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不做小马虎》第二课时电子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4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不做小马虎》公开课教案(第二课时)一. 教材分析《不做小马虎》是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一个小男孩在生活中因为粗心大意而带来的一系列困扰,引导学生认识到细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细心习惯和责任感。
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
但由于年龄特点,他们往往缺乏耐心和细心,容易粗心大意。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细心程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到细心的重要性,知道怎么做才能做到细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细心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责任心,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细心的重要性,知道怎么做才能做到细心。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责任心,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细心的意义,培养细心习惯。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细心相关的图片、故事等素材,用于课堂讨论和实践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粗心大意的例子,如小明找不到课本、忘记写作业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怎样才能避免这些问题?2.呈现(10分钟)朗读课文《不做小马虎》,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随后,引导学生讨论:小男孩为什么会有困扰?他后来是怎么做的?我们能不能像他一样做到细心?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如整理书包、摆放文具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细心的意义。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表扬。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不做小马虎》公开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 教材分析《不做小马虎》是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一篇文章,通过讲述一个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因为粗心大意而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细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细心习惯。
文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但注意力容易分散,细心程度不足。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以认识到细心的好处,提高自己的细心程度,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文章内容,了解细心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做到细心。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善于倾听、主动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自觉做到细心,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文章内容,知道细心的重要性。
2.难点:学生能够自觉做到细心,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细心的好处,提高细心程度。
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实践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知道如何做到细心,养成良好的习惯。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例子,用于引导学生认识到细心的好处。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细心的好处。
例如,讲述一个小朋友因为细心,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错误,从而避免了一场麻烦。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细心这么重要?2.呈现(10分钟)让学生阅读文章《不做小马虎》,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描述的细心行为和粗心行为。
讨论:文章中的小朋友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如何避免这些问题?3.操练(10分钟)小组讨论:如何做到细心?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互相学习。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4不做“小马虎”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四课《不做“小马虎”》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到马虎的不良后果,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克服马虎现象,做到细心、认真,提高学习效率。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接受能力强,但同时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注意力容易分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设计有趣、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活动,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马虎的不良后果,明白细心、认真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自觉克服马虎现象,做到细心、认真,提高学习效率。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认识到马虎的不良后果。
2.培养学生自觉克服马虎现象,做到细心、认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马虎的不良后果,从而认识到细心、认真的重要性。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
3.榜样示范法:通过树立榜样,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道具,如作业本、文具等。
3.教学资源:搜集一些关于细心、认真的故事、案例等,用于教学参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常见的马虎现象,如写作业时漏写、错写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为什么会发生?它们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后果?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不做“小马虎”。
2.呈现(10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关于细心、认真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细心、认真的重要性。
故事结束后,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以及如何做到细心、认真。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个趣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细心、认真的乐趣。
《不做“小马虎”》一、教学目标1.懂得“马虎”的意思,分析做事“马虎”的原因与危害。
2.知道要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初步培养做事认真细致的好习惯。
3.感受“马虎”所带来的麻烦,激发克服做事“马虎”的意愿。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掌握克服做事马虎的技巧,体验做事认真、不敷衍带来的快乐。
2.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做事认真细心、不马虎,并且持之以恒,形成习惯。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等四、相关资源图片资源、场景照片等五、教学过程活动一:课堂导入《小马虎添麻烦》、《都是马虎惹的祸》反馈指导: 1.请同学们自主观看《小马虎添麻烦》,谈一谈自己是否因为“马虎”而给家长添过麻烦。
2. 请同学们自主观看《都是马虎惹的祸》,了解马虎不仅会制造麻烦,还有让自己受到伤害甚至是生命的危险。
教师总结:马虎的危害可真不小!可是同学们在平日里一不小心就会成为第一个漫画里的小朋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避免马虎,做一个细心的小朋友吧!设计意图:通过两幅漫画作为导入,以听故事的形式,激发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们边听故事边思考故事中的道理,让学生们对“马虎”有初步的理解,为之后的针对性教育打下基础。
活动二:生活中的“小马虎”反馈指导: 1.课件出示教材图片,同学们仔细观察后提问学生:这些小朋友在哪些方面做事马虎了? 2.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曾经“小马虎”的经历。
3.引导同学们思考:当医生在手术时马虎了、司机师傅开车时马虎了,结果会怎样?教师总结:是呀,“马虎”带来的麻烦真不少呀!这已经不是个别同学的烦恼了,而是大家共同的烦恼了。
大家又是因为什么原因造成“马虎”的呢?让我们走进几位小朋友的世界,听听他们的理由。
设计意图:以绘本的故事出发,让学生结合实际反思生活中自己的“小马虎”事件,认识到“马虎”带来的麻烦,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发大家的重视,激发克服做事“马虎”的意愿。
活动三:“小马虎”找原因反馈指导: 1.分组讨论并请代表发言曾经是什么原因让自己犯了“马虎”的毛病。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不做“小马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让学生明白学习、做事时马虎的害处,对由于马虎造成的后果感到惋惜,知道做事情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
2、不怕困难,乐于在别人的帮助下战胜困难,愿意做一个有责任心、学习做事不马虎的好孩子。
3、在成人的帮助下确立可行的目标,掌握克服不良习惯的本领,初步养成做事认真细致、不马虎的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做事粗心、马马虎虎是不良习惯,掌握克服不良习惯的本领。
教学难点:养成基本的学习生活好习惯。
学情分析:小学低年级学生中,学习粗枝大叶,做事丢三落四的现象十分普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由于他们年龄小,自理能力差,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形成学习、做事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
本课针对学生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对学生进行养成基本好习惯的教育,在成人的帮助下确立可行的目标,并努力完成。
教学准备:课前调查学生马虎的事例,多媒体课件制作。
课时:第一课时(共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引“马虎”(听歌曲《丁丁是个小画家》)讨论:你们认为歌曲中的丁丁是个怎样的孩子?引导学生回答:粗心、不认真、丢三落四等。
小结:像丁丁这样,做事不认真,粗心大意,丢三落四,没把要做的事情放在心上,生活中我们就称为“马虎”。
(板书:马虎)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采用听歌曲的方法,让学生自由说说对丁丁的看法,在谈话交流中悟出了什么是“马虎”,并产生要细心做事的情感动力。
同时又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从而自然地引入新课,这样就从知、情两方面为教学的开展做好了铺垫。
二、联系生活—找马虎(出示教材第14页生活情境图)师:你们认为下面小朋友的行为是马虎的表现吗?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1:他因为马虎,扣错了扣子。
生2:他因为马虎,考试漏做了一道题。
生3:他因为马虎,把小铲子弄丢了。
生4:他因为马虎,钥匙忘记拔了。
三、结合自身—捉马虎师:是呀,这些小朋友实在太马虎了。
你们知道吗,有一次老师也马虎了,中午炒菜的时候因为马虎,把白糖当中盐放到菜里了,特别难吃。
课题:不做“小马虎”科目:道德与法治教学对象:一年级课时:1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不做“小马虎”》是《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的第四课。
本课是根据人教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的第一条“做事认真负责、有始有终,不拖拉”编写的,与前三课《我们爱整洁》、《我们有精神》、《我不拖拉》分别侧重一个好习惯的培养。
本课内容分为“生活中的‘小马虎’”和“怎样才能不马虎”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让学生认识“马虎”的表现,并发现自己生活中容易“马虎的地方”,思考为什么会“马虎”的原因;第二部分主要引导学生认识马虎的危害,学习克服“马虎”的方法,养成做事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课文通过“小马虎添麻烦”和“马虎危害大”两个绘本故事说明“马虎”现象不仅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麻烦,有时还可能会造成重大事故,加深对“马虎”带来的危害的认识。
《不做“小马虎”》一课,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不马虎的好习惯。
使学生懂得要做到不马虎,首先要把自己要做的事放在心上,才能做到学习、做事不马虎。
教材结构清晰,内容贴近学生,有利于学生养成细心的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通过观看情景剧,感受“马虎”的危害,体验做事不敷衍带来的快乐,养成初步的责任意识。
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做事认真、仔细、不“马虎”的习惯。
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克服做事“马虎”的生活技能。
过程与方法:写细心小贴士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小马虎,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告别自身小马虎,并且持之以恒,养成细心好习惯。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通过观察,发现一年级的小朋友有一种坏习惯——马虎!细细琢磨,一年级的小学生入学已经近一年了,经历了学做人、长知识、爱生活等一系列的学校教育,他们长大了,他们享受快乐、懂得自信。
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因马虎做错事、耽误事,比如常因马虎而算错数学题或写错字、忘记带文具。
这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年龄小、能力差,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缺乏责任心,没有形成学习、做事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这些坏习惯已经影响到他们的生活。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4 不做“小马虎”》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四课《不做“小马虎”》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马虎的不良后果,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自主发现并改正自己的马虎行为,从而提高生活和学习品质。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对事物缺乏耐心。
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容易出现马虎现象。
因此,针对这一学情,教师需要耐心引导,让学生从心理上认识马虎的不良后果,从而激发他们改正马虎行为的内在动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马虎的不良后果,明白细心、认真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并改正马虎行为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马虎对他们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并改正马虎行为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马虎的不良后果,从而认识到改正马虎行为的重要性。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并改正马虎行为的能力。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生活和学习中的马虎经历,从而达到互相启发、共同进步的目的。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素材,如图片、故事等。
2.准备趣味游戏,如“找不同”、“连连看”等。
3.准备讨论话题,如“你在哪里遇到过马虎?它是怎么影响你的?”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课题,让学生了解马虎的不良后果。
如:讲述一个因为马虎而造成误会的故事,让学生感受马虎给人们带来的困扰。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趣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马虎的不良后果。
如:“找不同”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到细心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的马虎经历,互相启发,共同进步。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4课不做“小马虎”(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了解马虎的表现,认识马虎的危害,初步具有思维有条理、做事有计划的生活方式,养成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
2.道德修养:掌握克服做事马虎的技巧,增强不怕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乐于和同伴一起改变“小马虎”的行为。
3.责任意识:增强责任意识,体验做事认真、不敷衍带来的快乐,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课时安排2课时。
第2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不同生活情景的探究,寻找克服马虎的方法,体验做事认真、不敷衍带来的快乐。
(重点)2.通过运用克服马虎的技巧和办法进行游戏闯关,产生不怕困难战胜困难的自信心。
(难点)3.通过亲近榜样、实战演练、绘制成长树,初步养成做事细致、认真的好习惯,树立对生活负责任的态度,追求更美好的自我。
课前准备教师和家长保持沟通,家长拍摄学生认真学习、生活、游戏时的照片。
学生完成上一课时布置的“请教爸爸妈妈不做‘小马虎’的好办法”课后拓展活动。
教学过程一、马虎危害大1小故事大道理(1)回顾:上节课,马小虎和同学们互相帮助,都发现了自己在哪些地方会马虎,并讨论分析了出现马虎的原因,你们真棒!做事马马虎虎不仅会添麻烦,甚至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2)播放:播放绘本故事《都是马虎惹的祸》。
(3)思考:这个骑马的人结果怎么了?你们有什么感想?请运用“假如……就……”句式,多角度认识不会马虎的做法。
预设1:骑马人可能会摔伤。
假如他在赛前能提前检查,就可避免这样的结果。
预设2:骑马人这一摔下来,肯定会输掉比赛。
假如发现问题后,他能及时修理、补救,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了。
预设3:骑马人这回一定伤得不轻。
假如他认真对待比赛,对自己的安全负责任的话,他就会在赛前认真检查装备、出现问题及时改正补救,那么结果一定不会像现在这样。
2.小细节大麻烦(1)出示:出示三幅实景图片,并用“假如……就……”的句式来描述自己的想法。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不做“小马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堂焚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
”3.素材:故事《马马虎虎》4.小结并板书课题:不做“小马虎”反思文本观看视频齐读课题对性教育打下基础。
讲授新课教学环节一:小马虎危害大1图片+文本学习:绘本学习都是马虎惹的祸(1)好伙伴,我们下次还拿第一。
(2)这颗钉子好像松了一点点呢!松一点点没事的。
(3)伙伴好棒!就剩下最好一个跨越了。
(4)......2.图片+文本学习:假如他们马虎了......(1)如果建筑工人马虎了......(2)如果电视生产商马虎了......(3)如果清洁工人马虎了......(4)如果医生马虎了……(5)如果汽车司机马虎了......(6)如果飞行员马虎了......3.素材:一个小数点引起的大悲剧4.表格+文本学习: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想一想,说一说,马虎还会带来怎样的麻烦?5.文本学习:儿歌诵读马虎真可怕马虎事真可怕,处处不便危害大。
害人害己真烦,赶跑马虎最重要。
教学环节二:克服马虎有办法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反思文本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反思文本观看视频学习文本理解文本思考回答独立填写指名回答补充回答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诵读儿歌指名诵读观看图片绘本故事《都是马虎惹的祸》是前一个绘本故事的延续。
如果说生活中马虎常常会给人们带来麻烦,那么,有时候马虎还可能带来大事故,甚至造成大危害。
绘本以此事例警示学生,加深学生对马虎的危害的认识。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危险事故,引发同学们更强烈的思考让同学们认识到,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马虎。
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对马虎教学环节三:找不同游戏1.图片+文本学习:仔细找一找下面两幅图中有哪些地方不同,并思考用什么方法才能把两幅图中不同的地方都找出来。
2.图片+文本学习:找不同方法交流会(1)从上往下顺着找。
(2)多看几遍,别漏掉。
(3)找到一个做一个记号。
3.图片+文本学习:找出每组中与其他不一样的汉字,用圆圈把它们圈起来,并记录下来。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4课《不做“小马虎”》教案写教案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因材施教,一次次小小的马虎不但影响了我们的学习,还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同学们,你们愿意和马虎做朋友吗?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4课《不做“小马虎”》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不做“小马虎”教学过程:1、故事导入—引出“小马虎”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看看他是谁呢?(课件出示马小虎),向马小虎打个招呼吧!师:马小虎今天要去种树,愿意跟他一起去吗?(课件出示马小虎种树的故事情境图)师:仔细看图,谁来讲讲这个故事?师:你们认为马小虎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朋友?(引导学生回答马虎、粗心等) 师:像马小虎这样,做事不认真,粗心大意,没把要做的事情放在心上,就是马虎。
怪不得他的好伙伴又给他起了另外一个名字呢,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因为马小虎做事情太马虎了,所以人家都叫他小马虎。
(课件出示名字:小马虎)1、探究活动活动一:联系自身—捉马虎(1)找学习上的小马虎师:小朋友,其实小马虎这个小毛病也来找过我们每个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找找吧!请大家仔细想一想,从开学到现在,你在学习上有没有像小马虎一样不认真、马马虎虎的?(教师引导学生找马虎) 师:我们先来做小老师,给别人找找作业上的小马虎吧。
(学生批改拼音作业,找出错误的地方,上台来请同学订正)师:请作业正确的学生举手,你是怎么做的呢?说说怎样才能做到不马虎?师:刚才我发现我们小朋友又找出了很多作业本上的小毛病,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小朋友平时的作业,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你能捉出其中的马虎吗? (课件出示学生错误作业,学生找马虎)作业本上的错误都是我们马虎造成的,我们以后做作业可不能再马虎了,一定要认真检查呀。
师:马虎这个小毛病有时很狡猾,有时候要别人提醒或要用时才会发现呢!仔细想一想,从开学到现在,你有没有忘记过带文具?忘带过课本来上学?教师总结:小朋友的眼睛真亮,能发现这么多学习上的马虎。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4课《不做“小马虎”》(第二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不做“小马虎”》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4课的内容,第二课时。
本课时主要通过生活实例和游戏,让学生认识到马虎给自己和他人的影响,并学会如何克服马虎现象。
教材内容丰富,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为目标,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需求。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但同时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自觉性差等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可能会出现马虎现象,如作业忘记带、考试漏题等。
针对这一现象,本课时内容有助于学生认识到马虎的危害,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马虎给自己和他人的影响,学会克服马虎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实例、游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觉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马虎的危害,学会克服马虎的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道具、游戏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实例,让学生认识到马虎给自己和他人的影响,引出本课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分享自己曾经遇到的马虎事例,讨论马虎的原因和危害。
3.课堂讲解:讲解如何克服马虎的方法,如制定学习计划、养成检查习惯等。
4.游戏环节:设计一个“找出错误”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仔细观察,提高注意力。
5.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方法。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克服马虎的重要性。
2018年东莞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参评教学设计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不做“小马虎”》教材分析:《不做“小马虎”》是部编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四篇课文。
所在单元的主题为“我的好习惯”。
本课意在帮助学生养成做事不马虎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耐心与责任心。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以“马虎危害大,怎样才能不马虎”这一主线串起整个教学流程。
力求让学生在故事、游戏、活动的开放、互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习、体验、发展,以达到“受之于外,感知于内”的教学效果。
学情分析:马虎是很多人都有的毛病,该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孩子,一二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做事经验不足,马虎的时候会更多。
要改变学生做事马虎的坏毛病,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学会做事情的方法,最终学会一步一步、有条不紊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知道做事马虎是不良习惯。
2.行为习惯:养成做事不马虎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耐心与责任心。
3.知识技能:掌握克服做事马虎的坏毛病的方法。
4.过程与方法:在童话、游戏和活动中认识“马虎”的危害以及克服“马虎”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知道做事马虎是不良习惯,掌握克服做事马虎的坏毛病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克服做事马虎的技巧,体验做事认真、不敷衍带来的快乐。
教学资源开发:1.课前布置同学们想想:你曾经因“马虎”而做错的一件事,这件事给你造成的麻烦,你当时的体会。
2.课前布置学生交流作业:想想可以怎么去克服这件事情的发生。
3.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引发共情1.观看视频《轩轩的烦恼》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四课(齐读课题)“不做小马虎”,我们知道轩轩在生活中是个小马虎,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一课,看看轩轩把马虎带到了学校,又遇到了哪些麻烦。
指名答:轩轩做了哪些马虎事,遇到了什么麻烦?2.分享交流:你曾经因“马虎”而做错的一件事,这件事给你造成的麻烦,你当时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