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姓名文化差异共18页
- 格式:ppt
- 大小:3.14 MB
- 文档页数:18
比尔盖茨William (Bill) H. Gates :英文姓名:William H. Gates III KBE(William H. Gates III,Young William H. Gates,William Gates third,Bill Gates)中文姓名:威廉·亨利·盖茨三世爵士(威廉·亨利·盖茨三世,小威廉·亨利·盖茨,威廉·盖茨第三,比尔·盖茨)bill是名字Gates 是姓1.姓名的英文表示法family name = last name = surname = 姓,2.first name = given name = 名,3.中国人没有middle name的。
middle name是父名之意。
例如列宁全名是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伊里奇是父名。
在欧美国家,middle name是中间名,一般取长者的名字。
例如克林顿全名是威廉·杰斐逊·克林顿,杰斐逊是一位美国的民主奠基者,父母取这名字来激励小克林顿.例:李小红英文名字应为Xiaohong Li(Xiao与hong之间不能有空格)Family Name:LiFirst Name:XiaohongMiddle Name:(N/A)李红英文名字应为Hong Li 注意:(N/A)必须打上括号( )Family Name = LiFirst Name = HongMiddle Name = (N/A)注:如果护照上的英文名为Li Xiaohong或Li Xiao Hong,仍请填写Xiaohong Li现在大多数的英语国家的人士名字通常由三部分组成:(1)教名given name/Christian name(教名)/first name(2)中间名middle name(3)姓氏surname/family name/last nameFull name=(1)+(2)+(3), 全名=教名+自取名+姓,如William Jefferson Clinton。
中西人名文化一、中西人名文化差异1.1 从姓与名排列的先后顺序看中西人名文化差异有姓有名是东西方人的共同特征,然而在姓名的排列顺序上却是相反的:中国人(李四)的姓名排列顺序是:姓在先,名在后;而西方人(George Bush)的姓名排列顺序则恰恰相反,名在先,姓在后。
这种姓与名不同的排列顺序是东西方不同的传统文化在人名上的体现。
姓体现家族的代号,而名则是个人的代号。
中西人名中姓与名这种排列顺序正是东西方人在“共性与个性”关系上所持不同观念的反映。
在强调共性至上,“三纲五常”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必然是代表祖宗,家族的“姓”在先,而代表个体、人性的符号——“名”在后。
与此相反,西方人则强调个性,尊重个人独立的人格与主体意识,因此代表个性观念的“名”被放在前面,而代表共性观念的“姓”被后置。
1.2 中西姓氏来源比较1.2.1 中国人姓氏主要来源(1) 远古母系氏族社会,以母为姓,以“女”为旁。
如:姬、姒、姜等。
(2) 以古国名为姓。
商朝有个阮国,其后代以阮为姓。
(3) 以官职为姓。
如司马、马徒等。
(4) 帝王赐姓。
唐为李家天下,李为国姓。
(5) 以祖先的字为姓。
鲁孝公的儿子弓区,字子臧,其后代以臧为姓。
(6) 以居住地为姓。
春秋齐国公族大夫分别居住东郭、南郭等地,便以东郭、南郭为姓;郑大夫住在西门,便以西门为姓。
(7) 以神话传说为姓。
如龙等。
(8) 以职位为姓。
如石、陶、巫等。
(9) 以动物为姓。
如马、牛、熊等。
这些动物都是古代宗教自然崇拜观念的产物,一般不用凶狠的动物为姓。
中国姓氏多用雅训的字眼,这是中国人心目中“姓”代表祖宗的缘故。
1.2.2 英、美、法等国人姓氏主要来源(1) 从父姓,如Macarthur(麦克阿瑟,前缀Mac表示父子关系)、Fitzgerald(菲茨杰拉德,前缀Fitz表示父名)、Dickson(迪克森,后缀-son为…之子),等。
(2) 以地名为姓,如Scott(斯科特)、English(英格利希)、Ford(福特)、Everest(埃弗里斯特),等。
《[从中英人名看东西方文化差异] 东西方文化差异》姓名是用来区别一个人与其他人,或者一个人群与其他人群的符号。
它是生命个体的专有符号,具有约定俗成的专一性、占有性和永久性。
姓名中隐含着这个民族的历史发展、宗教信仰、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伦理观念等各方面的信息,是了解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本文试图从中国和英美国家人名上的不同来探讨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
一、姓和名的排放顺序一般来说,人名由姓与名两部分组成。
中国人与英美人在人名排列顺序上却截然相反。
中国人姓名的排列顺序是姓在前,名在后,姓重名轻;而英美人则是名在前,姓在后,而且英美人名可以有中间名,如Linda Jane Smith,其中“Jane”就是中间名,但在很多场合中间名往往省略不用。
中间名往往采用母性,也有借用其他亲属名的,或所仰慕的人的姓或名字。
众所周知,姓是一个家族的代号,它代表着宗族、群体、血缘关系,而名是一个人自己的代号。
中英两国在姓名摆放顺序上的不同反映出其在集体个人价值观上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共性至上、三纲五常。
强调集体主义、集体利益。
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倡导牺牲个人利益以保护集体利益。
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理所当然地把代表宗族、群体、血缘关系的“姓”放在前面,而代表个体、个性的“名”在后;西方人强调的是个性,重视个体独立的性格与个体意识,所以在姓名排序上就把代表个性观念的名放在前面。
二、中英人名的来源在中国很少有人用父母的名字、长辈的名字。
而美国的风俗习惯恰好相反。
在美国,孩子们可以和父母、祖父母或他们的亲戚同名。
长辈们十分乐意让儿孙沿用自己的名字,并引以为荣,为有所区别,英美人会在称呼与父辈同名的人时,在名字前冠以“小”字,例如“小罗斯福”,“小罗克菲勒”等。
中国传统社会等级森严,除亲属上辈的名字外,官员、其他要人的名字对普通百姓来说也是禁忌,没人敢沿用他们的名字。
西方则不同,他们本国的总统、民族英雄的名字受到广泛推崇。
从中英姓名看中西文化差异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西文化差异在姓名中体现着不同的命名习惯和文化价值,反映了中西方社会在名字使用和命名方式上的不同理念。
在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了解中西姓名文化差异对于促进文化交流、增进文化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中西姓名在构成方式、语言特点、文化认同、社会交往和法律文件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这不仅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姓名的认知和看待方式的差异,更体现了中西方文化观念和价值观的差异。
通过研究中西姓名文化差异,可以更好地探讨中西文化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增进文化认知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对中西姓名文化差异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加深人们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认识,拓宽文化交流的视野,促进跨文化交流与交融。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中西文化差异不再是隔离和割裂双方关系的障碍,而是促进增进文化认同和理解的桥梁。
【背景介绍】部分就此展开深入讨论。
1.2 研究意义研究中西姓名文化差异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命名习惯和价值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西方人民对姓名的重视程度和命名方式的差异。
通过分析中西姓名构成方式和语言特点的异同,可以揭示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姓名的理解和传承方式的差异,从而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研究姓名对文化认同和社会交往的影响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尊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提升文化交流的质量和效果。
探讨姓名在法律文件中的重要性,也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不同文化下法律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研究中西文化差异在姓名中的体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加深文化对话和理解,推动全球文化多样性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2. 正文2.1 中西姓名的构成方式中西姓名的构成方式包括姓氏和名字的顺序、结构和含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姓氏通常放在名字的前面,代表着家族的传承和尊严。
而在西方文化中,姓氏通常放在名字的后面,代表个人的身份和身份。
从审美角度看中英姓名文化的异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我们的祖先为了区分个体, 发明了特定 每个时期都有其特点; 从横向来看, 姓名的特点体现出了一个特 定区域的文化、宗教、历史、语言等特点。
每个时代,每个区域 独特鲜明的韵味风格渗透在风格迥异的姓名文化中,体现出美 感。
中英文作为世界上两大语言,有着各自的审美特点。
本文从 审美角度,对现代中英文姓名的特点进行分析比较。
、中英姓名研究概述姓名的翻译理论这一角度。
跨文化交际研究专家曾举例说明姓名是开端, 同时又是了解 一个社会的文化及其成员价值观念的窗口( Scollon & Scollon , S.W., 2000: 122)。
美国商人、作家兼社会观察家 Robert L.Shook 1977)曾做过一个实验,分别向他的 20 位男性朋友询问是否 愿意与一个新调来的叫“ Harriett Finkelstein ”的女秘书约 18 个人说没时间。
一个月后,他询问这 20 个人,是 否愿意与一个叫 Jill Connors 的女秘书约会, 16 个人表示愿意 做进一步了解。
可怜的 Finkelstein 小姐仅仅因为姓名不讨人喜的文字符号姓名。
从纵向来看,姓名的发展历程源远流长,近几十年, 姓名一直是人类文化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由于跨 文化交际学的发展及成熟, 姓名更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
中西姓 名文化的差异被许多学者和专家拿来分析并讨论过,甚至延伸到会,他们中欢而失去了机会。
显然,她们的名字与实际长相、能力等并无关 系,但是由于姓名包含着浓烈的审美文化和宗教文化, 在未见其 人、先闻其名的情况下, 姓名以其刺激受众听觉的首因效应给人 们以强烈的情感反应,促使人们做出喜欢与否的表态。
李玉燕2008)也曾通过研究不同的文化及其起源, 分析了中西姓名的 文化内涵及翻译技巧。
以往研究主要从文化角度,即姓名结构、起源、宗教等方面 讨论中西姓名文化的异同。
从中英姓名看中西文化差异中英文化差异是一个广泛讨论的话题,其中人名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也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中文姓名和英文姓名在构成、命名方式、含义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仅是语言的差异,更是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体现。
通过比较中英姓名的差异,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
一、构成差异中文姓名通常由姓和名组成,姓氏在先,名字在后,姓氏通常是祖辈留传下来的。
在中国,姓氏是非常重要的,它代表了家族的传承和根基,是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名字在中国也具有特殊的意义,除了传统的命名方式外,还包括了一些古老的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影响。
英文姓名的构成方式与中文有很大的不同,英文姓名通常由名和姓组成,名字在前,姓氏在后。
而且英文名字通常没有特定的含义,父母给孩子取名是基于他们喜欢的音韵或者人名,或者是为了纪念某人而选择的。
在英国,姓氏和家族传承的重要性相对较低,个人的名字更多是根据个人意愿和个性来选择的。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中英姓名在构成方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中文中,姓氏和名字都在名字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体现了中国人关于家族、传统和宗教的重视。
而在英文中,名字更多是一种个人选择,反映了西方人更加重视个人的独立和自由。
二、命名差异中英姓名的命名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中国,父母给孩子取名通常是经过精心考虑和研究的,名字往往带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中文名字通常取自古典文学、历史典故、传统思想或者与自然相关的事物,常常蕴含深远的哲理和文化。
在中国,人们会借助八字、风水等方式为孩子选择一个“雅名”,相信好的名字能够给孩子带来好的运势。
三、含义差异中英姓名的含义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中国,人们对名字的寓意要求比较高,名字的意义往往与家庭的期望、人生的愿望、以及传统文化等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中国,名字不仅仅是一个标识符,更像是家族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传承,所以名字的涵义非常重要,一般起名字时都会很注意名字的五行、音律、寓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