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饮食服务企业会计制度》.pdf
- 格式:pdf
- 大小:392.42 KB
- 文档页数:65
旅游、饮食服务企业会计制度范本鉴于您所提的____字的篇幅要求,以下是一个旅游、饮食服务企业的会计制度范本:一、总则本会计制度适用于旅游、饮食服务企业,旨在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确保财务信息准确、完整、及时,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二、会计核算职责1. 企业财务部门负责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
财务主管负责监督和管理财务部门的日常工作,负责编制和审定财务报表。
2. 各部门负责自己所属范围内的财务管理。
要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准确地提供财务数据和会计凭证。
3. 企业会计人员要严格遵守会计法律法规,诚实守信,认真履行职责,确保会计准则的正确实施。
三、会计凭证的管理1. 会计凭证必须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财务业务的发生和变化。
各部门必须按规定编制业务凭证,并填写清楚和完整。
2. 会计凭证的种类和用途应当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具体内容包括收入凭证、支出凭证、费用凭证等。
3. 会计凭证的编号和备份应按规定进行,凭证核销后必须及时归档备查。
四、会计科目的设置和使用1. 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和需要,合理设置会计科目,确保能够准确、全面地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 每个会计科目应设立相应的会计账簿,及时登记和核对会计数据,确保账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会计科目的使用应遵循会计制度的规定,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
五、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报送1. 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反映,必须及时、准确地编制和报送。
2. 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编制应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和规定进行。
3. 财务报表的编制必须遵循会计准则和财务会计准则的规范,审计人员应对报表进行审核,确保其真实、完整、准确。
六、资金管理和预算控制1.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确保资金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2. 资金管理应包括资金的筹集、使用、监督和控制等方面,财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资金的跟踪和分析。
旅游、饮食服务企业会计制度是指为了规范旅游、饮食服务企业财务管理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而制定的一系列准则。
它包括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等方面的规定和流程,以及财务报表、财务分析等内容。
下面是一份____字的旅游、饮食服务企业会计制度,供参考。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旅游、饮食服务企业的财务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旅游、饮食服务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
第三条旅游、饮食服务企业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明确会计核算原则和制度,加强内部控制。
第四条旅游、饮食服务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应遵循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的原则。
第五条旅游、饮食服务企业应建立健全财务档案管理制度,保证财务会计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第二章财务会计第六条旅游、饮食服务企业应建立健全财务会计核算制度,明确会计政策和会计核算方法。
第七条旅游、饮食服务企业应按照财务会计准则要求,编制财务会计报表。
第八条旅游、饮食服务企业应定期进行财务会计核算,及时记录和归集相关会计资料。
第九条旅游、饮食服务企业应建立健全应收款项管理制度,及时核对和收取应收款项。
第十条旅游、饮食服务企业应建立健全应付款项管理制度,及时核对和支付应付款项。
第十一条旅游、饮食服务企业应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准确计量和变动登记。
第十二条旅游、饮食服务企业应建立健全库存管理制度,对存货进行准确计量和变动登记。
第十三条旅游、饮食服务企业应定期进行财务会计核对和调整,确保会计信息准确无误。
第三章成本会计第十四条旅游、饮食服务企业应建立成本核算制度,明确成本核算方法和成本分配原则。
第十五条旅游、饮食服务企业应根据实际业务情况,确定成本核算的对象和指标。
第十六条旅游、饮食服务企业应按照成本核算制度,进行成本的计量、分配和核对。
第十七条旅游、饮食服务企业应定期进行成本核对和调整,确保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第十八条旅游、饮食服务企业应对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和分析,提高经营效益。
《旅游、饮食服务企业会计制度》.pdf《旅游、饮食服务企业会计制度》一、总说明(一)为了贯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规范旅游、饮食服务企业的会计核算,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旅游、饮食服务企业,包括旅行社、饭店(宾馆、酒店)、渡假村、游乐场、歌舞厅、餐馆、酒楼、旅店、理发、浴池、照相、洗染、修理、咨询等各类服务企业。
原旅游部门所属的旅游车船公司、旅游商贸公司,执行相应的行业会计制度,不执行本制度。
(三)企业应按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和会计报表指标汇总,以及对外提供统一的会计报表格式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编制会计凭证,登记帐簿,查阅帐目,实行会计电算化。
各企业不要随意改变或打乱重编。
在某些会计科目之间留有空号,供增设会计科目之用。
企业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帐簿时,应填制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应只填科目编号,不填科目名称。
(四)企业向外报送的会计报表的具体格式和编制说明,由本制度规定;企业内部管理需要的会计报表由企业自行规定。
企业会计报表应按月或按年报送当地财税机关、开户银行、主管部门。
国有企业的年度会计报表还应同时报送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月份会计报表应于月份终了后6天内报出;年度会计报表应于年度终了后35天内报出。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会计报表的填列以人民币“元”为金额单位,“元”以下填至“分”。
向外报出的会计报表应依次编定页数,加具封面,装订成册,加盖公章。
封面上应注明:企业名称、地址、开业年份、报表所属年度、月份、送出日期等,并由企业领导、总会计师(或代行总会计师职权的人员)和会计主管人员签名或盖章。
企业对外投资如占被投资企业资本总额半数以上,或者实质上拥有被投资企业控制权的,应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五)本制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负责解释,需要变更时,由财政部修订。
•财政部关于印发《旅游、饮食服务企业财务制度》的通知1992年12月28日(92)财外字第1228号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为规范旅游、饮食服务企业财务行为, 有利于旅游、饮食服务企业公平竞争, 根据《企业财务通则》的要求, 我们制定了《旅游、饮食服务企业财务制度》, 现发给你们, 请于1993年7月1日起执行。
执行中有何问题, 望及时函告我们。
附件: 旅游、饮食服务企业财务制度抄送: 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中央企业财政驻厂员处。
附件:旅游、饮食服务企业财务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旅游、饮食服务企业财务行为, 有利于旅游、饮食服务企业公平竞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财务通则》, 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旅游、饮食服务企业(以下简称企业)。
包括旅行社、饭店(宾馆、酒店、旅店)、度假村、游乐场、餐馆、歌舞厅、修理店、浴池、理发美容店、洗染店、照相馆等各类经济性质和各种组织形式的企业。
第三条企业应在办理工商登记之日起30日内, 向主管财政机关提交企业设立批准证书、营业执照、章程等文件的复制件。
企业发生迁移、合并、分立以及其他变更登记等主要事项, 在依法办理变更手续起30日内, 向主管财政机关提交变更文件的复制件。
企业终止清算后, 应向主管财政机关提供注销手续的复制件。
第四条企业的财务行为, 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企业财务通则》和本制度, 并接受财政机关的检查和监督。
第五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财务核算体系, 完善内部经济责任制, 提高经济效益, 做好财务管理基础工作。
第六条企业财务部门应当履行财务管理的职责, 参与经济预测和决策, 做好财务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
第二章资金筹集第七条设立企业必须有资本金。
资本金按照投资主体的不同, 分为国家资本金、法人资本金、个人资本金以及外商资本金等。
国家资本金是指有权代表国家的部门或者机构以国有资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金。
旅游饮食服务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旅游饮食服务企业的成功取决于它的财务会计制度的合规实施,特别是要按照相关法规、规章和财务报告的要求实施财务会计制度,这将有助于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的自主性、一致性和准确性,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稳定发展,同时也能为旅游饮食服务企业提供守法经营和财务报告的依据。
一、财务会计制度的内容(一)会计制度的基础原则旅游饮食服务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要求遵守财务会计制度的基础原则,包括会计要素的一致性原则、会计核算的完整性原则、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原则、会计记账的永久性原则、会计帐目的顺序性原则、会计记账的实时性原则和会计记账的整体性原则。
(二)财务会计清算处理旅游饮食服务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财务会计清算处理办法:以实现财务会计核算准确、及时、合理的要求,及时、准确地确定和登记企业的账户余额,同时充分利用会计账簿的特性,结合实际做好财务会计工作,确保财务会计报表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二、实施的准备(一)编制财务会计制度企业要根据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和财务会计清算处理办法,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编制财务会计制度。
(二)拟定会计报表旅游饮食服务企业根据实际经营情况,拟定会计报表,以便完成财务会计报表核算工作,其中涉及的账户内容及账户编制均需要依据相关规定。
(三)制定结算规则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结算规则,以便按照既定的规定准确完成会计账务的结算工作,降低结算工作中出现的偏差,最终实现会计企业准确、高效地进行核算清算。
(四)结算、报告和审计旅游饮食服务企业根据财务会计清算处理办法,按照规定的账目项目进行账务核算,并编制企业的财务报告,提供给审计机构进行审计,以获取财务报告认可。
三、落实与监督(一)建立及完善会计核算系统旅游饮食服务企业需要建立及完善会计核算系统,完善会计核算制度、会计核算程序、会计核算技术等,确保财务会计核算能够准确、及时、合理。
(二)落实财务会计职责根据财务会计制度要求,旅游饮食服务企业应落实各项财务会计职责,重视财务会计工作的质量,特别是要严格遵守会计准则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旅游、饮食服务企业会计制度范本旅游、饮食服务企业是指专门从事旅游和饮食服务的企业。
由于旅游和饮食服务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需要制定一套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会计制度。
下面是旅游、饮食服务企业会计制度范本。
一、总则旅游、饮食服务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是为了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二、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1.真实性原则:财务会计核算应当真实反映企业经济业务的产生、发展和结果,不得作虚假记载。
2.权责相对性原则:企业应当按照责权利相对的原则进行会计核算,确保责权利相对的公平和平衡。
3.独立性原则:企业会计核算应当独立于其他事务,杜绝财务信息的混淆和掺杂。
三、会计制度的组成1.会计核算制度(1)资产会计核算制度资产会计核算制度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其他资产的会计核算。
(2)负债会计核算制度负债会计核算制度包括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和其他负债的会计核算。
(3)所有者权益会计核算制度所有者权益会计核算制度包括股东权益和利润分配的会计核算。
2.会计核算方法制度(1)计价方法制度计价方法制度包括成本法、市价法和公允价值法。
(2)报表编制制度报表编制制度包括财务会计报表、管理会计报表和决策参考报表。
四、会计核算的程序1.凭证的制作和审核(1)凭证的来源:凭证应当来源于企业经济业务的实际发生。
(2)凭证的制作:凭证的制作包括凭证的填制、复制和装订。
(3)凭证的审核:凭证的审核应当由专人进行,确保凭证的真实、准确和合法。
2.科目的设置和账簿的建立(1)科目的设置: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和会计要求,科学设置会计科目。
(2)账簿的建立:企业应当根据各项经济业务建立相应的账簿。
3.会计处理和账务的登记(1)会计处理: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核算制度和方法进行会计处理。
(2)账务的登记:企业应当按照会计核算制度和方法将会计处理结果记录在账簿中。
4.报表的编制和财务分析(1)报表的编制: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核算制度和方法编制财务报表。
旅游饮食服务企业会计制度1. 引言旅游饮食服务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其经营模式、成本结构和财务管理方式与其他行业有所不同。
为了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会计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档旨在为旅游饮食服务企业设计一套完整的会计制度,并对具体的会计核算和报告程序进行细化,以确保公司的财务运作高效、透明。
2. 会计基本原则为确保会计制度的科学性和稳定性,旅游饮食服务企业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公允性原则:财务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和经营成果;2.连续性原则:企业财务报表应包含一定的连续性,以便比较和分析;3.会计实体原则:企业应作为一个独立的会计实体进行会计核算,并将个人和企业的经济事务严格区分开来;4.成本原则: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应按照其历史成本进行计量;5.可比性原则:企业应确保自己的财务数据具有可比性,以便进行比较和分析。
3. 会计科目设置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核算企业的收入、支出、资产和负债,旅游饮食服务企业应按照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
3.1 资产类科目•流动资产: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存货等;•非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长期债权投资、无形资产等。
3.2 负债类科目•流动负债:应付账款、短期借款、预收款等;•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
3.3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资本:表示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投资;•利润分配:表示企业盈利后的分配给股东或留作再投资的部分。
3.4 成本类科目•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
4. 会计核算程序为了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旅游饮食服务企业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会计核算:1.业务凭证的登记:将企业的经济交易记录在业务凭证上;2.原始凭证的汇总:对业务凭证进行汇总,形成复式记账凭证;3.记账:按照会计科目进行分录,登记到总分类账和明细账;4.科目余额的调节:对各科目的借贷方向、金额等进行调节,以使得各科目的借贷平衡;5.试算平衡:通过对总分类账和明细账的科目余额进行统计,确保借贷平衡;6.账务处理:进行结账、决算等账务处理操作;7.编制财务报表:依据会计准则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财务报表。
[旅游饮食服务企业会计制度]旅游饮食服务会计制度旅游饮食服务企业会计制度是指为了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满足管理者和投资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确保企业财务状况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反映的一套规章制度。
下面是一份旅游饮食服务企业会计制度的范例,供参考:一、总则1.为了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依照国家相关会计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和行业规范,制定本会计制度。
2.本会计制度适用于旅游饮食服务企业的全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
二、会计核算制度1.会计核算基本要求(1)合理性:会计核算应符合实际经济交易和活动的基本规律,反映企业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准确性:会计核算应准确计量和明确记录经济交易和活动,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可靠。
(3)完整性:会计核算应保证核算体系的完整性,确保财务信息不遗漏和失实。
(4)及时性:会计核算应及时反映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的变动。
2.会计核算基本程序(1)登记:按照经济交易和活动的发生时间和金额,按照科目分类和账务要求,将经济交易和活动登记入账簿。
(2)调整:根据业务需求和财务报告要求,对已登记的经济交易和活动进行调整和汇总。
(3)核算:对经过调整的账务进行计算、核对和汇总,形成财务报表。
(5)报表报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将财务报表按照相关部门和规定报送。
三、资产管理制度1.固定资产管理(1)固定资产应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计量和登记,固定资产清册应定期更新。
(2)固定资产的进货、验收、入库、领用等手续应符合企业的内控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
(3)固定资产折旧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计算和登记,每个月应做好固定资产清算工作。
(4)固定资产盘点应定期进行,盘点结果应与账实一致。
2.存货管理(1)存货应按照成本计价原则进行计量和登记,盘点应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盘点结果应与账实一致。
(2)对于易变质的食品材料和原材料,应按照先进先出原则进行出库和使用。
四、财务报告制度1.财务报表的种类和报送要求(1)资产负债表:每年至少制作一份,并报送给相关部门和利益相关者。
2023年旅游、饮食服务企业会计制度随着旅游业和饮食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企业会计制度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的经营环境和业务特点。
2023年,预计会出台一套适用于旅游、饮食服务企业的新会计制度,以更好地规范企业的财务信息披露和会计核算,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质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2023年的旅游、饮食服务企业会计制度进行解析。
一、核算制度1. 会计基础旅游、饮食服务企业在核算制度上应充分考虑业务特点,以做到精确计算各项成本和费用,推动收入的激增与成本的降低。
2. 会计政策旅游、饮食服务企业的会计政策需要强调可比性,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
同时,针对涉及到毛利率的项目,应制定明确的准则,以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二、资产管理1. 固定资产管理旅游、饮食服务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需要注重规范,包括资产购置、使用和报废等环节。
保证固定资产准确计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益。
2. 存货管理饮食服务企业的存货管理至关重要,应建立精细的存货登记和存货跟踪制度,加强库存盘点和防备积压存货的控制措施。
三、成本核算1. 成本分类旅游、饮食服务企业的成本分类应更为精细,包括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外购服务成本等,以更好地掌握成本结构和控制成本。
2. 成本核算方法对于饮食服务企业,应采取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例如标准成本法、活动成本法等,以提升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四、财务报告1. 利润表在利润表中,旅游、饮食服务企业应突出各项收入和成本构成,尤其是毛利率和经营费用比例等重要指标,提升利润表的解读价值。
2. 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中应充分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信息,特别是流动比率和偿债能力等指标,以保证企业的稳定经营和财务健康。
综上所述,2023年的旅游、饮食服务企业会计制度将更加注重业务特点和成本管理,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同时,加强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解读价值,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企业在应对新的会计制度时,应及时了解和适应制度变化,加强内部控制,合理利用财务信息,从而实现科学决策和持续创新。
《旅游、饮食服务企业会计制度》一、总说明(一)为了贯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规范旅游、饮食服务企业的会计核算,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旅游、饮食服务企业,包括旅行社、饭店(宾馆、酒店)、渡假村、游乐场、歌舞厅、餐馆、酒楼、旅店、理发、浴池、照相、洗染、修理、咨询等各类服务企业。
原旅游部门所属的旅游车船公司、旅游商贸公司,执行相应的行业会计制度,不执行本制度。
(三)企业应按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和会计报表指标汇总,以及对外提供统一的会计报表格式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编制会计凭证,登记帐簿,查阅帐目,实行会计电算化。
各企业不要随意改变或打乱重编。
在某些会计科目之间留有空号,供增设会计科目之用。
企业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帐簿时,应填制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应只填科目编号,不填科目名称。
(四)企业向外报送的会计报表的具体格式和编制说明,由本制度规定;企业内部管理需要的会计报表由企业自行规定。
企业会计报表应按月或按年报送当地财税机关、开户银行、主管部门。
国有企业的年度会计报表还应同时报送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月份会计报表应于月份终了后6天内报出;年度会计报表应于年度终了后35天内报出。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会计报表的填列以人民币“元”为金额单位,“元”以下填至“分”。
向外报出的会计报表应依次编定页数,加具封面,装订成册,加盖公章。
封面上应注明:企业名称、地址、开业年份、报表所属年度、月份、送出日期等,并由企业领导、总会计师(或代行总会计师职权的人员)和会计主管人员签名或盖章。
企业对外投资如占被投资企业资本总额半数以上,或者实质上拥有被投资企业控制权的,应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五)本制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负责解释,需要变更时,由财政部修订。
《旅游、饮食服务企业会计制度》一、总说明(一)为了贯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规范旅游、饮食服务企业的会计核算,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旅游、饮食服务企业,包括旅行社、饭店(宾馆、酒店)、渡假村、游乐场、歌舞厅、餐馆、酒楼、旅店、理发、浴池、照相、洗染、修理、咨询等各类服务企业。
原旅游部门所属的旅游车船公司、旅游商贸公司,执行相应的行业会计制度,不执行本制度。
(三)企业应按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和会计报表指标汇总,以及对外提供统一的会计报表格式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编制会计凭证,登记帐簿,查阅帐目,实行会计电算化。
各企业不要随意改变或打乱重编。
在某些会计科目之间留有空号,供增设会计科目之用。
企业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帐簿时,应填制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应只填科目编号,不填科目名称。
(四)企业向外报送的会计报表的具体格式和编制说明,由本制度规定;企业内部管理需要的会计报表由企业自行规定。
企业会计报表应按月或按年报送当地财税机关、开户银行、主管部门。
国有企业的年度会计报表还应同时报送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月份会计报表应于月份终了后6天内报出;年度会计报表应于年度终了后35天内报出。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会计报表的填列以人民币“元”为金额单位,“元”以下填至“分”。
向外报出的会计报表应依次编定页数,加具封面,装订成册,加盖公章。
封面上应注明:企业名称、地址、开业年份、报表所属年度、月份、送出日期等,并由企业领导、总会计师(或代行总会计师职权的人员)和会计主管人员签名或盖章。
企业对外投资如占被投资企业资本总额半数以上,或者实质上拥有被投资企业控制权的,应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五)本制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负责解释,需要变更时,由财政部修订。
(六)本制度自1993年7月1日起执行。
二、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表一、资产类101 现金102 银行存款109 其他货币资金111 短期投资113 应收帐款114 坏帐准备119 其他应收款121 原材料122 燃料124 低值易耗品126 物料用品128 库存商品131 待摊费用141 长期投资151 固定资产155 累计折旧156 固定资产清理159 在建工程161 无形资产171 递延资产181 待处理财产损溢二、负债类201 短期借款203 应付帐款209 其他应付款211 应付工资214 应付福利费221 应交税金223 应付利润229 其他应交款231 预提费用241 长期借款251 应付债券261 长期应付款三、所有者权益类301 实收资本311 资本公积313 盈余公积321 本年利润322 利润分配四、损益类501 营业收入502 营业成本503 营业费用504 营业税金及附加511 管理费用512 财务费用521 投资收益531 营业外收入532 营业外支出附注: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上列会计科目作必要增、减或合并:1.在结算业务中,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的企业,可增设“应收票据”“应付票据”科目。
2.有调剂外汇业务的企业,可增设“外汇价差”科目。
3.预收帐款业务量较大的企业,可单设“预收帐款”科目。
4.企业如发行1年期以下的短期债券,应增设“应付短期债券”科目。
5.库存商品采用售价核算的企业,应增设“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二)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第101号科目现金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的库存现金。
企业内部各部门周转使用的备用金,在“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或单独设置“备用金”科目核算,不记入本科目。
二、企业收到现金,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支出现金,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企业应设置“现金日记帐”,由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的发生顺序逐笔登记。
每日终了,应计算当日的现金收入合计数,现金支出合计数和结余数,并将结余数与实际库存数核对,做到帐款相符。
有外币现金的行业,应分别人民币、各种外币设置“现金日记帐”进行明细核算。
第102号科目银行存款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存入银行的各种存款。
企业如有存入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也在本科目内核算。
企业的外埠存款、银行本票存款、银行汇票存款等在“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核算,不记入本科目。
二、企业将款项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记本科目,贷记“现金”等有关科目;提取和支出存款时,借记“现金”等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企业应按开户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存款种类等,分别设置“银行存款日记帐”,由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的发生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结出余额。
“银行存款日记帐”应定期与“银行对帐单”核对,至少每月核对一次。
月份终了,企业帐面结余与银行对帐单余额之间如有差额,必须逐笔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并应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
四、有外币存款的企业,应在本科目下分别人民币和各种外币设置“银行存款日记帐”进行明细核算。
企业发生的外币银行存款业务,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合为人民币记帐,并登记外国货币金额和折合率。
所有外币帐户的增加、减少,一律按国家外汇牌价折合为人民币记帐。
外币金额折合为人民币记帐时,可按业务发生时的国家外汇牌价(原则上采用中间价,下同)作为折合率,也可按业务发生当期期初的国家外汇牌价作为折合率。
月份或季度、年度终了,企业应将外币帐户余额按照期末国家外汇牌价折合为人民币,作为外币帐户的期末人民币余额。
调整后的各外币帐户人民币余额与原帐面余额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列入财务费用。
外币现金以及外币结算的各项债权、债务,均应比照银行存款的方法记帐。
五、在外汇调剂市场买入外币的企业,买入外币取得的外币存款仍应按国家外汇牌价折合为人民币记帐,外汇调剂价与国家外汇牌价的差额,增设“外汇价差”科目核算。
买入外币时,按国家外汇牌价折合为人民币,借记本科目(××外币户)(同时登记外币金额和折合率),按照调剂价与国家外汇牌价的差额,借记“外汇价差”科目,按照实际支付的款项,贷记本科目(人民币户)。
用买入的外币购买商品、物资或支付有关费用,应分摊的外汇价差,借记有关商品、物资、费用科目,贷记“外汇价差”科目;用买入的外币偿还债务,按外汇牌价折合的人民币,借记有关负债科目,贷记本科目;同时按偿还债务应分摊的外汇价差,借记“在建工程”“财务费用”科目,贷记“外汇价差”科目。
在外汇调剂市场卖出的外币,减少的外币存款仍应按国家外汇牌价折合为人民币记帐,实际取得人民币与按国家外汇牌价折合的人民币的差额,应区别不同情况处理:卖出的外币如为自调剂市场买入的,应冲销“外汇价差”科目,如有差额,作为汇兑损益处理;卖出的外币如为其他来源取得的,应作为汇兑损益处理。
企业如在外汇调剂市场购入外汇额度,支付的人民币,也在“外汇价差”科目核算。
购入外汇额度时,按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外汇价差”科目,贷记本科目(人民币户);并将买入外汇额度同时在备查簿中登记。
企业因提供劳务等而取得的外汇额度,应在备查簿中登记。
卖出外汇额度取得的收入,作为汇兑损益处理。
第109号科目其他货币资金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的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和在途货币资金等各种其他货币资金。
有境外往来结算业务的企业,发生的信用证存款等,也在本科目核算。
二、外埠存款、是指企业到外地进行临时或零星采购时,汇往采购地银行开立采购专户的款项。
企业将款项委托当地银行汇往采购地开立专户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收到采购员交来供应单位发票帐单等报销凭证时,借记有关材料科目,贷记本科目。
将多余的外埠存款转回当地银行时,根据银行的收帐通知,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银行汇票存款是企业为取得银行汇票,按照规定存入银行的款项。
企业在填送“银行汇票委托书”并将款项交存银行,取得银行汇票后,根据银行盖章退回的委托书存根联,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企业使用银行汇票后,应根据发票帐单及开户行转来的银行汇票第四联等有关凭证,借记有关材料科目,贷记本科目;如有多余款或因汇票超过付款期等原因而退回款项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银行本票存款是企业为取得银行本票按照规定存入银行的款项。
企业向银行提交“银行本票申请书”,将款项交存银行,取得银行本票后,根据银行盖章退回的申请书存根联,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付出银行本票后,应根据发票帐单等有关凭证,借记有关材料科目,贷记本科目。
企业因本票超过付款期等原因而要求退款时,应填制进帐单一式两联,连同本票一并送交银行,根据银行盖章退回的进帐单第一联,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五、企业同所属单位之间和上下级之间的汇、解款项,在月终时如有未到达的汇入款项,应作为在途货币资金处理。
根据汇出单位的通知,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
收到款项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六、本科目应设置“外埠存款”“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在途资金”等明细科目,并按外埠存款的开户银行、银行汇票或本票的收款单位和在途资金的汇出单位等设置明细帐。
采用信用证付款方式的企业,委托银行开出的信用证,可在本科目中增设“信用证存款”明细科目核算。
第111号科目短期投资一、本科目核算企业购入的各种能随时变现、持有时间不超过1年的有价证券以及不超过1年的其他投资,包括各种股票、债券等。
二、企业购入的各种股票和债券,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企业购入股票,如在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括已宣告发放、但未支取的股利,应作为应收款处理。
企业应按照实际成本(即实际支付的价款扣除已宣告发放的股利),借记本科目,按照应收的股利,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按实际支付的价款,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发放的股利和债券利息,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投资收益”“其他应收款”科目。
企业出售股票和债券,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照实际成本,贷记本科目,按未支取的股利,贷记“其他应收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债券到期收回本息,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和“投资收益”科目。
三、本科目应按短期投资种类设置明细帐。
第113号科目应收帐款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经营中发生的各种应收款项。
企业预收的有关单位的结算款,也在本科目核算。
预收款项较多的企业,也可增设“预收帐款”科目,核算企业预收的有关单位的结算款项。
二、企业发生应收帐款时,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收入”等科目;收回款项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企业预收的有关单位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经营业务完成与其他单位结算时,借记本科目,货记“营业收入”等科目;退还多收的结算款,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应收的补付结算款,作相反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