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桥绿化及其植物选择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5
高架桥绿化技术规程《高架桥绿化技术规程》咱先说说为啥高架桥要绿化呢?你想啊,高架桥光秃秃地立在那儿,多单调啊。
而且呀,绿化了之后对环境也好,就像给城市戴上了一条绿色的项链,好看还能净化空气呢。
那这高架桥绿化技术规程都有些啥呢?首先得选对植物。
这可不是随便抓一把草籽或者树苗就往上种的事儿。
要选那些适应能力强的植物,比如说耐旱的,高架桥那地方风大,水分蒸发快,要是种个娇滴滴的花,没两天就干死翘翘了,那可不行。
像一些多肉植物就不错,还有那种生命力超强的小灌木。
种之前的准备工作也很重要。
高架桥的表面得处理一下,不能坑坑洼洼的。
就好比我们人要穿衣服得先把皮肤洗干净一样,高架桥要“穿绿衣”也得把表面整平整喽。
而且呀,得考虑排水的问题。
要是一下雨就积水,那植物的根在水里泡着,就像人一直泡在水里会生病一样,植物也长不好。
所以得设计好排水系统,让多余的水能够顺利流走。
种的时候呢,也有讲究。
不能种得太密,植物也要有自己的空间呀,就像我们人在屋子里,太挤了也难受。
种得太密了,它们会互相抢阳光、抢养分,到最后谁都长不好。
而且种的时候要小心,别把植物的根弄伤了。
根就像植物的脚,脚受伤了,植物还怎么好好站在那儿生长呢?种上之后的养护也不能马虎。
要定期浇水,但是也不能浇太多,这就像吃饭一样,吃多吃少都不好。
还得看看有没有害虫,要是害虫泛滥,那植物就惨了。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高架桥下面的植物,叶子都被虫子咬得千疮百孔的,就像破了洞的衣服一样,多难看啊。
这时候就得赶紧采取措施,要么用点环保的杀虫剂,要么放一些害虫的天敌,就像请保镖一样,把害虫赶跑。
再说说修剪吧。
植物长着长着就可能乱了形状,这时候就需要修剪了。
修剪得好,植物就像理了一个漂亮的发型,整整齐齐的。
要是不管它,就会乱糟糟的,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会妨碍交通呢。
我就见过有些高架桥旁边的树枝长得太长了,都伸到车道上去了,多危险呀。
总之呢,高架桥绿化技术规程虽然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就是为了让高架桥的绿化做得更好。
高架桥绿化及其植物选择随着近几年宁波城市的快速发展、私家车逐步进入了寻常百姓家,2011年9月宁波汽车保有量突破了100万辆,成为国内第九个汽车保有量突破100万的城市。
同时,宁波的道路通行能力也逐年下降,高峰期汽车的速度有时比电动自行车还慢。
为了解决日益拥堵的城市交通,宁波规划了“四横五纵”的城市快速路网,目前机场高架和东外环快速路已建成通车,北外环路和南外环高架路正在建设,四条道路全长约45公里,共有19座立交桥,和大多数城市主干道立交,地理位置都非常重要。
高架桥大大改善了交通条件,同时作为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其自身也成为城市的重要景观,所以高架桥的绿化对提升宁波的城市形象有其特殊意义。
1、高架桥绿化的组成和必要性高架桥绿化主要包括高架路面的绿化、立柱的绿化和桥底绿化。
1.1立交桥及高架路空间绿化可以滞尘和净化空气以及增加空气湿度,桥下分车带中的树木能吸收道路中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并能杀灭空气中的一些细菌;分车带中的树木可以阻滞空气中对人体有害的各种悬浮粉尘,以净化空气。
1.2立交桥空间绿化可以隔音和吸收噪音,城市道路环境噪音污染是城市中噪音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分车带中的树木可以有效地降低道路环境中的噪音污染程度。
通过遮蔽种植,可以避免司乘人员看到令人不快的物体;绿化可以使高架桥和周围景观更加协调。
1.3可以提高行车安全,桥下分车带中的低矮绿篱或灌木可以遮挡汽车眩光;绿化带中的色彩在心理上可以消除驾驶员的疲劳和改变路况信息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交通安全的目的;此外,道路绿带和高架桥两边的垂直绿化可以通过对车流在视线上起引导作用来组织交通等,从而减小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1.4美化道路、丰富景观,高架桥空间绿化作为城市景观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人们提供日常活动的场所,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可以用不同的构成、组成反映不同性质的城市道路景观,使城市道路景观更富于变化。
2、宁波市高架桥绿化的现状与国内大多数城市相同,宁波在建的立交、高架桥项目设计阶段并未对配套的桥体绿化进行同步设计,即使有专项的绿化方案,其施工范围也仅限于对立交桥下及周边区域。
目前越来越多的城市立体绿化和城市形象美化景观措施得以大量运用,也包括了日渐兴起的桥梁立体绿化。
桥梁立体绿化包括高架桥立体绿化、立交桥立体绿化、人行天桥立体绿化。
立交桥立体绿化、高架桥立体绿化又包括高架桥防撞墩立体绿化、桥墩立体绿化、桥下立体造景。
由于立交桥、高架桥的独特地理位置,使得立体绿化较人行天桥更有难度。
那么立交桥高架桥在实施立体绿化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立交桥、高架桥地处城市中心,交通繁忙地段,车辆多,汽车废气和粉尘污染多,浇水困难,部分位置光线严重不足等不利因素,制约着植物的正常生长。
因此树种选择是高架桥绿化成功的关键。
要选择合适的高架桥绿化植物品种,首先要研究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抗逆能力,研究植物与高架桥之间的色彩、形态、质感的协调。
其次要对适生环境进行研究,对高架桥面和桥荫的光照度、温度变化等都要进行深入研究。
高架桥植物种植条件千差万别,温度、降水量、光照量、土壤条件等各不相同,要仔细分析才能选择合适的品种。
从大方向上说,高架桥立体绿化应选用适应城市生态环境、生长迅速、健壮的植物。
考虑到桥体承重等原因,桥面防撞栏、桥墩的立体绿化植物应尽量选用小型蔓性灌木及小藤本植物。
要求这些植物管理粗放,对土壤水分、肥料要求不高,具有较强的抵抗性和生命力,如常春藤等。
而高架桥的立柱及桥体背阴侧,由于光线不足,在选择植物时还要考虑其耐阴性。
1.桥面防撞墩立体绿化桥面可用于种植的空间小,最适宜的莫过于在两侧防撞栏上放置种植花箱或是在外侧悬挂花箱。
植物品种可以选择常绿的小型灌木或是垂挂类的藤本植物。
在保证成活的基础上再考虑景观设计的问题,即利用一定的色相与季相变化,来突出立交桥及高架桥的动态景观变化,使僵硬的水泥建筑体富有生机,但又以简洁的浅色彩为佳,可以选择如月季等花期较长的低矮性灌木。
根据桥面承重能力来设计绿化的形式,做到以最小的植物重量绿化最大的面积。
2.桥墩立体绿化高架路下光照条件不足给植物的生长带来困难。
高架桥绿化设计研究高架桥是现代城市交通建设中常见的交通设施,它不仅能缓解交通压力,提高交通效率,还能改善城市居民的出行条件。
高架桥通常占据一定的空间,容易给城市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视觉污染、空气污染等。
为了减轻这些负面影响,绿化设计成为高架桥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高架桥绿化设计旨在通过植被的种植与建筑设计的结合,使高架桥融入城市环境,达到环境美化、空气净化、生态保护的目的。
高架桥绿化设计要考虑植物的选择和布局。
在选择植物时,要根据高架桥所处的气候、环境条件以及所希望达到的美学效果来确定。
植物的布局要尽可能合理,既要满足审美要求,又要保证植物的生长繁衍。
高架桥绿化设计要注重植物的养护管理。
要定期进行浇水、施肥、修剪等工作,确保植物的生长和健康。
要定期进行疏枝和更新换代,以保持绿化效果的长久稳定。
高架桥绿化设计还要考虑绿化的配套设施。
应根据情况增加座椅、亭子、景观灯等设施,为行人提供休息的场所,并增加高架桥的观赏性。
高架桥绿化设计的好处不仅仅体现在美化城市环境方面,还有其他方面的作用。
绿化能够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
高架桥在城市中通常占据一定的面积,会形成一定的影响范围,绿化能够有效降低该区域的温度,减少红外线的辐射。
绿化能够净化空气。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够吸附空气中的尘埃、有害物质,提高空气质量,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绿化能够缓解交通的压力。
高架桥上的绿化可以吸引行人的注意力,鼓励他们步行或骑自行车等环保出行方式,减少城市交通的拥堵。
绿化能够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绿化能够为出行的人们提供舒适的环境,增加城市的休闲娱乐场所,提高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高架桥绿化设计是现代城市交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合理选择植物、科学布局、养护管理和配套设施的设置,能够使高架桥融入城市环境,达到环境美化、空气净化、生态保护的目的。
高架桥绿化设计还能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减轻交通压力,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高架桥该怎样绿化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快,建筑物越来越密集,人也越涌越多,而街道又难于拓宽,所以高架桥应运而生。
高架桥常选用柱式、桩式、刚架式和薄壁式墩。
柱式桥墩铰粗大,一般设一根,呈单柱式墩,其截面有矩形、圆形、椭圆形或具有棱角的多边形。
桩式桥墩较纤细,多根并列,桩顶用楣梁连接形成刚架式墩。
桩可以是铅直的或斜置的,楣梁可以外露或出于美观需要而隐蔽于上部结构之内。
薄壁式桥墩宽度大(横桥方向)而厚度小;它的外观立面可呈矩形、梯形或向上分岔以承托上部结构。
高架桥的建立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可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美观和环境。
城市高架桥绿化属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组成部分,绿化体系沿道路呈带状分布,具有连续性。
按高架桥绿化景观位置的不同,城市高架桥绿化分为桥上悬挂绿化、桥荫绿, 桥体外侧绿化及立交节点绿化。
在美国费城市中心北部,轨道修建于1890年代,在运营近百年后,于1984年停止把列车送往市区。
美国人了在这里铺上小碎石,种上树木,花草,使这段废弃的高架桥公路从新焕发生机。
可见高架桥的绿化是生命的,中国的人口众多,高架桥也多,可是高架桥绿化做的却较少。
但是近些年来,一些走在前列的中国人开始往这方面发展。
例如安友科技公司。
该公司是专业的建筑立体绿化公司,长期致力于立交桥、高架桥、人行过街天桥,建筑物墙面(室内、室外)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的立体绿化等相关技术及产品的研发、设计和施工。
在国外建筑绿化日趋成熟,国内建筑绿化前景广阔的背景下,该公司通过吸收、消化国际先进生态绿化技术,研发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多种建筑绿化方式(已取得多项国家专利)。
这些方式既可以栽植小灌木类植物,也可以栽植草本类植物,配合自动控制的喷雾、滴灌、给肥系统,使得后期养护变得更科学、更简便。
该公司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先进的高架桥绿化系统。
其主要构成是:1.轻质蓄水种植容器,采用轻质蓄水种植容器,耐老化性能高,同时根据其自身特点极大的提高了植物的供水及护根作用;2.轻钢结构,轻钢结构完全隐藏在内部,简单、轻便、牢固、美观;3.人工轻量营养基质,.循环系统使每个容器内的植物得到精准均匀的浇灌及施肥施药等,使高架桥绿化形成一个整体系统;4.循环系统;可选用多种抗高温、耐严寒、耐旱的植物,可粗放管理;5.绿化植物,人工轻量营养基质:轻量植物选择。
城市高架路垂直绿化花盆及花卉苗木种植
方案
本绿化工程采用氧化镁花盆和花卉苗木种植。
为确保质量符合要求,成品氧化镁花盆由专业厂家定制,并在监理、设计和甲方共同审定合格后大量购买。
为了保证工期,这些工作需要在正式开工之前完成。
氧化镁花盆和花卉苗木一起运至本公司的苗圃基地,进行栽植和养护。
苗圃基地具有足够大的空间和交通便利。
由于种植在高架桥上,花盆中基质的选择和配比非常讲究、合理、科学。
基质从花盆底层向上层依次为50cm厚陶粒层、400mmDN20 PVC透气管和种植土(田园土78%+椰糠2%+黄
粘土20%)。
红花三角梅和混花色三角梅被选为高架桥的绿化美化植物品种。
这些植物具有抗污染、抗病害、生长粗犷等特性,花色鲜艳、花期长、有悬垂效果,比较适宜作为考虑桥梁绿化整饰的种植植物。
所有苗木都应经过设计、监理、业主三方查验同意后方可起苗进场,符合国家规定和质量标准。
苗木运输和假植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种类、品种、规格等完全符合要求。
苗木装运时应轻抬、轻卸、轻装、轻放,不得拉、拖,保持苗袋土球不破损碎裂,枝叶保持完好。
蔡韩琦蔡永能蔡其丁蔡小林东阳市大唐营造工程有限公司,浙江金华322100摘要:本文针对不同的高架及立交桥环境,配植桥荫绿地植物,营造城市道路绿色生态景观,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构想和措施。
关键词:绿色景观;立交桥;植物配置为缓解交通拥挤,城市立交桥、高架桥应运而生,但桥下绿地对道路景观、城市生态有一定的影响。
如何在立交桥、高架桥下营造绿色环境,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1桥下环境特点分析城市立交桥和高架道路的设计是多变的,其桥下空间往往有所不同。
高架道路空间比较宽敞,而立交桥和引桥部分,其空间比较低矮,各空间的高低、方位、大小不同,而且植物也各有它特有的生长环境。
因此,不同的桥下绿地应选用其适宜的植物,这样方能营造出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景观环境,一般桥下的环境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立交桥和引桥下的环境,一般最明显的特点是日照时数普遍不足,立交桥空间越低,立交桥越复杂,日照时数越少;立交桥两侧高建筑物距离越近的区域,日照时数越少,反之,高架路下空间比较高,日照时数较多。
第二,高架路下空间较高,桥下环境的风力较大;反之,立交桥低,风力较小。
第三,高架路周边空间宽敞,则桥下环境的湿度和温度变化较快;立交桥低,湿度和温度变化一般较和缓。
第四,高架路桥墩间距与桥下的土壤,与土层深度与桥墩基础有关。
第五,立交桥和高架路的方位(南北和东西走向),与日照数有一定关系。
第六,高架路和立交桥在城市中的立地环境条件比较恶劣,土壤瘠薄;车辆排放的尾气,道路粉尘等非常严重,制约着桥下植物的生长。
2桥下植物的选择原则桥下植物的选用,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根据桥和路的方位走向,首先考虑自然环境因素。
如日照、温度等诸方面因素。
科学地选用绿化植物,并能符合合适地生存条件。
因此,根据植物生长特性,具体选用掌握如下原则:第一,全日皆为直射阳光区或半日以上的直射阳光区, 此区基本上以高架路桥为主,其桥下空间比较高,上桥宽度不是很大,因而此区域宜选用阳性植物为主,但在引桥和空间比较低,光线较弱处,仍宜选用中性及阴性植物。
2020年第16期现代园艺高速公路作为重要的交通方式,成为城市间、国家间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有力地促进了各方的经济发展。
然而为了达到高速公路的建设要求与标准,国家与地方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以确保高速公路高效建成。
高速公路建设工程量大,已然导致公路沿线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地貌景观与原生自然系统发生变化。
加之人们对植被养护不佳,部分地区发生了水土流失现象,甚至面临一系列自然灾害问题。
1必要性分析高速公路建设对于区域之间的联通和经济发展都有着积极作用,然而其也会对原本的自然环境造成干扰和破坏。
高速路对修建环境要求较高,会对原生植被造成破坏,不仅是在修建过程中,即使在建成后,车辆造成的噪音污染、空气污染也会对自然环境产生破坏。
所以,高速公路建设在追求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兼顾生态效益,开展相应的绿化工作。
2现存问题2.1绿化模式单调,效果不佳当前高速公路绿化普遍存在绿化方式单调的问题,不能营造出较好的视觉效果。
同时,单调的绿化环境容易造成驾驶员出现视觉疲劳,对行车安全构成威胁。
与城市或常规道路绿化不同,高速公路在植被种类选择、形态搭配、色彩融合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要求,既要与周边环境产生有机联系,又要贴合高速公路客观使用要求和特性,强调美感和实用性。
因此,高速公路绿化要注重模式的多样化。
2.2片面重视美观性,削弱功能性高速公路沿线绿化设计:一方面注重美观性和视觉效果;另一方面紧密围绕绿化工程的核心功能———生态功能。
许多高速公路沿线绿化主要依靠草坪,既没有多样化地选择植物,也没有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致使植被死亡率高,为后期养护造成困难。
此外,草坪生态效应方面也有较大的局限性,其生态效益只有乔木的10%。
片面地利用草坪进行绿化,不仅导致生物体系的多样化不足,种类过于单一,而且妨碍了空间的集约利用。
2.3资金短缺,工作难以开展在当前环境下,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仍然出于不断开展的过程中,而植被覆盖率也在不断提升。
蔡韩琦蔡永能蔡其丁蔡小林东阳市大唐营造工程有限公司,浙江金华322100摘要:本文针对不同的高架及立交桥环境,配植桥荫绿地植物,营造城市道路绿色生态景观,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构想和措施。
关键词:绿色景观;立交桥;植物配置为缓解交通拥挤,城市立交桥、高架桥应运而生,但桥下绿地对道路景观、城市生态有一定的影响。
如何在立交桥、高架桥下营造绿色环境,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1桥下环境特点分析城市立交桥和高架道路的设计是多变的,其桥下空间往往有所不同。
高架道路空间比较宽敞,而立交桥和引桥部分,其空间比较低矮,各空间的高低、方位、大小不同,而且植物也各有它特有的生长环境。
因此,不同的桥下绿地应选用其适宜的植物,这样方能营造出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景观环境,一般桥下的环境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立交桥和引桥下的环境,一般最明显的特点是日照时数普遍不足,立交桥空间越低,立交桥越复杂,日照时数越少;立交桥两侧高建筑物距离越近的区域,日照时数越少,反之,高架路下空间比较高,日照时数较多。
第二,高架路下空间较高,桥下环境的风力较大;反之,立交桥低,风力较小。
第三,高架路周边空间宽敞,则桥下环境的湿度和温度变化较快;立交桥低,湿度和温度变化一般较和缓。
第四,高架路桥墩间距与桥下的土壤,与土层深度与桥墩基础有关。
第五,立交桥和高架路的方位(南北和东西走向),与日照数有一定关系。
第六,高架路和立交桥在城市中的立地环境条件比较恶劣,土壤瘠薄;车辆排放的尾气,道路粉尘等非常严重,制约着桥下植物的生长。
2桥下植物的选择原则桥下植物的选用,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根据桥和路的方位走向,首先考虑自然环境因素。
如日照、温度等诸方面因素。
科学地选用绿化植物,并能符合合适地生存条件。
因此,根据植物生长特性,具体选用掌握如下原则:第一,全日皆为直射阳光区或半日以上的直射阳光区, 此区基本上以高架路桥为主,其桥下空间比较高,上桥宽度不是很大,因而此区域宜选用阳性植物为主,但在引桥和空间比较低,光线较弱处,仍宜选用中性及阴性植物。
高架桥绿化设计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架桥作为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由于其特殊的建设方式和环境,高架桥下通常是一片单调的灰色景观,缺乏活力和美感,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为了改善高架桥下的环境,提升城市的绿化水平,近年来逐渐兴起了高架桥绿化设计研究的趋势。
本文旨在探讨高架桥绿化设计的重要性、可行性和具体实施方式,以期为城市高架桥的绿化设计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路。
一、高架桥绿化设计的重要性1.1 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城市高架桥下通常是一片空地或者停车场,如果能够进行绿化设计,将其改造成为绿地、花园或者公园等形式,不仅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提升城市绿化水平,而且还可以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增加市民的休闲娱乐场所。
1.2 改善城市环境高架桥下空地通常是城市中的“角落”,往往容易成为垃圾堆放、毒品交易等非法活动的场所,给城市环境和居民的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
通过绿化设计,可以改善该空地的环境,使其成为宜居的地方,减少不法活动的发生,提升城市的整体环境。
1.3 增强城市形象城市高架桥下的绿化设计,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绿化水平,改善城市环境,还可以塑造城市的形象,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形象。
一座绿色的高架桥,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还可以成为城市的标志性景点,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市民关注。
2.1 技术手段成熟随着城市绿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包括植物种植、灌溉系统、光照技术等在内的绿化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可以很好地适应高架桥下的环境,保证绿化工程的可行性和持续性。
2.2 资金投入可行虽然高架桥绿化设计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但是相比于其他城市绿化工程来说,其投入并不算大,而且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实现投入和效益的平衡。
也可以通过政府资金、社会资金以及市民自愿参与等多种方式来筹措资金,保证绿化工程的可行性。
2.3 受益面广泛高架桥下的绿化工程,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的形象,还可以为周边的居民和市民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和舒适,因此其受益面非常广泛,也是其可行性的重要保障。
河北高架桥绿化施工方案1. 引言河北省作为一个发展快速的地区,越来越多的高架桥在城市中建设。
高架桥不仅架起了城市的交通网络,还能够增添城市的美观与绿色。
因此,在河北的高架桥绿化工程中,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河北高架桥绿化施工方案,包括绿化设计、植物选择、养护等方面。
2. 绿化设计2.1 绿化目标绿化目标是指高架桥绿化工程的最终期望达到的效果。
在河北省的高架桥绿化工程中,绿化目标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提供滨水绿化景观,打造城市生态廊道。
•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空气污染。
•增强道路的缓冲作用,提供隔音、防尘的功能。
•提供良好的视觉效果,增加城市的美感。
2.2 绿化布局绿化布局是指如何合理地安排高架桥上的绿化带和植物。
在绿化布局的设计中,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高架桥绿化带的宽度与长度。
•绿化带之间的间隔和连接。
•绿化带的形状和走向。
高架桥绿化带的宽度与长度应根据桥梁结构和道路宽度来确定。
一般来说,绿化带的宽度应保证植物的生长和养护,并满足绿化目标。
绿化带之间的间隔和连接可以通过步行道、自行车道等方式进行规划,以方便市民出行和休闲。
绿化带的形状和走向应与桥梁的结构相衔接,既与桥梁融为一体,又能够展现绿化效果。
2.3 绿化植物选择在高架桥绿化工程中,选择合适的绿化植物至关重要。
对于河北省的高架桥绿化工程,植物选择应考虑以下几点:•适应河北省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耐旱、耐寒的品种较好。
•具有较强的修剪可塑性,方便进行绿化养护。
•具有较高的抗污染性能,可以净化空气。
常见的高架桥绿化植物包括枫香、翠竹、百日草等。
这些植物能够在河北省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良好地生长,具有较强的修剪可塑性和抗污染性能。
3. 绿化施工3.1 前期准备绿化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包括收集相关资料,制定详细的绿化施工方案,准备绿化资材等。
收集相关资料主要包括高架桥的规划图纸、桥梁结构等资料,以了解绿化条件。
高架桥绿化设计研究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交通拥堵成为城市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交通堵塞,改善交通状况,高架桥的建设成为了许多城市的选择。
高架桥的建设不仅对交通带来了便利,也对城市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减轻高架桥对城市环境的不利影响,绿化设计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高架桥绿化设计是将绿化要素融入到高架桥结构中,使其不仅起到交通功能,还能够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舒适的景观效果,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高架桥绿化设计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高架桥绿化设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 植物选择:在高架桥绿化设计中,植物的选择至关重要。
首先要考虑植物的适应性,选择那些能够在高温、高风等恶劣环境下生长的植物。
其次要注重植物的观赏价值,选择那些花色鲜艳、形态优美的植物,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
还要考虑植物的生命力和生态意义,选择那些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等有益功能的植物。
2. 绿化布局:在高架桥绿化设计中,绿化的布局需要考虑桥梁结构的形态与交通的流线。
要根据桥的设计形态和空间特点,合理安排植物的位置和空间分布,使绿化与桥梁结构相协调。
要考虑到交通流线的因素,避免植物对交通的干扰。
3. 绿化施工:高架桥绿化的施工需要科学规划和严格控制。
首先要进行土壤改良,保证植物的良好生长环境。
其次要合理选择肥料和植物保护药剂,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
还要注重施工过程中的文明施工,避免对周边环境和交通的影响。
4. 绿化管理:高架桥绿化的管理不仅包括对植物的日常护理,还包括对植物的定期养护和更新。
要定期修剪和疏整植物,保持良好的景观效果。
对植物的生长状态、病虫害等进行监测和防治,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
高架桥绿化设计的实施,除了增加城市的绿色空间,还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
绿化的植物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缓解城市的环境污染。
植物的根系和叶面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扩散和沉降,提高空气质量。
4 绿化工程环境与常用植物选择4.1高速公路常用植物分区应用种植位置植物类型种植目的选用植物植物规格图片中央分隔带防眩植物防眩、防噪、吸尘、吸收尾气、诱导视线、装饰美化圆柏、桧柏、法国冬青、紫薇等H1.5~2.0m ,种植后距路面高160㎝截顶双面红继木、红叶石楠、金叶女贞、海桐、火棘等H1.3m ,S100㎝地被植物吸尘、防水土流失,吸收尾气、装饰美化马尼拉、狗牙根草皮、葱兰、月季等无杂草、无病虫害路堤碎落台诱导植物防撞、防水土流失,防噪、吸尘、吸收尾气、诱导视线、装饰美化香樟、杜英、广玉兰、水杉、马尾松、栾树、枫香、法国梧桐等H2~4m ,Φ4~8cm红叶石楠、细叶女贞、山茶、四季桂、木槿、木芙蓉、花石榴、紫薇、杜鹃、罗汉松、洒金柏、马甲子、枳壳、竹类等S60~100cm ,H60~100cm 马尼拉草皮等无杂草、无病虫害互通停车场服务区景观植物香樟、栾树、水杉、银杏、乌桕、枫香、枫杨、马褂木等H3~6m ,Φ6~20cm 红枫、山茶、细叶女贞、红叶石楠、洒金柏、碧桃、紫荆、木槿、木芙蓉、花石榴、紫薇、杜鹃、栀子花等S60~150cm ,H60~150cm 马尼拉草皮等无杂草、无病虫害建设项目施工标准化种植位置植物类型种植目的选用植物植物规格图片隧道口过渡栽植缓解明暗变化太大、诱导视线、装饰美化、防水土流失,防噪、吸尘、吸收尾气栾树、水杉、银杏、乌桕、枫香、枫杨、马褂木等H3~6m ,Φ6~20cm 红枫、山茶、细叶女贞、洒金柏、碧桃、紫荆、木槿、木芙蓉、花石榴、紫薇、杜鹃、栀子花等S60~150cm ,H60~150cm马尼拉草皮、撒播狗牙根、百喜草、白三叶、高羊茅草籽等无杂草、无病虫害观景平台景观植物装饰美化、防噪、吸尘、吸收尾气、诱导视线樟、杜英、广玉兰、水杉、马尾松、栾树、枫香等H3~6m ,Φ6~20cm 红枫、山茶、细叶女贞、洒金柏、碧桃、紫荆、木槿、木芙蓉、花石榴、紫薇、杜鹃、栀子花等S60~150cm ,H60~150cm马尼拉草皮等无杂草、无病虫害挡墙或坡顶防火植物防火隔离带、装饰美化、防水土流失法国冬青、马甲子、迎春、火棘、竹类、美国凌霄、常春藤、五叶地锦等健康、无病虫害。
高架桥体绿化建设管理技术指引试行稿1 总则1.1 目的通过实施高架桥体绿化,有效拓展城市绿化空间,增加城市绿量,提高绿视率和绿化感受度,减尘降噪,改善区域环境和小气候,丰富和提升城市绿化景观。
1.2 适用范围本指引适用本市范围内的高架桥柱、高架天桥、匝道、挡墙及相关附属设施的绿化建设与管理。
1.3 其它高架桥体绿化建设应符合国家和本市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等,确保桥体和人车交通安全。
其它与桥体绿化类似的设计、建设可参照本指引。
2 基本原则2.1 安全性桥体绿化建设前,应重点检查桥柱、天桥结构及附属设施。
实施中不得破坏桥体结构安全与使用功能,并不得影响人车通行和交通安全。
天桥等绿化建设应满足实际荷载和承重要求。
2. 2 协调性绿化景观相对协调统一,应做到统一规划,统一施工,达到桥体绿化整体的协调与美观。
2.3 可持续性合理搭配植物,优化桥体绿化种植方式,兼顾生态美观、多样性与长效低维护性的统一,实现桥体绿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3 建设要求3.1桥柱绿化3.1.1可绿化桥柱选择以主线外侧桥柱(主线外侧3米范围内)和立交范围内桥柱为主,主线内侧桥柱原则上不进行绿化,但现场光照时间2小时以上的桥柱,也可选用耐荫植物进行绿化。
桥柱周边有一定的可实施绿化的空间,且不影响车行视线与行人安全通行。
3.1.2设计要求(1)绿化高度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所采取的工艺确定绿化高度,并注重整体效果的协调与美观。
一般高度8米以下的桥柱,符合要求的全部绿化;8-15米的桥柱,绿化高度至少8米,宜为桥柱高度的2/3;15米以上的桥柱,绿化高度宜为桥柱高度的3/4。
绿化配置须预留每根桥柱的沉降监测点和桥柱编号位置。
(2)绿化工艺自然攀爬:藤本植物具有吸盘或气生根,利用其自然攀爬能力形成绿色立面覆盖,具有建设成本低,绿化与桥柱自然贴合等特点,但后期需要登高修剪控制高度。
固定牵引:藤本植物种植在种植箱或绿地内,借助尼龙网等攀附物牵引其枝条生长,具有植物选择范围较广等特点。
为什么国家要在高架桥下面种满爬山虎?想掩盖啥?说出来你都不信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在高架桥下面我们会发现都是种满的爬山虎。
一到夏天,这里更是绿油油的一片,很是养眼,很是舒心,而且这些爬山虎也是非常的美丽,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那么大家知道为什么要在高架桥上种满爬山虎吗?既然选择种植爬山虎,那么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我们都知道,既然是要种植在高架桥上,而高架桥这种地方条件有限,很少有人去打理,那么肯定就需要一些适应能力极强,生命能力旺盛的植物。
那么在看看爬山虎,爬山虎在生长力旺盛的植物中也绝对算是佼佼者,各种能力在植物中都是相当出色的。
爬山虎性喜阴湿环境,不怕强光辐射,耐寒、耐旱、耐贫瘠,耐修剪,对土地要求不严,无论是在阴天、晴天或者潮湿的环境中都能够很好的生长,爬山虎的适应环境比较强,也比较好养殖,气候适应性也广泛,在暖温带或者南冬季也可以保持半常绿或者常绿状态,所以爬山虎就非常符合在城市绿化方面的条件。
而且很关键的一点就是,爬山虎比较容易打理,对于修理人员来说并不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
只要当爬山虎生长到一定程度,超出它的生长范围的时候进行修剪即可,其他的时候并不需要太在意。
其实,爬山虎还有很多作用,先不说爬山虎的根、茎可入药,有破瘀血、消肿毒之功效,果还可酿酒。
当爬山虎覆盖住高架桥以后,在夏天天气炎热的时候可以让高架桥的温度下降3℃左右,这对于高架桥来说也是一个福音,能够更好的保护钢筋水泥铸成的高架桥,还大大缓解了城市的热岛效应。
并且,由于种植爬山虎所需要的空间并不是很多,所以高架桥下无疑是它生长的一个绝佳的地方。
爬山虎不仅能够保护桥墩,还能够绿化环境,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减少噪音的传播,还能吸收汽车尾气,真是一种宝贝。
小编结语:为什么国家要在高架桥下面种满爬山虎?想掩盖啥? 说出来你都不信!现在你知道原因了吧!谢谢长得那么好看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说的尽管说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评论,欢迎吐槽,让我在评论区看到高逼格的你,小编在评论区等你哦。
市区高架桥桥体挂花养护技术说明近年来,我市实施的高架桥桥体挂花项目,起到了良好的城市滞尘、降噪,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绿化率和提升城市品牌的作用。
因桥体挂花多采用桥体两侧悬挂塑料花盆的绿化形式,对绿化和结构的养护具有一定技术要求,作为项目设计单位,组织技术人员编制了高架桥桥体挂花养护技术说明,具体如下:一、桥体挂花绿化部分(一)植物品种的选择。
根据高架桥空气污染严重、浇水困难等不利因素,植物品种的选择应以青岛乡土植物为主,同时应具有抗污染力强,适应性强、耐瘠薄、耐干旱,生长快且少病虫害等特点。
通过对青岛市和条件类似城市桥体挂花植物品种的调查,结合植物的生物生态学特征分析,可用于高架桥桥体挂花的植物有:1、藤本类:五叶地锦(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 .sinensis)、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紫藤(Wisteria sinensis(Sims)Sweet)、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藤本月季(Rosa multiflora Thunb .)、迎春(Jasminum nudiflorum)、连翘(Forsythia suspensa)等。
2、地被类:石竹(D .plumarius)、三叶草(Oxalis rubral)、马蔺(Zris lactea)、玉簪(Hosta plantaginea(Lam .)Aschers)、萱草(Hemerocallis fulva)、鸢尾(Iris tectorum Maxim)等。
3、草花类:牵牛花(Ipomoeatricolor)、吊兰(Chlorophytum comosum)、彩叶草(Coleus blumei)、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acephala f.tricolor)等。
(二)种植基质的选择。
高架桥绿化及其植物选择
随着近几年宁波城市的快速发展、私家车逐步进入了寻常百姓家,2011年9月宁波汽车保有量突破了100万辆,成为国内第九个汽车保有量突破100万的城市。
同时,宁波的道路通行能力也逐年下降,高峰期汽车的速度有时比电动自行车还慢。
为了解决日益拥堵的城市交通,宁波规划了“四横五纵”的城市快速路网,目前机场高架和东外环快速路已建成通车,北外环路和南外环高架路正在建设,四条道路全长约45公里,共有19座立交桥,和大多数城市主干道立交,地理位置都非常重要。
高架桥大大改善了交通条件,同时作为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其自身也成为城市的重要景观,所以高架桥的绿化对提升宁波的城市形象有其特殊意义。
1、高架桥绿化的组成和必要性
高架桥绿化主要包括高架路面的绿化、立柱的绿化和桥底绿化。
1.1立交桥及高架路空间绿化可以滞尘和净化空气以及增加空气湿度,桥下分车带中的树木能吸收道路中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并能杀灭空气中的一些细菌;分车带中的树木可以阻滞空气中对人体有害的各种悬浮粉尘,以净化空气。
1.2立交桥空间绿化可以隔音和吸收噪音,城市道路环境噪音污染是城市中噪音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分车带中的树木可以有效地降低道路环境中的噪音污染程度。
通过遮蔽种植,可以避免司乘人员看到令人不快的物体;绿化可以使高架桥和周围景观更加协调。
1.3可以提高行车安全,桥下分车带中的低矮绿篱或灌木可以遮挡汽车眩光;绿化带中的色彩在心理上可以消除驾驶员的疲劳和改变路况信息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交通安全的目的;此外,道路绿带和高架桥两边的垂直绿化可以通过对车流在视线上起引导作用来组织交通等,从而减小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1.4美化道路、丰富景观,高架桥空间绿化作为城市景观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人们提供日常活动的场所,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可以用不同的构成、组成反映不同性质的城市道路景观,使城市道路景观更富于变化。
2、宁波市高架桥绿化的现状
与国内大多数城市相同,宁波在建的立交、高架桥项目设计阶段并未对配套的桥体绿化进行同步设计,即使有专项的绿化方案,其施工范围也仅限于对立交桥下及周边区域。
诸如立柱(桥墩)、桥面部分绿化面积接近为零,而桥面正是车辆通行的必经之处,大量汽车尾气及噪声加剧了城市的大气、噪声污染,形成了城市热岛效应,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
如2011年10月份通车的第一条快速高架路机场路,长10.3公里,5座立交,道路远期红线控制宽度68m,工程实施宽度:地面标准断面宽50m,高架桥标准宽25米,高架桥下面绿化带宽度8米。
桥底绿化植物较单一,缺少层次,桥立柱和桥面无任何立体绿化,给人感觉比较生硬。
3、宁波市高架桥绿化的对策及植物选择
3.1管理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制定高架桥绿化建设的相关规程和要求。
必须明确高架桥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形象提升的重要手段,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高架桥绿化必须包括桥面绿化、立柱绿化和桥底绿化三部分,并且要把高架桥绿化经费统一纳入高架桥建设经费,和高架桥统一设计、统一施工和验收。
如高架桥桥面护栏和中分带设计时可将绿化植物种植槽综合考虑,桥底市政工程设计时可将绿化灌溉系统和桥面排水管道结合起来,既经济适用又可提高绿化施工的效率。
3.2桥面绿化
3.2.1种植槽选择
高架桥桥面绿化主要通过种植槽进行种植,因为桥面种植槽体积小,蒸发量大,又无贮水空间,无地气,缓冲性小,而立柱边缘多为钢筋混凝土基础,表士很薄,无贮水空间,也无地气,无天然降水。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应用保水剂(Water-retaining Agent)。
保水剂全称为高吸水性树酯(Super Absorbent Polymers简称SAP),它是具有高吸水特性的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的统称。
它能吸收自身重量几百倍的水分。
由于分子结构交联,分子网络所吸水分不能用一般物理方法挤出,故具有很强的保水性。
在土壤中,根据植物需要,持续缓慢地供水长达3个月以上,足以保证植物成活。
如遇降雨,又可快速吸水储存起来以备干旱时植物利用。
3.2.2桥面植物选择的要素
a、能适应贫疾土壤、对土壤要求不高的浅根性适生植物;
b、耐高温、耐湿、耐干旱、抗污染的阳性品种;
c、能形成良好景观的开花小灌木、攀缘植物或藤本植物。
根据以上要求可选用黄馨、粉团蔷薇、日本无刺蔷薇三种植物作为高架道路垂直绿化的首选品种,它们既是四季常青,又能开出黄花、粉红色花、白花,将高架道路妆点成色彩缤纷的空中花境。
以上几种植物在上海、杭州高架桥绿化中应用已比较成熟。
3.2.3立柱(桥墩)绿化
高架路下光照条件不足给植物的生长带来困难。
机场路高架是双立柱,有引桥或交叉道口中间部位的立柱除桥体宽阔的外,一般透光性较好。
阴生植物的需光度一般为全日照的5 %~20 %。
双立柱桥面立柱的光照率为4.6 % ,接近阴生植物需光度的下限,一般阴生植物在此光照条件下可以勉强生长。
宁波目前通车的机场路和在建的北外环路和环城南路高架路道路红线均在50米以上,桥底通风采光均较好,相比大城市内环高架绿化基础条件好很多。
立柱绿化材料要求生长要快,所以材料的选择应以适应阴生环境快的长藤本植物为主。
其次要注意及时理藤和修剪。
理藤是保证高架桥立柱攀援植物藤蔓合理有序地生长,达到最佳覆盖效果的一项重要工作。
栽植后当年的生长季节应进行理藤,理藤时应将新生枝条进行固定造型,以逐步达到满铺的效果。
修剪是促进枝叶萌发,控制生长和复壮更新的重要手段。
修剪宜在5、7、11月或植株开花后进行,
修剪可按下列方法进行:对枝叶稀少的可摘心或抑制部分徒长枝的生长;通过修剪,使其厚度控制在15~30cm;栽植2年以上的植株应对上部枝叶进行疏枝以减少枝条重叠,并适当疏剪下部枝叶;对生长势衰弱的植株应进行强度重剪,促进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