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温中暑的预防与急救参考文本

高温中暑的预防与急救参考文本

高温中暑的预防与急救参考文本
高温中暑的预防与急救参考文本

高温中暑的预防与急救参

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高温中暑的预防与急救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组织措施

将奥运场馆的气象条件确定为4级标准,相应采取4

级准备:气温达32℃为防暑一级准备,在场馆内向公众提

出警示,提供免费饮用水、遮阳帽、遮阳伞和防晒霜;气

温达35℃为二级准备, 在场馆内向公众提出警示,打开降

温用水源,急救人员和车辆到位;气温超过35℃为三级准

备,所有场馆开启降温设备,发出可能中暑警告,必要时

向观众喷水雾降温;气温超过38℃为四级准备,在场馆内

向公众提出警示,所有移动水箱全部打开,空调车在场外

候命。

组织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对防暑措施进行大规模的宣

传,动员志愿者组成防暑咨询服务队,告诉观众如何应对

炎热天气,例如穿宽松的浅颜色衣服、戴遮阳帽、增加非酒精饮料的摄入、尽量待在有空调的场馆或阴凉处、感觉头晕、恶心等中暑症状时及时求助等。

此外,奥组委和地方公共卫生部门应通过医疗监测日报数据,对观众防暑工作进行科学评估,以及时调配防暑物资和人力,减少各馆观众中暑病例的发生。

二、防护措施

1.观众的中暑防护措施

(1)观看比赛前,及时了解场馆气象信息,气温达到32℃即主动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穿宽松的浅颜色衣服、戴遮阳帽或遮阳伞、增加非酒精饮料的摄入,最好增加含盐清凉饮料的摄入,饮料的含盐量以0.15%~0.3%为宜,饮料水温不宜高于15℃,饮水方式以少量多次为宜。

(3)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物,如藿香正气丸、仁丹、十滴水等。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措施(2021版)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措施(2021 版) Understand the common sense of safety, you can understand what safety issue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daily work, and enhance your awareness of preven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614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措施(2021版) 在夏季高温炎热阶段,工作人员在室外进行工作时容易出现中暑症状,我们应该怎样有效地预防中暑以及中暑后应该采取的急救措施。 中暑症状 1、先兆中暑:病人常常感到大量出汗、头晕、眼花、无力,恶心、心慌,气短,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障碍。体温常常小于37.5摄氏度。在离开高温作业环境进入阴凉通风的环境时,短时即可恢复正常。 2、轻症中暑:病人除有先兆症状外,有的表现为体温升高至38摄氏度以上,皮肤灼热、面色潮红;面色苍白,呕吐,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通常休息后体温可在4小时内恢复正常。

3、重症中暑: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中暑衰竭主要表现为皮肤苍白,出冷汗,肢体软弱无力,脉细速。血压下降,(收缩压降至80mmHg 以下)呼吸浅快,体温正常或变化较小,意识模糊或昏厥。日射病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头晕、耳鸣、呕吐、面色潮红、头温40摄氏度以上,体温一般正常,严重者昏迷。中暑高热主要表现为高热,体温高达40摄氏度以上,伴有晕厥,皮肤干燥灼热,头痛、恶心、全身乏力,脉快,神志模糊,严重时引起脏器损害而死亡。 中暑的预防方法 1、躲避烈日:尤其应避免上午10点到下午16点这段时间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尤其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 2、遮光防护: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饮料。需要提醒的是,即便是身体强健的男士,也应做好上述防护措施,至少应该打一把遮阳伞。 3、补充水分: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通常最佳饮水时间是晨起

中暑的预防和急救措施

中暑的预防和急救措施 (2012年6月3日) 盛夏,往往在通风不良的窑洞里、闷热的产房内以及烈日下和高温环境里,由于高温不断作用于人体,体内散热困难,易引起头痛、头晕、体温升高、恶心和呕吐等中暑症状,严重的甚至可发生虚脱晕倒。 急救方法 首先将病人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平卧(头部不要垫高),解开衣领,同时用浸湿的冷毛巾敷在头部,并快速扇风。轻者一般经过上述处理会逐渐好转,再服一些人丹或十滴水。重者,除上述降温方法外,还可用冰块或冰棒敷其头部、腋下和大腿腹股沟处,同时用井水或凉水反复擦身、扇风进行降温。 严重者应即送医院救治。 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或烈日下,引起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散热机能发生障碍,致使热能积累所致的以高热、无汗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综合征。中暑多见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温带地区在遭遇严重的热浪袭击时,可引起大量不适人群受累。据研究表明,当日气温最高大于31摄氏度时,便可有中暑发生。在我国,中暑多见于南方地区的夏季,老年人多见。人群分布上多见于在炎热气温下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参加大型体育竞赛和军事训练的人;另外,长途旅行的人也多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已经

习惯于人工恒温环境生活工作的人们,由于普遍面临机体耐热能力的下降,日常生活中,中暑的发生率有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据不完全资料统计,中暑的病死率可高达20-70%。所以在炎热的夏季,人们更需积极防治中暑。 中暑的原因 环境因素:发生中暑的外界因素主要为高温、高湿、风速小。在高温辐射作业环境(干热环境)和高温高湿作业环境(湿热环境)中易发生。据研究连续三天平均气温超过30摄氏度和相对湿度大于73%最易发生中暑。同时也要注意有时虽然气温不高,湿度不大,但由于环境通风较差,也易发生中暑,比如夏季人们在密闭的工作环境中,易发生中暑。在城市中,各种高大建筑物影响空气流通,夏季空调的大面积使用,街道的狭窄及逐渐增多的车辆,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城市绿化面积的减少等原因,形成热岛效应,增加城市的气温。以及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多,形成的温室效应,气温呈升高的趋势,这些原因均导致了中暑现象的增多。 自身因素:主要有○1.产热增加,如从事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以及患有发热、甲亢等代谢增加的疾病。○2.热适应差,如营养不良(如何治疗营养不良)、年老体弱、孕产妇、过度疲劳、缺乏体育锻炼、睡眠不足、饮酒、饥饿以及突然进入旅游热区和高温环境。○3.散热障碍,如过度肥胖、穿紧身、透气性差的衣裤、先天性汗腺缺乏症、硬皮病(如何治疗硬皮病)、痱子(如

中暑的预防和急救措施样本

中暑防止和急救办法 (6月3日) 盛夏,往往在通风不良窑洞里、闷热产房内以及烈日下和高温环境里,由于高温不断作用于人体,体内散热困难,易引起头痛、头晕、体温升高、恶心和呕吐等中暑症状,严重甚至可发生虚脱晕倒。 急救办法 一方面将病人搬到阴凉通风地方平卧(头部不要垫高),解开衣领,同步用浸湿冷毛巾敷在头部,并迅速扇风。轻者普通通过上述解决会逐渐好转,再服某些人丹或十滴水。重者,除上述降温办法外,还可用冰块或冰棒敷其头部、腋下和大腿腹股沟处,同步用井水或凉水重复擦身、扇风进行降温。 严重者应即送医院救治。 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或烈日下,引起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散热机能发生障碍,致使热能积累所致以高热、无汗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综合征。中暑多见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温带地区在遭遇严重热浪袭击时,可引起大量不适人群受累。据研究表白,当天气温最高不不大于31摄氏度时,便可有中暑发生。在国内,中暑多见于南方地区夏季,老年人多见。人群分布上多见于在炎热气温下从事体力劳动人、参加大型体育竞赛和军事训练人;此外,长途旅行人也多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已经习惯于人工恒

温环境生活工作人们,由于普遍面临机体耐热能力下降,寻常生活中,中暑发生率有呈逐渐升高趋势。据不完全资料记录,中暑病死率可高达20-70%。因此在炎热夏季,人们更需积极防治中暑。 中暑因素 环境因素:发生中暑外界因素重要为高温、高湿、风速小。在高温辐射作业环境(干热环境)和高温高湿作业环境(湿热环境)中易发生。据研究持续三天平均气温超过30摄氏度和相对湿度不不大于73%最易发生中暑。同步也要注意有时虽然气温不高,湿度不大,但由于环境通风较差,也易发生中暑,例如夏季人们在密闭工作环境中,易发生中暑。在都市中,各种高大建筑物影响空气流通,夏季空调大面积使用,街道狭窄及逐渐增多车辆,各种仪器设备使用,都市绿化面积减少等因素,形成热岛效应,增长都市气温。以及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增多,形成温室效应,气温呈升高趋势,这些因素均导致了中暑现象增多。 自身因素:重要有○1.产热增长,如从事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以及患有发热、甲亢等代谢增长疾病。○2.热适应差,如营养不良(如何治疗营养不良)、年老体弱、孕产妇、过度疲劳、缺少体育锻炼、睡眠局限性、饮酒、饥饿以及突然进入旅游热区和高温环境。○3.散热障碍,如过度肥胖、穿紧身、透气性差衣裤、先天性汗腺缺少症、硬皮病(如何治疗硬皮病)、痱子(如何治疗痱子)、大面积烧伤病人恢复瘢痕。此外,在使用抗

高温中暑预防与急救措施

高温中暑预防与急救措施 一.中暑的症状 1、先兆中暑: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体温升高、全 身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动作不协调等。 2、轻度中暑:除上述病症外,体温38℃以上,面色潮红、胸闷、有面色苍白、恶心、 呕吐、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 3、重度中暑:大多数患者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昏倒痉挛。此前患者常有头痛、麻木、 眩晕、不安或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肢体不能随意运动等,继而出现皮肤出汗停止、干燥、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以上等症状。 二.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 1、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甘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 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2、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 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有条件的也可用降温毯给予降温。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3、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 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4、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 实施人工呼吸。 5、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 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三.防治中暑药箱必备为了安全度夏,单位、家庭准备一些防暑药物是很有必要的,常用应急药物有: 1、仁丹:能清暑祛湿。主治中暑受热引起的头昏脑涨、胸中郁闷、腹痛腹泻,也 可用于晕车晕船、水土不服。 2、十滴水:能清暑散寒。适于中暑所致的头昏、恶心呕吐、胸闷腹泻等症。 3、藿香正气水:能清暑解表。适于暑天因受寒所致的头昏、腹痛、呕吐、腹泻突 出者。 4、清凉油:能清暑解毒。可治疗暑热引起的头昏头痛,或因贪凉引起的腹泻。 5、 无极丹:能清热祛暑、镇静止吐。 6、避瘟散:为防暑解热良药。能祛暑化浊、芳香开窍、止痛。 7、金银花:具有祛暑清热、解毒止痢等功效。可开水泡代茶饮。 8、菊花:具有消暑、平肝、利尿等功效。有高血压患者尤宜。以开水泡代茶饮。

中暑现场急救措施

中暑现场急救措施 伏天将至,国内大多部分地区都已进入桑拿天。医院数据显示,中暑病人开始上升。对于中暑病如何施救是我们大多数人还没有掌握的。以下就来说中暑急救法。 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 1、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甘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2、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有条件的也可用降温毯给予降温。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3、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4、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5、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夏季炎热易中暑如何预防与现场急救? 当人们在夏季长时间受到强烈阳光的照射,或停留在闷热潮湿的环境中,以及在炎热的天气里长途行走过度疲劳等情况下,均容易导致中暑的发生。 在上述条件下,一旦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晕、胸闷、恶心、全身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时,应想到这是中暑的先兆。此时,要尽快离开高温潮湿的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坐下休息,喝些糖盐水或其他饮料,在两侧太阳穴擦些清凉油,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后多可恢复。 如果对中暑先兆中出现的症状未予以重视,继续停留在强烈阳光照射或高温潮湿的环境中,比如海滨浴场、蒸汽浴室或拥挤的汽车中,则会出现面色潮红,体温升高,皮肤发热,呕吐、眼前发黑甚至昏迷、抽搐等严重症状;若是在气温炎热的天气里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或大量运动,导致机体极度疲劳。则会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心慌、眼前发黑甚至昏迷等症状。此时的病人多因无力支持而难以进行自救,体弱者甚至可能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 当救助者发现有人中暑倒下时,要根据病人不同的症状给予不同的治疗。如果是因为在强烈的阳光下或闷热的环境中停留时间过长,表现为面色潮红、皮肤发热的病人,要根据现有条件给予降温处理。迅速将病人抬到阴凉通风的环境下躺下,头稍垫高、脱去病人的衣裤,用纸扇或电扇扇风。同时用冷水擦身或喷淋,以加快病人体内热量的散发。有条件的可用酒精擦身加散热。也可将冰块装在塑料袋内,放在病人的额头、颈部、腋下和大腿根部. 若无电扇冰块等降温条件,也可将病人直接浸泡在河水或海水之中降温,救助者始终保持病人头部露出水面,以防病人溺水。上述降温处理时间不宜过长,只要病人体温下降并清醒过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措施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措施 在夏季高温炎热阶段,工作人员在室外进行工作时容易出现中暑症状,我们应该怎样有效地预防中暑以及中暑后应该采取的急救措施。 中暑症状 1、先兆中暑:病人常常感到大量出汗、头晕、眼花、无力,恶心、心慌,气短,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障碍。体温常常小于37.5摄氏度。在离开高温作业环境进入阴凉通风的环境时,短时即可恢复正常。 2、轻症中暑:病人除有先兆症状外,有的表现为体温升高至38摄氏度以上,皮肤灼热、面色潮红;面色苍白,呕吐,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通常休息后体温可在4小时内恢复正常。 3、重症中暑: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中暑衰竭主要表现为皮肤苍白,出冷汗,肢体软弱无力,脉细速。血压下降,(收缩压降至80mmHg以下)呼吸浅快,体温正常或变化较小,意识模糊或昏厥。日射病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头晕、耳鸣、呕吐、面色潮红、头温40摄氏度以上,体温一般正常,严重者昏迷。中暑高热主要表现为高热,体温高达40摄氏度以上,伴有晕厥,皮肤干燥灼热,头痛、恶心、全身乏力,脉快,神志模糊,严重时引起脏器损害而死亡。 中暑的预防方法 1、躲避烈日:尤其应避免上午10点到下午16点这段时间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尤其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 2、遮光防护: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饮料。需要提醒的是,

即便是身体强健的男士,也应做好上述防护措施,至少应该打一把遮阳伞。 3、补充水分: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通常最佳饮水时间是晨起后、上午10时、下午3-4时、晚上就寝前,分别饮1-2杯白开水或含盐饮料(水2~5升加盐20克)。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 因为口渴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平时要注意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亦可补充水分。 4、充足睡眠:夏天日长夜短,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也是预防中暑的好措施。 5、增强营养:营养膳食应是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A 、B1 、B2 和C。平时可多吃番茄汤、绿豆汤、豆浆、酸梅汤等。 6、备防暑药: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无极丹等。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就可服用所带药品缓解病情。 7、适时查体:提倡每年暑期来临前行健康体检。凡发现有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病、持久性高血压、溃疡病、活动性肺结核、肺气肿、肝肾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重病后恢复期及体弱者,要增强防护意识,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 1,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干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2,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

夏季中暑的预防和现场急救.措施

夏季中暑的预防和现场急救措施 中暑症状 1、先兆中暑:病人常常感到大量出汗、头晕、眼花、无力,恶心、心慌,气短,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障碍。体温常常小于37.5摄氏度。在离开高温作业环境进入阴凉通风的环境时,短时即可恢复正常。 2、轻症中暑:病人除有先兆症状外,有的表现为体温升高至38摄氏度以上,皮肤灼热、面色潮红;面色苍白,呕吐,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通常休息后体温可在4小时内恢复正常。 3、重症中暑: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主要表现为皮肤苍白,出冷汗,肢体软弱无力,脉细速。血压下降,(收缩压降至80mmHg以下)呼吸浅快,体温正常或变化较小,意识模糊或昏厥(如何治疗昏厥)。 中暑的预防 备防暑药: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无极丹等。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就可服用所带药品缓解病情。 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 1、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甘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2、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3、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糖。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4、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5、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措施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中暑的预防与急救措施正 式版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措施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在夏季高温炎热阶段,工作人员在室外进行工作时容易出现中暑症状,我们应该怎样有效地预防中暑以及中暑后应该采取的急救措施。 中暑症状 1、先兆中暑:病人常常感到大量出汗、头晕、眼花、无力,恶心、心慌,气短,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障碍。体温常常小于37.5摄氏度。在离开高温作业环境进入阴凉通风的环境时,短时即可恢复正常。 2、轻症中暑:病人除有先兆症状外,

有的表现为体温升高至38摄氏度以上,皮肤灼热、面色潮红;面色苍白,呕吐,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通常休息后体温可在4小时内恢复正常。 3、重症中暑: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中暑衰竭主要表现为皮肤苍白,出冷汗,肢体软弱无力,脉细速。血压下降,(收缩压降至80mmHg以下)呼吸浅快,体温正常或变化较小,意识模糊或昏厥。日射病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头晕、耳鸣、呕吐、面色潮红、头温40摄氏度以上,体温一般正常,严重者昏迷。中暑高热主要表现为高热,体温高达40摄氏度以上,伴有晕厥,皮肤干燥灼热,头痛、恶心、全身乏

中暑的预防及急救措施(标准版)

中暑的预防及急救措施(标准 版) Understand the common sense of safety, you can understand what safety issue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daily work, and enhance your awareness of preven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151

中暑的预防及急救措施(标准版) (一)中暑的表现: 中暑的症状可轻可重,轻症中暑可出现头昏、胸闷、心悸、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等。一旦发展为重症中暑,则可出现大量出汗、血压下降、晕厥、肌肉痉挛,甚至发生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 1、先兆中暑: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体温升高、全身无力。 2、轻度中暑:除上述病症外,体温38℃以上,面色潮红,胸闷,或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 3、重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外,出现昏倒痉挛,皮肤干燥无汗、体温40℃以上等症状。重度中暑:可分三型:

(1)热痉挛: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大量出汗,活动停止后常发生肌肉痉挛,主要累及骨骼肌,持续约数分钟后缓解,无明显体温升高。肌肉痉挛可能与严重体钠缺失(大量出汗和饮用低张液体)和过度通气有关。热痉挛也可为热射病的早期表现。 (2)热衰竭:常发生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患者。严重热应激时,由于体液和体钠丢失过多引起循环容量不足所致。表现为多汗、疲乏、无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肌痉挛,热衰竭可以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过程中介过程,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 (3)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主要表现为高热(直肠温度≥41℃)和神志障碍。早期受影响的器官依次为脑、肝、肾和心脏。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或典型性)热射病。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 散热减少。 (二)中暑的预防和注意事项 对中暑患者及时进行对症处理,一般可很快恢复。使患者迅速

高温中暑的预防与急救(最新版)

Safety issues are often overlooked and replaced by fluke, so you need to learn safety knowledge frequently to remind yourself of safety.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高温中暑的预防与急救(最新版)

高温中暑的预防与急救(最新版)导语:不安全事件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所以需要经常学习安全知识来提醒自己注意安全。 一、组织措施 将奥运场馆的气象条件确定为4级标准,相应采取4级准备:气温达32℃为防暑一级准备,在场馆内向公众提出警示,提供免费饮用水、遮阳帽、遮阳伞和防晒霜;气温达35℃为二级准备,在场馆内向公众提出警示,打开降温用水源,急救人员和车辆到位;气温超过35℃为三级准备,所有场馆开启降温设备,发出可能中暑警告,必要时向观众喷水雾降温;气温超过38℃为四级准备,在场馆内向公众提出警示,所有移动水箱全部打开,空调车在场外候命。 组织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对防暑措施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动员志愿者组成防暑咨询服务队,告诉观众如何应对炎热天气,例如穿宽松的浅颜色衣服、戴遮阳帽、增加非酒精饮料的摄入、尽量待在有空调的场馆或阴凉处、感觉头晕、恶心等中暑症状时及时求助等。 此外,奥组委和地方公共卫生部门应通过医疗监测日报数据,对观众防暑工作进行科学评估,以及时调配防暑物资和人力,减少各馆

中暑的类型及急救措施

中暑的类型及急救措施 热天容易中暑,当人在高温(一般指室温超过35℃)环境中,或炎夏烈日曝晒下从事一定时间的劳动,且无足够的防暑降温措施,体内积蓄的热量不能向外散发,以致体温调节发生障碍,如过多出汗,身体失去大量水分和盐分,这时就很容易引起中暑。专家指出,在同样的气温条件下,如伴有高湿度和气流静止,更容易引起中暑。此外,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精神紧张也是高温中暑的常见诱因。 中暑起病急骤,多数患者有头晕、眼花、头痛、恶心、胸闷、烦躁等症状。按病情的程度和表现特点,中暑一般可分为三类:首先是先兆中暑,表现为大量出汗、口渴、头晕、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37.5℃,如能及时离开高热环境,经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 其次是轻度中暑,既有先兆中暑症状,同时通常表现为体温在38.5℃以上,有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等现象,并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和脉搏细弱而快等。轻度中暑者经治疗后,一般4~5小时内可恢复正常。 第三是重度中暑,大多数患者是在高温环境中以突然昏迷起病。此前患者常有头痛、麻木与刺痛、眩晕、不安或精神错乱、

定向力障碍、肢体不随意运动等,皮肤出汗停止、干燥、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以上。 中暑的治疗方法有: 1、先兆中暑或轻症中暑,可将病人移送到清凉通风处,给予含盐的饮料如冷开水、绿豆汤、汽水、盐茶水等或服用十滴水、霍香正气水等。(建议各车间、项目公司、部门购买1—2包食盐,放在办公室,以备不时之需。) 2、日射病或中暑衰竭者,轻症服用含盐饮料即可,失水较多时,应补充等渗葡萄糖静脉滴注;以低钠血症为主者,可给生理盐水静脉滴注;重症低钠血症而又见水中毒者,可给3%的高渗盐水静脉滴注。 3、中暑痉挛轻症服用含盐饮料;重症给5%的葡萄糖盐水静脉滴注,或用10%的葡萄糖酸钙静脉滴注。若患者出现口腔内出现大量唾沫,应寻找木棒、塑胶棒等物品先将患者口腔撑开,再用手或其他工具将患者的唾沫抠出,避免患者呼吸道堵塞而窒息伤亡,同时避免救助人员自身受到伤害。 4、中暑高热可用物理降温、药物降温、支持疗法等方法治疗。出现重度中暑的患者,应以最快速度送到正规医院接受正规治疗。不具备基本救援知识的人员不要盲目进行治疗,以免耽误最佳救治时间,使患者病情加重。

中暑的预防和急救教学设计

中暑的预防和急救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①了解什么是中暑及症状。 ②了解在生活中如何预防中暑。 ③掌握中暑后相关的急救措施。 2. 能力目标 ①通过小组讨论总结预防中暑的方法,提高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②通过视频演示、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③通过中暑急救活动,提高学生合作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①通过中暑急救活动,体验健康教育在生活安全中的重要性。 ②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如何预防中暑及对不同中暑者进行急救。 三、教学难点 掌握中暑后相关的急救措施。 四、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①自制多媒体课件; ②材料用具:垫子1个、塑料手套1双。 学生准备: 学生调查自己亲朋好友的中暑经历;并查询书籍、网站,搜集有关中暑的资料。 五、教学方法 新授课型、演示法、小组合作学习 六、教学过程设计 1.重庆天气,导入新课 ①师:我们家乡重庆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一座重庆城,嘿多好心人,今天讲哪一个耶。一起来看下面的报道。②生:(重庆司机救助中暑乘客)。③师:重庆乃“三大火炉”之一,夏季让人暑热难耐,中暑时常可见。在去年8月14日的统计中,就有中暑病例114例,死亡2例。④师:看到这样的数据,同学们想做点什么呢?⑤生:做好自身防暑工作。⑥师:那到底如何进行防暑?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中暑的预防与急救——中暑“SPA”。 设计意图: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告诉训练的目的的“盲训练”的效果,明显差于“明训练”,因此点明本节课题,明确学习的目的,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以家乡重庆的人文和酷暑为着眼点,导入新课,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S——中暑之兆(Symptom) ①师:中暑是夏季常见疾病,见过中暑的同学,举手?②生:大部分同学举手。③师:家里人有过中暑经历的,举手。④师:自己亲身经历过中暑的同学,举手?⑤师:(请一位同学来讲解自己中暑的经历)你能跟大家说说,你中暑时的感受嘛。⑥师:谁还有补充?⑦生:(积极思考)头昏、胸闷、心悸、面色潮

高温中暑的预防与急救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高温中暑的预防与急救正 式版

高温中暑的预防与急救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组织措施 将奥运场馆的气象条件确定为4级标准,相应采取4级准备:气温达32℃为防暑一级准备,在场馆内向公众提出警示,提供免费饮用水、遮阳帽、遮阳伞和防晒霜;气温达35℃为二级准备, 在场馆内向公众提出警示,打开降温用水源,急救人员和车辆到位;气温超过35℃为三级准备,所有场馆开启降温设备,发出可能中暑警告,必要时向观众喷水雾降温;气温超过38℃为四级准备,在场馆内向公众提出警示,所有移动水箱全部打开,空调车

在场外候命。 组织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对防暑措施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动员志愿者组成防暑咨询服务队,告诉观众如何应对炎热天气,例如穿宽松的浅颜色衣服、戴遮阳帽、增加非酒精饮料的摄入、尽量待在有空调的场馆或阴凉处、感觉头晕、恶心等中暑症状时及时求助等。 此外,奥组委和地方公共卫生部门应通过医疗监测日报数据,对观众防暑工作进行科学评估,以及时调配防暑物资和人力,减少各馆观众中暑病例的发生。 二、防护措施 1.观众的中暑防护措施 (1)观看比赛前,及时了解场馆气象

中暑的预防和现场急救措施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1452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中暑的预防和现场急救措 施详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中暑的预防和现场急救措施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或烈日下,引起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散热机能发生障碍,致使热能积累所致的以高热、无汗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综合征。中暑多见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温带地区在遭遇严重的热浪袭击时,可引起大量不适人群受累。据研究表明,当日气温最高大于31摄氏度时,便可有中暑发生。在我国,中暑多见于南方地区的夏季,老年人多见。人群分布上多见于在炎热气温下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参加大型体育竞赛和军事训练的人;另外,长途旅行的人也多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已经习惯于人工恒温环境生活工作的人们,由于普遍面临机体耐热能力的下降,日常生活中,中暑的发生率有呈逐渐升高的

中暑的预防及急救措施

在炎热的夏季,高温、高湿、强热辐射天气可造成人体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一旦机体无法适应,则可能造成体温异常升高不降,引起正常生理功能紊乱,发生中暑相关症状。 一、中暑的表现: 中暑是指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气温过高、湿度大、风速小、体弱、对热不适应、劳动强度过大和时间过长、过度疲劳等都易诱发中暑。 中暑的症状可轻可重,轻症中暑可出现头昏、胸闷、心悸、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等。一旦发展为重症中暑,则可出现大量出汗、血压下降、晕厥、肌肉痉挛,甚至发生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 1、先兆中暑: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体温升高、全身无力。 2轻度中暑:除上述病症外,体温38℃以上,面色潮红,胸闷,或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 3、重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外,出现昏倒痉挛,皮肤干燥无汗、体温40℃以上等症状。重度中暑:可分三型: (1)热痉挛: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大量出汗,活动停止后常发生肌肉痉挛,主要累及骨骼肌,持续约数分钟后缓解,无明显体温升高。肌肉痉挛可能与严重体钠缺失(大量出汗和饮用低张液体)和过度通气有关。热痉挛也可为热射病的早期表现。

(2)热衰竭:常发生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患者。严重热应激时,由于体液和体钠丢失过多引起循环容量不足所致。表现为多汗、疲乏、无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肌痉挛,可有明显脱水征: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体温轻度升高,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表现。根据重庆做人流医院病情轻重不同,检查可见血细胞比容增高、高钠血症、轻度氮质血症和肝功能异常。热衰竭可以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过程中介过程,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 (3)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主要表现为高热(直肠温度≥41℃)和神志障碍。早期受影响的器官依次为脑、肝、肾和心脏。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 (或典型性)热射病。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 二、中暑的预防和注意事项 对中暑患者及时进行对症处理,一般可很快恢复。使患者迅速脱离高温环境,移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平卧休息,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必要时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1.大量饮水。在高温天气,不论运动量大小都要增加液体摄入。不要等到觉得口渴时再饮水。对于某些需要限制液体摄入量的病人,高温时的饮水量应遵医嘱。 2.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酒精性饮料和高糖分饮料会使人体失去更多水分,在高温时不宜饮用。同时,要避免饮用过凉的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3.少食高油高脂食物,减少人体热量摄入。 4.穿着质地轻薄、宽松和浅色的衣物。

中暑的预防及急救措施学习资料

中暑的预防及急救措 施

中暑的预防及急救措施 在炎热的夏季,高温、高湿、强热辐射天气可造成人体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一旦机体无法适应,则可能造成体温异常升高不降,引起正常生理功能紊乱,发生中暑相关症状。 一、中暑的表现: 中暑是指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气温过高、湿度大、风速小、体弱、对热不适应、劳动强度过大和时间过长、过度疲劳等都易诱发中暑。 中暑的症状可轻可重,轻症中暑可出现头昏、胸闷、心悸、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等。一旦发展为重症中暑,则可出现大量出汗、血压下降、晕厥、肌肉痉挛,甚至发生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 1、先兆中暑: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体温升高、全身无力。 2轻度中暑:除上述病症外,体温38℃以上,面色潮红,胸闷,或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 3、重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外,出现昏倒痉挛,皮肤干燥无汗、体温40℃以上等症状。重度中暑:可分三型: (1)热痉挛: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大量出汗,活动停止后常发生肌肉痉挛,主要累及骨骼肌,持续约数分钟后缓解,无明显体温升高。肌肉痉挛可能与严重体钠缺失(大量出汗和饮用低张液体)和过度通气有关。热痉挛也可为热射病的早期表现。 (2)热衰竭:常发生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患者。严重热应激时,由于体液和体钠丢失过多引起循环容量不足所致。表现为多汗、疲乏、无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肌痉挛,可有明显脱水征: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体温轻度升高,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表现。根据重庆做人流医院病情轻重不同,检查可见血细胞比容增高、高钠血症、轻度氮质血症和肝功能异常。热衰竭可以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过程中介过程,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 (3)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主要表现为高热(直肠温度≥41℃)和神志障碍。早期受影响的器官依次为脑、肝、肾和心脏。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 (或典型性)热射

中暑的急救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暑的急救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暑的急救措施: 1、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甘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2、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有条件的也可用降温毯给予降温。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3、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4、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5、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中暑的预防: 1.躲避烈日: 尤其应避免上午10 点到下午16 点这段时间在烈日下行走, 因为这个时间段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 倍! 尤其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 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

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 2.遮光防护: 如打遮阳伞, 戴遮阳帽、太阳镜, 涂抹防晒霜, 准备充足的饮料。需要提醒的是, 即便是身体强健的男士, 也应做好上述防护措施, 至少应该打一把遮阳伞。 3.补充水分: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通常最佳饮水时间是晨起后、上午10时、下午3-4时、晚上就寝前,分别饮1-2杯白开水或含盐饮料(水2~5升加盐20克)。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 因为口渴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平时要注意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亦可补充水分。 4.充足睡眠:夏天日长夜短, 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 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 既利于工作和学习, 也是预防中暑的好措施。 5.增强营养:营养膳食应是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a 、b1 、b2 和c。平时可多吃番茄汤、绿豆汤、豆浆、酸梅汤等。 6. 准备防暑药: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无极丹等。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就可服用所带药品缓解病情。 7.适时查体:提倡每年暑期来临前行健康体检。凡发现有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病、持久性高血压、溃疡病、活动性肺结核(如何治疗肺结核)、肺气肿、肝肾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重病后恢复期及体弱者, 要增强防护意识,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中暑的表现: 一般中暑表现的症状有:皮温超过39℃;脉搏快;夹皮红、干

企业高温中暑预防与急救常识

企业高温中暑预防与急救常识 一、中暑的原因和类型:中暑是人体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出现故障,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的总称,是因热平衡机能紊乱而引发的一种急症。可以分成三种:第一种是在闷热的房间里容易出现的热射病,病人会感觉到头痛、头晕、口渴,然后体温迅速升高、脉搏加快、面部发红,甚至昏迷。 第二种是日射病,指人因长时间被烈日曝晒,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只有头部温度增加,高的时候可以达到39℃以上,然后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但体温不一定升高。 第三种叫热痉挛,是人在高温环境中,因大量出汗,丢失大量盐分,使血液中的钠含量过低,引起腿部甚至四肢及全身肌肉痉挛。 二、中暑的症状 1、先兆中暑: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体温升高、全身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动作不协调等。 2、轻度中暑:除上述病症外,体温38℃以上,面色潮红、胸闷、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 3、重度中暑:大多数患者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昏倒痉挛。此前

患者常有头痛、麻木、眩晕、不安或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肢体不能随意运动等,继而出现皮肤出汗停止、干燥、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以上等症状。 三、中暑的急救方法:首先,立即将中暑者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休息;其次,让中暑者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同时打开电扇或空调,尽快使患者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还可以用凉湿毛巾冷敷患者头、颈、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的部位,用温水或酒精檫拭全身。意识清醒的或经过降温清醒的中暑者可饮服绿豆汤或含食盐0.1%~0.3%的凉开水,立即服用人丹、十滴水和藿香正气水等中药。一般患者如果及时休息降温、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对于重症中暑,有高热不退、神志不清、抽搐等症状者,应立即拨打120电话,求助医务人员紧急救治。 四、预防高温中暑措施 1、人数较多的生产车间、高温环境场所应采取必要的通风和降温措施,置备人丹、十滴水、风油精和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 2、暑期必须保证饮水供应,有条件的应提供白糖和含盐或含酸的清凉饮料。 3、天气炎热时,劳动者应注意保障休息睡眠、合理搭配营养、及时诊治疾病;采取穿浅色或素色的服装、戴遮阳帽等防晒措施,尽量避免长时间被阳光曝晒。 4、做好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工作,对患有心、

高温中暑的预防与急救(新版)

( 安全常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高温中暑的预防与急救(新版) Safety accidents can cause us great harm. Learn safety knowledge and stay away from safety accidents.

高温中暑的预防与急救(新版) 一、组织措施 将奥运场馆的气象条件确定为4级标准,相应采取4级准备:气温达32℃为防暑一级准备,在场馆内向公众提出警示,提供免费饮用水、遮阳帽、遮阳伞和防晒霜;气温达35℃为二级准备,在场馆内向公众提出警示,打开降温用水源,急救人员和车辆到位;气温超过35℃为三级准备,所有场馆开启降温设备,发出可能中暑警告,必要时向观众喷水雾降温;气温超过38℃为四级准备,在场馆内向公众提出警示,所有移动水箱全部打开,空调车在场外候命。 组织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对防暑措施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动员志愿者组成防暑咨询服务队,告诉观众如何应对炎热天气,例如穿宽松的浅颜色衣服、戴遮阳帽、增加非酒精饮料的摄入、尽量待在有空调的场馆或阴凉处、感觉头晕、恶心等中暑症状时及时求助等。

此外,奥组委和地方公共卫生部门应通过医疗监测日报数据,对观众防暑工作进行科学评估,以及时调配防暑物资和人力,减少各馆观众中暑病例的发生。 二、防护措施 1.观众的中暑防护措施 (1)观看比赛前,及时了解场馆气象信息,气温达到32℃即主动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穿宽松的浅颜色衣服、戴遮阳帽或遮阳伞、增加非酒精饮料的摄入,最好增加含盐清凉饮料的摄入,饮料的含盐量以0.15%~0.3%为宜,饮料水温不宜高于15℃,饮水方式以少量多次为宜。 (3)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物,如藿香正气丸、仁丹、十滴水等。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