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5九年级物理16.4电磁继电器与自动控制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7.35 KB
- 文档页数:2
教案:沪粤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六章《16.4 电磁继电器与自动控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粤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六章第四节《电磁继电器与自动控制》。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构造及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电磁继电器的作用,掌握其工作原理,并能够运用电磁继电器进行简单的自动控制设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构造,理解电磁继电器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能够运用电磁继电器进行简单的自动控制设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通过学习电磁继电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构造及应用。
难点:电磁继电器的动态工作原理,以及如何运用电磁继电器进行自动控制设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磁继电器、电源、开关、电流表等。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电路图、学习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使用电磁继电器的自动控制电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电磁继电器在其中的作用。
2. 知识讲解:讲解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构造,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电磁继电器的工作过程。
3.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自动控制电路,并使用电磁继电器实现。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改进自动控制电路,提高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5.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如何运用电磁继电器进行自动控制设计。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6.4 电磁继电器与自动控制一、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1. 构造:电磁铁、衔铁、弹簧片等。
2. 工作原理:电流通过电磁铁,产生磁性,吸引衔铁,使弹簧片断开或闭合。
二、电磁继电器的应用1. 自动控制电路:通过电磁继电器实现自动控制,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拓展应用:电磁继电器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家电、工业控制等。
七、作业设计1. 请画出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图,并简要说明其工作原理。
答案:略2. 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自动控制电路,并使用电磁继电器实现。
课题:16.4电磁继电器与自动控制
使动触点和静触点接触,工作电路闭合。
电磁铁断电时失去磁性,弹簧把衔铁拉起来,切断工作电路。
电磁继电器实质就是利用电磁铁控制工作电路通断的开关。
3.电磁继电器的应用
①工作电路是有危险的高压电路,通过电磁继电器可利用低压控制高压。
②工作场所温度高或环境不好,可以利用电磁继电器实现远距离操作。
多媒体课件演示。
板书:电磁继电器的应用
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
实现远距离操作。
三、巩固练习
如图所示是一种水位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试说明它工作的原理
【板书设计】
16.4电磁继电器与自动控制
1、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及作用
电磁铁、衔铁、复位弹簧、触点等组成。
2、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1)利用控制电路开关控制电磁铁的磁性的有无,吸放衔铁带动触点控制工作电路。
(2)电磁继电器起到开关的作用。
3、使用电磁继电器的优点
(1)用低电压控制高电压
(2)远距离控制
(3)自动控制。
【课后反思】
本着让学生自主学习,实现自主发展的目标。
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扩展学生实践研究的范围,诱发学生主体探究的动机,使学生在深层次的探索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艰辛和成功,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16.4电磁继电器与自动控制教学设计1. 引言本文档为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16.4电磁继电器与自动控制的教学设计。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电磁继电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了解到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掌握电磁继电器在自动控制中的作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了解电磁继电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电磁继电器的分类及其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自动控制电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磁继电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电磁继电器的分类及其特点;3.电磁继电器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4.自动控制电路的设计。
4.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识教师通过引入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小区的大门电动控制系统,向学生介绍自动控制的概念,引发学生对于自动控制的兴趣,并让学生思考自动控制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
步骤二:讲解电磁继电器的基本原理教师通过PPT或板书的形式,详细讲解电磁继电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包括电磁继电器的组成部分:铁芯、线圈、触点等,并结合示意图给予学生直观的形象解释。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电磁继电器的工作流程,并通过实验演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电磁继电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步骤三:探究电磁继电器的分类及其特点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电磁继电器的分类及其特点。
然后,教师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中探究各类继电器的特点,并总结归纳。
最后,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电磁继电器的分类及其特点。
步骤四:讲解电磁继电器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教师以实际应用为例,如电梯的自动控制系统、电动车充电站的断电保护系统等,向学生介绍电磁继电器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
通过讲解,学生将会进一步了解电磁继电器的重要性和应用广泛性,并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16.4 电磁继电器与自动控制(导学案)20242025学年九年级全一册初三物理同步备课(沪粤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注重教学活动的设计,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引入实践情景,让幼儿了解电磁继电器与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电磁继电器与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电磁继电器与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磁继电器、自动控制装置、实践情景模型等。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实践情景:展示一个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其工作原理。
2. 讲解电磁继电器与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通过教具演示,让幼儿了解电磁继电器与自动控制的工作原理。
3.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电磁继电器与自动控制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展示他们的发现。
4. 动手实践: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电磁继电器与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幼儿们对电磁继电器与自动控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也非常积极。
但在讲解和实践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幼儿对电磁继电器与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还不是很理解,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原理的讲解,并通过实例让幼儿更好地理解。
16.4 电磁继电器与自动控制(教案)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册物理沪粤版(安徽)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非常重视幼儿的科学教育,因为科学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而且能够帮助他们理解周围的世界,从而更好地适应生活。
因此,我在设计这节科学活动时,力求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幼儿能够体验到科学的魅力,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一、设计意图在设计这节课时,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探究式学习方式,以生活中的实际情境为切入点,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探究电磁继电器与自动控制的工作原理。
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了解电磁继电器的基本结构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电磁继电器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引导幼儿关注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电磁继电器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难点:理解电磁继电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其自动控制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磁继电器模型、电路图、实物电器等。
2. 学具:每个幼儿一份电磁继电器制作材料包(包括电磁铁、继电器、导线、电池等)。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电磁铁钓鱼游戏,引发幼儿对电磁铁的兴趣,并自然过渡到电磁继电器。
2. 知识讲解:介绍电磁继电器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通过实物演示和电路图解释,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
3. 动手操作:让幼儿分组制作电磁继电器,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不同的控制电路,观察继电器的工作情况。
4. 应用拓展:让幼儿思考和讨论电磁继电器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灯开关、洗衣机等,并尝试设计一个简单的自动控制系统。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电磁继电器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难点:帮助幼儿理解电磁继电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其自动控制原理。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认真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班级:某某:
教学目标:了解电磁继电器
教学重点:知道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利用电磁继电器设计控制电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电磁铁?它有哪些性质?
2.电磁铁有哪些应用?
(二)引入新课-----电磁继电器
1、独学:学生阅读课文了解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原理。
2、展示:结合挂图介绍它的工作原理(教师点评补充)
(1)控制电路:低压电源、线圈、开关。
(2)工作电路:高压电源、用电器(电动机)、触点开关。
检测评价
1.利用电磁铁制成的_________可以帮助我们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______
电流的工作电路,从而实现远距离操纵。
14-5-5是控制两个电动机的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图。
若把手控开关闭合,则
( )
图14-5-5
C.甲、乙两个电动机都工作
D.甲、乙两个电动机都不工作。
教案: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16.4电磁继电器与自动控制一、教学内容1. 电磁继电器的构造和原理2. 电磁继电器的作用和应用3.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原理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磁继电器的构造和原理,能够解释电磁继电器的工作过程。
2. 掌握电磁继电器的作用和应用,能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电磁继电器实例。
3. 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原理,能够简单设计一个自动控制系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继电器的构造和原理,电磁继电器的作用和应用。
难点: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电磁继电器实物,自动控制系统模型。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电磁继电器的工作过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电磁继电器是如何工作的。
2. 知识讲解:通过PPT讲解电磁继电器的构造和原理,让学生理解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3. 例题讲解:通过一个具体的电磁继电器实例,让学生理解电磁继电器的作用和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自动控制系统,加深对自动控制系统的理解。
5. 知识拓展:讲解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原理,让学生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磁继电器构造:铁芯线圈触点原理: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磁场吸引铁芯,使触点闭合作用:控制电路的开关实现低压控制高压应用:电灯开关洗衣机自动控制系统组成:控制器执行器传感器原理:控制器根据传感器的信息做出决策执行器根据控制器的决策执行操作七、作业设计1. 描述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2. 分析一个你熟悉的电磁继电器实例,说明它是如何工作的。
3. 设计一个简单的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执行器和传感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电磁继电器和自动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应用,使学生了解了电磁继电器的工作过程和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电磁继电器的工作过程和设计自动控制系统,加深了对电磁继电器和自动控制系统的理解。
《16.4 电磁继电器与自动控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16.4节《电磁继电器与自动控制》。
本节主要介绍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构造以及应用,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电磁继电器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实现自动控制。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了解其构造及应用。
2. 能够分析电磁继电器的工作过程,理解其实现自动控制的作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构造及应用。
难点:电磁继电器的工作过程分析,以及如何实现自动控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电磁继电器实物、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课本、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自动控制设备,如自动门、自动灯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设备是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的。
2. 知识讲解:介绍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构造及应用,通过PPT展示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图,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其工作过程。
3. 实验演示:进行电磁继电器的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电磁继电器的工作过程,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知识拓展:介绍电磁继电器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如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家居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构造及应用。
七、作业设计1. 描述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并画出其工作原理图。
2. 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电磁继电器应用实例,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3. 设计一个简单的自动控制电路,使用电磁继电器实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知识讲解环节,通过PPT和实验演示,使学生清晰地了解了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在随堂练习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在知识拓展环节,介绍了电磁继电器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电磁继电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电磁继电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培养学生的科学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复习电磁铁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教师出示两幅挂图。
一幅图上内容为一高压电路,提出问题1:如何实现人在低电压下操作高压电路?另一幅图上为几种恶劣的工作环境,如高温的炼钢车间,有放射性危害的工作室(如医院的X光室),有毒气体的化工车间,噪声很大的纺织车间等。
提出问题2:如何实现在舒适安全的房间里去控制恶劣环境里的用电器?由此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
二、观察实验,解决问题。
1.电磁继电器的构造。
(1)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用的电磁继电器,配合挂图认识它的各个部件及作用。
找出哪些部件是活动的,哪些部件是固定了的。
(2)给电磁继电器通电,使学生清楚的看到通电和断电时,衔铁的运动及触点的闭合和断开情况。
(3)请学生说出电磁继电器的核心部件和实质,理解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由电磁铁控制的开关。
2.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1)运用挂图分析电磁继电器的工作过程。
①指出电磁铁所在的电路中的电源是低压电源。
②请学生说出通电和断电时电磁铁将怎样工作,包括衔铁和弹簧怎样运动,触点如何运动,工作电路的通断情况。
(2)从结构上把电磁继电器划分为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两大部分,使学生明白它们各由哪些部分组成和各自的作用。
3.演示实验:用电磁继电器控制电路。
(1)将课本中图11—17的工作电路中的电动机改为小灯泡并组成实验电路,引导学生观察:电磁继电器有几个接线柱,哪些接控制电路,哪些接工作电路,哪。
是控制电路,哪是工作电路?(2)演示继电器的工作情况,引导学生先观察控制电路通电和断电时触点闭合和断开的情况,然后观察工作电路小灯泡的亮灭情况,4.电磁继电器的作用。
(1)指出实际工作中,当工作电路是对人体有危险的高压电路或恶劣环境中的用电器时,利用电磁继电器可以实现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还可实现远距离操作。
九年级物理下册16.4电磁继电器与自动控制教案()九年级物理下册16.4电磁继电器与自动控制教案()16.4电磁继电器与自动控制1.了解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会连接用电磁继电器进行自动控制的简单电路。
3.会利用电磁继电器设计简单的报警电路。
重点了解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难点正确认识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单刀双掷开关,红灯泡,绿灯泡,灯座,导线,开关,电磁继电器,电池组,玩具电动机,光敏电阻,多媒体等。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看课本P18图16-31(a)龙门吊正在吊运重物。
教师介绍:驱动大型机器的电流可能达到几十安、几百安,但在许多电视的画面上,我们常常看到工人师傅利用按钮来控制机器,难道强大的电流就是在按钮中通过吗?不可能,按钮承受不了大电流,用手直接控制强大的电流或操作高电压电路是很危险的,工人师傅按下的只是电磁继电器的开关,而大型机器的电源开关的接通和断开是由电磁继电器控制的。
电磁继电器实际上是一种间接控制的开关。
利用电磁继电器人们还实现了各种的自动控制。
电磁继电器怎样实现间接控制呢?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阅读教材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预习导学”部分。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一)认识电磁继电器电磁继电器是用电磁铁控制的继电器。
(1)活动1:让学生对照实物和课本P18图16-32(a)、(b)仔细观察电磁继电器及其内部结构,弄清它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然后填入课本方框中。
电磁继电器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
①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吸下衔铁;②衔铁:和动触点组成一个绕支点转动的杠杆,带动动触点上下运动;③返回弹簧:电磁铁磁性消失时,带动衔铁弹离电磁铁;④触点:被控制的工作电路的开关。
提醒学生注意:衔铁和动触片是绝缘的,正常工作时动触点一定是与上下静触点中的一个接触,与另一个断开。
(2)演示:电磁继电器的控制作用。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典例解读[例1] 下面是某同学对电磁继电器的认识,请帮他补充完整。
师: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小游戏。
来看一下游戏设定(播放视频片段一)。
小偷、大盗和保
安。
(发下身份卡,让拿到“大盗”的同学亮明身份)
拿到“保安”的同学们就要担负起保卫翡翠的任务了。
如果发现任何异常,就要大喊:“抓贼!”但是保安不可能24小时守在旁边,晚上也会打个盹。
想要偷取价值连城的宝贝,当然要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动手。
(把宝箱放在讲台上)
宝物就在这个宝箱里。
现在天黑了,保安睡觉了,请闭眼~
(大盗伸手,电铃响,被抓)
哎呀,大盗失败了。
又到了晚上,保安睡着了。
天黑请闭眼!
(拿到“小偷”的同学悄悄上来偷。
电铃响,被抓)
来总结一下两次行动的经验和教训。
16.4 电磁继电器与自动控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磁继电器的主要结构和控制原理。
(2)会连接简单瓣电磁继电器控制电路。
(3)会利用电磁继电器设计简单的报警电路。
2、过程与方法:(1)观察实物与图示了解电磁继电器的基本结构。
(2)通过动手连接电磁继电器组成的控制电路和安装模拟水位自动报警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各种各样机器人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帮助事例,使学生更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激励学生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责任感。
重点:学习使用电磁继电器。
难点:设计模拟水位自动报警器电路。
教学器材:教师用:单刀双掷开关1个、红灯泡1只、绿灯泡1只、灯座2个、导线、开关2个、电磁继电器1个、电池组2个、玩具电动机1个、光敏电阻1只。
学生用:红灯泡1只、绿灯泡1只、灯座2个、导线、开关2 个、电磁继电器1个、电池组2个、烧杯、水、电极。
.教前准备: 1、收集电磁继电器的应用例证。
2、收集机器人应用的例证。
教学过程:一、认识电磁继电器1、断电器的作用看课本第18页图16-31(a)龙门吊正在吊运重物。
教师介绍:驱动大型机器的电流可能达到几十安、几百安,但在许多电视的画面上,我们常常看到工人师傅利用按钮来控制机器,难道强大的电流就是在按钮中通过吗?不可能,按钮承受不了大电流,用手直接控制强大的电流或操作高电压电路是很危险的,工人师傅按下的只是继电器的开头,而大型机器的电源开关的接通和断开是由继电器控制的。
继电器实际上是一种间接控制的开关。
利用继电器人们还实现了各种的自动控制。
继电器怎样实现间接控制呢?2、认识电磁继电器电磁继电器是用电磁铁控制的继电器。
(1)活动1:让学生对照实物和课本第18页图16-32(b)仔细观察电磁继电器及其内部结构,弄清它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然后填入课本第18页方框中。
电磁继电器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
①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吸下衔铁;②衔铁:和动触点组成一个绕支点转动的杠杆,带动动触点上下运动;③返回弹簧:电磁铁磁性消失时,带动衔铁弹离电磁铁;④触点:被控制的工作电路的开关。
16.4 电磁继电器与自动控制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会连接用电磁继电器进行自动控制的简单电路。
过程和方法
(3)经历利用电磁继电器控制简单电路的实验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通过了解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磁继电器,小灯泡,两只1.5伏的干电池,学生电源一台,导线,开关,电铃一个。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讲授、交流。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复习提问:
(1)电磁铁与普通永磁体相比,它具有的优点:
a、磁性的有无可以方便地由来控制;
b、磁性的强弱可以由改变来控制;
c、磁极的极性可以通过改变来改变。
(2)电磁铁的应用:。
请学生代表回答,师生共同评价。
教师引入:工人师傅通过按钮,能轻松自如地操纵龙门吊、起重机等重型机械,机器人可以代替工人完成各种装配工作,这些机械、机器人中的重要控制部件就是电磁继电器(结合课件展示图片)。
那么,什么是电磁继电器呢?
二、新课教学:
1.认识电磁继电器
活动1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8,认识电磁继电器的各个组成部分。
电磁继电器的结构、、、、。
学生交流,教师对照电磁继电器的实物介绍各个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电磁铁:通电时吸引下衔铁,断电时不吸引衔铁;
衔铁:可以被电磁铁吸引,进而控制动触点接触不同的静触点;
复位弹簧:当电磁铁没有磁性时,可以将衔铁拉上去。
2.用电磁继电器进行自动控制
活动2 学习使用电磁继电器
学生阅读课文P19页,了解两部分电路组成。
(1)控制电路的组成:、、。
(2)工作电路的组成:、、。
学生交流,教师及时点评。
教师课件展示如图16-33所示的实验电路。
闭合开关S
2,观察开关S
1
断开与闭合
时两灯的发光情况。
学生观察,进而认识到常开状态与常闭状态。
教师请学生代表归纳电磁继电器的工作过程。
学生交流,教师点评。
教师介绍:电磁继电器的应用。
学生阅读教材P19-20,了解机器人与电磁继电器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探索物理规律,并养成运用物理规律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件展示电磁继电器的其他应用。
三、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了那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
四、作业布置:
1、当堂反馈见教材P20,自评作业1.2.3.题
2、课外作业:基础训练。
五、板书设计:
16.4 电磁继电器与自动控制
1.认识电磁继电器
电磁继电器的结构、、、、。
2.用电磁继电器进行自动控制
控制电路工作电路
电磁继电器的应用: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