设立媒体融合试验田、全面铺开媒体联动,等等。
近四年的时光,成都传媒集团媒体融合的效果如何?是行政捏合还是“化学”融合?是否形成可推广的模式?带着疑问,记者走进了成都传媒集团。
新闻宣传指挥理念与管理模式据成都传媒集团采编指挥总监黄志祥介绍,集团编委会是集团新闻宣传的指挥者,又是集团各媒体新闻业务的管理者。
既不能不到位,放任自流丧失管理职责,又不能越位,替代下属媒体去进行具体的新闻运作。
集团成立之初,为探索综合性跨媒体集团的内容生产模式,确立了“围绕中心,同题竞技,差异表达,形成合力”的新闻宣传指挥理念与“新闻宣传统一指挥,不同媒体分类指导”的管理模式,并不断予以丰富完善。
围绕中心,就是始终坚持围绕中央和省、市委的中心工作展开宣传,形成舆论引导的主旋律。
集团是党的传媒机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集团的立身之本,确保舆论导向正确是集团的基本职责。
这几年,成都传媒集团围绕“统筹城乡一体化”、“创建全国最佳旅游城市”、“重大产业项目突破年”、“建设成都杰出贡献奖”评选、重大节会以及正在进行的“成都试验区建设”等重大中心工作,用心谋划、精心组织、悉心实施。
同题竞技,就是把集团所属的媒体聚合到中心工作宣传这个主战场上来,形成一个“竞技场”,在同一主题下让机关报、都市生活类报纸和刊物各显身手。
对于集团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三个环节:选好题目,要将党委政府的工作意图按照新闻传播规律转化为宣传的课题;明晰要求,对指令性要求和指导性要求、“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布置时都必须事先明确和清晰;组织实施,最重要的是抓好过程的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