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式的表现手法有夸张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漫画的艺术特点→ 绘画的艺术特点漫画的艺术特点
漫画是一种以图像和文字结合为表达媒介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
图像表达力强
漫画运用图像的表达手法,通过线条、色彩、构图等元素来传递信息和情感。
图像具有直观性和视觉冲击力,能够直接触动观众的感官和情绪,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简化的表现手法
为了追求故事的连贯性和效果的突出,漫画常常采用简化的表现手法。
通过精练的线条和简洁的画面,漫画能够快速传达信息,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文字与图像的融合
漫画将文字与图像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叙事方式。
通过文字的
解说和对话,漫画能够补充图像所不能表达的信息,增强故事的内
容和表现力。
文字和图像的相互作用增加了故事的层次和深度。
强感和幽默
漫画往往以幽默的方式来表达故事和情感。
通过夸张的表情、
夸张的动作、滑稽的形象等手法,漫画能够引发观众的笑声和共鸣。
同时,漫画也能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呈现,引发观众的共鸣
和思考。
多样化的艺术形式
漫画作为一种广泛传播和受众群体广泛的艺术形式,具有丰富
的样式和表现手法。
不同的漫画作品可以运用不同的绘画风格、题
材和表现方式,展现出多样化的艺术魅力和创造力。
总之,漫画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关注。
通过图像表达力强、简化的表现手法、文字与图像的融合、强调情
感和幽默以及多样化的艺术形式,漫画能够给人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和丰富的艺术享受。
大班美术活动:夸张的漫画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始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尤其是注重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造力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美术活动成为了学校和教育机构常见的课外活动之一。
为了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学校准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其中之一是夸张的漫画。
活动内容漫画是近年来越来越受欢迎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具有夸张、幽默和卡通化的特点,能够表现出生动有趣的情节和形象,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因此,学校决定开展一次夸张的漫画美术活动。
本次夸张的漫画活动是在大班级别下进行的,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表现自己对夸张漫画的理解和创意。
活动的具体内容如下:1.理解夸张漫画的特点,知道如何使用夸张技巧来表现形象和情节。
2.了解人物的画法和设计,在夸张的漫画中如何表现不同类型的人物。
3.了解漫画中的表情、姿势和动作,能够自如地运用这些元素来丰富自己的作品。
4.使用色彩、线条和空间的技巧来表现夸张形象和情节,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活动流程本次活动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每个小组由5名学生组成,每个小组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夸张漫画作品的创作。
具体流程如下:1.课前教师先示范一幅夸张漫画作品,让学生了解夸张的效果和技巧,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创意。
2.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领取一张白纸和一套颜料、笔和橡皮,开始创作。
3.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夸张漫画题材,用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完成作品的构思和绘制。
4.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品,并在班内展览和分享自己的作品,听取同学和老师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自己的美术水平。
活动评价本次夸张的漫画美术活动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对夸张漫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这种活动形式也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友谊的形成。
同时,由于这种活动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因此评价标准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人表现来定,不能过于依赖于作品的技术水平和成品的质量。
漫画作文的写作作者:来源:《作文周刊·高二版》2020年第14期漫画,是一种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艺术形式,多取材于社会现实或热点问题,一般运用变形、比喻、象征、暗示、影射等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来讽刺、批评或颂扬某些人或事,具有很强的时代感与社会性,常常能引人开怀、发人深思、启人心智。
漫画作文,是集观察、分析、联想、想象、评论为一体的作文形式。
它要求同学们对漫画进行观察、思考和领悟,然后将漫画传达的主旨用文章表达出来。
漫画作文题,其实也是材料作文题,且是难度较大的材料作文之一。
而漫画作文难就难在审题上,一旦审题错误或者偏离题旨,后果将不堪设想。
而在近年高考卷和各地模拟卷中频频出现漫画作文,因此写好漫画作文至关重要。
那么,写漫画作文需看哪些地方呢?一、看漫画的标题漫画的标题是漫画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可以洞察整幅漫画的主题。
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首先要看漫画的标题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漫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有助于我们弄清楚漫画的寓意。
例如下面这幅图《摔了一跤》(2007年全国Ⅰ卷):首先,注意漫画标题的提示作用,“摔了一跤”,可理解为“比喻孩子犯了错,做了错事”。
其次,抓住图中的人物间的关系或矛盾,进而确定立意的角度。
我们可从下面几个角度立意:1.从孩子角度:独立发展;呼唤自由、平等等。
2.从家庭、学校及社会角度:少些溺爱,多给孩子发展的空间;改革现行教育机制;减负等。
如果忽略标题,只注意漫画中的文字“出事了吧”,就可能理解为推卸对孩子跌倒的责任,这属错误读图。
二、看漫画的语言文字漫画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语言文字。
画中的语言文字,往往言简意赅、画龙点睛,对我们理解漫画的寓意很有帮助。
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要仔细品味这些文字,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
例如下面这幅图(2019年全国Ⅲ卷):这幅漫画人的构图比较简单,寓意也不复杂,关注图上的文字——毕业前最后一节课。
《漫画》教案《漫画》教案1活动目标:1.感受漫画夸张、幽默的特点,激发幼儿对漫画的兴趣。
2.引导幼儿用夸张的手法表现漫画。
3.初步培养幼儿乐观、幽默的品质,学做一个快乐的人。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5.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PPT课件;人手一个小镜子、一张画纸以及一支画笔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漫画诙谐、夸张的特点。
1.出示成龙画像,介绍成龙2.出示成龙的漫画头像。
画家把人物头部最特别的地方进行了夸张的变化,就变成了一副诙谐、幽默、搞笑的作品,称作为漫画头像。
3.介绍其他的漫画头像,从夸张、变形以及线条方面进行讲解。
4.模仿秀。
除了这些部位被画家进行了变化,还夸张了人物脸部的表情,模仿以上的四位明星。
5.请幼儿试着做一做自己最夸张的表情。
二、幼儿作画。
1.提出作画要求:你的脸上有什么是特别的地方吗?都会做什么样有趣的表情?今天我们也来做一做小小漫画家,画画自己的漫画头像(幼儿创作前,老师引导他们用小镜子观察自己的脸部特点,做一做夸张的表情)2.集体进行创作漫画头像。
(教师巡回进行指导)三、讲评作品让幼儿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头像漫画作品,猜一猜是哪个小朋友?他的什么地方发生了变化?四、总结活动你们的作品都很有趣哦,漫画是幽默,是搞笑的,能让我们快乐起来,我们平时也要做一个幽默、乐观的人,这样不仅快乐了自己,也快乐了别人!活动反思:漫画最基本的三个主点还是要定好。
一些主要特征要细心画。
明暗要明确。
但不需要像人体素描那么仔细。
漫画主要是要让人感觉[清爽干净]。
我个人喜欢这种感觉。
背景一些阴影什么要出来。
体现立体。
漫画主要还是抓形。
形对了。
感觉就有了。
首先,阶段式的教学模式并不是凭空想像出来的。
美术教学中技法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肖像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难的一个内容。
因此有必要采用一个阶段的学习训练来掌握。
而“线描”这一表现手法也不是一天两天的手上功夫,也需要多画多练,所以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合二为一展开教学。
高考满分作文攻略2漫画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漫画往往从当前时事或生活事态中取材,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
它常常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歌颂(多以讽刺为主)某些人和事,使观赏者在深沉的微笑中得到启迪。
㈠漫画的特点1.有针对性2.捕捉人事物的本质特征3.运用变形、夸张、比喻等手法4.具有幽默或讽刺的效果㈡漫画的构成标题(可以没有):即题目,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注释(可以没有):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
㈢漫画作文审图立意的步骤、方法1.看漫画的标题。
漫画的标题是漫画的眼睛,透过这个"画眼",可以洞察整幅漫画的主题。
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首先要看漫画的标题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漫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容易弄清漫画的寓意所在。
读漫画《习惯》,写出寓意。
2.看漫画的画面。
漫画是一门绘画艺术,它常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用以说明某种观点。
因此,分析漫画的画面是审题的重要环节。
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简洁,漫画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漫画的寓意有提示作用。
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画面,这样才能全面领会漫画的寓意。
示例:阅读下面两幅漫画,弄清画面内容,分别写出寓意。
3.看漫画的语言文字。
漫画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语言文字。
画中的语言文字,往往言简意赅,画龙点睛,对我们来回漫画的寓意很有帮助作用。
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要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有时它会成为我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
示例:阅读下面一幅漫画,写出寓意。
4.看漫画的夸张、变形之处。
夸张是漫画的重要表现手法。
漫画为了说明某种观点,常常对人物行为或场景描绘给以变形夸张,以达到发人深省、引起观者共鸣的目的。
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还要注意分析漫画的夸张变形之处。
夸张变形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
漫画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漫画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是以下哪一项?A. 写实B. 夸张C. 抽象D. 极简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漫画的基本元素?A. 线条B. 色彩C. 光影D. 音乐答案:D3. 漫画中人物表情的夸张是为了什么?A. 增加幽默感B. 增加真实感C. 增加复杂性D. 增加难度答案:A4. 以下哪个不是漫画的常见题材?A. 科幻B. 爱情C. 战争D. 烹饪答案:D5. 漫画中常用的视角转换是以下哪一项?A. 鸟瞰B. 俯视C. 平视D. 仰视答案:A6. 漫画中人物动作的流畅性主要取决于什么?A. 速度B. 力度C. 节奏D. 颜色答案:C7. 以下哪个不是漫画的常用分镜技巧?A. 并置B. 重叠C. 交叉D. 蒙太奇答案:C8. 漫画中使用对话框的目的是什么?A. 增加背景B. 表达人物对话C. 增加视觉效果D. 增加复杂性答案:B9. 漫画中人物的服装设计通常是为了什么?A. 增加故事背景B. 增加人物性格C. 增加色彩对比D. 增加故事难度答案:B10. 漫画中使用阴影和高光的目的是为了什么?A. 增加立体感B. 增加色彩对比C. 增加故事背景D. 增加复杂性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漫画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是________。
答案:夸张2. 漫画的基本元素包括线条、色彩、光影和________。
答案:对话框3. 漫画中人物表情的夸张是为了________。
答案:增加幽默感4. 漫画中常用的视角转换是________。
答案:鸟瞰5. 漫画中人物动作的流畅性主要取决于________。
答案:节奏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漫画中使用夸张手法的原因。
答案:漫画中使用夸张手法是为了突出人物特征,增强视觉效果,使读者能更快地抓住故事重点,同时也能增加幽默感和戏剧性。
2. 漫画中人物服装设计的重要性是什么?答案:人物服装设计在漫画中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展示人物的身份、性格和时代背景,还可以通过服装的变化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高考漫画式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一、走近漫画漫画作为独特的艺术门类,被西方艺术评论家们誉为“第九艺术”。
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二集•漫谈“漫画”》中说,漫画“以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
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等方法来达到尖锐讽刺的效果。
”漫画常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
(也有纯为娱乐的作品,娱乐性质的作品往往存在搞笑型和人物创造两种)漫画是笑的艺术。
然而,如果仅仅把漫画理解成笑的艺术,显然是片面和肤浅的。
其实,这种笑的艺术已涵盖了一切美的形态。
有人曾把漫画比喻成绘画、哲学和文学的集合,它既有绘画特征又具有哲学和文学理念,在笑声中学道理,在笑声中受到启迪。
中国水墨漫画,即构思上具有漫画的特点,题材广泛,或讽刺或赞美,但表现手法上运用中国传统水墨画技巧。
中国的水墨漫画也涌现了很多优秀作者,如丰子恺、华君武等二、高考漫画的特点观察漫画、解读漫画、提炼寓意的过程,是一个提高观察能力和信息筛选、审题立意、分析推理、联想思维等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并对此作出正确评判的过程。
丰子恺说:“漫画是简笔而注重意义的一种绘画。
”高考漫画都较有深度,能切入生活的底蕴,紧跟时代跳动的脉搏,显示了特有的穿透力和涵盖面。
不仅生动形象,而且还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有较大的宣传鼓动性,漫画与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它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促进道德升华,陶冶思想情操。
作家秦牧曾说:“绘画可以说是用线条和颜色来表现的文学,文学也可以说是用文字来表现的绘画。
可见看图后写作文就是让学生把线条和颜色所表现出来的生活,用文字描述出来。
”可见,绘画与作文都是再现生活的形式,都同样以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为前提,这既是两者的共同点,也是两者的结合,两者相互交叉与渗透。
高考漫画式新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漫画,虽然与单纯的文字材料话题作文相比,增加了读图的难度,但由于漫画本身的形象性,使联想和想像有了生动的形象依据,再加上部分文字材料的补充说明,也就降低了作文构思的难度。
夸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运用动画角色设计是动画制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个好的动画角色可以让观众产生共鸣,也可以成为动画的代表性形象。
而在动画角色设计中,夸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手法。
本文将探讨夸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运用,以及夸张对角色形象的塑造和表现所起到的作用。
一、夸张的定义夸张是指在表现事物时,对其某些特征进行放大或缩小,使其更加突出、鲜明。
在动画角色设计中,夸张指的是对角色的某些特征进行放大,以达到更好的表现效果。
二、夸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运用1. 夸张外形特征在动画角色设计中,夸张外形特征是最常见的设计手法之一。
通过对角色的外貌进行放大或缩小,可以让角色更加突出。
比如说,大眼睛、小嘴巴、大脑袋等特征,都可以通过夸张来表现。
这样的设计可以让角色更加可爱、有趣,也可以让观众更好地记住角色。
2. 夸张动作特征除了外形特征,夸张动作特征也是动画角色设计中常用的手法之一。
通过夸张角色的动作,可以表现出角色的性格特征,也可以增强角色的表现力。
比如说,一个懒散的角色可以被设计成走路拖沓、动作缓慢,一个勇敢的角色可以被设计成跑得飞快、动作敏捷。
这样的设计可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角色的性格特征,也可以让角色更加生动。
3. 夸张情感表现在动画角色设计中,夸张情感表现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通过夸张角色的情感表现,可以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也可以让观众更好地产生共鸣。
比如说,一个悲伤的角色可以被设计成哭得非常伤心、表情痛苦,一个开心的角色可以被设计成笑得非常开怀、表情灿烂。
这样的设计可以让观众更好地感受到角色的情感,也可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
三、夸张对角色形象的塑造和表现所起到的作用1. 塑造角色形象夸张是动画角色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法,它可以让角色更加突出、鲜明,也可以让角色更加生动。
通过夸张外形特征、动作特征、情感表现等方面,可以让角色更加具有个性,更加符合角色的设定。
2. 表现角色特点夸张可以让角色更加突出、鲜明,也可以让角色更加生动。
漫画式的表现手法有夸张、变形、比拟、象征等,而以夸张、变形为主要创作手段。
夸张变形就是改变人或物正常的比例关系,有意识地让其夸大或缩小,拉长或缩短,通过大与小,方与圆,曲与直,虚与实的对比手法,使表现出的形象强烈、典型,表达的意旨更鲜明,更深刻漫画式描写法,是指抓住人或事物的某一外貌特征,运用夸张和比喻等手段进行勾勒形象来表现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有三:一是抓住能表现性格的外貌特征,简笔勾勒;二是夸张和比喻手法的运用;三是有画面感。
这种描写,不求人物的维妙维肖、呼之欲出;不求形神兼备,只求特征鲜明、特征之处见“精神”。
这种描写,不求面面俱到,只求突出一点。
抓住某一个“点”,把镜头对准它,放大、夸张、“曝光”,以达到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给人深刻印象的目的。
鲁迅是文学漫画大师,他善于抓住人物特征,用白描的笔调勾勒出人物的画像,以表现其性格特征。
例如,《故乡》(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一文中“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的自私、油腔滑调的市侩杨二嫂的漫画像;脸“灰黄”而有“很深的皱纹”,眼“周围都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那“像是松树皮”的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的衰老麻木的闰土的漫画像。
这些都是漫画描写的杰作。
考试=哭脸+笑脸话说我班风云人物,虽不及初唐四杰,却也堪称世纪三星。
A君信奉“书中自有黄金屋”,整日埋头苦读,趴在书堆里找黄金,学了它个“昏天又暗地,忍不住的流星”。
此乃品学兼优的贵族(优生)代表。
B君实属芸芸众生之列,偶尔心血来潮有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冲动,却“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无奈便哼起了“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岁月不知人间多少的忧伤,何不潇洒走一回”。
此良民(中等生)代表也。
C君高呼“大考大玩儿、小考小玩儿,不考还玩儿”的口号,一听便知肯定与所谓“差生”同类。
浅析人物漫画素描中的夸张表现作者:刘奇伟来源:《教师·中》2010年第06期摘要:动漫艺术设计作品中夸张应用极为广泛。
夸张是人物漫画素描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是抓住人物原形的结构特征、表情特征和动态特征加以夸大和缩小,突破基础形象的局限,使人物形象的本质特征更加突出和强烈,从而创造出更多不同风格形式的漫画式人物造型。
关键词:人物漫画素描;夸张;漫画式人物造型人物漫画素描的表现离不开夸张手法的运用。
只有根据对人物的结构、面貌、气质、习性、职业等方面的认识,才能使夸张在人物漫画素描表现中具有真正的意义。
凡是生动且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人物夸张形象都基于这个根据。
夸张不是无目的的乱变,而是有意识的艺术夸张,因此在进行人物漫画素描的表现时,对人物形象的夸张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头部的夸张人的头部在外形上分为脑颅和颜面两部分。
脑颅部的骨骼决定头顶的长短,颜面部的骨骼决定脸面的宽窄。
头部是每一个人的基本相貌,千变万化,各有差异,尤其正面观察人像时,不同人物的脸形差异尤为明显,这是人物头部的基本形特征的个体差异。
我们在作人物漫画素描时,要善于归纳这些差异特征。
我国古代画论中有“相之大概,不外八格”之说,所谓“八格”就是把人头的基本形特征归纳为“田、由、国、用、目、甲、风、申”八个字。
因此,在进行头部的夸张时,可从这方面入手,强化头部的基本形特征,使其更具典型性。
汤姆·理查蒙德是美国杰出的肖像画家,他的作品反映出画家浑厚的造型动力和特有的主观能动性,在他的笔下,人物形象的头部特征呈现不同的个性形态,形神兼备,充满了趣味性。
二、五官的夸张人物形象的个性差异更多地体现在每个人的具体五官上,五官的特征相对个体的特征来说更为重要。
五官是每个人相貌的具体体现,是直接传递情绪的部分,也是最能反映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的组成部分,每个人的眼、眉、鼻、嘴、耳的大小特点、生长趋势各有差异。
如杏眼、丹凤眼、三角眼,酒糟鼻、朝天鼻、鹰勾鼻、蒜头鼻,柳叶眉、卧蚕眉、蛾眉、扫帚眉、寿星眉,尖嘴、翘嘴、樱桃小嘴,招风耳、垂肩耳等,这些都是头部个体体现的千差万别的形象特征。
看过日本漫画的人就会发现,日本漫画中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夸张,下面就来了解下关于动漫夸张变形的训练法吧!
1、写生变形
写生变形一般以人物为主.通过观察有意针对对象的特征、性格、职业作夸张变形。
特征指脸部特征、全身外形特征;性格通过行为举止、服饰表现;职业通过服装及道具表现。
强调特征、性格、职业就要夸张其倾向性,具体表现为外形、比例、结构等的变形处理,以及对材质肌理的调整。
在写生过程中,可以用明暗素描的手段,也可用线描方法,先用虚线推敲轮廓,然后作深入表现。
动漫素描强调概括,愈向几何体形状靠近,愈概括就愈明确。
2、借形变形
所谓借形变形是借用生活中某个物体的基本形体作另一个对象的基本形的参考,如借用动物或瓜果蔬菜来改变人的脸形,它与文学中的瓜子脸、冬瓜脸、丝瓜脸的夸张描述有异曲同工之妙。
另一种是借形来填充变形,即取某物外形把另一个形象有机地填进去,比如取一袜子外形,然后把脸形往里凑.产生一个袜子脸形。
3、打格变形
所谓打格变形是取一张对象照片或某一形象的印刷品,然后在图片上按照尺寸打格子,再在画纸上,以此为依据,只是变化尺寸的大小来打格子,然后按照一格一格的局部形象,画到相对应的格子中来达到变形的目的。
与画面上格子不同的变化方式可以让同一个对象变化出不同的形象.。
上述内容与创意素描相似,但着落点在夸张上面,固此有别。
漫画的四种表现形式
常见的漫画表现方式有四种:夸张、比拟、重复、对比。
1、夸张:是漫画突出矛盾、激化矛盾的一种最常用的表现方式和手段。
夸张,是夸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程度和作用等。
目的在于突出表现矛盾。
漫画的夸张,一方面要在形象上进行夸张的表现(夸张性的描绘),同时也要在情节上进行夸张。
2、夸张的具体手法有:扩大夸张,也叫积极夸张。
是将原人物、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进行一定程度的扩大。
缩小夸张,是一种与扩大夸张相反的夸张手法。
3、比拟:漫画的比拟,是在将人物、事物等建立普遍联系的基础上,从中寻求一种突出矛盾的普遍规律和特征,以达到幽默和讽刺的效果。
夸张和比拟的手法,在漫画创作中应用很广,二者往往是互相联系的。
夸张和比拟都必须符合事物的本性。
4、重复:是一种强化矛盾的手法。
一般是多次重复同样的表情动作、同样的细节情节等。
在漫画中,有时故意把几个人的动作表情画得完全一致或重复等。
以便使欣赏者从这种“重复”和“一致”中看出“不重复”、“不一致”的效果来。
其实强调一致和重复,实质在于强化“一致”和“重复”中的矛盾,以达到幽默和讽刺的效果。
对比: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对立的或是有差别的事物用鲜明对照、比较的方法进行表达,以使各自的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这也是一种突出矛盾的手法。
对比的表现手法可分为映衬、衬跌(即
先映衬,后急转直下,以形成强烈反差的对比效果)、对照、对举等多种表现手法。
文学中漫画手法嘿,朋友们!咱们今儿来聊聊文学里那有趣得不得了的漫画手法。
您想想,漫画多有意思呀!那一个个夸张的形象,生动的表情,是不是一下子就能抓住您的眼球?文学里用上漫画手法,那效果也是杠杠的!比如说夸张这一招。
就像漫画里把人物的大头画得超级大,眼睛瞪得像铜铃,在文学里也能这么干呀!“他的笑声简直能把屋顶给掀翻”,瞧瞧,这一夸张,是不是那人笑得豪放的样子一下子就出现在您眼前啦?这可比平平淡淡地说“他笑得很大声”有趣多了吧!还有变形这一手。
漫画里能把人画成各种奇奇怪怪的形状,文学咋不能呢?“她的腰细得像根竹竿,风一吹就要断了似的”,这一变形,那女子纤细的腰肢是不是活灵活现啦?再说说对比。
漫画里常把高矮胖瘦放在一块儿对比,文学也能这么玩呀!“这边的房子破破烂烂,像个垂暮的老人;那边的高楼大厦则崭新亮丽,好似朝气蓬勃的少年”,这一对比,两边的景象是不是鲜明得很?您说,要是文学都干巴巴地描述,那多无聊呀!就像吃饭没放盐,没滋没味的。
漫画手法就像是给文学这桌大餐加了好多调料,变得有滋有味,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
比如说描写一个人的愤怒,不用漫画手法,可能就是“他很生气”。
这多没劲!但要是用了漫画手法,“他的脸涨得通红,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嘴里喷出的火气仿佛能把周围的空气点燃”。
这得多生动,多带劲呀!还有写风景,“这里的山很高”,多平淡!要是用漫画手法,“这山高耸入云,仿佛要把天捅个窟窿”,是不是一下子就有画面感啦?文学中的漫画手法,就像是给文字插上了翅膀,让它们能飞进读者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它能让平凡的事物变得神奇,让普通的场景变得精彩绝伦。
您想想,如果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像一潭死水,没有这些有趣的手法,那得多无趣呀!咱们读文学,不就是想感受那种丰富多彩,那种奇妙和惊喜吗?漫画手法就是给咱们带来这些的法宝呀!所以说,漫画手法在文学里可真是个宝,能让咱们的阅读之旅充满乐趣和惊喜。
您觉得呢?。
肖像漫画创作与表现
·52·第三讲 肖像漫画常用的手法
—夸张变形
1.掌握夸张变形的规律
肖像漫画的夸张是有一定规律的。
每一个人物形象的夸张都有共同性和普遍性,每一个人物夸张的特点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掌握这一规律就需要在实践创作中提高眼界、提高技能、提升创意思维能力,不断地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用你的智慧和表现力来完善你的作品,使你在人物形象夸张创作中得到无穷的乐趣,这时你距离成功就不远了。
夸张变形在漫画艺术创作中应用的最为广泛。
夸大和缩小是为了突出人物的本质特征,强化艺术作品,表现出生动幽默的漫画语言和视觉感知。
夸张也是摆脱对人物形象的写实描摹,使人物形象转化为漫画艺术形象,从而增强艺术感染力和幽默感受。
夸张的肖像漫画艺术更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亲和力,掌握好夸张的规律,作品会给欣赏者带来无穷的快乐。
作者:郭冶。
谈漫画的艺术夸张表现手法
刘彦东
【期刊名称】《美术教育研究》
【年(卷),期】2013(000)003
【摘要】漫画的最大特征是夸张.其实任何一种艺术表现都有夸张,没有夸张就不是艺术,只是漫画的夸张更明显.
【总页数】1页(P106)
【作者】刘彦东
【作者单位】合肥学院教育系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谈图形设计中的夸张表现手法 [J], 孙素云
2.创作中的夸张艺术——《肖像漫画创作与表现》评介 [J], 谢建颐
3.强烈的对比漫画式的夸张--从《包氏父子》、《华威先生》看张天翼小说的讽剌艺术 [J], 陈彩霞
4.漫画夸张对比——《装在套子里的人》的讽刺艺术 [J], 焦文林
5.浅谈RPG游戏角色设计的夸张表现手法 [J], 李立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漫画式的表现手法有夸张、变形、比拟、象征等,而以夸张、变形为主要创作手段。
夸张变形就是改变人或物正常的比例关系,有意识地让其夸
大或缩小,拉长或缩短,通过大与小,方与圆,曲与
直,虚与实的对比手法,使表现出的形象强烈、典型,
表达的意旨更鲜明,更深刻
漫画式描写法,是指抓住人或事物的某一外貌特征,运用夸张和比喻等手段进行勾勒形象来表现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有三:一是抓住能表现性格的外
貌特征,简笔勾勒;二是夸张和比喻手法的运用;三是有画面感。
这种描写,不求人物的维妙维肖、呼之欲出;不求形神兼备,只求特征鲜明、特征
之处见“精神”。
这种描写,不求面面俱到,只求突出
一点。
抓住某一个“点”,把镜头对准它,放大、夸张、
“曝光”,以达到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给人深刻印象的目的。
鲁迅是文学漫画大师,他善于抓住人物特征,用
白描的笔调勾勒出人物的画像,以表现其性格特征。
例如,《故乡》(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
《语文》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一文中“凸
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
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的自私、油腔滑调的市侩杨二嫂的漫画像;脸“灰黄”而有“很深的皱纹”,眼“周围都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那“像是松树皮”的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的衰老麻木的闰土的漫画像。
这些都是漫画描写的杰作。
考试=哭脸+笑脸
话说我班风云人物,虽不及初唐四杰,却也堪称世纪三星。
A君信奉“书中自有黄金屋”,整日埋头苦读,趴在书堆里找黄金,学了它个“昏天又暗地,忍不住的流星”。
此乃品学兼优的贵族(优生)代表。
B君实属芸芸众生之列,偶尔心血来潮有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冲动,却“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无奈便哼起了“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岁月不知人间多少的忧伤,何不潇洒走一回”。
此良民(中等生)代表也。
C君高呼“大考大玩儿、小考小玩儿,不考还玩儿”的口号,一听便知肯定与所谓“差生”同类。
再看看他们各自拼杀战场的表现吧——
A君沉着应战,似乎稳操胜券,一副胸有成竹的架势,果然把敌人杀得片甲不留。
B君稍稍显出些焦虑,但仍保持镇定和冷静,细心地寻找着突破口。
C君“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他人试卷之间也”。
瞧,他捧着白卷,眼睛四下搜寻,费尽心机,心惊胆战。
同时,还想对监考教师轻飘一曲:“对面的老师你别过来,别过来,别过来,真希望你对我不理不睬。
”
分数下来了,A君捧着卷子,瞧着那鲜红的“√”号,看着那诱人的分数,露出了甜美的微笑。
一句“I love you ”脱口而出,心中此刻定在默唱:“我向你飞……多远都不累,只要你无怨,我也无悔。
”
B君痴痴地望着刚满60分的卷子自我安慰道:“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仍有真爱。
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挚爱的亲人,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
C君自知战绩惨不忍睹,但为了保持绅士风度、维持男子汉的阳刚之气,高呼“天生我材必有用”以振士气,然后又引吭高歌:“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调子一转,“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
”随之,再来一个优美的灌篮动作,一张被折得皱皱巴巴的试卷像一颗流星飞快地划落天际。
突然,C 君“呼”地站起身来,甩甩头发,转转胳膊,扬长而去。
然后,找一个没人的角落悲哀地偷偷哼着:“我要控制自己,
不要让谁看见我哭泣……”希望他不会让这样的痛苦再继续。
唉!考试=哭脸+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