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定义及黑体字
- 格式:docx
- 大小:24.45 KB
- 文档页数:7
知识点生物教材黑体字汇总(2)生物教材黑体字汇总生物教材中的黑体字浓缩了教材中的知识精华,在最后20天冲刺中,相信任何水平的同学都能通过再次熟读生物黑体字获得提高!1必修三黑体字汇总1、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2、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3、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4、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6、人的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7、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8、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9、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10、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
11、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物,也能抑制生物;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12、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13、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14、自然界确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则大致呈“J”型。
15、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称为“S”型曲线。
16、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 值。
黑体字教学课件黑体字笔划整齐划一,所以它只能是一种装饰字体,而不是书法,黑体主要笔画粗壮,带有纤细笔触,小编给大家提供黑体字教学课件,欢迎参考!黑体字教学课件:黑体字简介black letter(character),由于黑体字笔划整齐划一,所以它只能是一种装饰字体,而不是书法。
黑体字在字架上吸收了宋体字结构严谨的优点,在笔画的形状上把横画加粗且把宋体字的耸肩角削平为等线状,形成横竖笔画粗细一致,变宋体字的尖头细尾和头尾粗细不一的笔画为方形笔画。
它模仿12世纪后出现的拉丁手写体。
黑体字的特点是:主要笔画粗壮,带有纤细笔触,字形紧聚,不用弧线。
这种字体在德国和奥地利一直使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打印经常用的字体之一,一般用于印刷、书面报告等比较正式的场合,多用于标题或标识重点。
黑体字是现代汉字体系中最重要的字体之一。
尤其是随着20 世纪末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黑体字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体现,它简洁的笔画特征与屏显介质特性相符,从而成为了当今各种屏幕媒介中最有发展前景的字体。
但是,关于这款字的专案研究,迄今为止尚付阙如,关于它的源起(产生的时间、地点、样式)更是没有准确答案。
对这些问题的忽视使得黑体字设计及其应用变成缺少历史参照的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严重制约着黑体字的发展。
本研究旨在针对中国黑体字起源这个重要问题进行系统、详尽的历史梳理,为当代情境下黑体字的设计与应用提供基础理论参考。
粗体在不正式的的场合里常常也被叫做“黑体”,造成了中文指称的混乱。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Windows 附带的黑体是由北京中易中标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的一个字体。
“黑体”是一类字体的总称,有很多字体都属于这个范畴,而中易黑体只是众多黑体中的一种。
不应该和字体的“黑体”混淆。
在微软Windows Vista发布之前,中文操作系统的默认字体是宋体或者细明体,他们都属于衬线字体,无论从审美角度还是从眼睛的感受都不及作为无衬线字体的微软雅黑体或者微软正黑体,因为笔划上过多的点缀(笔划末端的小三角)很容易造成视觉疲劳(尤其是显示在屏幕上)。
课本黑体字知识点必修11、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2、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3、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5、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6、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7、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很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有。
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
细胞中绝绝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有,能够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
9、细胞中绝绝大部分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有。
10、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1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实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2、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3、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1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16、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17、细胞中每时每刻都实行着很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18、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19、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20、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绝绝大部分酶是蛋白质。
21、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实行的。
22、A 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23、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高中生物教材黑体字选择性必修一1.人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 P2,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内环境。
P42.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P53.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作稳态。
P94.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P105.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P116.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通讯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
P187.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叫作反射。
P228.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细胞或组织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P239.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调节的方式,就是激素调节。
P4610.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交反馈调节。
P5211.人们将下丘脑、垂体和靶腺体之间存在的这种分层调控,称为分级调节。
P5412.激素调节的特点:通过体液进行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微量和高效。
P5413.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P5714.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P6915.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叫作植物激素。
P9216.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
P9417.由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P10018.光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P106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其他环境因素:温度、重力。
P107选择性必修二1.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特征。
P22.自然界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则大致呈“J”形。
物理课本中的黑体字概念-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4、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5、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6、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7、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8、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9、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0、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文字: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字母:I=I1=I2=I3=……In电压: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字母:U=U1+U2+U3+……Un电阻: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字母:R=R1+R2+R3+……Rn.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分压定律:文字: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
字母:U1/U2=R1/R2 U1:U2:U3:…= R1:R2:R3:…11、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文字: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
字母: I=I1+I2+I3+……In电压:文字: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字母:U=U1=U2=U3=……Un电阻:文字: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字母:1/R=1/R1+1/R2+1/R3+……1/Rn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分流定律:文字:并联电路中,流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字母:I1/I2= R2/R112、电功计算公式:W=UIt =Pt(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W= I2Rt= U2t/R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 I2Rt W1:W2:W3:…Wn=R1:R2:R3:…:Rn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 U2t/R W1:W2= R2:R1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
高中物理课本黑体字知识点-A4打印版
高中物理课本黑体字知识点
一、什么是黑体?
黑体指的是能够完全吸收和辐射电磁波的物体,它可以发射各种波长的电磁辐射,从红外线到紫外线的所有波长都包含在内。
二、黑体辐射定律
黑体辐射定律指出,一个温度为T的黑体辐射出的总能量与其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即E ∝ T^4。
这个定律可以用来计算黑体辐射的能量。
三、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
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是基于黑体辐射定律得出的,它表明黑体单位面积发射的辐射功率与黑体的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即P ∝T^4。
四、黑体辐射曲线
黑体辐射曲线指的是黑体在不同波长下辐射的强度分布情况。
根据黑体辐射定律,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峰值向短波长方向移动,峰值强度也增大。
五、Planck辐射定律
Planck辐射定律是根据量子理论推导出的,它描述了黑体辐射
的能量和频率之间的关系。
根据此定律,辐射能量和频率之间成正比,且存在一个最小单位,即能量量子。
六、维恩位移定律
维恩位移定律是根据黑体辐射定律推导出的,它描述了黑体辐
射的波长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根据此定律,辐射波长和温度成反比,温度越高,波长越短。
总结:
高中物理课本中的黑体字知识点包括黑体的概念、黑体辐射定律、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黑体辐射曲线、Planck辐射定律和维
恩位移定律。
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与热辐射
的特性和规律。
高中生物三本必修课本黑体字部分一定一定一定熟记熟记熟记必修 11、科学家依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线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2、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3、全部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肩负者。
4、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拥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5、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6、脂肪是细胞内优秀的储能物质。
7、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很多单体连结成多聚体。
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
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其余物质相联合,叫做联合水。
细胞中绝大多半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能够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
9、细胞中大多半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0、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构成。
1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分开;控制物质出入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沟通。
12、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构造,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3、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1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5、细胞膜和其余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16、物质经过简单的扩散作用出入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出入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辅助扩散。
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辅助,同时还需要耗费细胞内化学反响所开释的能量,这类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17、细胞中时时刻刻都进行着很多化学反响,统称为细胞代谢。
18、分子从常态转变为简单发生化学反响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19、同无机催化剂对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明显,因此催化效率更高。
20、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拥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此中绝大多半酶是蛋白质。
21、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响一般是在比较平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22、 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23、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余产物,开释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七年级上册1、生物:有生命的物体2、除了动物、植物外,还有真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3、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4、生态因素: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5、生物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光、水、温度、空气和土壤等6、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7、生物生活环境中的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8、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的生存依赖环境,生物的生存也能影响环境,生物和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关系非常密切9、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10、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由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共同决定的,即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11、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等方面12、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设置对照实验(由对照组和实验组组成)。
在对照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13、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都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
植物细胞中还含有线粒体和叶绿体14、人和动物的结构与植物细胞的结构基本相似,也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结构,以进行生命活动。
人和动物细胞都没有细胞壁,细胞质中也没有叶绿体和中央大液泡15、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16、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17、细胞分化和组织形成:细胞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
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相同、具有一定功能的细胞等组成的细胞群18、人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与分化,形成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等基本组织19、单细胞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一般用肉眼不容易观察到,但是能独立地完成营养、呼吸、生殖等各种生命活动20、单细胞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虽然只有一个细胞构成,但能趋利避害,适应环境21、器官:细胞经过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22、多细胞植物体天成:绿色开花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可以归纳为:细胞-组织-器官-个体23、系统:不同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结构24、人体的组成:人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可以归纳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25、种子主要由胚和种皮等组成26、胚是新植株的幼体,由子叶、胚芽、胚轴和胚根四部分组成27、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包括一定的水、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28、根尖:从根的尖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是根中生命活动最活跃的部分29、根的生长主要是分生区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伸长的结果,根冠具有作用,成熟区分布着大量的根毛,是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30、外界溶液浓度影响根细胞的吸水:在土壤溶液浓度小于根细胞细胞液浓度的情况下,根细胞能从土壤溶液中吸水,相反,当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细胞细胞液浓度时,根细胞失水31、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不仅需要含氮的无机盐,还需要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还需要含钙的、含锌和含硼的无机盐等,它们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也有重要作用32、木本植物的茎从外到内一般由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四个部分构成33、木质部中的导管,具有输导水和无机盐的功能,韧皮部里的筛管具有输导有机养料的功能34、花是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器官35、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因为它们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36、胚珠发育成种子,整个子房发育成果实37、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过程38、叶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必修一1、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和变异。
2、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3、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核酸: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5、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
6、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7、结合水: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结合,叫做结合水。
8、自由水:细胞中绝大部分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
9、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0、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就是细胞膜。
11、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12、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3、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14、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
15、生物膜系统: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
16、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17、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8、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19、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20、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
21、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22、磷酸头部亲水,脂肪酸尾部疏水。
23、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
磷脂双分子层是轻油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
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流动的。
24、扩散:溶质分子会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这就是扩散。
25、被动运输:顺浓度梯度的扩散。
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26、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的扩散。
27、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28、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29、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30、主动运输普遍存在以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31、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的化学反应。
32、细胞代谢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33、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34、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35、酶: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
36、细胞代谢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与酶的专一性是分不开的。
37、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0℃左右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
38、ATP是三磷酸腺苷的缩写,A是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结合而成。
39、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40、对细胞的正常生活来说,ATP与ADP的这种相互转化是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的,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41、细胞呼吸: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42、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43、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44、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它内部的巨大膜表面上,不仅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须的酶。
45、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46、生活在土壤中的硝化细菌,不能利用光能,但是能将土壤中的氨氧化成亚硝酸,进而将亚硝酸氧化成硝酸。
47、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48、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细胞在分裂之前,必须进行一定的物质准备。
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49、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50、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51、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52、细胞的全能性: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53、细胞凋亡: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做细胞凋亡。
54、癌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
55、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必修二1、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2、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杂合子。
3、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纯合子。
4、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5、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6、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7、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做基因型。
8、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
9、减数分裂: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10、同源染色体:形状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
11、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
12、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1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14、受精作用:卵细胞和精子的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15、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16、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17、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18、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9、伴性遗传: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20、交叉遗传: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这种遗传特点叫做交叉遗传。
21、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2、DNA分子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长链,这四种脱氧核苷酸分别含有ATCG 四种碱基。
23、磷酸—脱氧核糖骨架被安排在螺旋外部,碱基安排在螺旋内部的双链螺旋。
24、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
25、A—T碱基对与G—C碱基对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直径,这样组成的DNA分子具有稳定的直径。
26、碱基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7、半保留复制: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因此叫做半保留复制。
28、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变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
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29、DNA分子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30、遗传信息蕴藏在四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31、基因: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32、基因的表达: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性状,这一过程称为基因的表达。
33、转录:RNA是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为转录。
34、翻译: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就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做翻译。
35、密码子: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每3个碱基称为一个密码子。
36、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流向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RNA或DNA。
遗传信息可以从RNA流向RNA或DNA。
37、基因间接控制性状: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8、基因直接控制性状: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39、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40、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在自然条件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41、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42、基因重组: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43、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样性基因组合的子代。
44、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而导致形状的改变。
45、染色体数目变异: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