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解决问题二例6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61 MB
- 文档页数:11
第二章 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6节解决“比多比少”的问题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题型结构特征、数量关系和解决策略。
1.2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比较,丰富学生对减法现实意义的认识,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一一对应、转化等数学思想。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到合作交流带来的乐趣。
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重点/难点/考点2.1教学重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的数量关系,正确选择算法。
2.2 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用减法计算的算理。
2.3 考点分析:正确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题型。
3专家建议(1)本课中,学生对比较两个量相差多少用减法计算理解有一定难度,可以通过提供画图、操作、摆一摆的策略,帮助学生理解分析数量关系,沟通与原有经验的减法模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解决比多(少)的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理解用减法计算的道理。
(2)在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少几”的问题,还利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将新问题转化成旧问题来解决,减轻了学生负担。
(3)教学中,设计具体方法与策略的呈现,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由探究、小组交流等。
5 教学用具主题图、课件、实物图片;学具:圆片或小棒。
6 教学过程6.1以旧引新课件出示复习题:(一)比一比,说一说。
1.摆一摆。
出示三角形和圆的图片。
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让学生来比较多少。
2.摆一摆。
出示三角形和圆的图片。
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让学生来比较多少。
教师:这两组题中,谁多谁少?你是怎样看出来?学生汇报可能会说:题1中物体个数较少,能直观看出△多,○少。
可以表示为5>3,也可以表示为3<5.第2题,三角形和圆比较,圆比三角形多,多4个,引导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完整表述,并能用两种方法说出比多和比少的关系。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单元教学内容: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科书第10页---26页)二、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即“用数学”。
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基础知识。
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一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后学习打好基础。
学会计算并动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三、单元教学目标:1、掌握20 以内数的减法,体会减法运算的意义,掌握它的口算方法。
2、加深对“破十法”和“做减想加”方法的理解和巩固3、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4、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四、单元教学重、难点:1、正确口算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或解答求另一个加数的减法应用题2、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3、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理解掌握计算方法五、教学课时:4课时第一课时一、授课课题:十几减九二、教学内容及其说明内容:教科书P 10---12页的主题图及例1、做一做说明:本课的“卖气球图”通过小朋友们与卖气球小丑的对话,引出条件和问题。
教师组织学生围绕“15个气球,卖了9个。
还有几个?”这一问题展开思考,发表自己的想法。
教材以对话的形式,呈现了两种计算方法:(1)“破十法”,先算10-9=1,再算1+5=6。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1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2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即“用数学”。
本单元的计算安排了两个例题,但实际分三个层次展开的。
第一曾用游园会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过程,感受数学的作用与乐趣。
第二层通过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
习思路。
第三层借助“十几减9”的思维方法,运用知识的迁移的办法,引导学生学习“十几减几”其他多道题目的口算方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问题。
三、单元教学重点: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以及解答应用题。
四、课时安排: 13课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知识详细整理一、引言在一年级数学的学习中,退位减法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它不仅是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
本文将对20以内的退位减法知识进行详细整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二、基本概念退位减法,是指在减法运算中,当被减数的某一位上的数小于减数的相应位数时,需要向前一位借位(退位),然后再进行减法运算。
在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中,主要涉及的是借位的情况。
三、减法表减法表是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减法运算的工具。
通过观察和记忆减法表,学生可以更快速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减法表通常包括两个部分:被减数和减数,以及对应的差。
学生可以通过练习减法表,逐渐熟悉和掌握减法运算的规律。
四、计算方法在进行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运算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借位法:当被减数的个位小于减数的个位时,向前一位借位(通常是借10),然后与被减数的个位相加,再减去减数的个位。
例如,计算12-7时,向十位借1得到12,然后12-7=5,最后结果为5。
2.分解法:将被减数和减数分解成更小的数进行运算。
例如,计算15-8时,可以将15分解成10和5,然后先计算10-8=2,再加上剩下的5,得到最终结果7。
五、实例解析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实例来解析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运算:1.实例一:计算14-9。
o方法:向十位借1得到14,然后14-9=5,最终结果为5。
2.实例二:计算17-8。
o方法:将17分解成10和7,然后先计算10-8=2,再加上剩下的7,得到最终结果9。
六、练习巩固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
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如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等,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渐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同时,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解题经验,共同提高。
七、常见错误在进行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运算时,学生常犯的错误包括:1.忘记借位:在个位不够减时,忘记向前一位借位。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教学背景:第一个内容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计算部分,即十几减9、8、7、6、5、4、3、2。
“破十法”是多位数减法的重要基础,一定要让学生掌握。
如果不清楚算理,没掌握算法,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计算学习。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教科书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第1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退位减法。
2.使学生知道可以用破十法计算十几减9,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式题。
3.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理解计算十几减9 的算理,掌握计算的方法。
4.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探究意识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具:主题图、例题1课件、数位背景图教学重点:用“破十法”计算十几减9的算理与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用“破十法”计算十几减9 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1.课件出示教科书P10例1,列出算式。
师:谁能将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完整地读一读?【学情预设】有15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几个?师:怎样列式?【学情预设】15-9二、探讨算法。
师:你能算出15-9的得数吗?师:可以用拿出手中的学具圆片代替气球,动手摆一摆。
师:摆圆片时,怎么一眼就能看出是15呢?【学情预设】分左右两边摆,左边摆10个,右边摆5个。
师:请同学们摆一摆,算一算,然后把你的算法写下来,并跟同桌说一说。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三、展示交流,理解算理1.组织讨论,交流算法。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情预设】学生的计算方法可能多种多样,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重点指导学生借助学具理解“破十法”的算理。
(1)“破十法”。
师:15-9,个位的5不够减怎么办?引导学生用“破十法”计算15-9。
用图把这种方法演示:把15个圆片分成两部分——10个和5个,从10个里面拿走9个,剩下1个,把剩下的1个和5个合起来就是6,即10-9=1,5+1=6。
(教师板书)10-9所得的1为什么还要和5相加?因为15中的5没有被拿走,也算剩下的一部分,就和从10个中剩下的1个合起来算,结果是6.师:大家都很会动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