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语文高效课堂:试题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高效课堂:试题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高效课堂:试题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高效课堂:试题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高效课堂资料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模块监测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 B(A.“自信力开始变得真正强大”的标志是“表达力和反思力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C.“中国经济层面上的繁荣与富足使中国呈现大国自信”与“具有自身特色的意识形态话语新体系的建立”在文中是并列关系。

D.“‘抗战神剧’不必理会”错)

2.A(“中国当代战争文艺作品的表达力和反思力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不是中心论点)

3.C(条件关系推导错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4.C(祥子为村里做善事,赢得村民赞誉,心里踏实,所以“今天特别稳当”)

5.①揭示悬念,发人深省,引人深思,让读者回味无穷;②使董神医“医德惟上”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高大;③深化小说主题,突出在行医做人中良心的重要。(第一点1分,第二、三点各2分)

6.①第一次流泪,周年祭日将至,祥子仍没能求得“平安香”,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未能让父亲满意,内心愧疚;②第二次流泪,周年祭日当天,村民们送来金匾,参与祭典,场面盛大,祥子内心为父自豪,充满对大家的感激;③第三次流泪,祥子终于求得“平安香”,不负父亲的嘱托,内心激动。(每点2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7. B(“必须遏制电商的快速发展”错)

8. BC(B 3分。C 2分。A“引导商家与消费者尽量采用环保材料”、“在回收——循环——再利用上做文章”不是解决“平衡‘包装过度’与‘安全所需问题’”的条件;D “应由政府负责的其次”错;E“比德国的措施更好”错,文中没有比较)

9. ①制定快递包装的环保标准和出台法律法规;②对于物流快递方面的包装垃圾进行有

效的管理与规范;③强化人们的日常环保意识和规则意识;④借鉴国外经验(或“国家制定鼓励、提高企业回收包装的积极性的政策”,或“积极探索快递包装材料新技术”)(每点1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0.B(白遣太府丞史正志,往视之,正志与浚论辩,王十朋亦疏史正志朋比,并及浩,自是不召者十三年,起知绍兴府)

11.D(“除”和“迁”也可以指降职)

12.A(“对于建王要代父出征的行为”错,原文是史浩认为建王不适合率领部队担任前导)

13.(1)首先是准备防御,这是良好的规划。假如听信浅薄无谋的人,发动不经训练的军队,说这就是恢复大业,怎么可以呢?(前四句各1分,“谓之恢复,得乎”1分)(2)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用威风怒气来吓唬,(臣民)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董”、“振”、“貌”、介宾短语后置各1分,句意通顺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14.CD(C 2分,D 3分。C.“希望杨君向陶渊明学习,刚正不阿”错。D. “做永康令这样的小官是可耻的”错)

15.①从道路艰险的描写可以看出作者对杨君的担心和牵挂之情。②作者劝杨君深入了解当地风俗民情施政,表现出作者希望杨君为当地百姓造福的愿望。③作者认为杨君德才兼备,愿为推荐,表达了爱惜人才之心和希望杨君进步的期许。(每点2分)

16. (1)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3)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7.B(①心照不宣:彼此心里明白,不必明说;②彪炳千古:形容伟大的业绩流传千秋万代;

③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

果;④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然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⑤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⑥步步为营:形容进军谨慎,今也比喻行动谨慎,防备严密)

18.D(A.“讨论了……交换意见”句式杂糅,应删掉“交换意见”或改“讨论了”为“就”;B.成分残缺,“利用”后加“的城市”;C.语序不当,应为“探索和解决”)

19.②人面数据库的数据覆盖率越高,人面识别的准确率就越高。(2分)

③如果面部识别技术用于机场、地铁等人群密集场所,安保效率就能大大提高。(2分)

20.①雾的成分多②对人体健康有伤害③人为的环境污染(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1.参考答案示例:(1)《雷雨》的悲剧成分:鲁侍萍,纯真美丽却被欺骗,一生辗转勤苦奔波;四凤,单纯、充满活力,却梦想破碎,付出了爱的代价(2分)。《雷雨》的力量:周朴园压抑之下的腐朽透顶封建大家庭解体,预示着新生的开始(2分)。

(2)《巴黎圣母院》的悲剧成分:艾丝美拉达美丽善良,是美的化身,却惨遭极刑而被毁灭(2分)。《巴黎圣母院》力量所在:卡西莫多杀死克洛德主教,抱着艾丝美拉达的尸体殉情,标志着善战胜了恶,是人道主义的胜利(2分)。(答别的方面,言之成理亦可)四、写作

建议以43分为基准分评阅。

参考译文:

史浩,字直翁,明州鄞县人。绍兴十四年进士。三十年,任命史浩暂代建王府教授。三十一年,升任为正少卿。适逢金国主完颜亮侵犯边境,(皇帝)下诏亲自出征。当时两淮失守,建王上书直言请求率领部队担任前导。史浩极力进言说:“太子不可以率兵。”建王大有所感而觉悟,立刻让史浩起草奏疏,请求随从帝王的车驾而尽到儿子的职责,言辞恳切周到。高宗看了奏疏,知道奏蔬是史浩起草的,说:“真是王府的官员啊。”高宗也想让建王普遍了解各位将领,于是(建王)随从帝王的车驾到建康。三十二年,孝宗接受禅位,(史浩)升任翰林学士。张浚将要谋求恢复(中原),史浩和他意见不同。史浩上奏说:“首先是准备防御,这是良好的规

划。假如听信浅薄无谋的人,发动不经训练的军队,说这就是恢复大业,怎么可以呢?”隆兴元年,(史浩)被授任为尚书右仆射,首先进言赵鼎、李光清白无辜,岳飞久蒙冤屈,应当恢复他们的官爵,授予他们的子孙俸禄。(皇帝)都听从了。史浩因为要在瓜洲筑城,报告派遣太府丞史正志去视察,史正志和张浚辩论。王十朋也上奏史正志依附勾结,一并牵连到史浩,从此十三年不被召见,起用为绍兴府知府。为服母丧还乡,服期满,担任福州知州。五年,又任右丞相。枢密都承旨王孚建议以殿、步二司军有许多空位为由,请求各招募三千人补充部队。不久殿前司就开始抓捕市民,被抓的人很多自己折断手指,表示不能当兵。军人依仗人多,就借机抢夺百姓财物。官司立案量刑时,想要拿军人、市民各一人杀头示众。史浩说:“开始挑衅的人是军人,按军法处理本来得当。至于市民,只是他们抵抗斗争罢了,可以一样处罚吗?‘同样都是死,为国而死可以吗?’这难道是军人说的话吗?”皇上发怒说:“这是把我比作秦二世了。”不久(史浩)请求离职,授任为少傅。十年,请求告老,授任太保退休,封为魏国公。光宗登基,升任太师。绍熙五年逝世,享年八十九岁,封为会稽郡王。史浩喜欢推荐人才,曾经拟定陈之茂升官为郡守,皇上知道陈之茂曾说过史浩坏话,说:“你难道是在用恩德报答怨恨吗?”史浩说:“我不知道有怨恨,假使把这当作怨恨而用恩德报答他,这就是存心的了。”莫济诋毁史浩尤其厉害,史浩举荐莫济掌管内制。史浩说:“我不因为私怨妨害公事。”大致上他的宽厚就像这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