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晚餐(历时三年) 现藏米兰圣玛丽亚德尔格契修道院
二、人性的复苏(文艺复兴表现)
2、后期——美术三杰
拿破仑将《蒙》挂在卧室 内,每日独自欣赏多次;
法国总统戴高乐心绪不宁 时,便前往卢浮宫赏画;
《蒙》每半年体检一次, 启程时,30辆警车押队,200 余名荷枪实弹的彪形大汉前 呼后拥。目前全世界已有假 的《蒙》200余幅,英国首相 撒切尔夫人就收藏了四幅。 真品现藏巴黎卢浮宫。
二、人性的复苏(文艺复兴表现)
1、前期——文学三杰 《十日谈》之“绿鹅”的故事
一位父亲丧妻后带着年幼的儿子至山中修行,以 杜绝人欲横流的尘世生活的诱惑。
儿子十八岁时,父亲第一次带他进城,儿子见到了 皇宫、车马等许多新鲜的事物。前面走来了一群美丽 的姑娘,头一次见到女性的儿子问:“这是什么?”父亲 怕儿子起邪念,要他赶紧低下头,说到:“它们叫绿鹅, 是祸水,不可接近” 。儿子默然,走了很久冷不丁的说: “父亲,如果你爱我的话,看在主的份上,让我带一只绿 鹅回家吧,它们是多么美丽可爱啊!”
油画 1503—1506年 77×53厘米
二、人性的复苏(文艺复兴表现)
2、后期——美术三杰
油画 1503—1506年 77×53厘米
《蒙》曾四次出国,荣耀无 比。1951年,他在西班牙受 到国家元首级别的隆重礼遇, 1954年英国首相丘吉尔派出 六架专机和300多名礼仪小 姐,将它从巴黎接到伦敦, 法国破例允许丘吉尔用手指 摸画,但规定必须手指必须 反复洗刷和严格消毒。 《蒙》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 的美丽?!它不仅仅是一幅 艺术作品,更寄托了那个时 代人们的精神向往。
二、人性的复苏(文艺复兴表现)
1、前期——文学三杰
彼特拉克(1304—1374)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诗人、 人文主义者。是当时最早 搜集、研究古典著作的学 者,开创了研究古典文化 的新风,并从中发现了一 种不以神而以人为中心的 世界观,首先提出 用“人 学”来对抗“神学”,因 此被誉为“人文主义之 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