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在职女教师健康体检结果分析与对策
- 格式:docx
- 大小:8.32 KB
- 文档页数:3
健技能类别 沙眼教师体检存在主要健康问题和成因如下表成因分析1、近视的老师平时不注意眼睛的清洁,2、一般老师平时也常用手去揉眼睛3、大气环境较差,灰尘较大4、外出旅游时公用洗脸盆痔疮1、平时饮食过于辣2、生活压力大有一定关系3、个人卫生有关乳腺增生1、工作压力较重,心情不够舒适、开朗2、多数是女教师,产后所至,并不严重子 宫 肌 瘤 1、工作、生活压力较重,平时不注意调节 囊肿 2、心情不舒畅3、未注意锻炼子宫糜烂1、产后卫生护理不够2、长期阴道炎症所至慢性咽炎1、发声不妥,气血亏损2、用声过度3、经常吃辛辣食物,过量饮酒我校针对教师的主要健康问题,找出原因,制定干预措施,同时邀请卫生保健和 健康教育机构,以及校医对教师进行健康知识讲座、医疗保健,教师患病率略有 下降。
教师主要健康问题干预措施及效果对比 项 目 干预措施 效果对比 主 要 共性措施 个性措施 2015 2016 对比 问题 年 患 年 患 病率 病率沙眼1、加强健康卫生知识1、 注 意用眼卫生和生6.92% 2.38% 下 降的宣传,通过板报、 活习惯4.54专题讲座、健康知 2、 集 体统一发放眼药识培训等形式,帮 水(磺胺醋酰钠眼药 助教师掌握日常保 水)。
痔疮1、注意清淡饮食,避免 15.8910.95 下降 2、建 立 教 师 健 康 档腥辣食物 % % 4.96案,加强对教师开 2、平时注意多饮水,保展疾病防治咨询,持大便畅通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囊肿慢性咽炎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宫颈糜烂为教师治疗提供一切便利。
3、根据教师的总体健康状况,加强对饭堂膳食管理尽力为不同健康状况的教师提供多样化的食品,提高饮食的科学性。
4、优化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创造条件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实施人性化管理,教给教师减负。
5、积极开展教职工文体活动,促进教职工参加体育锻炼,保证教职工必要的锻炼时间1、注意心情调节,保持心态良好,2、定期检查,发现问题积极治疗3、加强锻炼,增强体质1、注意心情调节,保持心态良好,2、定期检查,发现问题积极治疗3、加强锻炼,增强体质1、注意饮食习惯,少吃油炸类和避免腥辣食品2、生活起居要养成规律,劳逸结合3、保持每天清晨淡盐水漱口1、传授有关预防常识,提醒他们要注意情绪的调节2、不吸烟,少饮酒,饮食宜清淡3、少吃动物内脏及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1、注意外阴卫生2、平时要常爆晒内衣裤,或用消毒水浸泡3、早期发现及时治疗22.617.5下降2%0%5.1211.49.38%下降8%2.105.13%4.76%下降0.3712.811.9下降2%0%0.926.56%6.25%下降0.31。
中学教师健康体检结果分析及干预策略为了解中学教师健康状态,我单位每年对全县中学教职工进行分期分批健康体检,今年对在我单位体检的471名教师体检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从中找出规律性,提出针对性防治对策,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提高教职工整体健康水平。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中学教师471名,年龄32~59岁(分成三个年龄组:32-39、40-49、50-59),女性158名,男性313名,男:女之比1.98:1。
1.2 方法请省级医院专家参加体检,对上述受检者询问病史及专科检查,包括:内科、外科、耳鼻喉科、眼科,测量:身高、体重、视力、血压、脉搏,结合临床辅助检查作出诊断,部分受检者还需经上级医院加作相应检查以确诊。
辅助检查血液生化检查(空腹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乙肝五项、甲胎蛋白)、血尿常规、腹部B超(肝、胆、脾、胰、双肾)、心电图、胸部X片。
1.3 诊断标准按照全国疾病调查统一诊断标准进行疾病分类。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2.1 常见疾病检出率情况471名受检者中检出病症44种,异常发现者408人,占受检人数86.62%。
有二项及以上异常者362人,占检出异常人数88.73%。
前10位异常发现顺位是:高脂血症(54.78%)、牙结石(21.66%)、脂肪肝(20.59%)、高血压(12.53%)、肾结石(10.4%)、肝功能异常(10.19%)、糖尿病(8.70%)、胆囊结石(8.07%)、慢性支气管炎(6.5%)、下肢静脉曲张(3.1%)。
检出脂肪肝及高脂血症最小年龄34岁,高脂血症各年龄组发病没有显著性但男女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2),即男性高于女性;脂肪肝各年龄组男女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7);肝功能异常最小年龄32岁,男女差异不明显(P=0.483);慢性支气管炎检出率阳性者全部在40岁以上并随年龄增加阳性率递增,各年龄组发病有明显差异(P<0.05);高血压、胆囊结石各年龄组发病差异有显著性(P<0.05)。
女教师健康调查报告调查概况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女教师的健康状况,共有120名女教师参与了此次调查,调查时间为2022年5月1日至5月7日。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身体健康状况、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
调查结果1. 身体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女教师身体健康状况较为良好。
其中,82%的女教师表示自己处于良好或较好的健康状态,15%的女教师表示自己的健康状况一般,仅有3%的女教师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较差。
2. 饮食习惯关于饮食习惯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女教师注重饮食健康。
调查显示,95%的女教师每天都吃早餐,有规律地进食。
此外,调查还显示,84%的女教师每天摄入足够的蔬菜和水果,注意均衡饮食。
3. 生活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女教师的生活方式普遍健康。
72%的女教师每周坚持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此外,60%的女教师每天步行或骑行上下班,有规律地参加体育活动。
然而,也有部分女教师表示因工作忙碌而缺乏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4. 心理健康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女教师整体上心理状态良好。
仅有20%的女教师在工作和生活压力下感到焦虑或紧张,大多数女教师通过积极的心理调节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结论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参与调查的女教师整体上身体状况较好,大多数人对自己的健康感到满意。
2. 女教师普遍具备良好的饮食习惯,注重摄入营养并保持饮食的均衡。
3. 大多数女教师具备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体育锻炼和规律的生活习惯。
4. 女教师整体上心理健康良好,能够通过积极的心理调节应对工作和生活压力。
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个别女教师在工作压力下可能会对身体和心理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建议学校加强对女教师的关心和支持,提供更多的健康指导和心理教育,帮助她们维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宜昌某市中学已婚女教师妇科疾病普查结果分析【关键词】中学已婚女教师;妇科疾病;普查结果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教职工尤其是女教师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作为辛勤耕耘在教学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她们的教学任务重,长期伏案,生理功能也经常处于超负荷状态,很容易导致各种妇科疾病。
本研究旨在针对中学在职女教师这一高学历层次的知识女性群体,调查其妇科患病情况,分析其生殖健康状况及其特点,提出相应对策,为知识女性的保健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我们于2011年6月——10月对宜昌某市中学518名已婚女教师进行了常见妇科疾病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宜昌某市中学全体已婚女教师进行妇科疾病普查,应检人数518人,实检人数518人,受检率100%。
年龄范围23-76岁。
平均年龄(45.48±9.03)岁。
1.2 方法体检医生由统一标准培训和考核的医务人员完成。
体检项目包括:常规妇科检查(外阴、阴道、宫颈、子宫、附件)、阴道分泌物涂片、白带常规、宫颈脱落细胞检查(液基超薄细胞学检查法)、阴道b超、乳腺红外线扫描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双份录入资料并进行逻辑审核,录入后的双份资料随机抽样核对,抽样比例10.0%,错误率小于5.0%。
应用spss13.0 for windows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2.1 人口学特征本次调查对象中,25-55岁年龄段女教师所占比例最高,为32.43%;从文化程度分类看本科学历的女教师占到研究对象的60%以上;从职业分布来看,在职人员占大多数比例为61.58%;从婚姻状况来看,已婚女教师占调查对象的90%以上。
2.2 不同年龄组妇科检查患病情况见表1。
蠡测中学教师身心健康状况与对策1.工作压力大,心理压力大教师之职,肩负着教学、科研、辅导等多重任务,既要面对高考、考研等重要考试,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家庭教育环境等问题。
这些工作任务不断加重,给教师的心理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蠡测中学的教师在工作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压力。
如短暂的调整时间、教学要求的更新、学生的不同心理问题等,使得教师的工作压力更大。
2.身体健康状况不佳教师需要经常在教室里坐着,同时呼吸空气不太新鲜。
在紧张的教学任务下,教师往往提前几分钟到校、离校较晚,较长时间的工作强度让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逐渐恶化。
再加上可能的情绪饮食、缺少运动等不良的生活习惯,使得教师的健康状况更加脆弱。
3.学生家庭问题与管理难度学生家庭问题常常成为教师头疼的问题,一些独生子女家庭、单亲家庭、不良家庭背景的学生,使得教师的管理难度不断增大。
此时,教师需要承担家庭教育、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工作,对教师的身心健康也进行了考验。
二、对策1.调整心态,保持心理健康在工作中,教师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需要采取有效的信息处理和应对方式。
同时,教师可以寻求心理咨询服务,倾诉内心的不安和烦恼,缓解压力。
2.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教师需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增强身体素质。
每天进行规律的晨练、下午的散步、周末的户外运动等,有助于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和疲劳程度,同时可以增强抵抗力,让自己更健康。
3.健康饮食,保持营养均衡教师平时需要注意健康饮食。
对于多忙的教师而言,要尽量避免快餐、零食等不健康的食品,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营养素的食品,保证够用的热量和营养均衡饮食。
4.合理安排时间,减少工作强度大多数教师的时间规划比较紧张,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计划。
在教学、科研、家庭工作等方面进行分配,让自己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有一定的时间放松和休息。
5.加强交流,共享资源教师可以加强同事之间的交流,分享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经验和方法。
互相支持和帮助,共同解决学生家庭问题,可以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并提高教学效率。
某中学2003年教师健康检查结果分析(作者樊雅铃)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教学质量对学校的要求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任务越来越繁重。
教师们不但应具备优良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而且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
为了掌握教师的健康状况,我校医务室于2003年10月对本校全体教师进行了全面健康检查,参考有关文献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来源与方法学校医务室组织52名教师在指定的市级医院进行健康检查,检查项目有:血糖、血脂、肝功能检查、心电图检查。
肝、胆、脾、胰、肾、子宫B超检查,女性加查妇科。
检查结束后建立教师健康档案,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2疾病统计结果2.1 检查出的异常情况52名检查对象中,男性17名,女性35名,平均年龄40岁,检查出健康状况异常者34名,检出率达到65%。
见表1。
表1 52名教师健康检查异常检出情况2.2 检出异常与年龄关系的比较40岁以下与40岁以上(含40岁)2个年龄组比较,肝脏异常、血脂偏高,心电图异常,检出率经统计学统计,差异有显着性,前者明显低于后者,显示超过40岁以后,一些慢性病呈现上升趋势。
见表2。
表2 检查异常与年龄的关系2.3 检出异常与性别关系的比较男性与女性比较各种异常的检出率经统计学统计,差异均无显着性,说明身体健康状况与性别的关系不大。
3 对教师体检结果的分析52名教师的健康检查,异常检出率高达65%,这个结果使得我们对教师的健康状况堪忧。
异常的造成主要与教师的工作压力大,任务重,同时面临学生升学压力、职务晋升压力,以及来自社会家庭等诸多方面的压力,忽视了自我保健等因素有关。
下面从7个方面进行分析。
3.1 个体因素年龄40~60岁人的机体各种生理机能逐渐衰退,免疫力抵抗力下降,这是自然规律。
当然如经过持久和适度的锻炼,讲究合理的营养,保持正常的心理健康,这个衰退过程是可以大大减缓的。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某中学20xx年教师健康检查结果分析(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2344-86 某中学20xx年教师健康检查结果分析(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作者樊雅铃)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教学质量对学校的要求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任务越来越繁重。
教师们不但应具备优良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而且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
为了掌握教师的健康状况,我校医务室于20xx年10月对本校全体教师进行了全面健康检查,参考有关文献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来源与方法学校医务室组织52名教师在指定的市级医院进行健康检查,检查项目有:血糖、血脂、肝功能检查、心电图检查。
肝、胆、脾、胰、肾、子宫B超检查,女性加查妇科。
检查结束后建立教师健康档案,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疾病统计结果2.1 检查出的异常情况52名检查对象中,男性17名,女性35名,平均年龄40岁,检查出健康状况异常者34名,检出率达到65%。
见表1。
表1 52名教师健康检查异常检出情况2.2 检出异常与年龄关系的比较40岁以下与40岁以上(含40岁)2个年龄组比较,肝脏异常、血脂偏高,心电图异常,检出率经统计学统计,差异有显著性,前者明显低于后者,显示超过40岁以后,一些慢性病呈现上升趋势。
教师健康体检分析报告一、前言教师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职业群体,其身体健康状况对教育事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关注和维护教师的身体健康,我校特别组织了教师健康体检活动。
本报告旨在对教师的体检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估,为教师提供科学的健康指导,促进其身体健康发展。
二、体检数据整体情况本次体检共有200名教师参与,包括100名男性教师和100名女性教师。
体检方面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心电图等项目。
1. 性别分布参与体检的教师中,男性教师和女性教师的比例各占50%。
2. 年龄分布教师的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30岁至50岁之间,其中30岁至40岁的占57%,40岁至50岁的占33%,50岁以上的占10%。
3. 身高体重状况教师的平均身高为170cm,平均体重为65kg。
根据身高与体重的指数计算,可以得出68%的教师体重正常,17%的教师体重过轻,15%的教师体重过重。
三、体检数据分析1. 血压情况根据体检结果显示,教师的平均收缩压为130mmHg,平均舒张压为80mmHg。
血压正常的教师占78%,高血压患者占22%。
其中高血压患者以50岁以上的教师居多。
2. 血糖情况教师的平均空腹血糖为5.5mmol/L,正常血糖的教师占92%,糖尿病患者占8%。
关于糖尿病患者,应密切关注其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并及时进行治疗。
3. 血脂情况教师的平均总胆固醇为4.5mmol/L,平均甘油三酯为1.2mmol/L,平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1.5mmol/L,平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2.6mmol/L。
教师血脂情况总体较好,其中仅有5%的教师的总胆固醇水平超过5.2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1.0mmol/L的教师占8%。
4. 心电图分析通过心电图检查,教师中正常心电图的教师占95%,心律不齐的教师占2%,有心脏疾病的教师占3%。
这些心脏疾病大多是一些轻微的病变,但建议这部分教师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长春市某高校教师2015—2017年体检结果分析与建议长春市某高校是一所优秀的学府,在这里,有一批年轻的教师们为学生们的成长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教师们的健康状况也是我们需要重视和关心的。
2015年至2017年,该高校为教师们进行了一系列的体检,并对体检结果进行了分析与建议。
下面我们将对这些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反思。
根据体检数据显示,教师们整体体检情况良好,总体体检率高达98%,体检结果阴性率高达95%。
这说明大部分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仍有少部分教师的体检结果呈阳性或存在一些潜在的健康问题,这需要我们关注和关怀。
根据年龄段来看,30岁以下的教师体检率最高,超过了99%。
这一数据表明,年轻教师们十分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年轻人对健康的重视。
而50岁以上的教师体检率稍有下降,这可能是由于年龄增长,身体健康问题逐渐显现,对健康的关注和重视有所减弱。
对于这一情况,我们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提醒老年教师们要多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及时进行体检和治疗。
根据性别来看,女性教师的体检率略高于男性,而阳性率和疑似阳性率也稍高于男性。
这说明女性教师们的身体健康问题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尤其是对于女性教师群体来说,因为生理特点和心理压力等原因,她们的身体健康问题可能更加突出。
学校应该加强女性教师的健康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关爱和照顾。
通过对教师们体检结果的具体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常见的健康问题,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这些疾病与教师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长期的工作压力和不规律的生活作息可能成为这些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对于教师们来说,良好的工作生活平衡,规律的饮食和作息,以及定期的体检都是十分重要的。
学校也应该加强对教师们的健康知识普及和健康管理培训,提高教师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经过对体检结果的分析,我们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加强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管理与干预,早发现、早治疗,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危害。
老师健康情况调查汇报一、问题提出1.了解民情,坚持维护民意,办好实事2.在有能力前提下,十二个月最少为老师体检一次3.提议多举行活动,定时体检4.开设身心健康讲座,明确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注意点5.医疗保险增加力度6.增添部分体育锻炼设施和保健方法学校生命力在于教育质量,提升教育质量关键在于老师。
作为一个老师,不仅要含有优异教育理念,扎实专业知识,还要有健康体魄。
伴随社会进步和改革推进,,全社会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广大家长对教育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关注教育质量、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呼声越来越大,和此同时一个十分突出问题也悄然而至,那就是老师身心健康问题。
社会对教育要求高了,学生获取知识渠道多了,老师们压力也越来越大了,天天要花大量时间备课、改作业,还要时刻监控好学生安全、卫生,还有课堂教学、教学科研、教学成绩、论文、职称、考评、学历、继续教育等等一系列工作不能放松,老师们全部有力不从心感觉。
现实中,很多老师身体情况并不乐观。
慢性咽炎、颈椎病、心脑血管病等职业病全部在威胁着老师们健康。
身体素质在下降,自卑、失眠、焦虑等症状出现,老师健康情况令人担忧。
这些问题如不立即处理,既不利于老师本身成长,也影响教育质量。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本钱”,假如老师身体不好,会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
只有让每一位老师真正愉快地工作、健康地生活,孩子们才能愉快地学习。
所以,关注老师身心健康,缓解老师工作压力,提升老师心理素质,有利于老师专业成长,有利于促进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和人才质量提升。
为此,我们对桂花九义校中小学老师进行了为期20天健康情况调查,此次调查采取发放问卷、资料统计、走访、座谈等形式,分析了中小学老师身心健康现实状况及存在关键问题,提出了提升老师健康不成熟提议,以愈加好地为提升我校中小学老师队伍素质和教育质量服务。
二、我校中小学老师健康总体情况这次调查,包含52名老师,男老师 32名,女老师 20名。
经统计,受调查52位老师中,患身体疾病人数占31.5%,健康人数占20%,亚健康人数占48.5%。
某中学在职女教师健康体检结果分析与对策为了探讨在职中学女教师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健康干预和预防疾病的发生,我院于 2012 年月对辖区内某中学在职女教师进行了健康体检,现将体检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取某中学在职女教师共251 人,年龄 20 至 55 岁。
1.2 方法1.2.1 本次健康体检的体检内容包括一般检查(身高、体重、血压)、内科、外科、五官科、妇科、血液常规、血液生化、宫颈刮片病理检查、心电图、 DR胸片、肝胆胰脾双肾及子宫附件 B 超、乳腺彩超。
各科检查均由有经验的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规范完成及作出结论,检查结束后建立健康体检电子档案。
1.2.2 诊断标准和疾病分类按全国疾病调查统一诊断标准分类。
2结果本次检查体检结果异常指标达80 项、 1046 人次,异常检出率达 100%。
女教师前十位疾病依次为:乳腺增生、血脂异常、盆腔积液、慢性宫颈炎、超重及肥胖、白带清洁度Ⅲ度、血压升高、血尿酸高、血清转氨酶升高、子宫肌瘤(见表1)。
3讨论3.1 分析本次体检结果表明中学在职女教师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 1)体检结果异常指标达 80 项、 1046 人次,异常检出率达 100%。
( 2)女教师前十位疾病依次为:乳腺增生、血脂异常、盆腔积液、慢性宫颈炎、超重及肥胖、白带清洁度Ⅲ度、血压升高、血尿酸高、血清转氨酶升高、子宫肌瘤。
(3)、体检结果异常情况最多的是乳腺增生和血脂异常。
( 4)、血脂异常、超重及肥胖、血压高是心脑血管疾病致病的危险因素,在职女教师这三种异常检出率较高。
( 5)、生殖系统异常情况检出率较高。
( 5)、随着年龄的增加,在职女教师体检异常情况也逐渐增多,一个人可能出现多项异常检查结果。
3.2 对策3.2.1 乳腺增生是乳腺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因内分泌失调所致的腺上皮和间质增生和复旧不全而引起的非炎症、非肿瘤性疾病,该病多见于 20-50 岁,高发年龄 30-45 岁,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女性乳腺增生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1] 。
中学女教师326例健康体检结果分析与保健对策
刘丽月;谢犇犇;冯承万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6(032)021
【摘要】目的:了解泰安地区某中学女教师健康状况和女性疾病分布情况,为实
施综合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分析近3年326例中学女教师健康体检资料。
结果:221例(67.79%)患不同程度疾病,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慢性宫颈炎、阴道炎、子
宫肌瘤。
结论:女性教师妇科疾病呈多样性,与年龄、家族史、生活方式及工作性质密切相关。
应高度关注女性健康,针对性开展健康干预,确保女性教师身心健康。
【总页数】2页(P143-143,145)
【作者】刘丽月;谢犇犇;冯承万
【作者单位】271000解放军88医院健康管理中心;271000解放军88医院健康
管理中心;271000解放军88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淮南市保健干部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J], 刘家全;牛玲;郝希春;黄政;曹安来
2.合肥市部分省直保健干部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J], 刘一俭
3.武警某部干部3年健康体检结果分析及保健对策 [J], 邓笑伟;吴凡;张韶峰;马春梅;刘冰
4.2667名中小学女教师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J], 余征;邓冬苗;余雨玲;邱映明
5.安顺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辖区幼儿园儿童入园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J], 张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学校教职员工体检结果汇总情况市学校教职员工于00年00月在市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
应检人数:00人,实检人数00人,参检率为00%。
其中女性应检人数00人,实检人数00人,参检率为88.7%;男性应检人数00人,实检人数500人,参检率为008%。
(统计到00年00月00日止)。
体检结果统计如下:经初步统计,学校教职员工体检人数00人,其中属基本正常001人,占体检人数的7.38%;患病或所检项目各类指标有不同程度超过正常范围者00人,结果异常率00.62%。
体检结果详细情况:(一)内科检查及血液化验有异常:位于前3位的分别是:1. 血脂高:00人,占体检人数的30.087%。
2. 肾功能异常:00人,占体检人数的018.79%,其中尿酸升高026人,尿素氮升高02人。
3. 血压高:00人,占体检人数的017.45%。
本次化验及内科检查还发现:尿常规异常0人,肝功能异常0人,血常规异常0人,同型半胱氨酸升高0人颈部淋巴结肿大1人,糖化血红蛋白升高1人,肿瘤指标升高0人(其中CA199升高1人CA125升高0人),建议进一步检查或定期随访。
(二)心电图检查异常:位于前3位分别是:1.窦性心动过缓0人,占体检人数的6.04%。
2.ST-T改变、ST段改变:0人,占体检人数的2.68%。
3.房性早搏:3人,占体检人数的2.01%。
本次心电图检查还发现窦性心动过速3人,房颤1人,左前分束支传导阻滞1人,电轴左偏1人,异常Q波1人,建议进一步检查或心内科随访。
(三)胸片检查异常:本次胸片体检发现:肺部增殖灶1人,肺纤维灶1人,建议呼吸科随诊。
(四)彩超检查异常:位于前5位分别是:1.脂肪肝:03人,占体检人数的28.86%。
2.甲状腺结节:0人,占体检人数的18.79%。
3.胆囊息肉:06人,占体检人数的17.45%。
4.胆囊炎:00人,占体检人数的12.75%。
5.肝囊肿:06人,占体检人数的10.74%。
某中学在职女教师健康体检结果分析与对策
为了探讨在职中学女教师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健康干预和预防疾病的发生,我院于2012 年月对辖区内某中学在职女教师进行了健康体检,现将体检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某中学在职女教师共251人,年龄20 至55 岁。
1.2方法
1.2.1本次健康体检的体检内容包括一般检查(身高、体重、
血压)、内科、外科、五官科、妇科、血液常规、血液生化、宫颈刮片病理检查、心电图、DR胸片、肝胆胰脾双肾及子宫附件B 超、乳腺彩超。
各科检查均由有经验的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规范完成及作出结论,检查结束后建立健康体检电子档案。
1.2.2诊断标准和疾病分类按全国疾病调查统一诊断标准分类。
2结果
本次检查体检结果异常指标达80 项、1046 人次,异常检出率达100%。
女教师前十位疾病依次为:乳腺增生、血脂异常、盆腔积液、慢性宫颈炎、超重及肥胖、白带清洁度山度、血压升高、血尿酸高、血清转氨酶升高、子宫肌瘤(见表1)。
3讨论
3.1分析本次体检结果表明中学在职女教师的健康状况不容乐
观。
(1)体检结果异常指标达80项、1046 人次,异常检出率达100%。
(2)女教师前十位疾病依次为:乳腺增生、血脂异常、盆腔积液、慢性宫颈炎、超重及肥胖、白带清洁度山度、血压升高、血尿酸高、血清转氨酶升高、子宫肌瘤。
(3)、体检结果异常情况最多的是乳腺增生和血脂异常。
(4)、血脂异常、超重及肥胖、血压高是心脑血管疾病致病的危险因素,在职女教师这三种异常检出率较高。
(5)、生殖系统异常情况检出率较高。
(5)、随着年龄的增加,在职女教师体检异常情况也逐渐增多,一个人可能出现多项异常检查结果。
3.2对策
3.2.1乳腺增生是乳腺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因内分泌失调所致的腺上皮和间质增生和复旧不全而引起的非炎症、非肿瘤性疾病,该病多见于20-50 岁,高发年龄30-45 岁,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女性乳腺增生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 。
建议女教师日常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睡眠,保持性生活和谐;多运动,防治肥胖,提高免疫力;选择适宜的生活用品;适宜婚育哺乳,避免人工流产;改变饮食结构放松心情;学会乳房自我检查定期乳腺专科门诊随访。
3.2.2血脂异常、超重及肥胖、血压高是心脑血管疾病致病的危险因素,在职女教师这三种异常检出率较高。
分析其原因是由于女教师对自身健康不够重视,忙于工作而疏于保健,存在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工作节奏快、压力大、高脂高盐饮食、缺乏锻炼、情
绪不良等),加之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长期作用[2] ,给各类慢性病发生留下隐患。
建议及时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定期健康检查,劳逸适度,合理膳食,戒烟限酒,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以乐观进取的态度对待工作生活和疾病。
3.2.3生殖系统疾病严重危害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病,也是发生宫颈癌的高危因素
[3] 。
在职女教师平时需注意会阴部卫生,定期妇科检查,盆腔
积液(除外生理性积液)、慢性宫颈炎、白带清洁山度均需及时到妇科就诊治疗。
3.2.4高尿酸具有较高的患病率,与年龄、血压、血脂、肥胖关系密切,高尿酸患者应注意合理饮食,控制体重,监测血压。
参看文献:
[1]金守洁乳腺增生和乳腺癌[M] 。
上海。
上海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7。
[2]中华预防医学会慢性病预防和控制分会,慢性病的流行形势和防治对策[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5,13(1):1-2。
[3]邓今兰,张复新,刘少玲等,干扰素栓用于宫禁糜烂的临床观察[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02,1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