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会展业发展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2.52 MB
- 文档页数:20
义乌会展经济的“反哺”效应研究作者:龚孔屏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年第06期[摘要]义乌的展会发端于义乌的小商品市场,而展会对市场的发展又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展会与义乌市场形成的国际商贸业,推动了义乌经济外向度的提高。
会展业不仅给义乌的市场和制造企业带来了直观的经济效益,从产业带动效益上讲。
它也推动了义乌商贸、旅游、住宿、餐饮等多种产业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套展经济;义乌经济;“反哺”效应【作者简介]龚孔屏,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系助教,浙江义乌,322000[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23(2009)06-0103-0002一、引言在义乌梅湖会展中心附近和北城新区幸福水库旁,一个总投资18亿元,建筑面积29.6万余平方米的新国际会展中心正在紧张施工。
这是今年义乌两大重点工程之一,它建成后,义乌室内展位将扩大到7000个。
这项工程将于2009年义博会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义乌斥巨资再建一个如此庞大的会展场馆,是为了适应逐年递增的义博会参展商需要。
近年来,义乌尝到了“以展促贸、以会展带动区域经济”的甜头。
建设新国际会展中心的最终目的,是让会展业更好地“反哺”义乌经济。
二、会展经济的含义会展经济是指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展销,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同时会展经济是一种形象说法,是各种类型交流会、洽谈会、展览会、博览会的总称。
它是利用一定的地域优势、经济特色、资源优势,由政府或社会团体组织,召集供需双方按照事先确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专业性的或综合性的以产品布展、宣传、交易和服务为内容的特色型经济活动。
三、义乌会展经济现状(一)义乌会展经济总体的现状义乌会展业种类繁多,每年举办(承办)各类展览和高层次会议80多个。
2008年,共举办各类展览42个,展览总面积45.69万平方米,外贸出口成交额50%以上。
每年10月举行的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简称义博会,已成功举办13届,是目前国内最具规模、最有影响、最有成效的日用消费品专业展会。
义乌商品市场发展的优势1,规模优势义乌小商品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产业集群,不仅商品交易在市场集中,而且制造商、供应商、分销商和中介组织也密切合作,协调经营,构筑了产业集群优势。
义乌模式的精髓是产业间联动发展的结果。
在创新市场机制引导下,由地方政府协调各方关系,形成义乌市的商贸业、制造业及物流业等多产业的有机联动。
2、商品优势“质优价廉”小商品市场的价格优势主要在于制造成本、创新成本、信息成本和运输成本等一些成本优势。
产品更新速度快。
完善的售后服务。
正规政府注册公司经营,信誉保证。
规模宏大、商品丰富而闻名。
3、流通优势。
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物流发达。
由于义乌市场门类齐全,加之联托运线点遍布全国,货物运输优势明显,物畅其流,成本降低,有力地支撑了小商品集散地的功能发挥,进而降低商品价格。
4、会展优势。
会展业是义乌市场延伸与工业提升的结果。
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有关部委联合主办中国小商品博览会是国内市场开办最早、规模最大的小商品博览会。
5、网络优势。
在精心培育有形市场的同时,十分重视建立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的现代化流通网络体系。
一是依托中国小商品城的品牌优势,自建了直接的国内外分支物流网络。
二是创新交易手段,营造“网上大市场”。
6,管理优势经过20多年的实践,市场形成了一套管理规范的管理体系,营造了公平竞争、守法经营、秩序井然的经商环境。
7,义乌人独特的经营理念是其成功的首要因素敢为人先--穷则思变,义乌人拥有经商的传统。
双赢原则。
让利原则。
诚信原则8,政府对于义乌小商品市场健康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建立市场、推动工贸结合、制定发展战略及支持政策,到投资公共设施,维护市场秩序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1、软件建设政策支持。
市场规范。
资金支持。
政企分开。
2、硬件建设改善交通条件。
完善物流体系。
升级通讯体系。
9,大力培育市场主体,不断提高市场经营者的整体素质经常性在广大经营者中大力开展普法教育、诚信教育,采用培训班、讲座等多种形式着力提高经营户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义乌专业市场发展历程、特征及启示浙江义乌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较好的一个典型,尤其是其专业市场发展更为各方所称道,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对其它区域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义乌专业市场创办三十多年以来,历经自发形成阶段、政府引导阶段和完善提升阶段,形成了极具规模的市场经济。
通过“前店后厂”的经营方式,发挥商品集聚的规模效应,运用薄利多销的营销方式,依靠政府支持合理控制物业成本、提供市场服务,义乌最终成为了专业市场发展的奇迹和典范。
目前浙江义乌有世界最大的袜厂,国内最大的易拉罐生产企业、圆珠笔芯生产企业、清洁球生产企业坐落其间;占世界总量40%的电子钟表,占全国总量70%的饰品、40%的拉链、35%的袜子在这里生产,产品辐射200多个国家。
一、义乌专业市场发展阶段及历程义乌市场创办三十多年来,可以说是“边争论、边繁荣、边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的经济运行政策还处在计划经济控制之中,义乌市场得不到国家任何政策的支持,义乌市场能否生存下去,是人们争论的主要话题。
进入20世纪90年代,许多专家学者都曾预言,义乌市场由于技术含量较低,市场形态简单容易复制,不出十年,其优势将完全丧失,义乌市场发展会很困难。
但是种种的预言和担心都没能阻止义乌市场的繁荣发展,其历经了自发形成阶段、政府引导阶段和完善提升阶段,最终形成了极具规模的十多个专业市场。
1、自发形成阶段。
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经济年代,除了菜市场和农民自产自销的少许农副产品以外,自由市场是绝对不允许存在的。
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义乌县义东区一些老百姓,由于有传统的“鸡毛换糖”经历,于是偷偷地外出购进钮扣、针头线脑等小百货,然后批发给小商贩,通过“鸡毛换糖”的方式,走村穿巷做点零卖。
1979年初,来自义东区、福田公社的十多副货郎担,首先在义乌县稠城镇的县前街结集了,他们设摊出售一些针线、纽扣、小玩具、板刷、鸡毛帚等商品,半年后货郎担增加到100多副。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提要:我国的会展业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会展业在我国的大型城市发展迅速,形成一些大的会展品牌。
近年会展业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各种会展馆拔地而起,各种会展如雨后春笋出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亮点。
随着会展业的快速发展,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
本文就对会展的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透彻的分析,然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会展业;现状;问题;对策会展业是指会议业和展览业的总称,是一种新兴的服务行业。
会展业通过举办各式各样的会议和展览,包括一些大型国际博览会、展览会、交易会和招商会等,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商客,正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潜力非常大。
会展业对国民经济有很大的拉动作用,如果会展业的直接收入是1的话,它带动交通、餐饮、住宿、通信、广告等相关产业的收入为9。
会展业被称为“无烟产业”。
我国的会展业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会展业在我国的大型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发展迅速,形成一些大的会展品牌。
近年会展业在全国发展迅速,而且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各种会展馆拔地而起,各种会展如雨后春笋出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亮点。
一、会展业发展现状1.会展业总体概况我国会展业从改革开放起步,至今不到30年,从小到大,以年均20%的速度发展,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助推器和新亮点。
当前,我国的会展经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会展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全国会展数量超过5400个,增长率超过20%。
初步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会展品牌,如广交会,深圳文博会,南宁中国-东盟博览会等。
2010上海世博会是中国会展业高度发展的标志,中国会展业在世博会的带动下发展迅速。
到目前为止我国现有会展场馆200多个,全国展览总面积超600万,5年增长超过20%,全国已有152个城市建有会展的场馆,占全国287个城市的53%。
截止到2010年,会展及其配套服务的收入达到1500亿,年均增长率达到26%。
义乌加快推进绿色会展工作义乌是一个国内著名的会展城市,拥有丰富的会展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在快速发展的会展工作也面临着一些环境问题,如能源消耗、废弃物处理等。
义乌需要加快推进绿色会展工作,以保护环境、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绿色会展是指在会展过程中,通过采取一系列环保、节能、资源循环利用的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会展的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义乌加快推进绿色会展的几个方面。
要加强会展场馆的环保建设。
会展场馆是举办会展活动的基础设施,因此要尽量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设计和建造标准。
场馆的能源消耗要高效利用,采用节能设备和技术,如照明系统的节能灯具、空调系统的能源回收等。
还要加强废水处理和垃圾分类等环保设施的建设,确保会展场馆的环保标准达到国家和国际要求。
要加强对会展参展商和观众的环保教育。
会展参展商和观众是会展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意识和行为对于推进绿色会展起到重要作用。
要加强环保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采取环保措施,如使用环保材料、减少用水用电等。
还要加强对参展商和观众的宣传,让他们了解绿色会展的重要性和意义,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绿色会展的热情。
要加强会展活动的资源循环利用。
会展活动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包装箱、塑料袋等,这些废弃物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要加强废弃物的分类和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可以设置回收点,收集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还可以鼓励会展参展商使用可再生材料和可降解材料,减少对资源的消耗,推动资源循环利用。
要建立健全的绿色会展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的绿色会展评价体系,可以通过对会展活动的环保指标进行评估和监测,评价会展活动的绿色程度。
这有助于会展主办方和参展商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环保水平,促使他们加强环境管理和绿色举措,推动会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义乌应该加快推进绿色会展工作,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只有通过加强会展场馆的环保建设、加强参展商和观众的环保教育、加强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建立健全的绿色会展评价体系,才能实现绿色会展的目标,促进会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义乌经济迅猛发展的缘由及独特性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义乌市快速发展的生动写照。
30年来,义乌市抓住市场发育先机,发展以小商品流通为主的商贸业,不断积累资本、扩大规模,促进商业资本向制造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扩张,推动了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进程,开辟了一条商贸主导、联动发展、创业富民、创新强市的有特色发展之路。
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市场先发优势,以创业创新为动力,以小商品流通为载体,推进市场化,带动工业化,催生城市化,演进为国际化,创造了“无中生有、有中生奇、无奇不有”的义乌奇观。
关键词:义乌经济;发展三部曲;会展业;引言:义乌靠商贸起家,市场是义乌人的最大财富和创业的巨大舞台。
他们始终坚持把市场作为区域的“发展极”来培育和经营,一切围绕市场而谋划,建成了一批影响全球市场的小商品制造业。
义乌有“世界最大的袜厂,国内最大的易拉罐生产企业、圆珠笔芯生产企业、清洁球生产企业坐落其间;占世界总量40%的电子钟表,占全国总量70%的饰品、40%的拉链、35%的袜子在这里生产,去年市场成交额710亿元,产品辐射200多个国家……”。
现在的义乌是建立在小商品大市场上的一座城市,这是义乌从一个县发展成一个市的本钱,也是一个令很多地方求之不得的本钱。
一、义乌经济发展三部曲第一部曲:政府主导建设、开放市场,激励人民搞市场经济。
1984年,“义乌县委却做出决定:对外开放义乌小商品市场:…允许农民进城经商,允许长途贩运,允许城市市场开放,允许多渠道竞争‟,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发展由此而一发不可收拾。
”这正是政府顺应人民的要求,主导建设、开放市场,激励人民搞市场经济,经济发展一发而不可收拾的真实写照。
二十年后的今天,人们读到这些很可能不以为然,因为这些都是常态,是十分正常的现象。
不过中国很大,各地自然、人文差异很大,发展阶段差异很大,对于处于发展市场经济起步阶段的地方仍具有对号入座的意义;对处于已有一些发展的地方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对各地来说,重要的是要看到建设、开放市场起步时的艰难,要看到地方政府正面倡导的积极意义,要看到这背后是顺应民情、县情、市情、省情,要看到引导人民走一条正确、可行道路的艰难。
义乌市会展业与国内典型城市比较分析作者:龚孔屏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年第01期[摘要]义乌会展业起步于1995年,发展十多年来,走出了一条“以贸兴展、以展促贸”的新路子,成为一座新兴的会展城市。
义乌先后被评为中国最具潜力会展城市、最具魅力会展城市和最佳会展城市,义博会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展会。
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在特许产品开发、旅游合作、传统民间艺术展演、民企联合馆建设等工作方面与义乌进行了合作。
文章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展开对义乌、沪、穗等多个会展城市的分析。
义乌与沪、穗这两个城市会展业发展水平差距很大,文章也借此找出其差距所在。
[关键词]义乌会展;国内城市;比较分析[基金项目]本文系金华市社科联2010年度一般课题175号[作者简介]龚孔屏,浙江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外贸分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浙江义乌,322000[中图分类号] F590.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1)01-0089-0004一、基于广州、上海两城的比较分析长江三角洲会展业可谓百花齐放,百舸争流。
如图1。
长三角涌现出如“华交会”、“工博会”、“国际汽车展”、“模具展”、“西博会”、“宁波服装节”、“义博会”等一批海内外知名展会。
(一)城市展馆规模比较义乌两大展馆(梅湖会展中心、国际博览中心)展览总面积达29.6001万m2,国际会议中心建成后,将达到42.3501万m2。
国际博览中心可提供国际标准展位5256个,主体地上二层,共设标准展厅10个,地下一层设小型展厅和停车场。
国际会议中心总用地142235m2,总建筑面积81000m2,设会务区和国宾区。
其中会务区设客房338间,行政客房49套;大会议室1个(多功能厅),中小型会议室7个,阶梯会议室1个(设同声翻译);宴会厅1个,包厢23个,并配套康体娱乐用房。
国宾区设1号楼1幢分二层。
从场馆面积来说,上海展览馆的总面积有95万m2左右,新国际博览中心的展览面积超过10万m2,上海世博会的展馆面积为80万m2,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展馆。
义乌小商品博览会的成功经验、教训与启示契机:其实我家离义乌不过1小时的车程,当大家国庆小长假都沉浸在黄山、婺源等等高热度的短途游大潮中时,我却和同学选择了逛一逛义乌的国际小商品城。
从义乌客运中心到小商品城大概10分钟左右的车程,小商品城的范围也是相当大;分为四个区,不同的区有不同的销售侧重点,比如福田四区主要以袜子以及日用品为主。
所以当看到这次论题目的框架时,我就决定选择浅浅探讨义乌小商品博览会;因为亲身体验过,希望不是泛泛而谈。
介绍:首先,有必要介绍一下义乌小商品博览会(简称义博会)。
它是唯一经国务院批准的日用消费品类国际性展览会。
博览会有着比它本身名称更丰富的活动内容,由贸易展览、会议论坛、文化活动三大板块组成。
每个板块都有它鲜明独特的主题。
贸易展览:“市场连通世界,创新引领未来”;会议论坛:“商品之都,商机无限”;文化活动:“义乌--非同凡响”。
成功经验:分析每个会展,都可以吸取到其成功的经验。
义博会既然能成为中国继广交会、华交会之后的第三大展会,必然有它的独到之处才能使之获得如此高度评价。
我可以从地理位置、历史;基础设施;国家政策和创新思路这些方面做一个简单的陈述。
就先从义乌城市发展历史入手。
义乌这个城市本身自古注重商业,善于经营;在进过多年的探索之后走出了“以贸兴展、以展促贸”的新路子。
不靠大海、不靠边境、甚至不靠大城市,地理上“三不靠”的义乌人,传承了悠久的“鸡毛换糖”的商业传统,肩挑扁担,手摇拨浪鼓,开创的是其他城市、会展无法复制的新情境。
10年多来日渐显示品牌效应和相对完善的硬件设施,义乌成了新兴会展城市。
2008年,义乌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3亿元,同比增长12.1%;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048亿元,比年初新增192亿元。
2011年义博会也发展成了目前国内最具规模、最有影响、最有成效的日用消费品专业展会。
所以,在为会展宏观上制定发展方向的时候不妨结合城市本身的发展路子和特色。
地理位置上虽然说义乌是“三不靠”,但是方便的省内和省际交通也在对小商品博览会保驾护航,杭金衢高速、甬金高速和动车组等等现代交通工具将人流从四面八方送抵义乌参加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