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绪论
- 格式:docx
- 大小:17.33 KB
- 文档页数:3
马原绪论知识点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一系列代表人物所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哲学。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和列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世界的实践活动,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基本观点,并对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条件下,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理论基础和世界观基础,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结构和理论体系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知识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认识。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一)物质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将物质的概念明确地理解为“唯一具有根本的自然属性、唯一具有自己的内在联系、能够相互转化的实在的东西”,即基于实践的物质。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了物质无限的发展性、创造性以及物质的最终极发展趋势。
物质的基本属性包括运动、空间和时间,物质是运动物、真实物,物质是各种可感知的存在,是可以通过感官观察和实验验证的。
同时,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独立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二)运动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切是在不断地运动和发展的。
物质的基本特征是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的形式、物质的存在的方式。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运动的,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等。
运动的特性有:量的变化和质的变化,所谓“量变质变”;运动的不平衡,物质或运动一般是向着平衡状态发展,实现平衡状态是运动的目标。
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与其相反的现象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的深切的矛盾发展的过程中”。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发展中普遍存在着矛盾。
矛盾是一切事物内部的统一,又是一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动因。
矛盾是一切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矛盾的特点有:矛盾一般性和矛盾特殊性。
马原知识点绪论总结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是需要我们理解和掌握的核心内容。
这些基本概念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如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革命、阶级斗争、价值规律、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等等。
这些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渊源和理论来源也是需要我们了解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哲学领域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发展而来的一种哲学思想理论。
它是通过对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扬弃和发展而产生的。
所以我们需要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渊源和理论来源,这对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和外延是有帮助的。
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社会运动的本质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分析。
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社会变革的内在动力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为我们深刻认识社会现实、掌握历史发展规律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
最后,我们需要认真总结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社会运动和历史发展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对社会运动和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还是对人类社会运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指导意义,它为我们正确把握社会运动的方向和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提供了理论支撑,因此我们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真总结和领会对我们实践工作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知识点进行总结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认真总结和理解这些知识点,我们才能更好的把握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更加深刻和全面的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理论与思想。
同时,通过认真总结和理解这些知识点,我们也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工作实践和社会实践,为我们正确把握社会运动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
绪论一、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的、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它的阶级属性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B.无产阶级争取人权的科学理论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策略的学说D.关于无产阶级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理论3.马克思主义从它的研究对象上讲是:A.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4.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5.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6.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7.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的两大理论成果是A.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B.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C.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8.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9.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是:A.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B.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世界观和阶级立场的转变C.马克思恩格斯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D.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当发展和基本矛盾的显现10.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是:A.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B.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C.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推动资本主义进入新的阶段11.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体系中,被列宁称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剩余价值学说12.早期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具有自发性,导致这种自发性的根本原因是:A.人工捣毁机器烧毁厂房B.工人要求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待遇C.资本家剥削压迫工人日益深重和残酷D.缺乏科学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13.下列工人运动中,不属于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的是: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1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1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是:A. 19世纪60年代B. 19世纪20年代C. 19世纪40年代D. 20世纪20年代16.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A.马克思主义人学B.科学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哲学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7.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A.辩证法思想B.唯物主义思想C.认识论思想D.可知论思想18.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费尔马哈哲学中的“基本内核”是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19.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那里继承的最重要的思想是A.唯物论B.剩余价值学说C.辩证法D.劳动价值论20.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2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现代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2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A.与时俱进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实现共产主义D.致力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实现共产主义B.致力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24.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B.科学社会主义学说C.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5.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得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剩余价值学说和暴力革命D.辩证法和唯物论26.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的科学。
马原论述题整理第一章绪论论述题:1、试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答案要点:(1)马克思主义是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4)马克思主义是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简答题2、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
答案要点:(1)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重要的品质就是与时俱进,是实践的理论;(2)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先后产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3)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理论和科学发展观。
辨析题3、作为人的解放的条件、道路和策略的马克思主义,最初是作为无产阶级形成阶级意识的启蒙力量,革命成功后,转变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指令和权威话语。
答案要点:(1)不正确(2)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人类解放的理论,它系统的回答了人的解放条件、道路,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即使在革命成功后,它依然是革命和建设的指南。
(3)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的。
选择题4、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5、马克思主义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A.战斗性B.理论性C.实践性D.逻辑性6、对马克思主义主义理论唯物主义基础的奠基起作用的人是()A.斯密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恩格斯不定项选择题7、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的有( )A.德国古典哲学B.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C.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D.英国古典经济。
第二章物质世界及其规律论述题1、下列文摘出自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感性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的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马原课本绪论介绍《马原》课本,全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是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课程中的重要教材之一。
本教材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核心,旨在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内容概述《马原》课本全书包括绪论和八个主要章节。
本文将主要介绍《马原》课本的绪论部分。
绪论是《马原》课本的开篇,它是全书内容的引子,旨在给学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学科体系和本教材的组织结构,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绪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发展:绪论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发展历程,以及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思想脉络的梳理,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基本思想基础。
2.马克思主义的学科体系:接着,绪论详细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内容和体系。
学生将了解到,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种理论,也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人类解放运动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3.《马原》课本的组织结构:绪论最后介绍了本教材的组织结构和章节划分。
本书主要分为八个章节,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人类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变革、马克思主义与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世界。
每个章节都包含了多个小节,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阐述。
教学目标绪论作为整本教材的开篇,对于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的建立和全面了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绪论,学生将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目标:1.了解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基本发展过程,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2.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学科体系和学科内容,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和基本概念。
3.熟悉本教材的组织结构和章节划分,具备对《马原》课本进行系统学习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高学生的思辨和分析思维能力。
(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1.为什么要始终坚持和学习马克思主义?主要表现在:第一,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
第二,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引导我们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世界形势变化的本质。
第三,只有学习、掌握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才能更好地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主旋律。
第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如何,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要努力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掌握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上下功夫。
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
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就要做到: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胡锦涛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他明确提出:“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马原复习提纲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来看】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阶级属性来看】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狭义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广义马克思主义【总结】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阶级性);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创始人);是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为什么要推翻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几大弊病:物质财富对人的统治;人与人的对抗、分裂;最重要的是,资本主义不能给绝大多数人以幸福●马克思的社会理想消除人与人的对抗、分裂,实现人类解放,建立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如何实现人类解放两大根本途径:发展生产力;变革社会关系,特别是消灭私有制●人类解放的历史进程整个人类历史,实质上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地为自身争取自由和解放的历史。
更具体地讲,就是人类不断摆脱自然界和社会关系的奴役,逐渐掌握自身命运,最终成为自然和社会的主人的奋斗过程.原始社会:人尚未受到社会关系的奴役,但却是自然界的绝对奴隶。
第一部分:绪论(绪论)-哲学基本问题:世界观是什么⏹正确世界观⏹错误世界观第二部分:辩证唯物论(第一章)-世界的本原问题:世界是什么?⏹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第三部分:唯物辩证法(第一章)-世界存在状态问题:世界怎么样?⏹辩证法⏹形而上学第四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二章)-世界是否可认知问题:世界怎样认知⏹反映论⏹先验论⏹可知论⏹不可知论第五部分:唯物主义历史观(第三章)-社会、人的问题:人是什么⏹唯物史观⏹唯心史观第六部分:资本主义论(第四、五章)-社会制度问题:资本主义永恒吗?⏹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第七部分:社会主义论-社会主义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两级分化第二部分辩证唯物论(第一章)第一章物质观-所谓物质观,就是在哲学上,人们对物质所持的基本观点和根本态度。
A.哲学物质概念的特点:a)最大共同性b)最大普适性c)最高抽象度B.列宁的物质定义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客观实在性;2.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物质不是意识派生的;3.他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物质独立于一是之外;4.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是可以认识的。
C.列宁物质定义的重大意义1.在唯物论方面: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从根本上与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线;2.在认识论方面:坚持了威武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从根本上与唯心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线;3.在历史观方面:坚持了辩证的、历史的物质观,从根本上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4.在哲学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物质概念的关系上:揭示出了哲学物质范畴与具体科学物质概念的关系。
X.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物质的具体形态具有多样性、不可穷尽性;各种物质形态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
Y.物质范畴与物质结构理论I.区别:A.哲学物质范畴是对一切物质形态、结构、属性和关系的共同本质——客观实在性的认识;物质结构理论是自然科学在一定发展阶段上关于自然界物质结构一定层次的理论概括;B.哲学物质范畴所反应的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是绝对的;物质结构理论是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是相对的。
绪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具有哪些鲜明的特征?(p2-4. 10-13)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开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其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们有机统一并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体内容。
此外,马克思主义还包含着其他许多知识领域,如历史学、政治学、法学、文化学、新闻学、军事学等,并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自身的内容。
特征:
①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逻辑紧密的有机整体,它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是客观的,它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并以实验为检验标准;
②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③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从实际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二不断发展的学说;
④人民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
⑤发展性: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2、为什么马克思被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
第一,马克思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
马克思在中学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为了这一崇高理想,马克思付出了很多。
马克思在伦敦的时候,经济上很困顿,没钱买面包,没钱付房租,不得不靠典当衣物和家具来维持生活。
就是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1859年,他这样写道:“由于需要抽出许多时间来研宄我的政治经济学,不得不拒绝(虽然很不乐意)人们在伦敦和维也纳向我提出的收入极其可观的建议。
但是我必须不惜任何代价走向自己的目标,不允许资产阶级社会把我变成制造金钱的机器。
”恩格斯说:“马克思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因此,“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第二,马克思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影响。
美国学者罗伯特•L •海尔布隆纳在他的一本小册子《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中写道,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
在社会历史领域,在人类社会发展领域,我们对马克思是不能回避的。
马克思主义是得到了历史实践证实的,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
不仅在社会主义国家,即使是资本主义国家,在遇到一些现实难题的时候,大家都会向马克思的理论求助。
《21世纪资本论》为什么那么火?因为有马克思的《资本论》珠玉在前。
在人类思想史上,至今还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的思想、文化、社会发展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对于这一点,不管是赞同马克思主义还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人,都会承认。
比如,反对马克
思的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说:“大多数的创作,经过一段时间,短的是饭后一小时,长的达到一个世代,就完全淹没无闻了。
但是,马克思的学说不是这样,它遭受了批判,但它又复活了,是穿着自己的服装,带着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自己的瘢痕复活了。
马克思思想的完备性就在于,它在每个细节上都表现出正确性,并且使他的所有研宄者都能领受到智慧的魔力。
”
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影响。
西方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著名哲学家德里达指出:“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无论如何得有某个马克思,得有他的才华,至少得有他的某种精神。
”这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对当今世界的影响力。
3.结合当代世界所面临的课题和当代青年所肩负的使命.谈谈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和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其批判性。
在当今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马克思为我们正确认识当代世界的现实和发展变化,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具有全球意义的分析工具。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尽管资本主义世界产生各种理论流派,使用了各种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手段,穷尽解数,最终却难以逃脱经济社会危机的冲击。
从石油危机、拉美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到近年来的美国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占领华尔街”国际运动、各国罢工示威等一系列政治社会危机,使资本主义不得不一次次站在危机的悬崖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