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医学检验专题分析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1.37 MB
- 文档页数:36
医学检验专题报告范文
医学检验是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通过对人体组织、体液、排泄物等的检测分析,为医生提供客观的实验室数据,从而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本报告将就医学检验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医学检验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医学检验在临床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临床医生通过医学检验可以获取患者的生化指标、免疫学指标、微生物学指标等数据,从而判断患者的病情和病因,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比如,血常规检验可以反映患者的贫血、感染等情况,血生化检验可以了解患者的肝肾功能、血糖水平等情况,这些数据都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医学检验在疾病预防和控制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疾病的检测和监测,可以及早发现疾病的潜在风险,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例如,乙肝病毒检测可以及早发现患者的感染情况,采取预防措施,有效预防乙肝的传播和发病。
另外,医学检验在药物治疗和疗效监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药物浓度、药物代谢产物等的检测,可以了解患者对药物的代谢和
反应情况,从而指导药物的使用和调整剂量,确保药物治疗的安全
有效。
同时,通过对患者疗效的监测,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
高治疗效果。
总之,医学检验在临床医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它为临
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客观的实验室数据,为疾病预防和控制提供了
科学依据,为药物治疗和疗效监测提供了重要支持。
因此,我们应
该充分重视医学检验的意义和作用,加强对医学检验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提高医学检验的水平和质量,为保障人民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新2017临床检验述职报告范本尊敬的领导和同事们:今天,我有幸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在2017年在临床检验领域的工作情况。
以下是我的述职报告:一、工作回顾1. 检验项目完成情况在2017年度,我负责的检验项目包括但不限于血常规、尿常规、生化全套、免疫学检测等,共计完成了超过10,000例样本的检测工作,确保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质量控制我严格执行了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流程,参与了每月的质量评估会议,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及时的整改,确保了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3. 技术提升今年,我参与了多项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包括分子诊断技术、流式细胞术等,有效提升了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4. 学术研究我参与了两项临床检验相关的科研项目,发表了3篇学术论文,并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进行了交流。
二、问题与改进1. 设备老化问题部分检验设备存在老化现象,影响了检测效率和结果的稳定性。
建议更新部分关键设备,以提高整体工作性能。
2. 人员培训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引入,实验室人员的技能培训需要进一步加强,以确保所有操作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新技术。
三、未来规划1. 技术更新计划在2018年引入更多的先进检验技术,如高通量测序等,以提升实验室的科研和检测水平。
2. 学术交流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计划参加至少两次国际性学术会议,拓宽视野,引入新思路。
3. 团队建设注重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通过团队建设活动和定期的团队会议,增强团队凝聚力。
四、结语感谢领导和同事们一年来的支持与帮助,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专业的技术,为临床检验工作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注:以上内容为根据标题生成的虚构述职报告范本,实际情况应根据个人实际工作内容进行调整。
)。
医学检验专题报告范文《医学检验专题报告》。
一、引言。
医学检验是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检验病人的体液、组织和细胞,从而帮助医生诊断疾病、评估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本报告旨在介绍医学检验的基本原理、常见检验项目及其临床意义,以及医学检验的发展趋势。
二、医学检验的基本原理。
医学检验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生物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技术手段,对病人的体液、组织和细胞进行定性、定量和定位的检测。
医学检验的主要目的是确定疾病的诊断、预后和治疗方案,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依据。
三、常见检验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1. 血常规检验。
血常规检验是指对病人的全血进行检测,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指标。
血常规检验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人的贫血、感染、出血和血液系统疾病等情况,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2. 生化检验。
生化检验是指对病人的血清或血浆进行检测,包括血糖、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等指标。
生化检验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人的代谢情况、内分泌功能、肝肾功能和营养状况,对糖尿病、肝炎、肾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3. 免疫学检验。
免疫学检验是指对病人的免疫系统进行检测,包括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自身抗体等指标。
免疫学检验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人的免疫功能、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等情况,对风湿性疾病、免疫缺陷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四、医学检验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检验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医学检验将更加注重个性化诊疗,通过基因检测、蛋白质组学等技术手段,为病人提供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同时,医学检验还将更加注重快速、便捷的检测方法,如POCT(点 of care testing)技术的应用,可以在临床现场快速进行检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方便和快捷的手段。
五、结论。
医学检验是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检验病人的体液、组织和细胞,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重庆仁爱医院2017年检验科工作总结在2017年既将结束之既,我们对本年度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
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查漏补缺.争取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我们的努力下,使我们的工作将在新的一年更上一层楼。
现将一年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医疗业务指标完成情况1、2017年门诊、住院总收入12166812 元,超额完成年任务224 万元,较去年增长241万元,全年体检8487人次(包括武装部、本院职工的免费体检)收入568327元.为疾控中心免费疟疾检测281人次。
2、积极开展院感检测工作。
每月对医院各临床科室进行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消毒液及无菌物品等标本进行了检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确保每一份检测标本的培养结果真实有效,共采样1282份,在传染病常规检测中检出5例艾滋病阳性确诊病例,每当发现HIV TP HCV阳性患者都第一时间通知临床科室,做好防护工作,确保医务人员不被感染,圆满完成了院感的各项任务。
3、细化工作流程,我科实行了分组化管理成立了:仪器保养组、质量控制组、试剂保管组、合血组、发血组、熔浆组,实行一人多岗,一岗多责.此次分组提高了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节约了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017年检验科工作总结4、注重检验质量,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质控小组规范了临床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坚持天天做,同时积极参加石家庄市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在免疫、生化、血液、尿液等六个项目评价中均取得了良好成绩,我们还参加了石家庄市疾控中心艾滋病实验室的HIV TP的盲样检测工作均取得较好成绩,充分显示了我科实验项目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在各实验室间的可比性。
5、加强与临床医生沟通,重视临床科室的信息反馈意见,配合临床开展了同型半胱氨酸、不规则抗体筛查,卡式合血,新生儿溶血症筛查等项目,这星期我科又开展了A群轮状病毒的检测,为婴幼儿腹泻患者提供了辅助诊断的依据。
同时积极向临床科室宣传标本采集注意事项及特殊标本的采集要求.6、大力提倡成分输血,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医学检验技术专题报告标题:医学检验技术专题报告一、引言在现代医学中,检验技术在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效果监测和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将介绍医学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常见的检验项目和应用领域,以及近年来的发展趋势。
二、医学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医学检验技术是通过对人体样本(血液、尿液、组织等)进行分析和检测,通过测量生化指标、细胞学特征、遗传信息等来判断人体健康状态的一种手段。
主要包括样本采集、样本预处理、实验操作和结果解读等步骤。
三、常见的医学检验项目1. 生化检验项目:血液中的血糖、血脂、肝功能标志物等。
2. 免疫学检验项目:抗体、抗原、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等。
3. 血液学检验项目:血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等。
4. 组织学检验项目:组织切片、染色、观察细胞结构及病理变化等。
5. 分子生物学检验项目:核酸的抽提、PCR扩增、基因突变分析等。
四、医学检验技术的应用领域1. 临床诊断:通过医学检验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对疾病进行更准确的诊断,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2. 疾病预防:通过一些生化指标的监测,可以发现潜在的疾病风险,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 个体化治疗:通过基因突变的检测和药物敏感性的预测,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4. 药物监测:对服用药物的患者进行药物浓度的监测,对药物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以避免药物过量或不足的风险。
五、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趋势1. 进一步细分领域:随着技术的发展,医学检验技术在应用领域会更加细分,逐渐形成更具专业性和精准性的检验项目。
2. 自动化和智能化:自动化设备和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检验过程的效率和准确性。
3. 微型化和便携化:随着微流控技术和纳米技术的发展,检验设备将变得更加便携和小型化,方便在不同环境中进行检验。
4. 多元化的指标监测:除了传统的生化指标外,越来越多的新型指标将被引入医学检验中,使得检验结果更加全面和多元化。
六、结论医学检验技术是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疾病的早期发现、治疗效果评估和疾病预防具有重要作用。
检验科个人工作总结(2017年)2017年对我来说,是充满挑战和收获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我在医院领导和主任的正确领导下,在同事的帮助下,围绕医院中心工作,结合科室的工作特质,不断树立事业心和责任心,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努力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全科素质。
同时,我积极配合主任做好检验科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现将2017年的工作总结如下:一、思想政治方面我始终积极要求进步,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积极参加医院的各项政治活动和业务学习,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服务技能。
我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二、业务能力方面在业务能力方面,我始终以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为目标,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新方法。
通过参加业务学习和培训,我在检验技术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熟练地操作各种检验设备,准确地解读检验结果。
同时,我积极参与科室的各项科研工作,努力提高科室的整体科研水平。
三、工作态度方面我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工作,积极主动地完成各项任务。
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我能够保持冷静,勇于担当,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与同事的合作中,我注重团队精神,相互支持,共同进步。
同时,我不断加强对科室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严格遵守医院和科室的各项规定,确保工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四、工作成绩方面在2017年,我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
在科室的各项工作中,我积极参与,努力完成任务。
在科研方面,我参与了一项省级科研课题,并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
在教学方面,我担任了进修生和实习生的带教工作,为他们提供了全面的培训和指导。
同时,我还积极参与科室的各项活动,为科室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五、存在不足方面在回顾2017年的工作时,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我在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上还有待提高,需要更加深入地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017 上半年医疗质量分析报告前言医疗质量一直是关注社会的重点问题,本报告旨在通过对2017年上半年医疗质量数据的总结分析,提供给读者对医疗质量的一些认识和理解。
数据来源我院医疗质量监管部门对医院所有科室的医疗质量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包括病案、药品、手术及不良事件等数据。
就诊人次统计从2017年1月至6月,我院共接待患者120000人次,其中门急诊病人80000人次,住院病人40000人次。
门急诊服务分析在门急诊服务方面,我院服务质量得到了较好的改善。
下表是2017年上半年我院门急诊服务质量的情况:项目数量占比门急诊时均候诊时间15分钟90%门急诊医生诊疗时间30分钟85%门急诊医患沟通满意度很满意80%上表显示,我院门急诊服务质量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住院服务分析在住院服务方面,我院服务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科室治疗效果分析我院治疗效果综合指数排名如下表所示:科室综合指数排名心内科96 1神经内科94 2胸外科92 3住院均日费用分析我院住院均日费用排名如下表所示:科室均日费用排名骨科800元 1呼吸内科900元 2神经内科1000元 3住院不良事件分析在住院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会给患者带来不好的体验,我院也一直在努力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下是2017年上半年我院住院不良事件分析表格。
不良事件类型事件发生数目发生率药品错误 3 0.01%手术相关 2 0.005%设备故障 1 0.0025%结语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我院医疗质量得到很好的提升,同时也发现了仍然存在的问题,我们将继续通过医疗质量监管和数据分析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第1篇一、前言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医学检验作为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科全体医护人员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医院工作大局,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核心,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现将我科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回顾1. 组织建设(1)加强科室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科室管理水平。
(2)加强人才培养,提升科室整体素质。
开展各类业务培训,提高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
(3)加强团队建设,增强科室凝聚力。
组织团队活动,增进同事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2. 业务开展(1)检验项目拓展:新增检验项目28项,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全面、准确的依据。
(2)仪器设备更新:引进全自动血凝分析仪等先进设备,提高检验效率和质量。
(3)质量控制:加强室内质控和室间质控,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4)临床沟通: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及时了解临床需求,提高检验服务。
3. 学术交流(1)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会议,了解行业动态,拓宽视野。
(2)开展学术讲座,分享检验工作经验,提高科室整体学术水平。
(3)发表学术论文,提升科室在业内的影响力。
4. 质量管理(1)严格执行检验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加强检验质量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3)开展检验人员考核,提高检验人员的质量意识。
5. 服务提升(1)优化检验流程,缩短报告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加强检验窗口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3)开展健康宣教,普及医学检验知识。
三、工作亮点1. 业务收入稳步增长,1-10月检验科业务收入达到162.4万余元,较去年同期收入106万元相比,增加53.2%。
2. 室间质控成绩优异,每季度室间质控成绩均保持在全市前列。
3. 科室凝聚力增强,全体医护人员团结协作,共同为医院发展贡献力量。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部分检验项目开展不足,未能满足临床需求。
(2)部分检验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2017年第一季度医疗质量管理分析报告2017年第一季度,我们医院的医疗环境和医疗质量一直保持良好状态,各项指标稳步提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在日常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医疗质量有下降趋势。
下面是我们对第一季度医疗质量的分析:一、医疗指标我们医院第一季度共收治住院病人人次,门急诊人次,外科手术3578人次。
平均住院天数为5.97天,治愈率为59.62%,好转率为40.27%,死亡率为0.11%。
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次、病床使用率、治愈率等主要质量指标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药占比同比下降,但与标准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二、存在问题及质量分析一)医疗质量1.核心制度、诊疗规范执行:检查中发现,急诊检查部分医技科室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发报告,报告内容缺项,有时检验结果与实际不符。
反复存在标本丢失问题。
这些问题反映出我们部分人员对核心制度内容不熟悉,责任心不强,操作有误,专业知识欠缺等问题。
绝大部分科室医务人员对十八项核心医疗制度不熟悉,在日常工作中容易出现误差和差错。
全院科室目前未大规模开展诊疗规范的研究。
2.三基三严考核:个别医师对本科室常见多发病的诊疗常规,三基三严研究抱着混日子的态度,对手术指征和操作适应症的把握不够全面。
3.医疗质量考核:经过多轮次的质量考核,医师在告知、术前谈话、病历书写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仍有部分人员及科室屡教不改。
突出表现在:(1)用药指征不明:抗生素乱用,质子泵抑制剂大量使用等。
(2)三级医师查房格式不正确。
(3)三级医师查房过于简单,没有分析、诊断及鉴别诊断,或者一笔带过。
(4)外科系统普遍没有血检、辅助检查的分析,手术病人术后都没有心电图的分析报告说明。
(5)手术安全核查医生未签字。
(6)跨专业诊疗频繁发生。
(7)部分外科医师对病历的书写、格式要求、告知、其他文书签字等情况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4、终末病历质量:本次巡检病案质量较前有所提高,病案首页疾病诊断填写较前有明显的进步,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2017年四季度病历检查分析总结为进一步加强病历书写质量管理,质控科对2017年10-11月份归档病历做了检查,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整改措施,具体检查内容如下:一、存在问题:1、手术安全核查时间未填写。
2、术前谈话医师未手签。
3、上级医师查房未注明姓名、职称。
4、病情告知书未手签。
5、重大手术无术前讨论。
6、上级医师查房未签字。
7、首页主要诊断书写不规范。
8、无会诊记录。
9、手术安全核查麻醉医师未签名。
二、整改措施:加强病历书写规范的培训与学习,建立各临床科室病历书写规范及考核奖惩制度,科主任及质量检查小组人员,定期检查本科室病历,出现问题及时教育整改,对不改者给与惩罚,质控科与医务科增大检查力度,建立一定的奖惩办法。
科主任组织学习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保证每位医生完全掌握,且按规定执行,组织学习业务知识,以提高病历质量的内涵。
并将病历考评纳入绩效考核。
2017. 10月份共抽查病历193份,甲级病历193份,甲级病历以上占100%;2017.11月份共抽查病历189份,甲级病历182份,乙级病历7份,甲级病历以上占96.3%;2017.12月份共抽查病历173份,甲级病历171份,乙级病历2份;甲级病历以上占98.8%。
病历检查数据分析见下图:从上图可看出近3月甲级病历率比上季度明显上升,原因分析:个别医师仍态度不端正,患者多,医生工作忙,科主任监管力度不够,把关不严。
病历内涵质量不高,病历记录不能反映出三季查房的内涵,部分查房记录千遍一律。
制度因素:缺乏本科室系统化的病历质量管理制度,科主任组织学习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保障每位医师每位医师完全掌握,且按规定执行,组织学习业务知识,提高内涵质量。
质控科医务科应加大检查力度,不达标病历与绩效工资挂钩。
医学检验技术专题报告范文英文回答:Medical Laboratory Techniques: A Comprehensive Study.Introduction:The field of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iques encompasses a wide range of methodologies and technologies used to analyze and interpret various biological samples for clinical purposes. These techniques play a vital role in the diagnosis, monitoring, and treatment of various diseases.Types of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iques:Clinical Microscopy: Involves the examination of biological specimens under a microscope to identify and characterize microorganisms, cells, and other components.Clinical Chemistry: Analyzes biochemical markers in biological fluids, such as blood or urine, to assess organ function, metabolic disorders, and nutritional status.Hematology: Studies blood cells, including their morphology, function, and counts, to diagnose blood disorders, infections, and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Immunology: Examines the immune system and immune responses to pathogens, allergies, and autoimmune diseases.Molecular Diagnostics: Employs molecular techniques, such as PCR and DNA sequencing, to identify genetic mutations, infectious agents, and other genetic disorders.Flow Cytometry: Analyzes the size, morphology,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of cells using a laser beam, providing information about cell populations and their phenotypes.Applications of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iques:Diagnosis and monitoring of diseases, such as infections, cancer, and metabolic disorders.Evaluation of organ function and metabolic status.Screening for genetic disorders and assessing genetic risk.Transfusion medicine and compatibility testing.Monitoring drug therapies and drug toxicity.Quality control and research.Importance of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iques:Medical laboratory techniques provide critical information that aids clinicians in making accurate diagnoses, selecting appropriate treatments, and monitoring the progress of patients. They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herapies and therapies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healthcare.Education and Training:Becoming a certified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ician or technologist requires extensiv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his typically involves a bachelor's or associate's degree in medical laboratory science or a related field, as well as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a clinical laboratory setting.Conclusion:Medical laboratory techniques are essential for the diagnosis, monitoring, and treatment of a wide range of diseases. They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to clinicians and contribute to the advancement of medical knowledge and healthcare practices.中文回答:医学检验技术专题报告。
检验科专题报告范文(7篇)用心要求进步,认真学习档的各项方针政策,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心参加医院的各项政治活动和业务学习。
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服务技能,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大菊意识,勇于实践,敢于创新。
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围绕我院改G发展大菊,认真完成医院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为人作风正派,不对人说三道四,不打小报告,不对上级决策妄加评论。
顾全大菊,和同事能和睦相处,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都能相互关心,相互帮忙。
用心响应档的号召,在布分地区困难群众要求帮忙时,虽然我的工资也不高,但还是用心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
检验科专题报告范文第2篇1、加大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力度,加大重点科室建设力度,进一步细化专科设置。
2、推行学习制度和学习方式的改G,建设学习型科室。
3、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完善内布管理。
强化安全忧患意识,严格质量控制,提高检验准确性。
4、进一步加快设备建设和科研力度,提高综合实力,争取成为市级重点专科。
5、加速人才培养。
20__年对我们而言,是辉煌的一年。
新的医院,崭新的开始,在新的征程中,只要我们振奋精神,团结一心,克难奋进,开拓创新,共同努力,我们科室和医院的发展必须会蒸蒸日上,我们也必须能在新的征程里开创新菊面、夺取新成就、铸就新辉煌。
20__年检验科总体工作计划按照医院发展需要,并按二级甲等医院对检验科的要求,并结合检验科的实际情况,主要的工作为:加强科室管理;提升检测能力,开展新项目;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加强人才的培养和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提高技术水平和检验质量,做好每月工作总结分析。
具体计划如下:一、加强科室管理,提高检验质量,规避医疗风险。
制定各项检验标准操作流程并落实在每天的工作中,加强专业业务学习,每周三为业务学习日。
二、检验科定期到临床听取临床意见和建议,回来制定整改措施发布给临床,解决工作中不协调的问题;检验科作为窗口科室,代表的是我院的整体形象与文化素养,所以要求我科人员在工作中坚持执行医院《5S管理》与《红雅医院服务礼仪手册》。
关于医疗运行指标分析报告医务科对2016年相关指标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予以及时整改。
现就通报情况分析如下:一、住院患者死亡率死亡率是评价医疗服务质量的指标之一,2016年全年我院的死亡率为0.51%,总死亡人数123人,其中综合科(肿瘤科)占41人、ICU 21人、呼吸科20人,心内一科12人。
(具体分布见下图)根据死亡人数的分布可看出,死亡人数最多的综合科(肿瘤科)主要以恶性肿瘤疾病为主,呼吸科20例死亡人数中6例为COPD急性加重,13例死亡原因为重症肺炎,皆是以慢性病为死亡首要原因,其次重症医学科(ICU)接收病人主要以急危重患者为主,三个科室的死亡人数占据全院总死亡人数的66.7%,是我院2016年死亡率偏高的主要原因。
二、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日是反映医疗资源利用情况和医院总体医疗服务质量的综合指标,2016年全年我院平均住院日为10.3d。
(具体科室分布见下图)1、肾病科平均住院日最高:49.6天,原因为肾病科收治病人大多数需要透析,在需要出院的当天同时办理住院,直接导致住院日连续并明显增高。
同时也是造成我院平均住院日整体偏高的主要原因。
2、神经外科、骨科平均住院日超过15天,存在原因有交通事故、第三方造成的外伤等造成伤害纠纷不能及时达成协议,矛盾难以解决,患者拒绝出院,且这样的病例较多,使科室平均住院日增高。
三、床位使用率床位使用率反应每天使用床位与实有床位比率,单个指标仅能反映病床的工作负荷,一般85%左右为合理值,2016年我院床位使用率为78.8%,其中疼痛科床位使用率最低为10.3%,其次是中医科10.5%,肾病科床位使用率最高227%。
(具体分布见下图)综合上图可看出我院床位使用率整体偏低。
分析其原因疼痛科床位数6张,实际开放总床日数为2196,而收治病人为19人次,实际占用总床日数仅226,故病床使用率低;中医科实际开放总床日数1830;肾病科床位数8张,但血液透析的住院患者多,且平均住院日高,大部分病人为挂床,床位使用率高达227%;其中,床位使用率在80%--100%之间的科室只有7个临床科室,最低的使用率仅有10%左右,床位使用率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200多个百分点,这样就造成床位使用率差距过大,平均值低于正常标准。
最新2017医学检验述职报告范本尊敬的领导和同事们:今天,我有幸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在2017年度在医学检验领域的工作情况。
以下是我的述职报告:一、工作回顾1. 检验项目完成情况:在过去的一年中,我负责的检验项目涵盖了临床生化、血液学、微生物学等多个领域。
全年共完成检验样本XX万份,准确率达到了99.8%,有效支持了临床诊断和治疗。
2. 技术创新与改进:我参与了XX项检验技术的创新与改进工作,其中包括自动化检验流程的优化和新型检验试剂的研发,提高了检验效率和准确性。
3. 质量控制: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标准,对检验过程进行严格监控,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全年未发生重大质量事故。
4. 学术交流与培训: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提升个人专业水平。
同时,组织并参与了XX次内部培训,提高了团队的整体业务能力。
二、问题与不足1. 高精度检验设备依赖进口:目前,高精度检验设备主要依赖进口,成本较高,限制了检验项目的扩展。
2. 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检验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尚不完善,影响了数据的共享和利用效率。
三、改进措施1. 引进与自主研发并重:计划引进更多高精度检验设备的同时,加大自主研发力度,降低成本,提高检验项目的覆盖率。
2. 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检验数据的电子化管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为临床提供更高效的服务。
四、未来规划1. 持续提升专业技能:计划参加更多的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不断更新知识,提升个人专业水平。
2. 推动团队建设:通过定期培训和团队建设活动,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医院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3. 拓展服务范围:探索新的检验项目,满足临床不断增长的需求,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感谢领导和同事们一年来的支持与帮助,我将不懈努力,为医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2017年第四季度医疗质量统计分析2017年第四季度检验科全面贯彻质量方针,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检验质量和服务质量,保证检验的公正性,为临床及病人提供公正、准确、及时的检验报告和其他服务,使检验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下面是第四季度门诊、病房和合作检验项目及体检的检验人次和金额统计表。
2017年第四季度工作量统计表住院门诊人次小计金额小计核算类别人次金额人次金额检验1156 100041.7 3034 136578 4190 241337血型与配血7 240 7 240合作检验5 638.1 130 14157.9 135 14796合计1168 100919.8 3164 150735.9 4332 236087 体检8468 165355.96根据上表分析:2017年第四季度门诊、住院检验人次4332和2017年第二季度门诊、住院检验人次4143相比略有增加,增加了189人。
体检本季度上的Lis系统,检测人数8468人。
较2017年第二季度体检人数明显增加。
门诊住院经济收入共251655.7元,较第三季度经济收入增加15568.3元。
工作重点:本季度接待了省临检中心组织的飞行质控检查,突破了以往的工作模式,使质量管理工作更具真实性。
对我们的质量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保证开展的项目都能坚持每天进行室内质控,有记录,对失控点有分析,有处理,质量控制良好同类分析仪器有测定数值的定期比对,数据显示,不同分析仪器间测定结果在合理的可接受范围内。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思想及职业道德教育,严把质量关,保证医疗安全,消除医疗隐患。
2017医学检验工作心得体会总结篇1时光飞逝,一转眼,我在医院检验科一年的实习即将结束,回顾自己在实习阶段所经历的点点滴滴,心里面百感交集,原本迷茫与无知,现如今满载而归,第一次被人唤作医生时的欣喜,第一次学会操作仪器以及独立进行各种检验工作时的快乐,还有实习医院领导老师们无私的关心及教导仍历历在目,至今仍让我为之感动。
现在,我即将要离开这个第一次工作的地方,心里有许许多多的不舍,但是,离开是为了能够在更多的地方更好的发挥自己的社会价值,我相信这第一次的实习经历会让我铭记一生。
实习是一件很具意义的事情,在实习中能够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增加社会实践能力,我们必须在实践中来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尽管有时候会认为,书本上的知识根本用不上,但是,具备了知识也就等于具备了学习的能力,所以,我想实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毕业证,而是为了获取知识,获取工作技能,换句话说,在学校学习是为了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通过学习保证能够完成将来的工作,为社会作出贡献,然而走出大学这个象牙塔步入社会,必然会有很大的落差,特别是医学这一相对而言特殊的行业,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实在是太大。
因此,能够以以这一年的实习来作为缓冲,对我而言是一件幸事,通过实习工作了解到工作的实际需要,使得学习的目的性更明确,得到的效果也必然更好。
实习是对理论学习阶段的巩固与加强,也是对检验技能操作的培养和锻炼,同时也是就业岗前的最佳训练,尽管这段时间不是很长,但对每个人都很重要。
刚进入检验科,总有一种茫然的感觉,对于检验工作处于比较陌生的状态,也对如何适应这样的新环境感到迷茫。
庆幸的是,检验科的带教老师们耐心的讲解,让我很快地熟悉了工作流程,老师们传授的经验,也让我对于检验这一专业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我了解到许许多多在学校无法学到的更加具体的检验知识。
检验是一门需要十分的认真和仔细的专业,尽管在未进入医院之前也有所了解,但是真正进入科室后,感触又更深了。
相对于医院其它科室而言,检验科不是一个大科室,但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检验科工作人员就像是临床医生的眼睛,责任重大,我们所得到的每一个结果都与病人能否得到及时的治疗息息相关。
医学检验专题报告医学检验专题报告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
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医学检验专题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医学检验专题报告1炎热的六月末,我们终于开始了盼望已久的实践。
想着终于有机会走进检验科,可以从实践中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心中便充满了期待。
由于初次接触检验科的工作,我们又是第一批开始实践的同学,心中难免很既兴奋又紧张。
老师介绍的每一个操作要点、注意事项,我们都会牢记在心。
短短十天亲眼目睹了三个科室——生化,免疫,临检的忙碌,发现了原来工作和学习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首先是生化,这里的工作基本都是流水线,在这里,不仅要对专业知识充分掌握,还要对检验仪器具有一定的知晓,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仪器就会出故障,这个时候还需要懂得如何修理机器。
在这里需要人工操作的就不得不说回血了。
这是为了方便病人或者医生对报告有所疑问时,来重新检验时使用的。
不仅是为了对病人负责,也是自己作为医护人员的一个责任。
第二个科室就是免疫,与生化不同的是,免疫需要的是大量的手工操作。
由于很多是微量试验,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老师也不敢轻易让我们来操作。
很多时候就是做一些简单的实验,在老师的旁边听一些实验的讲解。
有了这种直观的学习方法,使我们在课堂上苍白的理论和单纯的图文变得具体、形象起来。
第三个科室便是临检了,其实也是分为血液和体液的.。
在血液临检,看着自动做分析的流式细胞仪,再回想老师课堂上所讲解的内容,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而在体液临检,老师经常会让我们来看看样本。
在临检呆的这几天,又对刚刚结束的临床检验基础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看到了更多的样本,而这些来自不同人的、或阳性或阴性的样本才是我们今后所要面对的。
都说现在的医患关系紧张,在这里实践时,也有幸在咨询台站过。
与患者打交道更多的是需要耐心,多说一个您好,或许就会拉近医生与患者的距离,少了一份猜疑,多了一份信任。
目录全国化布局提速,打造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标杆 (4)公司发展概况:第三方检验龙头企业 (4)平面拓展事业版图,计划年内完成第一轮全国化布局.5 纵深推动实验室网络下沉,区域医疗资源共享促进区域检验中心的建设 (9)国内第三方医学诊断市场仍在发育期,受益政策推动市场规模有望快速提升 (11)我国独立医学检验起步较晚,仍处发展初期 (13)我国ICL检测项目和体量都有较大提升空间 (15)渠道融合完善产业链,将各环节协同效益最大化 (17)渠道整合+价值重构,合作共建获取优质渠道资源 (19)冷链物流平台完善全产业链布局 (22)诊疗一体发展特检市场,技术领先打造新的创新 (22)创建基因健康产业生态圈,完善后端服务 (25)探索产业协同发展路径,构建“诊断+”新生态 (27)健检业务:打造高端健康管理平台 (30)司法鉴定:以技术竞争力建立连锁化新模式.30 积极开展外延并购,多渠道融资保障增长动力 (33)盈利预测及估值 (35)风险提示 (36)图表目录图表 1.公司主要业务版块 (4)图表 2.公司营业模式进化历程 (6)图表 3.公司现有主要业务模式 (7)图表4.公司主要股东及持股比例 (9)图表5.上市以来收入保持高速稳定增长..9 图表 6.上市以来净利润增速保持在40%以上..10 图表7.各部业务均保持快速增长 (10)图表8.2016年各部分业务收入占比 (11)图表9.诊断产品收入及毛利率 (13)图表10.医疗诊断服务收入及毛利率 (14)图表11.营业收入地区分布 (15)图表12.公司独立实验室检验机构建设速度不断加快17 图表13.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数量增长情况 (18)图表14.独立医学实验室相关政策 (19)图表15.公立医院检验市场规模 (20)图表16.不同类别机构可提供检验项目数量对比..21 图表17.美国卫生总支出及GDP占比 (22)图表18.目前美国三种实验室市场占有率 (24)图表19.迪安诊断主要代理产品 (26)图表20.在渠道整合方面开展的投资并购及战略合作 (27)图表21.部分投资渠道商的业绩承诺额 (28)图表22.博圣生物服务体系 (29)图表23.博圣生物战略合作伙伴 (31)图表24.杭州博圣生物业绩承诺 (32)图表25.迪安诊断参与设立的投资平台 (34)全国化布局提速,打造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标杆公司发展概况:第三方检验龙头企业浙江迪安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以提供诊断服务外包为核心业务的独立第三方医学诊断服务机构。
迪安诊断依托全国连锁化独立医学诊断平台,致力于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
目前已建连锁实验室31家,在建实验室4家,并获得了ISO15189、CAP、NGSP的实验室认证资质,拥有亚洲面积最大、项目最全的独立实验室,可提供2,000余项医学检测项目,每日接收样本量超10万个、检测量可达30万项次,已服务检测人数超2亿次,为全国12,000多家医疗机构提供精准的诊断服务,拥有丰富的生物样本资源库和医疗信息大数据。
公司创立之初以代理诊断产品为主要业务,是德国宝灵曼和罗氏诊断的浙江地区代理商。
公司坚持“产品+服务”一体化营销,形成了自己在体外诊断领域完善的一体化服务体系,并通过近年来的不断快速复制扩张,成为了最大的连锁医学实验室之一。
图表1.公司主要业务版块迪安依托全国连锁化实验室的平台,长期致力于技术开发和商业模式创新,业务涉及诊断产品和服务营销、司法鉴定、健康管理、CRO、生物样本库等领域。
公司还开始前瞻性地整合供应渠道,为客户提供包括产品、服务、管理咨询、集中采购、冷链物流、遗传咨询师培训、远程病理等在内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服务体系,进行全产业链布局,向医学诊断整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升级。
平面拓展事业版图,计划年内完成第一轮全国化布局公司经历了由单一代理产品到诊断服务到合作共建的三种商业模式,现在公司在利用这三种模式相互补充满足不同级别客户需求的同时,还将其升级融合,发挥协同效应,在原有“产品+服务”模式基础上与区域龙头医院或医联体合作共建区域中心实验室,并发挥特检优势推动与三甲医院合作共建精准医疗中心,实现普检和特检的诊疗一体化,真正形成中心实验室、区域检验中心与合作共建实验室三级联动、“产品+服务+运营管理”模式多元融合的新业态,抢占行业先机。
图表2.公司营业模式进化历程倾向特检上量,形成普检+特检+诊疗一体化,趋向于提供检验科/病理科整体打包共建模式在与医院检验科的合作方面,除了传统的检验服务外包模式,迪安诊断还以更多创新模式参与医疗机构的改革和检验升级过程。
对于新建检验科,迪安可以以委托新建或检验科托管的模式,实现多年检验室运营管理能力的向外输出,提供优化管理方案,并在人员、设备、流程设计等方面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减少医院投入的同时提升实验室的整体水平。
在区域医疗资源集中共享的大趋势下,迪安还通过参与区域性第三方检测大平台的搭建,深化检测网络的布局。
迪安通过与公立医院等机构合作,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建立区域性的公共医学检验平台,同时借助互联网等手段,构建配套的远程医疗体系,整合区域内医疗资源并实现有限资源最大化,为区域提供标准化、高质量、可共享互认的检测服务。
图表3.公司现有主要业务模式模式,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医疗机构提供个性化的医学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
管理能力或管理方式的输出:提出优化管理的一体化方案,在质量体系建设、评审支持、质控平台引进、人员绩效方案、人员梯队建设、信息化建设、新技术平台建设、科研等方面开展合作,资源共享、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完善检验科/病理科建设,降低医院医疗风险。
深度试水区域性第三方检测平台的搭建,服务于区域的医学检验与病理诊断,并搭建远程诊疗平台,以整合、发挥区域的有限医疗资源,统一区域内质量标准,实现检测结果互认,使民众获得平等的健康照护。
顺应国家新医改趋势,参与公有医疗机构的改革,与公立医疗机构合作组建混合所有制企业或联合体,形成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
新建医院检验科委托迪安筹建,迪安为新建检验科建设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引进专业实验室管理,减少医院投入,缩短医院投资回报期。
打造集合第三方医学检验、病理诊断、影像诊断的“三位一体”大诊断服务平台,为医疗机构和患者提供囊括体内诊断和体外诊断的整体化解决方案,同时嫁接健康管理、遗传咨询、移动医疗等延伸服务,从而为患者和客户提供更多元化的增值服务,实现诊断与健康、诊断与治疗、诊断与互联网的互动,打造业态多样化、服务内容丰富的大健康生态圈。
当今医学正在逐渐由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前移。
通过加强疾病早期诊断技术平台的建设,开发功能医学诊断技术,拓展现有治疗服务链,为疾病管理向治未病、健康管理的演化、延伸提供技术支持。
伴随医改向社区的深入,以慢性病、老年病的防治为切入点,结合社区医疗,以移动医疗为载体、第三方检测中心为平台,探索健康医疗在社区医疗中的新模式。
公司股权较为集中,董事长及总经理陈海斌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39.60%。
其他股东股份占比均低于3%。
自然人股东中徐敏为公司副总、财务总监及董事会秘书,持股2.62%;胡涌为公司副董事长,持股2.02%。
杭州迪安控股有限公司为实际控制人名下公司,持股2.55%。
股权结构稳定。
图表4.公司主要股东及持股比例主营业务保持持续性增长,盈利能力有望提升自上市以来迪安诊断一直表现出稳定的高增长趋势,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基本保持在40%以上,五年的复合增长率均达52%左右。
2016年度由于积极通过合资共建和并购等手段实现快速扩张,因此收入实现同比翻番,归母净利润也有超过50%的增长。
鉴于年内公司将完成全国化布点,并继续完成二级区域检验中心,且旗下大半的实验室已度过前期亏损阶段开始贡献盈利,成熟实验室也开始进一步向大型化、综合化、智能化升级改造,有望扩大在当地区域的渗透能力和盈利能力,预期合作共建模式将通过渠道资源共享带动服务和产品的持续性增长潜力。
图表5.上市以来收入保持高速稳定增长图表6.上市以来净利润增速保持在40%以上公司传统业务以诊断产品和医学诊断服务为主,以“产品+服务”一体化的营销模式大力推进,形成协同效应。
由于公司近两年开始渠道整合,与具有优势渠道资源和优秀经销团队的IVD经销商开展合作共建,以经销商端优质的渠道资源带动产品销售和诊断服务的增长,且并购公司并表也大幅增厚公司业绩。
去年体外诊断产品销量涨幅迅猛,2016年贡献收入比上年度增加两倍以上;医学诊断服务的收入增长也在30%以上。
另外健康体检业务发展顺利,已经开始盈利,2016年收入同比增长161.9%,作为公司未来新的收入增长点有望开拓新的市场。
冷链物流业务作为供应链条上的重要环节,完善了全产业链布局,将与其他业务产生协同效应贡献价值。
图表7.各部业务均保持快速增长图表8.2016年各部分业务收入占比诊断产品板块过往的收入占比一直在40%左右,2016年由于渠道经销并表及内生支持实现大幅跳跃式增长,收入金额达23.55亿元,达总收入的61.6%。
而医学诊断业务虽然也有大幅增长,但由于产品销售为去年销售收入的309%,收入占比首次下降至40%以下。
虽然去年诊断产品的收入规模超过医学诊断服务,但服务贡献的毛利仍占总毛利的一半以上。
图表9.诊断产品收入及毛利率图表10.医疗诊断服务收入及毛利率医疗诊断服务的毛利率较高,长期稳定在44%-48%的水平,高于诊断产品。
而产品业务的毛利率在2016年度由于新增优质渠道商并表有大幅提升,达到24.3%,比2015年提高了近8个百分点。
随着后面优质渠道的并入,渠道开拓加强,产品销售的规模优势进一步凸显,集约化使成本下降,毛利率有继续提升的空间。
图表11.营业收入地区分布公司业务从杭州本部开始向外发展,因此华东一直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地区,2015年及之前华东区域营收占比一直在70%以上,2016年公司开始加快在其他地区外延并购速度,尤其是在西北和华北地区实现了快速增长,华东地区收入占比降至43.9%,收入的区域性分布更趋均衡,全国化布局也扩大了业务的增长空间并降低区域性风险。
平面拓展事业版图,计划年内完成第一轮全国化布局公司以全国化、连锁化、规模化复制作为扩张策略,实验室网络遍布全国,并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有效资源整合,加快全国布局速度。
2016年公司通过投资自建、合作共建或并购整合的方式新增实验室10家,完成了在四川、江西、福建、内蒙、新疆、吉林、青海、宁夏等8个空白省份的布局,实现了远超以往的扩张速度。
至2017年3月底,公司已建成实验室31个,在建实验室4个,预期2017年内将完成第一轮对全国所有省会城市的实验室网络全覆盖,并计划在2019年前完成新一轮的对地级市二级实验室的建设,通过下沉式布局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的资源集中和共享,从而带动区域外包检验的释放,进一步提高市场渗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