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培优第二章第17课:应用题之和差倍分问题(部分)
- 格式:ppt
- 大小:752.50 KB
- 文档页数:6
五年级数学培优:和差、和倍与差倍问题1、桃树梨树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倍,梨树和桃树的总棵数是桃树的()倍,梨树的棵数比桃树多()倍.2、文艺书20本180本科技书文艺书添上()本就和科技书同样多,这时两种书的和变成了()本,科技书减去()本就和文艺书同样多,这时两种书的和变成了()本.1、一个长方形花圃绕四周走一圈一共走了30米,已知长比宽多3米,求这个花圃的长与宽. 2、甲乙两数的和是561,如果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等于乙数,甲乙两数各是多少?3、水果批发部运来梨子、苹果、桃子共1800千克,其中梨子的重量是苹果的2倍,桃子的重量是苹果的3倍,求水果店运来梨子、苹果、桃子各多少千克?4、有梨子99千克,分给甲、乙、丙三个组,甲组比乙组多分4千克,乙组比丙组多分4千克,三个组各得多少千克?5、两数相除,商3余2,已知被除数、除数、商与余数的和是179,被除数是多少?6、小华今年11岁,妈妈今年41岁,几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通过本次学习,我的收获有.第一部分必做题1、(☆)师傅、徒弟两人合做零件2小时,共生产零件110个,已知师傅比徒弟每小时多生产5个,师傅、徒弟每小时各做零件多少个?2、(☆)两个数的和是682,其中一个加数的个位是0,若把0去掉,则与另一个数相等,这两个数各是多少?3、(☆☆)两个数相除,商是11,被除数、除数、商的和是191,求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4、(☆☆) 小明期终考试,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数是97分,语文比数学少6分,语文和数学各得了几分?5、(☆☆)两个数相除的商是4,余数是10,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总和是174,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第二部分选做题6、(☆☆)文具商店里有铅笔、钢笔、圆珠笔共180支,铅笔的支数是钢笔的3倍,钢笔是圆珠笔的2倍,铅笔、钢笔、圆珠笔各多少支?7、(☆☆☆)哥哥和弟弟共有画片38张,弟弟给哥哥3张后还比哥哥多2张,哥哥和弟弟原来各有画片多少张?8、(☆☆)父子两人年龄的和是61岁,7年后,父亲年龄是儿子年龄的2倍,求父、子今年各是多少岁?9、(☆☆)实验小学体育室买来三种球共75个,其中篮球是足球的2倍,排球比足球的3倍多3个,这三种球各多少个?10、(☆☆)《三毛大世界》有上、中、下三册,上册比中册贵1元,中册比下册贵2元,这部书售价32元,上、中、下册各多少元?11、(☆☆)有甲、乙、丙三个数,甲比乙大2,乙比丙大11,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70,求这三个数.12、(☆☆☆)请你选择合适的条件自编应用题,并解答.⑴动物园里有猴子、孔雀和熊猫共160只;⑵猴子和孔雀共150只;⑶猴子和熊猫共110只;⑷孔雀和熊猫共60只;⑸猴子比孔雀多50只;⑹猴子比熊猫多90只;⑺熊猫比孔雀少40只;⑻猴子是熊猫的10倍;⑼猴子是孔雀的2倍;⑽孔雀是熊猫的5倍.。
1. 掌握差倍问题的基本解法以及相关的年龄等应用题.2. 熟练应用通过图示来表示数量关系.差倍问题就是已知大小两数的差,以及大小两数的倍数关系,求大小两数的问题.差倍问题的特点与和倍问题类似。
解答差倍问题的关键是要确定两个数量的差及相对应的倍数差,一般情况下,在题目中不直接给出,需要经过调整和计算才能得到。
解题思路:首先要在题目中找到1倍量,然后画图确定解题方法.被除数的数量和除数的倍数关系要相对应,相除后得到的结果是一倍量差倍问题的基本关系式:差÷(倍数-1)=1倍数(较小数)1倍数×几倍=几倍数(较大数)或较小数+差=较大数 解决差倍问题,关键是学会画线段图,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弄清各数量之间的关系.年龄问题的和差问题主要利用的年龄差不变。
【例 1】 为了过冬,小白兔和小黑兔都储藏了一些胡萝卜。
已知小白兔储藏的胡萝卜数量是小黑兔储藏数量的3倍。
它们各吃了5个胡萝卜后,小白兔剩下的胡萝卜数量是小黑兔剩下数量的4倍。
那么它们剩下的胡萝卜共有 个。
【考点】差倍问题 【难度】3星 【题型】填空【关键词】希望杯,4年级,1试【解析】 小黑兔剩下胡萝卜的数量是3×5-5=10个,它们剩下的胡萝卜共有10+10×4=50个。
【答案】50个【例 2】 某养鸡场的母鸡只数是公鸡只数的6倍,后来公鸡、母鸡各增加60只,母鸡的只数变为公鸡只数的4倍,则养鸡场原来一共养了___________只鸡。
【考点】差倍问题 【难度】3星 【题型】填空【关键词】希望杯,4年级,1试【解析】 要保持母鸡是公鸡的6倍,母鸡增加60,公鸡就要增加360,所以360-60=300就是差的2倍,现在有150只母鸡,原来有90只母鸡,一共养了630只鸡。
【答案】630【例 3】 兄妹俩人去买文具,哥哥带的钱是妹妹的两倍,哥哥用去180元,妹妹用去30元,这时兄妹俩人剩下的钱正好相等,哥哥带了________元钱,妹妹带了________元钱.【考点】差倍问题 【难度】3星 【题型】填空【关键词】2008年,第八届,春蕾杯,初赛【解析】 由题目的条件“哥哥带的钱是妹妹的两倍”知:哥哥的钱比妹妹的钱多一倍,又由“哥哥用去180元,妹妹用去30元,这时兄妹俩人剩下的钱正好相等,知:哥哥比妹妹多18030150-=(元),则知妹妹带了150元,哥哥带了300元.【答案】哥哥带300元,妹妹带150元【巩固】 兄妹俩人去买文具,哥哥带的钱是妹妹的两倍,哥哥用去300元,妹妹用去40元,这时兄妹俩人剩下的钱正好相等.哥哥带了 元钱,妹妹带了 元钱.例题精讲知识精讲教学目标6-1-6.差倍问题(二)【考点】差倍问题【难度】3星【题型】填空【关键词】学而思杯,2年级,第11题【解析】哥哥用去300元,妹妹用去40元,这时兄妹俩人剩下的钱正好相等.可以得到妹妹带了30040260-=元)钱,那么哥哥带了260260520+=(元)钱.【答案】哥哥带了520元,妹妹带了260元【例 4】菜站运来的白菜是萝卜的3倍,卖出白菜1800千克,萝卜300千克,剩下的两种蔬菜的重量相等,菜站运来的白菜和萝卜各是多少千克?【考点】差倍问题【难度】3星【题型】解答【解析】这样想:根据“菜站运来的白莱是萝卜的3倍”应把运来的萝卜的重量看作1倍;“卖出白菜1800千克,萝卜300千克后,剩下两种蔬菜的重量正好相等”,说明运来的白菜比萝卜多180********-=(千克).这个重量相当于萝卜重量的312-=(倍),这样就可以先求出运来的萝卜是多少千克,再求运来的白菜是多少千克.所以运来萝卜:(1800300)(31)750-÷-=(千克),运来白菜:75032250⨯=(千克).【答案】白菜2250千克,萝卜750千克。
中小学1对1课外辅导专家武汉龙文教育学科辅导讲义授课对象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授课题目和、差、倍的问题课型使用教具教学目标和、差、倍在应用题中的运用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和、差、倍三者之间的关系参考教材教学流程及授课详案时间分配及备注知识点概括: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及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差)倍应用题,简称和差倍问题。
解决和差倍问题,必须先确定一个数为标准数,(即1倍数),再根据其他的数与标准数的关系,确定“和数”(差数)相当于标准数的几倍,即找出“差”(和)所对应的倍数,再用“和”(差)除以它是以对应的倍数,求出标准数(1倍数),进而再算出其他的数。
例1:甲乙两人做机器零件,甲和乙共做800个零件,且甲做的零件个数是乙的3倍。
问:甲、乙两人各做多少个零件?分析:甲做的零件个数是乙做的3倍,所以两人所做零件个数的和是乙做的零件个数的(3+1)倍,即4倍。
从而乙做的零件个数是800÷4个。
解:乙做的零件个数是800÷(3+1)=800÷4=200甲做的零件个数是200×3=600答:甲做了600个零件,乙做了200个零件。
例2:甲乙两人做机器零件,甲比乙多做400个零件,且甲做的零件个数是乙的3倍。
问:甲、乙两人各做多少个零件?分析:甲做的零件个数是乙做的3倍,所以两人所做零件个数的差是乙做的零件个数的(3-1)倍,即2倍。
从而乙做的零件个数是400÷2个。
解:乙做的零件个数是400÷(3-1)=400÷2=200甲做的零件个数是200×3=600答:甲做了600个零件,乙做了200个零件。
练习1:哥哥、弟弟共种了52棵树,哥哥种的树是弟弟的3倍。
问:兄弟两人各种多少棵树?练习2:哥哥比弟弟多种了26棵树,哥哥种的树是弟弟的3倍。
问:兄弟两人各种多少棵树?例3:甲比乙多存140元。
如果乙取出60元,甲存入60元,那么甲的存款为乙的3倍。
小学五年级培优数学2-1“应用题”之行程问题4流水行程问题与环形问题.流水行程问题中,注意水速对实际速度的影响,初步了解速度的相对性;环形问题中,注意相遇和追及问题的周期性.1、有一艘船在某条河流中顺水速度是每小时30千米,逆水速度是每小时24千米,那么这条河的水速每小时多少千米?2、一条船顺流行驶40千米需要2小时.水流速度为每小时2千米.这条船逆流行驶4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3、两地相距480千米,一艘轮船在两地之间往返航行,顺流行驶一次需要16小时,逆流返回需要20小时,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多少?水流速度是多少?4、A、B两港相距560千米,甲船在两港间往返一次需105小时,其中逆流航行比顺流航行多用了35小时.乙船的静水速度是甲船静水速度的2倍,乙船在两港间往返一次需要多少小时?5、A、B两个码头间的水路为90千米,其中A码头在上游,B码头在下游.第一天,水速为每小时3千米,甲、乙两船分别从A、B码头同时起航同向而行,3小时后乙船追上甲船.已知甲船的静水速度为每小时18千米,那么乙船的静水速度是多少?第二天由于涨水,水速变为每小时5千米,甲、乙两船分别从A、B两码头同时起航相向而行,出发多少时间后相遇?6、甲、乙两人在300米长的环形跑道上跑步,他俩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甲的速度是每秒5米,乙的速度是每秒3米,那么过多少时间后甲第二次追上乙?7、甲、乙两人骑自行车从环形公路上同一地点同时出发,背向而行.这条公路长2400米,甲骑一圈需要10分钟.如果第一次相遇时甲骑了1440米.请问:乙骑一圈需要多少分钟?再过多久他们第二次相遇?8、甲、乙两人在400米长的环形跑道上跑步.甲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从起点跑出.1分钟后,乙从起点同向跑出.又过了5分钟,甲追上乙.请问:乙每分钟跑多少米?如果他们的速度保持不变,甲还需要再过多少分钟才能第二次追上乙?小学五年级培优数学2-2“应用题”之和差倍分问题在和差倍分问题中引入“分数倍”的概念,并理解其含义.解题中应合理选取单位“1”;题目中隐藏的不变量或公共量往往是关键.1、有红、黄两种颜色的小球,其中红色小球有60个,黄色小球的数量比红色小球的四分之五倍还多1个,那么一共有小球多少个?2、运输连要将450枚弹药送到前线,其中炮弹占了九分之五,其余都是手榴弹.由于遇上敌军伏击,炮弹损失了五分之二,而手榴弹只剩下八分之三.送到时还剩多少枚弹药?3、有水果糖和奶糖共800颗,其中水果糖的数量是奶糖的九分之七,那么水果糖有多少颗?小学五年级培优数学2-3“应用题”之拓展问题掌握比的概念,从份数的角度理解量与量的比;学会计算简单的按比分配的问题;了解连比的含义.剪短的不确定性问题,通常利用大小估计和整数性质进行分析,有时需要分类讨论.1、包子铺里有许多肉包子和菜包子,如果肉包子和菜包子的个数比为3:7,菜包子有84个,那么肉包子有多少个?2、水果店运来了西瓜和哈密瓜共234个,如果西瓜和哈密瓜的个数比为5:4,那么水果店运来的西瓜和哈密瓜各多少个?3、有429名小学生参加数学冬令营,其中男生和女生的个数比为7:6.后来又有一些女生报名参赛,这时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变为11:10.请问:后来报名的女生有多少人?小学五年级培优数学2-4“应用题”之工程问题掌握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的基本概念和关系;理解“单位1”的概念并灵活应用;熟悉多人、多工程、效率变化、总量变化等各种形式的问题;学会处理“水池注水”形式的问题.1、工厂有一批共450个零件需要加工,如果甲单独做需要30天完成,如果乙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那么他们两人合作需要多少天完成?2、甲、乙两辆车运一堆煤,如果只用甲车运,15小时可以运完;如果只用乙车运,10小时可以运完.请问:(1)如果两车一起运,多少小时可以运完?(2)如果甲车从早上8点开始运煤,乙车下午1点才开始运,那么几点的时候可以把煤运完?3、甲、乙两辆车运一堆煤,如果两辆车一起运,10小时可以运完;如果只用甲车运,15小时可以运完.请问:如果只用乙车运,多少小时可以运完?4、一项工作,甲单独做20天可以完成,乙单独做30天可以完成.现在两人合做,用16天就完成了工作,已知在这16天中甲休息了2天,乙休息了若干天.请问:乙休息了多少天?5、如果甲、乙两队合做一项工程,恰好24天完成;如果乙队先做5天,然后甲队来帮忙,又共同做了10天后,全部工程才完成了一半.请问: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6、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要10小时完成.如果按甲、乙、甲、乙......的顺序交替工作,每人工作1小时后交换,那么需要多少小时才能完成任务?小学五年级培优数学2-5“应用题”之牛吃草问题与钟表问题牛吃草问题是一类特殊的工程问题,难点在于草的总量有变化,要注意单位“1”的选取。
Part 1“数与运算”之分数计算与比较大小理解分数的概念,熟练掌握分数四则运算中的通分、约分等技巧,了解分数运算中的一些速算方法;学会比较分数大小的各种方法,包括通分母、通分子、交叉相乘、倒数比较法、间接比较法. 1、比较下列分数的大小: 2、将下列分数由小到大排列起来: Part 1“数与运算”之分数与循环小数掌握分数与小数互相转化的方法,并在分数与循环小数混合运算中进行合理应用;学会通过分数的形式判断相应的小数类型;注意利用周期性分析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1、把下列循环小数化成分数: (3)0.08, (4)0.7,0.12,0.123,0.123.2、计算: Part 2“应用题”之行程问题4流水行程问题与环形问题.流水行程问题中,注意水速对实际速度的影响,初步了解速度的相对性;环形问题中,注意相遇和追及问题的周期性.1、两地相距480千米,一艘轮船在两地之间往返航行,顺流行驶一次需要16小时,逆流返回需要20小时,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多少?水流速度是多少?2、甲、乙两人在400米长的环形跑道上跑步.甲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从起点跑出.1分钟后,乙从起点同向跑出.又过了5分钟,甲追上乙.请问:乙每分钟跑多少米?如果他们的速度保持不变,甲还需要再过多少分钟才能第二次追上乙?Part 2“应用题”之和差倍分问题在和差倍分问题中引入“分数倍”的概念,并理解其含义.解题中应合理选取单位“1”;题目中隐藏的不变量或公共量往往是关键.1、有红、黄两种颜色的小球,其中红色小球有60个,黄色小球的数量比红色小球的四分之五倍还多1个,那么一共有小球多少个?2、运输连要将450枚弹药送到前线,其中炮弹占了九分之五,其余都是手榴弹.由于遇上敌军伏击,炮弹损失了五分之二,而手榴弹只剩八分之三.送到时剩多少枚弹药?Part 2“应用题”之拓展问题掌握比的概念,从份数的角度理解量与量的比;学会计算简单的按比分配的问题;了解连比的含义.剪短的不确定性问题,通常利用大小估计和整数性质进行分析,有时需要分类讨论.1、水果店运来了西瓜和哈密瓜共234个,如果西瓜和哈密瓜的个数比为5:4,那么水果店运来的西瓜和哈密瓜各多少个?2、有429名小学生参加数学冬令营,其中男生和女生的个数比为7:6.后来又有一些女生报名参赛,这时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变为11:10.请问:后来报名的女生有多少人?Part 2“应用题”之工程问题掌握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的基本概念和关系;理解“单位1”的概念并 .2313,1915,2314,2413,1914 7920 与32079)4( 409 与133)3( 6032 与247)2( 854 与171)1(灵活应用;熟悉多人、多工程、效率变化、总量变化等各种形式的问题;学会处理“水池注水”形式的问题.1、如果甲、乙两队合做一项工程,恰好24天完成;如果乙队先做5天,然后甲队来帮忙,又共同做了10天后,全部工程才完成了一半.请问: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2、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要10小时完成.如果按甲、乙、甲、乙......的顺序交替工作,每人工作1小时后交换,那么需要多少小时才能完成任务?Part 2“应用题”之牛吃草问题与钟表问题牛吃草问题是一类特殊的工程问题,难点在于草的总量有变化,要注意单位“1”的选取。
和倍、差倍、和差问题一、熟练掌握线段图画法二、熟练掌握解答倍数问题※线段图画法画线段图非常非常非常重要,是解决中常用的一种思考策略,它能将题中抽象关系以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更清楚地反映数量关系。
画线段图不会浪费时间,越复杂的题目越需要画图,可以说,会不会画图决定着你的解题能力,决定分数!※和倍、差倍、和差问题公式和倍问题:两数之和÷(倍数+ 1)=小数差倍问题:两数之差÷(倍数- 1)=小数和差问题:(和+ 差)÷ 2 =大数(和- 差)÷ 2 =小数稍复杂的倍数问题可能包含两个状态,我们一般抓住倍数的那个状态。
●和倍问题线段图1.甲班和乙班共有图书160本。
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和倍)2.甲班和乙班共有图书210本。
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多10本,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和倍)3.甲班和乙班共有图书150本。
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少10本,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和倍)4.甲班和乙班共有图书150本。
甲班的图书给乙班20本后,两班就一样多,甲班和乙班原来各有图书多少本(和倍)●差倍问题线段图1.甲班的图书比乙班多160本。
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差倍)2.甲班的图书比乙班多160本。
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多10本,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差倍)3.甲班的图书比乙班多160本。
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少10本,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差倍)●和差问题线段图甲班和乙班共有图书160本。
甲班的图书本数比乙班的多20本,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和差)和倍问题习题(一)1.小红和妈妈的年龄加在一起是40岁,妈妈年龄是小红年龄的4倍,小红和妈妈各几岁2.小红和妈妈的年龄加在一起是49岁,妈妈年龄是小红年龄的4倍多4岁,小红和妈妈各几岁3.小红和妈妈的年龄加在一起是49岁,妈妈年龄是小红年龄的4倍少1岁,小红和妈妈各几岁4.小明买大书和小书共25本,其中大书的本数比小书的本数的2倍多4本,大书的本数有几本,小单线的书有几本5.小明买大书和小书共25本,其中大书的本数比小书的本数的2倍少5本,大书的本数有几本,小单线的书有几本6.师傅和徒弟共生产零件190个,师傅生产的个数比徒弟的3倍少10个;师、徒各生产几个??7.一块长方形木板,长是宽的2倍,周长是54厘米.这个长方形木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8.一块长方形木板,长是宽的3倍少1厘米,周长是54厘米.这个长方形木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9.甲乙两个冷藏库原来共存肉92吨,从甲库运出28吨后,乙库存肉比甲库的4倍少6吨,甲库原来存肉几吨,乙库原来存肉几?吨10.甲乙两个冷藏库原来共存肉92吨,从甲库运出10吨给乙后,乙库存肉比甲库的4倍少3吨,甲库原来存肉几吨,乙库原来存肉几?吨11.小红有30支铅笔,小兰有45支铅笔,小兰给小红几支后,小红的支数是小兰的2倍12.姐姐有320元钱,弟弟有180元钱,弟弟给姐姐多少元钱后,姐姐的钱比弟弟的钱多3倍?13.姐姐有320元钱,弟弟有180元钱,弟弟花掉多少元钱后,姐姐的钱比弟弟的钱多3倍?14.姐姐有320元钱,弟弟有180元钱,姐姐再得到多少元钱后,姐姐的钱比弟弟的钱多3倍?15.三个饲养场共养140头牛,第二饲养场养牛的头数是第一饲养场的2倍,第三饲养场养的头数是第二饲养场的2倍,三个饲养场各养牛多少头??16.三个饲养场共养160头牛,第二饲养场养牛的头数是第一饲养场的2倍,第三饲养场养的头数是第二饲养场的2倍多6头,三个饲养场各养牛多少头??17.三个饲养场共养180头牛,第二饲养场养牛的头数是第一饲养场的2倍,第三饲养场养的头数是第一饲养场的3倍,三个饲养场各养牛多少头??18.有两筐苹果共重78千克,如果从甲筐中取出14千克放入乙筐,则此时甲筐重量和乙筐相等,求两筐原来各有多少千克???19.有两筐苹果共重78千克,如果从甲筐中取出14千克放入乙筐,则此时甲筐重量比乙筐的2倍少12千克,求两筐原来各有多少千克20.甲桶里有油470千克,乙桶里有油190千克,甲桶的油倒入乙桶多少千克,才能使甲桶油是乙桶油的2倍21.已知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135,乙是甲的2倍,丙是乙的3倍,求甲、乙、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22.甲乙两个粮库原来共存粮170吨,后来从甲库运出30吨,给乙库运进10吨,这时甲库存粮是乙库存粮的2倍,两个粮库原来各存粮多少吨23.甲、乙、丙三数之和是183,乙比丙的2倍少4,甲比丙的3倍多7,求甲、乙、丙三数各是多少和倍问题习题(二)24.两个数相除商是8,被除数、除数与商的和是170,求被除数、除数是多少25.两个数相除商是6余数是7,被除数、除数、商与余数的和是125,求被除数、除数是多少26.两数相除,商是3,余数是1,被除数、除数、商与余数的和是89。
五年级数学上册《和差倍问题》公式+例题解析和差问题定义: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和差问题。
解题思路: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用公式~小数=(和-差)÷2 大数=(和+差)÷2例题解析:类型一:直接给和与差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解:和:98人差:6人甲班人数:(98+6)÷2=52(人)乙班人数:(98-6)÷2=46(人)答:甲班有52人,乙班有46人。
类型二:暗差型甲班和乙班一起上体育课,甲班和乙班一共63人,如果甲班分5人到乙班,甲班还比乙班多3人,这两班分别有多少人?解:和:63人差:5+5+3=13(人)甲班人数:(63+13)÷2=38(人)乙班人数:(63-13)÷2=25(人)答:甲班有38人,乙班有25人。
类型三:暗和型小春和弟弟两人今年的年龄和是24岁,四年后,小春比弟弟大12岁。
小春和弟弟四年后各多少岁?解:四年后的和:24+4+4=32(岁)四年后的差:12岁小春:(32+12)÷2=22(岁)弟弟:(32-12)÷2=10(岁)答:小春四年后22岁,弟弟四年后10岁。
和倍问题定义: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倍数”,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解题思路: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用公式。
一份数=和÷(倍数+1)例题解析:类型一:直接给和、倍数两熊一共吃了36个包子,熊大吃的包子是熊二的3倍,熊大、熊二各吃多少个?解:和:36个倍数:3熊二:36÷(3+1)=9(个)熊大:9×3=27(个)答:熊大吃了27个,熊二吃了9个。
类型二:几倍多几熊大和熊二吃完早饭,打算去森林里散散步,两熊边散步边数森林里种的杨树与柳树,一共数到了有100棵树,杨树的数量比柳树的2倍多10棵,那么杨树、柳树各多少棵?解:和:100-10=90(棵) 倍数:2柳树:90÷(2+1)=30(棵)杨树:30×2+10=70(棵)答:柳树有30棵,杨树有70棵。
五年级上册-和差、和倍、差倍问题一、知识梳理和倍问题:和倍问题就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问题差倍问题:差倍问题就是已知大小两数的差,以及大小两数的倍数关系,求大小两数的问题.和差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反过来求这两个数.二、方法归纳和倍问题:基本公式和÷(倍数+1)=较小数(一倍数)较小数×倍数=较大数或:和-较小数=较大数.差倍问题:基本公式:差÷(倍数-1)=较小的数较小的数×倍数=较大的数差倍问题就是已知大小两数的差,以及大小两数的倍数关系,求大小两数的问题.差倍问题的特点与和倍问题类似.解答差倍问题的关键是要确定两个数量的差及相对应的倍数差,一般情况下,在题目中不直接给出,需要经过调整和计算才能得到.和差问题:基本公式(和+差)÷2 = 较大的数(和-差)÷2 = 较小的数温馨提示:为了帮助我们理解题意,弄清两种量彼此间的关系,常采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表示几种量间的这种关系,以便于找到解题的途径.【和倍问题】例1甲班和乙班共有图书160本,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练习一、1.根据线段图列式:2.小敏有14元,小花有10元,小花给小敏几元,小敏的钱数就是小花的2倍?3.小华和爷爷今年共72岁,爷爷的岁数是小华的7倍.爷爷比小华大多少岁?例2 有两根铁丝,第一根长18米,第二根长10米,两根铁丝用去同样长的一段后,第一根剩下的长度是第二根剩下长度的3倍,两根铁丝各剩下多少米?练习二、4.有两条纸带,一条长21厘米,一条长13厘米,两条纸带都剪下同样的一段后,长纸带剩下的长度是短纸带剩下的3倍,问剪下的一段有多长?5.二⑴班的图书角里有故事书和连环画共47本,如果故事书拿走7本后,故事书的本数就是连环画的4倍.原有连环画和故事书各有多少本?例3 有两盘苹果,如果从第一盘中拿2个放到第二个盘里,那么两盘的苹果数相同;如果从第二个盘中拿2个放到第一盘里,那么第一盘的苹果数是第二盘的2倍.第一盘有苹果多少个?练习三、6.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6厘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7.5箱苹果和5箱葡萄共重75千克,每箱苹果是每箱葡萄重量的2倍.每箱苹果和每箱葡萄各重多少千克?例4 师、徒两人共加工105个零件,师傅加工的个数比徒弟的3倍还多5个,师傅和徒弟各加工零件多少个?练习四、8.实验小学共有学生956人,男生比女生2倍少4人.问:实验小学男学生和女学生各有多少人?【差倍问题】例5 李爷爷家养的鸭比鹅多18只,鸭的只数是鹅的3倍,你知道李爷爷家养的鸭和鹅各有多少只吗?练习五、9.甲班的图书本数比乙班多80本,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例6 某小学原来参加室外活动的人数比参加室内活动的人数多480人,现在把室内活动的50人改为室外活动,这样室外活动的人数正好是室内人数的5倍,则参加室内、室外活动的共有多少人?【和差问题】例7王亮期中考试语文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时94分,数学没考好,语文比数学多8分.问王亮的语文数学各得了多少分?练习七、10.两个数的和为36,差为22, 则较大的数为(), 较小的数为().11. 在一个减法算式里, 被减数、减数与差三个数的和是388, 减数比差大16, 则减数等于( ).12. 两筐水果共重124千克, 第一筐比第二筐多8千克, 两筐水果各重( )千克和( )千克.例8 有大中小三筐苹果,小筐装的是中筐的一半,中筐比大筐少装16千克,大筐装的是小筐的4倍.大中小三筐共有苹果多少千克?练习八、13.如果鱼尾重4千克,鱼头重量等于鱼尾加上鱼身一半的重量,鱼身重量等于鱼头加鱼尾的重量,这条鱼有几千克重?四、讲练结合题1.一家三口人,三人年龄之和是72岁,妈妈和爸爸同岁,妈妈的年龄是孩子的4倍,三人各是多少岁?2.果园里有梨树和苹果树共54棵,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5倍,苹果树比梨树多多少棵?3.师傅和徒弟共生产零件190个,师傅生产的个数比徒弟的3倍少10个,师、徒各生产多少个?4. 甲有36本课外书,乙有24本课外书,两人捐出同样多的本数后,甲剩下的数是乙剩下本数的3倍,两人各捐出多少本书?5. 四年级甲班为筹办红领巾图书室号召同学捐送书籍,共收到科技书和故事书320笨,其中科技书是故事书的3倍,四年级甲班同学捐送的科技书和故事书各是多少本?6. 某车间共有工人77名,其中女工人数比徒工人数的2倍还多4人,男工人数比徒工和女工人数之和的2倍少7人,问:这个车间徒工,女工,男工各多少人?7.某保险公司为鼓励工作成绩好的职工,决定将4200元奖金分给三名优秀职工,已知第一名比第二名多得800元,第二名比第三名多得500元,三名优秀职工各得多少元奖金?课后练习一1、明明星期天上街买衣服,花75元钱买了一条裤子和一件上衣,已知上衣比裤子贵15元,明明买上衣花多少元.2.小梅与张芳今年的年龄和是39岁,小梅比张芳大3岁,张芳今年几岁.3.买一支自动铅笔与一支钢笔共用10元,已知铅笔比钢笔便宜6元,那么买铅笔、钢笔各花多少元.4.学校做扫除,张娟和陈芳一共擦玻璃31块,又知张娟比陈芳少擦9块,张娟、陈芳各擦玻璃多少块.5.小兰期末考试时语文和数学平均分是96分,数学比语文多4分,问小兰语文分,数学多少分.6.一个两位数是质数(除1与本身外,不能被其它数整除,这样的数叫质数)由两个数字组成,两个数字之和是8,两个数字之差是2,这个数是多少.7.今年弟弟16岁,哥哥20岁,当两人的年龄和是52时,弟弟几岁.8.两个水桶共盛水50千克,如果把第一桶里的水倒出6千克,两个水桶中的水就一样多了.第一桶原盛水多少千克.9、甲筐里有苹果30千克,乙筐里有桔子若干千克,如果从乙筐里取出12千克桔子,苹果就比桔子多10千克,乙筐原有桔子多少千克.10.甲乙两船共载客623人,若甲船增加34人,乙船减少57人,这时两船乘客同样多,甲船原有乘客几人.课后练习二、1、学校图书馆有文艺书与科技书共605本,文艺书的本数比科技书的3倍多50本,图书馆有文艺书和科技书各多少本?2、禽养场今年养鸡和鸭共4600只,养的鸡比鸭的4倍还多100只,禽养场今年的鸡鸭各多少只?3、姐姐和妹妹共做了340朵小红花,后来姐姐把她做的红花送给了小明30朵,妹妹自己又做了20朵,这时姐姐做的小红花是妹妹的5倍。
五年级上册小数乘除法与和差倍问题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
1、小卫家里养了20只兔子,其中大兔只数是小兔的4倍,问小卫家养的小兔和大兔各有多少只?
2、植树节的时候,四年级和五年级一同去植树。
四的级比五的级少植120棵,五的级植的是四年级的3倍。
两个的级各植树多少棵?
3、体育室买来75个球,其中篮球是足球的2倍,排球比足球多3个,这三种球各多少个?
4、某工地上存放的沙子比水泥多3500吨,沙子的数量比水泥的3倍多500吨。
水泥有多少吨?沙子有多少吨?
5、小明有故事书55本,小华有故事书35本。
小明给小华多少本后,小华的故事书是小明的2倍?提高题
1、用一部收割机收大豆,5天可以收割20.8公顷,照这样计算,7天可以收割多少公顷?
60.4公顷大豆需要多少天才能收完?(一般应该用题)
2、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共308棵,苹果树比梨树多48棵。
苹果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和差问题)
3、甲乙两仓共存货物1630吨。
如果从甲仓调出6吨放入乙仓,甲仓的货物比乙仓的货物还多10吨。
甲乙两仓原来各有货物多少吨?(和差问题)
4、某厂有职工1850人。
如果男工再增加50人就相当于女工的3倍。
这个厂男、女工各多少人?(和倍问题)
5、甲乙两车运来同样多袋数的化肥。
甲车卸下17袋,乙车卸下29袋后,甲车余下的是
乙车余下的3倍。
两车原来各运来多少袋?(差倍问题)。
五年级数学培优:和差、和倍与差倍问题1、桃树梨树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倍,梨树和桃树的总棵数是桃树的()倍,梨树的棵数比桃树多()倍.2、文艺书20本180本科技书文艺书添上()本就和科技书同样多,这时两种书的和变成了()本,科技书减去()本就和文艺书同样多,这时两种书的和变成了()本.1、一个长方形花圃绕四周走一圈一共走了30米,已知长比宽多3米,求这个花圃的长与宽. 2、甲乙两数的和是561,如果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等于乙数,甲乙两数各是多少?3、水果批发部运来梨子、苹果、桃子共1800千克,其中梨子的重量是苹果的2倍,桃子的重量是苹果的3倍,求水果店运来梨子、苹果、桃子各多少千克?4、有梨子99千克,分给甲、乙、丙三个组,甲组比乙组多分4千克,乙组比丙组多分4千克,三个组各得多少千克?5、两数相除,商3余2,已知被除数、除数、商与余数的和是179,被除数是多少?6、小华今年11岁,妈妈今年41岁,几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通过本次学习,我的收获有.第一部分必做题1、(☆)师傅、徒弟两人合做零件2小时,共生产零件110个,已知师傅比徒弟每小时多生产5个,师傅、徒弟每小时各做零件多少个?2、(☆)两个数的和是682,其中一个加数的个位是0,若把0去掉,则与另一个数相等,这两个数各是多少?3、(☆☆)两个数相除,商是11,被除数、除数、商的和是191,求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4、(☆☆) 小明期终考试,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数是97分,语文比数学少6分,语文和数学各得了几分?5、(☆☆)两个数相除的商是4,余数是10,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总和是174,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第二部分选做题6、(☆☆)文具商店里有铅笔、钢笔、圆珠笔共180支,铅笔的支数是钢笔的3倍,钢笔是圆珠笔的2倍,铅笔、钢笔、圆珠笔各多少支?7、(☆☆☆)哥哥和弟弟共有画片38张,弟弟给哥哥3张后还比哥哥多2张,哥哥和弟弟原来各有画片多少张?8、(☆☆)父子两人年龄的和是61岁,7年后,父亲年龄是儿子年龄的2倍,求父、子今年各是多少岁?9、(☆☆)实验小学体育室买来三种球共75个,其中篮球是足球的2倍,排球比足球的3倍多3个,这三种球各多少个?10、(☆☆)《三毛大世界》有上、中、下三册,上册比中册贵1元,中册比下册贵2元,这部书售价32元,上、中、下册各多少元?11、(☆☆)有甲、乙、丙三个数,甲比乙大2,乙比丙大11,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70,求这三个数.12、(☆☆☆)请你选择合适的条件自编应用题,并解答.⑴动物园里有猴子、孔雀和熊猫共160只;⑵猴子和孔雀共150只;⑶猴子和熊猫共110只;⑷孔雀和熊猫共60只;⑸猴子比孔雀多50只;⑹猴子比熊猫多90只;⑺熊猫比孔雀少40只;⑻猴子是熊猫的10倍;⑼猴子是孔雀的2倍;⑽孔雀是熊猫的5倍.。
和差倍分问题基础知识:一、掌握利用线段图解和差倍分应用题的方法;二、掌握好设单位1,设份数的方法:可以直接将题目中的某些量设成为“1”份或者是多份;三、解题时需要注意认真审题,多注意观察题目中的隐含条件,特别是对于题目中的不变量,要十分注意。
根据倍数关系将不变量设为多份往往可以大大简化解题的过程;四、对于涉及到3个以上的对象并且给出了部分对象之和的题目,通常利用将条件累加或者对条件进行比较的方法来解题。
基本类型:1. 和倍问题是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与它们的倍数关系,常采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表示两种量间的这种关系,以便于找到解题的途径。
和÷(倍数+1)=小数(1倍数)小数×倍数=大数和-小数=大数2.“差倍问题”就是已知两个数的差和它们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
差倍问题的解题思路与和倍问题一样,先要在题目中找到1倍量,再画图确定解题方法。
被除数的数量和除数的倍数关系要相对应,相除后得到的结果是一倍量,然后求出另一个数,最后再写出验算和答题。
差÷(倍数-1)=小数(1倍数)1小数×倍数=大数小数+差=大数例1.爸爸和小明一起搬砖,爸爸所搬的砖头是小明的6倍。
后来父子二人每个人又搬了18块砖头,于是爸爸所搬的砖头变成了小明的4倍。
那么最终爸爸和小明共搬了多少块砖?[答疑编号0518430101]【答案】225【解答】分析:“图解法”是解决这类问题最经典的方法。
注意到原来和后来父子二人所搬砖头数的差是一个“不变量”,可以利用这个特点来解题。
原来爸爸所搬的砖头是小明的6倍,因此两个人的差应为5的倍数;后来爸爸所搬的砖头变成了小明的4倍,因此两个人的差又应该是3的倍数。
综合起来看这两个条件,差既是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因此这个差应该是15的倍数,它可能是15、30、45、60……。
所以可以假设爸爸和小明的差为“15”份。
解法1:如图,画出线段图表示题目条件的含义。
小明原来搬了“1”,后来又搬了18块。
第17讲作图法解题学习目标用作图的方法把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提示出来借助线段图进行分析,列出算式,可以抓住题中给出的数量关系,知识梳理一、专题引入用作图的方法把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提示出来,使题意形象具体,一目了然,以便较快地找到解题的途径,它对解答条件隐蔽、复杂疑难的应用题,能起化难为易的作用。
在解答已知一个数或者几个数的和差、倍差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求其中一个数或者几个数问题等应用题时,我们可以抓住题中给出的数量关系,借助线段图进行分析,从而列出算式。
典例分析考点一:倍数、差关系例1、五(1)班的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同样多。
抽去18名男生和26名女生参加合唱队后,剩下的男生人数是女生的3倍。
五(1)班原有男、女生各多少人?考点二、差量系顺推例2、同学们做纸花,做了36朵黄花,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还多12朵。
红花比紫花多几朵?例3、期末测试中,明明的语文得了90分。
数学比语文和作文的总分少70分。
明明的数学比作文高多少分?例4、甲、乙、丙、丁四个小组的同学共植树45棵,如果甲组多植2棵,乙组少植2棵,丙组植的棵数扩大2倍,丁组植树棵数减少一半,那么四个组植的棵数正好相同。
原来四个小组各植树多少棵?【解析】图中实线表示四个小组实际植树的棵数:例5、五(1)班全体同学做数学竞赛题,第一次及格人数是不及格人数的3倍多4人,第二次及格人数增加5人,使及格的人数是不及格人数的6倍。
五(1)班有多少人?例6、用绳子测井深,把绳了三折来量,井外余16分米;把绳子四折来量,井外余4分米。
求井深和绳长。
实战演练➢课堂狙击1、两根电线一样长,第一根剪去50厘米,第二根剪去180厘米后,剩下部分,第一根是第二根长度的2倍。
这两根电线原来共长多少厘米?2、甲、乙两筐水果个数一样多,从第一筐中取出31个,第二筐中取出19个后,第二筐剩下的个数是第一筐的4倍。
原来两筐水果各有多少个?3、奶奶家养了25只鸭子,养的鸡比鸭和鹅的总数还多10只。
倍差问题一、教学目标1.理解和倍问题:已知两数的和以及这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
2.理解差倍问题:已知两数的差以及这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
3、掌握对应思路和转化思路二、教学重点难点1、能找到两个数和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2、能画线段图三、教学过程前面讲了应用线段图分析“和倍”应用题,这种方法使分析的问题具体、形象,使我们能比较顺利地解答此类应用题.下面我们再来研究与“和倍”问题有相似之处的“差倍”应用题。
“差倍问题”就是已知两个数的差和它们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
学习例1:甲班的图书本数和乙班80本,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方法一:(数形结合,培养学生的数感。
)分析与解答:上图把乙班的图书本数看作1倍,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那么甲班的图书本数比乙班多2倍.又知“甲班的图书比乙班多80本”,即2倍与80本相对应,可以理解为2倍是80本,这样可以算出1倍是多少本.最后就可以求出甲、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
解:①乙班的本数:80÷(3-1)=40(本)②甲班的本数:40×3=120(本)或40+80=120(本)。
验算:120-40=80(本)120÷40=3(倍)答:甲班有图书120本,乙班有图书40本。
方法二:(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转化意识、创新能力)用方程解答解:设乙班有x本书,则甲班有3x本书。
3x-x=802x=80X=40120-40=80(本)答:甲班有图书120本,乙班有图书40本。
学习例2:菜站运来的白菜是萝卜的3倍,卖出白菜1800千克,萝卜300千克,剩下的两种蔬菜的重量相等,菜站运来的白菜和萝卜各是多少千克?(培养学生知识的转化和应用能力)分析与解答:这样想:根据“菜站运来的白莱是萝卜的3倍”应把运来的萝卜的重量看作1倍;“卖出白菜1800千克,萝卜300千克后,剩下两种蔬菜的重量正好相等”,说明运来的白菜比萝卜多1800-300=1500(千克).从上图中清楚地看到这个重量相当于萝卜重量的3-1=2(倍),这样就可以先求出运来的萝卜是多少千克,再求运来的白菜是多少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