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知识》第三版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47.49 KB
- 文档页数:132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课题第八章分销渠道策略总课时57、58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中间商的类型。
教学重点:中间商的类型教学难点:中间商的类型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所用课时:2节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新课:按照是否拥有商品所有权,可以将中间商划分为经销商和代理商。
二、明确学习目标:了解中间商的类型。
三、知识学习:第二节分销渠道的选择与调整一、中间商的概述(三)中间商的类型1、经销商经销商是指从事商品流通业务并拥有商品所有权的中间商。
(1)批发商。
批发商是指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不直接服务于广大消费者,而是通过转卖实现商品在时间和空间上转移的中间商。
时间3’2’30’按照不同标准,批发商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按照经营业务内容,可以把批发商划分为专业批发商、综合批发商和批发市场。
②按经营商品种类,可以把批发商划分为农副产品批发商和工业品批发商等。
③按经营的业务性质,可以把批发商划分为自营性批发商和代营性批发商。
(2)零售商。
零售商是指面向广大消费者,直接为消费者服务的组织和个人。
国内外的零售商根据其经营特征可分为以下类型:①专业商店。
是指专门经营某一类商品,或专门经营具有连带性的几类商品。
②百货公司(综合商场)。
一种大型零售商店,分门别类地销售品种繁多的商品。
③超级市场,也称自选商场。
④购物中心。
一种由多家商店组合而成的大型商品服务中心。
⑤连锁店。
由多家出售同类商品的商店组成的一种规模较大的联合经营组织。
⑥邮购商店。
一种通过向消费者寄送商品目录来吸引顾客的零售业态。
(3)批发商和零售商的区别。
①批发商出售的商品是供给零售商转卖或生产企业再生产用;零售商出售的商品一般是供个人直接消费。
②批发交易结束后,商品仍处在流通领域;零售交易结束,商品进入消费领域。
③批发商是在工商企业之间进行交易活动;零售商的交易对象则是最终消费者。
④批发商每次销售商品的数量比较大、销售频率低;零售商每次销售商品的数量比较小,频率比较高。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教案标题:市场营销知识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向学生介绍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帮助他们了解市场营销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市场营销策略来促进产品或服务的销售。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并具备一定的市场营销策略制定能力。
教学目标:1. 理解市场营销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3. 能够运用市场营销知识,制定适合不同产品或服务的市场营销策略。
教学重点:1. 市场营销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市场营销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3. 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
教学难点:1. 如何灵活运用市场营销策略,适应不同产品或服务的需求。
2. 如何评估市场营销策略的有效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演示文稿。
2. 学生准备纸和笔。
3. 准备案例分析或小组讨论的材料。
1. 导入(5分钟)- 通过提问和引发学生思考,介绍市场营销的概念和重要性。
- 引用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市场营销对企业成功的影响。
2. 市场营销基本原则(15分钟)- 介绍市场营销的基本原则,如市场定位、目标市场选择、产品定价、产品促销和渠道选择等。
- 解释每个原则的含义和作用,并通过实例说明。
3. 市场营销策略制定(20分钟)- 分析不同产品或服务的市场特点和需求,讨论适用的市场营销策略。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制定市场营销策略,包括目标市场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市场细分和定位等。
4. 案例分析或小组讨论(15分钟)- 提供实际案例或分组讨论的话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市场营销知识,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
- 每组或每个学生分享他们的策略,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5. 总结和评估(5分钟)- 总结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和策略。
- 通过提问或小测验评估学生对市场营销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和了解市场营销领域的最新趋势和策略。
2. 组织实地考察或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市场营销的实际操作。
1. PPT演示文稿。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课题第九章促销策略总课时71、72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促销的目标和促销的预算。
教学重点:促销的目标教学难点:促销的预算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所用课时:2节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新课:案例:二、明确学习目标:了解促销的目标和促销的预算。
三、知识学习:第一节促销组合(三)促销目标促销目标即企业通过开展各类促销活动所达到的预期目标。
企业促销目标主要有:1、销售增长率:通过促销活动,应使商品销售额比促销前有所增加。
销售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为:销售增长率=(促销后销售额-促销前销售额)/促销前销售额 *100% 时间5’2’30’2、市场占有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在某市场上的销售量或销售额占同类产品销售量或销售额的比重。
3、品牌知名度:产品品牌的知名度与产品的销售之间一般成正比例的关系。
(四)促销预算:1、量力支出法:量力支出法就是量力而行,即企业以自己本身经济能力为基础,确定促销费用的方法。
2、销售额比例法:销售额比例法是指企业根据目前或预期的销售额确定促销费用水平,使促销费用与销售额之间保持一定比例的方法。
销售额比例法简便易行,把促销费用、销售单价和单位利润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降低了促销预算的风险性。
3、竞争对等法:竞争对等法就是根据竞争对手的促销费用支出来制定促销预算的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条件是竞争对手的费用支出是合理的、有效的。
4、目标任务法:目标任务法就是企业先确定促销目标,然后明确为实现这些目标所要完成的任务,最后再结算完成这些任务所需促销费用的方法。
四、技能学习:让学生拿一种商品练习促销预算。
五、态度养成:培养学生认真的工作态度。
40’课堂小结1、促销目标2、促销预算2'板书设计第一节促销组合三、促销目标1、销售增长率2、市场占有率3、品牌知名度四、促销预算1、量力支出法2、销售额比例法3、竞争对等法4、目标任务法作业书上143页1'课堂纪律好。
市场营销学教案本课程的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方法,充分认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加强企业营销管理的重要性,了解分析市场营销环境、研究市场购买行为、制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组织和控制市场营销活动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培养和提高正确分析和解决市场营销管理问题的实践能力,以使学生能够较好地适应市场营销管理工作实践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课程导入:本课程主要参考文献必读书目[1]吴健安.市场营销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2]吴健安、王旭等.市场营销学学习指南与练习.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3]朱立.市场营销经典案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推荐阅读书目[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新千年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7.[2]乔尔.埃文斯,巴里.伯曼.市场营销教程.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3]吴晓云.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案例精选.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3.[4]Philip Kotler.Marketing Management.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3.[5]Philip Kotler &Gary Armstrong.Principles of Marketing.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10.选读书目[1]本.恩尼斯等.营销学经典.郑琦等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11.[2]郭国庆等.市场营销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0.[3]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1.[4]彼得.德鲁克.管理实践.中译本.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期刊[1]销售与市场.河南郑州.[2]成功营销.北京.[3]市场营销.北京.[4]市场营销文摘卡.北京.[5]中国流通经济.北京.[6]商业研究.哈尔滨.[7]市场营销导刊.北京.[8]管理世界.北京.[9]商业时代(理论版).北京.网站[1]中国营销传播网.第十二章价格策略知识回顾:詹姆士·诺特说:定价是一种微妙的艺术,其成分构成扑朔迷离,俗称“黑三角”即:1/3的事实;1/3的猜测;1/3的经济理论。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教案标题:市场营销知识教案目标:1. 了解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市场营销的策略和工具;3. 培养学生分析市场情况和制定市场营销计划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市场营销的策略和工具;3. 市场分析和市场营销计划的制定。
教学难点:1. 市场营销策略的选择和运用;2. 市场分析和市场营销计划的制定。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学课件、案例分析资料;2. 学生准备:学习笔记、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一个成功的市场营销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2. 提问学生对市场营销的理解和认识。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分析市场营销的重要性和作用;3. 解释市场营销的策略和工具。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提供几个实际的市场案例;2. 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市场问题和解决方法;3. 每组汇报分析结果,进行讨论和点评。
四、市场分析与计划制定(20分钟)1. 介绍市场分析的步骤和方法;2. 引导学生进行市场分析,包括目标市场、竞争分析、消费者行为等;3. 指导学生制定市场营销计划,包括定位、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推广策略等。
五、总结与展望(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收获;2. 展望市场营销知识在实际生活和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3. 鼓励学生深入学习市场营销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中。
教学延伸:1.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作业;2. 邀请市场营销专家进行讲座或座谈会;3. 组织学生参观市场营销相关企业或实地考察。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评估;2. 学生对市场营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评估;3. 学生的案例分析和市场营销计划评估。
教学资源:1. PPT和教学课件;2. 市场营销案例资料;3. 参考书籍和学习笔记。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2. 教学内容是否清晰易懂,是否与实际案例结合;3. 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馈。
市场营销知识第三版教
案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市场营销学》
教案
2012年 ----2013年学年度第二学期南平市农业学校
授课教师:汤丽琴
《市场营销学》教案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课题第九章促销策略总课时73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人员推销的概述及方法。
教学重点:人员推销的概述教学难点:人员推销的方法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所用课时:1节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新课:人员推销是促销组合中的一种最古老、最传统、最富有技巧性的促销方式,它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企业要运用人员推销方式开展促销活动,必须了解人员推销的特点、任务、组织形式及推销方法等。
二、明确学习目标:了解人员推销的概述及方法。
三、知识学习:第二节人员推销(一)人员推销概述1、人员推销的特点:(1)选择性:(2)控制性:时间3’2’20’(3)情感性:俗话说“买卖不成仁义在”。
(4)双向沟通性:2、人员推销的任务:(1)寻找顾客;(2)传递信息;(3)推销商品。
3、人员推销的组织形式:(1)区域结构式:(2)商品结构式:是每个推销员(组)负责某种或某类商品的推销业务。
(3)顾客结构式:是根据顾客的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分销渠道不同、用户不同而分别配备推销人员。
(4)复合结构式:是将区域与商店、区域与顾客、商店与顾客三种组织形式混合运用,有机结合起来分配推销人员。
4、人员推销的形式:(1)上门推销:即由推销员携带样品、说明书和订货单等上门拜访顾客,推销产品。
(2)柜台推销:即由商店营业员接待顾客,销售商品。
(3)会议推销:即利用各种会议的形式介绍和宣传商品,集中推销商品的活动,如展销会、订货会、贸促会等。
(二)人员推销的方法:推销方法是指推销人员根据不同的销售环境、推销气氛、推销对象和推销产品,审时度势,巧妙而灵活的采用各种推销策略。
1、试探性,又称“刺激-反应”策略2、针对性,又称“配方-成交”策略3、诱导性,又称“诱发-满足”策略四、技能学习:让学生讲一讲人员推销的方法。
五、态度养成:培养学生积极的工作态度。
10’课堂小结1、人员推销概述2、人员推销的方法3'板书设计第三节人员推销一、人员推销概述1、人员推销的特点2、人员推销的任务3、人员推销的组织形式4、人员推销的形式二、人员推销的方法1、试探性,又称“刺激-反应”策略2、针对性,又称“配方-成交”策略3、诱导性,又称“诱发-满足”策略作业书上145-146页2'教学反课堂讨论的效果好。
《市场营销学》
教案
2012年----2013年学年度第二学期南平市农业学校
授课教师:汤丽琴
《市场营销学》教案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
《市场营销知识》教案。