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教育学生克服思维定势,提高创新意识,留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要鼓励学生多质疑,诱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培育科学的创新思维,鼓励标新立异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a)-0047-01

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在三方面:一是创新精神,一种在创新活动中保持高度的热情,自信心,独立思考和探索精神;二是创造性的思维,它是创新活动的核心;三是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一切创新都是在时间活动中形成的,只有在活动中,勤奋的劳动,高超的技术,才能把创新的思想变为现实。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到了高度重视。传统小学教育模式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面越来越显示出诸多的不足,在这种模式中重教师讲解,轻学生的思考;重一问一答,轻讨论交流;重知识传授,轻兴趣激发;重练习记忆,轻探讨创新等等;那么,如何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谈几点我的认识和体会。

1 教育学生克服思维定势,提高创新意识,留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

人是具有很强思维能力的,因而不可避免地会有这样那样的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对于解决一般性的问题是有效的,但解决新

问题往往就成了障碍。教育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教育学生要敢于大胆质疑;教育学生提倡立体思维;教育学生学会暂时抛开书本;教育学生建立自己的处事原则;教育学生养成

多角度思考的习惯和求异思维观点。

另外,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因为,发散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的关系,它可以使学生思维灵活。能让学生有丰富的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自己的独特见解。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深入研究教材,充分挖掘出创新的关键点,做到精心设计,重点突破,就能让学生的发散思维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5×10时,我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思考、讨论看谁的解法多而且新颖,学生通过思考、比较、分析,想出四种不同解法;第一种:用过去所学的知识探究新的知识,利用5×10=10×5=50来解;第二种:用10个5比9个5多一个5的方法解出,即:5×9+5=50;第三种:用5×1=5,然后在结果5的后面添上0;还有的学生干脆回答直接就在5的后面添上零就行了。这四种解答我都给予了肯定,然后再作必要的索引,让学生再讨论,哪种解法比较好而且有科学性。

2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要鼓励学生多质疑,诱发学生创新思维

能力的提高

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而强烈的创新意识,则是创新的前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是培养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创造欲,这是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关键。在教学中我很

注意给学生创造疑问条件,如教学3×100时不直接讲解例题,一上课,我先要求学生:“同学们,我们大家来做一道题,把100个3相加,看一看结果是几?”让学生分组讨论完成。有些“狡猾”的学生一下就明白老师的用意,讨论几分钟后,他们没有在那里连加,而是反问我:“老师,是不是教我们新的方法,不可能这样连加,太麻烦,快告诉我们简单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正如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问是思维的动力和发现的钥匙。

3 培育科学的创新思维,鼓励标新立异注重个性发展

依据学生喜欢标新立异、表现自我的心理特点,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支持、鼓励学生思考问题时能打破常规,不墨守陈规,用于创新,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在解答问题时,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找不同方法,得到不同解决结果,从而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正如书中所言,“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学生能不满足已有的结论,不相信唯一的解释,只有这样才会有所发明,有所创新。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预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两个大小全等的梯形,课堂上启发学生根据学过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动手拼一拼,看能不能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小组相互协作动手,很快就可以发现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原梯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原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于是很快就推导出公式:梯形面积=(上底+下底)

×高÷2。当我提出是否还有别的推导方法时,其他小组立即说出了他们的方法:用一个梯形沿中轴线剪开,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

推导出计算公式;还可以利用做平行线的方法,把梯形分割成一个

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也可以推导出公式:梯形面积=(上底+

下底)×高÷2。可见,培养学生从各个角度去研究问题,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探索兴趣,而且发现了许多的解题方法,还会迸发出创

造的火花,产生创造性见解。

4 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数学课外活动,拓展书本知识。数学实践活动既能使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又能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创造力。例如:学习了面积计算,让学生实际测量计算操场、花圃、圆形水池的面积;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表面积,让学生制作各种纸盒;学习了圆柱、圆锥的体积,让学生测量计算大树的直径与横切面积、沙堆、麦堆的体积和质量;学习了比例,让学生测出旗杆、教学楼的高度;学习了统计图表,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搜集数据,制作各种统计图表。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必须改革学生评价标准,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欣赏学生就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学生的性格各异,老师要有一颗宽阔的心,善于包容学生,谅解学生的错误,同时应看到学生可贵的潜质,倾力挖掘。对待淘气的学生更应该如此,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不能因个人好恶而对他

们冷嘲热讽,泯灭他们的创新意识。对学生迸发的创新思维火花,要加以呵护,不要吝惜自己的大拇指以及“你真行”“你真聪明”等激励人的话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产生内在的、高层次的愉悦和强大的内驱力,以争取更大的成功。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也应当正确对待,不能“一棍子打死”。在今天的教学课堂中,我们要学会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赏识学生,善于捕捉学生创新的信息,这些信息如同一个个火种,需要老师们去点燃它,这样学生才能扬起自信的风帆,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创造,使学生走进课堂就感到充实、感到需要、感到快乐,我们也就会从中获得最大的乐趣,这也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