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高中)
- 格式:doc
- 大小:73.00 KB
- 文档页数:11
高中标点符号的用法及作用1.句号、问号、叹号a. 表陈述语气或舒缓的祈使语气时用句号例句: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b. 表疑问或一般反问语气时用问号例句:你叫什么名字?c. 表感叹语气、强烈的祈使语气或强烈的反问语气时用叹号。
例句:这花开得太美了!2.顿号、逗号、分号a. 顿号表示词语间的停顿例如:小红、小兰、小白和小明都是我的同学。
b. 逗号表示句子间的停顿例如:油蛉在这里低吟,蟋蟀们在这里弹琴c.分号表示分句间的停顿。
例句:船儿又大;迅哥儿想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顿号、逗号、分号三者都表示并列关系。
3.冒号用在提示语的后面或表概括性词语的前面,起到以下作用:①提示下文,②总结上文。
例句:今天晴空万里,阳光灿烂,微风和煦:真是个好天气。
(总结上文)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提示下文)4.引号作用有五点:①表示直接引用,②表示突出强调,③表示否定,④表示特定称谓,⑤用来引用俗语、谚语、歇后语、古语等。
例句:李白诗中“白发三千丈”运用了夸张得修辞手法。
“之”字这个虚词在古汉语中很常见。
5.括号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
只对句中的部分词语作注释或补充说明的叫句内括号,句内括号和被注释的词语之间不能用标点,标点用在括号后;对全句内容作注释或补充说明的叫句外括号,括号后面不需要加标点。
例句:语言有三要素:(1)声音;(2)结构;(3)意义。
6.破折号作用有六点:①表解释说明,②表意思的递进,③表意思的转换、转折或跳跃,④表停顿或声音的延长,⑤表总结上文,⑥表分项列举。
例句: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他不喜欢乘坐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去炫耀他的新衣服。
7.省略号表引文的省略,表列举的省略,或表说话断断续续。
例句:我的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 ... 如此... ... 我早就看出来了!... ... 谢谢您船长”8.书名号表示书籍、篇章、报刊、剧作、歌曲、文件名、图画名的名称。
高中语文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标点一、标点符号的分类1.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6种,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2.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
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
句末点号用在句末,有句号、问号、叹号3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
句内点号用在句内,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3.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
常用的标号有9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
二、标点符号的用法1.句号句号的形式为“。
”。
句号还有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一般在科技文献中使用。
[常见用法]1.1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
例如:a)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b)谦虚令人进步,自满令人落伍。
1.2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
例如:请您稍等一下。
[常见错误]1.3当断不断,一逗到底。
例如:现代都市人常常渴望逃出钢筋水泥的城堡,去体验乡间的淳朴生活,乡村旅游顺应了现代人追求自然的渴望,所以刚刚兴起便迅速走俏,相信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节奏的加快,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项旅游活动中来。
(“淳朴生活”和“走俏”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句号)1.4不当断却断了,割裂了句子。
例如:生产本钱居高不下的缘故原由,一个是装备落伍,能耗高。
另一个是管理不善,浪费严重。
(“能耗高”背面的句号应改为逗号)1.5含有疑问词,但是从整个句子来看是个陈说句,句末误用问号。
例如:我们要正确回覆我们的人民、我们的青年,他们的青春、生命、幸福、欢乐根植在什么中央?(问号改为句号)[使用小提示]1.6中文和外文同时大量混排(如讲解英语语法的中文书),为避免中文小圆圈的句号“。
”和西文小圆点儿的句号“.”穿插使用的不便,可以统统采用西文句号“.”。
例如:这个句子应当翻译成He loves sports.1.7科技文献偶然触及大量公式,为制止中文句号“。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一、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们常说:标点虽小作用大。
标点符号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7种,标号9种。
点号又分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和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3种)。
标号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
点号(一)句号A.、句号的基本用法:陈述句末尾用句号。
示例: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
B、提示1.中文和外文同时大量混排(如讲解英语语法的中文书),为避免中文小圆圈的句号“。
”和西文小圆点的句号“.”穿插使用时的不便,可以统统采用西文句号“.”。
示例:这个句子应当翻译成He loves sports.2.科技文献有时涉及大量公式,为避免中文句号和字母o及数字0相混,也可以采用西文句号“.”。
示例:U=IR.示例:计算所得的结果是48%.3.“虽然……但是……”“尽管……但是……”两种句式,“但是”之前不能用句号。
其他情况下,可以用句号,也可以不用句号,视具体情况而定。
示例: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
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
示例:文化大革命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阶段,需要总结,但是不必匆忙去做。
4.位置禁则:句号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C、句号使用常见差错1.当断不断,一逗到底。
错例:现代都市人常常渴望逃出钢筋水泥的城堡,去体验乡间的淳朴生活,乡村旅游顺应了现代人追求自然的渴望,所以刚刚兴起便迅速走俏,相信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节奏的加快,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项旅游活动中来。
2.不当断却断了,割裂了句子。
错例: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一个是设备落后,能耗高。
另一个是管理不善,浪费严重。
(二)问号A、问号的基本用法1.疑问句末尾用问号。
示例:今天你怎么没给我打电话?2.反问句末尾一般用问号。
示例:所有这些,难道不是事实吗?B、提示1.选择问句问号的位置。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把握句子语境,注意体察细微微点1句内点号句内点号包括顿号、逗号、分号,分别表示句子内部大小不同、性质不同的停顿。
1.顿号、逗号的用法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
实际运用中,句中并列的成分不仅仅有词语,短语也较常见;顿号并非只用于并列词语间,并列词语间也并非只能用顿号。
(1)当并列词语或短语联合起来充当句子某一主干成分(即主谓宾)时,并列词语或短语间用顿号。
如: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2)并列词语或句子之间用了“和”“与”“或”“及”“或者”“甚至”“以至”“以及”“但是”“而且”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
如:这天山上有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
(3)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约数时不用顿号。
但是如果是数字省略语,且表示确指,则必须用顿号。
如:这对孪生姐妹看上去有十七八岁,正在读高三,分别在县一中高三四、五班上课。
(4)较长的主语中间、谓语中间和宾语中间的停顿应用逗号。
如:母亲沉痛地诉说,以及亲眼看到的实事,都启发了我幼年时期追求真理的思想。
(5)当不同层次词语或短语并列出现时,应按从小到大的层次先顿号再逗号。
如: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6)并列短语作定语时要用顿号,并列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它们之间用逗号。
作谓语、补语时,不用顿号,用逗号。
并列成分作谓语时,若共带一个宾语,并列词间用顿号。
如:他们在朦胧的夜色中,在大青树下,在纺车旁边,用传统的诗一般的语言倾吐着彼此的爱慕和理想。
2.分号的用法(1)并列复句中,如果分句内已用了逗号,分句间则使用分号。
如:感受得深,文章就写得深刻;感受得浅,文章就写得肤浅;没有感受,也就没有文章可写了。
(2)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如: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案(人教版高三必修备课资料)【教学要点】:高考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一般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
综合性是指多种标点符号(标号、点号)的连用(牢固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技巧性是指标点符号(标号、点号)在一定语言环境里的变通用法(活用)(能够正确理解语意,辨别语气,分析语言结构)【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问号1.选择问句,问号用在句末,中间用逗号。
如:你是参加电子计算机培训班呢,还是美容美发培训班呢?2.倒装问句,问号用在句末。
如:你知道她来干什么吗,老王?3.有疑问词,但非疑问句,表陈述语气,句中用逗号,句末用句号。
如:鲁迅先生为什么写《自嘲》这首诗,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什么,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4.反问句感情强烈,句末改用叹号。
如:这样的人都不法办,难道还有天理吗!5.选择问句为了表示强调,具有相对独立性,每项后面可用问号。
如:是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6.连续问句,各句前后语意连贯,各句后用问号。
如:市长每天都去掏烟囱?他不处理日常政务?市里难道没有比掏烟囱更重要的事?我心里纳闷。
7.肯定和否定连用的正反问句式如不表示疑问语气时,句末不用问号,而用逗号或句号。
如: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生”这八个字,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
8.表疑问的独词句后用问号。
如:“啊!地狱?”我很吃惊,只是支吾着,“地狱?——论理,就该也有。
”9.主谓倒装的问号,问号应用在句末。
如:“怎么了,你?” “你就去吗,小栓的爹?”(二)冒号1.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如下、例如”等词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如: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2.总括性话语前的停顿,用冒号,以总结上文。
如: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举例说明高中标点符号在汉语中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让文意更加明确,还可以起到节约用词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标点符号及其正确的用法。
一、句号句号是表示整个句子结束的标志。
一般来说,只有在陈述语句中才能使用句号。
例如:“我今天去了超市。
”二、问号问号用于表示疑问语句的结束。
例如:“你去不去?”在一些语境中,问号也可以用于表示反问或者讽刺的语气。
三、感叹号感叹号为表示感叹语句的结束标志。
例如:“太好了!”有时候感叹号也可以用于表示强调。
四、逗号逗号是用来分隔句子中相互独立的语义成分。
例如:“我今天早上吃了面包,喝了牛奶。
”逗号还可以用来连接两个简单句子,使其变成复合句。
五、顿号顿号和逗号的功用相同,但是使用的场合不同。
顿号通常用来分隔列举或者习惯用语。
例如:“亲朋好友、齐心协力,我们一定能完成任务。
”六、分号分号和逗号和顿号不同,它用来连接两个相似或者相关的句子或者短语。
两个句子之间的语义关系比较紧密,但是又无法用逗号连接。
例如:“这次考试我没有考得很好;我会努力争取下次考试更好的成绩。
”七、冒号冒号一般用来引出一个说明或者列表,或者在对话中引导下一个发言的内容。
例如:“以下是我总结的五点建议:1.细心观察2.深入了解3.善于沟通4.不断学习5.超越自己。
”八、引号引号通常用在文本中引用别人的话。
在中文中,通常使用“”符号。
例如:“他说:‘我不懂你在说什么。
’”九、括号括号通常用在文本中注释一些内容,可以视为一种补充说明。
在中文中,常用()符号。
例如:“德语里的‘Schadenfreude’(幸灾乐祸),是指在看到别人不幸的时候感到的快感。
”十、省略号省略号通常用来表示省略一个词或者一段话。
在中文中,通常用三个点(...)表示。
例如:“如果你爱我,就把你的心交给我...”。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讲义)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语言运用的一项基本功。
高考考点要求掌握七种点号(句号、问号、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和九种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的基本用法,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高考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一般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
相关的重要知识点有:①能够正确理解语意,辨别语气,分析语言结构,这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前提;②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这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基础;③具有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④具有识别、改正错误的能力。
复习的重点应是进一步熟悉、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并能发现与改正使用中的错误。
一、常考标点的注意事项1、问号⑴有的句子中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等,但全句所表达的并不是疑问语气,末尾不能用问号。
即有疑问词的短语在全句中只是充当一个成分。
例如: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
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
”(此句中虽有“何”字,但不具有疑问语气,所以不必用问号。
)⑵如果说话的语气缓慢,前一个句子带上语调独立成句,并且在后面的句子中有“这”等词语充当主语,这时句子后就要用问号。
例如:如何改善教学环境?这需要研究一系列问题。
(该句中问号使用正确。
)⑶区别选择问句与连续问句。
前者实际上只有一个疑问,只要求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回答;而后者则连续几个疑问,要求对所有问题都作出回答。
选择问句,中间用逗号,句末用问号;连续问句,各问句后均用问号。
例如:①明天晚上看电影,是你来叫我呢,还是我去找你?(选择问句,只在最后用问号。
)②除了他能去,谁能?你吗?你能去吗?(几个特指问连用,每个句末都用问号。
)⑷选择问句中,一般是在最后一个选择项的后边用问号,其余的用逗号,但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强调每一个选择项的独立性时,也可以在每个选择项的后边都用问号。
例如:是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立面反对他们呢?⑸有些表示婉商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
例如:请你进来一下好吗?⑹倒装句中间用逗号,问号一律用在句尾。
例如:.你到过上海吗,小刘?2、逗号⑴在较长的主语后面,在虽然简短却需要着重强调的主语后面,在句前状语后面,在由主谓短语或者其他较长结构充当的宾语前面,都要加上逗号。
⑵除了上述情况外,不要碰到句内停顿就加逗号。
用不用逗号既要看句子是否需要停顿,更要看结构上能否断开。
有的长句子读起来中间需要停顿,但结构上不能断开,就不能加逗号。
例如: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⑶逗号与句号的配合是最常见的,既要防止一逗到底,不用句号,也要防止句号过多,把完整的句意割断。
例如:时光飞逝,东风驱走了严寒。
暖春回到了大地。
(该句标点使用错误,第一个句号应改为逗号。
)3、顿号⑴相邻的数字连用表示概数时,中间没有停顿,不能用顿号。
例如: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此句中“三四里”表示概数,之间不应该用顿号。
)⑵相邻数字连用如果是数字略语,中间要用顿号。
例如:省委负责人向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介绍了近两年来我省工作所取得的成就。
⑶句中非并列词语间或没有停顿的并列词语间不能用顿号。
例如:宛南华侨新村位于徐汇区、中山南路与宛平路交会处。
(“徐汇区”与“中山南路”之间不是并列关系,不能用顿号,应删除或将顿号改为“的”。
)⑷并列词语之间如果用了“和”“或”之类的连词,就不再使用顿号,“和”类连词一般用在多项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之间。
例如: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合成等。
⑸多层次的并列词语间的停顿,多数是第一层用逗号,第二层用顿号,第三层用“和”类连词;不能全部用顿号,否则会使层次不清。
⑹并列的定语、状语间一般用顿号。
例如:年仅三十岁、无儿无女、重病在身的老王,是个老红军。
但并列的谓语、补语间一般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例如:我走后,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这个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⑺如果把简短的并列短语加以强调,这些并列短语之间就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如:这次采访,你必须带三样东西:钢笔,录音机,照相机。
⑻有的并列词语读起来并不停顿或停顿很短,只要不会产生歧义,中间就不必加顿号。
如“中小学生”“中外记者”“工农业”等,其中“中小”“中外”“工农”之间都不必用顿号。
4、分号分号主要用来隔开并列关系复句内的分句。
如果复句中的分句内部已经用了逗号,分句之间就要用分号。
例如: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纺羊毛,纺棉花,是丰衣的保证。
分析说明某种事物时,常用分号表示各项之间的停顿。
非并列关系复句有时也用分号。
5、冒号⑴冒号一般只管到一句话结束,不能管几个句子。
例如:为了充分利用这仅有的一点业余时间,他暗下决心:不看电视,不听音乐,不读小说,经过两个月的奋战,终于译完了这本书。
(该句中冒号只管到“不读小说”,应把“不读小说”后的逗号改为句号。
)⑵冒号不能在句内没有停顿的地方使用,也不能用在提示性话语的后边。
例如:我这位朋友平素和人交往甚少,他虽然住在热闹的市区,但也称得上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了。
(此句中冒号使用多余,应删除。
)⑶“某某说”若在引文的前边,它的后边常用冒号;若在引文的后边,它的后边要用句号;若插在引文的中间,前后是同一个人说的话,它的后边要用逗号。
例如:①焦裕禄笑了笑说:“我不是来休息的,是来工作的,咱们谈谈这里的情况吧。
”②“大娘,您到哪儿去?”雷锋赶上前去问道。
“俺从关内来,到抚顺去看看儿子。
”老人喘着气说。
③“不要怕。
”他安慰我说,“这是个误会,不会把你怎样的。
”6、引号⑴普通词语不能滥用引号。
一般情况下,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些特定的称谓、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才使用引号。
例如:①“要记住吃饭广我想起妈妈上班前说的话。
②“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
③这一位平时令人讨厌的小镇上的“新闻记者”,今天却成了大家的“英雄”。
⑵非直接引用不用引号。
例如:吴名早上跟我说:“他脚崴了一下,今天不能来上课了。
”(此处显然是间接引用,是转述。
因此,应去掉引号并改冒号为逗号。
)⑶加引范围不当。
例如: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本句中俗语应为“礼多人不怪”,而“嘛”字是表说话人的语气的词,应放在单引号之后。
)⑷引语末尾标点位置的确定:①如果引用的话是独立的,末尾标点应放在引号里面;②如果引语只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用其他标点;③应特别注意的是,引语末尾的标点如果是问号或叹号,那么即使作为作者的话的组成部分,一般也要保留。
例如:罗伯特·舒曼说:“一磅铁只值几文钱,可是经过锤炼,就可以制成几千根钟表发条,价值累万。
”因此,他劝告人们“要好好利用天赋给你的一磅铁。
”(句中最后一个句号应移到引号外,引文不独立。
)我一进教室,就看见“你在浪费时间吗?”“珍惜今天吧!”的标语。
(此句标点正确。
)7、括号⑴括号分句内括号与句外括号两种。
点号与它们的关系比较复杂。
这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要辨别其使用是否恰当,须考虑文意和语气。
⑵句内括号要紧贴在被注释词语后,被注释词语后的点号要放到括号的后边。
例如: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的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⑶句内括号的注释语中有标点时,最后一个标点(问号与叹号除外)应省去。
例如:①他撰写的《上古音的声韵配合规律》(载《中国语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在学术上颇有创见。
②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表示作者(编者?校者?)还拿不定主意呢?⑷句外括号前面正文的标点仍放在括号前面。
例如: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厉声。
热烈地鼓掌)⑸句外括号内的注释语如不成句,最后不用标点;如是完整的句于,句尾标点则不省。
例如:革命文学家,至少是必须和革命共同着生命,或深切地感受着革命的脉搏的。
(最近,“左联”提出了“作家的无产阶级化”的口号,就是对于这一点的很正确的理解。
)⑹句外括号内的注释补充如果与前文关系特别密切,其用法同句内括号。
例如:但是今天,假如时代能尖叫的话(我们的时代当然像是能尖叫的),那么机器时代正尖叫着要停下来。
此外,括号和破折号都可以注释前边的话,二者的区别大致是:内容重要,属于正文部分的,用破折号;内容不太重要,不是正文的一部分,只是注释,没有它也不影响意思完整的,用括号。
8、省略号⑴省略号前如果是句号、叹号、问号,说明前面是完整的句子,那么句号、叹号、问号应保留。
例如:不受制约的权力将产生腐败现象。
但是,谁来制约?谁来监督?谁能制约?谁能监督?……尚有一系列问题需要深入探讨。
⑵省略号前如果是顿号、逗号、分号(句中点号),则顿号、逗号、分号要省掉。
例如:一群马,在公孙龙眼里是“非白马”,是黑马、青马、黄马、棕马……的综合。
⑶省略号后的点号一般应省掉。
因为连文字都省了,点号自然也不必保留。
例如:雄伟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是首都最著名的建筑之一……那壮丽的廊柱,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赢了一幅绚丽的图画。
⑷用省略号标明文中省略了的话,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引文的省略,一种是列举的省略(其作用相当于“等等”“这类”,但二者不能并用)。
例如:她打扫卫生不认真,对待孩子不耐心,买菜报花账,好吃做,等等……真让人忍无可忍!句中“等等”与省略号不能连用,应删除“等等”及其前的逗号或把省略号改为逗号。
9、书名号⑴书名号可以用来表示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影片名、戏曲名、歌曲名和法规文件名等;而专栏、专题、丛书、单位等名称一般不用书名号。
⑵书名和篇名同时出现时,书名在前,篇名在后,中间用间隔号。
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编者刘向(约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沛(现江苏沛县)人。
⑶使用书名号时,不能将书名号后面的普通名词插进去。
如不能将“《读者》杂志”写成“《读者杂志》”。
二、标点符号的位置1、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2、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3、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
连接号和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
这四种符号上下居中。
4、着重号、专名号和波浪线式书名号标在宇的下边,可以随字移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