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备考策略
- 格式:doc
- 大小:377.00 KB
- 文档页数:4
高考语文万能答题模板应试策略:平衡情绪走进考场,大多数考生都会紧张的。
这时要注意平衡心绪(就是要有点阿Q精神)。
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我知道,我能应付得了这个考试!”“这会儿有点紧张,放松一会就好了。
”“我紧张一点,别人比我还紧张呢,呵呵!”“今天的精神不错,一定能够考好!”然后,通过浏览全卷,大致了解试题的类型、数量、分值和试题的熟生以及难易,进而确定题目相应的作答时间,分配时间要服从考试成功的目的,基本原则就是保证在能够得分的地方不丢分,不容易得分的地方争取尽可能多得分。
在具体操作上,希望大家做到“量菜吃饭”,按“分数时间比”实用原则,分值大的题目多花些时间,分值小的题目少花一些时间;一看就会做的题目先花时间,需要考虑一下才能解答的题目放在第二梯队完成;难度最大的或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题目,放在最后攻关。
记住:考场上的时间是“一寸光阴一寸金”,你必须精打细算,其核心是让时间为你高考得分最大值这一目的服务。
拿到试卷后,心中应记住这样两句话:我难人难,我不畏难;人易我易,我不大意。
答题常规一、强化审题意识1、审试卷本身①题干。
如选择题要注意选择的是“正确”还是“有错误”,是“一项”还是“两项”;②选项;③要求;2、审命题者①命题依据。
一般命题的依据应是“教学大纲”和“高考说明”。
②考查目的。
思考此题是“考哪个知识点”,是“哪个能力点”,像作文就要揣摩命题者对本次作文的立意是什么。
3、不可忽视高考试卷的“枝枝叶叶”如果把高考试卷比做是一棵大树,试题结构与组成是其躯干,那题目中的提示语和附加语则是“枝枝叶叶”,诸如题目中的注释、出处、提示说明用语,作文中的写作要求等。
通过这些内容,我们往往能明确答题范围,明确解题的方向和方式,减少盲目性,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特别是一些附加语,如阅读文章文段中注释,包括夹注、尾注等,对于文章的题解题注以及副标题、文末所注明的出处、写作时间等也不能一晃而过,因为这些内容往往介绍了作品的或者作者的背景、时代时间等,有时在这里就刚好有考点存在。
高中语文学科复习方法建议
一、高中语文学科复习方法建议
在高中阶段,语文学科是学生们必须面对的重要科目之一。
而
如何有效地复习语文,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是每个学生都需要思
考和努力的问题。
下面就为大家提供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首先,要注重课文的理解和掌握。
在复习语文的过程中,要认
真阅读课文,理解每一个字句的含义,掌握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可
以通过反复阅读、背诵、默写等方式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其次,要注重词汇和语法的积累和运用。
语文学科离不开词汇
和语法,因此要注重积累词汇,掌握语法知识。
可以通过背诵词汇、做语法练习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词汇量和语法水平。
再次,要注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
有效途径,可以通过阅读各种文章、课外书籍等来扩大自己的知识
面和阅读量。
同时,要多写作,可以写日记、作文等来提高自己的
写作能力。
最后,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语文学科不仅仅是课文、词汇
和语法,还包括对文学、修辞、写作等方面的理解和掌握。
因此,
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多参加语文竞赛、写作比赛等活动,
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总之,复习语文要注重课文的理解和掌握,词汇和语法的积累和运用,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希望以上建议能够帮助到大家,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取得更好的成绩。
2019北京高考语文必读篇目汇总,附:文学名著备考技巧2019北京高考语文必读篇目汇总,附:文学名著备考技巧作为最能展示学生文学素养的科目,语文一直是高考中最先考试的科目,也是北京考生备考的重点。
在北京卷的高考语文中,哪些篇目是高考必考的呢?下面高考君就为你盘点一下北京市高考语文中的必读篇目。
近期,北京市教委发布《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指出中、高考语文试卷中增大古诗文、现代文阅读量,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考查,适当增加主观题的比例,设置“可选择性”作文命题。
同时,教育部发布的2019年高考改革的大纲中,也要求语文学科注重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全方位考查学生的古代文化常识,考查学生对于文学、实用类文本信息的获取能力。
由此可见,增加语文阅读量是必然趋势。
高考君提醒各位考生在牢记课本内容的同时,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课外阅读。
下面是北京高考语文中的一些必读篇目,希望北京考生认真阅读并牢记。
北京市高考语文古诗文背诵篇目古文1. 子路、曾暂、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4.曹刿论战5. 烛之武退秦师6. 邹忌讽齐王纳谏7. 逍遥游8. 鸿门宴9. 出师表10. 陈情表11. 桃花源记12. 归去来兮辞13. 兰亭集序14. 滕王阁序15. 师说16. 陋室铭17. 小石潭记柳宗元18. 阿房宫赋杜牧19. 岳阳楼记范仲淹20. 醉翁亭记欧阳修21. 前赤壁赋苏轼22.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23. 爱莲说周敦颐诗词曲2. 国殇3. 归园田居4. 虞美人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6. 梦游天姥吟留别7.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8. 春夜喜雨9. 蜀相10.登高11.琵琶行12.泊秦淮13.苏幕遮14.念奴娇?赤壁怀古15.定风波16.声声慢17.书愤18.钗头凤1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0.菩萨蛮21.窦娥冤22.沁园春?长沙说明:文言文凡未注起记的,即要求全文背诵。
同时:2019年北京高考大纲指出在“附录”保持原有“古诗文背诵篇目”不变的同时,增加“经典阅读篇目例举”,包括古今中外12部文学和文化经典。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Ⅲ文言文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作者:路晓宇张芝豪来源:《课外语文·上》2020年第05期【摘要】2019年高考全国卷Ⅲ文言文阅读,延续了历年来的高考传统。
选材来源广泛,注重人物传记类,内容注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本次高考题目设置难易适中,注重落实基础,对考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概括综合能力进行多方面考查。
本文就文言文试题分析和备考策略两方面进行概述。
【关键词】文言文;分析;备考策略【中图分类号】G624;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13-0028-02【本文著录格式】路晓宇,张芝豪.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Ⅲ文言文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J].课外语文,2020,19(13):28-29.新课标要求高考文言文在考查角度上应多元化,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文言文知识,还需要体会文言文中所蕴涵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诚然,历年高考试卷也正是遵循了新课标这一要求,让学生在学习理解文言文的同时,也能从历史文化角度探究文言文的内容价值,并从中汲取民族智慧。
一、试题分析(一)分值设置在对2017—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Ⅲ的文言文试题分值进行统计分析以后发现,高考试卷中文言文阅读的分值集中在19分左右。
并且近三年以来,分值的分布有规律可循,第10题3分,第11题3分,第12题3分,第13题10分。
由此可见,高考文言文试题的分值具有客观化、合理化的特点。
文言文专题学习应以掌握基础知识为根本,以增加课外文言文阅读为辅助,从而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材料出处2017—2019年这三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Ⅲ中考查文言文篇目如下:2017年节选自《宋史·许将传》,2018年节选自《宋史·范纯礼传》,2019年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分析可得,这三年来高考文言选材均出自正史,这也体现了全国卷选材一致性的特点。
创造和谐的备考氛围,做好孩子的“环境净化师”面对高考的重要挑战,孩子特别需要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在备考的特殊时期,更要求家长通过各种方式与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并讲究方式方法,不要指责、抱怨和苛求,而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和体会,尽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充满理解和关爱的备考环境。
不要把考试当成全家应对的一场战争,即使家长心里可以这样想,也不要过分流露出来。
这样会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心里压力。
如果家长牺牲自己而给孩子创造了相对真空的环境,孩子就会觉得一旦考不好就对不起父母,反而多了一份压力。
作为家长,一定要保持家庭气氛的和谐,即使有了矛盾也应该放一放,以免影响孩子的情绪,耽误复习。
这个阶段家里客人要少些,应酬也要适当减少。
多和孩子共进晚餐,谈论愉快的话题,以此来缓解孩子的压力和疲劳。
另外,不能忽略家庭民主的问题,应尽量尊重孩子的选择和意见。
沟通和理解最重要。
高考倒计时一个月要思考哪些事?高考不仅是一场考试,它也是学生生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高考的结束,也是新旅程的开始。
关于高考前心理疏导的文章遍地都是,今天我们更进一步,拓宽视野,把高考看作是一个人生的节点,对这个节点前后需要关注的心理现象做一些探讨。
如果要对高考做一个阶段性的时间划分,可以将其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高考前与高考时,这个阶段以考试心理为主,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焦虑和紧张;第二阶段则是等待成绩公布和填志愿的阶段,此时考试焦虑已然成为过去,随之而来的是对成绩的态度以及关于大学和专业的抉择;第三阶段是录取以后,这个阶段也标志着学生们开启了自己人生新的篇章,也有更多重要的人生选择会接踵而至。
高考前准备与高考时的临场发挥随着高考的临近,考生们的心态也在一点一点地发生变化。
可以说,焦虑和紧张情绪是考前大多数学生都会经历的。
那么如何在高强度的复习备考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降低自己的负面情绪体验呢?首先是心态上的调整,特别是冲刺阶段要抱有一种心理学上叫做“成长型思维”的想法。
落实情节类题的两种增分策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5分)手艺孙如静老罗头从县城回来了。
前些日子,他总觉得日子过得不太顺心,像是缺少些什么东西。
按理来说,儿子当上了副县长,儿媳妇刚生了一个大胖小子,日子一天天好过了,可自己为什么总是乐不起来呢?一天,他无意中看到家里有一个漏水的盆子,他举起盆子,一线阳光透过小孔落在他昏花的眼睛里,多么熟悉的动作,多么熟悉的感觉啊。
老罗头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乐不起来了,他怀念自己的手艺——补锅。
晚上,老罗头连夜收拾包袱,他恨不得长出翅膀飞回老家。
终于回到老房子,老物件还在,老罗头简单地收拾了一下,中午时分,就在门口架起了火炉,抽起了大风箱,清清嗓子大声喊:“补锅啰——补锅啰——”这两嗓子把隔壁的长河老爷子喊出来了,老爷子一看到老罗头,顿时脸上乐开了花。
来到老罗头的小摊前,咣当一声,好家伙,几个盘子,一个水壶,两口铝锅,全撂了下来。
老爷子笑着说:“老伙计,你不在的这几年,我把家里漏水的锅碗瓢盆都攒起来了,就等着你的大风箱再抽气了。
”一声老伙计,让老罗头听着心里暖暖的。
老罗头使劲地抽了抽大风箱,火炉伸出长长的舌头,火舌欢快地舔着黑黑的锅底,老罗头将碎的铁锅片放进一只小小的坩埚,再把坩埚埋进火炉中间,等了许久,铁锅片熔化成红通通的铁水,他迅速舀出铁水,倒在一块柔软的、圆圆的毡子上,晃了几圈,铁水就变成了一粒圆圆的金属球,然后把金属球对准盘子的漏洞,轻轻一挤,用力一压,漏洞瞬间消失了。
接下来是进一步验证,在补好的盘子里倒上半勺水,高高举起,“看,滴水不漏!”老罗头得意地说。
长河老爷子说:“老罗头,几年不见,看来你的手艺还够火候哦。
”老罗头拍拍胸脯说:“功夫在这里,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不能丢啊!”老罗头每天从大清早坐到傍晚,路人就像风一样从他眼前飘过。
除了长河老爷子和几个老伙计偶尔来陪他说说话以外,几乎没有人在他的小摊前停留。
当年老罗头的手艺可是个绝活儿啊,多少人想拜师学艺呢。
■■■■■■■■III考试高考文言文备考策略及命题展望◎童志国童志国,安徽省铜陵市第十八中学教师2毋庸讳言,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与学中师生最费力也是成效最低的一项学习内容。
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三点,一是文言文本身存在的与当代学生之间的语言隔膜,二是间歇性的学习模式且学了之后并无运用的局限,三是教师灌输性的教学方式碾压了学生原本就不大的兴趣。
正因为学生学习文言文几无兴趣,效率低下,所以在高考文言文复习备考环节,大部分学生都一筹莫,无从下复习,也是,最盲目刷题的“备考”泥。
如一瓶颈、顺利文言文高考备考认为要在三方力一是学生认究高考真题,了并高考文言文题的题,,不二是要学,,,学的复习方,不盲目刷题三要学生性的题,最学生在题中题技巧,形成专属于自己的答题思路和个性化的题下学生在文言文备考中的与考如下,以方教一、研究高考真题,明确命题思路我们了2016—2020)来高考全国卷的文言文试题,2020三套题列表如下,题在一程度上已经固模式了。
高考文言文选文源一般为正史,题材多为人物传记,字数600字左右。
选文一般呈“纺锤”,首尾细、中间粗。
表一卷别选文来源考点考查[力题型分值素养目标2020年全国卷I 《宋史•苏轼传》文言断句理解客观题3总体目标:坚持立德树人、厚植家国情怀和增强文化自信2分项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文言翻译文言断句);审美鉴赏与创造(内容概括和分析);文化传承与理解(古今文化对比)2文化常识理解客观题3内容概括和分析分析综合客观题3句子翻译理解主观题102020年全国卷II 《宋史•王安中传》文言断句理解客观题3文化常识理解客观题3内容概括和分析分析综合客观题3文言翻译理解主观题102020年全国卷III 《晋书•王彪之传》文言断句理解客观题3文化常识理解客观题3内容概括和分析分析综合客观题3文言翻译理解主观题10具体来说,开头主要介绍传主包括姓名、字号、籍贯、祖上官职等基本信息;中间部分为主体,主要概写传主生平履历及主要事迹;结尾交代传主的结局及时人的评价或朝廷追赠的封号。
高考论述类文本探究各位老师:大家好!接到杨老师安排的任务,对高考论述类文本备考方面做的有关工作跟大家交流。
由于学浅识薄,只能谈一些肤浅的东西,但如果因此能够抛砖引玉,得到方家的指教,就是我最大的收获了。
高考语文试卷,突出工具性、人文性、逻辑性等能力考查。
在考查学生必备知识的基础上,尤其突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等考查内容。
(幻灯片2)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的四个方面,论述类文本的考查,落实为选材上要关注文化传承与理解;命题上,在正确理解语言的基础上注重思维发展与提升。
(幻灯片3)我跟大家汇报三个方面的内容(幻灯片4)一、2019年考纲变化解读论述类阅读二、2018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选材特点及命题分析三、2019年高考论述类阅读备考策略一、2019年考纲变化解读论述类阅读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分析2019年考纲,涉及到“论述类文本”的内容,有三个变化:1、2019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的Ⅱ.考核目标与要求(幻灯片7) (幻灯片6)“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变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
思考:(1)增“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表明2019年高考将更加注重对思想道德的考查,应更多关注社会主流价值观。
(2)将“文化素质”具体为“科学文化素质”,注重文化的科学性,隐含对理性逻辑思维的重视。
2、“Ⅲ.考试范围与要求”部分的变化(幻灯片7 )将“实用类文本阅读”调整到“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前。
(幻灯片9) 思考:4~6题改为实用类文本阅读。
7~9题改为文学类文本阅读。
烟台市3月份诊断性考试试题,有体现。
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互换位置,将论述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两题相连,更符合人的思维认知规律,命题更为科学(先理性思维后文学性思维)。
3、直接反映在题型示例具体内容变化(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变化:增加2018年全国卷Ⅰ高考题。
思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将继续加强对论证思维的考查。
21题考前复习策略一、逻辑推断题(一)题型展示与试题解析说明1、逻辑仿写【2019届绵阳一诊】21.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口的方式..另两处问题。
(5.......,说明分)不少家长为了“充分利用”署假,给孩子报了各种补习班。
因为参与了补习班,孩子就可以得到更大的进步、更快的成长。
但其实让孩子上过多的补习班,除了须要家长付出金钱成本外,还势必割裂家庭的亲子关系。
只要刹住这股“歪风”,孩子的假期就会有蓝天白云.①参与了补习班,孩子也不确定得到更大的进步、更快的成长。
【参考答案】21.②让孩子上补习班也不确定会割裂家庭亲子关系③刹住补课“歪风”,孩子的假期也不确定就会有蓝天白云(写对一处给2分,写对两处给5分)【试题解析】逻辑推断题实际考查的是考生精确、严密、清楚地表达自己思想的实力,有参照推断句子方式的要求。
考生解答此题需抓住两点:辨清逻辑,辨明句式。
因此:不合理的推断不给分;未参按例句方式的句子不给分。
此外,2019届绵阳三诊与2019届成都一诊都考查了此种题型。
经过反复训练,信任你们已经驾驭了此类题型的应试技巧与方法。
2、逻辑分析【2019届绵阳二诊】21.标语是文字简练、意义显明的宣扬鼓动口号,它的逻辑性干脆影响到对人的感染力。
请分析.....。
(5分)..下列两条标语的不合理之处(1)起点高,动力大,目标大,成功大(2)要想成功,必先发疯,今日疯狂,明日辉煌【试题解析】此次命题是考查“逻辑与语文学习”的一次形式上的创新,与2019年的思维导图和2019年的逻辑推断错误命题一样,针对的都是公众表达的逻辑错误。
此次命题的要求是“分析”,不仅是“指出”,第(1)句的逻辑错误是说法确定,“起点高”“目标大”与“动力大”“成功大”并非确定关系,因为“动力大”不确定能坚持,当然不确定“成功大”。
第(2)句的逻辑错误是,动机不良、价值观不正确、过度的疯狂可能会导致自身迷失甚至毁灭,也就没有所谓的成功和辉煌了。
2019高考语文备考:必须掌握的语法知识一、词语词语可分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独立成句。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一)实词1.名词:表人和事物的名称。
(1)表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如:学生、书、瓜、菜、计算机(2)表时间的叫时间名词,如:早、晚、上午、清晨(3)表方位的叫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4)表专用名称的叫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5)表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6)表处所的叫处所名词,如:墙上、书屋2.动词:表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表动作、行为的,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理解(2)表发展、变化的,如:变化、生长(3)表存现的,如:有、无、消失、存有(4)表使令的,如:使、让、叫(5)表判断的,如:是(6)表相似的,如:象、似(7)表心理活动,如:爱、想、喜欢、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8)表能够、愿意的,叫能愿动词,如:能、会、要、应、肯、敢、能够、应该、理应、愿意、能够、可能、必须3.形容词:表人或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1)表事物的形状,如:高、矮、胖、瘦、大、小(2)表事物的性质,如:美、丑、恶、甜、苦、好、坏、奢侈(3)表事物的状态,如:快、慢、迅速4.数词:表人或事物数目的词。
(1)表确数的,如:一、十、亿、半(2)表概数的,如:几、一些、上万(3)表序数的,如:第一、老九(4)表分数的,如:三分之一、七成5.量词:表人、事物的单位或动作、行为的单位的词。
(1)表物量的,如:个、张、只、支、寸、吨(2)表动量的,如:次、下、回、趟、场6.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